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人教(部编版)1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大还是小(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大意。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以及观察、想象和比较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够珍视自己拥有的大小事物,并理解大小并不代表重要程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学生能够理解大小并不代表重要程度。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本课,培养观察、想象和比较能力。

三、教学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2.备好白纸、铅笔、尺子等学生用品。

四、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1.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问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常常会遇到哪些大小事物。

如大玩具、小同学等等。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大小决定了物品的重要程度。

3.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大还是小》2. 学生自主阅读1.学生用白纸遮住课文内容,学习篇章标题和图画,并进行主题预测。

2.学生自主阅读,注意读音、语调和语感表达。

3. 听读课文1.教师读《大还是小》课文,学生跟读,重点注意语音语调、语感表达。

2.教师多次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素材,并进行识字、词形、词意分析。

4. 探究课文1.探究课文中的重难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大小并不代表重要程度。

2.引导学生分析图画和课文表达方式,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5. 合作探究1.学生或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本课的主题,并进行探究与对话。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小与重要程度的关系,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对于大小的不同角度和理解。

6. 拓展活动1.针对学生需要进行巩固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识字、填空、辨析等练习。

2.激发学生情感体验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物品的大小、颜色、形状等,在白纸上借助画笔进行绘画,发挥想象力探索大小与重要程度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评价1.基于教学目标,观察学生学习识字、发音、词语理解和现象分析等能力的表现,并进行评价。

2.验收学生完成的绘画,进行情感评价以及绘画与主题的契合度。

大还是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3篇

大还是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3篇

大还是小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3篇【大还是小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说课稿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说课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时”“候”“觉”等11 个生字,会写“自”“己”“衣”3 个生字。

掌握 3 种偏旁“彳” j”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要学会正视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自己又很小。

[教学重难点]1.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每天早上爸爸妈妈送你们上学的时候,当你们看到高年级的哥哥姐姐们自己来上学,有没有很羡慕呢?(生答:有)2.师:那个时候,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要是我也像哥哥姐姐一样大多好啊!)3.师:为什么呢?(因为我再大一些,爸爸妈妈就不用每天辛苦送我上学了。

)4.师:有一个小朋友啊,他也和你们一样,有时候能自己系鞋带、穿衣服时,他觉得自己很大;但是有时候呢,够不到按钮、害怕打雷时,他又觉得自己很小。

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小朋友吧!二、看图读文,整体感知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画出课文生字词,多读几遍。

2.读一读,标出自然段序号。

3.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你能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结合插图说一说。

)4.不明白的地方用横线画下来,并向老师请教。

三、动动脑筋,学习生字1.看拼音读词语。

(课件出示重点词语)2.课件出示课文生字(去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3.认读这些生字,并给这些生字找朋友。

(口头扩词练习)4.巧识字形。

(1)师: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这些字的字形吗?(2)四人小组讨论识记方法。

(鼓励学生结合字形和字义巧识巧记。

)(3)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记住的,汇报交流识记方法。

(比一比:己——已自——目)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本课生字词卡片,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

《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实际操作,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用“大”和“小”描述物体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中事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用“大”和“小”描述物体的大小。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大小不同的实物,如球、苹果、书本等。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记录和绘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大小不同的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它们的大小不同。

”2. 比较物体大小: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用手比划出大小,并用“大”和“小”描述物体的大小。

教师示范,学生跟随。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些实物,用“大”和“小”描述物体的大小,并用手比划出来。

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全班同学一起判断是否正确。

4. 绘画练习:教师发放白纸和笔,学生根据观察和比较的结果,画出大小不同的物体。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能够用“大”和“小”描述物体的大小。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在小组合作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合作意识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展示一些大自然中的物体,如大树、小草、大海等,引导学生用“大”和“小”进行描述。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大自然中的物体,用“大”和“小”描述物体的大小,并用手比划出来。

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全班同学一起判断是否正确。

七、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比较物体大小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大”和“小”描述物体的大小。

《大还是小》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大还是小》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大还是小
教案
目标
•通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大还是小的概念差别,学会使用相关词汇,提高判断能力,培养观察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教学重点
•学生可以理解大小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比较大小,辨别大小的概念
•建立良好的观察力,了解物品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特征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物品大小的概念,建立自己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物品:大小不一的水果、文具、玩具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将一些大小不一的物品拿出来,让学生一起观察。

老师问学生:“这些物品大小有什么不同呢?谁能说说这些物品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状态。

