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新著:《丝绸之路上的金帐汗国城市》

合集下载

丝绸之路古代相关书籍

丝绸之路古代相关书籍

丝绸之路古代相关书籍一、《大秦帝国》《大秦帝国》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历史著作,主要记载了中国历史上的西汉时期。

该书通过描述大秦国的兴起、发展和灭亡,揭示了丝绸之路的重要性。

其中,书中详细记载了张骞出使西域的经历,他所开辟的丝绸之路为中国与西域地区的贸易交流提供了重要的通道。

《大秦帝国》以其详实的历史记载,为读者展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使人们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彼得·弗兰克·奥希恩所著的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著作。

该书从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到衰落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作者通过对古代文献、考古成果和历史事件的研究,还原了古代丝绸之路的真实面貌。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各种商品和文化交流,展示了丝绸之路在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重要性。

《丝绸之路》以其深入浅出的风格,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是彼得·弗兰克·奥希恩所著的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全新视角的历史著作。

该书通过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世界史观。

作者认为,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发展,不仅是中国和西域地区之间的贸易交流,更是整个古代世界各大文明交流的象征。

书中详细描述了丝绸之路上各民族、各种商品和文化的交流,揭示了丝绸之路对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以其独特的视角,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识丝绸之路的方式。

四、《丝绸之路:一个亚洲经济圈的兴起》《丝绸之路:一个亚洲经济圈的兴起》是罗伯特·卡普兰所著的一本关于丝绸之路的经济学著作。

该书通过对丝绸之路上各国经济发展的研究,提出了一个亚洲经济圈的概念。

作者认为,丝绸之路的重新崛起将带动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辐射全球的经济圈。

书中详细分析了丝绸之路上各国的经济特点和竞争优势,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合作和互利共赢来推动亚洲经济圈的兴起。

撒马尔罕: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撒马尔罕: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

撒马尔罕:古丝绸之路上的明珠作者:袁静来源:《时代邮刊·下半月》2021年第11期从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驱车300多公里,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撒马尔罕。

导游一路上向我们介绍这座城市的辉煌历史,骄傲之情溢于言表。

其实,在来之前,我已经了解了不少关于撒马尔罕的故事,知道它有“地球的不老容颜”“世界亮点”“东方罗马”的美称。

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古代帖木儿帝国的首都,在乌兹别克斯坦的货币“苏姆”上,我们能找到多处有关撒马尔罕的图样。

它有2500多年历史,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枢纽城市,在几大文明的交汇之处,仿佛一颗明珠,散发着独特的光彩。

撒马尔罕最辉煌的历史是帖木儿大帝缔造的,他也长眠于这个城市。

古尔-艾米尔陵墓是帖木儿家族墓,被称为中亚建筑的瑰宝,外面看上去素朴庄严,内部却金碧辉煌,彩砖和金饰相得益彰。

帖木儿的棺椁深埋在地下,他最爱的孙子、儿子的棺椁相伴左右。

据说,帖木儿曾有一句诅咒,大意是说:千万不要打开他的陵墓,否则战争一触即发。

1941年,苏联考古学家不信邪,打开了帖木儿墓。

没想到,转瞬希特勒就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虽然很多人说“帖木儿诅咒”并不存在,但从那以后,帖木儿墓确实没有人再打开过了。

帖木儿时期,撒马尔罕修建了大量清真寺。

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在帖木儿时代被人们认为是东方最雄伟的建筑物。

主礼拜堂的穹顶为双重构造,外表贴着孔雀蓝色彩釉面砖,望去十分耀眼,内部则十分空旷宽广。

传说,当年帖木儿远征印度,大胜而归,妻子比比为了迎接他的凯旋,下令建造了这座清真寺。

不知道是不是工期太赶,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虽然华丽,但施工其实有些草率。

落成之后不久,帖木儿便在远征途中病死,而这座清真寺后来也在地震中坍塌。

我们现在所见的比比·哈内姆大清真寺,虽然外表看上去斑驳陆离、久经沧桑,但其实是在原址上重建的新清真寺。

当你走进寺内,能看到具有鲜明的中亚特色、由凸起线条装饰的清真寺圆顶,那是时间洗礼也无法抹去的美丽。

丝路上的中亚五国

丝路上的中亚五国

丝路上的中亚五国作者:王浩東来源:《中国旅游》2019年第01期早前帶大家踏上絲路中國段以外的第一站——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領略當年西域的風情和當今的現代化,一睹古絲路重鎮經歷的時代變遷。

