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语法化研究1
语境作用下语法化的语用研究
语境作用下语法化的语用研究语法化指实词获得某些语法意义变成虚词或者已经虚化的词其语法意义进一步增强的过程。
语用充实是语法化的重要机制之一,语法化的语用研究离不开对语境的讨论。
语法化包含语义变迁和语法变异两个方面;语境作用下,二者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语用充实。
通过对汉语“被”字历时演变的考察,研究结果表明,语境中“被”字语义、语法意义的语用充实促使“被”字语法化产生。
标签:语法化语用充实语义变迁语法变异“被”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是一种词汇语法现象,指语境中实词演化为虚词,或由语法性较弱的词演化为语法性较强的词的过程。
语法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语法化研究词汇由实词演变为虚词的轨迹和产生机制等,而广义语法化将词汇层面的演变扩展到句法、语篇及语用层面[1](P7)。
语法化的产生最初发生在语言的语用层面上[2](P223),语法化是语言语用法规约化的过程[3](P67~85)。
从语用学的视角研究语法化则不能忽略语境的作用。
Diewald[4](P103~120)、Heine[5](P83~101)、刘坚[6]、郝书阁[7]等认为,语境因素是语法化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从语言的内在特性来看,“词语语义和语法功能总是在一定的语境之中得到体现的,实词虚化最终是在一定的语言表达使用环境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8]。
然而,语法化过程中,语境是如何影响词汇语义和语法意义的?语义变迁和语法变异是如何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语法化的?语用因素是怎样通过语境触发语法化的?围绕以上问题,本文以汉语“被”字的历时演变为例,从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上对“被”字语法化进行考察,从而进一步揭示“被”字语法化产生的语用机制。
一、语法化与语境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语境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整个自然、社会、文化环境;狭义上的语境指‘上下文’”[9]。
狭义上的语境不仅丰富语言语义,而且为语言演变和发展提供了适当的环境。
语法化理论
概念
国内语言学界有关语法化的概念不一。几家有代表性的解释有:语法化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 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沈家煊,1994)刘坚、马壮寰等也有过这样的表述,即一般 称之为“实词虚化”。语法化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指短语或词组逐渐凝结为一个单位的过程,可分别简化为词 汇的虚化和短语的词汇化。(江蓝生,2001)语法化是实词或者松散的篇章结构变为稳固的语法手段的历时,其 结果是新的语法标记或者句法结构。(石毓智,2003)上述语法化的概念,都有其合理性。因为“语法化”是一 个新创的学科术语,汉语“语法化”一词来源于英语grammaticaliation,结合汉语的特点,国内语言学家自然 对语法化有不同的理解,但其区别主要体现在研究的范围上。
语法化理论
汉语语法研究理论
目录
01 概念
03 动因与机制
02 兴起和发展 04 思路和特点
语法化理论是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理论研究和语法现象的研究上,对语法化的概念、研究动向、语 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随着语法化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中国语 言学界对语法化理论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成为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理论研究和语法现象的研究上,对 语法化的概念、研究动向、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少有成就的学者在这个领域结合汉语的 特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最早提到语法化的语言学家是法国学者Meillet(梅耶),他在《语法形式的演变》(1912)一书中使用了 grammaticaliation一词,用来描写一个词汇形式如何演化成一个语法标记。他把语法化解释为一个词语演变为 附着语素,一个附着语素演变为词缀,以至于一个词缀演变为另一个不能进行分析的语素的过程,并提出三个观 点:1.由虚化产生的新的语法形式会引起语法系统的变化;2.语法化是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虽然也可以分出阶段 来;3.虚化的程度跟使用频率成正比。
语法化研究综述
语法化研究综述国内语言学家也对语法化的定义进行了探讨:1.沈家煊给语法化的定义是: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
2.刘坚等的定义如下:通常是某个实词或因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变化而造成词义演变,或因词义的变化而引起句法位置、组合功能的改变,最终使之失去原来的词汇意义,在语句中只具有某种语法意义,变成了虚词。
3.马壮寰认为,语法演化是单向的,即从实词向虚词、向语法形式和结构进展,而不是相反。
