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的基础知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PPT课件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PPT课件
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感染后至症状出现前排毒 (2)病原携带者 病愈后病原携带者:症状消失后排毒
健康病原携带者:没有患过该传染病却能排毒
2、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
传播途径 (1)概念:病原微生物由病原体排出后,经一定的方式在侵入其他易感动物所经历 的路径。
(2)传播途径可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病原微生物排出后至刚接触到被感染动物(空气、水源、土壤等) 第二阶段:病原微生物从接触到易感动物后到侵入体内组织器官(消化道、呼
第二节、兽医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一、兽医流行病学概念
兽医流行病学主要研究动物群体间疾病死亡频率分布及其决定因素 的科学。
研究范围:动物群体中的一切疾病 研究对象:动物群体 主要方法:调查研究、收集、分析和解释资料,并作生理学推断 任务:确定病因,阐明分布规律、制定对策
二、兽医流行病学在动物防疫中的作用
表现形式
发病动物数
时间
发病范围
举例
散发性
不多
不定
零星病例
破伤风
地方流行性
比散发多
流行性
比较多
大流行性
很多
较短时间内
一定区域内, 传播范围不大
乡、镇、县、 省或更大范围
国家与国家之 间,非常广泛
猪丹毒、支原 体肺炎
鸡新城疫、口 蹄疫
禽流感、口蹄 疫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对病原微 生物的影

对传播媒 介的影响
(4)兽医监督与兽医卫生措施的计划 (5)生物制品和抗生素的使用计划
(二)区域性防疫计划编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编好“基本情况” 第二,在拟定防疫措施的计划时,一方面应充分考虑到现有兽医的力 量及其技术水平,不要把经过的努力仍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勉强写在计 划中;另一方面应估计到在开展预防工作过程中培养基层技术的力量 的可能性等 第三,拟定防疫措施计划时还要考虑应用新的科学成果,只有那些效 果良好而又符合经济原则的新成果才有价值推广。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ppt课件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ppt课件

25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 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 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6
二、防制应急预案
㈠防制应急预案的概念、意义
为防止和尽量减轻重大动物疫病给人畜带来
损害,在发现重大疫情时,能够及时、迅
酶技术、免疫磁力分离技术等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17
4、病原学检测
•细菌学诊断:镜查、分离培养、动物试验、生
化试验、血清学鉴定等方法;
•病毒学诊断:电镜检查、动物接种、禽胚接种、 细胞培养
•分子生物学诊断: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核酸探针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18
二、动物检疫与疫情监测的区别
犬病、猪细小病毒、爱滋病、性病等。 • 舔咬:见于狂犬病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5
⑵间接接触传播 ①经污染饲料、饮水、物体方式 ②经呼吸道(空气、尘埃) ③经土壤传播 ④经生物媒介 ⑤经人类传播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6
⑶垂直传播(纵向传播)
• 垂直传播:母体所患的疫病或所带的病原体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2
(三)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1、及时发现、诊断和上报疫情。 2、迅速隔离,紧急消毒。 3、实行紧急接种和药物治疗。 4、对病死畜禽的进行合理的无害化处理。
怀化职院动物科技系
可编辑课件PPT
23
• 国家为什么要制定预防为主的方针?
1、动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一旦 蔓延很难扑灭,有的会给人类健康及经济 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 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才能加以消 除。因此对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其发 生与流行。

动物卫生防疫基础知识课件(共20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动物卫生防疫基础知识课件(共20张PPT)《动物疫病防治》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3.动物饲养厂生产区入口处要建宽于门口、长于汽车轮一周半的 水泥结构的消毒池(车辆消毒通道)和值班室(严格管理出入人 员),以及更衣、淋浴、消毒室(人员消毒通道,该室应单一流向, 出、入口分开)。 4.畜(禽)舍入口要建宽于门 口、长1.5米的消毒池。 5.动物饲养场四周要建筑围墙或 其屏障,防止人和动物进入场内。 6.有条件的饲养场要自建深水井 或车辆消毒
生产区内、外车辆、用具必须严格分开 ,生产区内车辆、用具只限在生产区内 使用,不准出生产区; 生产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入生产区, 必须进入时,需经主管领导批准,经认 真消毒后方准进入。
六、环境卫生
环境卫生
搞好环境卫生,对保障动物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饲养场的环境卫生包括畜(禽)舍卫生和生产区卫生。
(一)畜(禽)舍卫生
为了杀灭畜(禽)舍内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动物健康,必须建立畜 (禽)舍卫生、消毒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每天清扫畜(禽)舍走道、工作间、用具、设备、地面,及时清除粪便; 每天清扫、洗刷、消毒料槽、水槽; 经常进行带畜(禽)消毒; 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串栋; 畜(禽)舍内用具要有标记,固定 本舍使用,不得串用; 饲养人员在接触动物、动物产品、 饲料、饮水等前必须用消毒水洗手;
二、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动物饲养场的建筑应当按照保护人畜健康,人员、动物、物资运转单 一流向,利于防疫,便于饲养,节约用地的原则,结合当地自然条件 ,按人、畜、污的顺序,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
动物饲养场建筑布局的防疫要求
1.要分区规划。职工生活区、行政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 病死动物和粪便污水处理区应当分开,相距一定距离并有隔离带或 墙,特别是生活区和生产区要严格分开。

