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蒙皮吸盘式柔性工装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飞行器大型薄壁件制造的柔性工装技术

飞行器大型薄壁件制造的柔性工装技术

飞行器大型薄壁件制造的柔性工装技术我们针对飞机蒙皮数字化精确制造和绿色制造的需求,正在研究开发可替代传统化铣工艺的新一代高质高效绿色制造系统(已申请发明专利)。

在新系统上,成形后的蒙皮经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传统化铣工艺中的粗修、铣凹、切边、开孔等工序,消除了多次装夹带来的误差,既提高加工精度又提高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新系统加工时无污染物排放,加工废屑可回收,电能消耗减少,环保节能效果显著,可实现绿色制造。

航空、航天工业涉及众多学科和专业的深入交叉,是高新技术最为富集的领域。

目前,发达国家为提高先进航空航天产品的综合性能,广泛采用整体结构和大尺度的薄壁件,如飞机的骨架和蒙皮等。

但整体结构和大尺度薄壁件不仅尺寸大,非常容易变形,而且结构复杂,形状精度要求很高,制造难度相当大。

此外,大型薄壁件的外形多数与飞行器的气动性能有关,周边轮廓与其他零部件还有复杂的装配协调关系,装配难度也非常大。

因此多年来,大型航空薄壁件制造技术作为飞机机体制造的六大关键技术之一,一直困扰着航空工业[1]。

另一方面,飞行器制造,特别是大型飞机的制造,属于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制造,因此对制造过程的柔性有特别突出的要求。

传统和柔性制造系统(FMS)虽然可实现常规刚性零件的柔性制造,但却难以实现飞行器大型薄壁件的柔性制造。

主要原因是,传统工艺装备无法实现易变形薄壁件的柔性定位、柔性装夹、柔性输送和柔性存储,因此仅靠数控机床本身的柔性和常规自动化物流系统无法实现对这类特殊零件实施高柔性制造,更无法实现系统化的柔性制造(从柔性成型、柔性加工到柔性装配的全过程柔性制造)。

以上两方面问题的叠加和交错影响,使得飞行器大型薄壁件的柔性制造变得非常复杂,已成为航空、航天制造中的重大难题。

业界认为,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大型易变形薄壁件的柔性工艺装备技术。

只有高柔性抗变形的新型工艺装备与先进数控机床相配合,才能真正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因此,对柔性工艺装备的理论、方法和实现技术进行深入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加速发展柔性工装产品并加强在实际中推广应用,对解决飞行器制造中的上述关键问题,对促进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德国宇航中心研究柔性机翼蒙皮以减少飞机噪音

德国宇航中心研究柔性机翼蒙皮以减少飞机噪音

德国宇航中心研究柔性机翼蒙皮以减少飞机噪音据德国宇航中心网站2020年6月5日刊文,飞机的一部分噪音是由机翼产生的。

在高升力装置和操纵面与机翼衔接的地方,那些机翼周围流动到机翼固定部分的空气会发生突变。

空气动力学研究表明,这种突变是造成部分噪音的原因。

机翼和组操纵面之间的柔性表面能减少这一区域的噪音吗?德国宇航中心(DLR)的研究人员一直在与Invent GmbH公司和慕尼黑技术大学就FlexMat项目进行合作,该项目正在研究这一问题。

原理很简单,就是需要避免机翼固定部分和操纵面或高升力装置之间的直接过渡。

这可以通过固定翼和活动部件之间的柔性蒙皮来实现。

然而,这种蒙皮的要求非常苛刻。

它必须能够承受极端的空气动力载荷,但不能太硬,否则驱动运动部件的系统必须能够施加额外的动力。

DLR复合结构与自适应系统研究所的马丁·拉德斯托克(Martin Radestock)表示:“襟翼系统和主机翼之间的连续过渡将是未来层流机翼的一个巨大优势,它允许空气在没有湍流的情况下绕过它们,这可以减少气流紊流并确保层流稳定性。

”此外,层流翼可降低空气阻力。

空客公司A320飞机的结构为FlexMat项目研究提供了基础,其副翼和机翼后缘之间采用了慕尼黑技术大学的过渡三角形。

马丁·拉德斯托克说,“我们研究集中在机翼的外侧区域,前缘上的板条被可变形状的前缘所代替,称为下垂襟翼,它是我们研究所于2007年开发和研究的。

我们还安装了过渡蒙皮。

”由橡胶和玻璃纤维制成的过度蒙皮DLR测试用的过度蒙皮长度为一米,由多种材料组成,包括合成橡胶–乙丙二烯单体橡胶(EPDM)和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橡胶是过度蒙皮的基础,研究人员将玻璃纤维板以不同的间隔插入过度蒙皮的内、外表面。

过渡蒙皮的变形特性可以通过柔性橡胶和刚性玻璃纤维带的位置来调节。

马丁·拉德斯托克透露,实验测试显示,被测机翼蒙皮非常耐磨,并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变形。

变体飞行器柔性蒙皮及支撑结构性能研究共3篇

变体飞行器柔性蒙皮及支撑结构性能研究共3篇

变体飞行器柔性蒙皮及支撑结构性能研究共3篇变体飞行器柔性蒙皮及支撑结构性能研究1变体飞行器是一种能够在飞行过程中进行形态转换的飞行器。

为了实现形态转换,变体飞行器需要柔性蒙皮和支撑结构。

柔性蒙皮能够适应不同形态的需求,而支撑结构则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和保护。

为了研究变体飞行器的柔性蒙皮及支撑结构性能,需要从材料、设计、制造、测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材料方面。

柔性蒙皮的主要材料可以是弹性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都具有较好的柔性和耐磨性。

同时,应该注意柔性蒙皮与所使用材料之间的协同作用。

支撑结构的材料可以是金属材料、聚合物、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一般具有较好的刚度和强度,并能够承受相应的载荷。