今期我們深入中亞腹地,來到土庫曼斯坦,深入“地獄之門”,戚受燃燒了48年的怒火;又到烏茲別克斯坦,參觀古絲路上重要的樞紐城市撒馬爾罕,来看善於經商的粟特人,當年把都城修築得如何美輪美奐;最後來到塔吉克斯坦,一睹杜尚別和苦盞兩座中亞名城的魅力。

來踏上旅途,戚受古絲路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吧!“神秘之國”土庫曼斯坦土庫曼斯坦是中亞五國中,距離中國最遙遠的一個。

土庫曼是馬背上的遊牧民族,古代土庫曼人生活、征戰都離不開馬,汗血寶馬是可靠的助手和忠誠的朋友。

若仔細看看土庫曼斯坦的國徽,正中間就是一匹金色的汗血寶馬。

她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馬的形象置於國徽中的國家,可見國民視汗血寶馬為民族驕傲和國家象徵。

司馬遷所著《史記·大宛列傳》記載,西漢張騫出使西域,見大宛國“多善馬,馬汗血,其先天馬子也”,汗血寶馬正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

沙漠上的世遺城市梅爾夫(Merv),古稱木鹿,是土庫曼斯坦國土上一個沙漠綠洲城市,更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道。

絲綢之路東起華夏的渭水流域,向西通過河西走廊,然後分為兩路,一路經由新疆塔里木河北邊,往喀什以西,通過葱嶺經大宛(今費爾干納盆地)和康居南部(今撒馬爾罕附近)西行;另一路經由塔里木河南面的通道,在莎車以西越過葱嶺經大月氏(今阿姆河上、中游)西行。

由木鹿向南行,走進伊朗或向西行經大不里士(Tabriz)到達特拉布宗(Trabzon,今土耳其黑海),或穿過安娜托利亞中央(今土耳其)到達伊士坦堡,此為絲綢之路的主幹線,梅爾夫正好是交會點。

公元前1,000年,梅爾夫已是中亞數一數二的大城市,佈局和結構嚴謹,加上城堡防禦建設成熟,見證了長達幾千年的人類文明,即使到了今天,城內遺蹟依然保存完善。

读彼得·弗兰科潘著《丝绸之路》体会

读彼得·弗兰科潘著《丝绸之路》体会

读彼得·弗兰科潘著《丝绸之路》体会读彼得·弗兰科潘著《丝绸之路》体会近期,跟随《有书共读》平台阅读了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牛津大学伍斯特学院高级研究员、牛津大学拜占庭研究中心主任彼得·弗兰科潘(Peter Frankopan)新著《丝绸之路》。

作者以新的角度、宽的视野,不仅限于西方或欧洲,也关于俄罗斯和中东,还包括中国和印度,诉说地中海沿岸、非洲北部、欧洲、西亚、南亚、东亚、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史;不仅限于国家、民族,还有关于思想文化产生和传播,反映世界三大宗教起源和发展;不仅限于财富、经济,还浓墨重彩地叙述蒙古人征战、十字军多次东征、冷战世界、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不仅限于国家治理,还分析奴隶贸易、交易(黄金、白银、珠宝、石油、小麦)规则形成、世界霸权、一带一路等重大历史事件成因、发展和影响。

作者自称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他关注了以前被历史学家、世界忽略的方方面面,试图从各个国家从古至今的起落兴衰,更好地理解当今时代的各类重要事件起因、存在和意义。

伴随着蒙古铁骑三次踏响欧亚大地,东亚的金、西夏和南宋,中亚的西辽和花剌子模、西亚的阿拉伯及其诸多分裂小国,乃至东欧的俄罗斯、波兰、匈牙利、阿塞拜疆等拜倒在蒙古帝国的脚1/ 10下,西欧诸国也只能在惶恐中凝望着东方,埃及的金字塔下出现了黄金家族的子孙旭烈兀率领的蒙古骑兵。