《动物防疫》课件

《动物防疫》课件
动物疾病可能对人类构成威胁,防疫工作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动物疾病防控措施
疫苗接种
疫苗是预防动物疾病的有效方 法,确保动物获得必要的免疫 保护。
卫生措施
保持清洁的环境和良好的卫生 习惯是减少疾病传播的关键。
隔离管理
及时隔离疾病患者,可以减少 疾病向其他动物传播的风险。
防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健康检查
《动物防疫》PPT课件
主题:《动物防疫》PPT课件 动物防疫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本课件将介绍动物防疫的重要性以及防疫工作 的关键措施。
防疫的重要性
1 保护动物健康
防疫措施可以预防动物疾病,保障动物的健康和福祉。
2 维护生态平衡
有效的防疫工作可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减少疾病传播给其他物种的风险。
3 保护人类健康
案例分享
分享成功的防疫案例,用以鼓励和启发他人。
总结与展望
1 总结成果
总结已取得的防疫成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防疫工作。
2 展望未来
展望未来的防疫工作,提出更具前瞻性和可行性的措施和建议。
2
禽流感
定期检测、隔离患Leabharlann 和遵循消毒规程是预防禽流感的重要措施。
3
猪瘟
合理饲养、定期检查和病死动物处理是预防猪瘟的有效方法。
防疫经验与案例分享
加强监测
及时监测动物健康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 施。
加强协作
各部门之间加强协作,形成合力,提高防疫工 作的效果。
强化宣传
加强宣传教育,让民众了解动物防疫的重要性 和方法。
定期进行全面的动物健康检查是防疫工作的重要组 成部分。
生物安全措施
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可以防止疾病的传入和扩 散。

动物疫病的防控PPT课件

动物疫病的防控PPT课件

生物媒介传播
有些动物疫病可以通过特 定的生物媒介,如蚊子、 苍蝇、老鼠等传播。
动物疫病的危害
01
02
03
04
危害养殖业
动物疫病的发生会导致大量动 物死亡或失去生产能力,给养 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影响食品安全
动物疫病可能导致动物产品中 存在有害物质或病原残留,对
食品安全造成威胁。
威胁人类健康
某些动物疫病可能传染给人类 ,如禽流感、猪流感等,对人
国际兽疫局(Office International…
该组织通过制定国际动物卫生标准、推动各国动物疫病防控合作和技术交流,为全球动 物疫病防控作出贡献。
国际动物疫病信息共享与技术交流
信息通报与发布
各国及时通报动物疫病疫情,并通过国际组织向其他国家发布疫 情信息,加强全球动物疫病防控的预警和应对。
技术合作与交流
分类
根据病原的不同,动物疫病可以分为病毒性疫病、细菌性疫病、真菌性疫病和 寄生虫性疫病等。
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
01
02
03
直接接触传播
动物与动物之间通过直接 接触,如交配、舔舐、摩 擦等行为,导致病原在动 物群体中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动物通过接触被病原污染 的物品、水源、饲料等, 或者在污染的环境中活动, 导致病原传播。
生物安全措施
隔离措施
人员管理
对疑似感染动物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 防止疫情扩散。
加强人员出入管理,限制无关人员进 入动物养殖区域,防止交叉感染。
消毒措施
定期对动物舍、场地、用具等进行消 毒,消灭病原体。
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动物疫病防控 知识,提高公众对动物疫病的认

