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刺性乳痈ppt课件
粉刺性乳腺炎

【诊断】
1、与妊娠哺乳无关。 2、任何年龄,以年轻妇女为多。 3、多数病人伴有乳头的各种畸形或导管扩张。 4、 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5、临床表现:
初起为乳晕旁的局部红肿、疼痛,反复发作。长久不愈 . ①乳头溢液:呈间歇性、自发性。为浆液性、乳汁性、脓 血性,或有粉刺样物、油脂样物。 ②乳房肿块:大小不一,质地硬韧,边界不清,与皮肤粘 连,但不与胸壁粘连。重者见红肿热痛。 ③瘘管:多发于乳晕旁。 ④一般无发热恶寒。 ⑤毁形严重:多次的切开、破溃,瘢痕累累,乳头扭曲, 乳房变形。如果病变多发,反复不彻底的手术,乳房毁形 更加严重。
【病因病机】
中医:乳头凹陷畸形加之肝郁气滞,肝气横逆,脾胃湿 热。 西医:确切病因不明,有几种认识:①乳头发育不良。 ②既往乳腺炎使该区域乳管因炎性增生,致乳管内腔狭 窄闭塞。 ③中老年女性因卵巢功能减退,乳腺导管呈退 行性改变而致病。 病机:导管内容物为脂性物质堆积,浸蚀管壁造成外溢 ,引起导管周围的化学性刺激和免疫性反应,大量淋巴 细胞、浆细胞浸润。
9、 人的价值,在招收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 。21.5.1 521.5.1 5Satur day, May 15, 2021 10、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低气。* **5/15 /2021 10:30:31 PM 11、人总是珍惜为得到。21.5.15**Ma y-2115- May-2 1 12、人乱于心,不宽余请。***Saturd ay, May 15, 2021 13、生气是拿别人做错的事来惩罚自 己。21. 5.1521. 5.15** May 15, 2021 14、抱最大的希望,作最大的努力。2 021年5 月15日 星期六 **21.5. 15 15、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他内心缺 少什么 。。202 1年5月 *21.5.1 5*May 15, 2021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5/15/ 2021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 21.5.15
乳痈 ppt课件

(2)成脓 患乳肿块逐渐增大,局部疼痛加重 ,皮色掀红,皮肤灼热。同侧腋窝淋巴 结肿大压痛。至乳房红肿热痛第10天左 右,肿块中央渐渐变软,按之应指有波 动感,全身症状加剧,壮热不退,口渴 思饮,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
(3)溃后 脓肿成熟,可 破溃出脓,或手术 切开排脓。亦有溃 后乳汁从疮口溢出 ,久治不愈,形成 乳漏者。 在成脓期大量使 用抗生素或过用寒 凉中药,常可见肿 块消散缓慢,或形 成僵硬肿块,迁延 难愈。
[预防与调护]
·
1.妊娠5个月后,经常用温开水或肥皂水洗净乳 头。乳头内陷者,可经常提拉矫正。 2.乳母宜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饮食清淡。 3.保持乳头清洁,定时哺乳,每次哺乳应将乳汁 吸空。 4.若乳头擦伤、皲裂,可涂麻油或蛋黄油;身体 其他部位有化脓性感染时,应及时治疗。 5.断乳时应先逐步减少哺乳时间和次数,再行断 乳。 6.早期诊治,及时彻底切开引流,避免并发症。 总结复习: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术
乳癖
乳癖是乳腺组织的既非炎症也非肿瘤的良性增生性疾 病。相当于西医的乳腺增生病。其特点是单侧或双侧乳房 疼痛并出现肿块,乳痛和肿块与月经周期及情志变化密切 相关。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地不 硬,活动度好。本病好发于 25-45 岁的中青年妇女,其发 病率占乳房疾病的75%,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乳房疾病。根 据研究资料发现,本病有一定的癌变危险,尤其是有乳癌 家族史的患者,更应引起重视。 [病因病机] 。 气滞、痰凝、血瘀 [诊断] 1.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多在25—45岁,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