铁木真及继续者建立了庞大的蒙古帝国,包括钦察汗国(金帐汗国)、伊尔汗国、窝阔台汗国等四大汗国。

从太平洋沿岸、到地中海沿岸,东亚、、东南亚、西亚、南亚北部、欧洲大部、非洲北部基本全部纳入其势力范围。

本文从本书有关章节关于蒙古人征战叙述及有关历史史实,谈谈一些读书体会和启示。

一、蒙古人征战成功显示蒙古人的智慧蒙古人东征西战,闯大漠,进雨林,跨越各个气候带,有非常强的适应能力,建立横跨欧亚大陆庞大帝国,稳定存在百年,一些汗国存在时间更长,仅靠暴力和野蛮,是完不成统治任务的其中不乏闪光地智慧1.屠城也是一种智谋。

丝绸之路的学术书

丝绸之路的学术书

丝绸之路的学术书
丝绸之路,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现象,吸引着无数学者展开研究。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本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学术书籍。

1.《丝绸之路:中亚到欧洲的文化交流》
作者:克里斯蒂安·斯特梅林斯基
这本书涵盖了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和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分
析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作者详细描述了交流和贸易在中亚到欧洲的
区域间所起到的作用,揭示了丝绸之路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丝绸之路:贸易、传播与文明交汇》
作者:杜德森
这本书探讨了丝绸之路作为一个交流和贸易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者通过对文化遗产、物质文化和语言的研究,揭示了不同文明间的相
互影响和交流,同时强调了丝绸之路在文明交汇中的重要性。

3.《中共丝绸之路政策研究》
作者:黄兵
这本书聚焦于中国共产党对新丝绸之路政策的研究。

作者通过对相
关文献和政策文件的细致分析,探讨了中国政府在推动“一带一路”
倡议中所采取的政策、战略和举措,以及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意义。

4.《丝绸之路上的古代商业》
作者:汤姆·斯坦顿
这本书从商业的角度研究了丝绸之路的历史。

作者通过对商业行为、商人活动和商业制度的考察,揭示了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网络和经
济交往。

同时,书中还探讨了丝绸之路上的商品流通、商业路线和商
业文化等议题。

这些学术著作都对丝绸之路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丝绸之路对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的重大影响。

无论是对丝绸之路本身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者,这些书籍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入的洞察力。

《丝绸之路(隋唐前)》史料集锦史料集锦史料集锦

《丝绸之路(隋唐前)》史料集锦史料集锦史料集锦

《丝绸之路(隋唐前)》史料集锦资源1:“丝绸之路”的提出(一)伊西多尔《帕提亚驿程志》在张骞出使西域前,中西经济文化交往就已存在。

当时在中国的输出物品中,最受西方人喜爱的是中国的丝绸,从而使西方以“丝”来称呼中国。

古希腊、罗马人将丝”字音译为“赛尔”(Ser)称中国为“赛里斯”(Seres),意为“丝国”。

希腊地理学家伊西多尔等人便于公元前25年左右,被派遣调查波斯湾头。

伊西多尔的调查报告之一就是《帕提亚驿程志》(另外还有《帕提亚周游记》)《提亚驿志》是帕提亚波斯王朝东西交通的记载,即自美索不达米亚穿越伊朗高原北部到达中亚的主要交通道路。

汉文史籍所载当时经安息(帕提亚)赴大秦(罗马帝国)的道路与伊西多尔《帕提亚驿程志》的记载有一些相同之处。

《帕提亚驿程志》所描述的年代般认为是在公元前26年之后,可能还采用了亚历山大和塞琉古时代的史料。

(二)托勒密《地理志》从公元1世纪开始,西方就出现了一些与赛里斯国有关的记录。

其中最为可信的就是古希腊地理学家马利奴斯记录下的一条通往赛里斯国的道路,即从幼发拉底河渡口出发,向东前往赛里斯国的一条商路。

这条商路追经一个叫“石塔”的中转站。

最终到达赛里斯国都赛拉(东汉首都洛阳)。

关于“石塔”的位置,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在今塔什库尔干附近,之后,生长于境及的古希腊地理学家克劳德·托勒密(约公元98-168)撰写《地理志》时,依据马利奴斯的记录并有所修正,记载了自幼发拉底河流域至Serica(丝国,即中国)的路线。

