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二:全册综合检测(含答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必修二:全册综合检测(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1444e80c22590102029d45.png)
综合检测限时:90分钟 总分:100分一、选择题(1~6为单选,7~10为多选。
每小题4分,共40分)1.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 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A.kv k 2-1 B.v 1-k 2C.kv 1-k2D.v k 2-12.如图所示,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2.5 m 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3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g 取10 m/s 2.则ω的最大值是( )A. 5 rad/sB. 3 rad/s C .1.0 rad/sD .0.5 rad/s3.假设在质量与地球质量相同、半径为地球半径两倍的某天体上进行运动比赛,那么与地球上的比赛成绩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跳高运动员的成绩会更好②用弹簧秤称体重时,体重数值会变得更小 ③投掷铁饼的距离会更远④用手投出的篮球,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会更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4.人造卫星环绕地球运转的速率v =gR2r,其中g 为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R 为地球半径,r 为卫星离地球中心的距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公式可见,环绕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B .从公式可见,把人造卫星发射到越远的地方越容易C .由第一宇宙速度公式v =gR 知卫星轨道半径越大,其运行速度越大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下,落在直立于地面的轻弹簧上,如图所示,在A 点,物体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 点时,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从A 下降到B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 B .物体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变小C .物体从A 下降到B ,以及从B 上升到A 的过程中,动能都是先增大,后减小D .物体从A 下降到B 的过程中,物体动能和重力势能的总和不变6.如图所示,物体从倾角为α,长为L 的斜面顶端自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与挡板M 发生碰撞.设碰撞时无能量损失,碰撞后又沿斜面上升.如果物体到最后停止时总共滑过的路程为s ,则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Lsin αs B.Lssin αC.Ltan αsD.Lscos α7.如图所示,一辆玩具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导轨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在车上,由图中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则小球在下摆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绳的拉力对小车做正功B.绳的拉力对小球做正功C.小球的合力不做功D.绳的拉力对小球做负功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汽车可以转弯B.火车转弯速率小于规定的数值时,内轨将会受压力作用C.飞机在空中沿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盘旋时,飞机的两翼一定处于倾斜状态D.汽车转弯时需要的向心力是由司机转动方向盘所提供的答案1.B 去程时船头垂直河岸如图所示,由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并设河宽为d ,则去程时间t 1=dv 1;回程时行驶路线垂直河岸,故回程时间t 2=dv 21-v2,由题意有t 1t 2=k ,则k =v 21-v2v 1,得v 1=v 21-k 2=v1-k2,选项B 正确. 2.C当物体转到圆盘的最低点恰好不滑动时,转盘的角速度最大,其受力如图所示(其中O 为对称轴位置) 由沿斜面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μmgcos30°-mgsin30°=m ω2R 得ω=g4R=1.0 rad/s ,选项C 正确. 3.A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人在该天体上受到的引力小于地球上的重力,即物体好像变“轻”了,所以①、②、③是正确的,选A.4.A 错选B 的同学将运行速度与发射速度混淆了.实际上,当r 增加时,v 减小,但要把卫星送上更高轨道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做更多的功,发射应更困难,B 错.错选C 的同学误将第一宇宙速度公式当成了运行速度公式且把g 当常量而将R 当变量,而实际上当R 增加时,g 是减小的,故C 错.公式v =gR 2r 中,g 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R 为地球半径,g 和R 均为常量,所以v ∝1r,A 正确.5.C 物体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同理,物体从B 返回到A 的过程,动能先增大后减小,A 、B 错误,C 正确;物体运动过程中,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因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故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和在变化,D 错误,故选C.6.C 由能量守恒定律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将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克服摩擦力做功产生的内能.设物体滑过的总路程为s,则mgLsinα=μmgscosα,所以μ=Lsinαscosα=Ltanαs,所以C项正确.7.AD 在小球向下摆动的过程中,小车向右运动,绳对小车做正功,小车的动能增加.小球和小车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小车的机械能增加,则小球的机械能一定减少,所以绳对小球拉力做负功.8.BC 在水平面上汽车转弯需要的向心力是摩擦力提供的,所以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汽车是无法转弯的.火车转弯处外轨高于内轨,如果按设计速率行驶,内外轨与轮缘均不挤压,如果行驶速率大于设计速率,则外轨与轮缘挤压,产生向内侧的弹力,辅助提供向心力,反之将由内轨挤压内侧车轮的轮缘.飞机转弯时,空气对飞机的升力应偏离竖直方向,使它与重力的合力沿水平方向提供向心力.9.质量为m 的物体始终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斜面水平向右匀速运动距离x ,斜面对物体不做功 B .若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距离x ,斜面对物体做功mgxC .若斜面水平向左以加速度a 运动距离x ,斜面对物体做功maxD .若斜面向下以加速度a 运动距离x ,斜面对物体做功m(g +a)x 10.如图所示,M 为固定在桌面上的异形木块,abcd 为34圆周的光滑轨道,a 为轨道最高点,de 面水平且与圆心等高.今将质量为m 的小球在d 点的正上方高为h 处由静止释放,使其自由下落到d 处后,又切入圆轨道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h 一定的条件下,释放后小球的运动情况与小球的质量有关B .只要改变h 的大小,就能使小球在通过a 点之后既可能落回轨道之内,又可能落到de 面上C .无论怎样改变h 的大小,都不可能使小球在通过a 点之后,又落回轨道之内D .要使小球飞出de 面之外(即落在e 的右边)是可能的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1.以30°角斜向上抛出一物体,t s 后落在离抛出点30 3 m 远的与抛出点在同一水平面上的A 点,不考虑空气的阻力,g 取10 m/s 2,则该物体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 ,物体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___m.12.汽车车轮的直径是1.2 m ,行驶速率是43.2 km/h ,在行驶中车轮的角速度是__________rad/s ,其转速是__________r/min.13.如图所示,一块均匀的正方形板的边长为a ,重为G ,可绕通过O 点的水平轴转动,从AO 呈水平位置开始将板释放,摆动一定时间后最后静止,静止时B 点在O 点的正下方,在这个过程中,其损失的机械能为________.14.一士兵乘飞机巡查,用一部自动照相机在空中摄影,他选好快门开启的时间间隔1 s,镜头放大率为1,将一苹果从飞机上自由落下开始到落地的拍摄照片如下图所示.100(1)该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 m/s2.(2)飞机离地面的高度________ m.(3)试根据此照片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共40分)15.(8分)某地区遭受水灾,空军某部奉命赶赴灾区空投物资.空投物资离开飞机后在空中沿抛物线降落,如图所示.已知飞机在垂直高度AO=2 000 m的高空进行空投,物资恰好准确落在P处,此时飞机飞行的速度v =10 m/s.求飞机空投时距目的地的距离OP.答案9.ABC 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而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与重力相平衡的力是斜面给它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上.斜面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时,力与位移垂直,斜面对物体不做功.斜面向上匀速运动时,力与位移同向,W =F·x=mgx.斜面水平向左加速运动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ma ,恰等于斜面给它的作用力在位移方向的分量,W =F s ·x=max.斜面向下加速时,对物体有mg +F =ma ,W =F·x=m(a -g)·x,故选A 、B 、C.10.CD 只要小球能通过轨道的最高点a ,即有v a ≥gR.小球能否落回轨道之内,取决于小球离开a 点后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射程x ,由平抛运动公式x =v a t 及R =12gt 2得;x≥2R ,由此可知,小球在通过a 点之后,不可能落回轨道之内,但可能飞出de 面之外,C 、D 正确.11.10 6 7.5解析:设初速度为v 0.由题意得水平方向v 0cos30°·t=30 3 ①,竖直方向v 0sin30°=gt2 ②.由①②两式联立,解得v 0=10 6 m/s.由上抛过程公式(v 0sin30°)2=2gh ,得(56)2=2×10h.所以h =7.5 m.12.20600π解析:汽车的速度v =43.2 km/h =12 m/s ,所以ω=v R =120.6 rad/s =20 rad/s ,T =2πω=0.1π s .每分钟转的圈数n =60T =600πr/min.13.2-2解析:木板在摆动一段时间后停下来,说明要克服阻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mgh =WF f ,而WF f 为损失的机械能,h 为方木板重心下降的高度,所以h =2-2,WF f =2-2.14.(1)9.8 (2)78.2 (3)见解析解析:(1)由底片和放大率可得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x 1=4.9 m ,x 2=14.6 m ,x 3=24.5 m ,x 4=34.2 m ,由Δx =aT 2=gT 2和逐差法得g =x 4+x 3-x 2-x 14T2=9.8 m/s 2. (2)因飞机离地面的高度是底片上起点和终点间距离的100倍. 所以h =78.2×10-2×100 m=78.2 m.(3)取C 、O 两点研究 ΔE k =12mv 2=12m ⎣⎢⎡⎦⎥⎤102OD -OB 2T2≈430.7m J, |ΔE p |=mg·O C ×102=431.2m J.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ΔE k =|ΔE p |,所以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条件下机械能守恒. 15.200 m解析:解法1:空投物资做平抛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所以有轨迹方程y =g 2v 2x 2.由题意知:y =2 000 m ,g =10 m/s 2,v =10 m/s. 所以OP =x =200 m.解法2:由题意判断,空投物资做平抛运动,所以 ⎩⎪⎨⎪⎧AO =y =12gt 2,①OP =x =vt.②将g =10 m/s 2,y =2 000 m 代入①式得t =20 s ; 将v =10 m/s ,t =20 s 代入②式得OP =200 m.16.(10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要求物块能通过圆形轨道最高点,且在该最高点与轨道间的压力不能超过5mg(g 为重力加速度).求物块初始位置相对于圆形轨道底部的高度h 的取值范围.17.(10分)有一种叫“飞椅”的游乐项目,示意图如图所示.长为L 的钢绳一端系着座椅,另一端固定在半径为r 的水平转盘边缘,转盘可绕穿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转动.当转盘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钢绳与转轴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不计钢绳的重力,求转盘转动的角速度ω与夹角θ的关系.答案16.52R≤h≤5R 解析:设物块在圆形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 ,由机械能守恒得mgh =2mgR +12mv 2,①物块在最高点受重力mg 、轨道的压力N.重力与压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 mg +N =m v2R,②物块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是N≥0,③ 由②③式得v≥gR ,④ 由①④式得h≥52R.⑤按题的要求,N≤5mg,由②式得v≤6gR ,⑥由①⑥式得h≤5R,h 的取值范围是52R≤h≤5R. 17.ω= gtan θr +Lsin θ解析:分析座椅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θ=m ω2(r +Lsin θ),由此得:ω=gtan θr +Lsin θ.18.(12分)电机带动水平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由静止轻放在传送带上,若小木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如图所示,当小木块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求:(1)小木块的位移;(2)传送带转过的路程;(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4)摩擦过程产生的内能;(5)电机因传送小物块多输出的能量.答案18.(1)v22μg(2)v2μg(3)12mv2(4)12mv2(5)mv2解析:对小木块,相对滑动时,由μmg=ma得,加速度a=μg,由v=at得,达到相对静止所用时间t=vμg.(1)小木块的位移s1=v2t=v22μg.(2)传送带始终匀速运动,转过的路程s2=vt=v2μg.(3)小木块获得的动能E k=12mv2.(4)摩擦产生的内能Q=μmg(s2-s1)=12mv2.(5)由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知,电机多输出的能量转化为小木块的动能与摩擦产生的内能,所以E总=E k+Q=mv2.。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综合测试(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cae5b300029bd64793e2c0b.png)