其次,设计方面。

变体飞行器的柔性蒙皮应该能够实现多种形态的转换,并且在不同形态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气动性能。

支撑结构应该考虑减少重量和材料的使用,同时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第三,制造方面。

柔性蒙皮的制造需要采用相应的工艺,如注塑、挤压、热成型等。

支撑结构的制造需要考虑加工工艺和材料的可塑性,以达到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最后,测试方面。

柔性蒙皮和支撑结构的性能测试包括静态、动态和疲劳测试等。

这些测试可以对所制备的材料和设计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总之,变体飞行器的柔性蒙皮及支撑结构性能是实现其形态转换和稳定飞行的关键。

综合考虑材料、设计、制造和测试等多个方面,可以创造性地解决这些问题,使变体飞行器实现更加优良的性能表现综上所述,变体飞行器的柔性蒙皮及支撑结构的设计、制造和测试都是实现其形态转换和稳定飞行的重要方面。

为了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需要充分考虑材料、设计、制造和测试等多个方面。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未来的变体飞行器将在柔性蒙皮和支撑结构的性能方面有更加优异的表现,为现代航空技术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变体飞行器柔性蒙皮及支撑结构性能研究2变体飞行器柔性蒙皮及支撑结构性能研究随着民航业的发展,飞行器的运载能力、速度、舒适度以及安全性受到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飞机柔性装配方法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研究

飞机柔性装配方法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研究

飞机柔性装配方法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飞机柔性装配方法逐渐应用到我国的飞机工装装配中,帮助装配操作人员更加精确地完成飞机总装工作,真正实现数字化控制以及自动化装配,显著提升飞机装配速率和安装效率。

本文对飞机柔性装配工作进行概述,分析了目前我国柔性装配方法应用的现状以及柔性装配技术,阐述了柔性装配方法在装配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飞机;柔性装配;应用1飞机装配工作内容飞机装配工作严格遵守装配过程的尺寸型号以及协调章程,在整个飞机装配的过程中,会将数以百计的工艺设备零部件根据工艺要求以及设计技术要求进行组合和镶嵌,完成整个飞机零部件和设备的装配和整机流程,达到组装飞机的目的。

在飞机装配中涉及到的零件数目多且尺寸各不相同,每一个零件和形状和连接部件数量多且精度要求高,对安装的准确度和完整性也严格要求,因此落实飞机装配工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

2飞机柔性装配方法应用现状2.1我国目前飞机柔性装配存在的问题飞机柔性装配工作在我国还处于初期使用阶段,因为在飞机柔性装配的工作中需要保证每一步操作都要协调配合,比如飞机的工艺设计、工装设计以及产品设计都要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需要完成参数的校对以及数据比对,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无形中增加了飞机工装设计的成本以及延长了工装设计时间,不利于大规模的生产以及使用。

2.2飞机柔性装配发展趋势我国目前的飞机柔性装配项目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质量方面都与国外的装配工装技术存在一定的差距,而主要的发展距离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飞机柔性装配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参数以及运行指标较多,在同一技术项目中参数的大小和柔性装配的运行机制还是存在明显的差距,国内大部分的飞机柔性装配系统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参数的误差值,但是很难做到完全精准和数据无误差。

此外,在国内的飞机柔性装配工艺中缺乏结构性的系统和数字装配技术,所谓数字装配技术就是涉及到飞机柔性装配的工装数据以及后期检测和维修的参数设计,大部分的工装厂家对于检测技术投入的资金和精力不足,导致在飞机柔性装配项目后期的装配产品结构或多或少存在参数设定不正确或者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因此我国的飞机柔性装配检测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变体飞行器智能材料驱动器和柔性蒙皮研究进展

变体飞行器智能材料驱动器和柔性蒙皮研究进展

变体飞行器智能材料驱动器和柔性蒙皮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航空航天技术的不断追求,飞行器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其中,变体飞行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飞行器设计概念,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在变体飞行器的研究中,智能材料驱动器和柔性蒙皮技术作为两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就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

一、智能材料驱动器的研究进展智能材料驱动器是指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自主调整形态和性能的材料驱动装置。

在变体飞行器中,智能材料驱动器可以实现飞行器的形态变换和运动控制,从而提高其机动性和适应不同任务的能力。

1. 形态变换技术形态变换是变体飞行器的核心技术之一。

智能材料驱动器通过改变其形态,可以使飞行器在不同飞行阶段具备不同的形态和性能。

例如,在飞行阶段中,可以通过调整材料的形态来改变飞行器的表面特性,从而减小气动阻力和飞行噪音,提高飞行效率。

而在起降阶段,可以通过形态变换使飞行器具备较大的升力,以便安全而有效地起飞和降落。

2. 运动控制技术智能材料驱动器还可以实现飞行器的运动控制。

利用智能材料的特性,可以实现飞行器的姿态控制、航向控制和俯仰控制等。

通过改变材料驱动器的应变状态,可以调整飞行器的各种参数,实现对飞行器运动的精确控制。

二、柔性蒙皮技术的研究进展柔性蒙皮技术是指利用柔性材料作为飞行器表面的覆盖层,以实现飞行器表面的柔顺性和变形能力。

通过柔性蒙皮技术,变体飞行器可以实现重量的减轻、飞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提高,以及各种形态变换的灵活性。

1. 材料研究柔性蒙皮技术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柔性材料。

目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许多具有优异柔韧性和变形能力的材料,如聚合物材料、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等。

这些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还能够在不同温度和气体环境下保持稳定性。

2. 结构设计柔性蒙皮技术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结构设计。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材料的层次结构和连接方式,以及柔性蒙皮与内部结构的关联性。