语法形式的演进是从语法化程度较低的变为程度较高的,从开放类变为封闭类,从具体变为抽象。
4.杨成虎的定义更为简洁,即语法化通常是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成分的一种现象,是实词虚化为语法标记的过程。
一般说来,语法化现象至少应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实词虚化、句法化现象、词汇化现象。
实词虚化三种情况中,实词虚化是最基本的、最常见的,因而有被误解为语法化概念本身的倾向。
实词虚化的实质就是某个词新的词类语法功能的获得,或者说从一个语义域的成员化为另一个语义域的成员。
句法化句法化现象即章法成分向句法成分的转变,语用因素规约后向语法因素过渡以及词序在实际使用中被凝固化,从而表达某一具体语法功能等转变过程。
词汇化词汇化现象指的是引起词语表达(lexiclexpression)失去其直接性和透明度,进而演化成不能从字面意思推测出其真正意义的词组。
国内外关于语法化所达成的共识国内外关于语法化,已达成四点共识:一是语法化的主体是句法化(尤其是实词虚化)、形态化;二是语法化大多是有理据的,有动因、有机制,语言的经济性、像似性、明晰性以及说话者的目的、语用推理等,都是影响语法化的重要因素;三是语法化是渐变的过程;四是语法化是单向性为主的(从实到虚,从比较虚到更虚),语法化体现着一个基本的特征,即坚持走由实到虚,而不是相反的进程,这是一个单向性的特征或者说一维性和不可逆性特征。
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
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汉语语法化问题的研究》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汉语语法化的现象、机制和影响。
语法化,指的是语言中某些实词或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丧失原有的词汇意义或结构意义,转而获得新的语法功能的过程。
汉语作为一种孤立语,其语法化现象具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文章首先对汉语语法化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语法化的内涵和外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接着,文章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汉语语法化的过程进行梳理,揭示了汉语语法化的历史轨迹和发展趋势。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探讨了汉语语法化的机制和动因,包括重新分析、隐喻和转喻、频率和语境等因素对语法化的影响。
文章还对汉语语法化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语法化不仅改变了汉语的词汇和句法结构,也影响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语用功能。
语法化还与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密切相关,反映了汉语使用者的语言习惯和心理特征。
文章对汉语语法化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通过对汉语语法化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的本质和特点,为汉语教学和汉语国际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二、汉语语法化的基本理论语法化理论是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尤其对于汉语这种具有丰富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语言来说,其语法化过程的研究更具深度与广度。
汉语语法化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语法化的定义、特点、动因以及机制等方面。
语法化是指语言中某些实词或短语结构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语境、频率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失去原有的词汇意义,而获得某种语法功能的过程。
在汉语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例如“了”“着”等助词,以及“把”“被”等介词,都是从实词逐渐语法化而来的。
汉语语法化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一是渐进性,即语法化过程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演变逐渐形成的。
二是单向性,即一旦某个词语或结构发生语法化,就很难再回到原来的状态。
三是系统性,即语法化不仅仅是个别词语或结构的变化,而是整个语言系统的调整和优化。
第5章语法知识课件
(二)动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 失等意义的词。例如: 1.表示动作行为:走、走、看、听、批评、宣传、 保卫、学习、研究、进行、开始、停止、禁止。 2.表示心理活动:爱、恨、怕、想念、打算、希望、 关心、害怕、担心、讨厌。 3.表示存在、变化、消失:在、存在、发生、有、 演变、发展、生长、死亡、消失。 4.表示判断:是。 5.助动词:表示可能、愿望、必要:能、能够、会、 可以、愿意、肯、敢、要、想要、应当、应该。 6.趋向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来 (上来、下来、进来、出来、回来、过来、起来)、 去(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
