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人生PPT课件
合集下载
哲学与人生ppt课件
15
过去 现在 未来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 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 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 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 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 在呢?”先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 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
这两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既 千差万别,又具有统一性。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决定着人生选择的:多样 性和联系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18
刘伟面对身体残 疾作出的选择, 给我们选择人生 道路有哪些启示?
人生选择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总有 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生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
重要因素。
17
有一天,德国的哲学家布尼兹同国王聊天。莱布尼
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
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 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完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 的东西之后,他又对国王说,世界上还没有两个彼此完 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 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也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 的地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
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 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 把 办客 就客事观是观情实在存际的实在:际根于据作我。为们意我P识们4之想外问的现题实、情
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 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7
反
对
1、把自己的主观
两
愿望作为出发点
种
过去 现在 未来
一位先哲询问古罗马的两面门神:“请 问尊神,你为什么一个头长着两副面 孔?”“为的是一面察看过去,记取历史 的教训;一面展望未来,给人们以美好的 憧憬。”门神说。
“可是,您为什么不注视最有意义的现 在呢?”先哲问道。
“现在……”门神哑然了。
“要知道,”先哲说道:“过去是现在 的逝去,明天是今天的继续。您既然无视
这两个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既 千差万别,又具有统一性。
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决定着人生选择的:多样 性和联系性,可能性和现实性。
18
刘伟面对身体残 疾作出的选择, 给我们选择人生 道路有哪些启示?
人生选择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总有 一条适合你的人生路。
生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
重要因素。
17
有一天,德国的哲学家布尼兹同国王聊天。莱布尼
兹说,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国王
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结果 总是被莱布尼兹挑出它们之间的差别。
莱布尼兹对国王说完世界上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 的东西之后,他又对国王说,世界上还没有两个彼此完 全不同的东西。国王又不信,马上命人在花园里找两片 完全不同的树叶。结果也被莱布尼兹指出它们之间相同 的地方。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含义: 人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
下,从事任何工作、都要把客 观实际作为出发点、立足点, 把 办客 就客事观是观情实在存际的实在:际根于据作我。为们意我P识们4之想外问的现题实、情
况,即事物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以及 事物之间的种种联系。
7
反
对
1、把自己的主观
两
愿望作为出发点
种
《哲学与人生》课件
欧洲文艺复兴与哲学
探寻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哲学思潮对文化、艺术和科学的推动,以及其对现代 世界的遗产与启示。
现代哲学的主要思潮
介绍现代哲学的主要流派和思潮,如实证主义、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等, 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价值与影响。
生命和存在的哲学思考
用哲学的眼光探索生命和存在的本质,并思考关于身份、自由、时间和意义 等问题。
《哲学与人生》PPT课件
探索哲学的深奥世界,揭示其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从哲学的定义、起源、发 展、主流流派到现代社会的应用,全方位了解哲学与人生的联系。
哲学的定义和意义
一窥哲学的真谛,探讨其对人类认知与思维方式的影响以及在解答生命存在 问题方面的重要性。
哲学的起源和发展
了解哲学的发源地与进化过程,并探究哲学历史对现代思维方式与社会价值 观的塑造。
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探讨哲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相互影响,揭示哲学的跨学科重要性。
哲学的主要流派
概述哲学的主流流派——柏拉图主义、亚里士多德主义、康德主义等,以及 各个流派的核心概念与代表人物。
古希腊哲学
深入古希腊哲学思想,聆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伟大哲学家的智慧,感悟古希腊哲学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影 响。
பைடு நூலகம்
哲学与人生完整ppt课件
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艘船载着三个人, 其中一个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另外两个分别是著名 的生物学家和数学家。不料在海上发生了意外,为 了挽救另外两个人的生命,把损失降到最小,必须 把一个人扔下去。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都包含着从生活中 总结出来的哲学道理。如 “盲人摸象”:要全面地,深刻地认识事物。 “塞翁失马”:事物都存在二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刻舟求剑”: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守株待兔”: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做规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完整版课件
14
哲学的功能
为人们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
22
完整版课件
处理问题、 解决问题 时,从狭 隘的个人 经验出发, 或因循守 旧的继承 前人的经 验,而不 是采取联 系、发展、 全面的观 点。
23
人生选择,人的活动 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完整版课件
人们在任 何时候、 任何条件 下、从事 任何工作 都要把客 观实际作 为出发点, 把客观实 际作为想 问题、办 事情的根 据。
烛光照亮小屋
(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
有这种不同?
