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

合集下载

麦子的生长过程,麦子几月份成熟

麦子的生长过程,麦子几月份成熟

麦子的生长过程,麦子几月份成熟回答1、生长过程:小麦一生可以细分为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2、小麦成熟时间:春小麦,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收获时间为当年的7月中下旬。

冬小麦,播种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收获时间为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

一、麦子的生长过程小麦一生可以分为出苗期、三叶期、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1、出苗期:田间50%幼苗的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约2cm以上。

2、三叶期:从第二叶叶鞘之中露出第三片叶,并且叶片长度为第二片叶的一半左右。

3、分蘖期:田间50%植株的第一个分蘖露出叶鞘大约1.5cm以上。

4、拔节期:田间50%植株的主茎的第一茎节离开地面1.5-2cm左右,以节间长出地面2cm左右为拔节期的主要标志。

5、抽穗期:田间50%以上植株的麦穗顶部(不包括麦芒)露出叶鞘。

6、孕穗期:田间50%植株的旗叶展开,旗叶与倒二叶叶耳间距2-4cm,并且旗叶叶鞘所抱着的幼穗明显膨大。

7、开花期:田间50%植株的麦穗开始开花(通常为抽穗后3-6天左右)。

8、灌浆期:小麦籽粒形成的阶段,同时也是籽粒贮积干物质最快的时期,在此期间,小麦茎、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淀粉和转化的蛋白质通过同化作用贮存在小麦籽粒内,具体可以分为乳熟期和面团期。

9、成熟期:成熟期可以分为蜡熟期和完熟期。

蜡熟期时,籽粒含水率从38-40%下降至22%,颜色从黄绿色变成黄色,胚乳从面筋状变成蜡质状,茎生叶变干,穗下节间为金黄色。

完熟期时,籽粒含水率下降至20%以下,体积缩小,籽粒变硬。

二、麦子几月份成熟1、如果是春小麦,一般在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行播种,当年的7月中下旬进行收获。

如果是冬小麦,一般在每年的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进行播种,第二年的5月底至6月中下旬进行收获。

2、北方冬小麦种植区域主要位于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包括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份。

冬小麦生长周期

冬小麦生长周期

冬小麦生长周期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小麦的生长周期以冬小麦为例(播种时间:9月下旬~10月上旬)一、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冬小麦生育期为230~270天。

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

1 .播种期:播种的日子。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10月上中旬左右。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2cm时,10月中下旬左右。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11月底12月初。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时,2月下~3月上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着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三月中旬。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四月中上旬。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4月下旬。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4月下旬~5月上旬。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5月上、中旬。

11.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5月中旬开始灌浆。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

.
19
二、生育阶段
籽粒形成阶段经历时间较长的小麦,灌浆时间也 较长,如果条件合适则籽粒饱满,千粒重较高。特点 是西藏和青海一些地区,后期日照时数多,辐射强度 高,加之气温较低,温度的日较差大,有利于增强光 合效率和光合产物的积累,同样的小麦品种,比其它 地区籽粒更大一些,对获得高产有利。
.
20
于振文《作物栽培学各论》(北方本):
第二讲
小麦的一生
.
1
一、生育期
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过程。该 过程的持续时间称为小麦的生育期。
小麦植株的生命周期是从种子萌发开始,在生长发育 过程中,经过建成器官,到结出种子和植株衰老死亡。
在生命周期内生长发育是连续进行的,但是生育的不 同阶段形成的器官不同,体内生理活动也在不断变化。
粒数,并为形成饱满的籽粒打好基础。
.
17
二、生育阶段
器官建成阶段经历时间较长的小麦,结实器官分 化的时间较长,一般分化出的小穗和小花数目较多, 结实的粒数也较多。平均每穗粒数比较容易达到30粒 以上。特点是西藏的一些地方,不但穗分化的时间长, 而且光照充足,在栽培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平均每穗 常有20多个小穗,结粒40多个。在这些地区,使用大 穗型品种,更容易发挥增产潜力。其他一些地区这个 阶段时间较短,一般结实粒数较少。如果能够针对这 个特点,加强麦田管理,采用控制无效分蘖,提高分 蘖成穗率等办法,使群体不过分郁蔽,改善田间光照 条件,也可以显著地增加结实粒数。
新乡、北京和拉萨三个地区,虽然分蘖成穗率都较高,但 分蘖出现和两极分化还有不同。新乡地区,气温较高,使用的 品种为多为春性或弱冬性,早春返青后很快就开始起身,进入 小穗分化期,春季分蘖少,也难以成穗,所以基本上靠冬前分 蘖成穗。北京地区,春季气温较低,如果冬前分蘖不足,还可 以增加春季分蘖并争取部分成穗。至于拉萨地区,春季气温较 低而且延续时间较长,所以,冬前无分蘖的,春季不但可以生 出大量分蘖,也可以达到和冬前同样高的成穗率。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