乳房疼痛:以胀痛为主,可有刺痛或牵拉痛。疼痛常在
月经前加剧,经后疼痛减轻,或疼痛随情绪波动而变化, 痛甚者不可触碰,行走或活动时也有乳痛。乳痛主要以乳 房肿块处为甚,常涉及胸胁部或肩背部。有些患者还可伴 有乳头疼痛和作痒,乳痛重者影响工作或生活。 乳房肿块: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大多位于乳房的外上 象限,也可见于其他象限。肿块的质地中等或硬韧,表面 光滑或颗粒状,活动度好,大多伴有压痛。肿块的大小不 一,直径一般在1-2~m左右,大者可超过3~m。(片块型、 结节型、混合型、弥漫型 ) [治疗] 止痛与消块是治疗本病之要点。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 论治。对于长期服药而肿块不消反而增大,且质地较硬, 边缘不清,疑有恶变者,应手术切除。
乳痈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护理措施
1. 病情护理 局部:注意观察乳汁分泌情况,观察患乳肿胀范围、皮肤色泽,了
解温度,疼痛程度,有无肿块, 全身:有无寒热,是否伴有胸闷头痛、恶心呕吐及同侧腋窝淋巴结
肿大、压痛等情况。
注意观察病情发展,注意成脓期的症状表现,如乳房肿块疼痛伴持续 性搏动性跳动,按之有波动感,说明已发展至成熟期。 观察溃后脓液的量、色、质、气味及疮口有无乳汁排出,引流是否通 畅,有无“袋脓”或“传囊”。及时更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
护理措施
6.适宜技术 乳汁瘀滞,乳房肿痛初起者,可用热敷和乳房按摩,先轻揪乳头数 次,再用五指从乳房四周向乳头方向按摩。
初期乳房肿痛者还可采用拔火罐法,取侧卧位,选与患处相对应的 背部,以火罐技之。
局部红肿热痛严重者,可给予中药回乳。若有袋脓现象,可在脓腔 下方用垫棉法加压,形成窦道者,先用七三丹,脓净后改用生肌散 、红油膏盖敷。
乳痈之名首见于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古代文献中还有称本 病为“妒乳”、“吹乳”、“乳毒”等。
周口市中医院 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
乳头破碎、内陷 乳汁多而少饮 毒邪外袭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
饮食不节,胃热壅滞 外感风邪
热毒入侵乳孔
病因病机
乳汁郁积
肝郁胃热 乳络阻塞,化热成痈
外邪侵袭
河南省周口市中医院护理部
麦芽回乳,生用还是炒用
《中国药典》“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炒麦芽:行气清食回乳,用于食积不清,妇女断乳; 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调,脘腹胀痛,用量9-15g,回乳
炒用60g。” 《中药学》:“单用生麦芽或炒麦芽120g(或生、炒各60g)用于断乳
粉刺

56
(四)美容治疗(Cosmetics):
1)冷喷治疗:使面部血管收缩,促进炎症吸收; 2)粉刺挤压术:彻底有效清除粉刺; 3)面膜倒膜:使面部血循环加速,增加其新陈 代谢,若加些药物,可增加药物 渗透性,促进炎症吸收。
1.向患者讲明:病因、发病机理及需要综合治疗的重 要性 2.面部护理:洗脸水温控制在36度左右,用含有保护 皮脂膜的凝胶洗脸,合理选择化妆品,不要用油性 膏状的护肤品 3.饮食: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及含糖高的食物; 4.其它:不用手挤压皮损;调解精神情绪;避免日晒
52
(二)内服疗法(systemic therapy):疗程一般要达3月
按皮损表现分: 丘疹性痤疮、脓疱性痤疮、结节性痤 疮、囊肿性痤疮、聚合性痤疮。 特殊类型: 暴发性痤疮、药物性痤疮、职业性痤 疮、婴儿痤疮、月经前痤疮。
15
轻型 16
轻型
重型(囊肿、结节)
重型(瘢痕)
17
重型痤疮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辨证要点
皮疹结成囊肿,或有纳呆, 阳热克阴 便秘。舌淡暗胖,苔薄,脉 证证 滑。
45
七、中成药治疗
1.当归苦参丸:凉血,祛湿。适用于粉刺肺胃蕴热 证。 2.栀子金花丸:清热解毒除湿。适用于粉刺肠胃湿 热证大便秘结者。 3.逍遥丸:疏肝解郁,理气化瘀。适用于粉刺肝郁 血瘀证。 4.血府逐瘀丸:活血化瘀散结,适用于粉刺痰瘀互 结证。 5.丹参酮胶囊:抗菌消炎。用于痤疮炎性皮疹。
乳腺炎PPT课件

