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试题(整理)
![自然辩证法概论开卷试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a9753eaa00b52acec7ca65.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 2021.11.5 〕( 一) 必做题 ( 每题 25 分)1、阐述生态自然不雅观的底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试述你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某一方法的理解和认识,并举例说明。
( 二) 选做题 ( 以下任选两题,每题 25 分)3、为什么大陆上的中国人至今没有获得诺贝尔科 87 学奖?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4、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是怎样对待科学的?你是怎样对待科学的?5、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这门课程的 意义。
6、简述逻辑实证主义和波普尔的科学划界理论,并对其科学划界理论进行比较。
7、什么是工程?技术与工程的区别安在?举例说明工程有哪些显著特点?8、什么是科学共同体?如何理解科学共同体( 或科学 ) 的社会尺度?你认为应如何遵循这些尺度? 1、 生态自然不雅观底子思想: 〔1〕生态系统是生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显著的整体性; 〔3〕生态系统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 4〕生态系统是动态平衡系统;〔 5〕生态系统是稳 定性与非不变性的统一平衡。
现实意义:自然生态不雅观主张把人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为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 民,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互相依赖的各局部组成的共同体, 人那么是这个共同体的平等一员和公民, 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 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中的其他 伙伴,并且要尊重共同体本身。
促使人们知道:只有保证生命共同体和谐、不变和斑斓,才 是正确的,人与自然之间要协调开展、共同进化。
2、 我选择的研究方法: 科学测验考试 。
理解和认识: 按照 研究目的,运用必然的物质手段,通 过干预和控制科研对象而不雅观察和探索科研对象有关规律和机制的一种研究方法。
科学测验考试和科学不雅观察一样, 也是搜集科学事实、 获得感性材料的底子方法,同时也是查验科学假说,形 成科学理论的实践根底, 二者互相联系、 互为补充。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库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741e38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7e.png)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库1.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及基本原理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自然界发展变化规律的方法论,是人类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重要工具。
它是在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单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关系: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的。
单一性是指每一事物都具有自己的特性,多样性是指同一类事物又具有多种变化形式。
②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自然界事物的变化既有内在原因的推动,也受到外在条件的制约与影响。
③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
必然性指事物发展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而偶然性指因素相对复杂、多样的情况下所产生的特殊性和不确定性。
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自然界的变化既有逐渐积累的量变,也有飞跃突变的质变。
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逐步变化,质变是指事物在性质上的根本改变。
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进程。
2. 自然辩证法在生态保护中的应用生态保护是指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自然辩证法在生态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自然辩证法强调了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观念,揭示了生态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
只有从整体的角度科学看待生态系统,才能形成合理的保护策略,避免局部保护而带来的整体破坏。
其次,自然辩证法提出了循环往复的发展观念,即“一物降一物生”的观点。
这对于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减量化,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再次,自然辩证法注重变化规律的研究,提出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
在生态保护中,只有及时监测和预测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有效应对生态危机,避免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质变。
最后,自然辩证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应与自然界建立和谐的关系。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e9eff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57.png)
05-06(上)《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A (硕士研究生)一、辨析题:(先判断是非,再简述理由。
21分,每小题7分)1、自然辩证法是一门交叉的自然科学。
答:错.因为:自然辩证法的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学科。
2、工业革命进程的加速,加剧了人与自然的对立。
答:正确。
因为: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人对自然的控制与支配能力急剧增强,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重大转变,人的自我意识极度膨胀,自视为自然的主人和统治者,逐渐漠视自身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对自然一味地强取豪夺,从而激化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加剧了人对自然的对立。
3、用系统思想来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表现为技术的结构和技术的功能之间的矛盾。
答:正确。
因为: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是由技术内外的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从技术体系内在动因来看,劳动过程中各种要素及其它们之间的矛盾是技术进步和技术发展的内在原因.它们以技术规范和技术实践的矛盾表现出来。
技术是功能的基础,结构决定功能,技术改变、创造结构,从而开发功能.二、简述题:(简述问题要点,并对要点进行阐释。
30分,每小题15分。
)1、简述自组织理论的基本思想及其世界观方法论意义。