一般思维;创造性思维
知识水平不同,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促进
完整版课件
3
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完整版课件
4
哲学?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马克思
哲学是一种反思。——黑格尔
完整版课件
28
哲学的意义: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导人们正确的认 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实践 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中国古代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都包含着从生活中 总结出来的哲学道理。如 “盲人摸象”:要全面地,深刻地认识事物。 “塞翁失马”:事物都存在二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刻舟求剑”:事物是运动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守株待兔”: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做规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完整版课件
14
哲学的功能
为人们树立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
22
完整版课件
处理问题、 解决问题 时,从狭 隘的个人 经验出发, 或因循守 旧的继承 前人的经 验,而不 是采取联 系、发展、 全面的观 点。
23
人生选择,人的活动 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完整版课件
人们在任 何时候、 任何条件 下、从事 任何工作 都要把客 观实际作 为出发点, 把客观实 际作为想 问题、办 事情的根 据。
烛光照亮小屋
(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
有这种不同?
一般思维;创造性思维
知识水平不同,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什么作用? 促进
完整版课件
3
一、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完整版课件
4
哲学?
哲学是时代的精华。——马克思
哲学是一种反思。——黑格尔
完整版课件
28
哲学的意义: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导人们正确的认 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实践 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哲学与人生全套PPT课件
寓言故事:按图索骥
思考:伯乐的儿子 为什么会闹出此等 笑话?
伯乐是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年老后, 他的儿子很想继承这项专门的技能,以免失 传。他把伯乐的《相马经》读得烂熟。
《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 双眼突出,蹄如垒起的酒药饼。”他就根据 这条出去“相马”结果找到了一只癞蛤蟆, 兴冲冲地回家对父亲说:“总算找到了一匹 马,额头、双眼同书上说得差不多,就是蹄 子不像垒起的酒药饼。”伯乐听了,哭笑不 得地对儿子说:“你是找到了一匹好马,但 它太会跳,你可驾驭不了啊!”。
己的认识,然后开始去发现。一旦你去发现了、 体会了,就会慢慢变得坦然、释然、宽容。人一 旦宽容了,就会海阔天空了。
二、哲学的基本功能
——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3、印证价值 ★ 自然界是有规律的,凡是有规律之物就是必然
的,它不可能离开固定的轨道。所谓的必然就是 自然。
★ 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但生命的特色却和其他
果然,那天外国记者都来了,放映前翻 译只作了3分钟的说明,观众便看得如痴如 醉,外国朋友高度赞扬这部中国戏剧片。
随机应变的“烟灰缸”
思考:烟灰缸重新 占领市场说明了什 么?