小麦的一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种子的过程。

冬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天以上,我省一般在230~260天;春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100天以下,东北春麦区一般为70~90天。

冬小麦生育时期可大致分为11个时期:出苗期、分蘖期、越冬期、返青期、起身、拔节、孕穗期(挑旗)、抽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

1. 出苗期:全田50%麦苗的第一真叶从胚芽鞘露出2-3cm左右的日期;2. 分蘖期:全田50%麦苗的第一分蘖从叶鞘露出2cm左右的日期;3. 越冬期:日平均气温下降到2~4℃,麦苗地上部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

我省一般在11月底~12月上旬。

4. 返青期:第二年春天,全田50%麦苗心叶的新长部分(色鲜、嫩)从叶鞘露出2cm左右的日期。

我省一般在2月底~3月上旬。

5. 起身期:①麦苗由匍匐状开始向上生长,表明节间开始伸长,真茎形成;②全田50%麦苗春生1叶的叶鞘显著拉长,与冬(春)叶的叶耳距达到2cm左右;③春生2叶接近定长;④幼穗分化处于二棱期。

我省一般在3月中旬~3月下旬。

6.拔节期:全田50%麦株主茎的基部第一伸长节间露出地面2cm左右,该节间长度达3~5cm的日期。

我省一般在4月上旬~4月中旬。

7.挑旗期: 一般指小麦最后一片叶展开,倾斜挺生在茎杆顶部称为挑旗。

全田50%麦株的旗叶展开,由旗叶叶鞘包着的幼穗明显膨大,也称孕穗期,俗称“打苞”。

我省一般为4月下旬~5月初。

旗叶:有效茎最上一叶,也是最后一叶。

有效茎:能长出麦穗的的主茎和分蘖。

小麦挑旗后麦穗已基本形成,这段时间是决定小麦亩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此时气温渐高,消耗水量大,称为水分临界期,灌溉有利于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

同时在小麦孕穗期以后要补施少量肥料,既对减少花期退化、增加穗粒数有一定的作用,又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增加,提高面筋数量和质量。

8.抽穗期:全田50%有效茎的麦穗(不包括麦芒)从旗叶叶鞘露出达1/2的日期。

小麦生产技术基础—小麦的阶段发育

小麦生产技术基础—小麦的阶段发育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 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 营养生长阶段 从出苗到返青 1.生长中心: 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 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 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3. 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决定穗数的时期。 4.主攻方向: 培育壮苗、苗齐、均壮。
1.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综合的外界条件,如 水、温、光、养分等,而其中有一、二个因素起主 导作用。
2.每个发育阶段有着不可逆性,条件不适宜时, 停止但不能倒行。
3.顺序性 当前一阶段没有结束以前,即使条件 适宜后一阶段的生长,也不能进入后一阶段。
小麦由营养生长转化生殖生长,这种阶段性的质
变叫阶段发育。不同的发育阶段都要求一定的外 界条件,如温、光、水、空气、养分等,往往是 其中某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若缺少主导因素作 用,小麦就不能完成阶段性发育,因而就不能开 花结实。小麦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对 外界条件要求差异极大。因此,小麦的个体发育 可分为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
(3)水分:分蘖的适宜土壤湿度为田间最大持水 量的70%-80%。 (4)矿质养分:N有促进分蘖的作用,特别是N、 P、K配合使用,对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和增加 亩穗数有明显促进作用 。 (5)密度:对分蘖的影响很大。基本苗少,单株 营养面积大,群体光照条件好,分蘖力和成穗率则
高。反之,则分蘖力和成穗率均降低。
(3)确定适宜的播种密度 春性品种春化阶段短,分蘖力弱;冬性品种
春化阶段长,分蘖时间长,分蘖力强;半冬性 品种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在确定播种密度时, 为保证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春性品种播种密 度要大些,而半冬性品种播种密度稍小些。
(4)确定栽培管理措施
小麦完成春化阶段期间,主要分化叶片、分蘖、节和节 间的营养器官,如能延长春化阶段时间,增加主茎叶片数和 单株分蘖数,有利于争取多穗;小麦进入光照阶段后,开始 分化穗这一生殖器官,因此光照阶段发育越快,穗分化时间 越短,穗越小,反之则有利于形成大穗。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

小麦生长发育的基本知识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知识(一)生育期小麦从种子萌发、出苗、生根、长叶、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经过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叫小麦的一生。

从播种到成熟需要的天数叫生育期。

天津市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270天。

(二)生育时期生产上根据小麦不同阶段的生育特点,为了便于栽培管理,可把小麦的一生划分为12个生育时期,即出苗、三叶、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期。

(三)生长阶段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特点,可将几个连续的生育时期合并为某一生长阶段。