第五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9小题为单选,10~12小题为多选。
多选题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未选的不得分)1.关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所受的合力可能为零B.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C.速度方向一定时刻改变D.受到的合力方向有可能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0.5m/s,流水的2.一快艇从离岸边100m远的河中使船头垂直于岸边行驶。
已知快艇在静水中的加速度为2速度为3m/s。
则()A.快艇的运动轨迹一定为直线B.快艇的运动轨迹可能为曲线,也可能为直线C.若快艇垂直于河岸方向的初速度为0,则快艇最快到达岸边所用的时间为20sD.若快艇垂直于河岸方向的初速度为0,则快艇最快到达岸边经过的位移为100m45,重力加速3.一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9.8m/s,经过一段时间,它的末速度与初速度的夹角为°9.8m/s,则它下落的时间为()度g取2A.0.5sB.1.0sC.2.0sD.4.0s4.某卡车在公路上与路旁障碍物相撞。
处理事故的警察在泥地中发现了一个小的金属物体,经判断,它是相撞瞬间车顶上一个松脱的零件被抛出而陷在泥里的。
为了判断卡车是否超速,需要测量的是()A.车的长度,车的质量B.车的高度,车的重量C.车的长度,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D.车的高度,零件脱落点与陷落点的水平距离v、方向与上游河岸成 的速度(在静水中的速度)从A处过河,经过t时5.如图5-1所示,小船以大小为1间正好到达对岸的B处。
现要使小船在更短的时间内过河并且也正好到达正对岸B处,在水流速度不变的情况下,可采取下列方法中的哪一种()v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减小θ角A.在减小1v的同时,也必须适当增大θ角B.在增大1v大小,不必改变θ角C.只要增大1v大小D.只要增大θ角,不必改变16.一船要渡过宽为150m的河流。
已知船开始渡河时在静水中的速度图像如图5-2甲所示,流水的速度图像如图乙所示,为避免船撞击河岸,某时刻开始减速,使船到达河对岸时垂直河岸的速度刚好为零,已知船减1m/s,则()速的加速度大小为2A.船的运动轨迹可能为曲线,也可能为直线B.8s末船速度大小为4m/sC.船最快到达对岸的位移一定大于150mD.船到达对岸所用的时间可能为28s7.如图5-3所示,从同一水平线上的不同位置,沿水平方向抛出两小球A、B,不计空气阻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动能和动能定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aa931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f.png)
人教版(2019)物理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8.3动能和动能定理一、单选题1.下列对功和动能等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外力做功的代数和为负值,物体的动能就减少B.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则该物体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C.如果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为零,则合外力对物体必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要变化D.只要物体克服阻力做功,它的动能就减少2.一个25kg的小孩从高度为3.0m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0m/s。
取2,g m s10/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支持力做功50JB.阻力做功500JC.重力做功500JD.合外力做功50J3.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A. 14mgR B.13mgR C.12mgR D. mgR4.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在0~1s内,合外力做正功B.在0~2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C.在1~2s内,合外力不做功D.在0~3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二、多选题5.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 s内受到2 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 s内受到同方向的1 N的外力作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94WB.第2 s内外力所做的功是54JC.第2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第1 s内与第2 s内质点动能增加量的比值是456.人通过滑轮将质量为m 的物体,沿粗糙的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地由底端拉上斜面,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 ,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为v ,如图所示。
则在此过程中(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212mgh mv +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功为212mv C.人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D.人对物体做的功大于mgh 三、计算题7.如图所示,质量10m kg =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4μ=,g 取102/? m s ,今用50F N =的水平恒力作用于物体上,使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8t s =后,撤去F .求:1.力所做的功;2.8s 末物体的动能;3.物体从开始运动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8.如图所示,粗糙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的光滑半圆形轨道BC相切于B点,现有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看做质点)以初速度06v gR,从A点开始向右运动,并进入半圆形轨道,若小物块恰好能到达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最终又落于水平轨道上的A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物块落到水平轨道上的A点时速度的大小v A;2.水平轨道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8.4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8.4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735bf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66.png)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8.4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含答案)机械能守恒定律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所述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A. 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B. 忽略空气阻力,物体竖直上抛C. 火箭升空过程D. 拉着物体沿光滑斜面匀速上升2.安徽芜湖方特水上乐园是华东地区最大的水上主题公园。
如图为彩虹滑道,游客先要从一个极陡的斜坡落下,接着经过一个拱形水道,最后达到末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斜坡的高度和拱形水道的高度差要设计合理,否则游客经过拱形水道的最高点时可能飞起来B. 游客从斜坡的最高点运动到拱形水道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一直做正功C. 游客从斜坡下滑到最低点时,游客对滑道的压力最小D. 游客从最高点直至滑到最终停下来过程中,游客的机械能消失了3.质量为m的足球静止在地面的1位置,被踢出后落到地面的3位置,在空中的最高点2的高度为h,速度为v,如图所示。
以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足球落到3位置时的动能一定为mghmv2B. 足球刚离开1位置时的动能大于mg?+12mv2C. 运动员对足球做的功为mg?+12D. 足球在2位置时的机械能等于其在3位置时的动能4.如图所示,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水平光滑轨道AB在圆轨道最低点与其平滑连接。
一小球以初速度v0沿AB向左运动,要使球能沿圆轨道运动到D点,则小球初速度v0和在最高点C点的速度v C的最小值分别为()A. v0=√Rg,v C=0B. v0=2√Rg,v C=0C. v0=2√Rg,v C=√RgD. v0=√5Rg,v C=√Rg5.如图所示,PQ两小物块叠放在一起,中间由短线连接(图中未画出),短线长度不计,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物块Q重力的1.8倍;一长为1.5m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P块拴接,现保持轻绳拉直,将两物体拉到O点以下,距O点竖直距离为h 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其中PQ 的厚度远小于绳长。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综合测试卷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综合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16662ec5727a5e9856a61f8.png)
综合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共40分.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错选得0分) 1.下列有关物理知识和史事的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B.卡文迪什用扭秤装置第一次测量出了引力常量C.发射地球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应介于11.2 km/s与16.7 km/s之间D.哥白尼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规律,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绕地球沿圆轨道飞行的航天器中悬浮的液滴处于平衡状态B.洗衣机脱水时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衣物上的水分甩掉C.匀速直线运动因为受合力等于零,所以机械能一定守恒D.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3.狗拉雪橇沿位于水平面内的圆弧形道路匀速运动,下列给出的四个关于雪橇受到的牵引力F及摩擦力f的示意图(图中O为圆心)正确的是()4.如图所示,甲、乙两运动员从水速恒定的河两岸A、B处同时下水游泳,A 在B的下游位置,甲游得比乙快,为了在河中尽快相遇,两人游泳的方向应为()A.甲、乙都沿A、B连线方向B.甲、乙都沿A、B连线偏向下游方向C.甲、乙都沿A、B连线偏向上游方向D.甲沿A、B连线偏向上游方向,乙沿A、B连线偏向下游方向5.有关圆周运动的基本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火车转弯小于规定速度行驶时,外轨对轮缘会有挤压作用B.如图乙,汽车通过拱桥的最高点时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C.如图丙,两个圆锥摆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不同,但圆锥高相同,则两圆锥摆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如图丁,同一小球在光滑而固定的圆锥筒内的A、B位置先后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在A、B两位置小球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6.人类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漫长而曲折.