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高含水后期深度开发提高采收率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 L —— 合 理注 采 井 距 , m; k _ 有 效渗 透 率 , m。 计算得一类层 L为 3 9 8 m。根据油藏达西渗流理论, 可求出给定注采 压 差和 油 层 渗 透 率 条件 下 的极 限注 采 井距 , 即:
. 一 .
I n 旦
r w

Q K
—— / / /』 / / / / /
。 /
厂 /
2 开发后 期深 度开发 的实践 与认识
2 . 1高含水油藏 后期剩余油分布研究
高 含 水 油 藏 后 期 开 发靠 对 剩余 油方 式 的变 革 性 认 识 , 才 能 带 来 老 油 田焕发生机的新局面。进一步提高水驱采收率 的前提和关键是要认识地 下剩余油形成 的原 因及其分布规律 , 摸清剩余油存在 的状态 , 才能明确 挖 潜 的方 向 。 高含水后期取芯结果表 明分类储层剩余油饱和度差异较大 : 通 过 检 查 井 研 究 特 高 含 水 后 期 油 藏 各 类 油层 的 水淹 规 律 、 储层物性 变 化及 水 驱油 状 况 。结 果 分 析 表 明 : 由于 纵 向 上储 层 发育 , 非均 质 性 强 , 长期合采合注 , 造成水淹程度不均 , 剖面上含油性差异大 。 剩余油富集部 位包括 : ①主河流相控制 的不规则大型砂体储层 内物 性变化剧 烈的砂体 边缘地带富集 , 平 面上呈镶边 、 点状 、 搭桥状 分散在砂体低渗透区 ; ②注 采井网很难控制 的宽度 即狭窄 、形状又多变的小河道单砂 体中富集 , 平 面上条带 、 点状 分布; ③ 以前缘相为主 的连 片分布的薄砂体 , 受断层 、 构 造高点控制叠合性好的小层集中富集 , 平面上块状 、 片状分布 。
征为浅水湖泊 背景下形成的三角洲沉积 , 油藏层 间非均质性强 , 纵 向 上 渗透率级 差 1 0 ~ 2 O倍 。受 沉 积 环 境 影 响 , 纵 向 上砂 体 变 化 快 , 叠加程度 低 。部 分砂 组 储 层 连 片 性 差 , 多为土豆状 , 分布零散, 注 采 井 网 难 以 有 效 控 制日 。
1 油藏 高含 水后期 开发面 临 的问题及 思考
1 . 1 油藏 wk.baidu.com 况
濮城沙二下油藏是 一个埋 藏深、 含油层系多 、 非均质 性严重 的断块 油气 田, 油藏平面上 由濮城主体东 、 西、 南沙二下和文 5 l 块四部分构成。 从 向上划分 8 个砂层组 、 储层划分 为 5 0 个流动单元 , 到2 0 1 2 年底 , 已动 用含油面积 1 7 . 2 k m 2 , 石 油地质储量 3 6 5 0  ̄ 1 0 4 t , 标 定可采储量 1 4 2 9 x l 0 4 t , 标定采收率 3 9 . 1 4 %。油藏埋深一 2 5 5 0 —2 9 0 0 m, 油水 界面为一 2 8 1 0 m, 部分 砂组有气顶。孔隙度 1 9 . 5 %, 渗透率 1 0 1 . 8 o r D, 属 中孔、 中渗油藏。沉积特
濮城 油 田沙二下油藏 高含水后 期深度 开发 提 高采收率 实践
郭 宏 基 张 岩 刘 海涛 王 羽君 温 爱 霞
( 中原油田采油二厂地质研 究所 河南省 濮阳市 4 5 7 5 3 2 ) 摘 要: 针 对高含水油藏 后期二次开 发, 提出进一步 提高水驱采 收率的前提和关 键是要 认识地下 剩余油形 成的原 因及其分布 规 律, 明 确 了剩 余 油 挖 潜 的方 向 , 提 高 油 藏 的采 收 率 。 关键词 : 濮城油 田; 高含水后期 ; 剩 余油挖潜; 采收率 中图分 类号 : T E 3 5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4 — 7 3 4 4 ( 2 0 1 3 ) 2 0 — 0 2 8 0 — 0 2
层 分 类 挖 潜 的 治理 思路 : ( 1 ) 主 力 层 恢 复 注 采井 网 , 通过抽稀井 网、 韵律层细 分, 实 施 换 向 注 水和换 向提液, 实现水驱波及体积的扩 大, 提高采收率。 ( 2 ) 主力层相变 区和小河道层 , 通过井 网优化 , 改变 水驱方式 , 提 高 水驱动用面积。 ( 3 ) 二三类薄差层 , 通过叠合储量优化井 网, 建 立 小 井距 注 采 井 组 , 实 施 精 细 注 水提 高水 驱 动 用 。 2 . 2 . 1 主力层抽 稀井网, 换 向注水 , 有 效提 液 主 力 井 网合 理 注 采 井 距 的确 定 。 根 据 泄 油半 径 、 合 理 注 采 井 距计 算 经 验 公 式 :
根据上式计算 出不 同注采压差、 不 同渗透率、 不同原油粘度条件下, 最大注采 井距的相关图版 ( 图1 ) 可 以查 出, 当油水井注采压差为 3 0 MP a 左右时, 一类层井距为 4 0 0 m左右, 二三 类 层 2 5 0 m左右 。

… ・ l
。 1 5

鉴。
L = 3 0 4 + 0. 9 4 k
1 . 2 油 藏 高 含水 后 期 开 发 中存 在 的 问题
1 - 2 . 1 产量递减大, 笼统开发不能有 效地维持油藏的稳 产 整体技改后 期, 含水上升速度快 , 产量递减大 , 主力层实施堵水 、 降 液调整 , 强化二三类层开 发, 以致水驱动用储量减少 , 导致储采失衡的矛 盾十分突 出。二三类储层储量 占总储量 的 1 / 3 ,物性及有效厚度叠合性 差, 水驱效果不明显 。油藏产量以每年减少 2 . 4  ̄ 1 0 4 t 的速度 下降, 自然递 减达到 2 9 . 6 %, 油 藏 开 发 形 势 急转 直 下 。 1 . 2 . 2 剩余油分布类型认识不清, 赋存状态不明确 , 不能有效指导精细开发 前期高速 开发使得 主力层普遍水淹严重 , 强注强采导致剩余油极为 零散 。从开发 以来 , 主力 油层 一直是主要开发对象 , 造成注水 开发过程 中, 主力油层水淹现象越 发严重 , 含水饱和度不断上升 , 剩余油饱和度不 断降低 , 水洗程度 也越来越高且分布复杂 。 沉积相变快 , 分支河道窄 , 油藏描述精度低 , 水驱油方 向不 明确, 水 淹状况 差异较大 , 濮城油 田沙 二下油藏属于多油层油藏 , 属于 浅湖环境 下 的河 流 相 沉 积 , 除 了沙 二下 4 、 5 、 6砂 组 主 力 层 几 个 主 河 道 外 , 多 数 小 层分支河道多, 宽度较小 , 特别是二类层的 5 0 ~ 8 0 m的透镜状 的小河道方 向不 明确 , 由于缺 乏精细 油藏研 究和描述 , 剩余油潜力方 向无法确定, 没 有 有 效 的挖 潜 对 策 , 因此 对 二 三 类 层 的挖 潜 效果 较 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