一般可分为三个生长阶段。

1.苗期阶段从出苗到起身期。

主要进行营养生长,即以长根、长叶和分蘖为主。

2.中期阶段从起身至开花期。

这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既有根、茎、时的生长,又有麦穗分化发育。

3.后期阶段从开花至成熟期。

也称子粒形成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

二、小麦各器官的构造和作用(一)根小麦的根是由胚根和节根组成的。

胚根也叫做种子根、初生根。

一棵幼苗通常有胚根3—5条,最多可达7条。

大粒种子胚根多,小粒种子胚根少。

当第一l片绿叶出现以后,就不再生新的胚根了。

节根也叫永久根、次生根。

当麦苗生出2—3片绿叶的时候,节根就从茎基部的节上长出来。

小麦的分蘖多,节根也比较多。

根系一般入土100--130厘米,最深的可达2米。

根系入土越深,抗旱能力就越强。

据调查,一般约有60%的根系生长在20厘米深的土层里。

小麦根的主要作用是:从土壤中吸取水分和养分,并运送到茎叶中,进行体内有机物质的合成和转化,源源不断地供给小麦生长发育的需要。

(二)茎小麦是成丛生长的,有一个主茎和几个侧茎(也叫分蘖)。

小麦的茎秆分为地上和地下两部分,地下节间不伸长,构成分蘖节,地上节间伸长,一般有4—6个节间。

茎的主要作用是:使水分和溶解在水里的矿物质养分(如氮、磷等)从根部通过茎部的导管由下而上流向叶子和穗部;把叶子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营养物质(主要是糖分),通过茎部筛管运输到根和穗子。

小麦的一生及阶段发育

小麦的一生及阶段发育

第二节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一、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二〕生育时期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以月/日表示〕。

1.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左右,小麦植株根本停顿生长的日期。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上升,小麦开场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场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10.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上部→下部。

11.灌浆:子粒外形已根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

12.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根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顿。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返青1.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根底,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小麦生长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小麦生长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小麦生长可以分为哪几个时期?
小麦的生长发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小麦的一生分为几个生理阶段?小麦的每个生长周期有什么特点?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小麦的一生经历着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一系列的形态和生理变化过程。

它们是各生育时期进行栽培管理的依据。

根据小麦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穗数、粒数、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大体可以把小麦的一生分为相互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三个时期。

一、小麦播种出苗至越冬阶段(生长前期)该时期是小麦生长叶片、根系和分蘖等营养器官为主的时期,习惯上也叫做营养生长期。

这一时期以形成穗数为中心。

小麦在适期播种后,经过7天左右出苗。

小麦幼苗长出三片真叶后即开始分蘖。

麦苗在冬前主茎一般可生长5~7张叶片,2~4个分蘖,5条左右次生根。

当日平均温度下降到3℃以下时,麦苗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到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到3℃以上,麦苗明显恢复生长时为止,这段时期称为越冬阶段。

但这一阶段在不同地区的表现有所不同,如江苏的淮北地区小麦有较明显的越冬阶段,淮南地区冬暖年份无明显越冬阶段。

这个阶段是小麦栽培中获得早苗、全苗、壮苗和早蘖、多蘖、大蘖的重要时期。

该阶段也是为足穗、大穗、壮杆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时期。

二、小麦返青、拔节至孕穗阶段(生长中期)这一时期是小麦的根、茎、叶、蘖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穗的分化也主要在这一期间完成,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进行,所以又称为营养生殖生长期。

这一时期以形。

作物栽培学各论 课后题答案

作物栽培学各论 课后题答案

第九章小麦1.小麦的生育时期有哪些?答:根据小麦一生中器官形成顺序和明显的外部特征,可划分为出苗、分蘖、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时期,冬小麦还有越冬和返青期。

2.什么是小麦的阶段发育?春化,光照的类型?答:小麦的生活周期内,必须经过几个循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每个阶段需要满足一定的外界条件,才能开始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

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过程称为小麦的阶段发育。

根据不同品种通过春化阶段对温度要求的高低和时间的长短,将小麦分为(1)春性(2)半冬性(3)冬性3种类型根据小麦对光照长短的反应,分为(1)反应迟钝型(2)反应中等型(3)反应敏感型3.小麦三段生长与器官建成的关系以及栽培技术上的主攻方向和主要措施答:①营养阶段:根、叶的生长,伴有分蘖的发生;主攻方向:穗数;措施:保苗,促进分蘖。

②并进阶段:幼穗、根、叶、秆的生长发育,伴有分蘖发生;主攻方向:粒数;措施:壮杆,促进幼穗分化。

③生殖阶段:穗、粒的形成与发育;主攻方向:粒重;措施:保叶4.小麦根,茎,叶生长规律根:须根系,由初生根和次生根构成,初生根垂直向下生长,次生根着生于分蘖节上,又称节根,伴随分蘖的发生,在主茎分蘖节上自上而下逐节发根。