答:自组织理论是由耗散结构、协同论、分形理论、超循环理论、突变论和混沌理论所构成的“复杂理论"体系.它从各个不同角度阐明了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行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其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能够形成有序的结构,或从低序向高序的方向演化。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是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调地走向有序和进化,也不是单调地走向无序和退化.有序与无序的不断转化,进化与退化的不断交替,使自然界处于永恒的物质循环之中其方法论意义在于:(1)耗散结构理论解决了达尔文进化论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在自然界演化方向上的矛盾。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推荐下载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推荐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56d1ab44453610661fd9f45b.png)
北京大学理科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1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A 创造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B 确立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
C 寻找辩证法的实例。
D 非A 非B 非C 。
2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A 判断自然科学中的是非。
B 划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派别。
C 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D 非A 非B 非C 。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3 科学哲学A 的核心是科学方法论。
B 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C 不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D 亦A 亦B 亦C 。
4 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在于科学知识是A 系统化的知识。
B 已经被证明了的真理。
C 分门别类的学问。
D 非A 非B 非C 。
5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要区分A 科学与宗教、艺术、哲学、常识、美学、伦理。
B 科学与伪科学。
C 科学与意识形态。
D 亦A 亦B 亦C 。
6 科学方法论中所说的可检验性,是指一个陈述或者其检验蕴涵A 能够与经验证据直接进行比较。
B 有可能被证明为错。
C 要冒被证明为错的风险。
D 亦A 亦B 亦C 。
7 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是A 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B 真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
C 非A 非B 。
D 亦A 亦B 。
8 真正的科学知识A 具有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B 具有可能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C 不包括那些错误的知识。
D 都有可能出错。
9 重大科学成就,A 必须具有主体际性。
B 其论证过程是秘而不宣的。
C 是其他人不能理解的。
D 是不可怀疑的。
10 前几年,中国东北地区某人宣称,已经用经济的办法在常温常压下把水变成了汽油,从而完成了一场科学革命。
其论证方式A 不符合公开性原则。
B 不具有主体际性。
C 违背了相容性原则。
D 亦A 亦B 亦C 。
11 科学理论A 都有其适用范围。
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
![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d7cd3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a.png)
自然辩证法题库(附答案)简答题:1、科学始于“问题”还是始于“观察”?2、如何理解科学与社会经济的复杂关系?3、怎样理解自然辩证法的概念?4希腊思想对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有什么影响?5怎样理解“哥白尼在这一时期的开端向神学写了挑战书,牛顿却以神的第一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一时代”?6科研选题的原则有哪些?7简要说明科学争鸣及其意义8论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9、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过程的四个阶段?创立科学理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形态有那些?10 科学假说及其结构,建立假说的方法论原则11 不可逆性在演化中的作用如何?12自然辩证法对象,性质,内容,范围,体系?1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和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14 何谓系统,系统基本特点如何15如何理解观察与理论的关系16、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17为什么说牛顿力学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P30-3118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的自然科学前提。
P35-3819、何谓演化与进化?怎样理解自然界的进化是一个不断发生对称性破缺的过程?(P59\61-62)20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P49-5021 科学的技术化与技术的科学化。
(P9-10)22、从科学理论到技术开发可简单分为几个阶段?(P203)23、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P119)24、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主要区别有哪些(P142)25、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
(P267)26、科学理论的否证模式如何看待科学理论的竞争(P174)27. 研究型大学体制的基本特点。
(P265)(问答,可以出成联系实际的问题)28.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
29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观点提出哪些重要的思想观点?(P6-8)30.试论述技术结构的演化机理。
(P199-200)31、自然辩证法创立的意义?32、经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301-30233论述科学与技术的区别(3)35论述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36 论述并比较古代、近代、现代科学发展的不同特点(10)37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论思想(11)38论述近、现代技术革命内容,并比较其不同特点(12)39现代科学革命对近代经典科学的冲击(13)40.你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41、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4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43、科学的社会规范的基本内容44、对在中国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谈一谈你的看法45、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60744c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91.png)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1、自然辩证法的正确英文表述是:A. philosophy of nature and societyB. dialectic of nature and societyC. dialectic of nature and materialismD. philosophy of nature and technology正确答案是:D. philosophy of nature and technology2、自然辩证法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是: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3、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的演化和发展是:A.