2. 比较
老师要求学生,将大小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将大小不同的物品放在一起,然后让同学们观察比较这两种物品的不同之处。

老师可以特别强调一些与大小有关的词汇,比如“大、小、高、矮、长、短”等等,让学生利用这些词汇来描述物品的大小关系。

3. 分组
老师将一些物品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桌面上比较大小,并分成大小不同的两组,然后老师让两组同学们互相比较交换,看看是否有不同之处。

4. 再比较
老师可以再次拿出一些物品,让学生比较两组物品中大小不一致的物品,挑选出大小与之匹配的物品。

比较完成后,老师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词语来描述出大小相似的物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学总结
在完成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大小的概念,并掌握相关词汇。

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建立自己的观察技能。

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能够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大、小”这两个汉字。

2.能够结合生活实例准确理解“大、小”的概念。

3.能够认识十以内的数字,能用数字描述物品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汉字“大、小”的读音、书写和基本意义。

2.难点:巩固十以内数字和描述物品大小的表达。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大还是小,一目了然》1.教师通过展示物品,让学生观察、比较。

引出大、小的概念。

2.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物品,用手比划出大小,并回答大、小。

3.教师出示汉字“大、小”,让学生观察字形、读音。

并示范如何正确书写。

4.学生跟读汉字,并在黑板上模仿教师书写。

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物品的大小。

第二课《大,还是小?不一定呢》1.教师出示两个相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比较。

2.学生根据两个物品大小的不同,选择正确的图片。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物品大小的判断标准,比如用手比较、用尺子测量等。

4.教师示范如何用数字表示物品的大小,如“一张桌子比一本书大”。

5.学生尝试用数字描述所见物品的大小。

第三课《大小闯关》1.教师出示多组物品,让学生自主判断大小并用数字表示。

2.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比赛谁能最快准确地判断出物品大小。

3.教师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巩固大小的认知和数字的表达。

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听讲、积极参与、书写汉字正确等。

2.通过小组竞赛及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大小认知和数字表达的掌握情况。

学情分析1.学生已掌握“大、小”的基本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大小比较及数字表达方面有待加强。

2.学生已熟练掌握常用汉字的书写,但仍需在笔顺、字形上进行巩固。

教学反思1.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学生更容易理解大小概念,课堂氛围活跃。

2.通过小组讨论、竞赛等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后续可结合图形、模型等实物,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小概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第【1】篇〗10 大还是小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

文章通过“有时候很大”和“有时候很小”的比较,使学生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如何“变大”。

本课设计凸显以下三个方面:1.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

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对读等。

2.激趣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3.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歌曲《快快长大》的视频。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出课题,启发质疑1.出示字卡“大”,引导学生大声地读,并提问:你知道它的反义词吗?2.出示字卡“小”,请学生小声地读这个字。

3.教师讲解: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大,下课在走廊里说话的声音要小。

“大”和“小”是一对反义词。

4.自由交流:请你也举个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时候用“大”,什么时候用“小”?5.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为什么呢?6.导入:有一位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还是小》。

(板书课题)7.读题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8.教师梳理学生的提问,梳理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什么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什么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大”、“小”这两个词汇,能直观地感知大小的概念,进而能够简单运用大小的概念描述事物。

教学重点•理解和使用“大”、“小”这两个词汇•直观感知大小的概念•运用大小的概念描述事物教学难点•能够简单地运用大小的概念描述事物教学准备•一份教案•一份课件•一份扑克牌•一份水杯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大玩具车和一张小玩具车的图片,请学生观察两张图片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 学生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份扑克牌,让学生相互比较大小并分别说出大小关系,例如:红桃A比红桃2大。

3.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大”和“小”的意思,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介绍两个词的用法。

教师需要举一些常见例子,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大”和“小”这两个词汇。

4. 学生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水杯,并告诉学生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想一想,这个水杯算是大还是小呢?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笔,在书本上画出自己手上和水杯的大小比较。

5. 讨论与反思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就学习过程中问题进行反思。

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得到启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大小物体来进行实物比较,锻炼学生判断大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大小的意识,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总结在本节课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际示范活动和教师的讲解学习了“大”、“小” 这两个词汇的概念,能正确理解和使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了解了大小比较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语文表达和思维能力。

大还是小-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读懂包含“大”和“小”字的词语,并正确使用“大”和“小”
表达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大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大”和“小”表达大小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大小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带领学生讨论:“你们会说这些物品的大小吗?这个苹果和这个梨哪个
大哪个小?”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