精选ppt课件最新
23
乳腺脂肪坏死
临床表现
常有外伤。伤后早期局部皮肤略红或有瘀斑,轻度压 痛。坏死广泛或外伤累及较大的血管者,可以出现大 片瘀斑,随后有微痛或无痛的肿块于伤处皮下出现, 肿块中央液化后可出现柔软区或有波动。局部切开或 穿刺后可见暗红色或血性颗粒状坏死脂肪组织。病变 靠近乳房皮肤及皮下浅层者,常可扪及皮下结节;皮 肤粘连及病变靠近乳头、乳晕者,可以有乳头内陷等 表现。坏死脂肪在乳腺实质内者,常扪及边界不清的 结节。部分病例还可有腋淋巴结肿大。
博罗人民医院 外五科王芸
精选ppt课件最新
1
分类
急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 乳腺结核 乳腺脂肪坏死
精选ppt课件最新
2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 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 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有文献报道急性乳腺炎初产妇 患病占50%,初产妇与经产妇之比为2.4:1。哺乳期的 任何时间均可发生,但以产后3~4周最为常见,故又 称产褥期乳腺炎。
22
乳腺脂肪坏死
病因
外伤是造成乳房坏死的主要原因。多数病例有明确的 外伤史,如撞击、跌交、挤压、手术和穿刺等病史。 但有少数病例,外伤轻微,以致患者无法回忆起外伤 史。根据脂肪组织本身结构的特点,如细嫩而脆弱, 血供较少等,均使脂肪组织在经受外伤后出现血供障 碍及脂肪细胞的破裂与坏死。此外,现代人的活动范 围的扩大、劳作、运动的增加等,均可增加体表软组 织包括乳房脂肪组织的外伤可能性。
精选ppt课件最新
24
乳腺脂肪坏死
病理改变
在活检中或细针抽吸中,常可见有脂质细胞,无异形 细胞可见,可以排除乳腺癌。X线辅助检查有助于诊 断。少数病例于病区可见含脂囊肿或片状钙化,其与 乳腺癌的沙粒状钙化不同。
01第七章乳房疾病(概述、乳痈、乳发)

若初起大量使用抗生素或过用寒凉中药,导致乳房局部结块质 硬,迁延数月难消。部分僵块也可再次染毒酿脓。若邪热鸦张则 可发展为乳发、乳疽,甚至出现热毒内攻脏腑的危象;若脓出肿 痛不减,身热不退,可能形成袋脓,或脓液旁侵形成传囊乳痈; 若乳汁从疮口溢出,或疮口脓水淋漓,久难收口,则为乳漏。均 为乳痈之变证。
第七章 乳房疾病
概述
概说
发生在乳房部位的疾病统称为乳房疾病。 男女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故《妇科玉尺妇女 杂病》指出:“妇人之疾,关系最镇者,则莫如乳。” 关于乳房疾病,早在汉代就有记载。以后历代文献对多种乳房 疾病的病因、症状、治法都有比较详细的描述,对现代诊治乳房 疾病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病因病机】
乳房疾病的发生主要由于肝气郁结,或胃热壅滞,或痰瘀凝结, 或肝肾不足,或乳汁蓄积,或外邪侵袭等,影响相关脏腑、经脉 的生理功能而产生病变。如《外证医案汇编》曰:“乳症,皆云 肝脾郁结,则为癖核;胃气壅滞,则为痈疽。”
化脓性乳房疾病多由乳头破碎或凹陷畸形、感染邪毒,或嗜食 厚昧、脾胃积热,或情志内伤、肝气不舒,以致乳汁郁滞,排泄 障碍,或痰浊壅滞,郁久化热,热胜肉腐而成脓肿。
其顺序是先触按整个乳房,然后按照一定顺序触按乳房的四个 象限:内上、外上(不要遗漏腋尾部)、外下、内下象限,继而 触按乳晕部,挤压乳头注意有无液体从乳窍溢出。最后触摸腋窝、 锁骨下及锁骨上,检查区域淋巴结情况。
触诊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发现乳房内有肿块时,应注意 肿块的位置、数目、形状、大小、质地、边界、表面情况、活动 度及有无压痛;②肿块是否与皮肤粘连,可用手指轻轻提起肿块 附近的皮肤,以确定有无粘连;③检查乳房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月 经来潮的第7〜10天,因为这段时间是乳房生理最平稳时期,如 有病变容易被发现;④确定肿块的性质还需要结合年龄、病史及 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触诊的准确性取决于经验、手感、正确的检 查方法等。
中医外科学乳痈

脓肿形成型
乳房内脓肿形成,皮肤红肿疼 痛加剧,伴有发热、口渴等症
状。
溃后正虚型
乳房内脓肿破溃后,脓液排出 ,全身症状减轻,但伤口久不 愈合,伴有神疲乏力等症状。
02
中医对乳痈的认识
病因病机
病因
乳痈多因乳头破碎、乳头内陷、乳汁郁积、情志不畅等因素 引起。
病机
乳痈的病机主要为肝气郁结、胃热壅滞,导致经络阻塞、气 血瘀滞,形成痈肿。