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分析

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分析

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分析摘要柔性装配工装技术在国外飞机的设计和制造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已引起国内飞机研究人员的注意。

柔性化装配工装技术可以适应装配环境的变化,具有多种定位功能。

基于此,本文对飞机柔性装配设计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前言近年来,国内也开始重视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工艺研究,并且设计了大量的飞机柔性装配工装,举些例子,如:行列吸盘式壁板柔性装配工装、壁板组件预装配柔性工装、数控柔性多点装配型架、大部件对接柔性装配工装等等,这些装配工装工艺具有相通点,即:利用定位单元、夹紧单元、柔性骨架单元、锁紧单元等,进行了相应的定位执行末端设计。

1 飞机工装设计制造的特点第一,受到模拟量传递研制方法应用的影响,导致其工装与自身之间、与零部件之间的协调性要求较多,且关系比较复杂。

第二,飞机零组件需要多种工装进行实现,同时不同工装用于不同的制造工序,对此飞机工装的种类较多,数量大且研制的时间较长。

第三,工装决定着飞机制造的质量,对此对于飞机工装的质量、精度要求等要高于零组件质量。

第四,工装与其飞机制造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1]。

2 飞机工装设计制造技术2.1 工装柔性化柔性装配技术,是国外一些大型航空企业常应用的技术,其不仅缩短生产周期,同时也降低了飞机工装制造的成本。

柔性装配工装是以产品数字量尺寸协调体系模块为基础,从而实现其自动重组,直接规避了产品设计制造中,由于指定装配型架应用而带来的经济负担。

2.2 工装数字化工装数字化,包含工装数字化设计,工装数字化制造以及工装数字化检测几方面内容;第一,工装数字化设计,是借助三维数字化环境,实现结构零组件、预装配设计的数字化。

第二,工装模型的数字化设计,借助数字化制造,实现主要特征型面等的数字化加工装配。

第三,工装数字化检测,借助数字化检测设备,实现设计制造工装过程的数字化检验。

2.3 工装研制速度针对工装研制速度的研究,有利于我国飞机工装研制发展瓶颈的突破,要想保证其快速设计、快速制造,需要加强建立各种快速设计的数据库,实现工装设计效率的分析。

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研究

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研究

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研究摘要:为了提升飞机装配工装设计精准度,分析柔性装配工装技术的应用。

分别介绍柔性装配工装技术、柔性装配工装发展现状,制定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方案,保证柔性装配工装设计质量,以期能够为今后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工作的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关键词:飞机;柔性装配工装技术;定位器;执行末端飞机装配是将各零件或组合件按产品技术要求相互准确定位,并用规定的连接方法装配成部件或产品的过程。

通常在飞机部件装配时需要使用刚性装配工装。

如果产品设计方案发生改变,刚性装配工装调整可能会导致大量人力和物力消耗。

同时,当前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对于飞机装配工装的需求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为了能够缩短装配工装设计、制造周期,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

柔性装配工装技术在当前飞机装配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适应不同的装配环境,也可以在形状、尺寸不统一的情况下进行多部件装配。

为此,下面重点围绕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展开讨论。

一、飞机柔性装配工装概述飞机装配工装主要有刚性工装和柔性工装这两种结构形式,其中柔性工装具有模块化、数字化的特点,能够重复利用。

在设计环节可以缩短设计周期,使得后续制造环节工装数量较少。

除此之外,工装响应产品变化效率也比较快,是当前飞机装配工装比较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1]。

柔性工装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搭配集成管理系统生成工装理论驱动数据,将数据解析之后便可以获得数控系统动作指令,将该指令传输到柔性工装数控系统中。

此时系统接收指令,针对所有定位器调形轨迹进行计算。

完成定位器调形操作之后,采用在线检测系统测量定位器所在位置,测量所得数据传输到离线编程和仿真管理系统当中,通过该系统对比实测数据和理论数据,明确当前柔性装配工装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

二、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现状目前,工业行业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强了对飞机柔性装配工装设计的重视,纷纷采用先进工艺与技术,不仅能够保证柔性装配工装质量,发挥现代技术的优势,还能够提升柔性装配工装工作速度[2]。

蒙皮件铣切吸盘式柔性工装设计

蒙皮件铣切吸盘式柔性工装设计

蒙皮件铣切吸盘式柔性工装设计柔性工装设计是指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能够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工件的柔性工装,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对于蒙皮件铣切工艺,吸盘式柔性工装设计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蒙皮件铣切过程中,传统的固定夹具工艺需要根据工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和制造夹具,成本高,不易适应不同工件的要求。

而吸盘式柔性工装则具有对不同形状和尺寸物体具有较好适应性的优点,适合应用于蒙皮件铣切工艺。

吸盘式柔性工装设计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吸盘和吸盘系统,并合理布置吸盘的位置。

吸盘的选择要考虑到工件的材料性质、表面状况和重量等因素。

同时,吸盘系统应该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抽真空能力和稳定性。

在蒙皮件铣切工艺中,吸盘式柔性工装设计可以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自由调整,适应不同的工件要求。

可以通过调整吸盘的位置、数量和角度,以及改变吸盘的直径和形状,实现对工件的稳定固定。

同时,由于吸盘与工件直接接触,可以较好地避免对工件表面的损伤。

在吸盘式柔性工装设计中,还可以考虑添加一些辅助装置,如触发传感器和夹持装置等。

触发传感器可以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尺寸自动调整吸盘的位置和数量,以保证工件的稳定夹持。

夹持装置可以在吸盘失效或者工件形状不稳定时提供额外的固定力,确保工件的加工质量。

总体而言,蒙皮件铣切吸盘式柔性工装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并节约成本。

通过合理的吸盘选择和布置,结合适当的辅助装置,可以实现对工件的稳定固定和精确加工。

在实际应用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具体工件的要求和生产工艺的特点,进行合理的柔性工装设计。