完全被动的、机械的过程B.完全主动的、有目的的过程C.既受客观规律支配,又受人的意识影响的过程D.完全偶然的、无规律的过程正确答案是:C.既受客观规律支配,又受人的意识影响的过程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然辩证法范畴的是:A.地震的产生和预防B.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C.人工智能的设计和制造D.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正确答案是:D.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5、下列选项中,最能代表自然辩证法研究对象的是:A.物质世界和意识的关系B.人类社会和自然的关系C.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关系D.科学技术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正确答案是:C.科学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关系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100分)1、请简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
2、请阐述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3、请分析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途径。
4、请探讨自然辩证法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下列哪一项不是牛顿的贡献?A.提出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蒸汽机C.建立微积分学D.提出相对论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量子力学的应用?A.原子能开发B.量子计算机C.激光技术D.原子弹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工智能的研究范畴?A.自然语言处理B.机器人技术C.计算机视觉D.人类行为研究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宇宙学的理论?A.大爆炸理论B.黑洞理论C.暗物质理论D.绝对空间理论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特征?A.经济可持续性B.环境可持续性C.社会可持续性D.精神可持续性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现代生物技术的技术?A.克隆技术B.基因工程C.神经科学D.纳米医学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信息技术的特点?A.数字化B.网络化C.自动化D.模拟化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A.医学影像诊断B.病原体识别与防治C.药物研发D.手术机器人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的四大发明?A.造纸术B.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术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未来科技的趋势?A.量子计算机的研发与应用B.人机融合技术的研究与发展C.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推广与应用D.高维空间理论的研究与探索。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33de41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17.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试题以及答案一、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1、答: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内容包括:2、物质观。
自然界是物质的, 而物质的形态是无限多样的, 自然界的物质机构是有层次的, 物质的机构层次是无限的。
3、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在量上和质上都是不灭的, 自然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其运动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时空观。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得物质的存在方式, 时空是无限的。
规律观。
物质在时空中的运动时有规律的, 而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人们一旦认识了自然界的客观规律, 就可以按照规律能动地改造自然, 同时也改造自己。
1、二、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答: 自然系统的本质特征包括:3、整体性。
指系统各要素在系统整体中的相互联系所带来的、超过各要素孤立时性质总和的效果。
整体性是一切自然系统的普遍属性, 系统的整体性又被表述为“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4、开放性。
指的是物质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物质系统同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是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5、动态性。
指系统及其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联性, 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6、层次性。
指系统处于物质的一定层次以及不同系统之间必定存在一定层次关系的性质。
三、阐述自组织的概念以及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答:自组织的概念: 自组织是指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 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和涨落。
(1)、开放性和非平衡约束。
自组织的有序结构必须从外界吸收物质、能量和信息才能形成和维持。
无序和熵增是封闭系统运行的唯一方向, 开放性是系统自组织得以形成的必要条件, 远离平衡态也是系统实现自组织的必要条件。
(2)、非线性相互作用是较为复杂的作用方式, 是具有相干性的作用机制, 系统内部的作用关系不再是各种作用的简单叠加所能说明的, 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而成的全新的整体效应。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f93fea7a417866fb94a8e94.png)
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填空题]1、系统进化的条件和根据是什么?参考答案:从外部获得物质、能量和信息是系统进化的条件、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依据。
[单项选择题]2、科学的四个层面是指()A.科学事实、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B.科学现象、科学观测、科学理论、科学检验C.体制层面、解释层面、精神层面、价值层面D.体制层面、精神层面、解释层面、器物层面参考答案:D[单项选择题]3、影响观察的因素中属于主观性的是:()A.客观事物的属性没有直接显露出来,人们往往只看到事物的假象,B.人的感官的局限性,使观察者在观察事物时容易产生错觉。