开花期,次生根数达最大值,跟数量大,功能强,是根系吸收的主体部分,与高产有密切关系。

茎:由节和节间组成,地下3~8节,节间不伸长,密集而成分蘖节,地上4~6节,节间伸长形成茎杆。

节间按节位自上而下顺序生成。

强光对节间伸长有抑制作用。

叶:由叶片、叶鞘、叶耳、叶舌、叶环构成,叶的建成历经分化、伸长和定型过程。

1~3叶在种子胚中早已分化,其余叶由茎生长锥分化形成,分化出的叶原基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通过伸长过程扩大体积。

5.小麦分蘖及成穗规律分蘖:发生在地下不伸长茎节上的分枝;规律:一级分蘖与主茎初叶数(N)呈N-3的对应关系,剩余同伸关系均为N-2.成穗规律:冬前发生的低位早蘖容易成穗,冬前晚生分蘖和春生蘖成穗率低。

小麦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小麦栽培种植管理技术

缺铁:叶绿素合成受阻,开始时幼叶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保持绿色,以后完全失绿,有时一开始整个叶片呈黄白色。 缺锌:节间短、抽穗扬花迟且不齐,叶片沿主脉两侧出现白绿条斑或条带。
第一章节
(五)病虫草害
全蚀病 小麦各生育时期的症状及诊断:①幼苗分蘗期至返青拔节期。基部叶发黄,并自下而上似干旱缺肥状。苗期初生根和地下茎变灰黑色,病重时次生根局部变黑。拔节后,茎基1-2节的叶鞘内侧和病茎表面生有灰黑色的菌丝层。②抽穗灌浆期。病株变矮、褪色,生长参差不齐,叶色、穗色深浅不一,潮湿时出现基腐性的“黑脚”,最后植株旱枯,行成“白穗”。剥开基部叶鞘,可见叶鞘内表皮和茎秆表面密生黑色菌丝体和菌丝结。小麦近成熟时,若土壤潮湿,病株叶鞘内表皮可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的子囊壳。
小麦叶锈病 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红褐色粉疱(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在叶片上不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埋于表皮下的冬孢子堆,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
小麦秆锈病 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红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孢子椎周围表皮撒裂翻起,夏孢子可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孢子堆。
养分需求临界期:是指小麦对肥料养分要求在绝对数量上并不多,但需要程度却很迫切的时期。此时如果缺乏这种养分,作物生长发育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而且由此所造成的损失即使在以后补施这种养分也很难恢复或弥补。
养分最大效率期:是指小麦吸收养分绝对数量最多、吸收速度最快、施肥增产效率也最高的时期。冬小麦的营养最大效率期在拔节到抽穗期,此时生长旺盛,吸收养分能力强。
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为害也重。近年来该病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该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 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小麦生长流程

小麦生长流程

小麦生长流程小麦从种子萌发开始,经过出苗、生根、长叶、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结实等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到产生新的种子,即为小麦的一生。

1、播种期:小麦播种期因品种的阶段发育类型不同而有差异。

播种后,温度和土壤墙情适宜,种子很快会萌动发芽。

小麦全生育期的天数一般从播种期算起。

2、出苗期:全田50%麦苗第1片真叶露出地面2~3厘米时,即为出苗期。

如果墒情好且温度适宜,则小麦播种后5~7天就能出苗。

3、分蘖期:全田50%植株第1个分蘖伸出1.5~2厘米时,即为分蘖期。

一般出苗后15~20天进入分蘖期。

4、越冬期:当冬前日平均温度下降至3℃以下时,麦苗生长缓慢,开始越冬。

5、返青期: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当日平均温度达到3℃以上时,小麦开始返青生长,麦苗心叶基部出现橘黄色,开始进入返青期。

一般春性品种返青期在2月上中旬、半冬性品种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

6、起身期:当春季日平均温度上升至10℃以上时,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转向直立生长,基部第1节间开始伸长,幼穗进入护颖和内外颖原基分化期,即为起身期。

对于春性品种,大都为直立型,加之春季温度回升较快,在生产中起身期并不明显。

7、拔节期:全田50%以上的麦苗基部伸长节全田50%以上的麦苗基部伸长节间露出地面1.5~2厘米,幼穗分化进入雌雄蕊原基分化期时,即为拔节期。

一般春性品种拔节期在3月上中旬、半冬性品种在3月中下旬。

8、孕穗期:麦田50%以上植株的剑叶全部伸出倒2叶叶鞘,幼穗分化接近四分体形成期时,即为孕穗期。

一般春性品种孕穗期在4月上旬、半冬性品种在4月中旬。

9、抽穗期:麦田10%以上茎秆的顶小穗露出剑叶鞘时,为始穗期;50%以上的麦穗顶小穗露出剑叶鞘时,即为抽穗期;90%左右的麦穗露出剑叶鞘时,称为齐穗期。

一般春性品种抽穗期在4月中旬、半冬性品种在4月下旬。

10、开花期:小麦抽穗后3~5天即开始开花,麦田50%以上的麦穗中部小穗开始开花时,即为开花期。

小麦的一生说明书

小麦的一生说明书

小麦的一生说明书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它的一生经历了从种子发芽成苗,再到生长发育,最终成熟收割的过程。

