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实验报告册(新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F
0.2
3 F
0.2
表 4-2 三表法实验数据(选作)
4 F
0.2
-8-
表 4-3 LC 串联电路( C2 闭合)选作
直接测试量
网络等效参数
C2 U (V) I (A) P(W) cos Z () R() XC / X L
1F 220
3F 220
二.实验报告 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各个元件的数据
数据 负载 情况
A
B
C 相 IA IB IC UAB UBC UCA UA
UB
UC
相相
中中 线点 电电 流压
I U NN
NN
对称负载
333
不对称负载
313
二.根据实验画出电路星形和角形对称连接电路图
A 相断开
3
3
表 7-2 三相三线制负载 接实验数据
数据 负载 情况
开灯盏数
A-B B-C C-A 相相相
- 17 -
实验名称
《电路》课程实验报告(九) 二端口网络实验测试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电路实验室
姓名 实验人
学号
合作者 实验小组
第
组
实验性质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 应用性
实验成绩: 一.实验测试结果
评阅教师签名:
表 8-1
输出端开路
U1o (V) U2o (V) I1o (mA)
线电压(V)
UAB UBC UCA
线电流(A)
IA IB IC
对称负载
333
不对称负载(选) 3 1 3
相电流(A)
IAB IBC ICA
- 14 -
2.根据实验电路画出星形和角形电路连接图。
三.思考题 1.根据实验数据总结星形对称负载相电压与线电压之间的数值关系;根据实验数据总结 三角形对称负载相电流与线电流之间的数值关系。 2.根据实验数据接比例画出星形和角形电压/电流相量图。 3.用实验数据和观察的现象,总结三相四线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2.根据测试数据,计算出器件的参数。
三.思考题 1.提高线路功率因数,为什么只采用并联电容器法,而不用串联法,所并的电
容器是否越大越好? 2.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
-9-
实验名称
《电路》课程实验报告(五)
串联谐振电路研究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电路实验室
姓名 实验人
学号
合作者 实验小组
第
组
实验性质 实验成绩:
3. 实验中用各种方法测得的 UOC 和 RS 是否相等?试分析其原因。
-7-
实验名称
《电路》课程实验报告(四)
实验四 交流电路元件参数的测量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电路实验室
姓名 实验人
学号
合作者 实验小组
第
组
实验性质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 应用性
实验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
一.实验测试结果
4.三相负载根据什么条件决定采用星形或三角形连接。
- 15 -
实验名称
《电路》课程实验报告(八) 实验八 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电路实验室
实验人
姓名 学号
合作者 实验小组
第
组
实验性质 实验成绩: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 应用性 评阅教师签名:
一.实验测试结果
负载情况
330
510
2000
U (V)
I (mA)
表 3-4
特性数据(选作)
RL ()
0
330
510
2000
U (V)
I (mA)
-6-
二.实验报告
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各个元件的数据
三.思考题
1.试说明几种一端口网络等效电阻的测量方法,并定性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2. 如何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直接测量 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
-3-
实验名称
《电路》课程实验报告(二) 叠加原理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电路实验室
姓名 实验人
学号
合作者 实验小组
第
组
实验性质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实验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
一.实验测试结果
□ 应用性
项目 条件
表 2-1 线性电路叠加原理验证
I3 ( mA ) U AB (V) U AD (V)
U(V)
0
2
4
6
8
10
I(mA)
表 K-(2) 一般硅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正向特性实验数据
U(V)
0
I(mA)
0.25
0.5
0.6
0.7
0.75
表 K-(3) 稳压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正向特性实验数据
U(V)
0
I(mA)
0.25
0.5
0.6
0.7
0.75
- 20 -
二.实验报告 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各个元件的数据
1
2
接不平衡负载 1
1
2
二.根据实验画出电路星形和角形对称连接电路图
接平衡负载 1
1
1
计算值 P(W)
- 16 -
二. 根据实验电路画出星形和角形电路连接图
三.思考题 1.复习二瓦特表法测量三相电路有功功率的原理。 2.测量功率时为什么在线路中通常都接有电流表和电压表? 3.为什么有的实验需将三相电压调到 380V,而有的实验要调到 220V?
《电路》
实验报告册
班级: 姓名: 学号:
唐山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2014 年 9 月
实验名称
《电路》课程实验报告(一)
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电路实验室
姓名 实验人
学号
合作者 实验小组
第
组
实验性质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 应用性
实验成绩: 一.完成实验测试,填写表格。
三.思考题 1.根据实验电路板给出的元件参数值,估算电路的谐振频率。 2.改变电路的哪些参数可以使电路发生谐振,电路中 R 的数值是否影响谐振频率 值? 3.如何判别电路是否发生谐振?测试谐振点的方案有哪些? 4.电路发生串联谐振时,为什么输入电压不能太大,如果信号源给出 1V 的电压, 电路谐振时,用交流毫伏表测U L ,UC 应该选择多大的量程?