方位词,有定位性,放在词语之后,与诗词组成方位短语,表示空间位置;前头 往往加介词,组成介词短语;少数可以表示时间的位置。
方位词有封闭性,能产性差。
处所名词,表示地点及位置的名词,语法特点是: (1)能直接作状语。 如“咱们广州见。”而“街、房子、河、海、树林”等就不能。 (2)能作“在”、“到”的宾语,能放在“到”、“到……去”、“从……来” 的格式中。 如“门口、机场、市场、城市、农村、操场、体操房、体育场、教室、花园”。 一般名词不能放在“到……去” 、“从……来”的格式中,除非加上“那儿”、 “……里”等,使之成为处所短语,如“到桌子那儿去”、“到老张那儿去”、 “到房子里去。”所有的地名都是处所名词,如:美国、亚洲、北京、天安门、 颐和园,等等。 (3)有些名词如“邮局、宿舍、图书馆”等既是普通名词,又是处所名词。
关于数词和量词的补充说明:
数词“二”和“两”与量词搭配的时候,有不同 的表达习惯: (1)用在表示度量衡单位的词的前面时候,除了 “二两”不能说成“两两”以外,用“二”和“两” 都可以,如“二斤”、“两斤”(但北方人不常这样 说,但说“两公斤”),“二寸”、“两寸”,“二 尺”、“两尺”,“二米”、“两米”。 (2)用在一般量词前的时候只用“两”,不用 “二”。如“两个”、“两条”、“两只” 、“两 辆”、“两架” 等。但在表示对两个人的亲切的称 呼时却可以说“二位”,也可以说“两位”。
语法化研究综述
语法化研究综述作者:段贺磊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下》2012年第08期【摘要】关于语法化研究今天已不是一个新概念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法化理论进行总结、归纳,主要包括语法化的定义以及语法化的动因、机制。
【关键词】语法化语法化的动因机制【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052-02引言语法化研究最早始于中国。
Harbsmeier(1979)认为,语法化的概念在中国13世纪就提出来了,如“元朝的周伯琦在《六书正伪》中说:“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
杨成虎考证11世纪的宋代已有虚字之说。
周辉《清波杂志》卷七就有“东坡教诸子作文,或辞多而意寡,或虚字多而实字少”的记载①1。
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语法化为“实词虚化”。
近年来,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也就是实词虚化,正受到西方语言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语法化的诱因、模式和规律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我国语法化理论最早在1994年由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综观》开始的。
此后沈家煊、文旭相继发表文章介绍国外的语法化理论。
随着语法化理论在中国的引进和发展,中国语言学界对语法化理论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出现了一大批引人注目的论文和专著。
语法化理论不断完善发展,将会对语言学的研究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关于语法化(一)语法化的定义“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这一术语最初由法国语言学家Meillet提出来并在《语法形式的演化中》(1912)中使用这一词。
他把语法化主要解释为一个词语演变为附着语素,一个附着语素演变为词缀,以至于一个词缀演变为一个不能进行分析的语素的过程。
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指的是语法范畴和语法成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或现象,最典型的表现是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汇或结构式演变成无实在意义、仅表语法功能的语法成分,或者一个较虚的语法成分变成更虚的语法成分。
Grammaticalization语法化精品文档
他们都认为通过语法化过程的研究, 可以从历时 的角度寻找语言形式和功能演变的动因,进一步 揭示人类的认知与语言发展之间的象似性现象, 以进一步证明语言不是一个自治的系统, 并将语 言的历时研究和共时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从更深 层次上对语言作出认知解释.
Langacker 认为在一个“力量-动态”事件中会 发生一系列的能量交互过程,一个接一个地 向下传递。可图示为:
head
tail
2. 舞台模型(stage model)
观察者(viewer)如同在台下观看演员表演的观众, 目光前视时形成了一个视觉注意区,可称为舞 台表演区(onstage region),舞台道具和背景都 在这一区域之中,但观众的注意力常常集中在 舞台上表演的演员身上。
典型事件模型
Langacker (1991,2000) 主张用“典型事件模型”来解释句法成分 和结构。
典型事件模型是由许多“概念基型” 构成的,后者来自日常生 活中的、反复发生的几种基本身体经验,主要是身体、物体、 空间运动,还包括知觉、思维、情感等。
认知语言学家们一般认为在物质世界中最有意义的经验是“力 量-动态” (Force-Dynamic),包括肌肉施力、受力、对力的克服、 执行物理性的动作等,其中的概念基础主要包括:对物体的感 知(如物体占有一定空间)物体随时间变化通过空间运动,物 体处于某一状态或显现出来某一特征,及对这种状态或特征的 变化理解。语言中的基本句型结构是在典型事件模型的基础上 形成的。
Langacker 将语法化描写为: the process of the evolution of grammatical elements from lexical sources ( 词项演变成语法成分的过程).
