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

第一条: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健康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与安排。

1、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是指“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善状态”,即健康应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2、心理健康者能够⑴了解自我,接纳自我,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⑵正视现实,接纳他人;⑶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⑷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⑸对社会有责任心;⑹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⑺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3、心理健康教育包括两项基本任务,一是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是教育与培养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助其学业、事业成功。二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能适应社会,正常地成长,发展,具体地即⑴帮助学生维持正常的心理状态,避免其出现不利的心理状态,⑵帮助出现了不利心理状态的学生及时摆脱这种状态,回复正常状态;⑶帮助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康复,使之恢复健康状态。实际上这两项基本任务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亦可统称心理健康教育。

4、政治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与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三个方面。政治思想教育主要是形成学生正确的政治方面和科学的世界观;品德教育则培养学生形成社会关于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而心理教育则要形成有利于学生生存、发展的基本心理品质。这三方面教育既有密切联系,即都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又有明显区别,即教育层次性不同、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影响不同,教育途径与方法不同。

5、学生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青少年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这既是他们现时学习、生活、工作之需,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未来接班人和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条: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形成完善的工作网络。

1、学校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一把手校长任组长,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政教处主任任心理疏导站主任,组员有专兼职心理教师、校医、年级组长政治老师、各班班主任和团支书。

2、学校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档案,专兼职心理教师负责日常工作。逐步完善咨询工作条件,规范咨询室工作制度,丰富咨询室工作资料与档案。

3、心理教师或兼职心理教师负责具体制定并在政教处主任领导下组织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担任心理课课程,开设专题心理讲座,指导年级、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负责心理健康咨询室工作。

4、校医室校医协助专兼职心理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协助做好心理健康咨询室有关工作,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5、年级组长组织协调本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时交流工作情况,完成工作事项,促进本年级工作开展。

6、班主任负责本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⑴注意了解分析学生心理状况,采取针对性心理引导和辅导,对出现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与心理健康咨询室和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⑵组织开设心理活动课。有计划、有目的,通过一定的活动项目和形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和体验,实现学生自我心理教育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7、全体教职工都应积极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本职岗位上遵循心理健康规律开展工作。

8、积极向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取得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配合、支持。

第三条:心理健康教育总的原则是提前给予帮助与预防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并对学生家长进行相关教育。

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是时代的要求,是教育方针的要求,也是全体学生的共同需要,是符合心理健康教育规律。

2、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原则。素质教育不能仅仅认为是学习基础中加上某项特长。重要的是人格教育,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任何人格发展的不平衡,都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3、重视学生终生发展原则。心理健康教育是有阶段性的。在一阶段进行教育时,必须考虑下阶段的发展是否有利,应长远地考虑学生终生的发展。

4、全员参与与专兼职人员相结合原则。在学校进行所有教育工作时,都要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规律,不能有所抵触,造成学生心理障碍。所有教职工都应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参与心理健康教育。

5、在具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还应遵循规律,坚持如下主要原则:

⑴学生主体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活动;

⑵点面结合原则,即在面向全体基础上,注意个别疏导与矫正;

⑶平等尊重原则,即交流应是平等的,双向的,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

⑷保密性原则,即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

⑸启发自觉原则,即引导学生自觉的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

⑹积极适应原则,即按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正面疏导为主。

⑺累积成功原则,即微小的进步也应鼓励,不可忽视。

第四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由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任务所确定的,主要应围绕如下内容开展工作。

1、心理素质调查和评估。从策略上看,可分为特异性和一般性调查与评估;从内容上看,可分为智力测验、人格测验和心理健康测验等;从形式上看,可分为问卷调查、测验评定、个别谈话与行为观察等。

2、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一般包括如下内容:

⑴情感教育。即关注人的情感层面如何在教育的影响下不断产生新质,走向新高度;关注人的情绪机制如何与生理机制及其它心理机制一道协调发挥作用,达到最佳功能状态。

⑵性格教育。性格就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培养良好的性格,(如勇敢、自信、豁达等),矫治不良的性格,(如怯懦、自卑、狭隘、嫉妒、暴躁、孤僻等)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

⑶挫折教育。挫折就是人们在实现目标的活动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是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需要或动机不能获得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情绪反应。面对挫折,培养学生形成对挫折的正确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