其中提到了敦煌和洛阳。

《地理志》所载Serica的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中国的西部,具体说就包括新疆、西藏和部分甘肃地区。

马利奴斯和托勒密记录下来的这条为丝绸而前往丝国的商道,后来成为创造丝绸之路”一词的基础。

……(三)裕尔《契丹及其通往那里的路》裕尔在《契丹及其通往那里的路》中虽然没有使用“丝绸之路”之类的词语,但他第一次对赛里斯之路即中国和通往中国之路进行了详细考证,为后来“丝绸之路”一词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

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

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我国古代生产的丝绸,除满足本国的需要,还大量输出国外。

在丝绸外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条由东至西的贸易通道。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欢迎阅读。

世界最古老的东西贸易通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简介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1]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基本干道。

它以西汉首都长安为起点,经河西走廊到达西域。

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erdinand Freiherr von 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

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

丝路历史19世纪末,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其后,德国历史学家郝尔曼在20世纪初出版的《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根据新发现的文物考古资料,进一步把丝绸之路延伸到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过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

中亚地区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名城

中亚地区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名城

中亚地区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名城中亚地区历史文化悠久,有着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名城。

它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明和风貌。

在这里,我们将一同探讨中亚地区的历史遗迹和历史名城。

1.撒马尔罕撒马尔罕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古城,是中亚地区的一个历史名城。

它位于伊斯兰堡河和盖什河之间,环绕着一片广阔的绿洲。

撒马尔罕是中亚的一个重要枢纽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城市。

撒马尔罕在古代曾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商业城市。

它还是伊斯兰教传入中亚地区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游客可以游览到具有历史价值的亚历山大大帝堆和著名的雷吉斯坦广场等历史遗迹。

2.巴米扬巴米扬是阿富汗中部城市,也是中亚地区著名的历史名城之一。

这里有着世界著名的两座佛塔,它们是巴米扬的一大亮点。

它们都是由龛窟岩雕建成,其中最高的一座高达55米,是世界上最高的佛像之一。

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中,这两座佛像遭到破坏,但是在世界各地的保存下来的图像和复制品中,仍然可以看到这些雄伟壮观的佛塔。

3.萨马尔罕-沙赫默尼亚历史文化公园萨马尔罕-沙赫默尼亚历史文化公园位于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市中心。

这里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公园,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帕瓦兹王朝和蒙古帝国时期的历史遗迹。

公园内有许多古老建筑物,其中包括实心家禽(有800年历史)、茶庄、博物馆和文化中心。

这里是一个历史文化非常丰富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4.库克安德塞明库克安德塞明是中亚地区伊朗的一个古城,它位于东阿塞拜疆省。

这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波斯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典范。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物和历史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蓝色之花瓷砖教堂。

这是一座半岛形教堂,用蓝色的瓷砖饰面,非常美丽壮观。

此外,游客还可以在这里参观古老的大理石墓,橙色玛塔珂拉,波斯苏菲教义的基地和尼尔凡(诘福之庭)等历史遗迹。

丝绸之路商贸城市布哈拉古城保护与利用

丝绸之路商贸城市布哈拉古城保护与利用
pe iod,h r a d a p r of ou nd i n lu f e nc e on t he e vo l ut i on a nd pl a nn i ng
of t o wn s i n a wi d e r e g i o n o f Ce nt r a l As i a .Th i s p a p e r i n t r o du c e s t h e t r a d i i t on a l c i ys t c a pe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a nd t he pr e s e n t pr e s e r v a t i o n
Ab s t r a c t :T h e c i t y o f B h u h a r a i s a h i s t o i r c a l c a p i t l a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i y t o f
Ce nt r a l As i a .w i t h ov e r 2 0 ( ) f )y e a r s o f h i s t or y a nd ha s be e n l i s t e d
夏 立 夫 ” ,意 思 是 高贵 的布 哈拉 城 。 1 9 9 3 年 ,联 合 国
教科 文组 织将 布 哈拉 旧城 中心作 为 文化遗 产列 入 《 世界 遗产 名 录 》。在评 定意 见书 中 ,指 出 了布 哈拉 旧城 的三
大 重要 价值 : ( 1)布 哈拉 的城 市 布 局 与建筑 对 中亚 广
王朝 、持 续高水准的城 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历 史。介绍 了布哈
拉 的 旧城 历 史 、名城 保 护 与 利 用的 管理 体 系 、相 关法 规 、规 划与 措 施 ,并 进 行 了比较 与 分析 。