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知识PPT课件

动物疫病防控基本知识PPT课件

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狂犬病、疯牛病、流感、日本乙型脑炎、禽
流感、炭疽、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李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
(特别是O157型)、链球菌、钩端螺旋体病、家畜血吸虫病、囊虫病、旋
毛虫病、弓型虫病等数十种。
2021/8/2
15
第15页/共131页
人畜共患传染病名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二○○八年十二月十一日
2021/8/2
8
第8页/共131页
总共157种
• 一类 动物疫病(17种)

二类 动物疫病(77种)

三类 动物疫病(63种)
2021/8/2
9
第9页/共131页
一类 动物疫病(17种)
• 口蹄疫、猪水泡病、猪瘟、非洲猪瘟、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马瘟、牛瘟、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海绵状脑病、痒
• 对人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哪些?
目前,世界上发现有200多种动物疫病可以传染给人类。现在世
界上常见的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有狂犬病、疯牛病、流
感、日本乙型脑炎、禽流感、炭疽、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沙门
氏菌病、李氏杆菌病、大肠杆菌病(特别是O157型)、链球菌、
钩端螺旋体病、家畜血吸虫病、囊虫病、旋毛虫病、弓型虫病等
第4页/共131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相关名词解释
动物产品 • 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是指是 指供人食用、饲料用、药用、农用或 工业用的动物源性产品。如动物的肉、 生皮、原毛、绒、脏器、脂、血液、 精液、卵、胚胎、骨、蹄、头、角、 筋以及可能传播动物疫病的奶、蛋等。
2021/8/2
5

动物防疫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动物防疫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2、抗原竞争(免疫间的相互干扰)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免疫 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降低,因此, 为保证免疫效果,对当地比较流行的传染病最后单独 接种,同时在产生免疫力之前不要接种对该疫苗有拮 抗作用的疫苗,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免疫接种后,如 果猪场短期内感染了病毒,由于抗原竞争,机体对感 染病毒不产生免疫应答,这时的发病情况有可能比不 接种疫苗时还要严重。至于还有人使用二、三联疫苗, 是因为一方面有些疫苗的相互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减 少免疫次数有利于生产。
• 2、疫苗本身血清型差异
有些病原的血清型较多,免疫接种时没法选 用与本地流行毒(菌)株相对应的血清型疫苗。如大 肠杆菌按菌体抗原分有100多个血清型,并且不同 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作用,因此用针对少数 几种血清型制成的基因工程苗并不能很好预防自 然界流行的各种不同血清型引起的大肠杆菌病的 发生。
疫苗的种类
• ①菌苗、②疫苗、③类毒素。习惯上。把以上3种 生物制品简称为疫苗。目前常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 和灭活疫苗 。
• a、弱毒疫苗:是利用毒力减弱的细菌或病毒等
微生物经大量繁殖后制成的活苗,如:猪瘟。 b、灭活苗:将病源微生物(强毒或弱毒)大量繁
殖后,采用物理或化学的(如甲醛)方法使其失活, 但仍保留免疫原性制作的苗。
注意事项
• 1、严格按说明书要求保存、运输和使用。 不同的疫苗保存和运输的方法不尽相同。由于生 产中使用的佐剂不同,即使同一个厂家生产的不 同批次疫苗使用方法也不相同。 2、现用现配。 冻干疫苗配后在4小时内用完,油乳剂灭活苗和铝 胶疫苗要升高到室温,当天内用完,过期不能使 用。有专用稀释液的,要用专用的稀释液。
• 7、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学过程,受到机体遗 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提供绝对的保 护,大多数猪只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呈中等水平, 而一小部分猪只则免疫应答很差。因此,疫苗的 保护不是百分之百。即使如此,一般60%~70% 的保护率就足以有效地阻止疾病在猪群内的传播, 所以,其免疫接种的效果还是相当显著。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第1章课件

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第1章课件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三)动物疫病流行过程的特点
根据在一定时期内发病动物数量的多少和传播
范围的大小,可分为四种表现形式 :
1.散发性
如破伤风
2.地方流性 如巴氏杆菌病、喘气病
3.流行性
如猪瘟、蓝耳病
4.大流行性 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
三、动物疫病的流行过程
(四)影响动物疫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对流行过程有影响的自然因素,主要气候因素 (气温、湿度等)、地理因素(地形、海拔高度等)和季 节等。
一、流行病学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的方法 1.询问调查 2.现场观察 3.查验有关资料 4.实验室检查 5.数理统计
一、流行病学发调生疫查情时要了解的内容:
⑴最初发病的时间、地点、发病季节、传播速
度及蔓延情况,疫区的各种畜禽的数量和分布
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情的况,步发骤病和畜禽内的容种类、数量、年龄、性别及
• 免疫无规定疫病区: 在规定期限内,某一划定的区域没有发生
过某种或某几种疫病,对该区域及其周围一定 范围内允许采取免疫措施,对动物和动物产品 及其流通实施官方有效控制。
一、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有关概念
• 监测区: • 缓冲区: • 感染区: • 自然屏障: • 人工屏障:
二、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立的目的、意义
• 制定疫情监测规划和计划,科学、全面、准确 地开展动物疫情监测预报,是做好防疫工作的 重要内容。
具体要求
根据动物防疫法,结合本省、本地实际情况。
1、每年进行两次省级以上的实验室检查
2、每月进行一次流行病学调查(选3个乡-2个村-20 个养殖户=120个养殖户)
3、检测方法
流行病学调查 临诊症状检查

