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趣味化学实验在中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应用摘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化学课堂中趣味化学实验的设计步骤、意图与收获,探讨趣味化学的原理、知识。

关键词:中学化学;趣味化学;实验教学

中学化学课程在不断适应教学改革的发展,趣味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可正确认识世界的变化规律,培养观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得到有效的开发。

一、化学课程的实验教学实例

中学化学教学可采用演示法,即利用新奇、鲜明、生动的实验进行教学。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化学课程教学在内容设计上,主要遵循操作安全、简单,体现趣味性的原则,充分重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及探究知识的能力。

首先,酸碱指示剂、酸碱反应的秘密情报。(1)设计意图。在酸碱反应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应鲜明呈现实验内容,以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趣味实验,使学生领悟酸碱指示剂、酸碱反应的含义与特点。(2)实验步骤。利用毛笔蘸提取酚酞溶液,在白纸上写上秘密情报,选择稀氢氧化钠溶液在纸上喷洒,白纸会立即变成红色文字,接着选择稀盐酸在白纸上喷洒,红色文字会立即消失。(3)实验原理。当酸碱指示剂碰到酸、碱时,颜色变化较为明显。酚酞碰到碱

时变成红色,碰到酸则无色。(4)教学收获。在本实验教学中,利用现象鲜明、简单易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使学生明确认识、理解酸碱指示剂、酸碱反应的性质与作用,可牢记酸碱指示剂碰到碱或酸时的颜色变化,有利于后续学习酸碱知识,同时为酸碱滴定实验提供依据。

其次,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定时炸弹。(1)设计意图。在中学化学课程中,氧化还原反应是教学的重点、难点。高锰酸钾作为常用强氧化剂,利用这一代表性物质,可使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掌握还原剂、氧化剂等基本概念。(2)实验步骤。在蒸发器皿中央放入一小匙kmno4晶体,注入5ml甘油于晶体顶部,待16s后会出现化学反应。若蒸发器皿中出现浓烟,则选择玻璃钟罩将蒸发器皿罩住,在罩内会出现紫色火焰,且较为强烈。(3)实验原理。选择高锰酸钾作为实验强氧化剂,碰到甘油时会出现化学反应,释放热量,产生燃烧现象。其化学方程式为:4c3h5(oh)

3+14kmno4=5co2+7mn2o3+7k2co3+16h2o+q。(4)教学收获。在实验中,未借助其他条件即可自动燃烧,紫色火焰使学生感到非常神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好奇心。通过实验使学生明白,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有效巩固了氧化还原知识。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教学上的优势与需注意的问题

通过上述实验实例可以看出,这种表达生动、极富情趣的化学呈现方法,可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且效果较为明显。通过有趣、直观化、简单化的实验呈现,使学生有

效掌握物质性质变化的特点,同时增强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定时炸弹”的实验,是一种启发思维、巩固知识的趣味实验,还有“魔棒点灯”“蓝色振荡”等类似实验。实验与教师的启发使学生集中精力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可有效巩固所学知识。在该类实验的激发下,可独立培养学生开展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科学实验活动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验技能。该种教学方式应以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为基础,体现中学化学课程的教学要求。

趣味化学教学法可以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明白,若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而盲目引入与课程无关的教学内容,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会导致学生有短暂好奇心,而无法有效掌握化学知识,会出现知识链断裂,无法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实践的能力。所以,趣味化学实验法不能仅注重趣味,而忽视目的,要有效结合教学目的与化学实验,以发挥它的功能性作用。

总而言之,从上述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在化学课堂中引入趣味性实验,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我们必须有效应用、合理使用该种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汪文翔,孙颖.“趣味化学实验与生活化学”校本选修课的开发实践与反思[j].化学教育,2009,30(2):23-26.

[2]戴寒梅.化学实验与高中生学习兴趣培养[j].成功:教育版,

2011(2):52.

[3]冯波.趣味化学实验创新设计[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1(1):71-73.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六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