2. 学习新知
•学生听读教师板书的课文。

•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大”和“小”表达大小的词汇,例如“大树”,“小草”。

3. 听读课文
•学生小组相互帮助,分角色朗读课文。

4. 学生互动
•老师呈现一些物品,例如一些水果,花等物品,并让学生朗读一下物品的名称,并表达出其大小。

•老师让学生互相比较与描述各自课桌的大小,并让学生说出正确的句子,“我的课桌比你的课桌大/小”。

5. 布置作业
•完成《大还是小》课文中的练习题。

四、教学评估
1.学生掌握词汇的程度。

2.学生对大小关系的分类和比较的理解程度。

3.学生编写描述物品大小关系的句子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导入、教学、作业等环节,使学生学会使用“大”和“小”进行物品大小的表达。

但是,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不够,多数只是听讲和回答问题。

下一节课,老师需要更多地进行交流和引导,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

《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

《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

《大还是小》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大小概念,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通过讨论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大小的相对性,学会从不同角度比较事物的大小。

1.3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

1.4 教学步骤(1)教师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小不同的物体。

(2)学生分享生活中遇到的大小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比较。

(3)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大小与事物特点的关系。

(4)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大小比较的方法。

1.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阐述,评估学生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第二章:比较基本大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比较基本大小的方式,学会用语言描述大小差异。

2.2 教学内容学习比较词(如:大于、小于、等于),了解基本的大小概念。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

2.4 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比较基本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语言描述大小差异。

(2)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分组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基本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4)学生分享比较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基本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第三章:比较复杂大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比较复杂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学习比较复杂大小的方式,如:多维度比较、考虑物体特点等。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实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3.4 教学步骤(1)教师讲解比较复杂大小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多维度比较。

(2)学生进行实例分析,分组比较复杂大小关系。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复杂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4)学生分享比较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5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实例分析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观点阐述,评估学生对复杂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第四章:大小与生活实际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将大小概念应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

《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

《大还是小》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初步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初步感知“大”和“小”的概念。

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大”和“小”。

1.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运用“大”和“小”。

第二章:认识“大”和“小”2.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比较物品的大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2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理解“大”和“小”的概念。

设计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大”和“小”的概念。

2.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采用练习教学法,设计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大”和“小”的概念。

第三章:比较大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物品的大小关系。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2 教学内容通过实物和图片,让学生观察和比较,理解物品的大小关系。

设计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描述大小关系的词语。

3.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

采用练习教学法,设计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描述大小关系的词语。

第四章:的大小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用适当的词语描述自己的身体和物品的大小。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2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和比较,让学生理解自己和物品的大小关系。

设计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描述大小关系的词语。

4.3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大小概念。

采用练习教学法,设计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描述大小关系的词语。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巩固对“大”和“小”概念的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大还是小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大还是小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还是小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与小的概念•能够正确辨认物体的大小关系•能够正确使用大和小的词语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物体大小的能力•提高学生识别和运用大和小的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事物大小的习惯•激发学生对物体大小的好奇心和兴趣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辨认物体的大小关系•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大和小的词语三、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大和小的概念四、教学方法•图示法•活动法•讨论法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同小异的图形让学生猜猜哪个大哪个小2.新知呈现(10分钟)•准备两个水杯和一个篮球,放在学生面前,问他们哪个大哪个小•教师将一个小铅笔和一个大板擦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选择哪个大哪个小•再以此类比购物时选尺码大小的概念呈现3.单独作业(15分钟)•给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纸和一只笔,要求学生观察物体大小关系并画出来,然后交给老师评分4.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哪些物品属于大的,哪些物品属于小的,并在纸上进行记录5.复习提醒(5分钟)•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讨论结论,并为词汇表添加新的描述词六、教学评估•学生单独作业、小组讨论以及课堂表现的评估七、课堂扩展•让学生在家中找寻不同大小的物品,如树、建筑物等,并对它们进行观察记录八、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图示、活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辨认物体的大小关系,也让学生增加了对大小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尊重事物大小的观念。

下一步可结合日常生活和实际操作展开教学,加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部编本一年级大还是小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部编本一年级大还是小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部编本一年级大还是小优质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实录大还是小》教学实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出示字卡“大”。