动物防疫检疫-PPT

动物防疫检疫-PPT
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但该病得特征症状仍未明显表现出
来。前躯期一般较短(数小时至1~2天),主要表现一般性全
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等
(三)明显(发病)期
表现特征性症状得时期。就是疾病发展得高峰阶
段。
(四)转归期
明显期过后到疾病结束这段时期。如病原体致病
性增强,动物体抵抗力减退,则动物以死亡为转归;
是指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除病原体的动物和人。



包括:病畜、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人。
直接接触传播
间接接触传播
畜禽群体易感性增高的因素:
1、新生幼畜的增加;
2、老龄动物的减少;
3、易感动物的移入;
4、免疫水平的消退;
5、病原体发生变异;
6、新的病原体出现;







自然因素
(地理环境、气候等)
包虫病:血清学阳性率12、04%,全国包虫病
病人38万人,受威胁人口5000余万,家畜平均
感染率约50%。
黑热病:患者53万人以上 。
蠕虫病:查出感染于人体蠕虫26种,蠕虫总
感染率为21、74%,全国感染人数约为1、29
亿人。
带绦虫病:感染率为0、28%,全国感染人数
约为55万人;

寄生虫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得经济损失。
得传播,交配、舐咬等。
特点:链锁式(一个一个地)发病。
b、间接接触传播:(多见)
必须在外界环境得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介使易感动物发生感染得方

经无生命得媒介物
经空气传播:飞沫、飞沫核
特点(1)容易传播,传播途径不太远
(2)有季节性、周期性(夏秋易传)

动物防疫管理ppt课件

动物防疫管理ppt课件
病、寄生虫病。
动物传染病病原:
细菌
H5N1病毒
支原体
3
第一节 动物防疫的概念
动物寄生虫病病原
华支睾吸虫
绦虫
线虫
动物产品:是指动物的生皮、原毛、精液、胚胎、种蛋以 及未经加工的胴体、脂、脏器、血液、绒、骨、 角、头、蹄等。
4
第一节 动物防疫的概念
动物防疫的直接目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动 物疫病。
最终目的: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保护人体健康。
26
第三节 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
动物疫病的控制:当疫病发生后,对其采取的相应 的措施,把疫病局限在一定的范围内,使之不再继 续扩大流行。
动物疫病的扑灭:在疫病控制的基础上,采取相应 的措施,使发病的范围、数量逐渐减小,最终使疫 情完全停止,并尽可能使发病地区不再存在病原, 或打破流行环节,使疫病无重新发生的可能。
18
第二节 动物疫病的预防
二、动物疫病预防中各有关方面的职责和要求
1.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
制定国家动物疫病预防规划
及时规定并公布动物疫病预防办法
规定并公布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 病种名录
2.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职责:组织、安排、指挥、协调 3.对饲养、经营、屠宰、加工动物和生产、经营动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及厂建设的要
无明确结论而又怀疑为疫病的,应尽快确诊是否属于疫病, 以及是何种疫病。
29
第三节 动物疫病的控制和扑灭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快报、月报、年报。
快报: (1)发生一类或疑似一类动物疫病; (2)动物疫病呈暴发流行时; (3)新发现的动物疫病; (4)已经消灭又发生的动物疫病。 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和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点确认发现上 述动物疫情后,应在24小时内报至全国畜牧兽医总站,总 站应在12小时内报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

