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封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密封=初始应力+流体压力>流体压力
流体压力P传递给接触面而形成的接触应wenku.baidu.com分布
挤压型密封圈密封原理
总的最大接触压力: P 3max = P 1max + k P 式中:P——流体压力 k——流体压力传递系数 K≈1 P 1max——最大初始接触压力 P 3max——总的最大接触压力 当P 3max > P 时,即可以保证可靠的自密封。
流体润滑
接触面出现三种情况,不断交替产生: 干摩擦产生磨损, 流体润滑产生泄漏,
边界润滑下形成流体动压油膜
(0.0025mm)起密封作用。 适用于旋转密封、油缸密封
1、挤压型密封圈密封原理—预密封作用 密封圈压缩—密封面变形—初始压缩应力
8~25%的压缩量产生预应力起预密封作用
挤压型密封圈密封原理—自密封作用
作用唇边增强密封效果
唇形密封圈具有比挤压型密封圈 更显著的自密封作用。
4A、往复运动—Y形圈密封原理图
4B、往复密封—PTFE密封原理图
4C、往复密封—V形圈密封原理图
2、旋转密封—骨架油封密封原理
油在密封唇口下形成的边界润滑
油膜示意图(油膜厚度约0.0025mm)
3、旋转密封—油膜轴承密封原理 A、边界润滑原理 B、动压油膜原理 C、负压、回流原理
多肢密封产品断面图
多肢密封唇部理想状态
4、油缸往复密封的机理
P=Pri+Prp
预压紧力(Pri) 流体压力(Prp)
(二)密封原理 密封件分类
1、挤压型密封圈(静密封,如O形圈等) 2、旋转密封圈(工作辊轴承,如夹布油封、 骨架油封) 3、旋转密封圈(油膜轴承,如多肢油封、 双唇密封等) 4、往复运动密封圈(油、气缸密封,如V 型组合密封、Y形圈、PTFE组合密封) 5、活塞式无油润滑压缩机密封
密封原理
干摩擦 边界润滑
流体压力P传递给接触面而形成的接触应wenku.baidu.com分布
挤压型密封圈密封原理
总的最大接触压力: P 3max = P 1max + k P 式中:P——流体压力 k——流体压力传递系数 K≈1 P 1max——最大初始接触压力 P 3max——总的最大接触压力 当P 3max > P 时,即可以保证可靠的自密封。
流体润滑
接触面出现三种情况,不断交替产生: 干摩擦产生磨损, 流体润滑产生泄漏,
边界润滑下形成流体动压油膜
(0.0025mm)起密封作用。 适用于旋转密封、油缸密封
1、挤压型密封圈密封原理—预密封作用 密封圈压缩—密封面变形—初始压缩应力
8~25%的压缩量产生预应力起预密封作用
挤压型密封圈密封原理—自密封作用
作用唇边增强密封效果
唇形密封圈具有比挤压型密封圈 更显著的自密封作用。
4A、往复运动—Y形圈密封原理图
4B、往复密封—PTFE密封原理图
4C、往复密封—V形圈密封原理图
2、旋转密封—骨架油封密封原理
油在密封唇口下形成的边界润滑
油膜示意图(油膜厚度约0.0025mm)
3、旋转密封—油膜轴承密封原理 A、边界润滑原理 B、动压油膜原理 C、负压、回流原理
多肢密封产品断面图
多肢密封唇部理想状态
4、油缸往复密封的机理
P=Pri+Prp
预压紧力(Pri) 流体压力(Prp)
(二)密封原理 密封件分类
1、挤压型密封圈(静密封,如O形圈等) 2、旋转密封圈(工作辊轴承,如夹布油封、 骨架油封) 3、旋转密封圈(油膜轴承,如多肢油封、 双唇密封等) 4、往复运动密封圈(油、气缸密封,如V 型组合密封、Y形圈、PTFE组合密封) 5、活塞式无油润滑压缩机密封
密封原理
干摩擦 边界润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