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试题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试题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3fe53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e2.png)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试卷A试题___的《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中,涉及到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探究、科学价值观、小学科学知识内容、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其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发展。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研究。
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核心素养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着这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
小学科学知识内容包括科学与技术、物质世界及地球与宇宙三个部分。
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科学态度、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目标编制要把握四个基本的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观察和探究两个基本环节构成。
科学教育中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探究能力,才能够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科学教育。
第三个方面是教学方法。
科学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自制的教具,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阵地的作用,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在科学教育中,教师的专业态度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科学教师必须有强烈的专业理想,并对科学教学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
只有这样,才能够为科学教学工作做出承诺,愿意为科学教学事业奋斗。
同时,教师还需要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另外,教师的专业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科学教师需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运用科学探究步骤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制作能力、分析与概括能力和掌握科学知识情况的评价。
只有掌握了这些专业知识,才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科学教育。
最后,教师的教学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科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实验仪器和自制的教具,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开卷)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开卷)](https://img.taocdn.com/s3/m/4211e4ba700abb68a982fb5f.png)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开卷)一、科学教育是一种通过现代科技知识及其社会价值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概念,学会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且懂得如何面对现实中的科学与社会有关问题做出明智抉择,以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
我们对科学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一)教育目标上以培养科学素养为中心科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表现为由以知识技能为中心向以科学素养为中心。
科学素养不仅包含对现代科技知识的掌握,而且涉及科学精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和行为习惯等方面。
(二)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日常生活相结合现代的学校教育要求向全体学生,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这里不再仅为升学做准备,而是结合日常生活,强调对生活常用的知识的传授。
科学本身向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也需要科学教育及时把当前生活中需要的科技知识包括进去,让学生更好地在现代社会中生活。
(三)教育方式上强调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的结合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只懂得术语和概念是远远不够的,以科学方法、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科学过程是一种直接经验,它更注重参与、体验、内化,这一点对学生来说尤显重要。
科学内容与科学过程相结合体现在科学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及整个教学过程中。
(四)教学过程上强调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在科学教育过程中就要让学生多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和助手,使学生真正从读科学转为做科学。
二、1)科学课堂回归生活。
教育家杜威曾说过:“教育即生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