浙江省一厂家曾生产了一种质地和造型 均不错的烟灰缸,大量出口到美国、加拿大、 西班牙。过了一段时间,产品渐渐受到冷落, 原来这些国家寓所里普遍安装了电扇,电扇 一开,烟灰就飞起来,很不卫生。
二、哲学的基本功能
——哲学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
1、培养智慧
★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 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 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 待社会进步和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 集体利益和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 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 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中职哲学与人生PPT课件第一课
2、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人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古猿发 展而来的一个特殊的生物种群。在从猿到 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 工;劳动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 和意识;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 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 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 会。
选择是什么?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选择就是 给自己寻找前进的方向,选择就是把握自己的命运, 选择就是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选择 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动力。
只有选择,人生才有主题;只有选择,人生的 坎坷才会被踏平;只有选择,人生才能冲破世俗的 藩篱;只有选择,人生才能演奏出生命的华彩乐章。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 他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 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 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 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 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 “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 不该说跳。”看,他还咬文嚼字呢。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第一章 物质和意识 第二章 世界的普遍联系及其基本环节 第三章 世界的永恒发展及其基本规律 第四章 认识和真理 第五章 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基本结构 第六章 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第七章 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建设 第八章 社会发展与人的作用
你能想像得出一个美国人抽烟和中国的通货膨胀有什 么关系吗?假设美国现在有一个人抽烟,不小心把没 熄灭的烟头扔在了床边,然后出门上班了,大约20分 钟后,烟头慢慢引燃床单,火越来越大,逐渐蔓延到 左邻右舍,引起煤气罐的连环爆炸。这时的美国人已 经对“恐怖袭击”胆战心惊,而这个肇事者(扔烟头 的人)却忘了自己曾扔过烟头,于是在一时无法查明 原因的情况下,暂时被定为“恐怖袭击”。这样,惊 恐万状的人们纷纷抛售股票,引起股市大跌。人们下 降的消费信心影响了整个美国经济,最后造成美元贬 值,由于美元的持续贬值,使得以美元标价的基础性 原材料价格上扬,盯住美元的人民币价格也相应上扬 。从而导致以原材料为基础的商品价格上涨,引发中 国的成本拉动型通货膨胀。
哲学与人生(全套课件100页)
为政
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 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 所措手足。 礼乐。三个层面: 1、从个人的成德这个方面来说,必须是“兴于师,立于礼, 成于乐”。 2、就为政而言,孔子说:“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 义,则民莫敢不服。”又说:“上好礼,则民易使。” 3、在具体的人的行为中。礼是贯穿个人生活的所有阶段的。 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 礼”。
发现真理
市场假相
洞穴假相 种族假相(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印证价值
人生需要体验。
学习哲学,尝试用各个哲学家的眼光去看 世界
孔颜乐处 《论语》:贤者回也,一殫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其乐。
如何提升哲学素养
培养思考习惯,在“不疑处有疑”
哲学就是对前提的批判性反思 休谟的怀疑论打破了康德独断的迷梦
二、孔子生平
BC551.9.28——BC479年,终年73岁。 孔子父亲叔梁纥,与殷商王室血统相关 十五志于学 铲除三桓(季孙、叔孙、孟孙) 孔子35岁时,因为“八佾舞于庭”,是可 忍,孰不可忍而离开鲁国事齐,孔子叫 “危邦不居,乱邦不住”,强调士的尊严
由于齐景公未能接受孔子“君君、臣臣、 父父、子子”的道义,孔子从齐返鲁,仍 未受到重要,但弟子云集,“有朋自远方 来” 孔子51岁时才“作”,做了鲁的司空,后 来又做大司寇,但前后时间都很短 “齐人归女乐”是孔子去职的直接原因。 去齐、卫、陈,在卫见了卫灵公和南子
成德之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说乎?”——成德之道有两种方法: 进学和交友
交友
哲学与人生ppt课件
1.准确把握大纲,充分体现大纲要 求。
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中德育课程的育人 功能
进一步加强了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
时代感
完整版ppt课件
7
《哲学与人生》教材编写 特点
1.准确把握大纲,充分体现大纲要求。
2.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突出德育育人功能。
3.坚持三贴近的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哲学的首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人们追求智慧。 ——周国平
哲学虽然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方东美
完整版ppt课件
3
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哲学思想是使人类充满生机、乐趣、幸福的必需品
完整版ppt课件
4
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
黑格尔论哲学
导作用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庙,其他地方都 装饰得很富丽堂皇,却没有至圣的神那样。