同时,应注重吸盘的维护和检修工作,保证吸盘和吸盘系统的良好工作状态。

用于飞机蒙皮成形的可重构多点柔性工装设计

用于飞机蒙皮成形的可重构多点柔性工装设计

用于飞机蒙皮成形的可重构多点柔性工装设计申望;薛贵军;邹方;张书生【摘要】针对飞机蒙皮等大型薄壁板类零件的外形复杂、曲率变化大、刚度低等特点,设计了可重构多点柔性工装,该柔性工装通过其精确定位和保形功能,可用于蒙皮镜像铣切、蒙皮零件的数控切边等,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期刊名称】《航空制造技术》【年(卷),期】2016(000)012【总页数】4页(P62-65)【关键词】柔性;可重构;点阵式;定位器【作者】申望;薛贵军;邹方;张书生【作者单位】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24【正文语种】中文飞机蒙皮是机翼和机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构成飞机的整体气动外形,要求外形准确、流线光滑和表面无缺陷等,其具有品种多、外形复杂、批量小的特点。

因此,蒙皮零件的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着飞机的气动外形和使用寿命,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飞机制造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传统的生产模式中,蒙皮的生产制造均采用固定实体模具,每块蒙皮在生产过程中均需要专用模具,而且这些固定实体模具尺寸规格大,制造周期长,存放占用场地大,利用率低,飞机外形设计一旦有微小改动,就要重新制作模具。

因此要耗费大量的工时,使整个零件的研制周期延长。

随着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发展及其在航空企业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数字化制造技术为提高新一代飞机产品质量,缩短研制周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重构柔性多点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它是利用计算机控制有限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的可调整的基本体形成所需要的成形曲面,从而替代传统的实体模具实现钣金件生产制造的一种柔性加工技术,特别适合蒙皮零件大尺寸、小曲率的特点,为解决蒙皮制造的突出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是欧美飞机制造业重点发展和应用的前沿技术。

图1为美国沃克公司加工蒙皮时应用的工装[1]。

飞机蒙皮柔性检测工装的应用

飞机蒙皮柔性检测工装的应用

飞机蒙皮柔性检测工装的应用甘忠,蒲理华(西北工业大学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许旭东,袁胜(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随着国内外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军用和民用飞机更新速度加快,为提高飞机的气动性能,对蒙皮件的成形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由于飞机蒙皮件普遍具有多品种、小批量以及单件生产的特点,零件检测、配套的工装生产以及产品的快速响应与降低零件制造成本等因素构成了巨大的矛盾。

以模线、样板、表面样件、正反模型等模拟量为制造依据的传统协调方式不再完全满足现代飞机高精度、低成本、短周期的研制需求,以数字量为制造依据的协调方式逐渐成为现代飞机研制的主流。

在此情况下,柔性快速检测技术开始在飞机研制过程中广泛应用,并成为现代飞机研制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由于飞机蒙皮零件通常是具有自由曲面外形的薄壁壳体,外形尺寸复杂,刚度低,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

在检验蒙皮零件的外形是否符合理论外形时,需要设计合理的固持装置,补偿零件由于加紧力、自身重力产生的变形,获得零件在自由状态下的外形,为制造协调提供依据。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的蒙皮检测工装来满足飞机零件制造的要求。

针对现代飞机蒙皮零件在试制阶段高精度、低成本、短周期的制造需求,需要研究一种数字化、柔性、低成本、快速生产的检测工装,飞机蒙皮柔性检测工装恰好符合这种具有小批量、低成本、高精度要求的飞机蒙皮件生产的需要。

传统飞机蒙皮检测手段飞机蒙皮从曲面特征上一般分为单曲度蒙皮和双曲度蒙皮,曲面特征不同,所以检测手段也不同。

单曲度蒙皮零件:需要使用样板或者成套的切面样板、塞尺、直尺、模胎,以检验零件的外形与理论外形的符合情况、母线的直线性以及零件的轮廓尺寸。

检验方法是:使样板对准蒙皮的横切面并且测量它们之间的间隙;使直尺和蒙皮纵切面贴合并测量间隙;使蒙皮边缘对准模胎或样板上的切割线。

双曲度蒙皮零件:需要使用模胎、拉型模、检验架、塞尺来检验零件外形与理论外形的符合情况以及零件的轮廓尺寸。

柔性吸盘式辅助夹具应用研究

柔性吸盘式辅助夹具应用研究

柔性吸盘式辅助夹具应用研究【内容摘要】柔性吸盘式夹具是新一代飞机数字柔性装配研制的关键技术之一。

本文结合英宇航A320前后缘现场实际生产需求,实际使用情况、成本以及现有的工装工具,利用柔性吸盘着力解决影响现场05包蒙皮修切的瓶颈问题。

通过研究柔性吸盘式结构,探索蒙皮的便捷固定方式,为后续技术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蒙皮吸盘式【引言】A320系列飞机作为空客公司的一种单通道中短程飞机,已经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飞机。

现我公司主要生产前缘次级组件、后缘组件以及翼盒等,但因其生产装配技术引入的是传统的90年代前期装配模式。

与现代化柔性数字装配生产线相比仍有许多不足。

真空吸盘由于其结构更简单、使用方便、外形美观、无污染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

为提高生产速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结合现代化数字柔性装配技术利用真空吸盘机构,以低成本,高质量为目标,解决生产现场蒙皮修切问题。

1.技术优化背景A320机翼翼盒前缘D05包蒙皮是双曲面零件,装配协调关系复杂,现阶段无法做到蒙皮净边装配,而蒙皮边缘修切时常规方法难以实现对蒙皮的固定,每次修切蒙皮时需要两个人配合,才能完成修切工作。