C.观察者的知识、经验和心理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往往在观察时产生先入之见。
D.仪器设备所造成的误差。
参考答案:C[填空题]4、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参考答案:⑴人与自然的二重化趋势:积极性——消极性。
自然界存在着再生能力,能及时地吸收,净化,转换人类对环境造成的有限影响。
⑵人与自然的不协调问题。
1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使掠夺强度增大,资源严重短缺,包括再生和非再生资源。
2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水、土壤等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的污染。
3生态失衡,水土流失、土壤退化、肥力下降等。
人与自然不协调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对自然规律揭示不够和认识不足的原因,也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总需求量超过自然界的承受能力。
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还得依赖于人工自然的不断拓展。
人工自然作为人类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的直接体现,既是造成人和自然矛盾的之间根源,又是用来协调人与自然矛盾的直接手段。
⑶协调措施:1建立人与自然相依存的整体观念(泛爱万物天地一体)2利用现代科技对自然界进行修复、重建3建立社会规范,实行行为控制,如法律条纹、法律制度;道德伦理、生态伦理。
[填空题]5、综合参考答案:在思维中,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事物的各个方面、部分和领域联系起来,形成对事物总体的认识。
[单项选择题]6、科学的外在极限主要是指科学的发展受到:()A.人类的生理因素的制约和影响;B.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C.人类认识功能的制约和影响;D.科学形式和内容的制约和影响。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c6d5bb25c52cc58ad6be8b.png)
1,怎样理解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怎样建立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有哪些规律?答: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恩格斯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可见,假说既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思维形式,又是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基本程序之一。
假说作为科学研究中的核心要素,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
科学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假说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是在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对某些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作出假定性说明。
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内容和形式,内容就是构成事物的诸种要素;形式就是事物诸种要素的结构表现。
定律的确立、学说的形成、理论的建立和研究远景的展示等就是构成自然科学发展自身的要素,而假说的不断提出、被证实或被证否,就是它的发展结构的表现,假说在自然科学大厦各层次的兴建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一,假说使科学研究带有自觉性。
第二,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
第三,不同假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繁荣。
)科学假说的建立:为了解决一定的科学问题,人们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问题及其相关的现象作出一种猜测性的陈述或假定性的说明。
科学假说的类型:一种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之下,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方法,提出关于现象之间某种联系的普遍的假定。
另一种是根据观察到的事实材料,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之下,不仅运用比较、分析、综合和概括等方法,而且更突出的是应用类比、想象、抽象等方法,提出关于现象之间具有普遍性的某种联系是如何形成的假定。
2,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思想是什么?生态自然观是系统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本文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揭示了当代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是生态自然观确立的现实根源和生态科学基础;论述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及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174904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f.png)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1.《自然辩证法》的作者为( B )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毛泽东2.自然包括了( B )A天生自然和天然自然B 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C 天工自然和人生自然D天化自然和人工自然3.自然观的演化顺序是( D )A机械-朴素-辩证B 辩证-朴素-机械C朴素-辩证-机械D朴素-机械-辩证4.古代科学技术最先发展的是农学、天文学,原因是( C )A 自然形成的B偶然出现的 C 社会需要的D 最容易掌握的5.科学研究最重视( B )A 灵感B 实践C 成果D 投入6.恩格斯认为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直接生产和再生产,生产有两种:生活资料和工具的生产,( A )A 人类自身的生产B 生产力的生产C生产关系的生产 D 人类精神的生产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要发展方向是( A )A农学和天文学B力学和光学C数学和化学D生物学和医学8.哥白尼革命是科学史上的一场革命,革命的主要影响是:( A )A实现科学思想的变革B实现社会体制的变革C实现科学种类的更新D实现宗教改革9.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发展科学技术,基础性的条件是( C )A资金B设备C教育D政策10.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发展会使得人出现( A )A异化 B 强化C弱化D 分化一.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的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近些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国际动荡和社会问题时有发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都由此而发生了改变,人们对于科学技术不再是一味的强调其积极作用。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1.疫情期间和疫情结束后人与自然应该建立怎样的一种关系?为什么?2.人们的社会生活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有哪些是负面的,如何解决?3.请从你自身的专业角度出发,回答你的科学技术观是怎样的,你认为你的科学技术观需要改变吗?为什么?1.答:疫情期间和疫情结束后人与自然应该建立一种和谐共存,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d534e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a.png)