语法化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_以_所_字为例_管春林
2008年9月第6卷第5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S e p .,2008V o l .6N o .5*收稿日期:2008-01-16作者简介:管春林(1965—),男,浙江桐乡人,浙江财经学院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专门用途英语和汉英对比研究。
语法化研究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以“所”字为例管春林(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上海200062)[摘 要] 语法化顺序和二语习得顺序都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语法化的研究成果来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文章以“所”字的语法化为例,试图说明语法化研究成果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价值。
文章首先回顾了“所”字研究的历史,分析了“所”字的语法化过程,然后进一步探讨了语法化研究成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文章提出:语法化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语法项目排序的合理化,使语法要点的解释更加清晰,而且还有利于打通古今,使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教学相互连接,从而最终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语法化;“所”字;对外汉语教学中图分类号: H 1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306(2008)05-0014-05 一、引 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法项目的选择和安排是否合理与对外汉语教学的效率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要选择好语法项目,并对它们进行合理的排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二语习得顺序、某一语言项目的使用频率、语言自身固有的规律、学习者的个体因素等等。
在所有这些相关因素中,二语习得顺序因为与教学效率关系密切而尤其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同时,由于习得顺序以人类的认知为基础,语法化过程又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选择和安排语言项目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该语法项目的语法化过程,把语法化研究成果作为安排语言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
另外,汉语又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虚词在表达语法关系和组合句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虚词又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外国学生学习虚词普遍感到困难重重。
语法化和语法研究
语法化和语法研究
语法化是指语言中的某些词汇或句型逐渐演化成为一种固定的
语言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语法规律和语义功能。
语法化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中,成为语言变化的重要形式之一。
语法研究是对语言规则和结构的研究。
语法研究主要包括句法学、语音学、语义学、语用学等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语法研究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语法化和语法研究方面,有着很多有意义的命题。
比如,语法化现象的成因和发展规律、语法化现象的语法特征和语用意义、语法规则的建立和运用、语法变化的历史演变和现代发展等等。
此外,语法化和语法研究还与人类语言认知和交流方式密切相关。
因此,研究语法化和语法研究对于深入理解语言本质、推进语言学科学化进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1 -。
语法和语法研究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和语法研究1.什么是语法?在不同的语言中,语法是一样的吗?答:(1)语法确实是语言的组成规那么。
它包括词法和句法。
之前,语法也成“文法”,是词的转变(包括构形或构词)规那么和组词成句规那么的综合。
包括词法和句法。
语法是人类长期抽象化的工作功效,是思维的庞大成绩的标志。
“语法”一词有时指语法科学,有时指研究语法的书籍,可是,通常指语法构造本身。
(2)在不同语言中,语法是不一样的。
因为任何语言都有它的语法构造。
2.谈谈语言学研究的内容。
答:语法研究的是人们说话时所一起遵循的规那么,而不是每一个词或句子的具体含义。
传统的语法研究通常分为两个方面:词法研究和句法研究。
其中,词法又可分成构词法和构形法,句法又能够分成短语的组成规那么与句子的组成规那么。
词法研究词的结构和功能、词的形态转变和语法范围。
句法研究短语和句子的结构、功能和句法变换。
语法学也能够分为一般语法学和具体语法学、共时语法学和历时语法学、理论语法学和应用语法学等分支。
一般语法学研究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特点和各类语言语法的异同,具体语法学研究个别语言的语法系统。
共时语法学研究语言某一时期的语法面貌,历史语法学研究与法系统的历史进展转变。
理论语法学要紧研究语法学的理论方式问题,应用语法学要紧包括语法教学、机械翻译、电脑语言识别中的语法分析等问题。
3.谈谈你对语言的递归性及你对语言递归性的明白得。
答:语言的递归性是指组合结构中的某个单位,能够不断地被一个同功能的短语替换,从而使大体结构里的某个结构扩展为超级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复杂的结构,但其作用仍然等于原始项,即语言的整体结构与大体框架不变,语言结构的这种性质称之为语言结构的递归性。
任何语言的语法规那么都有递归性,因此语言才富有组合上的转变性,开放性和制造性,能随表达的需要而屈伸自如,因为这一特点,才能让人类用有限的手腕来表达无穷的思想,语法规那么的递归性和语法结构的层次性紧密相关。
现代汉语语法专题 语法化研究
“使”的语法化
A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左传》) B 奕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奕秋诲二 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孟 子》) C 使武安侯在者,族矣!(《史记》)