操作过程中使用风动据切割蒙皮,对辅助配合人员来说,存在较大人身安全隐患且效率低下。

目前两个人配合进行蒙皮修切,每架份耗时约3小时,造成D05工作包的生产瓶颈。

随着速率提升,装配周期缩短,现场各工位作业节奏紧凑,空闲时间较少,其他工位人员无法抽出时间配合蒙皮修切。

蒙皮修切工作无法通过单人操作完成,而增加1个人仅配合蒙皮修切则不切实际。

因此,如何实现蒙皮修切时单人作业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2.改进方向主要研究目标:1.实现曲面蒙皮夹持的机械化操作,解放人力,降低劳动强度;2.提高单人作业的产品质量稳定性,降低产品质量风险,避免人员安全隐患;3.提高产品加工效率,解决生产瓶颈,为速率提升后产能需求提供保障,确保产品交付的准时性。

主要研究内容:1.吸盘吸力大小对产品固定的影响,确定并优化吸盘参数;2.吸盘在蒙皮表面上固定位置的选择,在避免影响蒙皮余量修切操作性的同时,确保吸盘对蒙皮的固定效果;3.确定吸盘与基座连接方式以及柔性夹具的结构形式,实现柔性吸盘式辅助夹具既能满足现场装配需要,同时结构精简,拆卸方便。

飞机壁板真空吸盘式柔性装配工装系统设计

飞机壁板真空吸盘式柔性装配工装系统设计

飞机壁板真空吸盘式柔性装配工装系统设计屈力刚;陈国涛;苏长青;季伟;朱平【摘要】飞机壁板柔性装配技术已成为当今国内外所有航空企业重点发展的技术手段.在传统的飞机壁板装配模式下,每种壁板类零件的装配均需要设计制造一套专用夹具,造成了夹具种类众多、适应性差、成本增加和管理难度大等问题.针对传统装配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真空吸盘式柔性装配工装系统,当飞机壁板外形发生变化,该工装系统能根据壁板外形和布局自动进行调整适应,通过自动改变定位和夹紧位置,以适应不同的飞机壁板外形的新型加工工装.详细介绍了该工装系统的机械结构、真空气动、控制系统、定位精度等内容,通过该工装的使用,将大大提高飞机装配质量,降低飞机生产成本,加快飞机研制周期,对柔性工装在我国航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普及有重要意义.【期刊名称】《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1)006【总页数】6页(P36-41)【关键词】柔性工装;机械结构;真空气动;控制系统【作者】屈力刚;陈国涛;苏长青;季伟;朱平【作者单位】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沈阳11013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沈阳11013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沈阳110136;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制造工艺数字化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沈阳110136;阜新衡天矿山设备安全检测有限责任公司质量技术室,辽宁阜新1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65飞机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生产过程,飞机装配工作量约占整个飞机制造劳动量的40%~50%,且最终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装配的质量[1-2]。

工装是完成飞机装配的重要工艺装备,是装配质量的重要保障,工装经历了从传统刚性工装到模块工装,最后到柔性工装的发展历程[3]。

柔性工装技术是基于产品数字量尺寸协调体系的可重组的模块化、自动化装配工装技术,其目的是免除设计和制造中各种零部件装配的专用固定型架、夹具,可降低工装制造成本、缩短工装准备周期、减少生产用地,同时大幅度提高装配生产率[4]。

柔性制造系统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

柔性制造系统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摘要:在航空制造领域,充分发挥柔性制造系统功能,做好航空零部件生产加工制造作业,需要构建柔性生产线,量化柔性生产程序,编制相关程序,做好航空零部件加工测控工作,正确运用自动化加工工艺。

本文将简单分析柔性制造系统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方案,希望能为航空机械零件加工作业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柔性制造系统;航空制造领域;应用方案;航空机械零件航空设备结构组合复杂,对零部件的精密性、安全性、牢固性、可靠性与轻量化的要求非常高,航空机械设备工作的环境也非常恶劣。

确保飞机的安全质量,做好航空机械零件加工生产作业,需要建立柔性制造系统。

本文将简单分析航空机械零部件的特征,并从建立柔性生产线,做好在线检测工作,启用自动化加工工艺,做好航空零部件加工测控工作等四个方面浅谈柔性制造系统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方案。

一、航空机械零部件的特征从整体上分析,航空机械零部件有三大特征:第一,品种多,批量小。

航空设备组合有数万个不同类型的零部件,在壳体类、轴类与壁板类机械中均有安装应用。

随着中国航空事业的迅速发展,飞机的型号更新也很快,这样使得航空机械零部件的生产批量比较小,刚性生产线自然无法满足这些零部件的生产需求,因此,要启用灵活性良好的柔性生产线。

第二,机械零部件结构复杂,加工制造工作难度高。

飞机组合零部件构成复杂,对零部件的承力与轻量化性能的要求很高,所以会导致机械零部件加工作业的难度很大,在具体加工制造过程中,必须谨遵标准要求,严格选用刀具、机床和夹具[1]。

第三,机械零部件的尺寸精度要求极高。

确保航空安全,延长飞机使用寿命,优化飞机性能,必须严格做好组合零部件加工作业,充分确保机械零件的尺寸精度。

简而言之,航空机械零部件对尺寸精度的要求非常高,公差很小,在加工作业中,必须充分确保加工工艺的一致性与高精度。

二、柔性制造系统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方案(一)建立柔性生产线发挥柔性制造系统在航空制造领域的应用价值,首先要建立可行的柔性生产线,将航空机械零部件加工流程纳入到自动柔性生产控制系统中,对柔性生产系统控制功能进行全面优化[2]。