同时,新课程标准体现的教育理念之一也指出课程要回归生活。
本课的教学设计就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透过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情景,驱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明白科学道理,从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意识到生活中随时随处有科学。
2)注重评价,于细节处导行。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https://img.taocdn.com/s3/m/c1fb7a0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07.png)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一、简答题:
1.设计科学活动的步骤有?
步骤:(1)提出问题:要求学生提出他们想解决的问题;(2)准备实验:根据问题,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资源;(3)实施实验:根据实验原理和操作过程,动手实施实验;(4)解决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实验数据,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2.科学思维的主要特点有?
(1)理性思维:科学思维追求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把事物归类和比较,总结出规律,用正确的逻辑去阐明结论;
(2)系统思维:科学思维是从整体上看问题,遵循系统化思维,从整体到部分;
(3)创新思维:科学思维推崇创新思维,从有到新,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改善已有方法,以解决复杂的问题。
二、填空题:
1.理性思维的核心是__。
逻辑原理。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582e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36.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 A2. C3. B4. A5. B6. C7. A8. C9. B10. A11. B12. C13. A14. B15. C16. A17. C18. B19. A20. C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春分2. 孔雀3. 营养4. 供养5. 幼虫6. 密封7. 凉帽8. 十字花科9. 降水10. 保护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蜘蛛是节肢动物的一种,属于无脊椎动物。
其特点是有八只腿和触须,体表覆盖有细毛。
蜘蛛主要以其他昆虫为食,它们在网上结网捕食,捕到猎物后用螯原把猎物缠住,然后注入消化液吸食。
2. 羽毛是鸟类的特有特征,它对鸟类来说有很多功能。
首先,羽毛能帮助鸟类保持体温,保暖的同时还能减少水分流失。
其次,羽毛能帮助鸟类飞行,它们轻而薄且有弹性,可以产生适当的升力和推力。
最后,羽毛还能帮助鸟类进行交际和吸引异性。
3. 水的三态分别是固态、液态和气态。
在固态下,水以冰的形式存在,分子排列紧密,呈现固体的形态。
在液态下,水分子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可以自由流动,呈现液体的形态。
在气态下,水分子热能增加,分子之间空间增大,呈现气体的形态。
四、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错误2. 正确3. 错误4. 错误5. 正确。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34f15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dd.png)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检测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填空题1.在建筑工程中,设计者通常会将一块普通钢板制作成“”形,这种方式虽然减少了材料的,但却增加了材料的,以提高抗弯曲能力。
2.右图是运载“嫦娥5号”的长征5号火箭,发射台周围的四个铁塔采用了的建筑形式,这种结构比较稳定是因为内部具有大量的结构。
火箭升空依靠的是反冲力,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主要是转换成。
3.丹顶鹤全身布满羽毛,它属于脊椎动物中的类。
一群丹顶鹤在迁徙过程中会排成“人”形,这样的好处是。
4.乒乓球的壳虽然很薄很脆,但是在比赛时用球拍大力击打也不会破碎,这是因为乒乓球属于结构,这种结构可以看成是的组合。
5.右图是用来研究杠杆省力情况的装置,称为,中间使杠杆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做。
在A点挂400克重物,B点挂500克重物,松手后保持平衡(填“能”或“不能”)。
如果A点的重物增加200克,需要在B点增加克重物才能保持平衡。
二、选择题6.下图是自行车的简易示意图,自行车传动时主要用到的简单机械类型是…………………………()A.齿轮与链条B.杠杆C.斜面D.滑轮组7.鸡蛋握在手中不易破碎是因为…………………………………()A.鸡蛋壳很坚硬B.鸡蛋壳很厚C.鸡蛋壳接近球形D.鸡蛋壳内部是实心的8.右图中工人利用一块木板作为斜面往车上搬运圆桶,为了更加省力,最可行的做法是……………()A. 让木板变光滑B.让木板变粗糙C.增加木板长度D.减少木板长度9.石油、煤、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A.水 B.太阳 C.土壤 D.动植物10.下列关于对动植物的分类,说法错误的是…………………………()A. 分类是科学家研究动植物的重要方法B.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结果C. 蝙蝠虽然能飞行,但它们直接生小动物,所以蝙蝠是哺乳类,不是鸟类D.海豚既能像鱼一样在水里游泳,又能像猫一样直接生小动物,所以海豚既可以分到鱼类又可以分到哺乳类11.在反复弯曲折铁丝的过程中…………………………()A.动能转化为热能B.动能转化为化学能C.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热能转化为动能12.下列生物特性是由于自然选择而产生的是…………………………()A.杂交水稻种子的颗粒很大B.鸡有翅膀但飞不高C.田野里的青蛙以绿色为主D.有些金鱼是双尾巴13.检测电磁铁南北极最便捷的方法是…………………………()A.用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B.用电磁铁去靠近指南针C.用电磁铁去靠近另一个磁铁D.两块电磁铁相互吸引14.在开展纸梁承重的实验时,测得1倍厚的纸梁能承受8个垫圈,2倍厚能承受20个垫圈,那么在测量4倍厚的纸梁时,加垫圈时最合理的做法是………………………()A. 1个1个增加B. 2个2个增加C. 