since
Be going to
单向性原则
Text Text Text
语法化在单向的道路上是永不休止的,一个实 词一旦开始“语法化”,那么它就踏上了语义 虚化、句法泛化、语用淡化、语音弱化的不归 路。由不足“语法化”(保留部分实义的半虚 化)、到充分“语法化”,到过度“语法化”。
“她在厨房” 。 “她在做饭” 。 “她喜欢做饭,不在吃 而在消遣”。(方位说) “人心向背”“门脸 儿”“报头”“山脚”、 “圆心” (“人类中心说”)
语义演变机制
Text Text Text
隐喻是根据语境中没有出现的另一个事物而去 说明更复杂的一个事物。转喻则是通过在语境 中出现的一个事物(即便这个事物是隐性的)来说 明一个意义。
如“be going to”的将来时意义是转喻而来的。 再如,汉语中的“吃食堂”、“吃火锅”等是 将“食堂”、“火锅”这种容器转喻内容物— ——“食物”的一种转喻方式。(“阳”“披坚 执锐”)
语法化的规律
渐变原则
Text Text Text
语法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只有渐变, 没有突变,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原则 意味着一个词由A义转变为B义,一般总是可 以找出一个中间阶段既有A义又有B义,整个 虚化过程一环接一环,相邻的两环是具有相 交关系的两个集合,其交集部分即重合部分 体现了虚化过程的连续性。
如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介词.有些是较地道的介词(如 “从”、“被”),有些带有很强的动词性以口 “到”),有些则介于两者之间(如“给”)
第五讲 语法化研究1
第五讲语法化研究1一、虚化与语法化。
(一)传统语言学中的虚化。
传统语言学中有关于虚化的说法。
大致具有如下特点:1、学科范畴,主要为词汇学,亦逐步延伸至语法学。
2、单位上,是就词而言的。
3、虚实的所指没有明确的限定:是语法维词的一级虚实变化还是意义维的抽象化程度?若是后者,如何判定?没有明确的说法。
4、依今天的词类理论判断,大致包括如下类型:1.1 实词(名、动、形、代)向虚词(副、介、连、助、词缀)的变化名(时间)→副时、昔、今(现在。
当今,现代。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
”《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即将”)(意义类型的单纯度:时间/情态/语气。
意义指向的明确度:时点、时段/相对关系中体现出的大致的时间)名(方位)→助里、后名→词尾子、儿、头动→介于、被、以、为、从、及、与、将、连、和、把动→副毕、并、没、没有、渐、共、还、更、终、试动→助在、了、着、第、罢、休形→副良、殊、绝、精、独、诚、信形→助、词缀老、好代→副莫代→连斯、或代→词尾然、若、尔代→助他量→助个例:于: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壬寅卜,王于商。
(合33124)对比例:辛卯卜,王入商。
(合33125)丁卯卜,争贞:王往于敦,不左?(合7945)辛酉卜,壳贞:今二月王入于商?(合7774)乙酉卜,壳贞:王于八月入?(合5167)被名词:被子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楚辞·招魂)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
(楚辞·招魂)动词:覆盖;遭受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尚书·尧典》)以其烟被之,则凡水虫无声。
(《周礼》)功参天地,泽被生民。
(《荀子·臣道》)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楚辞·招魂)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史记·项羽本纪》)次要动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
《语法专题研究》课件
语法教学与实际运用相结 合
在语言教学中,应将语法知识与实际语境相 结合,通过例句、情景对话等形式,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法知识。
语言翻译
要点一
语法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对原文语法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是保证译 文质量的前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原文的语 法结构、语义关系等因素,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
总结词
语法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多个发展阶 段,不断发展和完善。
详细描述
语法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当时的语 言学家开始对语言的构造进行探索和研究。随着时间 的推移,语法研究逐渐发展壮大,形成了多个学派和 理论。现代语法研究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吸收了 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不断 完善和发展语法的理论体系。同时,语法研究也在不 断发展新的研究领域和应用领域,如心理语法、计算 机语法等。
形式化语言模型
使用数学模型和逻辑符号描述语言的语法结 构和规则。
生成语法
探究语言的生成机制和内在规律,构建语言 的语法体系。
语料库语言学
基于大规模语料库,对语言进行实证研究和 统计分析。
统计方法
使用统计学方法对语言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和 描述。
04
语法应用领域
语言教学
语法是语言教学的基础
语法知识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教师来说,掌握语法的理论体系和教学方法 ,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语言。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语法的跨文化研究
总结词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法现象,分析文化因素对语 法结构的影响。
详细描述
跨文化语法研究关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语法的共性 和差异。它通过比较不同语言的语法结构,揭示文化因 素对语言使用和理解的制约和影响。
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上)
什么是语法化?--语法化研究(上)
刘绍忠;张平
【期刊名称】《柳州师专学报》
【年(卷),期】2004(019)004
【摘要】语法化是自主词向语法成分转化的一种语言现象,主要包括实词虚化、句法化和词汇化三种现象,体现着由实到虚的单向性特征或一维性和不可逆性,反映了人类认识的隐喻机制.