拔罐法
在乳房疼痛处拔罐,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 淋巴回流,缓解疼痛和肿胀。
按摩法
轻柔地按摩乳房疼痛处,可促进血液循环和 淋巴回流,有助于缓解疼痛和肿胀。
中药外敷
将中药敷在乳房疼痛处,可起到消炎、止痛、 消肿的作用。
日常注意事项
定期自查乳房
定期进行乳房自查,注意乳房是否有 肿块、疼痛等症状,及早发现异常情 况。
中药外敷
将中药研成粉末或制成膏剂,外敷于乳房局部,如用金黄散、玉露散等清热解 毒、消肿止痛。
针灸治疗
针刺疗法
通过针刺特定的穴位,如足三里、三阴交等,以调节气血、疏通经络。
艾灸疗法
用艾条或艾炷在特定的穴位上进行温热刺激,以温通气血、散寒止痛。
推拿按摩治疗
推拿手法
通过推、拿、揉、捏等手法,对乳房 局部进行按摩,以舒缓疼痛、促进血 液循环。
病因与病理
病因
乳痈多由情绪不畅、饮食不节、外感 邪气等因素导致肝胃郁热,或因产后 乳汁瘀积所致。
病理
乳痈的病理变化为气血瘀滞,乳络阻 塞,热毒内蕴,肉腐成脓。
乳痈的分类
01
02
03
04
Hale Waihona Puke 气滞热壅型乳房胀痛,皮肤红热,肿块有 压痛,伴有发热、口渴、小便
乳痈

• 《丹溪心法·乳痈》“乳房,阳明所经,乳头, 厥阴所属,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怒忿所 逆,郁闷所遏,厚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 不行,故窍不得通,而汁不得出,阳明之 血沸腾,故热盛而化脓”。
3、感受外邪
妇女产后体虚,汗出当风,露胸授乳而感 受风邪;
婴儿含乳而睡,口气焮热,热气鼻风吹入 乳孔;
火针洞式烙口引流 针吸穿刺抽脓,脓腔冲洗
(二)溃后期
提脓拨毒 生肌收口
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1、吸出乳汁,勿使淤积 2、患部湿热敷,淡盐开水清洁乳头
封闭治疗 应用足量广谱抗菌药物:首选青霉素类 回乳:1、己烯雌酚:每次口服1-2mg,每日
3次,共5-7日; 2、苯甲酸雌二醇:每次肌肉注射2mg,
苔薄,脉数 舌红苔黄腻, 脉洪数
同侧腋窝淋巴 结肿大或脓毒 败血症
寒热渐退或 身热不退
舌淡苔薄,脉弱 无力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1、血常规检查 2、B型超声检查 3、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诊断要点
多发于产后未满月(产后3-4周)的哺乳期妇女, 有乳头皲裂及乳汁郁积史。
主诉乳房胀痛,继而乳房内出现肿块。 检查可见乳房肿大,皮肤潮红,局部皮温升高,
3.溃后期(正虚毒恋)
加减法: 头晕、心悸者 :加红枣15克、鸡血藤20克; 不思饮食者:加炒神曲15克、厚朴12克; 腰膝酸软者:杜仲12克、续断12。
外治法
(一)郁滞期
揉抓排乳手法 外敷金黄散、四黄膏或玉露膏,每日1换。 物理治疗
(二)成脓期
形成脓肿后,于波动感及压痛点最明显处 及时切开排脓
2、乳痈成脓期内治法选方托里消毒散。 3、乳痈好发于产后3~4月的哺乳期妇女。 4、成脓期乳痈应使用大剂量抗生素或寒凉中
乳痈第六章1

。
三、饮食疗法
(一)郁滞期——清热行气散结
通草15g,赤小豆60g,鲤鱼1条。
(二)成脓期——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猪蹄1只,金银花30g,漏芦10g,陈皮10g,桔梗10g,
穿山甲10g。
(三)溃后期——益气养血生肌
鲫鱼1条250g,豆腐250g,黄芪15g,党参10g,
芍10g,陈皮5g。
四、预防与护理
第六章
乳痈
第一节
一、定义
概述
乳房部急性化脓性感染多见。
二、好发人群
产后未满月哺乳期妇女,初产妇多见
三、临床特点
乳房结块,红、肿、热、痛,伴全身症状。
四、病因
(一)致病菌:金葡菌,链球菌 (二)诱发因素:乳汁淤积,排乳不畅
五、名称分类
(一)外吹:哺乳期,95%。
(二)内吹:妊娠期,少见。
(三)不乳儿:不分性别、年龄、时期
界不清,轻微压痛,可以突
然增大,或时大时小。可红 肿破溃。如果肿块距乳头较 远,与皮肤粘连,易与乳癌 混淆。
手术典型病例
术前
炎性肿块 10*8CM
术后
术前 乳头内翻
术后三个月
破溃口
炎性肿块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五、中医认识
(一)病因病机
1、先天不足,乳头畸形
2、七情内伤,肝失疏泄 3、饮食不节,湿浊内生 4、冲任失调,气血失畅 5、外感邪毒,侵犯乳络
四、临床表现
(一)分期
1、溢液期:早期表现或唯一表现