动物防疫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动物防疫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3、疫苗使用不当
疫苗稀释液不当;疫苗稀释浓度不当; 疫苗中混入配伍禁忌的药物或其它疫苗;对 稀释过的活苗没有及时的用完;
在疫苗注射过程中注射部位不正确,注射 角度不正确,选择的针头不正确都会影响免 疫效果
肌肉注射操作要点
• 部位:选择肌肉发达 的部位,如颈侧、臀部等, 方法:左手固定注射 部位.右手拿注射器,针 头垂直刺肌肉内,左手固 定注射器,右手将针芯回 抽一下。如无回血,将药 慢慢注入,若发现回血, 应变更位置。
免疫的方法
1、滴鼻 如伪狂犬疫苗 2、肌肉或皮下注射 大部分的疫苗 3、口服 如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仔猪副 伤寒疫苗
疫苗接种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1) 唯一手段: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手 段,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如猪瘟、猪细小病毒 病、猪伪狂犬病、猪乙性脑炎和口蹄疫等病毒 性传染病。 (2) 主要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中起主要 作用。如一些危害大的细菌性传染病。 (3) 辅助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上起辅助 作用。 (4) 次要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上所起的 作用不大或疫苗免疫效果不好。
• 3、防疫器具要消毒。 4、避免药物干扰。 菌苗:使用前后各7天,停用抗生素。 弱毒苗:使用前后各7天,停用抗病毒药物或带畜 消毒。
5、过敏反应。
免疫后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准备肾上腺素 等药物救治。
• 6、防止散毒,注意个人防护。 疫苗瓶、器具要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如猪丹毒疫 苗误注入人体内会造成人感染丹毒,布病疫苗也 会感染人。
总结
• 一、树立科学的防疫观念 • 二、做好系统的免疫管理 • 三、保证动物的营养水平 • 四、保证动物的环境卫生 • 五、正确看待防疫的效果
避免错误的操作手法
正确的操作手法

动物疫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动物疫病防治基本知识ppt课件

接传染人是当前全球面对的严峻挑战。截止2007 年8月12日, 全球309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92人死亡;我国25人感染,
16人死亡。13年因禽流感感染人,而对养禽业造成上千亿的 损失(禽类产品消费大大下降)。
2005年6~8月四川省发生人- 猪链球菌病,导致204人感染, 38人死亡。
我国是乙脑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发病的80%以上。 狂犬病已夺去了我国数万人的生命,仅2007年1~10月全国共报告狂犬病 病例2717例。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全球第2。今年1-7月我州共有9个县市 21个乡镇32个村发生34起1犬伤多人事件,疾控部门采集14份肇事犬脑组织 送检,阳性12份,阳性率为85.7%,因狂犬病死亡4人。另据禄丰县疾控中心 2012年对县内扑杀的犬随机采集犬脑组织542份样品送检,阳性24份,阳性 率达4.43%,说明犬带毒现象的存在。 布氏菌病、结核、炭疽等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时有发生,今年我州共报 道人感染布鲁氏菌病例3例(有个地方)。
动物疫病防治 基本知识
一动物防疫的地位和作用
(一)动物防疫是保障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1.动物疫病和残留仍是阻碍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市场风险和疫病风险是制约养殖业发展的两大风险。市场风险可以通 过转变养殖方式、调整养殖规模和改变营销策略等降低市场风险。而动物疫 病严重威胁着养殖业的发展,危及公共卫生安全。一旦发生疫病,轻者生长 受阻,生产性能降低,饲养周期延长,浪费饲料,消耗医疗费用,增加养畜 成本,还造成药物残留,降低畜产品质量,带来食品安全问题;重者将使整 个养殖业毁之一旦,血本无归。畜牧经济学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畜牧业经 济效益=(良种+良法)×疫病预防控制-(良种投入+饲养成本+人工等费 用)。一些动物疫病还直接传染给人,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俗话说“家有万 贯,带毛喘气的不算”。因此,了解和掌握动物疫病发生和发展规律,加强 动物疫病的防疫,建立和完善“防疫制度化”。即:完善防疫设施,建立和 健全防疫制度,并实施科学的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强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畜禽疫病的发生,保障畜禽健康发展和畜产品安全,降低 和规避疫病风险的重要手段。 动物疫病包括生猪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ppt课件