【总页数】5页(P43-47)
【作者】刘绍忠;张平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4
【相关文献】
1.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语法化研究标本——《汉语动词语法化》读后 [J], 汪启明;邓楠
2.英语介词down的语法化和去语法化研究 [J], 蔡云霞;戴清娥
3.汉语语法化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汉语动词语法化的多视角研究》读后 [J], 徐时仪
4.具有方法论意义的语法化研究标本——《汉语动词语法化》读后 [J], 汪启明;邓楠;;
5.词汇化与语法化研究理论反思与方法探索新动向
——《词汇化与语法化理论及其运用》介评 [J], 刘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法化研究综述
语法化研究综述
语法化研究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语言系统如何组成、如何运作以及如何演化。
语法化研究的目标是描述语言的形式结构,并解释语言如何生成、传递和解释信息。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语法化研究者经常使用形式化方法,如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模拟来研究语言系统。
语法化研究的历史悠久,自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开始研究语言的形式结构。
近代,语法化研究得到了巨大发展,并在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近几十年来,语法化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得到了提出和验证。
例如,在句法理论方面,建立了许多新的模型,如GPSG、HPSG、LFG、Minimalism等,用于描述句子的形式结构和句子内部的语义关系。
在语言发展和演化方面,发现了许多新的规律
1/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语法化研究1一、虚化与语法化。
(一)传统语言学中的虚化。
传统语言学中有关于虚化的说法。
大致具有如下特点:1、学科范畴,主要为词汇学,亦逐步延伸至语法学。
2、单位上,是就词而言的。
3、虚实的所指没有明确的限定:是语法维词的一级虚实变化还是意义维的抽象化程度?若是后者,如何判定?没有明确的说法。
4、依今天的词类理论判断,大致包括如下类型:1.1 实词(名、动、形、代)向虚词(副、介、连、助、词缀)的变化名(时间)→副时、昔、今(现在。
当今,现代。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
”《孟子·梁惠王上》:“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即将”)(意义类型的单纯度:时间/情态/语气。
意义指向的明确度:时点、时段/相对关系中体现出的大致的时间)名(方位)→助里、后名→词尾子、儿、头动→介于、被、以、为、从、及、与、将、连、和、把动→副毕、并、没、没有、渐、共、还、更、终、试动→助在、了、着、第、罢、休形→副良、殊、绝、精、独、诚、信形→助、词缀老、好代→副莫代→连斯、或代→词尾然、若、尔代→助他量→助个例:于: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壬寅卜,王于商。
(合33124)对比例:辛卯卜,王入商。
(合33125)丁卯卜,争贞:王往于敦,不左?(合7945)辛酉卜,壳贞:今二月王入于商?(合7774)乙酉卜,壳贞:王于八月入?(合5167)被名词:被子翡翠珠被,烂齐光些。
(楚辞·招魂)被文服纤,丽而不奇些。
(楚辞·招魂)动词:覆盖;遭受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尚书·尧典》)以其烟被之,则凡水虫无声。
(《周礼》)功参天地,泽被生民。
(《荀子·臣道》)何贞臣之无罪兮,被离谤而见尤。
(楚辞·招魂)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史记·项羽本纪》)次要动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屈原列传》)曾子见疑而吟,伯奇被逐而歌。