2、肿块期:起病突然,发展迅速 3、脓肿期:肿块软化,形成脓肿 4、瘘管期:通向输乳孔,反复红肿破溃,久 不收敛
(二)分型
脓肿型
瘘管型
乳痈

[手术步骤]
1.切口 在脓肿最低部位,以乳头为中心,行放射状 切口,避免损伤乳腺管以致发生乳瘘。 位于乳晕部位的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 切口。 深在乳房后的脓肿,则沿乳房下皱襞作弧形 切口[图2]。
切 口
2 乳 房 脓 肿 引 流 的 各 有 种
2.排脓引流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用 止血钳作钝性分离。 进入脓腔后撑开,使脓液流 出;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 深部脓肿可用B超; 脓液培养加药敏;
炎性乳腺癌
多见于青年妇女,尤其是妊娠期或哺乳期 患乳迅速增大,常累及整个乳房的1/3以上, 尤以下半部乳房为甚; 病变局部皮肤呈暗红或紫红色,皮肤肿胀有韧 性,毛孔深陷呈橘皮样改变,局部无痛或轻压 痛; 同侧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质硬固定; 全身症状较轻,WBC不高,抗炎治疗无效 本病进展较快,预后不良。
热毒炽盛证
[症状] 乳房肿痛,皮肤焮红灼热,肿块 变软有应指感,或有袋脓、传囊现象, 壮热,舌红,苔黄腻,脉洪数。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透脓散加减。
乳房内脓肿 乳房后脓肿 乳管内脓肿 乳晕下脓肿 乳房皮下脓肿
乳 房 脓 肿 常 见 位 置
[适应证] 急性乳腺炎已经形成脓肿,即应切开。 [麻醉] 一般用局麻,如脓肿大而深者,应采 用静脉麻醉。
气滞热壅证
[症状] 乳汁郁积结块,皮色不红或微红, 肿胀疼痛,伴恶寒发热,周身酸楚,口 渴,便秘;苔薄,脉数。 [治法] 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方药] 瓜蒌牛蒡汤加减。
1.
2.
3.
4.
当归15g,赤芍12g,血竭6g,皂刺12g, 钩丁30g,二花30g,连翘14g,公英 30g,丝瓜络12g,通草9g,全瓜蒌15g, 路路通15g,鹿角霜15g。水煎服,黄 酒为引,药渣外敷; 芒硝100g外用; 鹿角粉3g,黄酒2两,冲服; 仙人掌,生石膏,鸡蛋清,调敷患处。
《1 例难愈性粉刺性乳痈患者的护理》

《1 例难愈性粉刺性乳痈患者的护理》一、疾病概述难愈性粉刺性乳痈是一种较为少见的乳腺慢性化脓性疾病,多发生于非哺乳期妇女。
其特点是病情反复,病程较长,常伴有乳头内陷、乳晕下肿块、瘘管形成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压力。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1. 病因:- 乳头内陷:乳头内陷导致乳腺导管排泄不畅,分泌物积聚,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 自身免疫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存在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导致乳腺组织发生炎症反应。
- 内分泌失调: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雌激素、孕激素等,可能影响乳腺组织的代谢和修复,增加患病风险。
2. 发病机制:- 乳腺导管阻塞:乳头内陷、乳腺导管狭窄等因素导致乳腺导管阻塞,分泌物积聚在导管内,形成粉刺样物质。
这些物质刺激乳腺组织,引起炎症反应。
- 细菌感染:积聚在乳腺导管内的分泌物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容易引起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导致乳腺组织坏死、化脓。
- 免疫反应异常:患者的免疫系统可能对乳腺组织产生异常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持续存在,难以治愈。
三、临床表现1. 乳房肿块:患者常可触及乳房内的肿块,肿块大小不一,质地较硬,边界不清,可伴有疼痛。
2. 乳头内陷:多数患者伴有乳头内陷,这是本病的一个重要特征。
3. 瘘管形成:随着病情的发展,乳房内的肿块可破溃形成瘘管,瘘管可通向乳头或乳晕,排出脓性分泌物。