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了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定律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对万有引力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行星观测记录表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圆,而不是椭圆B.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规律并不适用于行星与它的卫星C.地球使树上苹果下落的力,与太阳、地球之间的吸引力不是同一种力D.卡文迪什在实验室里较为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7.中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报道称,新一代高速列车牵引功率达9 000 kW,持续运行速度为350 km/h,则新一代高速列车从北京开到杭州全长约为1 300 km,则列车在动力上耗电约为()A.3.3×103kW·h B.3.3×104kW·hC.3.3×105kW·h D.3.3×106kW·h8.“三号卫星”的工作轨道为地球同步轨道,离地高度为h,设地球半径为R,则关于地球赤道上静止的物体、地球近地环绕卫星和“三号卫星”的有关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赤道上物体与“三号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v1v3=R+hRB.近地卫星与“三号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ω2ω3=⎝⎛⎭⎪⎫R+hR2C.近地卫星与“三号卫星”的周期之比为T2T3=⎝⎛⎭⎪⎫RR+h3D.赤道上物体与“三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1a3=⎝⎛⎭⎪⎫R+hR29.如图a所示,小物体从竖直弹簧上方离地高h1处由静止释放,其动能E k 与离地高度h的关系如图b所示.其中高度从h1下降到h2,图像为直线,其余部分为曲线,h3对应图像的最高点,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小物体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小物体从高度h 2下降到h 4,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 2-h 4)B .小物体下降至高度h 3时,弹簧形变量为mgkC .小物体从高度h 1下降到h 5,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1-h 5)D .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 4时,处于失重状态10.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的脚步已经踏入太空,并不断的向太空发射人造卫星以探索地球和太空的奥秘.如图所示:为绕地球旋转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他们绕地球旋转的角速度分别为ω1、ω2,关于它们的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 .卫星1绕地球旋转的周期小于卫星2B .卫星1绕地球旋转的角速度小于卫星2C .想要卫星1变轨到卫星2的轨道,只需沿卫星1的速度方向喷火加速即可D .若某一时刻卫星1、2以及地心处在同一直线上,我们说此时两颗卫星距离最近.从此时开始计时,两卫星要再次达到距离最近,需要时间为t =2πω1-ω211.据报道:“新冠”疫情期间,湖南一民警自费买药,利用无人机空投药品,将药品送到了隔离人员手中.假设无人机在离地面高度为12米处悬停后将药品自由释放,药品匀加速竖直下落了2 s 后落地,若药品质量为0.5 kg ,重力加速度g =10 m /s 2,则药品从释放到刚接触地面的过程中( )A .机械能守恒B .机械能减少了24 JC .动能增加了36 JD .所受的合力做了60 J 的功12.汽车沿平直的公路以恒定功率P 从静止开始启动,如图所示为牵引力F 与速度v 的关系,加速过程在图中的N 点结束,所用的时间t =10 s ,经历的位移x =60 m,10 s 后汽车做匀速运动,若汽车所受阻力始终不变,则( )A .汽车匀速运动时的牵引力大小为2×104N B .汽车恒定功率为1.6×104 WC.汽车的质量为1.25×104kgD.汽车速度为4 m/s时的瞬时加速度为1.6 m/s2二、实验题(共14分)13.(8分)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如图甲),通过描点画出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1)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合理的有()A.安装斜槽轨道,使其末端保持水平B.每次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可以任意选择C.每次小球应从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D.为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描绘的点可以用折线连接(2)实验得到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点,以平抛起点O为坐标原点,测量它们的水平坐标x和竖直坐标y,图乙中y x2图像能说明平抛小球运动轨迹为抛物线的是________.(3)图丙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O为平抛的起点,在轨迹上任取三点A、B、C,测得A、B两点竖直坐标y1为5.0 cm,y2为45.0 cm,A、B两点水平间距Δx为40.0 cm.则平抛小球的初速度v0为________m/s,若C点的竖直坐标y3为60.0 cm,则小球在C点的速度v C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取10 m/s2)14.(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记录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过程的运动过程,并验证该过程机械能是否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操作中,在导轨A、B两点处分别固定光电门1和光电门2,把气垫导轨调成倾斜状态,将带有挡光片的滑块由导轨顶端轻轻释放.(1)实验时,下列不必要的操作是________.A.测出滑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B.测出A、B两点的高度差C.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读出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2)某次实验,小车先后经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时,连接光电门的计时器显示挡光片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和t2,该小组又测得挡光片的宽度为d,A、B两点和水平桌面的距离分别为h1、h2,若滑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以上测得的物理量之间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显示,滑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其动能的增加量,主要原因是________.三、计算题(本题共4个题,共46分.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答案不得分)15.(10分)一小球从空中某点O水平抛出,经过A、B两点(B点未画出),已知小球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小球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2v,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球从O点抛出时的初速度v0;(2)小球由O到B的运动时间t.16.(10分)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取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0 m/s2,空气阻力不计)(1)求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2)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R地=1︰4,求该星球的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M星︰M地.17.(13分)如图所示,ABCD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轨道,其中ABC为光滑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CD为水平粗糙轨道,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圆轨道中点B由静止释放,滑至D点恰好静止,CD间距为5R.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小滑块到达C点时对圆轨道压力N的大小;(2)小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3)现使小滑块在D点获得一初动能E k,使它向左运动冲上圆轨道,恰好能通过最高点A,求小滑块在D点获得的初动能E k.18.(13分)如图所示,半径R=0.5 m的光滑圆弧轨道的左端A与圆心O等高,B为圆弧轨道的最低点,圆弧轨道的右端C与一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相切.一质量m=1 kg的小滑块从A点正上方h=1 m处的P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已知滑块与粗糙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g=10 m/s2.(1)求滑块第一次运动到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2)求滑块在粗糙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3)通过计算判断滑块从斜面上返回后能否滑出A点.综合测试卷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卡文迪什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故B正确;根据G Mmr2=mv2r,得v=GMr,可知第一宇宙速度7.9 km/s,由于地球的同步卫星的运行轨迹半径大于地球的半径,则发射速度是介于7.9 km/s和11.2 km/s之间的某一值,故C错误;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规律,为人们解决行星运动学问题提供了依据,故D错误.2.答案:B解析:绕地球沿圆轨道飞行的航天器中悬浮的液滴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错误;洗衣机脱水时,利用离心运动把附着在衣物上水分甩掉,故B正确;匀速直线运动受到的合力等于零,但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竖直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机械能不守恒,故C错误;合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可能有除重力以外的力对物体做功,机械能不守恒,如起重机匀速向上吊起货物时货物的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故选B.3.答案:C解析: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是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且与接触面相切的,雪橇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应该指向圆心,可知C正确,ABD错误.故选C.4.答案:A解析:一旦AB进入河中,他们可以以流动的水为参考系,就不要考虑水流的速度了,无论他们谁快谁慢,方向应该是沿AB连线方向,故A正确,BCD错误.5.答案:D解析:火车转弯小于规定速度行驶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大于提供向心力,内轨受到挤压,故A错误;汽车过凸桥最高点时,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受到的支持力小于重力,故B错误;小球受到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如图所示,二者合力提供向心力,向心力大小为F n=mg tan θ小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h tan θ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tan θ=m v2 R可得v=gh tan θ可知两个圆锥摆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不同,但圆锥高相同,则两圆锥摆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故C错误;小球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设支持力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则支持力的大小N=mgcos α,所以同一小球在A、B两位置小球所受筒壁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故D正确;故选D.6.答案:D解析:根据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焦点上,A错误;通过月—地检验发现,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与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遵循相同的规律,即万有引力定律,它适用于任何两个物体之间,B 、C 错误;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在实验室里较为准确地得出了引力常量G 的数值,故D 正确.故选D.7.答案:B解析:列车从北京开到杭州所用时间为 t =s v =1 300 km350 km/h =3.71 h 列车在动力上耗电约为W =Pt =9 000 kW ×3.71 h =3.3×104 kW·h ,故选B. 8.