教师如何有效地使用新教材
• 创新教材:教师可以丰富、拓展课程 资源
• 文字与音像资源——报刊、书籍、图片、 录音、录像、影视作品等
• 人力资源pp、t课件纪念馆、文化 30
教师如何有效地使用新教材
(六)实现教材观与学生观的统一
教材观
17
哲学与人生课程内容结 构
单元模块(五) 课(十五)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 脚踏实地走好人生路
哲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 学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 物质运动与人生行动 自觉能动与自强不息 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发展变化与顺境逆境
与
矛盾观点与人生动力
人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知行统一与体验成功
完整版ppt课件
15
教材的设计思路和编写思 路
哲学与人生(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智慧之光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三日”吕蒙三国时,吴国吕蒙十五六岁就跟随姐夫去打仗,英勇善战,屡建战功,31 岁便升为拱野中郎将。但是他的文化水平很低,常常词不达意,闹出笑话。于是,吕蒙听从孙权的教诲,发愤攻读,并且进步很快。赤壁之战之后,鲁肃接任吴国统帅。鲁肃早先知道吕蒙是文盲武将,很看不起他。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防地,提出好多战略上的问题,故意为难他。鲁肃本以为吕蒙会瞠目结舌,不料吕蒙对答如流,有的连鲁肃也未曾想到。鲁肃大为惊喜,称道:“学识渊博,非吴下阿蒙。”吕蒙听后幽默地答道:“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二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二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据医学史记载,17 世纪 20 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而奇迹般地挽救了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 世纪 80 年代,拉丁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 1901 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造血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从科学输血的历程可以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智慧之光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一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三日”吕蒙三国时,吴国吕蒙十五六岁就跟随姐夫去打仗,英勇善战,屡建战功,31 岁便升为拱野中郎将。但是他的文化水平很低,常常词不达意,闹出笑话。于是,吕蒙听从孙权的教诲,发愤攻读,并且进步很快。赤壁之战之后,鲁肃接任吴国统帅。鲁肃早先知道吕蒙是文盲武将,很看不起他。有一次,鲁肃路过吕蒙防地,提出好多战略上的问题,故意为难他。鲁肃本以为吕蒙会瞠目结舌,不料吕蒙对答如流,有的连鲁肃也未曾想到。鲁肃大为惊喜,称道:“学识渊博,非吴下阿蒙。”吕蒙听后幽默地答道:“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二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人生是一个在曲折中发展的过程
二
第二节 发展变化与人生的顺境、逆境
小案例
据医学史记载,17 世纪 20 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而奇迹般地挽救了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 世纪 80 年代,拉丁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 1901 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造血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从科学输血的历程可以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哲学与人生第六课课件
第一,坚持两点论,学会一分为二地和全面 地看问题。
讨论:该故事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传说有一个赵国人,因为家中老鼠成灾,吃尽了苦头, 就向中山国要了一只猫。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但也爱吃鸡。 过了一个月,他家的老鼠确实没有了,可是鸡也没有了。他 的儿子为这事发愁,对其父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这个道理不是你所能懂得的。我家的祸害在于 老鼠,不在于鸡。老鼠偷吃粮食,咬坏衣服,穿通墙壁,毁 坏家具,我们就要挨饿受冻了,这不比没有鸡的害处大吗? 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为什么 要把猫赶走呢?”
实际生活中,技术可能带来不理想 的后果,甚至造成危害,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 问题让人烦恼。
百年难解的白色塑料袋; 城市生活中的流动杀手,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汽 车
地球污染的超级公害:电池 网络世界的海洛因:电子游戏 伦理底线的终结者:克隆 引爆人类的恐怖炸弹:核武器 ……
提问:怎样正确看待科技的两面性?
A.矛盾的普遍性就是指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 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时时有矛盾: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 这样的事例和现象?
小组竞赛活动:
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 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我们身边存在着的矛盾 的事物或现象
足球比赛中的 学习过程中的 自身存在的 社会生活中的
A.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 意志为转移,矛盾不会因为我们惧怕它、回避它而 消失,也不会因为我们任意夸大或缩小而改变。
B.我们必须敢于承认矛盾、正视矛盾,积极 地面对它,不能害怕、回避和掩盖矛盾。
(2)用矛盾观点正确分析和解决人生道路上的矛盾 A.全面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
讨论:该故事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传说有一个赵国人,因为家中老鼠成灾,吃尽了苦头, 就向中山国要了一只猫。这只猫很会捉老鼠,但也爱吃鸡。 过了一个月,他家的老鼠确实没有了,可是鸡也没有了。他 的儿子为这事发愁,对其父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 他父亲说:“这个道理不是你所能懂得的。我家的祸害在于 老鼠,不在于鸡。老鼠偷吃粮食,咬坏衣服,穿通墙壁,毁 坏家具,我们就要挨饿受冻了,这不比没有鸡的害处大吗? 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为什么 要把猫赶走呢?”