自然辩证法课后题目1.试评述近代机械自然观答: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牛顿力学正确反映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规律,是机械自然观的自然科学基础。
主要表现在: 1.惯性是物质的本质属性,物质自身没有改变状态的能力,物质要改变状态,只有依靠外力2.哲学的全部任务看来就在于从各种运动现象来研究各种自然之力,而后用这些力去论证其他现象3.物体的运动只能改变物体的速度与位置,而不能改变其质量;4.存在“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5.可以用严格的数学方程来表示机械因果性公式,人们根据它可以精确预测运的结果6.物质微粒“可以无限的分割,而且是可以无限地把它分离开来的”。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答:基本思想:1、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万物的本原和基础;2、运动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是不灭的;3、意识和思维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即人脑的属性和机能;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5、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矛盾的统一体,他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并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此推动着自然界的运动和发展。
特征: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式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
3.简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并评述其理论意义与实际价值(98%会考)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是人类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辉煌成果的同时又付出沉重代价以后,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正反两方面经验和教训进行反思的结果。
它的主要内容是:1.重新审视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历史过程的思想。
2.反对简单地把生态危机的原因归结为人对自然的支配,认为生态问题主要是由对待自然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造成的。
3.认为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才能彻底解决生态问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考试题
![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3556037c1cfad6185fa7d6.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测验题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1、贯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始终的矛盾是〔〕A、人与自然的矛盾B、吸引与排斥的矛盾D、科学认识与科学实践的矛盾C、出产与生活的矛盾2、亚历士多德在?东西篇?一书中,最为推崇的方法是〔A 、类比方法B、实践方法C、归纳方法D、演绎方法〕3、被恩格斯誉为向宗教发出“挑战书〞、自然科学独立的“宣言书〞的不朽著作是〔〕A 、?人体构造论? B、?天体运行论?D、?心血运动论?C、?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4 、为保卫和宣传日心说被宗教强制赴火刑的著名学者是〔〕A 、赛尔维特B、伽利略C、布鲁诺D、哥白尼5、近代自然科学独立并成立体系并获得重大成就,最为重要的原因是〔〕A、科学尝试的兴起C、人类思想获得解放B、理性与尝试相结合D、本钱主义出产方式的兴起6、在方法论的问题上培根与笛卡儿的不同在于〔〕A、培根重视理论,笛卡儿重视经验C、培根重视经验,笛卡儿重视数学B、培根重视归纳,笛卡儿重视演绎D、培根排斥归纳,笛卡儿排斥演绎7 、由于发现天体运行三定律,被人们誉为“天空立法者〞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伽利略C、开普勒D、第谷8、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不雅发生所作的突出奉献是指出〔〕A 、岩石分类说B、地质突变论C、地质渐变论D、岩石质变思想9、列宁称赞把生物学第一次成立在完全科学根底上的生物学重大成就是〔〕A 、 林耐的报酬分类法B 、细胞学说C 、拉马克生物进化论D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10、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在探索进化机制所依据的最重要的一对底子矛盾是〔〕 A 、同化与异化 B 、个体与环境 C 、遗传与变异D 、持续与间断 11、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天体模型是〔 〕A 、天圆处所说B 、盖天论C 、壳层说D 、浑天说12、1543 年,自然科学领域联袂向宗教神学挑战,其代表作是〔〕 A 、?天体运行论?B 、?新天文学?C 、?自然哲学的数学道理?D 、?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3、到 19 世纪 30 年代,被恩格斯誉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不雅诞生奠基根底的重大科学发现是 〔 〕A 、牛顿力学B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假说C 、微积分创立D 、有机化学成就14、被誉为古希腊时期著名的三大数学家的学者之一是〔A 、毕达哥拉斯B 、欧几里德C 、阿基米德〕 D 、苏格拉底15、科学尝试方法的底子分类其成果是〔 〕 A 、析因尝试 B 、探索性尝试 C 、模拟尝试 D 、验证性尝试二.名词解释。
慕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及期末考试答案
![慕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及期末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25f6235022aaea988f0f91.png)
慕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后习题及期末考试答案
绪论
第1节
1、以下哪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特点()
A综合性
B交叉性
C复杂性
D哲理性
正确答案:C
2、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石是()
A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B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C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D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正确答案:ABCD(少选不得分)
3、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A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B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c系统自然观
D人工自然观
正确答案:AB(少选不得分)
4、以下哪一项不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
A系统自然观
B人工自然观
C生态自然观
D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正确答案:D
5、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内容()
A科学技术的创新观
B科学技术模式
C科学技术人才观
D科学技术发展观
正确答案:ACD(少选不得分)