答案:C解析:由于“三号卫星”为同步卫星,故其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由v =2πr T ,所以赤道上物体与“三号卫星”的线速度之比为v 1v 3=RR +h ,故A 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周期表达式可得:GMm r 2=m 4π2T 2r =mω2r ,ω=GM r 3,所以近地卫星与“三号卫星”的角速度之比为ω2ω3=(R +h )3R 3,故B 错误;由公式T =2π r 3GM ,所以近地卫星与“三号卫星”的周期之比为T 2T 3=⎝ ⎛⎭⎪⎫R R +h 3,故C 正确;由于“三号卫星”为同步卫星,故其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由a =4π2T 2r ,所以赤道上物体与“三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之比为a 1a 3=RR +h,故D 错误.9.答案:ABC解析:小物体下落过程中,小物体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由图知,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 4的动能与下落至高度h 2时的动能相同,则小物体从高度h 2下降到h 4过程,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所以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mg (h 2-h 4),故A 正确;小物体下降至高度h 3时,动能达到最大,加速度为零,此时有kx =mg ,弹簧形变量为mgk ,故B 正确;小物体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0,弹簧压缩量最大,弹簧弹性势能最大;小物体从高度h 1下降到h 5,动能的变化量为0,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大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所以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 (h 1-h 5),故C 正确;小物体从高度h 3下降到高度h 5过程,小物体动能减小,向下做减速运动,则小物体下落至高度h 4时,小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故D 错误.故选ABC.10.答案:AD解析:根据G Mm r 2=m 4π2T 2r ,可得T =4π2r 3GM ,由图可知r 2>r 1,所以T 2>T 1,即卫星1绕地球旋转的周期小于卫星2,所以A 正确;同理可得ω=GMr 3,所以ω1>ω2所以B 错误;想要卫星1变轨到卫星2的轨道,需沿卫星1的速度的反方向喷火加速,这样就会给卫星一个向前的冲力,让卫星1加速做离心运动,到达卫星2的轨道,所以C 错误;由于T 2>T 1,所以当再次距离最近时,卫星1比卫星2多绕地球一圈,即ω1t -ω2t =2π,化简可得t =2πω1-ω2,所以D 正确.故选AD.11.答案:BC解析:药品下落过程中还有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A 错误;BCD.药品在下落过程中,由运动学公式可得h =12at 2,v t =at 药品落地的动能为E k =12m v 2t联立解得E k =36 J 根据动能定理W 合=W G +W 阻=E k -0 重力做功为W G =mgh解得W G =60 J ,W 阻=-24 J ,W 合=36 J由功能关系可知,机械能减少了24 J .故BC 正确,D 错误.故选BC. 12.答案:ACD解析:加速结束后汽车沿平直路面作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和图像信息可得汽车匀速运动时的牵引力大小为F =2×104 N ,故A 正确;由图像信息得汽车的功率为:P =F v =2×104×8 W =1.6×105 W ,故B 错误;匀速运动时的阻力大小为f=F =2×104 N .根据动能定理可得:Pt -fs =12m v 2,则得:m =2(Pt -fs )v 2=1.25×104kg ,故C 正确.汽车速度为4 m/s 时的瞬时加速度为a =P v -fm =1.6 m/s 2,选项D 正确.故选ACD.13.答案:(1)AC (2)c (3)2.0 4.0解析:(1)为了保证小球的初速度水平,斜槽的末端需水平,故A 正确;为了使小球的初速度相等,每次让小球从斜槽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故B 错误,C 正确;描绘小球的运动轨迹,用平滑曲线连接,故D 错误.故选AC.(2)根据x =v 0t ,y =12gt 2得,y =g2v 20x 2,可知y x 2的图线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选c.(3)根据y 1=12gt 21得:t 1=2y 1g =0.1 s ,根据y 2=12gt 22得:t 2=2y 2g =0.3 s ,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 0=Δx t 2-t 1=0.400.2 m/s =2.0 m/s.C 点的竖直分速度为:v yC =2gy 3=2×10×0.6=2 3 m/s.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C 点的速度为:v C =v 20+v 2yC =4.0 m/s.14.答案:(1)A (2)g (h 1-h 2)=12⎝ ⎛⎭⎪⎫d t 22-12⎝ ⎛⎭⎪⎫d t 12(3)滑块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解析:(1)设A 、B 两点的高度差为h ,经过A 点的速度为v 1,经过B 点的速度的v 2,由题意可得mgh =12m v 22-12m v 21可知质量可约,故不需要测出滑块和挡光片的总质量,故A 符合题意.故选A.(2)由mgh =12m v 22-12m v 21代入解得g (h 1-h 2)=12⎝ ⎛⎭⎪⎫d t 22-12⎝ ⎛⎭⎪⎫d t 12 (3)滑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其动能的增加量,说明存在阻力,即滑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略大于其动能的增加量是因为滑块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15.答案:(1)小球从O 点抛出时的初速度为22v .(2)小球由O 到B 的运动时间142g v .解析:(1)小球平抛运动到A 点,速度大小为v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 根据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可知,水平速度v 0=v cos 45°,解得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 0=22v .(2)小球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2v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2v )2=v 20+v 2y ,解得竖直分速度v y =142v ,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v y =gt ,解得t =142gv . 16.答案:(1)2 m/s 2 (2)M 星︰M 地=1︰80解析:(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t =Δv a 得:从竖直上抛到最高点,上升的时间是0-v 0-g=v 0g ,上升和下降的时间相等, 所以从上抛到落回原处t =2v 0g ①由于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 小球落回原处.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5t =2v 0g ′② 由①②得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 ′=15g =2 m/s 2,(2)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G Mm R 2=mg M =gR 2G所以M 星M 地=g ′R 2星gR 2地=180. 17.答案:(1)3mg (2)0.2 (3)3.5mgR解析:(1)小滑块在光滑半圆轨道上运动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设小滑块到达C 点时的速度为v C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 =12m v 2C在C 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N -mg =m v 2C R联立解得:F N =3mg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滑块到达C 点时,对圆轨道压力的大小F ′N =F N =3mg(2)小滑块从B 到D 的过程中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 mgR -5μmgR =0解得:μ=0.2(3)根据题意,小滑块恰好能通过圆轨道的最高点A ,设小滑块到达A 点时的速度为v A此时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 =m v 2A R小滑块从D 到A 的过程中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5μmgR-2mgR =12m v 2A -E k解得:E k =3.5mgR18.答案:(1)70 N 方向竖直向下 (2)1.2 m (3)能滑出A解析:(1)滑块从P 到B 的运动过程只有重力做功,故机械能守恒,则有mg (h +R )=12m v 2B那么,对滑块在B 点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可得,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竖直向上,且F N =mg +m v 2B R =mg +2mg (h +R )R=70 N 故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滑块第一次运动到B 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70 N ,方向竖直向下.(2)设滑块在粗糙斜面上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为L ,滑块运动过程只有重力、摩擦力做功,故由动能定理可得mg (h +R -R cos 37°-L sin 37°)-μmgL cos 37°=0所以L =1.2 m(3)对滑块从P 到第二次经过B 点的运动过程应用动能定理可得12m v ′2B =mg (h +R )-2μmgL cos 37°=0.54mg >mgR 所以,由滑块在光滑圆弧上运动机械能守恒可知:滑块从斜面上返回后能滑出A 点.。
2019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综合检测卷
![2019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综合检测卷](https://img.taocdn.com/s3/m/06054a8f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d8.png)
2019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综合检测卷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9〜12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而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选的得0分)1.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的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B.若两个互成角度的分运动分别是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C.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D.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A解析物体的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台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若合速度方向与台加速度方向共线,则为直线运动,否则为曲线运动,A错误,B、C、D正确。
2.飞镖比赛是一项极具观赏性的体育比赛项目,在飞镖世界杯大赛中某一选手在距地面高//,离靶面的水平距离L处,将质量为秫的飞镖以速度m水平投出,结果飞镖落在靶心正上方。
不计空气阻力,如只改变h、L、m、"o四个量中的一个,可使飞镖投中靶心的是()A,适当减小00 B.适当提高ZzC.适当减小秫D.适当减小乙答案A解析飞镖飞出后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始时飞镖落于靶心上方,说明在飞镖水平方向飞行L时,下落高度较小,而水平方向L=W,竖直方向,=5?#=《痈,为增大y,可以增大%或减小。
0,故A正确,D错误;若Z不变,"0不变,也可以降低//,故B错误;而平抛运动规律和物体的质量无关,故C错误。
3.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的三个人造地球卫星A、B、C,在某一时刻恰好在同一条直线上。
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2:3,质量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颗卫星的加速度之比为9:4:1B.三颗卫星具有机械能的大小关系为E a VE b VE cC.B卫星加速后可与A卫星相遇D.A卫星运动27周后,C卫星也恰回到原地点答案B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C^^=ma,得a=^-,故qa:如:血=点:*:*=*:£:布=36:9:4,故A错误;卫星发射得越高,需要克服地球引力做功越多,故机械能越大,故E a<E b<E c,故B正确;B卫星加速后做离心运动,轨道半径要变大,不可能与A卫星相遇,故C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普=nr^r,得7=2兀所以奈=即T c=>^T a,A卫星运动27周后,C卫星不会回到原地点,故D错误。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检测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2adbbf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a1.png)
《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检测题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在同一轨道平面上,有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的线速度最小8.8的角速度最小C. C周期最长D. A的向心加速度最小2.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科技创新、重大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慧眼”卫星邀游太空。
“慧眼”于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在10月16日的观测中,确定了丫射线的流量上限。