关于中亚的书

关于中亚的书

关于中亚的书
中亚地区位于亚洲中部,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五个国家。

这个地区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中亚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社会,我推荐你阅读以下几本书:
1.《丝绸之路:从中国到罗马》:这本书由斯文·赫定撰写,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历史资料,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和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中亚地区在丝绸之路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亚地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互动。

2.《中亚五国史(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18世纪)》:这本书由著名历史学家巴里·诺顿撰写,详细介绍了中亚五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演变。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中亚地区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

3.《穿越中亚》:这本书由著名探险家徐客撰写,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讲述了穿越中亚的旅程。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可以了解中亚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以及当地人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中亚地区的热爱和
关注。

丝绸之路相关的书

丝绸之路相关的书

丝绸之路相关的书1.【问题】丝绸之路相关的书【答案】甲部、二十五史一、《史记》:匈奴列传第五十、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大宛列传第六十三二、《汉书》:地理志第八、张骞李广利传第三十一、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匈奴传第六十四、西域传第六十六三、《后汉书》:班梁列传第三十七、西域传第七十八、南匈奴列传第七十九四、《晋书》:载记第二十二吕光吕纂吕隆、载记第二十五乞伏国仁乞伏乾归乞伏炽磐冯跋(冯素弗)、载记第二十六秃发乌孤秃发利鹿孤秃发傉檀、载记第二十九沮渠蒙逊五、《北史》:列传第八十一僭伪附庸、列传第八十四氐吐谷浑宕昌邓至白兰党项附国稽胡、列传第八十五西域、列传第八十六蠕蠕匈奴宇文莫槐徒何段就六眷高车、列传第八十七突厥铁勒六、《隋书》:列传第四十八西域、列传第四十九北狄七、《新唐书》:志第三十三下地理七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上突厥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下突厥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吐蕃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下吐蕃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上回鹘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下回鹘下、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沙陀、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西域上、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西域下八、《清史稿》志三十九地理十一甘肃、志五十一地理二十三新疆乙部、中外交通史籍一、《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唐慧立、彦宗二、《西游录》元耶律楚材三、《大唐西域记》唐玄奘辨机四、《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唐义净五、《往五天竺国传》唐慧超六、《殊域周咨录》明严从简七、《西域水道记》清徐松八、《法显传》东晋沙门释法显丙部、背景资料(良莠不齐,其中向达的《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很赞)一、《甘肃窟塔寺庙》甘肃教育出版社二、《敦煌艺术十讲》上海古籍出版社三、《敦煌学简明教程》中华书局四、《敦煌学概论》北京出版社五、《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三联书店六、《丝绸之路漫记》新华出版社七、《行走、从帕米尔开始》中国青年出版社八、《新疆访古散记》中华书局九、《古城之谜》四川文艺出版社十、《古道之谜》四川文艺出版社十一、《游访敦煌莫高窟--未淹没的宝藏》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二、《丝绸之路与西域经济--十二世纪前新疆开发史稿》中华书局丁部、外国行记一、《马可波罗行记》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二、《伯希和西域探险记》云南人民出版社三、《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甘肃人民出版社四、《沿着古代中亚的道路--斯坦因哈佛大学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五、《路径楼兰--斯坦因西域考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六、《重返和田绿洲--斯坦因西域考古》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戊部、旅行指南一、《走遍中国甘肃宁夏》中国旅游出版社二、《藏羚羊新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三、《藏羚羊西北中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当然了,马蜂窝、携程网上的资料也是要看的。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第14课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李希霍芬
“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来自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 芬出版的《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
在这条交通路线进行的贸易物品中,丝绸是中国输 出的货物中最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商品。因此,李希霍 芬将这条发端于中国的陆上交通线称之为“丝绸之路”。
思考:阅读教材P80, 由“点”到“线”,重建丝绸之路。欧洲 北非 Fra bibliotek亚使西域。
123年
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 西域长史府,继续行 使管理西域的职权。
1.为丝绸之路提供了安全保障; 2.西域都护府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 政权; 3.维护了西北边疆的稳定。
丝绸之路主宰了人类的过去 也必将决定世界的未来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与有关国家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
如果让你给丝绸之路命名,你会怎样命名?为什么?
穿行于丝绸之路的人们将各自的文化、技术像种子一样沿途撒播。
意义: ①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②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
经济交流之路
文明传播之路
政治通融之路
在陆路繁荣的同时,海上交往也不甘落后,请在第81页标出“海上丝 绸之路”两条主要航线。
部编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三单元第14课
课标:了解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通,理解其对推动中外经济、 文化交流的意义。
壹 贰 叁
CONTENTS
汉武帝曾发布一则“招贤令”,请阅读其内容,回答问题。 ➢招募勇士做什么?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招募勇士去哪里? 西域 ??? ➢最终应募者是谁? 张骞 ???
• 公元前2世纪,佛教开始沿丝绸之路传播与改造;