第2节。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题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ac6c8d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f.png)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题一、选择题1. 自然辩证法是哪位哲学家首次提出的?A. 亚里士多德B. 柏拉图C. 笛卡尔D. 黑格尔2.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什么?A. 因果律B. 运动C. 对立统一D. 相对论3.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哪种运动形式?A. 周期性运动B. 直线运动C. 曲线运动D. 螺旋运动4. 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概念强调的是什么?A. 事物具有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B. 事物的属性是固定不变的C. 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D. 事物的变化是线性的5. 自然辩证法中的螺旋上升发展观是指什么?A. 自然界存在一个周期性的发展过程B. 自然界的发展是线性的C. 自然界的发展存在着曲线变化D. 自然界的发展是逐步向上的二、填空题1. 自然辩证法强调了事物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的。
2. 自然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主张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_____________。
3.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的发展不是_____________的,而是无限的。
4. 自然辩证法中的运动概念指的是事物的_____________变化。
5. 自然辩证法中的循环发展观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_____________的。
三、简答题1.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请阐述其中一个原理。
2. 自然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3. 自然辩证法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例说明其中一个应用。
4.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有什么启示?5. 自然辩证法思想对今天的科学发展有什么影响?四、论述题自然辩证法的提出和发展是人类自思考能力开始发展以来的重要成果之一。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对我们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是多样的、多样化的,事物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存在着内外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自然辩证法的螺旋上升发展观认为,事物的发展并非线性的,而是逐渐向前、向上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a6048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2e.png)
一、选择题1.自然辩证法主要研究的是:A.自然界的静态结构B.自然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及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正确答案)C.人类的思维方式和逻辑结构D.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2.下列哪项不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则?A.对立统一原则B.质量互变原则C.否定之否定原则D.绝对不变原则(正确答案,此选项为反向设问,实际上自然辩证法强调变化和发展)3.在自然辩证法中,“系统”这一概念强调的是:A.事物的孤立存在状态B.事物的整体性和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正确答案)C.事物的静止不变性D.事物的单一性质4.下列关于自然辩证法中“发展”的观点,正确的是:A.发展是事物的简单重复和循环B.发展是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前进和上升过程(正确答案)C.发展是事物的绝对静止和不变D.发展是事物的无序和混乱状态5.自然辩证法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A.偶然的、无规律的B.必然的、有规律的,并与社会生产实践密切相关(正确答案)C.与社会生产实践无关的D.完全可以预测的6.下列哪项不是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A.提供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逻辑工具B.指导科学家如何正确地观察和实验C.替代具体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正确答案,自然辩证法提供方法论指导,但不替代具体方法和技术)D.帮助科学家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趋势7.在自然辩证法中,“实践”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A.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正确答案)B.它是科学理论的来源之一,但并非唯一来源C.它与科学理论无关D.它在科学研究中没有实际作用8.自然辩证法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A.人是自然的主宰,可以随意改造自然B.人应顺应自然,不对自然进行任何干预C.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人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保护自然(正确答案)D.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静态的、不变的。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题库及答案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031f6aa98271fe910ef909.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讲义一、名词解释:1、系统:所谓“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它包含以下四个要义:第一,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要素是构成系统的组成单元;第二,“系统”在于“系”,即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系统要素与系统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特定的结构;第三,“系统”还在于“统”,即要素彼此之间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第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环境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功能之所以为整体所具有,是由于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并在系统诸要素的功能耦合中突现出来。
)2、拉普拉斯决定论:拉普拉斯决定论是与机器的自然图景相联系的、关于宇宙的过程可以在一个简单的数学方程式中表现出来的理论。
3、系统思维方式: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4、自组织:自组织是自然界物质系统自发地或自主地有序化、组织化和系统化的过程。
5、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主要指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在全球规模或局部地区导致生态过程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损害、生命维持系统瓦解,从而危害人的利益、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6、技术:技术定义为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二是技术成果。