已知“慧眼”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 (r>R),运动周期为T,地球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慧眼”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之T 2B.地球的质量大小为史竺3GT 2C.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好北T 2D. “慧眼”卫星的线速度大于7.9km/s3.高分卫星是一种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高分卫星至少包括7颗卫星,它们都将在2020 年前发射并投入使用.其中“高分一号”为光学成像遥感卫星,轨道高度为645km,"高分四号”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光学卫星.则“高分一号”与“高分四号”相比A.需要更大的发射速度B.具有更小的向心加速度C.具有更小的线速度D.具有更大的角速度 4.如图所示,中国计划2020年左右建成覆盖全球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5颗静止轨道同步卫星、27颗中地球轨道卫星(离地高度约21 000 km)及其他轨道卫星共35颗组成.则()A.静止轨道卫星指相对地表静止,可定位在北京正上空B.中地球轨道卫星比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更快C.中地球轨道卫星周期大于24小时D.静止轨道卫星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5.“轨道康复者”是“垃圾”卫星的救星,被称为“太空110”,它可在太空中给“垃圾” 卫星补充能源,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假设“轨道康复者”的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1/5,其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站在赤道上的人观察到“轨道康复者”向西运动B.“轨道康复者”可在高轨道上加速,以对接并拯救低轨道上的卫星C.“轨道康复者”的加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加速度的5倍D.“轨道康复者”的线速度是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的J5倍6.对于万有引力的表达式F = Gmm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2A.公式中的G是一个常数,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N・kg2/m2B.当r趋近于零时,加产口m2之间的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m jD m 2之间的引力大小总是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D.m jD m 2之间的引力大小总是相等,与m jD m 2是否相等无关7.甲、乙两颗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质量m甲=2m乙,轨道半径r甲=0.5r乙,则甲、乙两颗卫星所受万有引力的大小之比为A.4:1B.1:4C.8:1D.1:88.太空中存在一些离其它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它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二 7 万有引力定律 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二 7 万有引力定律 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6af2d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d.png)
7.2 万有引力定律1.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 =G 122m m r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公式中的G 为引力常量,其数值首先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测定,G 没有单位B .当r 趋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 .m 1、m 2受到的对方给予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m 1、m 2受到的对方给予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2.下列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在实验室中发现的①对于相距很远、可以看成质点的两个物体,万有引力定律2Mm F Gr 中的r 是两质点间的距离 ①对于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公式中的r 是两球心间的距离①质量大的物体对质量小的物体的引力大于质量小的物体对质量大的物体的引力。
A .①①①B .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3.下列实验用到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相同实验方法的是( )A .甲图斜面理想实验B .乙图卡文迪什扭秤实验C .丙图共点力合成实验D .丁图“探究向心力大小”实验4.地球对月球具有相当大的万有引力,但月球却没有向下掉落回地面的原因是( )A .不仅地球对月球有万有引力,而且月球对地球也有万有引力,这两个力合力为零B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还不算大C .不仅地球对月球有万有引力,而且太阳系里其他星球对月球也有万有引力D .地球对月球的万有引力不断改变月球的运动方向,使得月球绕地球运动5.“月一地检验”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提供了事实依据.已知地球半径为R ,地球中心与月球中心的距离r = 60R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一地检验”表明地面物体所受地球的引力与月球所受地球的引力是不同性质的力B .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C .月球由于受到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加速度与月球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相等D .由万有引力定律可知,月球绕地球做近似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是地面重力加速度的160 6.假设地球是一个均匀球体,其半径为R 。
2019年高中物理综合测试卷02新人教版必修2
![2019年高中物理综合测试卷02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c3e151cf33d4b14e85246883.png)
综合测试卷(二)【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如图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两个小球A 和B ,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绕竖直轴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恰好在同一高度的水平面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线速度B . 角速度C . 加速度D . 周期2.在一次体育活动中,两位同学一前一后在同一水平直线上的两个位置沿水平方向分别拋出两个小球和,两个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
要使两小球在空中发生碰撞,则必须( )A . 先抛出球再抛出球B . 先抛出球再抛出球C . 球抛出速度小于球抛出速度D . 球抛出速度大于球抛出速度3.2017年4月20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发射飞往太空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开展推进剂在轨补加、空间科学和技术等试验验证。
“天舟一号”是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也是我国目前为止体积最大、重量最重的航天器,标志着中国航空航天技术又向前跨进一大步。
如图所示是它们的对接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接过程中,“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都可视为质点B.对接成功后,研究它们的运行周期时,可以视为质点C.对接成功后,“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就静止在太空中D.对接成功后,以“天舟一号”为参考系“天宫二号”在做匀速圆周运动4.如图所示,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为地球同步卫星。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B.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是C.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D.周期的大小关系是5.如图所示,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从高度相同、倾角不同的两个粗糙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 7.1 行星的运动 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 7.1 行星的运动 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eb5a49b89680202d8250e.png)
行星的运动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关于天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太阳系中,各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B. 在太阳系中,各行星都围绕地球运动C. 地心说的参考系是太阳D. 日心说的参考系是地球2.关于开普勒对行星运动规律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运动都是匀速圆周运动B. 所有行星以相同的速率绕太阳做椭圆运动C. 对于每一个行星在近日点时的速率均大于它在远日点的速率D. 所有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二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三次方的比值都相同3.从开普勒第二定律,我们可以知道()A. 行星绕日运动的轨道是椭圆B. 行星运动的速度是不变的C. 任意一点速度方向与太阳的连线时刻垂直D. 行星运动的速度在不同位置的快慢是不同的4.如图所示,地球沿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运动,所处四个位置分别对应地球上的四个节气。
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以判定哪个节气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最大()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5.太阳系中有一颗绕太阳公转的行星,距太阳的平均距离是地球到太阳平均距离的4倍,则该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是()A. 2年B. 4年C. 8年D. 10年6.开普勒第三定律对行星绕恒星的匀速圆周运动同样成立,即它的运行周期T的平=K,则常数K的大小()方与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的比为常数,设T2r3A. 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B. 与恒星的质量与行星的质量有关C. 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D. 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7.关于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公式R3=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T2A. 公式只适用于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行的行星B. 式中的R只能为做圆周轨道的半径C. 公式适用于宇宙中所有围绕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D. 围绕不同星球运行的行星(或卫星),其K值相同8.如图所示,A,B为地球两个同轨道面的人造卫星,运行方向相同,A为同步卫星,A,B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r Ar B=k,地球自转周期为T。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卷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6fedb3871fe910ef02df854.png)