实际生活中,技术可能带来不理想 的后果,甚至造成危害,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 问题让人烦恼。
百年难解的白色塑料袋; 城市生活中的流动杀手,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之一:汽 车
地球污染的超级公害:电池 网络世界的海洛因:电子游戏 伦理底线的终结者:克隆 引爆人类的恐怖炸弹:核武器 ……
提问:怎样正确看待科技的两面性?
A.矛盾的普遍性就是指矛盾是世界的普遍状态。 事事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 时时有矛盾: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 这样的事例和现象?
小组竞赛活动:
1分钟之内,以列举的生活中具有两 面性的事物或现象最多为胜。
我们身边存在着的矛盾 的事物或现象
足球比赛中的 学习过程中的 自身存在的 社会生活中的
A.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 意志为转移,矛盾不会因为我们惧怕它、回避它而 消失,也不会因为我们任意夸大或缩小而改变。
B.我们必须敢于承认矛盾、正视矛盾,积极 地面对它,不能害怕、回避和掩盖矛盾。
(2)用矛盾观点正确分析和解决人生道路上的矛盾 A.全面分析矛盾的两个方面
哲学和人生教学大纲PPT课件
课程介绍
2
(一) 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 6 好人生路
(二) 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树立积极的 6 人生态度
(三) 坚持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提高人生 6 发展的能力
(四) 顺应历史潮流,确立远大的人生理 6 想
(五) 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6
复习考试2 机 动2
合 计36
新大纲对哲学与人生课教师的要求
怎么做
3
人生问题的分析
2
哲学观点与人生问题的联系
1
与人生问题紧密联系的哲学观点
教材的基本线索
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学的基本环节
• 步骤: • 导入环节:案例+问题 • 理解、分析环节:案例+体验 • 践行环节:活动+方法
• 准确理解把握大纲精神:学哲学,用哲 学,学会做人为目标
• 跳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密切联系学生 的实际生活,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 本观点和方法
辅文
链接、名 案例
(增加) 言
可读性
体验与探 知识、能 情感态度 参与性
究
力
教材为教学教法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 1、模块化结构为教学安排提供了 多种选择
2、模块化结构为课堂教学的拓展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提倡对话式、体验式教学
教 法 《大纲》对教学原则与方式方法的规定
• 1.教学原则
•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 (2)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 (3)坚持知、信、行相统一。
第二单元
和谐人际关系 人生动力
人生态度
顺境逆境
第三第三单单元元
体验成功 创新能力
人生能力
明辨是非
第四单元
人生目标 意志责任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ppt课件
课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 他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 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 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 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 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 “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 不该说跳。”看,他还咬文嚼字呢。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 种人性论。孟子认为, 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 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 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 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 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 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 的,孟子称之为“良知 ”“良能”。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 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 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 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 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 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 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 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 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 响
中职《哲学与人 生》第一课 1.哲学
哲学是一门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学问。它的 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 过程中,哲学理论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哲 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 两个字组成,意思是爱智慧;在汉语中,“哲” 字解释为“聪明”的意思。人们往往把哲学称 为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1)哲学是人们在实践和生活中获得的具体 知识,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各种知 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使一部分 人有时间有可能对世界的一般问题作理论探讨 的时候才产生的。
因此,哲学产生后对具体科学的产生提要学习哲学?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儒家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
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 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 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 、弟(悌)、忠、恕、礼、知 、勇、恭、宽、信、敏、惠等 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 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 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 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
一位呆秀才下乡,一条水沟挡住了去路。 他取出书来,仔细翻看,却怎么也找不到如何 过沟的答案。一位农夫告诉他,不用翻书,跳 过去就行了。秀才听了他的话,双脚一蹬,往 上一跳,竟落入水中。农夫说,不是那么跳法。 说吧,单脚起跳,一跃而过。秀才看了埋怨道: “单脚起步为跃,双脚起步为跳,你说该跃, 不该说跳。”看,他还咬文嚼字呢。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 种人性论。孟子认为, 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 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 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 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 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 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 的,孟子称之为“良知 ”“良能”。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 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 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 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 有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 性,性善论以人性向善,注 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 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 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 响
中职《哲学与人 生》第一课 1.哲学
哲学是一门古老又充满生机的学问。它的 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历史 过程中,哲学理论经历了多次重大变化。“哲 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文,由“爱”和“智” 两个字组成,意思是爱智慧;在汉语中,“哲” 字解释为“聪明”的意思。人们往往把哲学称 为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1)哲学是人们在实践和生活中获得的具体 知识,即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各种知 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 出现了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使一部分 人有时间有可能对世界的一般问题作理论探讨 的时候才产生的。
因此,哲学产生后对具体科学的产生提要学习哲学?
