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方案(高度5.2m附图)最终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最终版)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a428ea9aaf1ffc4fff47ac07.png)
目录1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 (2)2。
1建筑概况 (2)2。
2高支模概况 (2)3 模板及支顶系统设计 (3)3。
1模板支撑系统的选型 (3)3.2梁300×600MM(包括梁高750MM的梁) (4)3。
3梁300×900MM(包括梁高1000MM的梁) (3)3。
4板150MM厚 (5)3。
5扫地杆、纵横水平拉杆设置 (6)3.6对顶抱柱 (8)4 施工顺序 (8)4.1钢管支顶施工顺序 (8)4.2主要施工方法及质量保证措施 (8)4。
3模板支顶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9)4。
4模板拆除 (10)5 安全设施和管理措施 (12)5。
1安全设施 (12)5.2安全管理机构 (12)5.3安全管理与监控 (12)6 监测方案 (15)6。
1观测点布置 (15)6。
2观测方法 (15)7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16)7。
1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架构 (16)7。
2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求援 (16)7。
3发生支模坍塌应急救援 (17)8计算书 (18)8.1高支模计算书 (18)8。
2附图 (42)1 编制依据济宁高新区柳行崇文学校小学部教学楼设计图纸;《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62—2008;《木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5—2003建设部、省、市有关高支模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和文明的规定。
2 工程概况2.1建筑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14170.9m2,工程地上4层,首层4。
2米,二~四层3。
9米,其中,一区建筑高度为17.1米、二区建筑高度为26。
5米、三区及四区建筑高度为16。
5米,室内外高差为0。
60米,室内标高±0.000米相当于黄海高程38。
65米。
支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梁底模和侧模均采用18mm厚木胶板,φ14对拉螺杆,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模,工期计划:一~三层,每层搭设需用3天,四层梁、板脚手架搭设需用5天.脚手架基础处理:⑴、素土分皮回填夯实,经环刀取样送检,压实系数符合要求。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附报审表、详图、内容全面)
![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 (附报审表、详图、内容全面)](https://img.taocdn.com/s3/m/5444ed500b1c59eef8c7b499.png)
目录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3)1.1 编制说明 (3)1.2 编制依据 (3)1.2.1 本工程图纸及相关文件资料 (3)1.2.2 规范图集 (3)第二章工程概况 (3)2.1 建筑概况 (3)2.2高支模概况 (4)第三章施工、劳动力计划 (4)3.1 施工进度计划 (4)3.2 材料准备及要求 (4)3.2.1材料周转 (4)3.2.2材料技术要求 (5)3.3 设备要求 (5)3.4 技术准备 (5)3.5 测量定位 (6)3.6 劳动力准备 (6)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及检查验收 (6)4.1 板高支模设计 (6)4.2 梁高支模设计 (12)4.2.1梁截面统计分析 (12)4.2.2梁搭设综述 (12)4.2.3典型梁具体搭设 (12)4.3 脚手架搭设 (12)4.4 支撑架构造要求 (12)4.5 高支模验收 (16)第五章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6)5.1 拆模控制 (16)5.2 质量保证措施 (18)5.3 质量要求 (19)5.4 安全架构 (20)5.5 安全保证 (21)5.6 检测、监测措施 (22)5.7 应急措施 (23)5.7.1应急救援机构 (23)5.7.2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23)5.7.3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24)5.7.4应急救援装备 (24)5.7.5应急救缓药品 (24)5.7.6应急救援措施 (24)第六章文明施工措施 (29)第七章计算书及相关附图 (29)7.1 板高支模计算 (29)7.1.1一区板高支模计算 (29)7.1.2 二区板高支模计算 (37)7.2 梁高支模计算书 (45)7.2.1 一区梁高支模计算 (45)7.2.2 二区梁高支模计算 (62)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1.1编制说明本方案主要针对实训楼工程中Ⅰ、II区结构层施工支模高度大于8米楼层的模板支撑体系,本方案主要包括模板的设计、搭设、监护、拆除等专项内容,并按有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高度5.2m附图)最终版
![高支模施工方案设计(高度5.2m附图)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4c4d2e0c22590103029d3f.png)
word一、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施工规X和标准1、《中华人民某某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某某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6、《建筑地基根底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GB50202-200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X》(50204-2002);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X》(JGJ162-2008)9、《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JGJ128-2000〕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X》(JGJ130-2001);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工程名称:山语世家B-8#楼建设单位:某某华商置业某某设计单位:某某华海建筑设计某某监理单位:某某建发建设项目咨询某某施工单位:正太集团某某工程地点:某某市三环南路南侧、泉兴路东侧本工程为主体十六层高层综合楼,一层为商业,二层为社区服务,三~十六层为办公,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84米,层高5.2m.本工程设计耐久类别3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类别丙类,设防烈度7度。