(《论衡》)介词:有乘马人在路被贼劫害,遗此靴焉,得无亲属乎?(《北齐书·郑十》)老去不自山,渐被他排斥。
(《寒山诗·为人)))于彼殿角,有一铜镜铃被风摇响。
(《祖堂集》卷二)以:为:孟尝君为相数十年。
(《战国策·齐策》)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今故告之,反怒为!《汉书》在:却才前面灵官殿上,有个大汉睡着在那里。
《水浒传》他站到在的/我听到在的/东西还保存在的……天门方言帽子挂底墙上在/饭蒸底锅底在/作业做底书上在……宜都方言老:(1)、置于动物名之前的“老”。
如:“汝南有妖,常作太守服。
……及费长房知是魅,乃呵之,即解衣冠叩头,乞自改为老鳖,大如车轮。
”(魏晋人作《列异传》)“君不见,昔人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
”(杜甫《杜鹃行》)“大虫老鼠,俱为十二属。
”(唐刘纳言《谐噱录》)(2)、置于一般事物名前的“老”。
如:“【石】勒与酣谑,引【李】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 卿亦饱孤毒手。
’”(《晋书·石勒载纪下》)“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3)、置于姓或名前的“老”。
如:“此是老石机杼,聊以奉赠。
”(《北齐书·儒林传·石曜》)“快读老坡秋望赋。
”(范大成诗)(4)、置于特征形容词前以称呼人物的“老”。
如:“孝武狎侮群臣,随其状貌,各有比类……刘秀之俭吝,呼为老悭。
”(《宋书·王玄谟传》)“其天女得脱到家,被两个阿姊皆骂老吝。
”(苟道兴《搜神记》卷一)(5)、置于排行之前的“老”。
如:“赵氏有个兄弟赵老二在米店里做生意。
”(《儒林外史》第6回)此类“老”起源最迟。
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论语》承接连词: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论语》他1)无定、实指代词。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2)定指、实指代词。
玄宗一顾之,曰:“真我儿也。
”谓肃宗曰:“汝不及他。
”谓代宗曰“汝不及他。
”《嘉话录》3)虚指代词。
把荷叶画他几枝。
《儒林外史》任他月下西楼。
李益《写情》4)助词、指称标记的“他”。
你瞧我这小辫不顺眼,他我还不顺心呢?《北京话口语调查材料》练习判断材料:我中学是教会学校。
那个时候呀,学英文哪,那都是在高小就是外国人教,就跟现在似的,他这外国人,他不会、不会这个中文,他就是说,他就自己自然地就会了。
《北京话口语调查材料》1.2 某类实词向另一类实词的虚化名→代所、身名→量块、株、枝、条、颗、粒代→系词是动→系词为1.3 某类虚词向另一类虚词的虚化和:(动-拌和)→介-连带→连-连同着:(动-附着)→介(送着门外)→助(把着手)了:(二)对比性的语法化语法化,是由国外引进的同虚化在核心内容上相同、总体上具有交叉关系的概念。
相比较而言,同的是由实至虚的变化,因此,一般学者将虚化等同于语法化。
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具有对比意义的前述诸特点上。
具体地讲:1、学科范畴,语法学。
2、单位上,主要是词,但亦包括短语、乃至于小句。
例:虽然:“虽”,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
在先秦文献中,“虽”主要用于连接两个分句, 表示容认性让步关系, 相当于现代汉语“虽然”的意思, 也可以表示虚拟性让步关系, 相当于现代汉语“即使”的意思。
如:1.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
(《孟子·滕文公上》)2.虽有恶人, 斋戒沐浴, 则可以祀上帝。
(《孟子·离娄下》)前例表示的是容认性让步关系, 即是在承认“周是旧邦”为事实情况, 但后面发生的事不受此事实的影响。
后一例则是属于虚拟性让步, 是先承认“即使有恶人”这一虚拟的事实, 再转过来指出后面发生的事不受虚拟情况的影响。
“虽然”在古代汉语中, 是两个词, 由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组合而成, 用作偏句, 与下一分句组成让步关系的复句,“虽然”可以扩写成“虽则云然”类结构形式, 其中“虽”表示让步,“然”替代上文, 上文中必须有“然”字所能替代的内容。
如:3.虽则云然, 尚猷询兹黄髪。
(《尚书·秦誓》)4.诸侯之礼, 我未之学也。
虽然, 吾尝闻之矣。