先1个1个加,再2个2个加D.先加20个,再1个1个加15.如图,杠杆上分别放着两个轻重不同的小球,此时杠杆正好保持平衡,如果两个小球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外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杠杆…………………………()A.仍旧平衡B.向黑球一侧倾斜C.向白球一侧倾斜D.无法判断16.在考察校园生物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注意安全,不能乱跑B.爱护校园的动植物C.带上必要的工具,便于观察D.组内同学自由行动,寻找更多的动物17.我们把有无耳垂、直发卷发、单双眼皮三种相貌特征组合起来,可以形成相貌特征的组合有…………………………()A.6种B.8种C.16种D.32种18.右图是美国著名的金门大桥,为了增加桥梁的承重能力采用了多种造桥技术,下列技术没有采用的是………………()A.直梁B.框架C.拱形D.钢索19.我们在开展纸桥承重比赛的过程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要提前设计好“桥”的图纸B.严格按照图纸制作,不能有任何改动C.要合理利用不同纸的形状和特点D.尽量使用合适的材料让桥承受更大的重力20.右图游戏中,女孩能轻松拉拢两位男生,用到的原理与下列简单机械比较接近的是………………()A.杠杆B.斜面C.滑轮 D.轮轴三、综合探究题21.琪琪和东东一起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南北极。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a0c48f19e8b8f67c1cb98e.png)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选择生命世界内容的____原则是要了解哪些内容对学生在这个年龄的发展起重要作用,选取那些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具有较高价值的内容。
A.趣味性原则B. 适切性原则C. 系统性原则D. 发展性原则2.综合理科提出的理论基础()。
A. 自然界是统一的B. 有利于学生学习C. 可以满足社会需求D. 前面全部3.角色扮演中()成为教学的中心。
A. 教师B. 学生C. 家长D. 社会4.下列哪些不是空间科学研究的对象。
A. 地球系统B. 太阳系C. 银河系D. 核能5.综合理科提出的理论基础()。
A. 自然界是统一的B. 有利于学生学习C. 可以满足社会需求D. 前面全部6.青少年科学探索活动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中错误的是()。
A. 具有正确的科学观B. 具有广博的常识C. 具有高超的辅导艺术D. 具有高学历7、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的关系。
A、低相关B、高相关C、中等程度相关D、没有相关8、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A、分散B、转移C、分配D、范围9、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10、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为核心。
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评价内容的; 评价方法的;评价时机的。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从空间上可分为、和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的能力。
2024年六年级(下)期末考试科学试卷(附答案)
![2024年六年级(下)期末考试科学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97f2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5.png)
2024年六年级(下)期末考试科学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答题卡上。
每题2分,共60分)1.在斯芬克司之谜中,把人的一生分为了三个阶段,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
你知道早中晚分别对应人生的哪个阶段吗?()A.幼年成年老年B.幼年老年成年C.成年老年幼年D.成年幼年老年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的残骸或遗迹。
下列关于化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保存有化石的岩石是变质岩。
B.在地层岩石中发现的化石都是灭绝的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恐龙化石。
C.在地层岩石中发现的恐龙粪便也可以称为化石。
D.只有生物的遗体才能形成化石。
3.小孩在买新鞋时家长总是买稍大一点的原因是()。
A.因为好留着B. 因为小孩脚长得快C. 因为好看D.因为小孩穿着舒服4.2019新冠肺炎最初被确认为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患者的痰液传播。
随地吐痰之所以容易传播疾病主要是因为痰液里有()。
A.死亡的白细胞B.呼吸道粘膜细胞C.细菌或病毒D. 黏液5.许多女生小时候都有偷穿妈妈高跟鞋的经历,当我们进入青春期后,不建议大家穿高鞋的原因不包括()。
A、引起脚趾外翻B、加重骨盆负担C、促进长个子D、影响心脏发育6. 用检测器检测暗盒里的连接情况,检测一次发现小灯泡不亮,根据现象正确的判断是()。
A.可能是灯泡B. 可能是电池C.一定无连接D. 可能是导线7.下列谚语和其他三项描述不同的一项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虎父无犬子。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D.桂实生桂,桐实生桐。
8.由于狼在夜间捕食时,经常捕捉显眼的白色绵羊。
很快,森林中的绵羊都是什么颜色的,这种属于()A. 白色自然选择B. 黑色自然选择C.白色人工选择D.黑色人工选择9.小云同学了解到我国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许多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我国实现载人航天任务的是()。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 期末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 三年级上册 期末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9dd08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8.png)