中职《哲学与人生》第一课
儒家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
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 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 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 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 、弟(悌)、忠、恕、礼、知 、勇、恭、宽、信、敏、惠等 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 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 一。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 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 重大影响。
哲学与人生总复习PPT课件
提问:“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个观点 对吗?
.
35
第二,要从整体上把握 事物间的联系,处理好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哲理小故事:《燕太子丹献手》 提问:这个故事告诉告诉我们什么哲理?
.
36
第三,要把握事物间联系的多样性和 复杂性,注意区分不同的特点。
事物间的联系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 有已知的联系,也有未知的联系;有横向 的联系,也有纵向的联系等,只有充分把 握事物间存在的这些联系,才能努力去发 现挖掘,得到启迪,提高能力。
.
27
如何做到自强?
1、首先要自立,确立靠自己不靠别人的观 念,与一依附别人的奴化心理彻底决裂,与 依赖别人恩赐的侥幸心理划开界限,把争取 个人和幸福放在自己努力的基础上。
即要创造自己的人生,就要学会独立生活。
.
28
如何做到自强?
2、其次要自信,自己对自己有信心,充分 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的力量。
1、矛盾的定义 2、矛盾的两种根本属性 3、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4、矛盾的特征 5、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53
一. 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7
例如:学习专业的选择,工作职业的选择, 生活中朋友的选择......等等。
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 选择。
如何做出正确的人生 选择?
.
8
二、人生的选择 定义:
就是实事求是地在认识自己的 基础上把握立足于实际的人生目标 及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条件。
前提:
1、人要了解自己的能力; 2、人要了解自己的兴趣; 3、除了了解自身,还要了解他人,
另一个说:“不对,那不是风在动 ,而是幡在动。”
是风动还是幡动,两个人争论不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展示创新方案
17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二)知识与重点 个人成才需要创新,企业发展需要创新, 国家兴旺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见教材P116)
18
(三)体验与提升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 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 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 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缺 少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创新能 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 未来的发展前途。
三合一制图专用圆规的发明
小发明充满大 智慧——中职 生发明多功能
圆规
传统圆规与三合一圆规的对比
10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收看视频《浙江省 中职学生小发明广 受小微企业青睐》
11
2.课堂讨论 (1)你认为作为一名中职生在开展创新实践方面有 何优势? (2)你认为创新对中职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12
(二)知识与重点
创新,我们往往都认为是专家的杰作或者是 天才的灵光闪现。实际上创新并不像人们想象得 那样神秘。纵观人类生生不息的创新实践,环顾 我们四周比比皆是的创新实例,热爱生活、关注 生活是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实干、重视 实践是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积极参加创新实践 活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见教材P114—115)
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 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要相 信“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要敢于去做 别人没想过、没做过或做过却没成功的事 。要以科学的精神面对失败,认真找出失 败的原因并探索新的道路,使失败变为成 功的阶梯和创造的源泉。
15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联想思维
例:粉笔——原子弹 粉笔——教师——科学知识——科学家——原子弹
苹果——圆规
22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活动2:下面图是一张九子图,它被用作“美国创新
创造协会”的会标。
游戏规则如下: (1)不能移动任何点; (2)用四条直线把所有九个点连接起来; (3)连线必须一笔完成; (4)连线画完前,笔不能离开纸面;
以下四个活动,采取小组 竞赛的方式,每完成一个任务 满分是10分,其他的根据答题 情况酌情给分,看哪组在规定 的时间内又快又准确地完成任 务。
项目 活动1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活动2
活动3
活动4
21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活动1:在两个没有关联的信息间寻找各种联系,将它们 联结起来。中间增加的关键词不得超过三个,时间2分钟。
2
活动说明
【主题】 创新——我能行