第七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1.甲、乙两颗人造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卫星甲的轨道半径为r,卫星乙的轨道半径为2r,若卫星乙的线速度大小为v,则卫星甲的线速度大小为()A. 2vB.vC.vD.v2.通过一个加速装置对电子加一很大的恒力,使电子从静止开始加速,则对这个加速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电子将不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电子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以光速做匀速直线运动C.电子开始近似于匀加速直线运动,后来质量增大,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D.电子是微观粒子,整个加速过程根本就不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3.在气象卫星中有极地卫星,在导航通讯卫星中有同步卫星.若某极地卫星通过了南北极的极点,周期为2.5 h.则关于它与同步卫星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极地卫星的绕行轨道平面与同步卫星的轨道平面互相垂直B.极地卫星的速率可能比同步卫星的速率小C.同步卫星的发射速度一定比极地卫星小D.极地卫星的绕行轨迹与地球的某条经线在同一平面内4.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发现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伽利略测定的B.万有引力定律是由开普勒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C.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胡克测定的D.万有引力定律是由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5.火星是地球的近邻,已知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轨道半径的1.5倍,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0.1倍和0.5倍,则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和太阳对火星的引力的比值为()A. 10B. 20C. 22.5D. 456.宇宙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形式之一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环绕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上运行,设每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则()A.环绕星运动的线速度为B.环绕星运动的角速度为C.环绕星运动的周期为T=4πD.环绕星运动的周期为T=2π7.(多选)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不同的.“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T=12 h;“风云二号”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就是赤道平面.两颗卫星相比()A. “风云一号”离地面较高B. “风云一号”每个时刻可观察到的地球表面范围较大C. “风云一号”的向心力加速度较大D. “风云一号”线速度较大8.某一极地轨道气象卫星a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其轨道半径为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半径的4-倍,某时刻一地球同步卫星b恰好在a的正上方,设经过时间t,卫星b又出现在a的正上方,则t的最小值为()A. 12小时B. 24小时C. 60小时D. 72小时9.火星和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可知()A.太阳位于木星运行轨道的中心B.火星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大小始终相等C.火星和木星公转周期之比的二次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三次方D.相同时间内,火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等于木星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10.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卫星所受地球引力F与轨道半径r的关系是()A.F与r成正比B.F与r成反比C.F与r2成正比D.F与r2成反比11.“太空涂鸦”技术就是使低轨运行的攻击卫星在接近高轨侦查卫星时,准确计算轨道向其发射“漆雾”弹,并在临近侦查卫星时,压爆弹囊,让“漆雾”散开并喷向侦查卫星,喷散后强力吸附在侦查卫星的侦察镜头、太阳能板、电子侦察传感器等关键设备上,使之暂时失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攻击卫星在轨运行速率大于7.9 km/sB.攻击卫星进攻前的速度比侦查卫星的速度小C.攻击卫星完成“太空涂鸦”后应减速才能返回低轨道上D.若攻击卫星周期已知,结合万有引力常量就可计算出地球质量12.如图所示,地球半径为R,O为球心,A为地球表面上的点,B为O、A连线间的中点.设想在地球内部挖掉一以B为圆心,半径为的球,忽略地球自转影响,将地球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挖出球体后A点的重力加速度与挖去球体前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A.B.C.D.13.2019年5月17日,我国成功发射第45颗北斗导航卫星,该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该卫星()A.入轨后可以位于北京正上方B.入轨后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C.发射速度大于第二宇宙速度D.若发射到近地圆轨道所需能量较少14.近地卫星线速度为7.9 km/s,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地球半径是月球半径的3.8倍,则在月球上发射“近月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A. 1.0 km/sB. 1.7 km/sC. 2.0 km/sD. 1.5 km/s15.当人造卫星进入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任何轨道上运动时,地球球心都在卫星的轨道平面内B.卫星运动速度一定等于7.9 km/sC.卫星内的物体仍受重力作用,并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所受重力的大小D.因卫星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在卫星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等于零二、填空题(共3小题)16.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将一小球从离地面h高处以初速v0水平抛出,测出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间的水平位移为s,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__,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__________.17.据报道,美国计划2021年开始每年送15 000名游客上太空旅游.如图所示,当航天器围绕地球做椭圆运行时,近地点A的速率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远地点B的速率.18.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自转周期为T.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赤道处的海平面上,则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F=______,重力G=______.三、计算题(共3小题)19.宇航员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且物体只受该星球的引力作用.求:(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从这个星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20.2016年8月6日,“好奇号”火星探测器迎来了它登陆火星四周年的纪念日,已知火星的半径R,“好奇号”登陆火星前在火星表面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将地球和火星的公转均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到地球的最远距离约为最近距离的五倍,引力常量为G,求:(1)火星的质量M及平均密度ρ;(2)火星年约相当于多少个地球年(可用根式表示)。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综合测试(含答案与解析)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综合测试(含答案与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a4e3bd0066f5335b81210b.png)
第七章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7题为单选,8~10题为多选。
多选题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未选的不得分)1.人造地球卫星在运行中,与卫星尚未分离的火箭沿线速度方向的反方向喷气,喷气后在新的轨道上仍能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 A .a 减小,T 增大,r 减小 B .a 减小,T 减小,r 减小 C .a 减小,T 增大,r 增大D .a 增大,T 减小,r 增大2.两颗靠得很近的天体称为双星,它们都绕两者连线上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因而不至于由于万有引力吸引而相撞,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它们的总质量成反比B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与它们的质量成正比C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各自质量的乘积相等D .它们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与各自线速度大小的乘积相等3.倍,这个关系对于天体普遍适用。
若某“黑洞”的半径约为45km ,逃逸速度可近似认为是真空中光速。
已知引力常量11226.6710N m /kg G -=⨯⋅,真空中光速8310m/s c =⨯。
根据以上数据,估算此“黑洞”质量的数量级约为( ) A .3110kgB .2810kgC .2310kgD .2210kg4.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地上“凡人”过一年,天上的“神仙”过一天。
如果把看到一次日出就当作“一天”,在距离地球表面约393km 高度环绕地球飞行的“天宫二号”中的航天员24h 内在太空中度过的“天”数约为(已知地球半径6400km R =,地球表面处重力加速度g 取210m/s )( ) A .16天B .8天C .1天D .24天5.一卫星经过多次变轨后,在距地心为R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凝望地球。
该卫星由半径为A R 的圆轨道1经椭圆轨道2变轨到同步轨道3时的情况如图7-1所示,已知此卫星在轨道1上运行的周期为1T ,已知地球半径0A R R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的平均密度为213πGT B .在轨道3上稳定运行时,卫星每天可两次经过地表上同一点的正上方C .卫星从A 点经轨道2运动到B32A A R R R ⎫+⎪⎭D .卫星由圆轨道1调整到同步轨道3,只需要加速一次即可6.甲为近地圆轨道地球卫星,乙为近月圆轨道月球卫星,若地球半径为月球半径的4倍,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6倍,则( ) A .甲、乙的周期之比为2 B .甲、乙的角速度之比为2:3 C .甲、乙的线速度之比为1:6D .地球与月球质量之比为128:37.2018年6月14日,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顺利进入环绕地月拉格朗日点2L 运行的轨道,为地月信息联通搭建“天桥”。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 5.1 曲线运动 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 5.1 曲线运动 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adae543169a4517623a377.png)
曲线运动练习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32.0分)1.关于曲线运动,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B. 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可以为零C. 在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以做曲线运动D. 物体做曲线运动,动能一定会发生变化2.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一定变化的物理量是()A. 合外力B. 速率C. 速度D. 加速度3.物体在恒力F1,F2,F3的共同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突然撤去恒力F1,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可能做曲线运动D. 速度大小一定增加4.关于曲线运动与其所受外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B.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外力一定变化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合外力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D.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相同,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5.质点沿曲线从M向P点运动,关于其在P点的速度v与加速度a的方向,下列图示正确的是()A. B.C. D.6.“嫦娥”四号卫星于2018年12月8日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在“嫦娥”四号卫星沿曲线轨道MN运动,从M点到N点的飞行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