下面是小麦的一生说明书。

第一章:种子发芽小麦的一生从种子发芽开始。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种子才能顺利发芽。

一般来说,小麦的发芽温度为15℃左右,湿度要求在20%~30%之间。

种子发芽需要充足的水分和氧气,因此在播种前要浸泡种子,等待种皮完全湿透后再进行播种。

第二章:生长发育小麦发芽后,生长速度逐渐加快。

在光照适宜的条件下,小麦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来自阳光的能量,合成有机物质来供给自身生长。

同时,小麦的根系也不断扩展,向土壤深处延伸,以吸收更多的水分和养分。

随着生长的进行,小麦植株逐渐长高,形成茎和叶子,同时开始分蘖,形成新的侧蘖。

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氮、磷、钾等养分,这些养分可以通过施肥来进行补充。

第三章:开花结果小麦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开始开花。

小麦的花序较为特殊,呈穗状,上面有许多小花。

小麦的花期一般在生长周期的后期,当温度适宜的时候,小麦会迅速开花。

小麦花的授粉过程主要依赖风力,而不是昆虫传粉。

雄性花轴上的花会在风力的作用下释放出花粉,然后风吹到雌性花轴上,进行授粉。

授粉后,小麦的花蕾逐渐膨大,形成籽粒。

籽粒逐渐变硬,通过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成熟。

第四章:成熟收割小麦成熟后,就可以进行收割了。

小麦的成熟程度可以通过观察麦穗颜色的变化和拿取一粒籽粒用牙齿咬试是否易碎来判断。

成熟的小麦往往呈金黄色,籽粒坚硬。

收割小麦可以使用收割机进行自动化操作,也可以手工进行收割。

收割后的小麦要进行晾晒,确保水分含量在安全范围内,然后进行储存。

第五章:运用与加工小麦收割之后,可以进行饲料、食品或者酿造等多种用途的处理。

小麦可以加工成面粉、面包、面条等食品,也可以用于制作饲料和酿造啤酒等。

小麦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碾磨、筛分、混合等工序,将小麦加工成适合使用的形式。

加工后的小麦制品可以供人们食用,同时也可以作为饲料用于养殖业。

第十二讲小麦生物学基础详解

第十二讲小麦生物学基础详解

三、小麦的器官建成与调控
种子萌发与出苗 根的生长 茎的生长 穗的分化和形成 抽穗、开花、结实
叶的生长
分蘖的发生与消长
(一)种子萌发和出苗
1、种子构造 胚 胚乳 皮层
种子
2、种子萌发与出苗 小麦种子萌发必须经历三个过程: 吸水膨胀过程(物理过程) 大分子物质(淀粉、蛋白质、纤 维素)在水分较多时,由凝胶状态 转变为溶胶状态,体积不断增大。 当吸水过麦粒干重的42-45%时吸胀 过程结束。
播种期 冬性品种的耐寒性强,可适当早播,宜安 排在早茬地上。 春性品种抗寒性弱,可适当晚播,宜安排 在晚茬地上。 春性品种如播种过早,可能在年前就完成 光照阶段的发育而拔节,易受冬春冻害死 亡。
播种密度 冬性品种的分蘖在春化和光照两个阶段中 进行,分蘖期长,分蘖力强,播种密度可 适当降低。 春性品种的春化阶段短,分蘖在光照阶段 中进行,此时幼穗分化已开始,因而分蘖 力较弱,播种量适当大些,才能达到增穗、 增产。
每一次质变过程即为一个发育阶段,小 麦的一生是由若干个发育阶段组成。 每一个发育阶段的进行,除要求综合环 境外,往往有一个因素起主导作用,如 果缺少这个条件或不能满足要求,则这 个发育阶段就不能顺利进行或中途停止, 待条件适宜时,再在原先发育的阶段上 继续进行。 小麦必须有顺序地通过各个发育阶段, 生殖器官才能正常分化形成和抽穗结实。 研究认为,小麦属低温长日照作物,有 春化和光照两个发育阶段。
物质转化过程(生化过程) 随种子膨胀,呼吸作用加强,各 种酶活性加强,将胚乳中贮藏物质 转化为易被胚吸收利用的简单物质 (可溶性含氮化合物)。
发芽过程(生物学过程) 当种子吸水达自身干重的45-50%时开 始萌发,胚根鞘首先突破皮层,称为露 白,也称萌发。 胚根鞘长约1mm时,主胚根伸出根鞘, 接着从胚轴两侧生出第一对侧根。当芽 长达种子长度的一半时,称为发芽。小 麦种子发芽后,芽鞘向上伸长顶出地面 为出土。胚芽鞘见光后停止伸长,接着 第一片真叶从芽鞘顶端伸出。当第一片 真叶伸出芽鞘2-3cm时,为出苗;田间有 50%的苗达到出苗标准为出苗期。

