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应用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应用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8-02-06T13:45:56.72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6期作者:谢霞

[导读]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应用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应用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同期选择非感染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两组PCT、WBC(白细胞)、CRP(C反应蛋白)等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的PCT、WBC、CRP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的PCT、WBC、CRP等水平,与该组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应用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对患者感染严重程度予以充分反映,且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及监测感染情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降钙素原;动态监测;抗感染治疗;效果分析

在临床诊断感染性疾病的过程中,常用的指标主要为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后者属于敏感度较高的炎性标志物,但其特异性较低,且不能对应激、创伤、感染等加以有效区分【1】。作为降钙素的激素原,降钙素原在机体内不会分解为降钙素,且无法释放入血,其仅有0.1μg/L的含量,而机体一旦受到炎症刺激,则降钙素原的浓度就可增加至1000倍以上,因而其可作为新的诊断感染的炎症指标,且在抗感染治疗监测方面意义重大【2】。因此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同期选择非感染患者40例为对照组,从而对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应用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对象,同期选择非感染患者40例为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10-64岁,平均年龄为(37.12±3.18)岁。观察组患者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12-65岁,平均年龄为(38.23±4.27)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病原学检测,然后按照检测结果采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于入院当天采集3mL空腹静脉血,而观察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d、第3d、第5d采集3mL空腹静脉血,均通过离心(3000r/min,常温)5min后分离血清,然后采用酶联免疫荧光法对PCT含量进行检测,0.1μg/L灵敏度,CRP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治疗前后两组PCT、WBC(白细胞)、CRP(C反应蛋白)等水平变化。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数据处理。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卡方检验计数资料,t值检验计量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判定,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PCT、WBC、CRP等水平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的PCT、WBC、CRP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3.讨论

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导致了临床感染患者不断增多,而引起患者感染性疾病的因素主要为寄生虫、真菌、细菌等,因而感染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一旦发生感染,如果不采取措施及时进行治疗,则会严重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特别是对于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小儿患者而言,其危害更大【3】。原因在于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小儿身体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危重患者病情变化较大,一旦其发生感染,就会严重威胁其生命。据已有临床调查数据显示,在ICU病房(重症加强护理病房)中,有大约50%以上的患者存在类型不同、程度不同的感染症状【4】。对于感染患者而言,早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加以治疗,则能有效控制患者感染症状,并促使其病情快速恢复。但由于初期感染时,患者容易对其忽视,而当重视时感染症状已经明显加重。一般非感染患者,其降钙素原

在机体内其仅有0.1μg/L的含量,但患者发生感染后,则降钙素原的浓度就可增加至1000倍以上,因而其可在抗感染治疗监测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5】。

本文的研究中,治疗前,观察组的PCT、WBC、CRP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的PCT、WBC、CRP等水平,与该组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应用于抗感染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能对患者感染严重程度予以充分反映,且有助于患者临床治疗及监测感染情况,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甘平,林春燕.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在老年重症肺炎的诊断和优化抗感染治疗中作用概述[J]. 中国药师,2015,18(06):1007-1010.

[2]罗裕锋,瞿嵘,梁小仲. 降钙素原动态监测在指导重症急性胰腺炎抗菌治疗中的意义[J]. 广西医学,2015,37(05):643-645.

[3]向秀华,徐文波,毛星星,代艳娟. 动态监测降钙素原在抗感染治疗中的应用[J]. 医疗装备,2014,27(02):35-36.

[4]何难,方长太. 降钙素原在监测抗感染治疗及转归中的临床意义[J].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4,35(08):93-95.

[5]储振宇. 降钙素原对小儿重症感染诊断价值及指导降阶梯治疗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11(05):1145-1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