【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创新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创新,学习中的创 新,工作中的创新;使学生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决心,明白“创 新——我能行”。 2.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动力之源,也是企 业的动力之源,是中职生成才之路。 3.使学生理解青年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具备创新能力必须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 感态度目标。
3
活动说明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前准备】
1.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字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电脑、投影设备。 4.记号笔、铅画纸、普通圆规。
4
活动说明
【活动设计及要点】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重在“信心”,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是部分人的特权,事实上每 个人都需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中职生不但能创新,而且有许多 优势。
23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自由思维
24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活动3:发散思维创新游戏。
创新
25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活动4:根据下面的四个图形等式,推导出第五个等式的答案 。
=
=
=
聚合思维
=
=
26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19
(三)体验与提升
中职生在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更需要 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与能力,掌握发明 创造的各种方法与技巧,形成自己远大的事 业愿景,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职场生活 中游刃有余,成就一番事业,为企业的发展 、国家的兴旺作出更大的贡献。
20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创新——我能行
教师心语
创新绝不是部分人的“特权”,每个人都需 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 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训练产生和提高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人生发 展的核心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 着其人生发展的水平与事业的高度。性格决定命 运,创新改变命运。创新,同学们的成才之路!
-----约翰D.洛克菲勒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 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 提出问题就是
活动步骤及过程
7
学生思考
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 我们中职生能创新吗?
8
本课主题
创新——我能行!
9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重在“作用”,创新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同时企业发展、社会 发展更需要创新。创新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重在“方法”,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学生掌握常见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
自身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5
名人指点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 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13
(三)体验与提升
创新并不神秘,它也不是某些人的特殊 的权利,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有创造力, 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同学都能学会如何去创 新。创新念头就是一种力量,它能激发你的 热情,促使你淋漓尽致地发挥你的潜力。作 为中职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创新,创新 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
14
(三)体验与提升
分析案例——
1台iPhone,苹 果公司独占58.5% 利润 中国大陆仅 得1.8%。
1%
1%
4%
2%
2%
4%
2%
5%
21%
百分比 58%
苹果公司 原材料 韩国 欧洲
美国公司(不包 括苹果) 中国工人 非中国工人 中国台湾 日本 其它
16
2.课堂讨论
(1)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
17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二)知识与重点 个人成才需要创新,企业发展需要创新, 国家兴旺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见教材P116)
18
(三)体验与提升
21世纪的竞争,实质上是知识创新和技 术创新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具有创新能力的 高素质人才的竞争。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 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能缺 少创新能力。可以这样说,一个人的创新能 力,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强弱,将决定他 未来的发展前途。
三合一制图专用圆规的发明
小发明充满大 智慧——中职 生发明多功能
圆规
传统圆规与三合一圆规的对比
10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收看视频《浙江省 中职学生小发明广 受小微企业青睐》
11
2.课堂讨论 (1)你认为作为一名中职生在开展创新实践方面有 何优势? (2)你认为创新对中职生有什么重要意义?