飞机壁板柔性装配系统真空吸盘设计概述

飞机壁板柔性装配系统真空吸盘设计概述

图1 吸盘组件的组成结构
真空吸盘选型
)吸盘直径
吸盘直径计算公式:
真空发生器场合的真空度大致在+60kPa,壁板的重量为,吸盘点阵中吸盘的总数量为25,吸盘垂直吸吊时安全系数要大于或等于8,因此公式中各参数的数值如下:
:吸盘直径(mm)
:真空度 +60 kPa
19.6cm²
真空度要求大于50kPa,使用真空发生器场合的真空度大技术需求中要求每个点受力不得大于50N。

经计算真空度取
用应力表格可以计算许用切应力:
(3)初选旋绕比C=10。

弹簧钢丝直径:
级碳素弹簧钢丝的切变模量
(7)稳定性校核
所以弹簧是稳定的。

图2 气路管线布局
设计了一套应用于飞机壁板装配的真空吸盘,实现了真空
点阵单元在飞机壁板的空间曲面调整,实现了壁板理论外形的
准确形成和精密定位装配。

多点阵真空吸盘式柔性装配工装系
统解决了多年来困扰航空制造业的设计制造周期长、成本高、
工装数量庞大等一系列问题,具备足够的柔性和可重组性,减
少了大量的专用工装,装配效率及质量随之大幅提高,将大力
推进航空制造技术领域数字化、自动化、柔性化的水平。

,屈力刚.飞机壁板真空吸盘式柔性装配工装系统设计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4,31(6):36-41.。

飞机柔性装配方法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研究

飞机柔性装配方法在飞机装配中的应用研究

2020.18科学技术创新支路1总长100m 使用70mm 2的铜芯导线。

在支路1上的低电压问题较为突出,测量的最低电压低至112.11V 。

为治理该支路上的电能质量扰动问题,通过计算该支路的负载和容量在该支路上设置了3台30KVA 的电能质量扰动抑制装置,上述3台电能质量扰动抑制装置中的2台分布在支路的中后段,用于治理严重区域的电能质量扰动抑制。

通过对电能质量扰动抑制装置安装后的支路电压等参数进行检测,发现支线上的电压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最低电压达到了约145V 左右,提升了至少30V 以上,配电网全天供电电压(包含高峰时段)的电压都在规范要求的电压范围内。

支线上电压的相关参数也处于正常水平:三相不平衡度有原先的77%降低至7%以内,降幅十分明显;且中线电流控制在5A 以内,配电网中的谐波大为减少,因谐波所造成的谐波电阻也大为降低,此外,电能质量扰动得到了有效的抑制,对于配电网的冲击也大为缓和,配电网的电能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在配电网中应用电能质量扰动抑制装置虽然能够有效的改善配电网的电能质量,提升配电网的最低电压但是同时也要意识到电能质量扰动抑制策略在治理配电网低电压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1)配电网网架结构及配电网的运行参数对于电能质量扰动抑制策略的影响较大,在应用电能质量扰动抑制策略时需要结合相关参数进行认真的计算确保且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2)电能质量扰动抑制策略最优化是分布式布设,但是分布式布设在实施的可行性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于配电网运行参数复杂为确保分布式布设能够发挥出最优特性需要结合相关参数进行详细的计算。

但是在很多的配电网区段缺乏对于线路和负载接入的详细信息。

(3)电能质量扰动抑制策略应用成本较高,另外其通用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验证,需要对电能质量扰动抑制装置的应用效果、应用成本以及应用的可操作性进行进一步的试验验证,用以确保电能质量扰动抑制能够在治理配电网低电压方面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飞机蒙皮精密成形设备的柔性模具设计与制造

飞机蒙皮精密成形设备的柔性模具设计与制造

飞机蒙皮精密成形设备的柔性模具设计与制造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飞机蒙皮精密成形设备的柔性模具设计与制造变得越来越重要。

柔性模具作为一种具有可塑性、变形性和适应性的工具,能够满足不同尺寸、不同形状飞机蒙皮的成形需求。

本文将对飞机蒙皮精密成形设备的柔性模具设计与制造进行详细探讨,从模具的材料、结构和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种有效的设计与制造方法。

首先,飞机蒙皮精密成形设备的柔性模具应选择高温耐热、强度高、刚性好的材料。

由于成形过程中需要加热模具,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保证模具整体加热均匀。

常见的材料包括高温合金、钢、陶瓷等。

高温合金具有高温强度好、耐腐蚀能力强等优点,适合用于飞机蒙皮精密成形设备的柔性模具制造。

其次,柔性模具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到飞机蒙皮成形的复杂形状和高精度要求。

模具应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能够适应不同形状的蒙皮成形。

可以采用两片式结构,通过调整模具片之间的间隙来实现模具形状的变化。

另外,也可以在模具表面设计有一定的弹性结构,使其能够随着外力变形而恢复原状,实现对蒙皮的精密成形。

在制造工艺方面,可以采用数控加工技术和激光成形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来制造飞机蒙皮精密成形设备的柔性模具。

数控加工技术可以实现对模具的精确加工,保证其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

激光成形技术则可以实现对模具表面的纹理处理,提高模具的成形质量和表面光滑度。

此外,还可以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模具,通过打印层层叠加的方式,实现模具的渐进成形,降低制造难度。

除了上述的设计与制造方法,还应注意柔性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

首先,在模具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到飞机蒙皮的成形工艺要求,确保模具的精度和稳定性。

其次,在制造过程中要注重模具的表面质量和加工精度控制,避免出现表面缺陷和尺寸偏差。

最后,在模具的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维护,及时检查和修复模具的损坏或变形,确保其形状和性能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飞机蒙皮精密成形设备的柔性模具设计与制造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工作。