(《孟子·滕文公上》)5.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墨子·公输》)上述各例句中,“虽”字单独起连词的作用,“然”字分别替代上文所说过的内容, 可以表示容认性让步, 即指既成的事实, 如例4, 也可以表示虚拟性让步, 指虚拟的事实, 如例5。
例4 和例5 中的“虽然”都可以扩写成例3 中的“虽则云然”。
“然”字所替代的内容在上文中都是纯客观的陈述, 不含说话者的主观态度, 说话者的主观态度是通过“虽然”这个小句表现出来的, 在这一点上不同于直接用连词“虽”引导的让步从句, 如把例4改写成“虽诸侯之礼, 我未之学也, 吾尝闻之矣”, 则“诸侯之礼, 我未之学也”不仅传达了明显的语义成分, 而且也含有说话者的主观态度, 而用词组“虽然”作为一个让步从句,“然”字所指代的语义内容因在上文中已有描述, 故其传导的语义成分较轻, 而主要是传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
正因为其多用来表达主观态度, 在语言使用中容易程式化, 这为词组“虽然”语法化为连词创造了语义条件。
连词“虽然”与作为词组充当让步从句的“虽然”的区别标准可分为三个方面: ( 1)连词“虽然”中“然”的指代功能完全虚化, 没有明确的所指; ( 2) 连词“虽然”丧失了充当独立的让步从句的功能, 只能“紧接让步语,‘虽然’之后不能逗断了[7]”; ( 3)连词“虽然”中间不能再加入其它成分, 即它们之间的凝固程度较高。
前两个区别特征属于意义标准, 在形式上就要求连词“虽然”后得出现一个描述与后一分句构成让步关系的事实, 后一个区别特征则属于形式标准,即连词“虽然”不能再像词组形式的“虽然”一样, 可以扩写成“虽则云然”的结构形式, 如例3。
连词“虽然”的用例最早出现在东晋:6.故知佛性难可见也, 虽然如是故, 经云佛性普遍, 无问凡圣, 但自身中, 体会真一, 何用外觅, 昼夜深思, 内心自证。
故经云: 观身寔相, 观佛亦然。
( 后秦·僧肇著《宝藏论》45 - 149c④)7.观诸破戒, 如具戒相, 虽然离于二边, 住平等相,破戒持戒亦应等心观之。
( 北凉·法众译《大方等陀罗尼经》21- 655a)9.虽然贫苦孤微, 然为儿童便好俎豆之事。
(《抱朴子内篇·祛惑卷第二十》)从上面例句我们可以看出,“然”的指代意义基本消失,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省略不用, 如例6 可以省略“然”字写成“虽如是故”, 改写后句子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不会改变, 可见“然”字已变得可有可无, 虚化为助词而没有了指代意义。
同时这些例句中“虽然”不能自成为一个让步从句, 必须紧接后面的让步语才能形成让步复句中的第一个分句, 不可以再扩写成“虽则云然”的结构形式。
因此, 这里的“虽然”已经凝固成为一个连词。
由于“虽然”成为了一个连词,“然”字不再有指代意义,语言系统的协调功能便产生了一个与词组“虽然”的语义、语法功能相似的结构——用“虽然如是( 此) ”的结构来代替, 用“如是( 此) ”来代替“然”字的指代意义。
如:10.此大沙门虽然如是, 神通威德, 然我亦是阿罗汉。
( 唐·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24-11.黄蘗云: 虽然如是, 子已吃吾三十棒了也, 师又以镢头打地三下, 作嘘嘘声。
( 唐·慧然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47- 505a)12.沩山云: 虽然如是, 吾亦要知。
( 同上)汉语条件分句模式化的过程句标+情景性句槽情景性句槽是指句槽在语义上所指比较实在具体,与分句所指密切相关。
不管该坐不该坐,他们就席地而坐下来了。
《孽海花》不管刘先生到与不到,今天晚间,总要去人。
《小五义》句标+范畴性句槽范畴性句槽是指句槽在语义上所指较虚,虽然也是对可能出现情况的总括,但是具体所指只是一个范畴性概念,不明确,不具体,只能范畴的角度进行列举或总括,因此与分句所指关系较为笼统。
事无小大,悉以咨之。
《前出师表》凡民间美色,不拘娼妮,都取来充实其中。
《喻世明言》句标+符号性句槽不管青红皂白,就将区仁山释放回家,在公案上将威风子一拍。
《乾隆南巡记》殿臣赶来,不管一二三,抡铁尺就打,疼得盗寇叫声不止。
《施公案》不管三七二十一:张弼不管三七廿一,提了那鱼便走。
《醒世恒言》钮文依了家主,领着金氏,不管三七念一,执了一块木柴,把鼓乱敲。
《醒世恒言》倚仗着自己的牌风狠好,便不管三七二一随手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