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因材施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因材施教”

我们一直都知道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在实施教学活动中也都在极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然而难就难在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由一个个体差异悬殊的学生组成的群体,教师的教如何适应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可能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提高,这一直都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现已成为教育界的最高准则,多年来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中。然而稍有不足的是,先贤们并没有传承给我们因材施教的具体方法,需要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摸索,自己找到最恰当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又是如何因材施教的呢?我就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教师自身和学生主体这两方面浅谈一下。

一、教师之才——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

教师之才是因材施教的重要前提,这是因为教师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创造者。在新课程理念中,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教育必须超越教材,教师不能成为课程的奴隶,而应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我们要从只会“教教材”上升到“用教材教”。如,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乘法口诀”这一内容,教材上安排了两段教学,第一段教学“1~6”的口诀,第二段教学“7~9”的口诀。在学完“1~6”的口诀后,教材中穿插了“米和厘米的认识”“多边形的认识”等不相关的知识点。而学生在学完“1~6”的口诀后兴趣点仍然在口诀上,都希望能继续往下学7、8、9的口诀,所以,我就把第二段“7~9”的口诀直接提上来进行教学,使得乘法口诀的教学一气呵

成,学生的口诀学习更有整体感,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结构。

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人。

二、学生之才——因“材”施教的主体

对教师之“才”的要求都是为学生之“才”进行量体裁衣,学生之“才”是因材施教的主体。学生是有差异的,而教学则要求所有学生都有所发展(包括学习困难学生),这就要求我们能做到面向全体,兼顾差异,分层教学。怎样做到分层教学,我觉得首先就要了解和研究学生。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学习目标的分层。低层次学生是低起点、补台阶、拉着走、多鼓励,以掌握学科知识体系为基本目标;中层学生采用慢变化、多练习、小步走、抓反馈,以培养学科能力体系为基本目标;高层次学生是小综合、多变化、主动走、促能力,以思维训练、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为基本目标。

如,在讲解新的内容之前,为低层次学生设计有坡度的引导理解的探讨性问题,并利用课前课后的预习和反馈练习进行补缺补差。学生的学则以这些坡度性的问题为“台阶”,逐级递进。以9的乘法口诀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布置学生自主编9的乘法口诀,因为学生通过1~8的口诀学习已经有了大量的编口诀的经验,所以这个问题所有学生都可以完成;其次,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这一点相对来说难很多,所以针对低层次的学生我这样进行教学设计:

出示3×9=27 4×9=36

8×9=72 7×9=63

师:竖着观察每一组算式的积,你有什么发现?

(积个位和十位的数交换了位置)

师:你能在口诀中找出这样的算式一组一组来读吗?

师:试着把每一题积的十位和个位相加,你有什么发现?

(和都是9)

我觉得寻找规律来记忆口诀是一种好方法,但并不是一种机械的行为,因此,我并没有要求学生找出多少种规律,而是扶着他们走一走,让他们接受自己能力范围能探索到的知识,这样既能保持课堂活跃的气氛,也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同时给机会让低层次学生获得成功,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那么,怎样给高层次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舞台呢?比如,我经常在复习课上,利用高层次学生的复述,解题思路的分析,为中、低层学生提供示范性复习。而平常教学中,则采用高、中、低三个层次学生组合的学习小组进行有效学习,解决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可能性的矛盾。这种小组一般由高层学生担任组长,负责学习管理,借助高层次学生的“助教”作用,进行“一对一”的学习互助。而且,不同学生各有所长,这个互助组可形成一种互补关系,从而开发学生的各种资源及各层次学生的潜能,大大提高分层递进的效果。这种分层教学可以激发各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使获得成功的学生能再接再厉,使受到挫折的学生

能放下包袱,迎头赶上。

总之,要上好一堂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学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青龙实验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