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环境(圣才出品)
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解析及考研真题详解-国际金融理论【圣才出品】
第三章国际金融理论第一节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BO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引起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199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版了《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
其中,对国际收支的定义是:国际收支是以统计报表的形式,系统总结特定时期内一国的经济主体与他国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它包括货物、服务和收益,对世界其他地区的金融债权和债务的交易以及单项转移。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国际收支平衡表(BOP statement)是指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复式记账原则)和格式,将一国一定时期国际收支的不同项目进行排列组合,进行对比,以反映和说明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的表式。
由于各国的编制要求不同,所以各国自行编制的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其项目内容各具特点。
按照《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组成部分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两大账户。
具体构成如图3-1所示。
图3-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1.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经常项目是指对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行为进行记录的账户,它包括三个子项目:货物和服务、收入以及经常转移。
(1)货物和服务(goods and services)货物一般包括居民向非居民出口或者从非居民那里进口的大多数可移动货物。
服务是经常项目的第二个大项目。
服务包括以下内容:运输、旅游、通信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个人和文化及娱乐服务、其他商业服务、政府服务。
(2)收入(income)收入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
其中,职工报酬包括以现金或实物形式支付给非居民工人的工资、薪金和其他福利。
投资收入包括居民因拥有国外金融资产而得到的收入,其中又包括直接投资收入、证券投资收入和其他投资收入三部分。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一、简答题(本题含1-5个小题,每题8分,共40分)1.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是如何解释在技术授权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存在国际直接投资的?答:(1)内部化理论的内涵:由于市场本身的不完全属性,造成了企业运营的市场成本过高;与市场交易相比,跨国公司的一些特有优势在公司内部运营更有效率,这称之为内部化优势。
(2)以技术授权作为利用外国市场的战略具有缺陷,在以下三种情况下技术授权的市场风险和成本过高:第一,企业拥有宝贵的技术,而转让协议对这种技术不能提供恰当的保护;第二,企业需要严密控制外国公司,以便在这个国家市场份额和利润能够最大化;第三,企业的技术和技能无法通过转让协议而得到明确表述。
因此,即便是在技术授权高度发达的今天,企业依然会为了获得内部化优势而进行国际投资。
2.简述保障措施在WTO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并例举5种WTO允许使用的保障措施。
答:(1)保障措施在WTO法律体系中的作用主要有:①促进某一产业的调整,表现在允许狭义的保障措施的使用上;②建立某一产业,表现在保护幼稚产业条款上;③反对不公平贸易,表现在反补贴、反倾销措施上;④解决宏观经济问题,表现在国际收支平衡措施上;⑤实现安全、健康及相关目标,表现在一般例外上;⑥允许关税减让的重新谈判。
(2)允许使用的5种保障措施①按照《GATT1947》第12条的规定,在遵守相关条款的规定下,缔约方为了保障其对外金融地位和国际收支,可以限制商品准许进口的数量或价值。
②按照《GATT1947》第18条的规定,对于只能维持生活水平处在发展初级阶段的缔约方,在必要时可以采取影响进口的保护措施或其他措施。
③按照《GATT1947》第28条的规定,当某缔约方利益受到实质损害时,缔约方全体可以随时因特殊情况准许某缔约方进行谈判,以修改或撤销本协定有关减让表内所列的某项减让,但应在相应的程序和条件下进行。
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
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专业课真题复习笔记学习建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孙子·谋攻》诺登学习网作为一家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学习网站,给出一些专业的学习建议,以帮助考生顺利上岸。
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适用以下些学院:经济学院(专业学位)、商学院(专业学位);2022年总计招生6人。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全套(会员免费)1.考研真题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总(含部分答案)【5小时高清视频】国际商务硕士《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重点院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版)国际商务硕士《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名校考研真题汇总2.教材教辅韩玉军《国际商务》(第2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希尔《国际商务》(第11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3.注意要点第一,希尔的国际商务相对简单,适合零基础的同学看。
这本书上有不少案例,非常经典,强烈建议多看看,考试用得着。
第二,就考试来看,韩玉军的《国际商务》更为重要。
韩玉军老师是人大的教授,之前年份部分考题还是该书的课后习题原题。
相对于希尔《国际商务》,这本书特别适合应试考试。
至少背三遍,包括课后题,特别是理论模型相关内容一定熟记于心,最好在笔记上总结一遍国际贸易、金融的所有理论,这是基础。