中亚读城

中亚读城

中亚读城作者:文图/尚永琪来源:《丝绸之路》 2016年第15期当成吉思汗的蒙古铁蹄踏过辽阔的中亚草原,那曾经一串串如珍珠般辉煌的城市,顿时在12世纪的那个节点上凝固成了一座座荒芜的土堆。

对于中亚古城的理解,我以往总是难免陷入典型的中原城池的思路中。

中国古代自强秦以来,城池的建筑与树立总是同“京一郡一县”这样完全垂直的行政架构相联系,几千年来概莫能外。

而在古代中亚地区,尤其是12世纪之前的中亚腹地,城的建筑与树立问题就不会这么简单,因为中亚地区不但是以古代斯基太人为代表的游牧部族活动的地域,也是东西民族与部族交会流动最为频繁的地域。

这一点就决定了该地区城池的性质,与有着悠久农业定居传统的中原城池有很大差别。

玄奘在路经中亚时对这一带城池有这样的描述,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他说:清池西北行五百余里,至素叶水城。

城周六七里,诸国商胡杂居也。

土宜糜麦蒲萄,林树稀疎,气序风寒,人衣毡褐。

素叶己西数十孤城,城皆立长,虽不相禀命,然皆役属突厥。

碎叶城(Ak- Beshim)当丝路要道,玄奘记载这是一个“诸国商胡杂居”的城市,显然同中原地区古代城市主要是以政治功能为中心集聚成城的形成机制不同,并且此一地域内交通线上的其他城市也都是各自独立的——即所谓“孤城”.是“城皆立长”的,而没有相互统属关系。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在从塔尔加尔、碎叶城到塔拉兹这一段交通线上,会有那么多城池的原因。

而当地考古学家也总是强调这些城池的“驿站”性质。

这应该就是对于同一问题的两个立场的解读:其一,对于每一个城池来讲,城都是独立的体系,大多与商业密切相关,这就是为什么丝绸之路能成为“路”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有这些商人聚居点:其二,相对于该地域内最大的军事势力——如突厥帝国或西突厥汗庭或唐庭,每一个城池又都是可以连在一起通行无阻的“驿站”。

我们此次考察过的塔尔加尔(Talga0、伊思塔拉芙尚(lstaravshan)、八喇沙滚(Balasagun)、库兰(Culan)、克斯托比(Kastobe)、别克托比(Bektobe)、千泉古城(Make)、新城(atadel)、塔拉兹古城(Taez),在其东西交流方面,都可以目之为“驿站城”。

布哈拉 丝路古城展光华

布哈拉 丝路古城展光华

布哈拉丝路古城展光华6月21日,对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国家主席,在乌兹别克斯坦总理米尔济约耶夫的陪同下来到布哈拉古城,参观这座被称为“丝绸之路活化石”的历史文化名城,并称赞布哈拉古城“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