7、知识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技术指生产这种产品所投入的活劳动不只是简单劳动,而更多的则是复杂劳动,因而该产品凝聚着更多的知识量,资源、能源耗费少,研究与开发的投资额大,其产品有少品种、大批量转向多品种、小批量、更新换代快等。
8、技术体系:从宏观的角度,从各项技术构成的整体来看,技术体系是各项技术之间根据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社会条件,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结而组成的系统。
研究生考试《自然辩证法概论》练习题考试题单选多选判断题_2
![研究生考试《自然辩证法概论》练习题考试题单选多选判断题_2](https://img.taocdn.com/s3/m/1d1067af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0.png)
绪论一、单选题。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关于( )的根本观点。
D.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2、( )思想在主张宇宙永恒不变的形而上学观念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
D.德国古典哲学二、多选题。
1、古希腊人关于自然的思考具有( )的性质。
B.直观D.思辨E.猜测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和( )。
B.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E.科学社会主义三、判断题。
1、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统一起来的科学世界观。
(√)2、古希腊人认为自然界是永恒不变的。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一、单选题。
1、米利都学派“三杰”是泰勒斯、阿拉克西曼德和阿拉克西朱尼。
2、提出绝对时空观的人是牛顿。
3、赖尔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产生所作的突出贡献是提出地质渐变论。
二、多选题。
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有A.机械论B.还原论C.机械决定论D.对自然界的唯物主义观点2、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哲学意义是B.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运动不灭”的观点C.证明了自然界中的各种运动形式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3、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奠定科学基础的自然科学成就是A.星云假说B.细胞学说C.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D.生物进化论4、系统科学的哲学意义是A.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B.丰富和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C.提供了系统思维方式E.表明分析式的和还原论的思维方式是有重大缺陷的5、以玻尔为首的哥本哈根学派看来,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的哲学意义是表明A.人类不可能把握微观客体的“本来面目”C.在微观领域中,决定论、因果关系失效了,应代之以非决定论。
D.在微观领域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6、系统的特征是A.整体性B.动态性C.开放性D.层次性7、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这句话表明A.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B.人与自然密切相关C.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界D.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制于自然界8、从根本上说,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A.机械自然观D.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三、判断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概论》考试题库1 恩格斯写作《自然辩证法》的目的是A 创造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B 确立作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则。
C 寻找辩证法的实例。
D 非A 非B 非C 。
2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可以A 判断自然科学中的是非。
B 划分自然科学中的哲学派别。
C 提供从事科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D 非A 非B 非C 。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对有关的哲学和社会思潮的辩别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解放思想,启迪思维,促进自然研究工作。
3 科学哲学A 的核心是科学方法论。
B 是以科学为对象的哲学学科。
C 不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
D 亦A 亦B 亦C 。
4 科学知识的主要特征,在于科学知识是A 系统化的知识。
B 已经被证明了的真理。
C 分门别类的学问。
D 非A 非B 非C 。
5 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是要区分A 科学与宗教、艺术、哲学、常识、美学、伦理。
B 科学与伪科学。
C 科学与意识形态。
D 亦A 亦B 亦C 。
6 科学方法论中所说的可检验性,是指一个陈述或者其检验蕴涵A 能够与经验证据直接进行比较。
B 有可能被证明为错。
C 要冒被证明为错的风险。
D 亦A 亦B 亦C 。
7 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是A 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B 真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
C 非A 非B 。
D 亦A 亦B 。
8 真正的科学知识A 具有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B 具有可能被证明为真理的性质。
C 不包括那些错误的知识。
D 都有可能出错。
9 重大科学成就,A 必须具有主体际性。
B 其论证过程是秘而不宣的。
C 是其他人不能理解的。
D 是不可怀疑的。
10 前几年,中国东北地区某人宣称,已经用经济的办法在常温常压下把水变成了汽油,从而完成了一场科学革命。
其论证方式A 不符合公开性原则。
B 不具有主体际性。
C 违背了相容性原则。
D 亦A 亦B 亦C 。
11 科学理论A 都有其适用范围。
B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C 的真理性没有例外。
D 区别于假说之处就在于后者尚未得到证明。
12 科学事实是A 颠扑不破的真理。
B 客观存在的事实。
C 科学家们的约定。
D 对自然界存在的客体、现象、过程的描述和确认。
13 进行思想实验,必须?A 做好完备的实验记录。
B 选用恰当的仪器设备。
C 注意比较不同实验之间的误差。
D 非A 非B 非C 。
14 在相同的环境下,生理上正常的人对同一个现象的观察结果A 是相同的。
B 是不同的。
C 可能是不同的。
D 非A 非B 非C 。
15 正确的观察A 就是观察对象在视网膜上留下的印象。
B 不受理论的影响。
C 不受动机的影响。
D 非A 非B 非C 。
16 罗素火鸡A 是对归纳主义提出的质疑。
B 是对归纳主义做的论证。
C 与归纳主义无关。
D 亦A 亦B 亦C 。
17 保证观察结果的客观性应当采取的措施是?A 排除一切先入之见的干扰。
B 注意重复观察。
C 特别注意细节。
D 非A 非B 非C 。
18 在对科学理论进行检验时,应当?A 首先进行先验评价。
B 首先进行后验评价。
C 反对进行先验评价。
D 反对进行后验评价。
19 可检验性评价是?A 后验评价。
B 对是否有特设性假说的评价。
C 对检验蕴涵的评价。
D 对背景知识的评价。