在此过程中“嫦娥”四号卫星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是()A. B. C. D.7.一个质点受到两个互成锐角的力F1、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若保持二力方向不变,只将F1突然增大为2F1,则此后质点A. 不一定做曲线运动B. 可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一定做匀变速运动8.一个钢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在其经过的路径旁放一块磁铁,则钢球的运动路径就发生改变,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作用时,其运动方向一定发生改变B.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作用时,其惯性就消失了C.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不共线时,其运动方向发生改变D. 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垂直时,其运动方向才发生改变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0分)9.如图所示,这是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轨迹示意图,已知物体在B点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C点的加速度比B点的加速度大B. C点的加速度比A点的加速度大C. A点速率大于B点的速率D. 从A点到C点加速度与速度的夹角先增大后减小,速率是先减小后增大10.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从A点开始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一个水平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轨迹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B为轨迹上一点,虚线是过A、B两点并与运动轨迹相切的直线,虚线和实线将水平面划分为图示的5个区域.则关于该施力物体位置的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④区域B. 如果这个力是引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②区域C. 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一定在②区域D. 如果这个力是斥力,则施力物体可能在①或③区域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1.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沿曲线上这一点的______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合外力的方向与______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 8.1 功与功率 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二 8.1 功与功率 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c8658cba1aa8114431d99b.png)
功与功率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因为功有正负,所以功是矢量B. 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C. 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D. 若作用力对物体做正功,则反作用力一定做负功2.我国自主研制的绞吸挖泥船“天鲲号”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若某段工作时间内,“天鲲号”的泥泵输出功率恒为1×104kW,排泥量为1.4m3/s,排泥管的横截面积为0.7m2.则泥泵对排泥管内泥浆的推力为()A. 5×106NB. 2×107NC. 2×109ND. 5×109N3.在一个平直公路上,一辆质量为m的汽车在大小为F的恒定牵引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加速,当运动的位移为x时,牵引力的功率为P(P小于额定功率),则汽车受到的恒定阻力大小为()A. F−mP22xF2B. mP22xF2C. F−mP2xF2D. mP2xF2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某下坡公路上,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功率P从静止开始加速运动,经时间t速度达到最大值v m,此过程中汽车所受的摩擦阻力恒为f,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汽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P=fv mC. 汽车车克服阻力做功为为Pt−12mv m2D. 汽车前进的距离s=Pt−12mv m2f−mgsinθ5.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例如由公式F=ma我们可以得到力的单位为kg⋅ms2,其中kg是质量单位“千克“,m是长度单位“米,s是时间单位“秒”。
求力F对物体做功的功率时可用物理公式P= Fv,其中v为物体的瞬时速度,P是要求的功率。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P的单位为“瓦特”,结合公式,判断下列哪个单位与单位“瓦特”相同()A. kg⋅m2s3B. kg⋅ms3C. kg⋅m2s2D. kg⋅m3s36.一人乘电梯从1楼到10楼,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地面上的观察者考察电梯支持力对人做功情况是()A. 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B. 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做负功C. 始终做正功D. 加速和匀速时做正功,减速时做负功7.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通过一段位移,该过程中两个力对物体做功分别8.如图所示,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出发分别经三个粗糙斜面下滑到同一水平面上的C1、C2、C3,处。
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模块综合检测卷(含答案)
![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模块综合检测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98617e8762caaedc33d40c.png)
模块综合检测卷(考试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开普勒 B.牛顿C.卡文迪许 D.爱因斯坦答案:B2.经典力学适用于解决( )A.宏观高速问题 B.微观低速问题C.宏观低速问题 D.微观高速问题答案:C3.关于向心加速度的物理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描述线速度的大小变化的快慢B.描述线速度的方向变化的快慢C.描述角速度变化的快慢D.描述向心力变化的快慢答案:B4.当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如果外界提供的合力小于质点需要的向心力了,则( )A.质点一定在圆周轨道上运动B.质点一定向心运动,离圆心越来越近C.质点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质点一定离心运动,离圆心越来越远答案:D5.忽略空气阻力,下列几种运动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A.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B.物体自由下落的运动C.电梯匀速下降 D.子弹射穿木块的运动答案:B6.人造地球卫星中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物体( )A.不受地球引力作用B.受到的合力为零C.对支持物没有压力D.不受地球引力,也不受卫星对它的引力答案:C7.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物体以一定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且不计空气阻力,则其运动为竖直上抛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与物体重力有关,重力越大的物体,加速度越小C.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D.竖直上抛运动过程中,其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都可改变答案:A8.已知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km/s,第二宇宙速度为 km/s, 则沿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卫星的运动速度( )A.只需满足大于 km/sB.小于等于 km/sC.大于等于 km/s,而小于 km/sD.一定等于 km/s答案:B9.如图甲、乙、丙三种情形表示某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发生一段大小相同的位移,则力对物体做功相同的是( )A.甲和乙 B.甲、乙、丙 C.乙和丙 D.甲和丙答案:D10.如图所示,物体P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定律,那么在P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 )A.P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P的加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改变一次C.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改变,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最小D.有一段过程,P的加速度逐渐增大,速度也逐渐增大答案:C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11.关于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的速度不变 B.质点的周期不变C.质点的角速度不变 D.质点的向心加速度不变答案:BC12.对下列四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A可能是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与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B.图B可能是竖直上抛运动的上升阶段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C.图C可能是平抛运动的竖直方向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D.图D可能是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答案:BD13.关于同步地球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步地球卫星可以在北京上空B.同步地球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一定的C.同步地球卫星的周期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D.同步地球卫星的线速度不变答案:BC14.三颗人造地球卫星A、B、C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图所示的轨道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 A=m B>m C,则三个卫星( )A.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v A>v B=v CB.周期关系是T A<T B=T CC.向心力大小的关系是F A>F B=F CD.向心加速度大小的关系是a A>a B>a C答案:AB15.如右图所示,一轻弹簧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重物,将重物从与悬点O在同一水平面且弹簧保持原长的A点无初速度释放,让它自由摆下.不计空气阻力,则在重物由A点摆向最低点B的过程中( ) A.弹簧与重物的总机械能守恒 B.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C.重物的机械能不变 D.重物的机械能增加答案:AB三、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1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频率为50 Hz,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为 m/s2,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 kg.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所示(相邻计数点时间间隔为 s),那么:(1)纸带的______端与重物相连;(2)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物体的速度v B=________;(3)从起点O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是ΔE p=________,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ΔE k=________(取g= m/s2);(4)通过计算,数值上ΔE p____ΔE k(填“>”“=”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重物在开始下落时速度较慢,在纸带上打的点较密,越往后,物体下落得越快,纸带上的点越稀.所以,纸带上靠近重物的一端的点较密,因此纸带的左端与重物相连.(2)v B =OC -OA2T= m/s.(3)ΔE p =mg×OB = J ,ΔE k =12mv B 2= J.(4)ΔE p >ΔE k ,这是因为实验中有阻力. (5)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答案:(1)左 (2) m/s (3) J J (4)> 这是因为实验中有阻力 (5)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机械能守恒17.(4分)如图所示,将轻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一端与轨道的A 端固定在一起,另一端正好在轨道的B 端处,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的边缘上,桌边悬一重锤.利用该装置可以找出弹簧压缩时具有的弹性势能与压缩量之间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下列那些器材_ _______.A .秒表B .刻度尺C .白纸D .复写纸E .小球F .天平(2)某同学在上述探究弹簧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弹簧压缩量x 和对应的小球离开桌面后的水平位移s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则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次序 1 2 3 4 x/cm s/cm答案:(1)BCDE (2)弹簧的弹性势能与弹簧压缩量的平方成正比18.(8分)如图一辆质量为500 kg的汽车静止在一座半径为50 m的圆弧形拱桥顶部.