第三,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同学,在学习国际商务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经济学原理,建议去看一看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第四,光看教材还不够,由于考题涉及到现实案例分析以及热点问题,强烈建议平时多关注热点,如多看看华尔街见闻之类的网站(微信公众账号)。
国际商务考卷主管论述题目为主,注重“广”,因此建议多看书,拓宽知识面,博闻广见。
4.专业课考试题型人大国际商务专硕考试题型较为固定,一般为:简答题: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论述和计算:3小题,每题20分,共60分;案例分析题: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一、简答题1.简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内容,并指出其局限性。
2.简述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和特点。
3.简要说明要素价格均等定理的意义及实现机制;在现实中,各国的劳动工资存在持续的差异,请结合要素价格均等化的条件说明其原因。
4.简要说明外资大量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和比较优势的影响。
5.列举四种国际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方法,并简要解释。
二、论述和计算6.2013年12月1日,某外汇市场上美元的汇率为1欧元兑1.3586美元,预期一年后的汇率为1欧元兑1.4129美元(中间价),那么美元兑欧元年预期贬值率为多少?一名外汇交易员若对此情况用升贴水向客户报价,那么他给出的1年期美元报价(中间价)应是多少?7.请结合麦当劳在中国的实践来论企业跨国经营管理中如何处理好本地化战略与标准化战略的关系。
8.2003年以来,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国内很多学者主张,随着进口成本上升和国内投资需求的增加,中国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宏观经济出现过热苗头。
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压力和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应对人民币进行升值,并走向浮动汇率制。
随着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不断增加,2003年以来,众多美国官员和学者以不同方式提出了人民币升值的要求。
进入2005年,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逐渐减弱,要求中国政府提高汇率制度弹性和采取扩张财政政策的呼声越来越大。
请运用国际经济学及汇率的基础理论,尝试分析如下问题:(1)分析国内学者主张的理论基础。
(2)为什么美国的政策主张从要求人民币升值转向要求中国增加汇率弹性和采取扩张财政政策?三、材料分析9.自2004年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至今,中国银行行业的规模与实力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在世界金融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以市值为例,根据Bloomberg的数据,截止2012年,全球市值前10位的银行中,中国拥有4席,与美国持平。
工商银行按市值曾为全球最大的银行。
2013《福布斯》全球企业200强,亦将工行置于榜首。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解析【圣才出品】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解析一、简答题1.简述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答:(1)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含义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是指以各国不同生产部门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自由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
该理论可以概括为:“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要素禀赋理论又称H-O定理,最早是由两位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师生俩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不断加以完善。
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而不同的资源禀赋产生了不同的要素成本,一国将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2)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区别①贸易产生原因不同。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是劳动生产率差异;H-O理论认为是要素禀赋差异。
②使用要素不同。
比较优势理论是单要素生产模型;H-O理论是双要素生产模型。
③交换规律不同。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内交换规律不能适用于国际交换;而H-O理论认为国内交换规律可适用于国际交换。
④研究对象不同。
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H-O理论的研究对象不仅包括劳动生产率,还包括其他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等。
⑤比较优势理论是从生产要素的质量上分析和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H-O理论则是从生产要素的数量上分析和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⑥一般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是基于外生的技术差异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差异,而H-O 理论是基于外生的自然资源禀赋差异而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不同。