家畜传染病的防疫措施ppt课件

二. 杀 虫
虻、蝇、蚊、蜱等节肢动物都是家畜疾病的重要 传播媒介。杀灭这些媒介昆虫和防止它们的出现。 在预防和扑灭家畜传染病方面有重要的意义
❖ 杀虫的方法
物理杀虫法
生物杀虫法
药物杀虫法
❖ 物理杀虫法
火焰喷烧 100~160干热空气 沸水,蒸气。 机械拍、打、捕、捉。 低温(作用不大,暂缓生命活动)
一 疫情的报告
饲养、生产、经营、屠宰、加工、运输畜禽及其 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发现畜禽传染病或疑似传染 病时,必须立即向当地畜禽防疫检疫机构报告, 尤其是可疑为口蹄疫、炭疽、狂犬病、猪瘟、鸡 新城疫、禽流感等重要传染病时。
二 疫情的诊断
1. 临诊诊断
最基本的诊断方法,利用人的感官或借助 一些最简单的器械,如体温计、听诊器等 直接对病畜进行检查。有时也包括血、粪、 尿的常规检验。其对某些有特征诊断症状 的典型病例,如破伤风、猪喘气病等容易 做出诊断。但有其局限性:对病初级及非 典型病例诊断较为困难。
二 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
❖ 包括“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措 施,综合性防疫措施分为二方面的内容:
❖平时的预防措施
❖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一)平时的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贯彻自繁 自养的原则。
拟订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 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检疫工作,及时发现和消灭传 染源。
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将疫病排除于一个未受感染 的畜群之外。
❖ 疫病的防制:
就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或消除疫病的病原, 以降低已出现于畜群中疫病的发病数和死亡数, 并把疫病限制在局部范围内。
❖ 疫病的消灭:
意味着一定种类病原体的消灭。全球范围不容 易,一定地区内消灭某些疫病,是可行的。

《动物疫病的防控》课件

《动物疫病的防控》课件

示疫情传播的趋势和模式。
告疫情,分享信息以防止
情风险。
疫情爆发和传播。
紧急处理与应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案
在疫情突发的情况下,紧急处理与应急预案可以帮助快速响应和控制疫情。
紧急处理

快速隔离受感染的动物群体

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进行紧急补充疫苗接种
应急预案 ⌛
制定和演练应急预案,明确疫情处理的流程和责任
分工。
2
维持农业生产
疫病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可能导致粮食短缺和食品安全问题。
3
保护生态平衡
动物疫病可能破坏生态系统,对野生动物和植物造成危害。
防疫措施概述
防疫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疫病传播的关键,确保动物和人类的安全与健康。
疫苗接种
检疫制度
疫苗可以预防许多动物疫病,提高动物的免疫
严格的检疫制度可以防止疫病通过动物及动物
《动物疫病的防控》PPT
课件
本课程旨在介绍动物疫病的防控措施,如何有效管理动物健康,并保护人类
和动物的生活环境。
动物疫病的现状
现代社会面临着各种动物疫病的威胁,这些疫病给动物健康和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1
全球威胁
动物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并对畜牧业和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影响。
2
经济损失
确保疫苗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
了解疫苗接种可能引起的副作用,
的疫苗以增强其免疫系统。
适当温度和条件,以维护其有效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风险。
性。
检疫制度
严格的检疫制度可以防止疫病通过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国际贸易和运输传播。
1
入境检疫
对进口动物和动物产品进行检疫,防止

畜禽疫病防治概述PPT课件

畜禽疫病防治概述PPT课件
预防为主的原则是指在畜禽疫 病防治中,应将预防措施放在 首位,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
施,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养殖场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 畜禽的抵抗力,减少疫病的传
播途径。
定期对畜禽进行健康检查,及 时发现和处理患病动物,防止 疫情扩散。
养殖场应建立健全的防疫制度 ,加强防疫宣传和培训,提高 养殖户的防疫意识和技能。
定期检疫和监测
定期检疫和监测是及时发 现和控制畜禽疫病的重要 手段。
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 疫情动态,为制定有效的 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ABCD
养殖场应定期对 措施。
检疫部门应加强对畜禽及 其产品的检疫和监管,防 止疫情跨区域传播。
建立健全防疫体系
畜禽疫病防治概述
• 畜禽疫病概述 • 畜禽疫病的防治策略 • 畜禽疫病的常见防治方法 • 畜禽疫病防治的未来展望 • 案例分析
01
畜禽疫病概述
畜禽疫病的定义与分类
畜禽疫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体内,引起畜禽发病或死亡的一类疾病的总 称。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不同,畜禽疫病可分为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 等。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有益微生物防治畜禽疫病的手段,通 过在畜禽肠道内补充有益微生物,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提高畜禽的抵抗力。
生物防治需要注意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剂量和使用方法, 避免与抗生素等药物同时使用,同时需要加强微生物管理 和质量控制,确保安全有效。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是防治畜禽疫病的重要措施 之一,通过改善养殖环境,减少病原 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药物治疗需要注意药物的选用、剂量 和使用方法,避免药物残留和耐药性 的产生,同时需要遵守兽医的指导, 确保安全有效。
疫苗接种
疫苗接种是预防畜禽疫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接种疫苗,使畜 禽产生特异性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课件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课件

