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 整理--气候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沿海岛屿比大陆温度低,气流上升较弱。
3、风力大难以形成对流雨。
(二)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平衡性
1、各季降水多少不一
(1)共同特点是:
夏雨多,冬雨少。降水相对集中于5-10月的夏半年,且多暴雨,强度较大。
(2)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向北降水的集中于夏季的程度更大。
(3)南方多春雨、北方多夏雨、华西多秋雨、台北多冬雨
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
PS:
对xx的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西部,冬半年西风(西风带南移所致)气流受到高原阻挡,距地面3~4 km高度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
由于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主要在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所以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国家?简要分析我国季风形成的原因。
典型性表现:
与同是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北美相比,季风现象明显
与同处于亚洲季风区中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夏季风均显著。
原因:
(1)从行星风系来看,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大致在35°N以北为西风带,25°N~35°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带,25°N以南为东北信风带。由于热赤道位置的季节变化,行星风带也有季节性的位移,冬季偏南,夏季偏北。在东西风带交界处(25°N~35°N),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则受东风带支配。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
A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形成一低空急流,经印度半岛、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海陆季风)
B源于澳大利亚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成西南风,有时影响我国华南与华中(行星风系季节移动引起)。
以上两支xx季风又称赤道xx气团
C源于北太平洋副高的东南季风以热带海洋气团的形式流动(海陆季风)。
(一)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性
1、从基本趋势看,我国的降水量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
2、从局部差异上看:
山区降水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我国东南沿海滨海地带和岛屿,其降水量都比大陆少。
Ps:
我国东南沿海滨海地带和岛屿,其降水量都比大陆少的主要原因:
1、沿海岛屿面积小、地势不高,对气流、气旋、台风的沮滞和抬升作用小。
(2)、受地形影响很大:
东部因受山脉、平原、河谷、海峡的影响,使东西向的等温线发生波状弯曲。在西部因受大盆地与大高原的影响,使等温线多呈闭合曲线或半封闭的马蹄形。凡有山岭屏障的盆地、谷地等多成为相对温暖的中心。如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凡有利于寒潮侵袭的地区,往往更加寒冷。如东北平原、内蒙古等地。云南高原冬季在西南暖流的影响下,等温线向北弯曲成为又一个温暖中心。
成因:
高空高压脊前(或槽后)冷空气与地面冷高压汇合,形成强大的南下冷空气带来的影响:
二.xx
定义:
从我国江南流域到日本东南部,每年初夏的6~7月间,都有一段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频繁的连续阴雨期。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故称为梅雨。
天气特征:
降水充沛、相对湿度大、风力较小、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弱的连阴雨。
冬:
蒙古高压(地面高压)、阿留申低压(副极地低压)、赤道低压
冬季盛行气团:
极地大陆气团、变性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夏:
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副高、南太平洋副高、印度洋副高
夏季盛行气团:
热带海洋气团、赤道海气团、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中国北部)、极地海洋气团(东北北部、源于鄂霍茨克海高压、以东北风形式进入)、副热带大陆气团(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一带上空)
成因:
极锋在江淮流域较长时间的停留
影响范围:
北至淮河,南至衡阳、福州一线,西至云贵高原东缘,巫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三.xx
定义: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天气特征:
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主要路径:
(1)西行路径:
影响我国xx海区和xx、xx南部
(2)xx路径:
对我国xx海区和xx沿海影响最大
1、主要特点:
(一)季风气候显著。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二)强烈的大陆性。大陆性气候强且影响的范围广。特征:
(1)从大陆度来看,全国除台湾、西藏东南部外,大陆度均在50以上,而且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2)气温上具有显著的年较差和日较差
(3)降水上具有总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强度大(干旱地区除外)的特征
(4)最冷月和最热月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
(5)多数地区春温大于xx
(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除寒带之外的其他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因此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四)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气象地质灾害多,农业生产不稳定。
2、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
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东流与汇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
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
2、屏障作用
北部蒙古一带很少受到南来的暖气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形成强大的蒙古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加剧了蒙古高原的干旱。