老师:同学们,请大声地读这个字。

(学生读:大)老师: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大。

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学生答:小)2.出示字卡“小”。

老师:请小声地读这个字。

(学生读:小)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别人就听不到了。

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

(同时出示字卡“大小”)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学生读:大小)3.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能说说为什么吗?指名回答)老师:有一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大还是小》。

(板书课文题目)4.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5.自主探究研究。

老师出示自探提示一。

温馨提示一: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6.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研究,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

二、初读课文,研究生字检查自主研究情况。

1)我会读课件出示词语: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小快点儿注:“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快”要带拼音。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④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我会认①这些词中有些生字需要我们记住,瞧,它们已经从词中跳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②识记生字:接下来在小组中相互读一读本课的这些生字,并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说说记住它的办法。

(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在各组中巡视,解答疑难。

)③我来考考大家:我在洞穴里发现了一颗牙。

”(穿)这是我们的识字办法之一——编谜语,猜谜语。

接下来要看你们的本领了,说说你们的识字办法吧!(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④小结:识字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但要注意编的字谜要合理。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大还是小》。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认识大小比较的概念,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大和小的概念及判断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教材:《大还是小》课文。

•教具:图片卡片、大小比较示例物品、黑板、粉笔等。

•学生:小学一年级学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大和小的区别,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新课(10分钟)•呈现《大还是小》课文内容,阐述大和小的概念。

•通过示例物品展示大小比较,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3. 练习与巩固(15分钟)•让学生自行寻找课文中的实例进行大小比较,并用文字描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组内不同小组员的观点,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4.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继续体会大小比较的概念。

•带领学生玩大小比较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5分钟)•回顾当天学习内容,强调大和小的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大小比较的事物。

四、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中或学校中的事物,写出大小比较的体会。

•要求:用文字描述,字数不少于50字。

五、教学反思此节课以《大还是小》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大小比较的概念,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氛围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教案设计,希會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大还是小》,并理解其中的基本含义。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些事物的大小。

3.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大还是小》。

2.能够初步了解课文中描述的事物大小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大还是小》相关教材2.教学投影仪和相关课件3.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实物4.学生们的练习本和铅笔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课件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大还是小的概念,引入本课主题。

2.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小的区别。

第二步:学习课文(20分钟)1.让学生跟读课文《大还是小》,帮助学生正确朗读。

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

3.让学生互相讨论,探讨文章中提到的大小概念。

第三步:小组活动(15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小组内不同物体的大小。

2.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激发其他小组的思考。

第四步:语言拓展(15分钟)1.教授一些描述大小的形容词,让学生举例使用这些词语。

2.练习一些与大小相关的句子,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第五步:课堂小结(10分钟)1.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复习所学知识点。

2.引导学生探讨大小的概念,加深印象。

五、课后作业1.练习朗读课文《大还是小》,正确表达大小的含义。

2.家长孩子一起观察周围的事物,描述不同物体的大小。

3.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练习本上的大小相关题目。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大小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以上就是针对《大还是小》这篇课文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

《大还是小》公开课教案

《大还是小》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大还是小》主题的兴趣。

2.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生活中的大小概念。

2. 引导学生思考大小对事物的影响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比较大小,让学生通过游戏体验大小概念。

2. 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大小的观察和体验,引导学生思考大小对事物的影响。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思考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观点和见解。

第二章:理论基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小概念的理论基础。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大小概念的定义和分类。

2. 讲解大小对事物的影响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讲解大小概念的定义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大小对事物的影响。

教学评价:1. 检查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案例分析和观点。

第三章:实践案例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践案例深入理解和应用大小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提供实践案例,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大小概念来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1. 提供实践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和分析。

2. 解决方案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并解释如何应用大小概念来解决问题。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收集学生的解决方案和观点。

第四章:小组讨论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思考大小概念。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提供讨论话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 引导学生思考大小概念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给定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见解。

2. 小组展示: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解释大小概念在讨论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大小的概念;2.掌握大、小的认识和比较方法;3.能够用语言表述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大、小的认识方法;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3.能够用语言表述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PPT、课件等;2.教学材料:《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课。

3.教学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

通过图片、手势、实物比较等让学生看清事物的大小关系,建立学生清晰的大小概念。

2.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学习大小的认识方法。

认识大和小大:比其他同类物品要大很多的。

小:比其他同类物品要小很多的。

•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加以区分,让学生能够辨别大小。

3. 知识拓展•为了加深学生对大小的认识,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理解掌握。

物品分大小指定一个物品,让学生们来辨认大小,然后在班内物品中选择一个比他更大或更小的物品。

认识句子的长短让学生正视黑板上的句子,然后对比一下句子的长度。

4. 课后练习•布置大小相关的练习题,提醒学生复习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大小概念,能够通过图片、实物、语言等方式来表述。