4. 疼痛:患者可感到乳房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可为隐痛、胀痛或刺痛。
5.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
四、治疗要点1. 保守治疗:- 抗生素治疗:对于伴有细菌感染的患者,可给予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
- 中药治疗:中药内服和外敷可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有助于缓解症状。
- 乳腺导管冲洗:通过乳腺导管冲洗,可清除导管内的分泌物和脓液,减轻炎症反应。
2. 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乳腺区段切除术、瘘管切除术等。
第八节面部疖痈ppt课件

(三)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 增高 2.脓液细菌培养 明确致病菌 3.药物敏感试验 明确敏感的抗生素。 (四)心理-社会状况 当面部疖、痈发生于年轻病人时,常认为影响 到自己的面容,妨碍其社会交往,因而表现出 焦虑、烦躁。个别病人为使其尽快消除,擅自 采用不正确的处理方法,如挤压、烧灼等,这 样往往会导致炎症扩散,甚至产生严重并发症。 而有的病人则对面部疖、痈重视不够,以致延 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
治疗要点 面部疖、痈的治疗应局部和全身治疗相结合。 在严重早期,无显著全身症状时应以局部治疗 为主,同时选择必要的药物治疗。 (一)局部治疗 1.疖初起时可用2%碘酊或碘伏涂擦局部,每 日一次,并保持局部清洁。痈局部治疗宜用高 渗盐水纱布局部持续湿敷,可促进早期痈的局 限、软化和穿破。 2.切开引流 在急性炎症得到控制,局部肿胀 局限,并已形成明显的皮下脓肿而又久不破溃 时,才可考虑在脓肿表面中心、皮肤变薄的区 域作保守性的切开引出脓液,切忌分离脓腔。
并发症 在口腔颌面部感染中面部疖痈最易发生全身 并发症。这是因为:疖痈的病原菌毒力较强; 上唇与鼻部“危险三角区”内的静脉常无瓣 膜;以及颜面表情肌和唇部的生理性活动易 使感染扩散等因素所致。 当感染侵入面静脉发生静脉炎及血栓形成时, 静脉回流受阻,可出现颜面广泛水肿、疼痛。 感染沿静脉逆行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表现为患侧眼睑水肿、眼球突出、眼压增高、 运动受限、视力减退、畏光流泪,全身高热。 甚至可引起脑膜炎、脓毒血症、中毒性休克, 未及时正确治疗可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好发群体 全身衰竭、消耗性疾病、糖尿病、免疫低下等人群 疾病症状 一、疖 疖初期为皮肤上出现红肿热痛的小硬结,呈锥形隆起,有触 痛;2-3天内硬结顶部出现黄白色脓头,周围为红色硬盘, 患者自觉局部瘙痒、烧灼感及跳痛;以后脓头破溃,排除少 许脓液后疼痛减轻;或其顶端形成一个脓栓,与周围组织分 离而脱落,炎症逐渐消退,创口自行愈合。病程中除引流区 淋巴结可伴有轻度肿痛外,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反复发生 的慢性疖肿称为疖病,全身皮肤均可累及,迁延不愈,多因 糖尿病、肾病、肿瘤等消耗性疾病造成免疫功能下降引起。 二、痈 面部痈好发于唇部,上唇多于下唇,男性多于女性。感染的 范围和组织坏死的深度均较疖严重并伴有剧烈的疼痛。唇痈 病人因唇部极度肿胀、疼痛、张口受限而导致进食、言语困 难。局部区域淋巴结肿大、压痛。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畏 寒、高热、头痛、食欲减退。除面部外,颈部、背部、腰部、 臀部及大腿等处皮肤也多见。
中医外科学-乳痈

分類 內吹乳癰——妊娠期 外吹乳癰——哺乳期,占90%以上 不乳兒乳癰——非妊娠、哺乳期 男女老幼 --肉芽腫性乳腺炎、 漿細胞性乳腺炎
2021年8月18日
二 病因病機 (外吹乳癰)
內因:肝胃蘊熱(p552-B1-4) 外因:外邪侵襲
乳汁鬱積
乳絡閉阻 氣血瘀滯 腐肉釀膿
2021年8月18日
肝胃蘊熱
細目二 乳癰
2021年8月18日
2021年8月18日
2021年8月18日
2021年8月18日
乳癰
概述 病因病機 診斷和鑒別診斷 治療 預防與調攝
2021年8月18日
一 概述
熱毒侵入引起急性化膿性疾病--“急性乳腺 炎”
特點:乳房結塊,紅腫熱痛,潰後膿出稠厚 並有惡寒發熱等。初產、產後1月內。
瘡口溢乳,或正虛無力托壓,以致毒邪擴散,出現危象。
2021年8月18日
五 治療
治療原則:
以消為貴 鬱滯者以通為主,避免過用寒涼藥物 成膿者以徹底排膿為要 併發膿毒血症中西醫結合治療。
2021年8月18日
內治
氣滯熱壅證(初期) 熱毒熾盛證 (成膿期) 正虛毒戀證(潰後期)
2021年8月18日
2021年8月18日
初期 成膿期 潰後
轉歸與預後
治療得當,則邪散塊消,腫痛皆除,可以痊癒; 大量抗生素/過用寒涼,塊硬難散,遷延數月; 邪熱鴟張可發展為乳發、乳疽。
潰後膿出稠厚,身熱漸退,腫消痛減,逐漸癒合; 膿出不暢,腫痛不減,身熱不退,袋膿或傳囊; 部分僵塊可再次染毒,邪熱蘊蒸,也能導致釀膿。
2021年8月18日
內治
氣滯熱壅證(初期)
★主證:乳汁鬱積結塊,腫脹疼痛, 皮膚不紅或微紅,乳汁排出不暢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

中医外科临床诊疗指南——粉刺性乳痈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粉刺性乳痈的诊断、辨证、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粉刺性乳痈的诊断和治疗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粉刺性乳痈(Comedomastitis)粉刺性乳痈是发生于非哺乳期和非妊娠期妇女的慢性化脓性乳腺疾病。
其临床特点是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化脓溃破后脓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易反复发作,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症状较轻。
相当于西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导管扩张症等。
3 临床与鉴别诊断3.1 诊断要点[1,2,3.4.5]多发生在非哺乳期、非妊娠期的女性。
单侧乳房发病多见,也可双侧发病。
偶见男性。
部分患者伴有先天性乳头全部或部分凹陷,并有白色带臭味的粉刺样分泌物或淡黄色油脂样分泌物溢出。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分肿块期、脓肿期、瘘管期。
初起结块发于乳房一处,多伴疼痛,逐渐出现红肿,容易由一个象限蔓延到多个象限,形成多灶脓肿。
溃破后脓液中夹杂白色粉刺样分泌物或淡黄色油脂样分泌物,久不收口形成瘘管;乳晕区病灶常与输乳孔相通;或反复红肿,溃口相继增多。
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
大多数患者恶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较轻。
部分患者急性发作期可有高热,少数可见下肢皮肤结节红斑。
3.2 辅助检查[1,2,3.4.5]3.2.1 实验室检查部分病例可有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血清催乳素升高。
脓液细菌培养无特异性细菌生长(如结核杆菌等)。
3.2.2 影像学检查B超:早期仅见导管扩张;脓肿期可见多灶性不规则低回声、液性暗区或混合性团块连成片状。
MRI增强:肿块期、成脓期可见多灶性不规则低密度影,周围见不均匀强化;瘘管期可见局限性低密度影或管道样结构(乳晕区多见)。
3.2.3 病理学检查乳房肿块细针穿刺或空芯针穿刺病理学支持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可见到急、慢性炎细胞或浆细胞,导管扩张,肉芽肿形成等。
3.3 鉴别诊断[1,2,3.4.5]3.3.1 乳岩粉刺性乳痈表现为结块红肿时易与炎性乳腺癌相混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房肿块
• 起病突然,发展迅速。 • 肿块多位于乳晕区,可向某一象限伸展。
• 肿块大小不等,直径大多小于3 cm。
• 肿块形状不规则,质地硬韧,表面可呈结节样, 边界欠清,常与皮肤粘连。 • 乳房局部疼痛不适,一般无发热等全身症状。
乳
瘘
• 脓肿自溃或切开后,脓液夹有粉刺样物, 常形成与乳头孔相通的瘘管,周围僵块反 复肿痛或化脓,经久不愈。 • 严重者病变范围超出乳晕区,波及乳房一 个或数个象限,深度可达乳清证
外治
初起、成脓、溃后
其他疗法
手术、抗生素
预防与调护
(1)经常保持乳头清洁,清除分泌物。 (2)保持心情舒畅,病情反复发作者更要树立 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忌食辛辣炙煿之物。
本节完
乳头溢液