西侧阻挡了从西来的西风带气压系统,有的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至消亡。
(4)、夏季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偏高。(沙漠除外)
3、我国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
(1)与大陆西岸比,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小兴安岭和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广大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
(2)中国境内来说,年较差由南往北加大、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年较差加大
(2)从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来看,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同时,中国东南部地区又是行星风带季节变化最显著的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中国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的东部连线为界,其东南部为季风区,冬季近地面层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气流,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气流,气候湿热。
(1)由于纬度位置所决定的气温南北差异;------基本因素
(2)由于大陆相对于海洋位置所引起的气候东西湿润程度的差别;-----导致的季风环流是中国气候最主要的因素,
(3)高原和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影响也很大;
(4)地形、高空环流、洋流是中国气候形成的促进因素。
(5)这几方面是综合起作用的,但在不同地区,彼此作用的强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6—7月,华中雨季(梅雨季节),极锋呈半准静止状态,强度比华南雨季时强,历时约一个月。
7—8月,华北、东北雨季,极锋呈过境锋状态,历时约一个月,强度大,多暴雨。
(3)农业意义:
夏季风的活动规律对我国雨带移动、雨期长短有决定性作用。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时间长,降水量丰富;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雨季时间短,降水量比较少。
3、xx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一)动力作用
1、对季风的分支作用
冬季:
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
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夏季:
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
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
北支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进一步加强冬季风的势力;高原北侧成脊,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强化西北地区的干旱化。
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气流相对静止区正好处在四川盆地上空,使其成为我国著名的微风区,四川多云雾也与此有关。
(3)转向路径:
对我国影响不大,但最为多见
成因:ຫໍສະໝຸດ Baidu
热带辐合带波动成气旋,扩大成xx。
带来的影响:
7、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各有哪些特点?我国气温年较差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1、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xx气温相差很大
(1)、受纬度影响非常显著,1月等温线排列基本与纬线平行且分布密集,纬度效应明显。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
(4)新疆阿尔泰、伊犁、塔城降水四季分配较为均匀。
2、各地降水强度不同
(1)降水强度由xx向xx逐渐减小
(2)山地迎风坡前降水强度特大
Ps:
我国是一个多暴雨的国家。暴雨频数的分布规律与降水空间分布类似,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陆少、山地多平地少。台湾、海南是我国暴雨频数最大的地区。
(三)降水量年际间的不稳定性——降水变率
(3)冬季中国大陆主要为极地大陆气团或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极地大陆冷高压及其伴随的极锋或冷锋是冬季天气的控制系统。
(4)夏季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盛行偏南季风。大陆热低压与海洋上的高压系统相配合,伴随的极锋或赤道辐合带是夏季天气的控制系统。
(5)从高原热力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来看,青藏高原地区冬季盛行辐散气流,夏季盛行辅聚气流,称为高原季风。青藏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所产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中国气候有着深刻影响。
说明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极端高温:
xx49.60c
(2)、地形影响很大
西部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等温线稀疏.在地势较低的盆地中,等温线多呈环状或闭合曲线,因盆地内夏季热量不易向外扩散,往往成为气温最高的地区。如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两湖盆地、鄱阳湖盆地。
(3)、夏季风影响突出
夏季风缩小了因纬度差异造成的南北间的温差。
(3)、冬季风影响突出,在冬季风影响下全国普遍低温。1月均温在0度以下的地区占全国的。Ps:0度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各地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低,中国冬季成为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地区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xx普遍高温
(1)、海陆影响显著
等温线排列与海岸线平行,呈东北-西北向,且分布稀疏。
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
的,对流旺盛,邻近地区的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
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
总之,青藏高原隆起,干扰了高空行星风系,加强了低空季风环流形势和西北内陆干旱程度,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天气和气候。
4、控制我国冬夏气候的主要气压中心有哪几个,它们之间的盛衰和季风的关系如何?对天气有什么影响?