(3)比较优势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联系①在比较优势理论里,国家间比较优势的国际优势差异被归结为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但有关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怎样产生以及如何发展的问题,比较优势理论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研究,比较优势理论只是一种假说,是外生的比较优势理论。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一、简答题(本题含1-5五个小题,每题8分,共40分)1.简述比较优势陷阱,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1)所谓“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初级产品比较优势陷阱,一种是制成品比较优势陷阱。
(2)比较优势陷阱产生的原因有:①比较优势产生的基础来源于一国产品间具有生产率或者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
发展中国家虽然拥有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随着要素的全球流动,以及资本技术新能源对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替代,使得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不再具备垄断优势,以此获得的贸易利得也难以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
②不同的要素会带来不同的利益。
各国的经验表明,制成品的出口比初级产品出口带来较大的利益。
③现实中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使得商品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不能如实地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从而引起贸易福利的不均衡分配。
规模经济、技术进步成为引发国际贸易的新经济变量,这使得仍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指导开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家陷入了比较优势的陷阱。
2.比较绿地投资和跨国并购的优缺点。
答:(1)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或新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①绿地投资的优点:首先,在外国建立全新企业不用面对旧企业的遗留问题。
绿地投资能使企业最大限度地建设自己想要的分支机构形式。
在一家新企业建立规章制度,要比改变被并购企业的规章制度容易得多。
其次,相对于并购来说,没有资产高估的风险。
最后,绿地投资能保证技术不被泄漏。
这对许多国际企业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在这些企业中,把已有企业的产品、能力、技能和诀窍转移给新建子公司是它们创造价值的首要途径。
国际商务硕士(MIB)考试《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详解-国际商务环境与运营第一章至第四章【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国际商务环境与运营第一章国际商务环境一、名词解释1.国际商务[浙江财经大学2017、2015国际商务硕士]答:国际商务主要是指国际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跨国经营活动,或者说国际商务是研究围绕这些跨国经营活动产生的相关事务,包括企业的国际战略、策略,资源配置及经营管理,市场开发与拓展,如何遵守、规避国际规则,如何适应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环境,以及如何使自己的思想、产品或服务适应国际市场等。
国际商务的本质是“跨国界”,最基本的国际商务活动是跨国界的经济交易活动。
国际商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
2.跨文化风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国际商务硕士]答:跨文化风险是指在异质文化的共处中由文化误解导致人们价值观产生冲突进而使得跨国公司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因为参与者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跨文化风险在国际商务中时常发生。
管理跨文化风险的措施有:了解另一种文化,尽量使用该国的语言;避免文化偏见,培养全球中心思想;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距离。
3.文化冲击[浙江工商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答:文化冲击又称为文化震惊、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身处不同国家的文化或不一样的环境中而经受的一种困惑、焦虑的状况。
文化冲击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饮食、语言、服饰,直至行为举止、人口密度、政治经济环境等等;既有身体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精神因素。
在一个崭新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冲击使得受冲击者无所适从,甚至整个的心理平衡和价值判断标准完全丧失。
4.商业伦理[中央财经大学2013国际商务硕士;宁波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答:商业伦理是商业与社会关系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商业活动中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及其规律,研究使商业和商业主体既充满生机又有利于人类全面和谐地发展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进而研究商业主体应该遵守的商业行为原则和规范、应当树立的优良商业精神等商业道德问题。
(NEW)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含部分答案)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一、简答题(本题含1~5五个小题,每题8分,共40分)1内部化理论(internalization theory)是如何解释在技术授权高度发达的今天为什么还存在国际直接投资的?2简述保障措施在WTO法律体系中的作用,并例举5种WTO允许使用的保障措施。
3在国际会计中涉及到跨国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务报表合并问题,假设1家美国公司于某年年初投资1800万日元用于在日本设立一家子公司,该子公司分别在年初和年中购买了各900万日元的固定资产和存货。
假设年初和年中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分别是1美元=100日元和1美元=80日元。