20 自洽性评价?A 是一个理论与相应的证据之间的比较。
B 属于相容性评价。
C 是理论内部是否一致的评价。
D 非A 非B 非C 。
21 科学方法论中所说的简单性,是指A 科学道理要通俗易懂。
B 科学推理和论证要从最基本的原理出发。
C 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要尽量简单。
D 非A 非B 非C 。
22 当一个理论的检验蕴涵被确证之后,就意味着?A 这个理论被证伪了。
B 这个理论得到了一次确证。
C 这个理论被证明了。
D 非A 非B 非C 。
23 当科学理论遇到问题时,一般的辩护策略是把问题转嫁给A 观察。
B 背景理论。
C 辅助性假定。
D 亦A 亦B 亦C 。
24 科学研究始于A 问题。
B 理论。
C 观察。
D 争论。
25 修改科学理论时,应当A 使其能够逃避检验。
B 使其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能够被证实。
C 避免增加特设性假定。
D 亦A 亦B 亦C 。
26 关于科学家角色的意义, 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A 科学家是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
B 科学家角色的出现是有持续性的科学活动的标志。
C 鲁班是中国科学家角色的雏形。
D 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使角色更成熟、稳定。
27 科学家角色的职业化最早出现在: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英国。
28 《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的作者是:A 默顿。
B 本·戴维。
C 科尔。
D 贝尔纳。
29“ 大科学时代” 的涵义是:A 职业科学家人数日益增多。
B 科学日益社会化, 社会日益科学化。
C 科学的研究规模日益扩大。
D 科学的研究对象日益复杂。
30 默顿提出的科学家的四条社会规范中不包括:(另外一个是无偏见性)A 普遍主义。
B 公有主义。
C 自由主义。
D 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31 科学家的首要社会功能是:A 创造性的先导作用。
B 实用功能。
C 宣传功能。
C 政治功能。
32 关于科学界中的内部分层, 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A 分层意味着科学家阶层在整个全社会中的职业声望存在悬殊。
B 分层说明科学界内部存在不平等现象。
C 分层与科学界的马太效应有内在关系。
D 无论用什么指标衡量, 分层模型都是呈金字塔型。
33 金字塔模型( 科学界分层) 与鸭梨模型( 社会分层) 相比较, 哪种说法不正确?A 科学界分层的金字塔模型, 也可以演变成鸭梨状模型。
B 社会分层中的上层人士所占比例远大于科学界分层中的上层人士所占比例。
C 金字塔模型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艰巨性和高度创造性。
D 根据金字塔模型从科学界中提前鉴别出未来的精英人士,是困难的。
34 界内部的互动之根本目的在于:A 获取学术信息。
B 得到奖金。
C 获得承认。
D 促进科学事业发展。
35 如何从根本上防范和控制科学界内部的越轨行为?A 提高科学家的个人道德水准。
B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C 将科学与法律密切配合。
D 建立、规范科学界内部的自我控制之机制。
36 关于科学共同体, 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A 科学共同体的产生基础是科学的职业化、组织化、社会化。
B 科学共同体标志着科学活动的体制化。
C 科学共同体运行的动力机制是科学的奖励制度。
D 科学共同体的实质是科学家的行政组织,如中国科学院。
37 以下哪本是T.S. 库恩的代表著作?A 《科学革命的结构》B 《猜想与反驳》C 《反对方法》D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38 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A 科学知识在本质是共同体的产物。
B 科学家个体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体。
C 科学共同体是科学评价和理论选择的客观准则的象征。
D 范式是特定科学共同体的信念和准则。
39 以下那种说法正确?A 科学共同体运行的特有机制是:发现à评价à奖励。
B 科学共同体中不包括非组织化、非正式化的科学群体。
C 无形学院与科学学派是无法交叉的。
D 不同层次的科学共同体的规范是不相包融的。
40 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是:A 爱因斯坦。
B 尼尔斯·玻尔。
C 泡利。
D 海森伯。
41 关于优先权之争, 哪种说法不正确?A 科学家争夺优先权是科学体制的动力机制。
B 优先权之争是人类天性在科学界中的反映。
C 优先权之争是科学体制本身高度强调创造性带来的产物。
D 学术承认和荣誉是科学家从体制方面获得的最主要的报酬。
‘优先权之争’现象形成原因分析:科学史上存在着大量的同时发现。
实质是科学体制本身的规范要求造成的,是科学体制规范要求对科学家施加了压力的结果。
科学规范的要求是每个科学家要具有创新精神,成果谋求承认机制。
所以争论的原因,不在于人类的共同本性或某个科学家的个人品质。
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及民族主义情绪是加剧这种纷争的因素。
42 关于科学奖励系统,下列说法哪个不正确?A 科学奖励在本质上既是对科学家所做贡献、又是对科学家能力的承认。
B 科学家对科学真理的追求和对承认的需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C 科学家对承认的需求是越轨行为的直接原因。
D 科学家相互交流、互换学术成果的目的在于获得承认。
43 是谁提出“ 交换理论”?A 默顿。
B 朱克曼。
C 克兰。
D 哈格斯特龙。
44 哈格斯特龙把科学奖励划分为哪两种类型?A 体内承认与体外承认。
B 建制承认与社会承认。
C 同行承认与非同行承认。
D 建制承认与初步承认。
45 关于科尔兄弟所划分的职业岗位承认, 哪种说法不正确?A 实际上, 在科学体制中,职业岗位承认比正式科学奖励更具有重要意义。
B 职业岗位承认是一种较为广泛的承认形式。
C 科学精英绝大多数在具有较高声望的职业岗位上工作。
D 职业岗位承认与正式的荣誉性承认是一一对应的。
46 关于科学奖励的特点, 哪种说法正确?A 科学奖励的奖金额与其荣誉性成正比。
B 在科学奖励中, 物质因素越来越起重要作用。
C 分层现象在科学奖励系统中不存在。
D 诺贝尔奖金的任何一个特点都不足以单独说明它取得巨大声望和威信的原因。
47 关于科学奖励的层次性, 哪种说法不正确?A 科学奖励的层次性由多种因素决定, 其中奖励范围对奖励声望影响较大。
B 获奖者个人声望也可以提高奖励的声望。
C 声望较低的科学奖励并没有实际意义。
D 为保证科学体制正常运行, 科学奖励系统应使各层次科学家都受到不同层次的激励。
48 关于科学奖励的优势积累功能, 哪种说法不正确? ??A 优势积累易使科学界加剧分层现象, 造成贫富悬殊。
B 优势积累在荣誉和成就之间起循环促进作用。
C 马太效应所引起奖励分配上的优势积累与科学奖励的宗旨是吻合的。
D 心理因素上的优势积累是符合奖励的普遍性原则的。
49 关于科学界内的竞争机制, 哪种说法不正确?A 优先权至上的奖励原则使科学界中出现了竞争局面。
B 竞争机制易造成垄断、重复乃至越轨行为,因此弊大于利。
C 竞争机制目的在于鼓励创造性。
D 竞争机制能导致科学界中出现合理的人力分布。
50 关于科学界的内外控制, 哪种说法不正确? ?A 科学道德无法对科学进行内部控制。
B 外部控制比内部控制有更大的强制性。
C 任何外部控制, 必须与内部控制相配合,才能有效。
D 科学奖励系统是内部控制的主要方式,也是外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51 率先提出“ 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52 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其进行定量研究的学科是A .科学统计学B .计量科学学C .科学社会史D .科学计量学53 对科学进行计量研究, 肇始于A .19 世纪后半叶B .20 世纪初C .20 世纪20 年代D .20 世纪60 年代54 统计表明,只写过1 篇科学论文的作者数大约占科学论文作者总数的A 80%B 60%C 40%D 20%55 根据洛特卡定律,发表3 篇论文的科学家是发表1 篇论文的科学家人数的A 1/3B 1/4C 1/9D 1/16(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N2)56 最早发现科学文献按指数增长,大约每15 年增加1 倍现象的是(文献增长定律)A .恩格斯B .萨顿C .默顿D .普赖斯57 SCI 、SSCI 和A &HCI 目前已经成为科技情报和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检索工具,其特点是利用引文来检索学术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