东侧的四川、汉中一带,为气流的相对静止区,气流扰动少,风力弱,多小涡旋,少有发展。
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的年较差小。
(二)xx的的热力作用
高原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区海拔3 000~4 000 m高度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呈反气旋性环流。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
5、试述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的规律及其农业意义
(1)根本原因:
xx季风进退与东部雨带移动:
海陆的热带差异和行星风带的时空变异,气压场的季节转换是产生冬季季风进退现象的根本原因。
(2)规律:
夏季风的移动规律即是极锋、雨带的移动规律——三停两跳,这一规律与副高、西风带的移动直接相关。
4、5—6月中旬,华南雨季极锋呈准静止状态,历时约两个月,降水强度由弱渐强,多阴雨连绵的天气。
总的特点是:
全国均具有较大的变率;其中,降水量多的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小,降水量少的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因而北方大于南方,内陆大于沿海,干旱区大于湿润区。
Ps:
青藏高原因纬度较低,地势高耸,高原面积广大,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
Ps:
xx全年平均气温分布有两个基本规律:
一是北冷南热,年平均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呈现纬度地带分布规律;二是平原暖,高原冷,特别是西部地区年平均等温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呈现高度地带分布规律。
8、说明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但因季风的不稳定性,雨带的停滞与跳跃,在时间上有的年份可能提前或推迟,在地区有的年份可能出现现象,因而影响旱涝发生。
6、试述我国寒潮、梅雨、台风并说明它们的天气特征以及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寒潮:
特征: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0c以上,最低温度50c以下。引起大范围、大幅度的降温,也带来大风扬沙。
3、风力大难以形成对流雨。
(二)年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平衡性
1、各季降水多少不一
(1)共同特点是:
夏雨多,冬雨少。降水相对集中于5-10月的夏半年,且多暴雨,强度较大。
(2)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向北降水的集中于夏季的程度更大。
(3)南方多春雨、北方多夏雨、华西多秋雨、台北多冬雨
一支沿喜马拉雅山转为东风向西吹去;另一支则沿着山脉的走向流向我国西南地区,加剧藏东南水汽通道作用,使高原边缘降水增多,并进而因雨影作用使高原内部干旱加剧。
PS:
对xx的分支作用
青藏高原西部,冬半年西风(西风带南移所致)气流受到高原阻挡,距地面3~4 km高度以下的气流被分为南、北两支。
由于冬季西风带的位置主要在青藏高原的西端偏南,加之地形的影响,所以南支比北支气流强大得多,故称“南支急流”。
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最显著的国家?简要分析我国季风形成的原因。
典型性表现:
与同是北半球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北美相比,季风现象明显
与同处于亚洲季风区中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夏季风均显著。
原因:
(1)从行星风系来看,中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大致在35°N以北为西风带,25°N~35°N之间为副热带高压带,25°N以南为东北信风带。由于热赤道位置的季节变化,行星风带也有季节性的位移,冬季偏南,夏季偏北。在东西风带交界处(25°N~35°N),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则受东风带支配。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
A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形成一低空急流,经印度半岛、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海陆季风)
B源于澳大利亚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成西南风,有时影响我国华南与华中(行星风系季节移动引起)。
以上两支xx季风又称赤道xx气团
C源于北太平洋副高的东南季风以热带海洋气团的形式流动(海陆季风)。
(一)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不均匀性
1、从基本趋势看,我国的降水量是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沿海多于内陆,南方多于北方。
2、从局部差异上看:
山区降水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我国东南沿海滨海地带和岛屿,其降水量都比大陆少。
Ps:
我国东南沿海滨海地带和岛屿,其降水量都比大陆少的主要原因:
1、沿海岛屿面积小、地势不高,对气流、气旋、台风的沮滞和抬升作用小。
(2)、受地形影响很大:
东部因受山脉、平原、河谷、海峡的影响,使东西向的等温线发生波状弯曲。在西部因受大盆地与大高原的影响,使等温线多呈闭合曲线或半封闭的马蹄形。凡有山岭屏障的盆地、谷地等多成为相对温暖的中心。如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凡有利于寒潮侵袭的地区,往往更加寒冷。如东北平原、内蒙古等地。云南高原冬季在西南暖流的影响下,等温线向北弯曲成为又一个温暖中心。
成因:
高空高压脊前(或槽后)冷空气与地面冷高压汇合,形成强大的南下冷空气带来的影响:
二.xx
定义:
从我国江南流域到日本东南部,每年初夏的6~7月间,都有一段降水量较大、降水次数频繁的连续阴雨期。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故称为梅雨。
天气特征:
降水充沛、相对湿度大、风力较小、日照时间短、地面风力弱的连阴雨。
冬:
蒙古高压(地面高压)、阿留申低压(副极地低压)、赤道低压
冬季盛行气团:
极地大陆气团、变性极地大陆气团、热带海洋气团、热带大陆气团夏:
印度低压、北太平洋副高、南太平洋副高、印度洋副高
夏季盛行气团:
热带海洋气团、赤道海气团、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中国北部)、极地海洋气团(东北北部、源于鄂霍茨克海高压、以东北风形式进入)、副热带大陆气团(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一带上空)
成因:
极锋在江淮流域较长时间的停留
影响范围:
北至淮河,南至衡阳、福州一线,西至云贵高原东缘,巫山以东的广大地区。
三.xx
定义:
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天气特征:
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
主要路径:
(1)西行路径:
影响我国xx海区和xx、xx南部
(2)xx路径:
对我国xx海区和xx沿海影响最大
1、主要特点:
(一)季风气候显著。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也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二)强烈的大陆性。大陆性气候强且影响的范围广。特征:
(1)从大陆度来看,全国除台湾、西藏东南部外,大陆度均在50以上,而且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加。
(2)气温上具有显著的年较差和日较差
(3)降水上具有总量少、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强度大(干旱地区除外)的特征
(4)最冷月和最热月分别出现在1月和7月
(5)多数地区春温大于xx
(三)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除寒带之外的其他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因此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四)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气象地质灾害多,农业生产不稳定。
2、决定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
受青藏高原的阻挡,西风气流的分叉、绕行,东流与汇合,形成了北半球最强大的西风带。
分支气流形成于10月,次年4-5月退出,它与东亚季风的进退有一定的关系。
2、屏障作用
北部蒙古一带很少受到南来的暖气流的影响,有利于冷空气的堆积,形成强大的蒙古高气压,盛行下沉气流,加剧了蒙古高原的干旱。
西侧阻挡了从西来的西风带气压系统,有的在高原西侧滞留、减弱,甚至消亡。
(4)、夏季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偏高。(沙漠除外)
3、我国气温年较差的分布规律:
(1)与大陆西岸比,气温年较差大,四季分明:
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小兴安岭和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广大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
(2)中国境内来说,年较差由南往北加大、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年较差加大
(2)从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来看,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同时,中国东南部地区又是行星风带季节变化最显著的地区,形成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季风区。中国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的东部连线为界,其东南部为季风区,冬季近地面层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气流,气候干冷;夏季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气流,气候湿热。
(1)由于纬度位置所决定的气温南北差异;------基本因素
(2)由于大陆相对于海洋位置所引起的气候东西湿润程度的差别;-----导致的季风环流是中国气候最主要的因素,
(3)高原和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影响也很大;
(4)地形、高空环流、洋流是中国气候形成的促进因素。
(5)这几方面是综合起作用的,但在不同地区,彼此作用的强度却有很大的差别。
6—7月,华中雨季(梅雨季节),极锋呈半准静止状态,强度比华南雨季时强,历时约一个月。
7—8月,华北、东北雨季,极锋呈过境锋状态,历时约一个月,强度大,多暴雨。
(3)农业意义:
夏季风的活动规律对我国雨带移动、雨期长短有决定性作用。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时间长,降水量丰富;北方雨季开始晚而结束早,雨季时间短,降水量比较少。
3、xx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一)动力作用
1、对季风的分支作用
冬季:
青藏高原北部对冬季风分支的分点在95E附近,冷空气堆积并分化为两支:
一支沿阿尔金山成东风吹入塔里木盆地;另一支则沿着祁连山成西或偏西北风吹向河西走廊,顺地势南下,形成冬季风通道,加剧了冬季风向东南的势力。
夏季:
西南季风抵达孟加拉湾再向北推进时,碰到青藏高原,即分为东、西两支:
南支在高原西南面,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转为西南气流,高原南侧成槽,加剧西南干暖气流势力。