笔者今天就带领读者走进这座古城,一同感受它独有的魅力。

中亚的贸易重镇布哈拉古城位于同名绿洲的中心,曾为中亚古都和伊斯兰文化中心,这里保存着众多的古建筑遗址,堪称中亚中世纪城市建筑的完美典范。

“布哈拉”一词来源于梵文,意为“寺院和知识之仓”,可能与公元初佛教在中亚的传布有关。

中国《魏书》称其为“忸蜜”,《隋书》和唐代史籍称其为“安国”,《元史》有“蒲华”“不花剌”“卜哈儿”等译名,《明史》则作“卜花儿”。

布哈拉建于公元前1世纪,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它地处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就是中亚的贸易重镇。

9~10世纪时,布哈拉为萨曼王朝的都城,并发展成为中亚的宗教和文化中心,波斯人对艺术的热爱使它焕发出耀眼的光彩。

布哈拉不仅建筑优秀,而且科学、文化也十分发达。

1000多年前,世界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和医学家伊本・西纳(欧洲人称他为阿维森纳,980~1037)出生于布哈拉附近,他曾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后卒于伊朗哈马丹。

伊本・西纳一生著作达200多种,最为著名的《哲学、科学大全》,在当时是高水平的百科全书;他的巨著《医典》,直到17世纪西方国家还视为医学经典,至今仍有参考价值;他的外科手术技艺精湛,还发现了不少草药、根药和矿物药,其发现的这些药一直使用至今;他的名言“探索知识的道路永无止境,人们的智慧和人们追求真理的迫切愿望也是永无止境的”,一直鼓舞着人们在揭开科学奥秘的道路上孜孜以求。