年终时该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局部)包含以下内容,此时汇率为1美元=90日元。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解析【圣才出品】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解析1.简述贸易条件,并说明一国出口生产率提高其他不变贸易条件是改善还是恶化,说明原因。
答:(1)贸易条件贸易条件通常是指A国以一定量X商品与B国相应数量的Y商品相互交换,两者的交换比例就是国际贸易条件。
即贸易条件就是进出口商品的比价。
贸易条件一般有如下4种。
①净贸易条件净贸易条件又被称为是商品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
用公式表示:N=(P X/P M)×100其中,N表示净贸易条件,P X表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 M表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②收入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出口数量变化考虑进来。
用公式表示:I=(P X/P M)×Q X式中,I表示收入贸易条件,Q X表示出口数量指数。
③单因素贸易条件它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变化考虑进来。
用公式表示:S=(P X/P M)×Z X其中,S表示单因素贸易条件,Z X表示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④双因素贸易条件它是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把进出口商品的劳动生产率都考虑进来。
用公式表示:D=(P X/P M)×(Z X/Z M)×100其中,D表示双因素贸易条件,Z M表示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2)贸易条件改善原因:由贸易条件的定义和分类可知,在双因素贸易条件下,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本国出口生产效率的上升,会使贸易条件数值上升,因此本国的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2.简述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的理论基础。
答:(1)产业内贸易的理论基础①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是相对于产业间贸易而言的,指的是两国之间在同类产品中发生的进出口。
产业内贸易理论考虑了以前贸易理论的不足与优点,认为一国开展国际贸易并非只为获得资源上的比较优势,还为获取规模经济报酬。
产业内贸易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的突破在于其分析框架从完全竞争市场转向不完全竞争市场。
国际商务硕士《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真题详解-国际商务环境与运营第一章至第四章【圣才出品】
第四部分国际商务环境与运营第一章国际商务环境一、名词解释1.国际商务[浙江财经大学2017、2015研]答:国际商务主要是指国际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跨国经营活动,或者说国际商务是研究围绕这些跨国经营活动产生的相关事务,包括企业的国际战略、策略,资源配置及经营管理,市场开发与拓展,如何遵守、规避国际规则,如何适应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社会环境,以及如何使自己的思想、产品或服务适应国际市场等。
国际商务的本质是“跨国界”,最基本的国际商务活动是跨国界的经济交易活动。
国际商务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
2.跨文化风险[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研]答:跨文化风险是指在异质文化的共处中由文化误解导致人们价值观产生冲突进而使得跨国公司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目标发生偏离的可能性。
因为参与者有着不同的文化传承,跨文化风险在国际商务中时常发生。
管理跨文化风险的措施有:了解另一种文化,尽量使用该国的语言;避免文化偏见,培养全球中心思想;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距离。
3.文化冲击[浙江工商大学2012研]答:文化冲击又称为文化震惊、文化休克,是指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身处不同国家的文化或不一样的环境中而经受的一种困惑、焦虑的状况。
文化冲击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饮食、语言、服饰,直至行为举止、人口密度、政治经济环境等等;既有身体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精神因素。
在一个崭新的文化环境中,文化冲击使得受冲击者无所适从,甚至整个的心理平衡和价值判断标准完全丧失。
4.商业伦理[中央财经大学2013研;宁波大学2011研]答:商业伦理是商业与社会关系的基础,它研究的是商业活动中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及其规律,研究使商业和商业主体既充满生机又有利于人类全面和谐地发展合理的商业伦理秩序,进而研究商业主体应该遵守的商业行为原则和规范、应当树立的优良商业精神等商业道德问题。
在当今时代,如果企业只追求利润而不考虑商业伦理,则企业的经营活动会越来越为社会所不容,必定会被时代所淘汰。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详解一、简答题1.简述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基本内容,并指出其局限性。
答:(1)按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关键假设,小型开放经济中的利率r 必定等于世界利率w r ,即w r r 。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扩展了开放经济条件下不同政策效应的分析,说明了资本是否自由流动以及不同的汇率制度对一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说明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影响总收入的效力取决于汇率制度。
在浮动汇率下,只有货币政策能影响收入。
财政政策通常的扩张性影响被通货价值的上升和净出口的下降所抵消。
在固定汇率下,只有财政政策能影响收入。
货币政策正常潜力的丧失是因为货币供给全部用在了把汇率维持在所宣布的水平上。