教科版(2023秋)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教科版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河里的水一直流不完,这是因为()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水的循环2.某同学要测量一天的气温,其中读数方法不正确的是()A.将气温计拿到阳光能照射到的地方读数B.读数时视线和液柱顶端保持齐平C.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下面的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
A.B.C.4.比较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加入同样多的水B.一份食盐全部溶解才能加入另一份C.水的温度不相同5.在利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分离食盐和水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水完全蒸发之后熄灭酒精灯B.加热后,立即用手拿蒸发皿移放在桌面上C.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6.压缩的空气具有()。
A.弹性B.重量增加C.重量减少7.风向标箭头指向东南边时,刮的是()。
A.西北风B.西南风C.东南风8.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没有质量B.空气是无色、透明的C.空气就是氧气二、填空题9.降水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
10.小明把沙倒入了盐水中,他可以用的方法把水中的沙子分离出来。
他取一小勺食盐,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后,观察到的现象是食盐逐渐从可见到不可见,食盐在水中了,可以通过的方法把盐水中的盐分离出来。
11.用酒精灯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12.把一个压瘪未破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过一会儿乒乓球又恢复原状,这说明( )。
13.空气容易被、被,空气的体积和状态被改变之后会产生力量。
14.我们把热空气往上,冷空气往下的运动称为。
15.熄灭酒精灯时,可以用盖灭,禁止。
16.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做;测量气温的叫,也叫寒暑表。
17.风形成的原因是;热气球能上升是因为。
18.乌鸦喝水的故事告诉我们:空气的确占据一定的,石头把空气的空间占据了以后,水面就。
小学一年级科学期末试卷附带答案
![小学一年级科学期末试卷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1ad71d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e.png)
小学一年级科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对“金鱼”的特征描述错误的是()。
A. 眼睛很大,有的突起来B. 金鱼都有尾巴C. 金鱼只有红色2. 能流动的是()。
A. 足球B. 汽车C. 水3. 可以在水中溶解的物质是()。
A. 沙子、泥土、味精B. 沙子、泥土、面粉C. 糖、盐、洗衣粉4. 观察小动物的时候,不会用到的物品是()。
A. 放大镜B. 记录本C. 剪刀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大树枝叶繁茂的一面是南面B. 大树枝叶稀疏、树皮粗糙的一面是北面C. 蚂蚁的洞穴多数朝南6. 对于不明液体,正确的观察方法是()。
A. 直接用手触摸B. 用鼻子凑近闻C. 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安全观察7. 下列哪种现象是光的折射?()A. 彩虹B. 镜子成像C. 水中倒影8. 下列哪种材料属于非导体?()A. 铜丝B. 塑料C. 金属9. 下列哪种现象是声音的传播?()A. 光的反射B. 热的传导C. 空气的振动10. 观察天上的星星,我们最好采用下列哪种工具?()A. 望远镜B. 显微镜C. 肉眼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用尺子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比用测量纸带更准确。
()2. 我们可以摸一摸、看一看的方式区分一把尺子。
()3. 所有物体都具有质量。
()4. 植物生长只需要水和土壤,不需要阳光。
()5. 科学知识是固定不变的。
()6. 观察水果时,只用眼睛看就可以了。
()7. 磁铁能把冰箱的门吸得牢牢的,说明磁铁能吸住所有金属。
()8. 人与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9. 小鸟生活在土里。
()10. 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实际并不存在。
()三、连线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下列动物与其相应的名称连在一起。
* 喜鹊* 金鱼* 燕子* 草鱼* 斑马(答案:喜鹊-鸟,金鱼-鱼,燕子-鸟,草鱼-鱼,斑马-哺乳动物,但注意此题需根据具体连线要求调整,如仅连动物与“鱼”或“鸟”等分类,则答案为金鱼、草鱼连鱼,喜鹊、燕子连鸟,斑马不连或说明为非鱼非鸟类动物)2. 将下列物体与其特性连在一起。
最新教科版人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试卷(解析版)
![最新教科版人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557f364028915f814dc261.png)
【解析】
【详解】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况的多年特点。所以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18.积云通常是灰色的,靠近地球表面,往往与雨天相联系。()
【答案】√
【解析】
【详解】乌云指的是白云中的饱和蒸汽和过饱和蒸汽凝成的雾滴越来越大之后改变了颜色的云。积云通常是灰色的,靠近地球表面,往往预示着雨天的来临。
22.下面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C
23.写出下面量筒中水的体积。
()()()
【答案】(1).10mL(2).13mL(3).4mL
【解析】
【详解】量筒是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筒,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它是用来量取液体体积的一种玻璃仪器。使用量筒把放在桌面上,读数时,不能用手拿起来,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持平。图一的量筒的体积是10mL;图二的量筒的体积是13mL;图三的量筒的体积是4mL。