为纪念伊本・西纳,人们在布哈拉的新城区、外科中心大楼旁树立了一座纪念碑。

布哈拉后来为喀拉汗王朝(又译黑汗王朝)和西辽所有,1220年被成吉思汗攻占。

部分当地人后来随蒙古人来到中国,被称为色目人或回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 的兴趣 , 而且是 他从事 专业 工作 的 首要 任务 。
师车 尔 托 夫 ( u eeZ e o ) 工 作 , 奈 马 克 E gn h h v 的 与 ( l sn rN y ak 将 原 著 的 俄 文 翻译 为英 文 。 Ae ad am r ) k
他 是一个 兴趣 极 为 广 泛 的杰 出学 者 , 别 是关 于 特
中 。大 量精 确 的细 节 , 鲜 的观 察 发 现 和 发 掘 的 大 量 的印刷 错 误 和 其 他 错误 而不 可 信 了。例 如 , 新
文章 编号 : 7 — 882 1)1 03 — 1 2 93(02 0 - 1 3 6 0 费 多罗夫教 授 以惊 人 的速度 写 出 了一个 有趣
德 国 已故学 者 亚 历 山维 奇 费 多 罗 夫 一达 维 多夫 ( l sei eoo Ae evc Fdrv—D vdv 是 考 古 学 、 k h ayo )
艺 术 、 币 学 和 金 帐 汗 国历 史 研 究 领 域 的专 家 。 钱
味而又 具有高 度学术 性 的文本 , 于 19 并 9 7年 将 文
本交给 了丛 书的编辑 列 斯科 夫 ( ekv 。列 斯科 L so )
三 十多年 来 , 组 织 并 领 导著 名 的伏 尔 加河 考 古 夫 要求 在文本 的结 构上 做 些 改 动 , 多 罗 夫 立 即 他 费 探 险 队在伏 尔加 河 地 区 的考 古 工 作 , 不仅 是 他 接受 了所有 的改 动要 求 。列斯科 夫 也参 与 了摄影 这
21 ( 0 2年 第九卷)第一期 ( 总第三十一期 )
讨 论 了金 帐 汗 国 历 史 的各 个 方 面 : 市 生 活 , 城 建 多罗夫 在 文 中 引 用 的拉 迪 亚 德 吉 卜林 ( u yr R dad
筑 , 艺 品 , 钱 , 教 事 务 和法 庭 礼 仪 。特 别 是 K pig 的诗 句 。 工 金 宗 il ) n 将 汉 语 、 古语 、 蒙 阿拉 伯 语 、 斯 语 、 腊 语 、 丁 波 希 拉 不 幸 的是 , 些 “ 他 文献 资 料 ” 费 多 罗夫 这 其 和 文和俄 文 的历 史 资料 中 的 叙 事 元 素 引 人 到 文 本 提 供 的作 品的 原始 列 表 现 在 甚 至 连在 一 起 , 由于
校译者简介 : 毛民(91 )女, 17 一 , 浙江省杭州市人, 英国伦敦大学东方艺术考古系, 博士; 英国大英博物馆, 讲师。
王壶磊 (97一 男, 18 ), 蒙古族 , 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西桥 乡人 , 内蒙古 大学艺术学院 ,09级硕士研究生 。 20
土垂堑羞 垒 兰整 鱼全 翌旦 主
中亚新著 :丝绸之路上的金帐汗国城 市》 《
列斯科夫 奈马克 著 王矗磊 译
(1美国 费城 .
毛 民 校
宾 夕法尼 亚大学博物馆 ; . 纽约 霍夫斯特拉 大学) 2美国
关键词 : 艺术考古; 书评; 金帐汗国; 历史
分类 号 : 8 9 K 7
文 献标识 码 : A
nn ai—Km a ) 士是这 个私 人 出 版社 的所 “ ieD v s ibl 博 1 摘要 ” 等均放 在书 的封 面之 后 。
有者 和唯一 的编辑 。这 一丛书 的 出版 目的是 为英
书 中论 述 了广 泛 的问题 。第 一 章 , 多 罗 夫 费
文读 者提供 草原考 古学 所取得 的最 重 大发 现 的可 与德 沃 尼 岑 科 ( . . vmi e k ) 作 完成 , V V D o c no 合 h 简 萨 靠说明。根据考古发现 , 用高品质插图( 约有 10 要描述 了伏 尔加 考 古 探 险最 有 趣 的发 现 之一 , 0 种色彩 组成 ) 以说 明 , 包括一 个细化 到 每个 文 尔马提 亚游 牧 民族 时期在 科斯 卡地 区 的一个 显 赫 予 并 00年 前 蒙 古 征 战 本 的标 准化 目录 , 一 系列 书 意 味着 涵 盖 了这个 奢侈 的墓 葬 。第 二 章 和文化历 史 的关 键方 面 。
时期 草原地 区 的东 西接触 。该 书 的其余 部分 专 门
收 稿 日期 : 01 9 1 21— — 1 作者简介 : 列斯科夫 (e o)男 , 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 , 究员 。 Ls v , 美 k 研
奈 马 克 ( y r), , 国纽 约 霍 夫斯 特 拉 大 学 , 术 史教 授 。 Namak 男 美 艺
和金博尔 主编 通过 书信 交 流 , 斯科 夫 就 金 博 尔 列
这也 许 就 是 , 什 么本 书 评 的作 者 之一 邀 请 绘 制 的地 图提 出 了大 量 的更 正 建 议 。随 后 , 整 为 整
费 多罗夫 教授 , 与 写作 这一 系列 通 俗 而 又高 度 花了三年 时 间 , 奈特 出版社 才将 这 本书 出版 , 参 极 书 准确 地 聚焦欧 亚 草 原艺 术 和 文 化 的 书 , 来介 绍 金 中除 了原 有 的翻译 文本 , 在 包 含 了费 多罗 夫 去 现 帐汗 国的文化 。重要 的是要 提 到合作 策 划这 套丛 世 的讣告 ( 多罗夫不 幸于 2 0 去世 ) 三张地 费 0 0年 、 书的极奈 特 ( ia) Znt 出版社 , 维斯 一金博 尔 ( e— 图 、 戴 Ja 一份 蒙古 可 汗 的家 谱 表 、 个 词 汇表 、 引 和 一 索
金 帐 汗 国历 史 这 一课 题 , 出版 了大 量 的 书籍 。这 在 19 9 8年 5月 , 翻译 的文本 和 1 8张彩 色幻 灯 片 0
列 些书 大部分 是用 俄 语 完 成 的 , 有一 些 是 用 英语 被送 到 了出版 社 。在 随后 的几 个 月 里 , 斯 科 夫 也 和德 语 出版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