(2)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被称为开放经济条件下进行宏观分析的工作模型,为分析不同汇率制度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良好的分析工具,但其仍然存在以下的局限性:①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只分析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缺乏对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的研究。
其研究的是小国模型,对大国模型缺乏研究。
②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假定价格水平不变,可见该模型从方法论上仍是短期分析的范畴。
短期分析的主要的弱点在于仅仅考虑国际收支平衡和内部平衡实现的政策效应,忽略了自动调节机制对国际收支平衡和内部平衡的影响。
③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资本完全流动假设与现实世界差距较大,该模型忽略了交易成本、预期等因素对汇率的决定和对国际收入的重要影响,因而削弱了模型的理论解释能力。
2.简述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和特点。
答: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为取得国外企业经营管理上的有效控制权而输出资本,设备,技术和管理技能等无形资产的经济行为。
(1)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①按跨国公司对海外子公司拥有股权份额的程度,对外直接投资可分为合资经营与独资经营两种类型。
a.合资经营是指由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投资者依照东道国法律在东道国境内共同投资设立一家新的企业,投资各方依据各自出资额的多少共同行使经营管理权,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经营形式,由此设立的企业称为合资经营企业。
中国人民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试大纲解析及考研真题详解-环 境【圣才出品】
第一章环境第一节国际商务文化环境一、文化概述1.文化的定义文化(culture)是一个社会全体成员或是一群人表现的、长期形成的并且世代相传的价值观、宗教、符号、信仰、思维模式等一些思维特征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文化的含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是同一社会或同一群体的成员共享的一套思想,尤其是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其次,文化是通过符号代代传播的;再次,文化是由一个社会或是群体的成员过去的行为逐渐形成的,并不断变迁;最后,文化是需要学习的,并在逐渐学习的过程中积累、形成以及变化。
2.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后天习得的文化不能遗传,而是后天习得的。
人类文化的习得过程和传递过程是个扬弃的过程,是认识和经验架构上的转变,是文化的抽象形式的转变。
(2)文化具有强制性文化强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直接文化强制,另一种为间接文化强制。
直接文化强制即指一个社会个体的行为和思维方式必须符合某种文化所容许的类型,否则将会受到某种程度的社会干预或孤立。
间接文化强制是指文化并没有对一个社会个体的某些行为和思维方式有强制规定,但除了选择特定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社会个体没有其他选择。
文化强制使得一个人在知觉、判断及行为上往往与社会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具有趋同性,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从众效应。
(3)文化具有适应性一种文化具有适应性指任何文化都应该适应本群体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文化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一个社会群体的习俗上,基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会产生不同的习俗。
(4)文化是不断变迁的世界上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文化模式,文化只有在不断变迁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发展和进步,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发现和发明、革命与社会制度变革、文化借用或传播以及文化移入等。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文化变迁是缓慢而不间断的。
二、文化的要素文化要素主要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风俗、审美、教育、物质因素等方面。
1.语言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反映着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而社会文化环境同时也制约着语言的发展与完善,影响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
国际商务硕士(MIB)考试《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试专用教材-考试大纲解读【圣才出品】
一、重点院校《国际商务专业基础》考研真题的命题规律 (一)贸易理论的解释或阐述是重点考察内容 在《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命题指导意见中,第一部分即为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贸易理 论是国际商务专业最基本的知识点。例如: 1.简述国际直接投资折衷论。[暨南大学 2017 国际商务硕士] 2.简述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中国人民大学 2016 国际商务硕士] 3.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分别适合解释哪种类型的贸易?[对外经济贸易 大学 2019 国际商务硕士] 4.比较优势理论与绝对优势理论的相同点和区别。[复旦大学 2018 国际商务硕士] 这类考题都具有一个相同的命题思路:考察考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程度。对于这类考题, 属于基础性的考题,也是考试内容中规定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过程中, 对于考试内容中规定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应熟练掌握。 复习建议: 考生在复习备课过程中,特别是第一轮复习过程中,重点掌握考试内容中规定的理论知 识,多总结理论框架,对每一个理论的假设条件、核心思想、适用的范围和局限性等都应了 如指掌。 (二)注重运用理论解释我国经济商务现象 在《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命题指导意见中,有与中国相关的大纲标题,这意味着考生不