27. 根据以上信息,我判断当天的云量是( )。
A. B. C.
28. 当天18时的气温如图,请你读出当时的气温,并填入上表。
29. 根据当日气温ຫໍສະໝຸດ 据,画出气温变化柱状图。30. 你从气温变化柱状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出2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来到学校,看见操场上的红旗微微地向东南方向飘展。
③从中午的时候起,天空中出现了较多的纤细的羽状云。
④小华测得了这一天各个时段的气温情况如下:
时间
6时
8时
10时
12时
14时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各版本)](https://img.taocdn.com/s3/m/1241202c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99.png)
2024年最新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A. 观察B. 实验C. 猜想D. 写作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A. 观察B. 实验C. 测量D. 计算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态度?A. 客观B. 求实C. 创新D. 模仿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A. 思考B. 分析C. 解决问题D. 玩游戏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工具?A. 望远镜B. 显微镜C. 计算器D. 剪刀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目标?A. 认识世界B. 改变世界C. 享受生活D. 追求真理7.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价值?A. 培养创新精神B. 培养实践能力C. 培养合作精神D. 培养阅读能力8.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A. 认真观察B. 勇于实验C. 热爱科学D. 玩电子游戏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成果?A. 科学知识B. 科学方法C. 科学态度D. 科学玩具10.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科学探究的基本原则?A. 实事求是B. 客观公正C. 合作共享D. 个人主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观察、实验、猜想、______。
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测量、______。
3. 科学探究的基本态度包括:客观、求实、______。
4. 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包括:思考、分析、解决问题、______。
5. 科学探究的基本工具包括:望远镜、显微镜、______。
6. 科学探究的基本目标包括:认识世界、改变世界、______。
7. 科学探究的基本价值包括:培养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______。
8.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包括:认真观察、勇于实验、______。
9. 科学探究的基本成果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______。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567e5b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8.png)
下期期末考试四年级科学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番号填在括号里(30分)1、我们吃的下列食物中,吃的是植物种子的是()。
A、花生米B、冬瓜C、苹果2、岩石受到风化作用最终会变成()。
A、土壤B、腐殖质C、空气3、菊石是一群已经灭绝的海洋生物总称,因它的表面通常具有类似菊花的线纹而得名。
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
A、高山B、森林C、海洋4、如右图的两个电路中,小灯泡连接的方式不同。
假设图乙有一个小灯泡坏了,那么图乙中的两个小灯泡()。
A、都不亮B、都会亮C、其中一个亮,一个不亮5、下列图中,小灯泡不能发光的是()。
A、B、C、6、生活在缺水干旱地区的植物的根()。
A、都比较发达B、都不发达C、与生活在其他地方的植物根一样7、植物的叶子平展且在茎上交叉生长的好处是()。
A、好看美观吸引人都不亮B、可以生长更多的叶子都会亮C、可以使叶子充分吸收阳光8、手电筒里一般都装有两节电池,第二节电池的正极要和第一节电池的()相连接。
A、正极B、负极C、都可以9、颜色灰白,硬度不大,与稀盐酸有剧烈的化学反应,这种岩石有可能是()。
A、页岩B、花岗岩C、石灰岩10、有一种矿物,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硬度为()。
A、较硬B、较软C、软二、判断: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后面的括号里画“√”,错误的画“×”(20分)()1、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油菜、凤仙花种子传播的方式是相同的。
()2、生活在水分充足的环境中的植物叶子都比较宽大。
()3、植物的叶子具有吸收阳光和蒸腾水分的作用。
()4、大树底下好乘凉,雷雨天也可以到大树底下避雨。
()5、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就会造成短路。
()6、给遥控器换电池的时候,电池盒内有弹簧的地方应该与电池的正极相连。
()7、人类必须依赖土壤生存,我们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
()8、把干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很多气泡冒出,由此我判断土壤中含有空气。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一年级下科学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一年级下科学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f9925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38.png)
20232024学年全国小学一年级下科学人教版期末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A. 观察现象B. 提出问题C. 进行实验D. 得出结论2. 下列哪个选项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A. 分类B. 测量C. 推理D. 比较3. 下列哪个选项是观察的基本方法?A. 用眼睛看B. 用耳朵听C. 用鼻子闻D. 用手摸4. 下列哪个选项是实验的基本方法?A. 测量B. 分类C. 比较D. 推理5. 下列哪个选项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A. 问题B. 假设C. 观察D. 实验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分类、测量、推理、比较。
3. 观察的基本方法包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
4. 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测量、分类、比较、推理。
5. 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包括:问题、假设、观察、实验。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2. 请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3. 请简述观察的基本方法。
4. 请简述实验的基本方法。
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2. 请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如何运用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一、选择题答案:1. B2. D3. A4. C5. A二、填空题答案:1. 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2. 分类、测量、推理、比较3. 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4. 测量、分类、比较、推理5. 问题、假设、观察、实验三、简答题答案:1. 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包括: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2. 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分类、测量、推理、比较。
3. 观察的基本方法包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手摸。
4. 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测量、分类、比较、推理。