并且在教学中,我们也加入了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

在教学后期,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展课程,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大小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在复习课程时,也要多加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知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形容词“大”“小”的用法及反义词“小”“大”的搭配。

2.学生能够辨认大小和高矮,准确描述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3.学生能够感知事物的大小和高矮,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形容词“大”“小”的用法及反义词“小”“大”的搭配。

2.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描述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2.如何感知事物的大小和高矮。

教学方法1.以游戏为主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课文及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辅助教学。

3.实际操作中感受大小和高矮,并举例说明。

教学内容前期准备1.让学生拿出纸和笔,分别画出两个不同大小和高矮的物体。

2.老师会抽取其中的几组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不同的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游戏环节游戏一:“大小找不同”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不同大小的图案,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

2.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大小的概念,并学会准确描述大小的差别。

游戏二:“高矮比一比”1.老师会在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依据身高和位置来比较高低差别。

2.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高矮的概念,并学会准确描述高低的差别。

正式课程课文学习:“大还是小”1.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大还是小”并辅以图片展示。

2.让学生回答一些基本问题,如:“故事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实际操作:“感受大小和高矮”1.让学生离开校园游玩,观察周围物品的大小和高矮差别,并在操作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2.对于一些难以观察和比较的物品,老师还会给出合适的道具辅助教学。

结束环节1.学生用一句话描述今天课程的内容。

2.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这节课我最喜欢哪个节目?为什么?”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

2.身体教育课的内容需与语文课程内容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感知力。

3.允许学生在教学环节中提出疑问,并加以解答。

4.鼓励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和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大和小的事物。

3.能够用简单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喜欢的事物大小。

二、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识别生字词。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述。

3.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大小的喜好。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用简单语言表达大小。

2.引导学生对大小进行比较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大还是小》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大小对比图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进行一些与大小有关的游戏或活动,引起学生对大小的兴趣。

2.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有大小差异的物品,引导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差异。

3. 学习课文让学生依次读课文《大还是小》,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4.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中描述的大和小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大和小的事物,鼓励他们用简单语言表达。

6. 操练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重新述说课文内容,加深对大小的理解。

7. 拓展展示一些有趣的大小对比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8. 总结根据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大和小的区别,强化学习。

六、课堂延伸组织学生到操场或实验室进行大小对比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七、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大或小的事物,用图片或文字描述并展示给全班。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学生表达上需要更多引导和练习。

可以在训练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大小的过程中多加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0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大还是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认识“时、候”等 11 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 2 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3.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二、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写“己、衣”等字。

三、教学难点: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歌曲《快快长大》的视频。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出课题,启发质疑1.出示字卡“大”,引导学生大声地读,并提问:你知道它的反义词吗?2.出示字卡“小”,请学生小声地读这个字。

3.教师讲解: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大,下课在走廊里说话的声音要小。

“大”和“小”是一对反义词。

4.自由交流:请你也举个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时候用“大”,什么时候用“小”?5.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为什么呢?6.导入:有一位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还是小》。

( 板书课题 )7.读题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8.教师梳理学生的提问,梳理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什么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什么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读课文,认读生字。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仔细听,听清字音。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一:①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学生自读课文,认读生字词。

2.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我会读。

( 课件出示词语 )shíhou ju é de zì j ǐhěn kuài chuān yī fu时候觉得自己很快穿衣服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④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我会认。

( 课件出示生字 )①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②小组合作,选择自己喜欢的生字说说你记住它的办法。

③集体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点拨:加一加:日+寸=时。

比一比:自—白、己—已、得—很。

认识偏旁:“彳”,双人旁。

比较单人旁和双人旁的不同:亻—彳。

换一换:快—块。

“忄”的笔顺是:。

认识偏旁:“忄”,它是“心”字的变形,叫竖心旁。

猜一猜:洞穴里长颗牙。

( 穿)数一数:衣的笔顺为点、横、撇、竖提、撇、捺。

3.教师利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4.学生齐声朗读所有生字。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特别注意趣味性和方法性,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集体交流的形式集中识字。

巩固了“比一比”“换一换”“猜一猜”“数一数”等识字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激发了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丰富了学生识记生字的经验,提高了学生识字教学的效果。