蒙皮钣金工件铣切吸盘式柔性工装设计

蒙皮钣金工件铣切吸盘式柔性工装设计

◎张爽蒙皮钣金工件铣切吸盘式柔性工装设计(作者单位: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言:蒙皮既是飞机气动外形的重要组成,同时由于其形状与结构的复杂化,曲率与尺寸变化大等特点,也成为了工装设计和加工制造的难点。

实现蒙皮钣金工件的自动化、高精度设计,成为现阶段飞机制造公司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目前,国内几家大型航空制造公司已经着手开始蒙皮钣金件的自动化工装设计,但是仍然处于试点阶段,并且从试点情况来看,在工件精度、加工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基于此,本文就蒙皮钣金工件铣切吸盘式柔性工作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设计原理吸盘式柔性工装包含了若干个真空吸盘,并且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组合形成具有较强吸力的吸盘阵列。

需要进行工件定位时,需要将工件放置在指定位置,然后将该工装上水平方向上的2个定位销打开,将工件固定住。

此时,由控制台调节扫描设备,完成对工件形状、尺寸等各项参数的扫描、获取,然后将所得数据进行后台处理,在计算机中得到一个三维模型。

以该模型作为参照,调用控制指令对吸盘进行仿形三维排列,排列方式与蒙皮工件表面完全契合,从而实现了全面贴合和牢牢固定。

完成该工件的加工后,如果下一个工件在形状、尺寸、结构上存在差异,则根据新工件的三维模型和数据参数,自动重新调整柔性工装的吸盘阵列,从而使新工件与吸盘也可以无缝贴合,完成加工。

二、工装结构设计该套工装主要包括支架床身、移动横梁、Y、Z 方向可数控调整的可调立柱、以及可以在空间转动45°的真空吸盘、真空吸附系统等。

其中,支架床身由本体、齿条、线性滑轨等组成,长度达到8000mm;可移动横梁分别由交流伺服电机驱动,用双齿条保证横梁同步,左右各一条线性滑轨导向;可调立柱由真空吸盘、直线轴承、调形机构、线性滑轨组成,其Y 向移动由伺服电机加减速器驱动,传动方式为齿轮齿条,Z 向移动由伺服电机驱动,Y、Z 方向分别安装限位开关及零点开关。

三、主要结构件的设计1.底座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J. 客车技术与研究 , 0 ,( 6 :0 1. 2 4 62 ) 1- 2 0
第8 期
李文强等 : 蒙皮吸盘式柔性工装 系 飞机 统研 究
17 5
测量 、 裁边 、 、 钻孔 铣切操作时的支撑与定位。
4控制 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能够在 、, l z三个方 向进行调整 , 、 且各个移动横梁之
【 摘
要】 针对我 国飞机生产制造业传统模式中一种零件一套专用工装的问题 ,采用数 字化柔性
工装技术的方法, 研制了一套柔性工装系统 , 了多个固定工装。对应用于飞机蒙皮等零件的柔性工 替代 装 系统进行 研 究 , 系统 通过 电机 带动 立柱 阵列进行 三 维运动 控制 , 用可调 立柱 阵 列对 蒙皮进 行 定 该 利
() 1柔性工装是 由多点阵运动构成 , 大多采用 可调整 的移动
集、 处理 和大 量 电机 轴 运 动控 制 。 制方 案 具有 可 扩 展功 能 , 过 控 通
该总线连接方式解决了大量电机运动控制问题 。 系统的被控对象
由8 0台交 流伺 服 电机 、 于限 位 、 检 测 及 防撞 保 护 的 18 用 零位 6个
辆 的平顺 性 , 电控空 可为
参 考文 献
[] 1 张广世 , 沈钢. 连接 管路的空气 弹簧动力学模 型[] 道学报 , 带有 J. 铁
橡胶工业,0 6 1 )4 _ 3 2 0 ( 1 :O 4 . [] 6 莫荣利 , 谢建藩 , 杨军. 汽车空气 弹簧垂 向动态性 能及试验方法探讨
[] 2 张广世 , 郭荣生. 型高度阀特性参数的研究[] 延迟 J. 铁道车辆 ,0 64 2 0 ,4
( ) 14 2 :- .
5结束语
在研究空气弹簧结构参数和受力关王志春 . 弹簧转 向架 减振形式分析 [] 道车辆 , 空气 J. 铁
j s beclm ry fe a tes i i s ce n lm e yv c u h c, nti c_ h eo - ut l ou na a. trh t h kn s uk dad c p db a u m c u k i s oeterc n a r A t a h ¥
床的高速铣切运动 。
41硬件 结构 .
控制系统硬件选型的原则是确保设备 的稳定 、可靠和长寿 命运行 , 确保执行机构具有快速 的响应 , 并且具有友好 的人机交
互 界 面【 硬 件 框 图 , 图 2所示 。 引 。 如 主要 由 P C机 、 主控 站 P C模块 L
3机械 系统结构设计
位 , 用真 空吸盘对 蒙皮进 行吸 附 夹紧 , 采 最终 实现 了飞机 蒙皮零件 的重 建、 定位 和吸 附夹 紧。最后 用激 光跟 踪仪对 柔性 工装 系统 的运行精度进 行检测 ,结果表 明 x、 z三个方 向的定位精度 均在± .m 以 Y、 o1 m
内、 重复 定位 精度均 在± . mm以 内。 05 0
前国内柔性工装依赖于 国外技术 , 口价格较高。 进 针对上述问题 ,
结合我国飞机蒙皮和壁板类零 重 大 瓶颈 等 问 题 , 影 响 了我 国各种 新 机 型 的生 产 制造 周 期 及 在研究 国外柔性工装技术基础上 , 严重 开发 了国内首创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 的吸盘 其产品的质量『 】 1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飞机制造过程 中越来越广泛 组件的加工工艺特点,
t es se i Y , a i ±0 1 h y t m n X, Z x i s s . mm d h e ttv sto i g a c r y i wih n± 0 n a t er pe i epo ii n n u a s t i 0.5mm. i c c Ke o ds Di ia ; e i eTo l ; c t Cl m p y W r : g t lFl x bl o s Lo a e; a
机 械 设 计 与 制 造
1 56
文章 编 号 :0 13 9 (0 2 0 — 16 0 10 — 9 7 2 1 )8 0 5 — 3
第 8期
21 0 2年 8月
Ma h n r De i n c iey sg