四、应用题答案:1. 请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如何进行科学探究。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与答案(共三套)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题与答案(共三套)](https://img.taocdn.com/s3/m/fb8f5a2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f.png)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科学试卷(一)一、选择题1.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A.大石块B.植被C.黏土和细沙2.人体内,骨头之间连接的地方称为()oA.骨骼B.关节C.肌腱3.当我们感觉自己压力很大时,可以进行()。
A.暴饮暴食B.沉迷游戏C.体育锻炼4.()是神经系统的中枢。
A.大脑8.肾脏C.心脏5.挖掘机的液压动力部分相当于下列人体运动器官中的()oA.骨骼B.关节C.肌肉6.人喝酒喝醉了,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是由于酒精麻痹了()。
A.大脑B.小脑C.脑干7.我们从()可以追寻时间的痕迹。
A.大树的粗细B.大树的高度C.大树的年轮8.下列计时工具出现最早的()oA.原子钟B.日^C.机械钟9.古时候人们之所以选择太阳、水、摆等计时,是因为它们()oA.运动有规律B.取材比较方便C.持续时间比较久10.下列计时工具,可以在夜间使用的是()oA.日•B.圭表C.燃香二、填空题1.我国东汉时期的大科学家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自动测地震方位的仪器一一候风地动仪。
2.光源发出的光都是沿传播的。
3.在太阳下,将一根细木棒竖直地插在地上,地面上就会有一个木棒的影子(如左下图所示)。
随着时间的变化,影子的和也会慢慢地发生变化。
根据图所示)。
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我国古代人民发明了计时工具(如右下图所示),这种计时工具叫4.阳光下物体的随着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o5.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如、、o6.光不仅为我们提供光源,还能为我们提供,从古时候的烽火台和灯塔到现在的交通灯,都是通过_________ 来传递信息的。
三、判断题1.中秋节的月亮又大又圆,月亮是光源。
()2.白色象征着纯洁,所以白光是成分单一的色光。
()3.我们不仅要管理愤怒,也要管理骄傲自满等情绪。
(__________ )4.上网可以使大脑变得更灵敏,因此我们应该经常长时间上网。
()5.研究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时,一次可以改变两个因素,这样研究的效率更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4
5
6
7
8
9
10
×
√
√
×
√
√
√
√
√
√
1.科学教育在教育目标上以培养科学精神为中心。
2.物体是非常具体的,可以用形状、大小、气味、颜色等感官体验去描述。
3.STS教育是以突出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4.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认为教师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A.机械学习B.观察C.思考D. 探究
20. 实验探索法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在实验条件下的合作小组形式或()。
A.探究研讨B.情景模拟C. 独立实验形式D. 机械学习
21. 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
A.教育测量B.主观感受C.客观分数D. 价值判断
10.科学探究是指人们通过一定的过程和方法对客观事物和现象进行探索、质疑和()。
A.分析B.思考C.总结D. 研究
11.科学探究活动的目标,一是指向具体的、未知的某个问题或某类问题;二是指向(),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探索科学的奥秘。
A.科学精神B.科学的本质C.科学方法D.科学内容
12.科学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待科学事物的最基本看法,包括()和价值取向,它往往以科学精神为载体,决定着这个人的思维活动和外在表现。
四、专业技能:科学教师的专业技能是形成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对于一个科学教师来说,就是科学教学技能。这应该包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科学知识、动手制作能力、栽培能力、养殖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步骤来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以及进行反思的能力,并形成文字,不断探索与掌握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手段和新的教学方法。体现科学教师专业技能的第一个方面就是抓住教学思想“做中学”和教材中最突出的环节“过程与方法”,这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经之路,即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实验证明――实验成功获得结论。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按这个科学探究步骤去做,自己实际上就是一个小科学家。第二个方面是课堂教学。必须做到精心准备,灵活教学,根据课程内容、学生基本情况、多媒体课件、实验仪用。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就相当于让学生有了一个“点石成金的手指头”,让学生终生受用,成为持续发展的本钱。第三个方面是对学生的评价,包括运用科学探究步骤的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制作能力、分析与概括能力和掌握科学知识情况的评价。使他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第四个方面就是回头看,也就是教学反思。写教后的教训与经验,以及如何避免教学中的失误,从中吸取教训,改变教学方法,到取得成功的经验等等,都能使自己的教科研能力迅速提高。总之,科学教师专业素质取决于科学教师对教学工作的事业心、扎实的业务知识和特有的专业技能,只有具备这些才能从整体上把握自己教学的脉络,从而成为科研型的教师。这就是科学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专业知识:一个科学教师掌握的专业知识多或少对教学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必须对教育的目的、性质和特征做到真正的理解。教育是一种服务,教师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服务的对象是学生。要提供一流的服务,科学教师就必须掌握这门学科的所有知识,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如果这方面知识掌握得不全面、不广博,在课堂教学时学生会提出许多你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教师不解释清楚,能行吗?所以,一个科学教师必须掌握与科学学科有关的所有知识,如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人体、数学、文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还要知道许多科学家的事迹。总之,掌握的知识少了,是不行的。只有掌握得越多越好,另外还有很多知识要靠边教学边积累。
三、丰富的教育知识: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因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科学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应具备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乃教师成功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条件性知识。科学教师要掌握:(1)教育原理、普通教育学知识。(2)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知识。(3)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知识。作为一位科学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
四、是做好自身“角色”的转变。尊重学生,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和激趣的课堂环境。课堂上要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要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们的个性要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
9. 教育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系统地搜集信息,在对信息与标准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因此教育评价的本质是一种价值判断。
10.真菌是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的一类生物。
三、简答题(20分)
科学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是什么?如何做好教学工作?