北支在高原西北面,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北部转为西北气流,进一步加强冬季风的势力;高原北侧成脊,盛行下沉气流,进一步强化西北地区的干旱化。
南、北两支气流在长江中下游汇合,气流相对静止区正好处在四川盆地上空,使其成为我国著名的微风区,四川多云雾也与此有关。
(3)转向路径:
对我国影响不大,但最为多见
成因:ຫໍສະໝຸດ Baidu
热带辐合带波动成气旋,扩大成xx。
带来的影响:
7、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各有哪些特点?我国气温年较差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1、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xx气温相差很大
(1)、受纬度影响非常显著,1月等温线排列基本与纬线平行且分布密集,纬度效应明显。说明我国冬季气温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
(4)新疆阿尔泰、伊犁、塔城降水四季分配较为均匀。
2、各地降水强度不同
(1)降水强度由xx向xx逐渐减小
(2)山地迎风坡前降水强度特大
Ps:
我国是一个多暴雨的国家。暴雨频数的分布规律与降水空间分布类似,南方多北方少,沿海多内陆少、山地多平地少。台湾、海南是我国暴雨频数最大的地区。
(三)降水量年际间的不稳定性——降水变率
(3)冬季中国大陆主要为极地大陆气团或变性极地大陆气团控制,盛行偏北风。极地大陆冷高压及其伴随的极锋或冷锋是冬季天气的控制系统。
(4)夏季中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盛行偏南季风。大陆热低压与海洋上的高压系统相配合,伴随的极锋或赤道辐合带是夏季天气的控制系统。
(5)从高原热力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来看,青藏高原地区冬季盛行辐散气流,夏季盛行辅聚气流,称为高原季风。青藏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所产生的动力作用和热力作用,对中国气候有着深刻影响。
说明南北温差小,全国普遍高温。极端高温:
xx49.60c
(2)、地形影响很大
西部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等温线稀疏.在地势较低的盆地中,等温线多呈环状或闭合曲线,因盆地内夏季热量不易向外扩散,往往成为气温最高的地区。如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两湖盆地、鄱阳湖盆地。
(3)、夏季风影响突出
夏季风缩小了因纬度差异造成的南北间的温差。
(3)、冬季风影响突出,在冬季风影响下全国普遍低温。1月均温在0度以下的地区占全国的。Ps:0度等温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4)、各地冬季气温比世界同纬度地区偏低,中国冬季成为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冷的地区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xx普遍高温
(1)、海陆影响显著
等温线排列与海岸线平行,呈东北-西北向,且分布稀疏。
夏季在青藏高原上出现了热低压,高原上温度是同纬度同高度最热
的,对流旺盛,邻近地区的空气流入高原,叠加在高原东侧的季风之上,
增强了邻近地区低压的强度,加强了夏季风环流。
总之,青藏高原隆起,干扰了高空行星风系,加强了低空季风环流形势和西北内陆干旱程度,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天气和气候。
4、控制我国冬夏气候的主要气压中心有哪几个,它们之间的盛衰和季风的关系如何?对天气有什么影响?
东侧的四川、汉中一带,为气流的相对静止区,气流扰动少,风力弱,多小涡旋,少有发展。
南侧印度地区,由于高原阻挡了冬季风的南下,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温度高而气压低,温度的年较差小。
(二)xx的的热力作用
高原冬季的冷源作用,在高原地区海拔3 000~4 000 m高度形成一个冷高压,这就使高原空气向外流动,呈反气旋性环流。必然加强邻近地区的下沉气流,加强地面高压,加强了由海陆分布所引起的冬季风环流。
5、试述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的规律及其农业意义
(1)根本原因:
xx季风进退与东部雨带移动:
海陆的热带差异和行星风带的时空变异,气压场的季节转换是产生冬季季风进退现象的根本原因。
(2)规律:
夏季风的移动规律即是极锋、雨带的移动规律——三停两跳,这一规律与副高、西风带的移动直接相关。
4、5—6月中旬,华南雨季极锋呈准静止状态,历时约两个月,降水强度由弱渐强,多阴雨连绵的天气。
总的特点是:
全国均具有较大的变率;其中,降水量多的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小,降水量少的地方,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
因而北方大于南方,内陆大于沿海,干旱区大于湿润区。
Ps:
青藏高原因纬度较低,地势高耸,高原面积广大,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
Ps:
xx全年平均气温分布有两个基本规律:
一是北冷南热,年平均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呈现纬度地带分布规律;二是平原暖,高原冷,特别是西部地区年平均等温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呈现高度地带分布规律。
8、说明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但因季风的不稳定性,雨带的停滞与跳跃,在时间上有的年份可能提前或推迟,在地区有的年份可能出现现象,因而影响旱涝发生。
6、试述我国寒潮、梅雨、台风并说明它们的天气特征以及对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一.寒潮:
特征: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0c以上,最低温度50c以下。引起大范围、大幅度的降温,也带来大风扬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