圣才电子书
·欧洲一体化实践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其他区域自由贸易安排
·中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实践
第二部分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5.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理论
·水平与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发展及其主要类型
·中国式跨国公司的理论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部分国际商务:环境、管理与运营第一章环境第一节国际商务文化环境一、简答题1.什么是文化?简述文化各要素对国际商务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答:(1)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2)文化差异主要包括语言、宗教、价值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风俗、审美、教育、物质因素等方面的不同。
它们对国际商务的影响如下:①语言。
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时,不仅要使用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同时也依赖于体态语言和其他非词汇交际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文化的差异。
美国教授爱德华·霍尔将文化划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
所谓语言情境,是指围绕一个特定事件所传递的暗示和其他信息,即不同时间、空间、事件、协议下的各种“语言”。
高语境文化中的交际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所谈话题的来龙去脉或肢体语言、特殊腔调和环境的细微差别,大部分信息不能通过语言部分直接获得,必须根据实情的前因后果以及自己的揣摩意会才能获得。
②宗教。
宗教对于商务活动的影响一方面体现为宗教的具体教义对于商务活动的直接影响,例如禁止出售某些产品或者禁止在某段时间工作;另一方面体现为由宗教而衍生出的社会伦理体系或是价值观对于商务活动的影响。
宗教对于商务活动最重要的影响在于不同的宗教所形成的对工作和企业家精神的看法,以及宗教伦理对一国商务活动成本的影响程度。
③价值观。
所谓文化价值观,是指文化中的一些具有普遍的规范性的价值观,它使得生活在该文化中的成员用不同的价值尺度来评判周围的事物和行为。
霍夫斯泰德提出了衡量不同文化间价值观差异的三个方面: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数、权力距离指数和男性度/女性度指数。
④社会结构。
虽然所有社会都分成等级,但对国际商务活动影响最大的是社会阶层的流动程度。
社会流动性是指个人能从自己所生的社会阶层里流动出去的程度。
各社会的社会流动性有着很大的不同,最严格的等级制度是种姓等级制度。
⑤社会制度。
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于同一事物和行为的价值判断是不同的,因此在开展国际商务活动时,应该注意社会群体的划分,并根据不同的社会群体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迎合其价值观,从而取得国际商务活动的成功。
⑥风俗习惯。
理解风俗习惯在进行国际商务交往,尤其是进行国际商务谈判时十分重要。
如果只按照自己的风俗习惯来理解某一问题可能是完全错误的,无法得到合作对方的认可,也无法达成最后的合作。
⑦审美。
来自于不同背景的人对于美的定义差距如此之大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们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对于周围事物的认识必然不会保持一致。
⑧教育。
在国际商务中,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商务区位和国际经营活动的方式上。
在进行国际商务合作时,首先,对于合作对方国家的教育情况做一定程度的了解和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步骤;其次,由于教育的差异,也使得进行国际经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方案都要与当地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特点相适应。
⑨物质因素。
文化中的物质因素主要是指文化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其与社会组织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紧密相连。
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时,基础设施完善与否也成为区位选择的一个因素。
2.文化差异如何影响企业的跨国经营与管理?[厦门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答:在跨国经营中产生的国际企业,由于处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地域环境中,必然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势必会在企业中造成文化之间的冲突,从而成为企业跨国经营的重大挑战。
文化差异对于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和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市场需求层面文化对于人们的消费需求欲望和消费者行为有着强烈而广泛的影响,由于世界各国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所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消费者往往具有其独特的消费需求,这种独特的需求可能表现为独特的产品,也可能表现为独特的消费方式或消费习俗等。
因此,跨国公司要想在这些市场上获得成功,必须提供与当地消费偏好相吻合的产品与服务。
(2)经营管理层面文化差异带来的经营管理困难主要有:①文化差异给商务谈判带来了困难,来自不同文化的人沟通交流方式不同,时间观念不同,这些都将提高商务活动的成本;②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有着不同的需求和期望,对决策方案和管理制度的理解或执行程度也不同。
多元文化也给跨国企业带来了一些好处,如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方案,知识、思维等方面的互补优势,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率和竞争力的新观点、新思想等。
