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结构与功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脏的结构

(1)肾脏的位置

肾脏(kidney)位于脊柱和大血管的两侧,紧贴腹后壁,居腹膜后方,属腹膜后脏器,在横膈之下。前面有腹腔内的肠管,后面有强壮的腰部肌肉。肾的长度相当四个椎体的总高度,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2腰椎下缘,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肾由于肝脏关系比左肾略低1-2厘米(右肾比左肾低半个椎体),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距髂嵴最高点2.5~5厘米。左肾门对第一腰椎横突,右肾门对第二腰椎横突。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肾脏的高度随体位和呼吸而变动,站立时比卧位时低2.5厘米,呼吸时随膈的升降而上下移动。肾的体表投影:位于上腹部,左肾上极平剑突处尖部,下极平第10肋下最低点。右肾下极则稍低于肋下平面,伸入中腹部。肾的上下极分别离人体正中线2.5厘米和5.5厘米,瘦弱的人腹肌松弛,用力吸气时,医生可用腰腹双合诊法触得右肾下极。

体检时,瘦弱的人腹肌松弛,用力吸气时,医生可以用腰腹双合诊法在肋骨下缘扪及右肾下极,左肾则不易摸到。临床上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脊肋角),当肾有病变时,触压或叩击该区,常有压痛或震痛。

(2)肾脏的解剖

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实质性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约长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与脊柱成30度左右角度。肾的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

陷,称肾门(renal hilum),是肾盂、血管、神经、淋巴管和输尿管出入门户。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肾蒂(renal pediculus)。肾静脉在前,动脉居中,肾盂在后;以上下论则肾动脉在上,静脉在下。由肾门凹向肾内,有一个较大的腔,称肾窦(renal sinus)。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3)肾脏的被膜

肾脏的表面包有三层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

①纤维囊(fibrous capsule)。贴在肾表面,薄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和少量弹力纤维构成。在正常状态下,容易与肾实质剥离。在肾破裂或肾部分切除时,必须缝合此囊。②脂肪囊(adipose capsule)。位于纤维囊的外面,为肾周围呈囊状的脂肪层,包裹肾和肾上腺,对肾起弹性垫样保护作用。③肾筋膜(renal fascia)。包于肾脂肪囊外面,由腹膜外组织发育而来,分前、后两层。在肾上腺的上和肾的外侧缘处,前、后两层互相愈合,形成一个向内下方开放的囊。其间有输尿管通过。肾筋膜向内侧,前层延至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前面,与大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及对侧肾筋膜前层相续连;后层与腰大肌筋膜相融合。自肾筋膜发出许多结缔组织小束,穿过脂肪囊,与肾纤维囊紧密相连。因此肾筋膜是固定肾的主要结构。此外,肾脂肪囊、肾血管、肾的邻近器官、腹膜和腹内压等,对肾也有固定作用。当肾的固定装置不健全时,肾可向下移位,造成肾下垂或游走肾。

(3)肾脏的分层结构

肾脏内部结构分为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肾脏的额状切面上,肾实质分两层:外层厚约1厘米,呈红褐色,内有许多细小红色点状颗粒,该层称作肾皮质(renal cortex),红色颗粒是肾小球,肾皮质由肾小球和曲小管构成,部分皮质伸展至髓质锥体间,称为肾柱(renal columnae);内层厚约2.5厘米,呈淡红色,内有许多细小条纹,该层称作肾髓质(renal meculla),细小条纹是肾小管(renal tubule),肾髓质由10-20个锥体构成,肾锥体(renal pyramide)在切面上呈三角形,锥体底部向肾凸面,尖端向肾门,锥体主要组织是集合管(collecting tubule),锥体尖端称肾乳头(renal papillae),每一个乳头有10-20个乳头管,向肾小盏漏斗部开口,尿液由此流出。从肾锥体底呈辐谢状伸入皮质的条纹称髓放线(medullary ray),位于髓放线之间的肾皮质称皮质迷路(cortical labyrinty)。每个髓放线及其周围的皮质迷路组成一个肾小叶,皮质迷路中央部分为小叶间,其中有小叶间动脉和静脉穿行。一个肾锥体与相连的皮质组成肾叶,但成人的肾叶分界不清,胎儿和婴儿肾表面可见肾叶轮廓。肾椎体与肾小盏相连接,肾小盏为漏斗形的膜状小管,围绕肾乳头,每肾有7~8个肾小盏(minor renal calices),相邻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greater renal calices),每肾有2~3个肾大盏,肾大盏汇合成前后扁平的漏斗状的肾盂(renal pelvis)。肾孟出肾门后逐渐缩窄变细下行,移行为输尿管(ureter)。(4)肾脏的血管

肾动脉直接由腹主动脉分出,经肾门入肾后分为数支叶间动脉,在肾柱内上行至皮质与髓质交界处,横行分支为弓形动脉。弓形动脉分出若干

小叶间动脉,呈放射状走行于皮质迷路内。直达被膜下形成毛细血管网。小叶间动脉沿途向两侧分出许多入球微动脉进入肾小体,形成血管球。再汇合成出球微动脉。浅表肾单位的出球微动脉离开肾小体后,又分支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分布在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依次汇合成小叶间静脉,弓形静脉和叶间静脉,它们与相应动脉伴行,最后形成肾静脉出肾。髓旁肾单位的出球微动脉不仅形成球后毛细血管网,而且还发出若干直小动脉直行降入髓质,而后在髓质的不同深度,又返折直行上升为直小静脉,构成"U"形直血管袢, 与肾单位袢伴行,故血管袢与肾单位袢的功能关系密切

肾动脉在肾实质内是按节段分布的。一个段动脉分布一定区域的肾组织,这部分肾组织称一个肾段。一般分为5个肾段,即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和后段。动脉和段的名称相同,如上段动脉分布的肾组织即为上段。肾段动脉分支之间在肾内没有吻合,故一支段动脉发生血流障碍时,它供应的肾组织即可发生坏死。因此,肾段知识对肾血管造影及部分肾切除手术等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肾血液循环与肾的泌尿功能密切相关,其特点是①肾动脉直接起于腹主动脉,短而粗,血流量大,约占心输出量的1/4,即每4~5分钟人体内的血液全部流经肾内而被滤过。②肾小体血管球的毛细血管两端皆为微动脉,入球微动脉管径比出球微动脉粗,使血管球内血流量大,血压高,有利于滤过。出球微动脉的平滑肌收缩可主动调节血管球内的血压。

③肾内血管通路中出现两次毛细血管,即血管球毛细血管和球后毛细血管网,由于血流经血管球时大量水份被滤出,因此分布在肾小管周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