第三讲 小麦的生长阶段与结实器官

第三讲 小麦的生长阶段与结实器官
第三讲 小麦的生长阶段 与结实器官
第三讲
小麦(wheat)的生长阶段 与结实器官
一.麦苗的基本形态 二.小麦的生长阶段 三.小麦的结实器官
一.麦苗的基本形态 一株麦苗,基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初生根(种子根、胚根): 由种子的胚根发育而成,着生于地中茎下端; 2.次生根(不定根、节根): 发生在地中茎上端的分蘖节上; 3.盾片(内子叶): 可将胚乳中的养分吸收运输到胚, 着生于地中茎下端,与胚芽鞘、偶位真叶同侧, 在奇位真叶对侧;
4.胚芽鞘:与盾片同侧,着生于地中茎下端; 5.地中茎:由上胚轴伸长形成; 6.叶片:
一片完全叶,由叶片、叶鞘、叶耳、叶舌构成; 7.分蘖:
小麦分蘖节上长出的分枝,称为分蘖(tiller); 8.分蘖节:
由地表之下若干节间不伸长的节紧缩在一起构 成的节群,
位于地中茎之上;
种子着生于盾片上
小麦苗的形态
④鳞片:位于子房与外颖之间,对花有启闭作用。
麦穗构造示意图
小麦构造示意图
小花构造示意图
(二)幼穗分化过程: 麦穗是由茎的顶端生长锥分化形成的。茎的生长锥呈
半球形,底径大于高度,其作用是分化形成茎、叶、蘖 等营养器官。
茎生长锥开始伸长,即不再分化营养器官,而进入幼 穗分化过程,此时即为幼穗。整个幼穗的分化过程,大 致分为8 个时期。
二.小麦的生长阶段
(一)生育期 (二)生育时期: (三)生长阶段:
二.小麦的生长阶段
(一)生育期:
冬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230天以上,山东省一般在 230~260天;
春小麦的生育期一般在100天以下,东北春麦区一般 为70~90天。 (二)生育时期:
冬小麦的一生一般划分为11个生育时期。 1.出苗期:全田50%麦苗的第一真叶从胚芽鞘露出2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小麦的一生与阶段发育一、小麦的一生(一)生育期小麦的一生是指从种子萌发到产生新的成熟种子的整个过程,小麦一生的时间长短,受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影响很大。

(二)生育时期小麦的一生中,在形态特征、生理特性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人们根据这些变化将小麦的一生划分为播种、出苗、分蘖、越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十二个生育时期(以月/ 日表示)。

1.播种期:播种的日期。

2.出苗期:全田50%子粒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长出地面2厘米时。

3.分蘖期:全田50%直株第一个分蘖伸出叶鞘1.5〜2cm时。

4.越冬期:日平均气温降到2C左右,小麦植株基本停止生长的日期。

5.返青期:第二年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开始生长,50%植株年后新长出的叶片(多为冬春交接叶)伸出叶鞘1〜2cm,且大田由暗绿变为青绿色。

6.起身期(生物学拔节):麦苗由原来匍匐生长开始向上生长,年后第一叶伸长,叶鞘显著伸长,其第一伸长叶的叶耳与年前最后一片叶的叶耳距达 1.5cm,基部第一节间微微伸长,。

7.拔节期(农艺拔节)小麦的主茎第一节间离地面1.5〜2cm,用手指捏小麦基部易碎发响。

8.挑旗(孕穗期):植株旗叶(最后一片叶)完全伸出(叶耳可见)。

9.抽穗:穗子顶端或一侧(不是指芒),由旗叶鞘伸出穗长度的一半时。

10 .开花:全田有50%植株第一朵花开放,开花顺序中下T上部T下部。

11 .灌浆:子粒外形已基本完成,长度达最大值的四分之三,厚度增长甚微。

12 .成熟期:①蜡熟期:籽粒大小、颜色接近正常,内部呈蜡状,子粒含水22%,茎生叶基本变干,蜡熟末期子粒干重达最大值,是适宜的收获期。

②完熟期:籽粒已具备品种正常大小和颜色,内部变硬,含水率降至20%以下,干物质积累停止。

二、小麦经济产量的形成过程小麦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返青1 .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