动物防疫的起源: 古代的动物疫病 防治措施
动物防疫的发展: 现代动物防疫体 系的建立和发展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 保障动物健康,促 进畜牧业发展
动物防疫的未来展 望:加强国际合作, 共同应对动物疫病 挑战
动物防疫相关法律法规的介绍 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监管和执行 违反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处罚和案例分析
及防治措施
动物防疫的实践与 应用
动物防疫的重要性:介绍动物防疫在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动物防疫的实践经验:分享在动物防疫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包括疫苗接种、疫情监测、隔离治疗等方面的具体措 施。
动物防疫的应用案例:介绍动物防疫在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包括成功控制疫情、减少经济损失等方面的具体案例。
非传染病的特点: 由非生物因素引起 的疾病,如营养缺 乏、中毒等,通常 具有散发性、突发 性等特点,对动物 的健康造成一定危 害。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接 触传播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 言简意赅,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防疫意义:保护动物健康,促进畜牧业发展,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防疫措施:定期接种疫苗,加强饲养管理,做 好环境卫生等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 言简意赅,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防疫意识:提高公众对动物防疫的认识和意识, 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 言简意赅,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动物免疫力;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严格控制传染源,防止疫 情扩散。
诊断技术:通过观察、检查、试验 等方法确定动物疾病种类和病情
诊断和监测技术在动物防疫中的应 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失败的原因
1、疫苗的质量问题
一是生产厂家生产的疫苗质量差,如效价或蚀 斑量不够,油乳剂灭活疫苗乳化程度不高,抗原均 匀度不好。
二是疫苗自身没问题,但是在运输保藏过程中以 为外界环境光照太强;温度过高或过低;疫苗瓶内进 空气;超过有效期等都会导致疫苗的效价不足导致免 疫失败。
例如:弱毒苗需低温冷藏, 保存温度-15℃ 。 油乳剂灭活苗、铝胶苗在2-8℃保存,不能冻结。
3、疫苗使用不当
疫苗稀释液不当;疫苗稀释浓度不当; 疫苗中混入配伍禁忌的药物或其它疫苗;对 稀释过的活苗没有及时的用完;
在疫苗注射过程中注射部位不正确,注射 角度不正确,选择的针头不正确都会影响免 疫效果
肌肉注射操作要点
• 部位:选择肌肉发达 的部位,如颈侧、臀部等, 方法:左手固定注射 部位.右手拿注射器,针 头垂直刺肌肉内,左手固 定注射器,右手将针芯回 抽一下。如无回血,将药 慢慢注入,若发现回血, 应变更位置。
• 适当的免疫程序的制定应建立在对当地疫病的 流行情况、猪群的种类、生产情况等方面的调查 研究以及免疫抗体或母源抗体的监测的基础之上, 制定适合本场特点的免疫程序,并非免疫的疫苗 种类越多越好,不能将书上或外地的免疫程序照 抄照搬。制定免疫程序时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 素:
1、母源抗体的影响