答:科学老师的最基本的素质包含以下四点:
一、专业态度:一个科学教师的专业态度取决于他的专业理想,有了这种专业理想,才能对科学教学工作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才能乐意为科学教学工作做出承诺,才能愿意为科学教学事业奋斗终生。
22. 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以分为()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A.素材性资源B.非条件性资源C.电子版资源D.纸质版资源
23. 科学课程资源按科学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可以分为学校课程资源、()和社区课程资源。
A.科普读物B.电视媒体C.课外书籍D.家庭课程资源
24.酸奶主要由()发酵而成。由于乳酸菌是厌氧发酵。所以要保证一个厌氧环境,比如密闭容器。
A.形象思维B.线性思维C. 逻辑思维D.非线性思维
5.人的认知结构的主观部分可分为知识结构、()、价值规范结构三个方面。
A.方法结构B.技术结构C. 能力结构D.系统结构
6.STS教育是以突出()、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和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发展中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
A.科学精神B.技术C.科学D.工程
福建师范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小学科学教育》期末考试A卷
姓名:专业: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务必写在表格中,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C
C
C
C
A
A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A
B
C
C
B
A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D
A
D
B
A
A
B
D
D
A
1.科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解释、考验。
7.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要面向()。
A.全体学生B.社会大众C.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D.未来科学家
8.小学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和学生双方面的发展。
A.社会B.教师C.家长D.教育者
9.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A.科学素养B.科学精神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未来科学家
5.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6.“有意义接受学习”是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一个概念。
7. 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探究”和“研讨”两个基本环节构成。
8. 合作教学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A.大肠杆菌B.乳酸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链球菌
25生命体的基本单位是()。
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
26.身高和体重是青少年()的重要指标,是体格健康检查的常规项目。
A.生长发育B.生理疾病预防C.心理行为发育D.系统发育
27.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A.思考B.观察C.探索D.表达
2.科学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现代科技与()相结合。
A.科学精神B.科学知识C. 日常生活D.科学方法
3.科学教育具有客观性、()、实践性、准确性、进取性几个基本特征。
A.可行性B.挑战性C.理智性D.适应性
4.左脑具有()功能,主要分管思考、语言、书写、计算、判断、推理。
A.科学态度B.科学方法C.核心素养D.科学知识
15.小学科学知识内容包括:()、物质世界及地球与宇宙三个部分。
A.科学与技术B.化学C. 生命世界D. 地理
16.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科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科学态度B.科学精神C. 科学探究D.技术
17.教学目标编制要把握四个基本的要素:行为主体、()、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A.课程标准B.行为动词C. 学生特点D. 教学策略
18.美国教学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根据课堂学习中知识的来源和学习过程的性质,将学习划分为“()”和“发现学习”、“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
A.接受学习B.探究学习C. 合作学习D. 研讨学习
19. 探究研讨法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由“()”和“研讨”两个基本环节构成。
A.量的变化B.形态C.质的变化D.功能的变化
28.电、光、热、声、磁等都是()的不同表现形式。
A.物质B.大自然C.数据D.能量
29. 地球内部有炽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