三、指导写字,正确书写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自”和“己”。

2.引导学生观察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再集体交流。

3.教师示范书写并讲解书写规则,学生一边观察一边随着老师书空。

自:独体字。

书写时要横平竖直,中间几横之间的间距要均匀。

己:独体字。

整个字上窄下宽,竖弯钩要圆转,注意竖弯钩起笔不要出头。

4.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5.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指导至关重要。

本环节在写字指导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发现独体字的书写规律。

“自”和“己”都是独体字,“己”笔画较少。

教师在指导书写中培养了学生自主观察、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使学生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再次朗读,解决问题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二:(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带着课前提出的问题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寻找答案。

2.看插图,引导学生自由交流:你弄懂了哪些问题?(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 自己穿衣服和自己系鞋带的时候。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够不到按钮和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

) 3.男女生对读。

设计意图: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大的需要就是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成功的价值体验感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我表现的需要。

五、再次质疑,布置作业1.小结:“我”为什么一会儿觉得自己很大?一会儿又觉得自己很小?“我”到底是大还是小?这几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仔细思考,下节课,我们再继续研究这几个问题。

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这几句话。

2.布置作业:回家之后再仔细朗读课文,想一想你能不能解决这几个问题。

设计意图:再次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课堂是学生的,应该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质疑导入1.课件出示词语:时候觉得自己很快穿衣服(1)指名认读词语,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2)开火车读词语,学生之间相互纠正字音。

(3)小组比赛读词语,看看哪组读得最准确。

2.朗读全文,边读边完成学习提示。

(1) “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用“____”画出来。

(2) “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用“”画出来。

( 板书:觉得自己很大觉得自己很小)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反复再现中复习并准确掌握已学的生字。

分别用“____”“”等符号画出相关词句,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二、精读感悟,解决疑惑1.引导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问题一:“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1)学生交流:“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 ( 板书:自己穿衣服自己系鞋带 )(2)学生讨论:“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 ( 因为“我”能做很多事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3)拓展交流:你有过觉得自己很“大”的时候吗?(4)指导朗读:当你觉得自己很大的时候,你心里是什么感受?请你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这句话。

(5)男女生赛读。

问题二:“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1)学生交流:“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 ( 板书:够不到按钮怕雷声 )(2)学生讨论:“我”觉得自己很小的原因是什么? ( 因为“我”有很多事情做不到,胆子小。

)(3)拓展交流:你有过觉得自己很“小”的时候吗?2.过渡:我们弄懂了上节课提出的几个问题,大家都是会提问、会思考的好学生。

不过,我们上节课结束的时候,还留下了两个问题,是什么呢?3.学生交流后,课件出示:问题三:“我”什么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问题四:“我”什么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4.讨论交流:和小组同学说一说,你什么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你什么时候又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5.集体交流:“我”为什么有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有时候有时候”是表示事物的两个不同时间的不同状态哟!预设:希望永远在爸爸妈妈身边,所以不要长大。

但希望能帮爸爸妈妈分担重担,所以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

( 板书:希望自己不要长大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6.大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小作者希望自己“大”和“小”时的不同心情。

要指导学生读出内心成长的矛盾和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愿望。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的学习习惯,避免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理解文意。

三、观察模仿,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衣”。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生字,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2)交流:用什么方法可以快速记住这个生字?预设:“衣”字可以用“字理识字法”记忆,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2.学生认真观察“衣”这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和同桌相互交流。

3.教师示范书写,并指导书写要点:整个字的重心落在田字格的正中,撇、捺舒展,呈三角形;强调笔顺,最后一笔是长捺。

4.学生观察,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6.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字形,了解汉字正确的书写笔顺,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然后通过描红,仿写练习,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发育。

“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出端端正正的字。

”在这样扎实的写字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陶冶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

四、自由交流,拓展延伸1.讨论:怎样才能让自己“大”的时候多呢?2.视频播放歌曲《快快长大》,学生自由哼唱。

3.布置作业:回家帮助家人做几件事,证明自己“大”了。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板书设计大还是小觉得自己很大觉得自己很小自己穿衣服够不到按钮自己系鞋带怕雷声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1.《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根据这一要求,我让学生朗读了课文,朗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带着感情读,更有表演读。

学生读得有滋有味,通过朗读,学生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分别用“ ____”“”等符号画出相关词句,体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学思想,同时利用课件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感悟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