Ma u a t r n fcue
飞机 蒙皮吸盘 式柔性 工装 系统研 究
★来稿 日期 :0 1 1— 6 2 1- 0 1
柔性夹持 固定。可在应用于飞机制造行业 中蒙皮 、 壁板类零 组件
面( C级路面 ) 如 上时, 实施鲁棒控制车辆 的行驶平顺性较被动悬 架车辆有很大 的改善 , 鲁棒控制发挥 了明显作用 。
20 。7 4 :6- . 0 52 ( )3 . , 41
关键 词 : 字化 ; 数 柔性 工装 ; 定位 ; 附夹 紧 吸
【 btat ocr n e r l so est ei o r n p o p nn i dm sc A s c】Cne i t o e o e o s c lolf et ecm oetn o et r n gh p b m f n p at soo y f i
2吸盘式柔性工装原理及关键技术
吸盘式柔性工装 由多点阵真空 吸盘组成 ,吸盘 在控 制程序 间分布较远, 电机数量 、 接近开关数量较多 , 考虑到整个系统的稳 控制下进行三维移动定位 , 生成与蒙皮组件 曲面完全符合且分布 定可靠性 和结构简单 。 故系统采用基于 Eh rA teC T与 C N总线网 A
机构运动形成三维运动 ,控制移动机构 的运动需要大量的 电机 , 如何保证 多轴运 动控制及其 调形过程之 间立柱之 间运动路径不
干涉。
接近开关 , 真空系统以及其它配套保护及控制元件组成 。系统需 对上述器件进行整体检测和控制 , 满足设计要求 。
() 2 柔性工装根据数模 自动排布立柱完成所需形状 , 将零件 放置在该工装上 , 具有三维几何形状 的零件需要 真空吸盘进行固 定。 真空吸盘如何随不 同产品外形进行多角度调整使吸盘上面和 蒙皮 曲面相切 , 及其 吸盘 能否对产 品进行有效 吸附 , 抵御 数控 机
(R l F rigR sac stt , l nvri , hn c u 0 2 C ia ol ogn eerhI tueJ i U iesy C a gh n1 0 2 , hn ) - n i in t 3
㈣ ● ’ 童 ’、 、 曼 ^ . , w ^ ~ 一 、 . H H 、. — " 、. ^ " 、- — , 卜 " . - ’ . ¨ 一卜 、 H 、斤 、一 ’ l— ^ l, 、 .— 1
t dt n l i r t a uatr g a eil toi s m i dv l e yao t gd i l e il to n r io a a ca nf cui , f xbe o l gs t eeo db dpi i t xbe o l g a i r fm n l n ye s p n g af l i t h ooy t r l em yf e ol T e e il t l fra ca kn oe s de , hc D m t n e n l o e a a x d t s h xb o s o rr tsi i t id w i 3 oi c g pc n i o. f l e o i f " u h o
李文强 李 贺 段 磊 刘纯国 隋 阵 (中航T,沈阳飞机工业( I I , 集团) 有限公司, 沈阳 10 5 ) 180 (吉林大学 辊锻研究所 , 长春 10 2 ) 30 2
S u y O c e lx be To s Sy t m or r r f Skn t d n Su k d F e il ol s e f c a t i Ai
c u d b c n r le h o g o u ra rv n b t ra d t e s i o l e po i o ed t r u h o l e o tol d t r u h c l mn a ry d i e y m o n h k n c u d b st n h o g o i 一
s ut oio n l pfrtea ca kni rai dFnl ae r kri api oi p c te t c, sinadc o rr tsi ele.ial LsrTa e p ldt n eth r p t m a h i f s z y c s e s rn i cr yo e eil toss mTerslo p r etn i e ta te oio cuayo unn a ua t xbe olyt .h eut e ei n idc s h sinacr gc c f hf l e x m f t a t hp t c f
均匀的吸附点 阵, 从而精确可靠地定位和夹持蒙皮臼 当产品外形 络技术结合的分布式控制方案 ,teC T总线具有 高达 10 bs 】 。 Eh rA 0M/ 发生变化时 , 吸附点阵布局 自动进 行数 字调整 , 以适应不 同的 的带宽 , 可 是速度 比较快 的总线 ,A C N总线协议废除了传 统的站地 蒙皮组件外形 。并以真空吸附装置有效吸附蒙皮 , 形成柔性夹持 址编码 , 而代之以对通信数据块进行编码。理论上可对 17个节 2 工装定位 。 点进行连接 利用分布式控制方式 , 。 可对现场的大量数据进行采 柔性工装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 存在一些关键技术 :
中图分 类号 :H1 ; H1 2 文献 标识码 : T 6T 2 A
1 引言
固定工装在飞机生产制造业 大量应用 ,现有 固定工装存在 品种多 , 数量大 , 调关 系复杂 , 协 生产 准备周期长 , 精度质量差等
现阶段柔性工装技术在飞机制造行业应用前景广阔 , 如结
构件切削, 钣金件蒙皮切边 , 切割复材构件 , 飞机装配等领域。 目
LIW e —q a 。L DUAN i, U u g o , UIZh n n ing , IHe , Le LI Ch n— u S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