免疫接种的母猪可经乳汁,特别是初乳将母
源抗体传给仔猪,使仔猪得到被动保护,但母源
抗体较高时不但可消灭侵入的相应的病原,也能 杀灭活疫苗(灭活苗不被母源抗体所消灭,但应答 反应很弱),因此只能等到母源抗体消退到一定的 水平之后才能接种免疫。
• 如猪瘟在仔猪生后20多天母源抗体就会消失, 是不是生后20多天再免疫呢?不是。应该在母源 抗体消失前,20日龄时首免,为克服母源抗体干 扰使用4倍量,4-7天产生免疫力,60日龄时二免, 1倍量。
4、动物的生理状况
• 1、动物机体对接种抗原的免疫应答在一定 的程度上是受遗传控制的,不同品种,甚至相 同品种不同个体的猪只,对同一疫苗的反应强 弱也有差异,有些猪只生来就有先天性免疫缺 陷。 2、猪群的某些疾病(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 症)的病原能损害猪体的某些免疫器官,从而降 , 导致其免疫应答能力降低。
• 7、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避免母源抗体的干扰。
客观评价免疫效果
• 猪的免疫应答是一个生物学过程,受到机体遗 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可能提供绝对的保 护,大多数猪只对抗原的免疫应答呈中等水平, 而一小部分猪只则免疫应答很差。因此,疫苗的 保护不是百分之百。即使如此,一般60%~70% 的保护率就足以有效地阻止疾病在猪群内的传播, 所以,其免疫接种的效果还是相当显著。
2、抗原竞争(免疫间的相互干扰)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无交叉反应的抗原同时免疫 接种时,机体对其中一种抗原的免疫应答降低,因此, 为保证免疫效果,对当地比较流行的传染病最后单独 接种,同时在产生免疫力之前不要接种对该疫苗有拮 抗作用的疫苗,特别要提出的是,在免疫接种后,如 果猪场短期内感染了病毒,由于抗原竞争,机体对感 染病毒不产生免疫应答,这时的发病情况有可能比不 接种疫苗时还要严重。至于还有人使用二、三联疫苗, 是因为一方面有些疫苗的相互影响较小,另一方面减 少免疫次数有利于生产。
动物免疫的基础知识
疫苗的种类
• ①菌苗、②疫苗、③类毒素。习惯上。把以上3种 生物制品简称为疫苗。目前常用的疫苗有弱毒疫苗 和灭活疫苗 。
• a、弱毒疫苗:是利用毒力减弱的细菌或病毒等
微生物经大量繁殖后制成的活苗,如:猪瘟。 b、灭活苗:将病源微生物(强毒或弱毒)大量繁
殖后,采用物理或化学的(如甲醛)方法使其失活, 但仍保留免疫原性制作的苗。
3、加强免疫间隔时间的确定

同一类疫苗经过二次或二次以上的免疫后,所
产生的抗体维持时间较长,达到的抗体水平较高。
重复免疫的时间间隔是根据抗体的维持时间来确定
的,一般最短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4天,有的认为免
疫次数越多,间隔时间越短越好,结果引起免疫耐
受,反而达不到效果。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次或二
次以上免疫接种的份量不得低于前次免疫时的份量。
避免错误的操作手法
正确的操作手法
错误的操作手法
• 4、疫苗使用剂量不当
注射剂量过低则效力不足,剂量过大则引 起免疫耐受(免疫麻痹)。抗原剂量越大,所引 起的免疫耐受越巩固持久。
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洒漏或漏注情况;有 些疫苗病毒性灭活是油乳剂疫苗,容易引起注 射器定量控制失灵,使注射剂量不准。 。
免疫程序因素
免疫的方法
1、滴鼻 如伪狂犬疫苗 2、肌肉或皮下注射 大部分的疫苗 3、口服 如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疫苗、仔猪副 伤寒疫苗
疫苗接种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1) 唯一手段:疫苗接种是预防该病的唯一手 段,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如猪瘟、猪细小病毒 病、猪伪狂犬病、猪乙性脑炎和口蹄疫等病毒 性传染病。 (2) 主要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中起主要 作用。如一些危害大的细菌性传染病。 (3) 辅助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上起辅助 作用。 (4) 次要手段:疫苗接种在预防该病上所起的 作用不大或疫苗免疫效果不好。
• 3、防疫器具要消毒。 4、避免药物干扰。 菌苗:使用前后各7天,停用抗生素。 弱毒苗:使用前后各7天,停用抗病毒药物或带畜 消毒。
5、过敏反应。
免疫后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准备肾上腺素 等药物救治。
• 6、防止散毒,注意个人防护。 疫苗瓶、器具要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如猪丹毒疫 苗误注入人体内会造成人感染丹毒,布病疫苗也 会感染人。
注意事项
• 1、严格按说明书要求保存、运输和使用。 不同的疫苗保存和运输的方法不尽相同。由于生 产中使用的佐剂不同,即使同一个厂家生产的不 同批次疫苗使用方法也不相同。 2、现用现配。 冻干疫苗配后在4小时内用完,油乳剂灭活苗和铝 胶疫苗要升高到室温,当天内用完,过期不能使 用。有专用稀释液的,要用专用的稀释液。
• 2、疫苗本身血清型差异
有些病原的血清型较多,免疫接种时没法选 用与本地流行毒(菌)株相对应的血清型疫苗。如大 肠杆菌按菌体抗原分有100多个血清型,并且不同 血清型之间缺乏交叉免疫作用,因此用针对少数 几种血清型制成的基因工程苗并不能很好预防自 然界流行的各种不同血清型引起的大肠杆菌病的 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