12
(二)知识与重点
创新,我们往往都认为是专家的杰作或者是 天才的灵光闪现。实际上创新并不像人们想象得 那样神秘。纵观人类生生不息的创新实践,环顾 我们四周比比皆是的创新实例,热爱生活、关注 生活是科学创新的前提和基础,重视实干、重视 实践是科学创新的基本要求。积极参加创新实践 活动,尝试用创造性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 (见教材P114—115)
培养自信心,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冒 险精神,是形成创造力的必要条件。要相 信“创造力是人人都有的”,要敢于去做 别人没想过、没做过或做过却没成功的事 。要以科学的精神面对失败,认真找出失 败的原因并探索新的道路,使失败变为成 功的阶梯和创造的源泉。
15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联想思维
例:粉笔——原子弹 粉笔——教师——科学知识——科学家——原子弹
苹果——圆规
22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活动2:下面图是一张九子图,它被用作“美国创新
创造协会”的会标。
游戏规则如下: (1)不能移动任何点; (2)用四条直线把所有九个点连接起来; (3)连线必须一笔完成; (4)连线画完前,笔不能离开纸面;
以下四个活动,采取小组 竞赛的方式,每完成一个任务 满分是10分,其他的根据答题 情况酌情给分,看哪组在规定 的时间内又快又准确地完成任 务。
项目 活动1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活动2
活动3
活动4
21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活动1:在两个没有关联的信息间寻找各种联系,将它们 联结起来。中间增加的关键词不得超过三个,时间2分钟。
2
活动说明
【主题】 创新——我能行
【目的】 1.让学生了解创新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的创新,学习中的创 新,工作中的创新;使学生树立创新的信心和决心,明白“创 新——我能行”。 2.让学生懂得创新的重要性。创新是一个国家的动力之源,也是企 业的动力之源,是中职生成才之路。 3.使学生理解青年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具备创新能力必须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教学的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情 感态度目标。
3
活动说明
【课时安排】 2学时 【课前准备】
1.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字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电脑、投影设备。 4.记号笔、铅画纸、普通圆规。
4
活动说明
【活动设计及要点】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重在“信心”,让学生明白创新并不是部分人的特权,事实上每 个人都需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中职生不但能创新,而且有许多 优势。
23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自由思维
24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活动3:发散思维创新游戏。
创新
25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活动4:根据下面的四个图形等式,推导出第五个等式的答案 。
=
=
=
聚合思维
=
=
26
活动三:体验活动懂方法
19
(三)体验与提升
中职生在学好专业技术的同时,更需要 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素质与能力,掌握发明 创造的各种方法与技巧,形成自己远大的事 业愿景,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职场生活 中游刃有余,成就一番事业,为企业的发展 、国家的兴旺作出更大的贡献。
20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中等职业教育德育课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
第九课 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
创新——我能行
教师心语
创新绝不是部分人的“特权”,每个人都需 要创新,每个人都能创新。创新能力不是与生俱 来的,而是通过学习、训练产生和提高的。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人生发 展的核心能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大小,决定 着其人生发展的水平与事业的高度。性格决定命 运,创新改变命运。创新,同学们的成才之路!
-----约翰D.洛克菲勒 一个人想做点事业,非得走自己的路。要开创新 路子,最关键的是你会不会自己提出问题,能正确地 提出问题就是
活动步骤及过程
7
学生思考
谈谈你对“创新”的理解。 我们中职生能创新吗?
8
本课主题
创新——我能行!
9
活动一:故事品读树信心
(一)任务与探究 1.活动过程
活动二:案例分析重作用
重在“作用”,创新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同时企业发展、社会 发展更需要创新。创新将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活动三:活动体验懂方法 重在“方法”,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学生掌握常见的创新思维,从而培养
自身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5
名人指点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 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13
(三)体验与提升
创新并不神秘,它也不是某些人的特殊 的权利,人人都能创新,人人都有创造力, 任何一个热爱生活的同学都能学会如何去创 新。创新念头就是一种力量,它能激发你的 热情,促使你淋漓尽致地发挥你的潜力。作 为中职生要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创新,创新 是中职生的成才之路。
14
(三)体验与提升
分析案例——
1台iPhone,苹 果公司独占58.5% 利润 中国大陆仅 得1.8%。
1%
1%
4%
2%
2%
4%
2%
5%
21%
百分比 58%
苹果公司 原材料 韩国 欧洲
美国公司(不包 括苹果) 中国工人 非中国工人 中国台湾 日本 其它
16
2.课堂讨论
(1)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启发? (2)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