3.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决定穗数的时期。

4.主攻方向:培育壮苗、苗齐、均壮。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起身到抽穗1.生长中心:根、叶、蘖生长和茎伸长,穗分化发育。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长逐渐加快,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

3.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巩固和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小花数和穗粒数的时期,奠定粒重基础的时期。

4.主攻方向:调节群体合理发展,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

(三)生殖生长阶段抽穗到成熟1.生长中心:生殖器官的生长。

2.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充实,形成收获产品,营养生长基本停止,需肥水逐渐减少。

3.与产量的关系: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

4.主攻方向:防止营养器官早衰,维持一定强度的光合生产率(干物质克/ 日?米2),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运输到生殖器官。

三、小麦的阶段发育(一)阶段发育的概念小麦的一生,必须经过几个顺序渐进的质变阶段,才能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完成生活周期,这种阶段性质变发育过程称为阶段发育。

(二)阶段发育的特性1.每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综合的外界条件,如水、温、光、养分等,而其中有一、二个因素起主导作用。

2 •每个发育阶段有着不可逆性,条件不适宜时,停止但不能倒行。

3•顺序性当前一阶段没有结束以前,即使条件适宜后一阶段的生长,也不能进入后一阶段。

(三)春化阶段(感温阶段)小麦种子萌发后,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低温阶段才能开花结实的时期,此时期起主导作用的是适宜的温度条件,不同的小麦品种对温度及所需天数要求不同表2-1 o表2-1不同小麦类型的光温反应春化要求光照要求依据春化分类温度条件需要天数依据光照分类光照条件需要天数南方春秋播0 〜12 °C5〜15未春化春播能抽穗反应迟钝每天8〜12小时光昭八、、1 6天以上,如墨西哥小麦性品种北方春播5 〜20 C半(弱)冬性品种0〜7 C15 〜35未春化春播迟或不抽穗反应中等每天8小时不能,需12小时2 4天以上,如太1、鲁1、辐63冬性品种0〜3 C30天以上未春化春播不抽穗反应敏感8〜1 2小时不能需12小时以上3 0 〜4 0天,如蚰包、鲁5(四)光照阶段(感光阶段)小麦通过春化阶段以后,在适宜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就进入第二发育阶段,即光照阶段,此阶段主导因素是光照、温度也起很大作用,高于25C或低于10C都会延缓光照发育的进行,低于4C则光照阶段不能进行。

(五)阶段发育与器官形成的关系1 •春化阶段是小麦分化叶原基、分蘖原基、次生根及原始茎节的时期,春化和分蘖同时进行,春化阶段长分化的叶片及分蘖原基的数量就多,进入光照阶段后数量不再增加。

春化阶段茎生长锥处于未伸长期,顶端分生组织不转入幼穗的分化。

2. 光照阶段是分化小穗小花的时期,延长光照阶段有利于增加小穗数和小花数,从而形成穗大粒多。

第二年春天气温回升到4C以上时,茎生长点开始伸长,穗分化开始,标志着进入了光照阶段,到穗分化到早、$原基形成(顶端小穗形成)时(植株开始拔节),光照阶段结束。

(六)阶段发育理论的实践意义:1 •有助于正确引种南一北,年前过早进入光照阶段,易受冻害;北一南,年前可能通不过春化阶段,造成不结实或延迟成熟。

2. 有助于决定不同品种的播期、密度小麦进入光照阶段以后,生理上发生一系列变化,代谢强度提高,吸收矿质元素的能力增强、抗寒力减弱;冬性品种春化阶段较长,分蘖力强,因此秋播时应先播冬性品种,后播半冬性,春性品种,冬性品种应适当稀播。

3. 加速育种世代对通过春化以后的小麦,可增加光照,提高温度加速光照阶段的进行,缩短生育期,提前收获。

总之三个生长阶段决定着小麦的穗数、粒数、粒重,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发展,三个阶段的生长中心不同,各有其矛盾,栽培管理的主攻方向也不一样。

第三节小麦生产与土肥水的关系小麦的产量决定于:品种特性(内因)和环境条件(外因),后者是栽培管理的主要内容:水、肥、气、热、光等,其中水、肥、气是人工可以控制的。

、小麦对土壤的要求(一)耕层深厚,结构良好耕作层20厘米以上,(根系60〜70%集中在此,是小麦养分和水分的主要供给层),上层耕性好,下层质地少重(有利于保水保肥,有利于协调供肥,提高抗旱能力)。

结构良好,土壤容重1.1〜1.2克/cm3 ,(孔隙度50〜55%),有机质含量较高,有丰富的水稳性团粒结构。

(二)土壤肥沃,供肥能力强N、P、K含量高且协调,400公斤以上的田块要求播前有机质1%^上,全N0.06 〜0.08%,速N30 〜40ppm ,速P20 〜40ppm ,速K 60 〜80ppm。