《电路》课程实验报告(七)
实验七 三相交流电路电压电流的测量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电路实验室
实验人
姓名 学号
合作者 实验小组
第
组
实验性质 实验成绩: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 应用性 评阅教师签名:
一.实验测试结果
表 7-1 三相四线制负载 Y 接各项实验数据
测量
开灯盏数 线电流(A) 线电压(V) 相电压(V)
- 23 -
- 24 -
- 21 -
实验名称
《电路》课程实验报告(开放二)
开放实验二 荧光灯功率因数提高实验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电路实验室
姓名 实验人
学号
合作者 实验小组
第
组
实验性质 实验成绩: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 应用性 评阅教师签名:
一.实验结果(实际的电容值可能是 0.47uf,在临界点增加 0.1uf 的测试点)
表 8-1 三表法测 Y 接负载有功功率表
开灯组数
测量组数
计算值
A 相 B 相 C 相 PAW) PBW) PCW) P(W)
对称负载 1
1
1
不对称负载 1
1
2
负载情况
表 8-2 两表法才 Y / 接负载有功功率
开灯组数
测量数据
A相 B相
C 相 P1(W) P2(W)
Y 接平衡负载 1
1
1
Y 接不平衡负载 1
U DE (V)
E1=6V E2=0V E1=0V E2=12V E1=6V E2=12V
项目 条件
表 2-2 非线性电路叠加原理验证(选作)
I3 ( mA ) U AB (V)
U AD (V)
U DE (V)
E1=6V E2=0V E1=0V E2=12V E1=6V E2=12V
-4-
二.实验报告 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各个元件的数据。
表 4-1 40W 白炽灯等效参数测定
直接测试量
网络等效参数
灯 U (V) I (A) P(W) cos Z () R() XC / X L
40W
表 4-2 LC 串联电路( C2 断开)
直接测试量
网络等效参数
C1 U (V) I (A) P(W) cos Z () R()
XC / XL
一.实验测试结果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 应用性 评阅教师签名:
表 5-1 串联谐振回路参数
串联谐振回路参数
R 100
C 0.1F
L 10mH
Q
f (HZ)
UR (V) UC (V) UL (V)
二.实验报告 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各个元件的数据
- 10 -
2.在方格纸上按比例绘出 R=1kΩ 时谐振曲线和 R=2kΩ 时谐振曲线
A
C
双口网络
I2 =0
测试数据 输出端短路
U1S (V) I1S (mA) I2S (mA)
B
D
U2 0
Z1
Z2
Z3
T 型网络
等效网络
型网络
Ya
Yb
Yc
- 18 -
二.实验报告 1.画出实验电路图及 T 型、 型网络等效电路图,并标明各个元件的数据。
三.思考题 1.试述同时测量法与分别测量法的测量步骤、优缺点及其适用情况。 2.本实验方法可否用于交流双口网络的测定?
- 19 -
实验名称 实验时间
《电路》课程实验报告(开放实验)
开放实验 电路基本元件(线性与非线性元件)
的伏安特性的测定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电路实验室
实验人
姓名 学号
合作者 实验小组
第
组
实验性质 实验成绩:
一.实验测试结果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 应用性 评阅教师签名:
表 K-(1)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 11 -
实验名称
《电路》课程实验报告(六)
一阶电路瞬态响应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电路实验室
姓名 实验人
学号
合作者 实验小组
第
组
实验性质
□验证性 □设计性 □综合性 □ 应用性
实验成绩:
评阅教师签名:
一.实验测试结果 1. 绘出电路图(简单、复杂两种 RC 积分电路和 RC 微分电路)。
- 12 -
评阅教师签名:
表 1-1 电流定律
支路电流
I1
I2
计算值
I3
IA
测量值
表 1-2 电压定律
电压 计算值
U AB
U BD
U DF
U FA
U AD
U ADEF
测量值
二.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各个元件的数据
-2-
三.思考 1. 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比较,说明误差原因。 2.总结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电容 (μ f)
0
总电压 U(V)
UL (V)
UA
总电流
(V) I (mA)
IC (mA)
IG (mA)
功率 P (W)
二.实验报告 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标明各个元件的数据
- 22 -
2.完成上述数据测试并列表记录。 3.说明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 三.注意事项 用交流电压表及交流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时,及多功能表测量功率注 意电流输入和电压输入端口,检查无误后再按下主控制屏主控台上的起动按钮 起动电源。在最新的多功能仪表和交流电压、电流表中采用了内部量程自动切 换的线路,因此没有量程选择的要求,但对于测量的信号大小也应有工程概念。
合作者 实验小组
第
组
实验性质 实验成绩:
□验证性 □设计性
一.实验测试结果 UO(C V)
表 3-1 参数测量 IS(C mA)
□综合性 □ 应用性 评阅教师签名:
RS UOC ISC
表 3-2 有源一端口网络的外特性数据
RL ()
0
330
510
2000
U (V)
I (mA)
表 3-3
RL ()
2.根据实验观测结果,在方格纸上绘出一阶 RC 电路( 简单、复杂两种电路)Uo 的充放电时的变化曲线和 RC 微分波形图,由趋向测得的 值,并与参数值的计 算结果作比较,并分析误差的原因。
3.根据实验观测结果,归纳、总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形成条件,阐明波形变 换的特征。
- 13 -
实验名称
2.根据各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在座标纸上分别绘出各元件的伏安特性。
三.注意事项 1.实验时,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元件上,极性切 勿接错。 2.合理选择量程,切勿使用电表超过量程。 3.稳压电源输出应由小至大逐渐增加,输出端切勿碰线短路。 四.思考题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元件的伏安特性时,电压表可接在电流表之前或之 后,两者对测量误差有何影响?实际测量时应根据什么原则选择?
三.思考题 1.在进行叠加实验时,对不作用的稳压源应如何处理?
2.根据实验电路图所示元件数值计算电路中U AD 的数值,与实验测量 值进行比较,说明原因。
3.叠加原理是否适用非线性电路,说明原因。
-5-
实验名称
《电路》课程实验报告(三)
戴维南定理诺顿定理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实验地点
姓名 实验人
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