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對策
1 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對策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對策根據世界銀行所屬的國際金融公司對北京、成都、順德、溫州 4 個地區的私營企業的調查表明:
我國的私營中小企業在初始創業階段幾乎完全依靠自籌資金,90%以上的初始資金都是由主要的業主、創業隊成員及傢庭提供的,而銀行、其他金融機構貸款所占的比重很小。
在創業後追加投資時,內部融資占融資總額的比例在 1995 年和1998 年分別為 52%和 62%;外部融資渠道中,非正式渠道、信用合作社和商業銀行貸款所占的比例大致相同;外部股權,包括公眾股權以及公眾債權市場所起的作用不大。
造成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業內在的自身問題,也有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外部影響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暢通融資渠道,是一項長期、復雜的社會工程,需要企業自身素質的提高,也需要金融服務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傾斜與扶植。
隻有企業、銀行、政府等各部門共同努力,才可能解決一、提高中小企業的自身素質要改變目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企業自身是關鍵。
企業自身素質的提高,是影響其融資的內在原因,也是暢通融資渠道的根本一是要轉換機制,通過股份制改造、出售、兼並、合
1 / 4
資等有效途徑,真正建立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的現代企業經營機制2 二是中小企業要加強內部管理,做到內部管理制度健全,管理規范;財務制度完善,報表數據真實,經營運作規范,遵守市場規則三是要樹立良好的信用觀念,尊重銀行債權,杜絕逃廢金融債務,真正在社會上樹立起中小企業良好的外部形象,為自身贏得高標準的金融服務待遇創造有利的條件二、構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擔保基金和擔保機構是中小企業融資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有瞭擔保基金和擔保機構的支持,銀行可以降低風險,中小企業也能較容易地獲得貸款,從而較好地解決我國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的(J 隋貸問題。
各級政府部門應重視設立信用保證機構,為中小企業融通資金提供擔保,此外還應考慮建立由政府出資的中小企業信用保險機構。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擁有許多自身上的優勢:
一是其自有資本比率高,能承擔一些銀行不願承擔的風險;二是它的管理成本相對較低,對市場反應靈敏;三是對當地中小企業的情況更為瞭解;四是對不同種類企業的資信調查分工更細、專業性更強對中小企業擔保體系,形式也多樣化。
除由政府出資設立的信用擔保機構外,還應發展互助型的擔保機構,或采取會員制模式,隻要繳納會費,會員企業即可申請到擔保貸款額度。
商業擔保機構也是一種有效的擔保組織形式。
由企業、社會個人為主出資組建,完全市場化運作,以盈利為目
---------------------------------------------------------------最新资料推荐------------------------------------------------------ 的。
隨著我國擔保市場的 3 發育和日趨成熟,這種擔保機構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三、大力發展民營的、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機構在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長期倚重於銀行信貸這一主渠道。
近年來,由於中小金融機構因整合而數量銳減,加之我國尚未建立起社會信用體系,因此,中小企業與金融機構間的傳統銀企關系蒙受重創,重建銀企關系又需要一段時間的信息積累,以致目前一些資信條件尚佳的中小企業,也難以獲得銀行的認可與貸款支持。
從我國實際情況來看,應盡早對非國有金融機構開放市場,重視對帶有社區性質的民間中小金融機構的培育,以填補因金融機構整合所遺留下的空缺,重新發揮銀行在中小企業間接融資中的傳統主渠道作用。
大力發展民營的、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機構的合理性在於:
首先,中小金融機構因其資金規模小,無力經營大額的貸款項目,願意以中小企業作為服務對象。
其次,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機構最能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存量,最容易低成本瞭解到地方上的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項目前景和信用水平,最容易克服信息不對稱和因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交易成本高等問題四、放松管制、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市場經濟條件下,對信貸利率的管制,通常會使官方融資市場的貸款利率相對偏低。
這一方面會加大信貸需求和供給之間的缺口,使官方融資市場與
3 / 4
民間市場之間的利差拉大;另一方面,也會促成銀行對中小企業信貸的不利選擇。
而限制合理收費,則 4 會使銀行減少對中小企業提供貸款承諾與其他金融服務便利,增加中小企業融資與交易的成本和難度。
我國現行的貸款利率單一化,忽略瞭對不同風險貸款收取不同利率的商業性原則,這其實是對資信良好企業的懲罰,對資信較差企業的補貼,既不利於扶優限劣的信貸政策實施,也違背瞭公平與效率的市場競爭法則。
現實操作中,盡管國傢允許商業銀行的貸款利率可在基準利率基礎上有一定的浮動,但與民間市場利率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要從根本上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難問題,就必須進一步放寬利率管制,逐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盡快由目前的放寬對商業銀行貸款利率浮動幅度的限制,過渡到最終由商業銀行自主決定貸款利率水平,並允許對其所提供的便利服務收取合理的費用,以此來促進商業銀行按效益與風險原則,不斷增加對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實現資源配置的合理與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