• 多表现为间歇性、自发性,并可持续 较长时间。
• 溢液性状多为浆液样。
• 先天乳头凹陷者乳窍多有白色粉刺样 物分泌,并带有臭味。
肝经蕴热证
• 证候:乳头溢液或乳头凹陷有粉刺样物溢出,乳 房结块红肿疼痛,按之灼热;伴发热,头痛,便 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 治法:疏肝清热,活血消肿。
• 方药:柴胡清肝散加白花蛇舌草、山楂等。乳头 有血性溢液者加茜草炭、牡丹皮、生地榆、仙鹤 草;乳头溢液呈水样者加生薏苡仁、茯苓;脓成 者加白芷、皂角刺。
其他疗法
• 手术:可行乳腺区切除术或加乳头矫形术。少数 年龄较大,乳房肿块较大或与皮肤粘连严重或形 成多个窦道者,可行乳房单纯切除术。
• 抗生素:炎症严重时可考虑联合应用甲硝唑和其 他广谱抗生素。
诊 断
临床表现可见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女性,
均在非哺乳期、非妊娠期发病,大多数患者有 先天性乳头全部凹陷或部分凹陷。多见单侧乳 房发病,少数患者可双侧乳房先后或同时发病。 病变呈慢性经过,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临床 表现复杂多样。
乳头溢液 乳房肿块 乳 瘘
诊 断
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1)乳腺x线钼靶摄片可见在乳晕周围及其他部位有密度 不均匀性增高,边界不清,其中夹杂有条索状致密影, 乳晕周围皮肤增厚。CT增强后见不均匀强化,病灶处有 低密度影。 (2)B超在病灶处见不规则片状低回声,内见增强光点, 如有多处低回声可互相连通。 (3)乳腺肿块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可见多种细胞混杂, 以浆细胞为多,还有其他炎性细胞。脓血性和乳汁样溢 液涂片中,可见到大量的白细胞、吞噬细胞、组织细胞, 淋巴细胞及浆细胞,腺上皮细胞可因炎症而有形态上的 改变。 (4)部分病例血清催乳素水平明显增高。
余毒未清证
• 证候:脓肿自溃或切开后脓水淋漓,久不收口, 或时发时敛,局部有僵硬肿块或红肿化脓;舌质 淡红或红,苔薄黄,脉弦。
• 治法:扶正托毒。
•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可酌加白花蛇舌草、生 山楂、虎杖、丹参等。
初起、成脓、溃后
• 初起用金黄膏外敷。
• 成脓切开或扩创引流以彻底清除坏死组织,脓腔 大或多个者加用拖线法。 • 溃后创口用八二丹药线或红油膏纱条引流,红油 膏或金黄膏盖贴。术后10~14d拆除拖线,创面脓 腐脱尽后,改用生肌散、红油膏或白玉膏盖贴, 加用垫棉绷缚法促进愈合。
鉴别诊断
乳岩粉刺性乳痈在急性炎症期易误诊为炎性乳腺癌。粉
刺性乳痈的乳房肿块因其质硬、不规则、与皮肤粘连,或 局部皮肤呈橘皮样变,或有乳头凹陷等,与乳岩很类似。 但乳岩的肿块多无疼痛,溃破后渗流血水,与粉刺性乳痈 溃破后流脓或脓血,可能暂时愈合,易反复发作的特点不 同。
乳衄(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瘸)乳头溢液多呈血性及淡黄色液体,
或在乳晕部触到绿豆大小圆形肿块。但无乳头凹陷畸形,乳 窍无粉刺样物排出,肿块不会化脓。
治 疗
注重内治与外治相结台,未溃偏重内治, 已溃偏重外治,而且药物外治、手术切 开排脓或扩创或拖线法及垫棉压迫等方 法根据具体情况配合使用。单纯表现为 乳头溢液患者,宜寻找病因,适当对症 处理。
治 疗
肝经蕴热证
素有乳头凹陷畸形,乳络不畅。因情志 抑郁,肝气失疏,气血瘀滞,经络阻塞。 聚结成块,郁蒸腐肉酿脓而成,溃后容 易成瘘。若气郁化火,追血妄行,可致 乳头溢血。
病因病机
西医认为由于乳头凹陷或乳腺导管堵塞,
乳腺导管上皮细胞脱落及大量脂类分泌物积聚 于导管内而导致其扩张,积聚物分解产生的化学 性物质刺激导管壁而引起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和 纤维组织增生。病变逐渐扩展累及部分腺叶而 形成肿块,炎症呈急性发作时可形成脓肿,脓 液中常夹有脂质样物质,脓肿破溃后可形成通 往输乳孔的瘘管。
粉刺性乳痈
粉刺性乳痈是发生在非哺乳期或 非妊娠期的乳房慢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
其临床特点是常有乳头凹陷或溢液,初 起肿块多位于乳晕部,化脓溃破后脓 液中夹有粉刺样物质,易反复发作, 形成瘘管,经久难愈,全身症状较轻。
“粉刺性乳痈”一名首见于顾伯华主 编的《实用中医外科学》。
病因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