(3)外部环境层面对于跨国公司来说,文化因素在选择到哪个国家设厂投资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对外经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法律文化有所不同,这些都会影响公司的选址决策。
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不同,跨国企业面临的风险和收益比也将不一样,进入市场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
②不同国家的社会结构、基础设施的建设、所信仰的宗教对跨国公司的经营成本也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在基础设施完善、所信仰的宗教对企业家精神持赞赏态度的国家从事跨国经营,将受到比较小的限制,企业能比较如自己所愿地从事经营活动,并极大地缩减成本。
3.什么是跨文化管理?为了克服异质文化冲突,管理者需要选择哪些合适的跨文化管理策略?[浙江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答:(1)跨文化管理,即在全球化经营中,对子公司所在国的文化采取包容的管理方法,在跨文化条件下克服任何异质文化的冲突,并据以创造出企业独特的文化,从而形成卓有成效的管理过程。
(2)为了克服异质文化冲突,管理者需要选择的跨文化管理策略主要有:①本土化策略,即根据“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的管理。
雇用相当一部分当地员工,与当地的消费者容易达成共识。
②文化相容策略,分为文化的平行相容策略和隐去两者主体文化的和平相容策略。
③文化创新策略,即将母公司的企业文化与国外分公司当地的文化进行有效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一种新型的企业文化,以这种新型文化作为国外分公司的管理基础。
④文化规避策略,特别注意在双方文化的重大不同之处进行规避,不要在这些“敏感地带”造成彼此文化的冲突。
特别在宗教势力强大的国家更要特别注意尊重当地的信仰。
⑤文化渗透策略,公司对当地员工进行逐步的文化渗透,使东道国员工逐渐适应了这种母国文化并慢慢地成为该文化的执行者和维护者。
⑥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跨国公司可以借助比较中性的,与母国的文化已达成一定程度共识的第三方文化对设在东道国的子公司进行控制管理。
⑦占领式策略,全球营销企业在进行国外直接投资时,直接将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强行注入国外的分公司,对国外分公司的当地文化进行消灭,国外分公司只保留母公司的企业文化。
4.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什么,对于商务活动的意义如何?[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国际商务硕士]答: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是与别人交往时要讲究忠、信、义。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忠的方面。
在儒家思想里,忠于自己的上司被看成一种神圣的责任——一种绝对的责任。
在以儒教文化为基础的现代组织里,维系雇员与其组织领导之间的忠诚,可以减少在一些对阶级较为敏感的社会里管理层与工人之间的冲突。
某种在其价值观体系中强调忠的文化,有可能降低管理层和工人的合作成本。
忠是对上级而言的,如工人对管理者的忠诚,而不是盲目忠诚。
义的概念也很重要,儒教伦理强调上级的责任是对下级的忠诚作出回应,即赐福给他们,如果没有这些恩惠,那么也将不会有忠诚。
(2)义的方面。
义是指上级对于下级的忠诚做出回应,即赏赐恩惠给下级。
义集中反映为日本的终身雇佣制,工人对于上级忠诚,多年后经理与工人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知识,给公司带来巨大利益,同时在其退休后,公司会以优厚的退休工资作为对其在工作期间的忠诚的赏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获得了高速发展,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西方工业国家内现代化所带来的社会弊病,很多学者将这种成就的深层原因归结为儒教伦理体系在这些国家的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3)信的方面。
儒家思想家非常强调这一点,虽然不守信的行为对违规者短期可能产生利益,但从长期看不守信是没有好处的。
信的重要性有较大的经济意义,如果公司之间能够诚实守信、恪守合同,从事商务活动的成本就低,因为无须聘用收费昂贵的律师来解决合同纠纷。
与一个不太诚实的社会相比,在儒教社会人们可能会果断地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合作投资。
当公司都恪守儒教道德时,它们可以彼此信任,不会违反合作协定的条款。
所以,与不太诚实的社会相比,在诸如日本这类社会中,公司之间合作的成本可能较低。
5.有人认为,期望西方国家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也遵循其母国同样的道德标准是没有道理的,请讨论这一观点。
[浙江大学2011国际商务硕士]答:个人认为,期望西方国家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也遵循其母国同样的道德标准是没有道理的。
西方国家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不遵循其母国同样的道德标准的原因主要有:(1)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政策以及行业规定的不同,发展中国家由于在技术上较为落后,因此对于一些产品的质量以及标准要求较低,所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就可以降低标准,节省成本。
(2)发展中国家急需资本,往往吸引资源密集型或者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行业,发达国家也往往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落后的产业,而这些产业在母国是严格限制的,发展中国家却迫于发展经济提高就业率等原因将这些产业引入。
(3)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廉价且丰富,员工往往得不到相应的福利待遇,不仅工资水平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经常遭受不公平待遇。
这在发达国家是很少看到的。
虽然由于客观和主观原因,西方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不遵循母国的道德标准,但不表示这是应该的。
发展中国家应该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跨国公司的道德标准,在引入产业时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