(三)适宜的土壤质地和化学成分粘土、砂土都不宜种小麦,最适宜的是壤土,化学成分:PH 6.8〜7;含盐量高于0.25%受抑,高于0.4%死亡。

(四)土地平整,能排能灌地面坡度,应控制在0.1〜0.3%=二、小麦对水分的要求(一)小麦的耗水量和耗水系数1 .小麦的耗水量(需水量):小麦从播种到收获整个生育期间麦田耗水总量(包括棵间土地蒸发,占30〜40%植株蒸腾,占60〜70%,重力水流失(很少)),约为400〜600毫米,即260〜400立方米/667m2。

2 .小麦的耗水系数:每生产1kg小麦经济产量的耗水量,即耗水量与产量的比值称为耗水系数,是衡量小麦水分利用率的指标,一般为600〜1300,随产量提高而降低。

3 .小麦产量与耗水量的关系①随着产量的提高,耗水量增加。

②随着产量的提高,耗水增值减少,耗水系数减少,水分利用率提高。

③当水分不能满足小麦生长时,产量与水分成正比。

(二)冬小麦不同生育期的耗水特点1. 出苗到拔节前出苗后日平均气温降低,日耗水量下降,出苗一越冬前,占15〜19%越冬到返青占5〜10%返青一拔节以前虽气温升高,日耗水量增至0.7〜1.4方/667m2,但耗水只占12%±总之拔节前,时间占整个生育期的2/3或以上,但耗水量只占30〜40%2 .拔节一抽穗前小麦进入旺盛生长时期,耗水量急剧增加,其中挑旗期是小麦一生对水分要求最敏感的时期,称为需水临界期。

这段时间一个月左右,耗水量占20〜35%日耗水2方/667m2以上。

3•抽穗到成熟时间35天±耗水占26〜42%日耗水量在抽穗一开花期达最大3方/667m2以上。

(三)冬小麦灌溉的一般原则1 •根据需水规律麦收八、十、三场雨(即八月、十月、三月)”灌浆有墒,子饱穗方”这些农谚都是十分宝贵的种麦经验,也是对小麦需水关键时期的科学概括。

小麦灌水分为底墒、冬、返青(起身)、拔节、挑旗(孕穗)、灌浆、麦黄水,但不是都浇,视情况而定,麦黄水如果后期不套种的话可以不浇。

2. 据土壤墒情确定适宜的土壤水指标如下(占田间最大持水量的百分数)(表2-2)。

表2-2不同生育时期的灌水指标(%生育播种一分蘖一返青一拔节一抽穗一灌浆一阶段岀苗越冬拔节抽穗灌浆成熟适宜75〜860〜870〜870〜975〜970〜8范围005005灌水60以下55以下60以下65以下70以下65以下指标3 •根据气候条件气温下降至0C时不能冬灌,以免冻害。

4 •根据苗情冬前没分蘖的麦苗,不浇冬水,主要看群体大小和单株生长健壮与否。

三、小麦对土壤养分的要求小麦必须的营养元素有C、H、O (90%、N、P、K (5%)、S、Ca、Mg,微量元素有F e、B、Zn、Cu、Mo、Mn 等。

(一)N、P、K等元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1•氮小麦一生中都需要N,是蛋白质、叶绿素、激素、核酸的组成成分。

①作用前期促根、叶、蘖生长,增加绿叶面积,中期增加小穗、小花数,提高结实率,后期提高千粒重。

②N素与小麦生产的关系低产一中产阶段,小麦产量随土壤N素含量增加而提高。

中产一高产阶段,N的增加要适量和适期,有一定增产作用,但不成比例,要防止倒伏和贪青晚熟。

③缺N症状单株分蘖少,叶片黄瘦而稍硬,根数少,穗数少且小,粒重偏低,成熟偏早。

(早表)2 •磷是小麦核蛋白等物质的主要成分。

①作用前期能提高N肥利用率和吸收速度(以P增N );促进麦田早分蘖、生根,根系发育健壮,提高小麦抗旱、抗寒能力。

中后期:促进糖分和蛋白质的代谢,有利于物质运转,加快灌浆过程,提早成熟。

②与小麦生产关系多数地区普遍缺N,严重缺P,施P增产效果较施N更为明显。

③缺P症状苗期分蘖少,叶色暗绿(叶鞘)发紫,无光泽,根系发育不良,呈鸡爪根”不伸展,变成小老苗,发苗慢,抽穗开花延迟,千粒重下降。

3 .钾①作用促进CH20的形成与转化,使叶片中糖分向正在生长的器官输送,能提高小麦抗病,抗旱及抗冻能力,促进维管束发育,茎秆粗壮坚韧,抗倒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