(取g=10 m/s2)(1)此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2)如果汽车以6 m/s的速度经过拱桥的顶部,则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是多大?(3)汽车以多大速度通过拱桥的顶部时,汽车对圆弧形拱桥的压力恰好为零?解析:(1)汽车受重力G和拱桥的支持力F,二力平衡,故F=G=5 0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拱桥的压力为5 000 N.(2)汽车受重力G和拱桥的支持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G-F=m v2r故F=G-mv2r=4 0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拱桥的压力为4 000 N.(3)汽车只受重力GG=m v2 rv=gr=10 5 m/s.答案:见解析19.(8分)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 v1=40 m/s,然后再减速到v2=20 m/s,t1=v1a1;t2=(v1-v2)a2;t=t1+t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启动加速度a1 4 m/s2制动加速度a 2 8 m/s 2直道最大速度v 1 40 m/s 弯道最大速度v 2 20 m/s 直道长度s218 m解析:①不合理②理由:因为按这位同学的解法可得t 1=v 1a 1=10s ,t 2=(v 1-v 2)a 2=总位移x =v 12t 1+v 1+v 22t 2=275m>s.③由上可知摩托车不能达到最大速度v 2,设满足条件的最大速度为v ,则v 22a 1+v 2-v 222a 2=218.解得v =36 m/s ,这样加速时间t 1=v a 1=9 s ,减速时间t 2=(v 1-v 2)a 2=2 s ,因此所用的最短时间t =t 1+t 2=11 s.答案:见解析20.(9分)如下图所示,质量m =60 kg 的高山滑雪运动员,从A 点由静止开始沿雪道滑下,从B 点水平飞出后又落在与水平面成倾角θ=37°的斜坡上C 点.已知AB 两点间的高度差为h =25 m ,B 、C 两点间的距离为s =75 m ,(g 取10 m/s 2,cos 37°=,sin 37°=,求:(1)运动员从B 点飞出时的速度v B 的大小. (2)运动员从A 到B 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解析:(1)设由B 到C 平抛运动的时间为t 竖直方向: h BC =ssin 37° h BC =12gt 2水平方向: scos 37°=v B t 代入数据,解得:v B =20 m/s.(2)A 到B 过程由动能定理有 mgh AB +W f =12mv B 2-0代入数据,解得W f =-3 000 J所以运动员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3 000 J. 答案:见解析。
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2019年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综合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ccec72bcd126fff7050b96.png)
物理必修二综合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不变C.频率不变D.周期不变2.在发射宇宙飞船时,利用地球的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射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那么最理想的发射场地应在地球的A.北极B.赤道C.南极D.除以上三个位置以外的其他某个位置3.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吹来的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①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②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③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④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飞机以150m/s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让A球落下,相隔1s又让B球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关于A球和B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A.A球在B球的前下方B.A球在B球的后下方C.A球在B球的正下方5m处D.A球在B球的正下方,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5.某星球与地球的质量比为a,半径比为b,则该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A.a/b B.ab2C.a/b2D.ab6.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所做的功为A.0 B.8J C.16J D.32J7.质点所受的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A.t1B.t2C.t3D.t48.在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它正上方一物体自由落下,如图2所示,在物体压缩弹簧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A.物体的动能不断减小B.物体所受的合力减小为零C.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D.物体的机械能守恒9.长度为L=0. 5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0kg的小球,如图3所示,小球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为2.0m/s,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此时细杆OA受到A.6.0N的拉力B.6.0N的压力C.24N的拉力D.24N的压力10.如图4,桌面高为h,质量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A.0 B.mgh C.mgH D.mg(H+h)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1.河宽420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水流速度为4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必修二综合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线速度不变B.角速度不变C.频率不变D.周期不变
2.在发射宇宙飞船时,利用地球的自转可以尽量减少发射时火箭所提供的能量,那么最理想的发射场地应在地球的
A.北极B.赤道
C.南极D.除以上三个位置以外的其他某个位置
3.雨滴由静止开始下落,遇到水平吹来的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①风速越大,雨滴下落时间越长②风速越大,雨滴着地时速度越大
③雨滴下落时间与风速无关④雨滴着地速度与风速无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4.飞机以150m/s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让A球落下,相隔1s又让B球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关于A球和B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A球在B球的前下方
B.A球在B球的后下方
C.A球在B球的正下方5m处
D.A球在B球的正下方,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5.某星球与地球的质量比为a,半径比为b,则该行星表面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为A.a/b B.ab2C.a/b2D.ab
6.一质量为2kg的滑块,以4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左滑行,从某一时刻起,在滑块上作用一向右的水平力,经过一段时间,滑块的速度方向变为向右,大小为4m/s,在这段时间里水平力所做的功为
A.0 B.8J C.16J D.32J
7.质点所受的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1所示,力的方向始终在一直线上,已知t=0时质点的速度为零,在图示的t1、t2、t3和t4各时刻中,哪一时刻质点的动能最大
A.t1B.t2C.t3D.t4
8.在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它正上方一物体自由落下,如图2所示,在物体压缩弹簧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
A.物体的动能不断减小B.物体所受的合力减小为零
C.弹簧的弹性势能不断增大D.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9.长度为L=0. 5m的轻质细杆OA,A端有一质量为m=3.0kg的小球,如图3所示,小球以O 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为2.0m/s,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m/s2,则此时细杆OA受到
A.6.0N的拉力B.6.0N的压力C.24N的拉力D.24N的压力
10.如图4,桌面高为h,质量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假设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A.0 B.mgh C.mgH D.mg(H+h)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河宽420m,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水流速度为4m/s,则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s。
12.拖拉机的后轮直径是前轮直径的2倍,则当它在水平直道上匀速行驶时,它的前轮与后轮缘
上的点的角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_____。
13.将20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以2m/s 2的加速度竖直提升4m ,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
___________W ,到达4m 末端时拉力的瞬时功率为______________W 。
14.用相同的水平拉力F 分别使质量为m 和2m 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移动相同位移s ,若拉力
F 对两个物体做功分别为W 1和W 2,则W 1和W 2之间的亲系为W 1_______W 2。
(填=、>、<)
15.一轻绳上端固定,下端连一质量为0.05kg 的小球,若小球摆动过程中轻绳偏离竖直线的最大
角度为60°,则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绳中张力等于________N 。
(g=10m/s 2)
三、实验题(共9分,除(3)小题3分外,其余每空2分)
16.(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如果以22υ为纵轴,以h 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h
-22υ图线的斜率等于__________的数值。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如下器材:
A .打点计时器;
B .低压交流电源(附导线);
C .天平(附砝码);
D .铁架台(附夹子);
E .重锤(附夹子);
F .纸带;
G .秒表,
H 复写纸。
其中不必要的有__________;还缺少的是_____________。
(3)如图5所示的曲线是一同学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画出
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部分轨迹,他在运动轨迹上任取水平位移相等的
A 、
B 、
C 三点,测得△s=0.2m ,又测得竖直高度分别为h 1=0.1m ,
h 2=0.2m ,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球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________________m/s 。
四、计算题(共36分)
17.(10分)两个星体组成双星,它们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某点做周期相同
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星中心距离为R,其运动周期为T,求两星的总质量。
18.(12分)某人用100N的力将一质量为50g的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某一高处竖下向下抛出,经1s小球刚好落地,不考虑空气阻力,选地面为零势能点,g=10m/s2。
求:(1)小球刚抛出时的动能和势能各多大?
(2)小球着地时的动能和势能各多大?
19.(14分)如图,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相连接,导轨半径为R,一质量为m的静止木块在A处压缩弹簧,释放后,木块获得一向右的初速度,当它经过B点进入导轨瞬间对导轨的压力是其重力的7倍,之后向上运动恰能通过轨道顶点C,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1)弹簧对木块所做的功;
(2)木块从B到C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3)木块离开C点落回水平面所需的时间和落回水平面时的动能。
参考答案
答案:
一、1.A 2.B 3.B 4.D 5.C 6.A 7.B 8.C 9.B 10.C 11.140 12.2:1 13.480 960 14.= 15.1
16.g 17.C,G 毫米刻度尺 18.2
17.解:设两星体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 1、r 2 则 : R r r =+21 ①
又因为这两个星体所需的向心力均由万有引力提供,故:
221
121..2R m m G r T m =⎪⎭
⎫ ⎝⎛π ② 221
222..2R m m G r T m =⎪⎭
⎫ ⎝⎛π ③ 由①、②、③式可得: 23
2214GT
R m m π=+ 18. ⑴、J E P 5.71= J E K 5.21=
⑵、02=P E J E K 102=
19. ⑴、mgR W 3=
⑵、mgR W f 21=
⑶、g R t 2= , mgR E K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