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地上耐火等级二级。
2、高支模结构概况梁截面有200×450mm、300×600mm、300×450mm、250×550mm、200×350mm(等。
首层板厚板厚为120、100mm、90mm。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楼层标高为5.2m。
3、支承层设计和施工情况首层楼面混凝土施工时,首层面楼板的模板支撑体系将楼面的施工荷载传至负一层楼面再传递至地下室底板上,支承系统和底板受力满足设计要求。
楼面混凝土施工时,楼板的模板支撑体系将楼面的施工荷载传至下层梁板砼面。
外围脚手架与上人施工梯与支撑系统同步进展施工。
高支模施工方案(高度5.2m 附图)最终版
![高支模施工方案(高度5.2m 附图)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fa17746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f.png)
高支模施工方案(高度5.2m 附图)最终版在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是一种常用的支模工法,适用于高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施工。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度达5.2米的高支模施工方案,并附有详细的施工图纸。
一、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高支模所需的主要材料包括钢管、连接件、钢筋等。
确保材料质量合格,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
2.施工人员培训:施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了解高支模的搭建及拆除流程,并严格按照规范操作。
3.施工方案确认:根据设计图纸,确认高支模的搭建方案和施工程序,及时调整设计方案中的临时支撑及土方开挖等工序。
二、施工流程1. 搭建支撑系统1.确定支模的具体位置和高度,根据设计要求密布支撑立柱。
2.安装支撑横梁,确保其横平竖直,稳固连接于支撑立柱上。
2. 安装模板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将模板板件按照平面尺寸排列在支撑横梁上。
2.用连接件将各个板件连接牢固,确保整体结构稳定。
3.测量模板的水平和垂直度,调整后固定。
3. 浇筑混凝土1.在模板内设置钢筋,并确保其位置准确。
2.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制和浇筑,注意混凝土坍落度和浇筑质量。
4. 拆除支模1.混凝土充分凝固后,按照设计要求拆除模板和支撑系统。
2.注意拆除过程中的安全及施工现场的整理和清理。
三、施工图纸施工图纸请见附件。
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大家对高支模施工方案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流程操作,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地方,请及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高支模施工方案[模板珍藏]
![高支模施工方案[模板珍藏]](https://img.taocdn.com/s3/m/601c47a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a.png)
高支模施工方案[模板珍藏]
一、施工前准备
•检查支模设备和材料的完整性和质量。
•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平整工作。
•根据设计图纸确定支模的布置和固定方案。
二、支模搭设
•按照设计,对支模进行逐步的搭设,确保支模结构合理牢固。
•注意支模及其支护的连接方式和固定方法。
•对支模进行及时的检查和调整,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三、混凝土浇筑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支模的质量和固定情况再次进行检查。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控制浇筑速度和压实度,避免出现空鼓和渗水等问题。
•对浇筑后的混凝土进行养护和保温,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四、支模拆除
•等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开始进行支模的拆除工作。
•拆除支模时,要注意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损坏,采取适当的拆除顺序和方法。
•拆除后的支模材料要进行清理和整理,以备下次使用。
五、施工总结
•对支模的施工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记录支模施工的关键参数和操作要点,形成施工方案的模板,供以后参考和借鉴。
•在后续的施工中,根据实际情况对支模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通过以上高支模施工方案的搭设、浇筑、拆除等步骤,可以有效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质量,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和可靠性。
希望以上方案能够为支模施工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使施工工作更加顺利和高效。
高支模板(超高大)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并含CAD模板支撑图)
![高支模板(超高大)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评审-并含CAD模板支撑图)](https://img.taocdn.com/s3/m/823feaa358fb770bf78a55fd.png)
目录第一节概况 (1)第二节地基情况 (1)第三节编制依据 (1)第四节模板支撑材料的选用 (2)第五节高支撑模板架及模板的搭设 (3)一、楼板架的搭设 (3)二、梁模板架的搭设 (3)(一)、500mm*3100mm梁模板架的搭设 (3)(二)、900mm*1500mm梁模板架的搭设 (4)(三)、500mm*1000~1300mm梁模板架的搭设 (4)(四)、350*600~800和500mm*600~800梁模板架的搭设 (4)(五)、500mm*2200梁模板架的搭设 (5)(六)、700mm*1300梁模板架的搭设 (5)第六节高支模架搭设的构造要求及混凝土浇灌要求 (5)第七节高支模的验算 (7)一、250MM板模板及支架验算 (7)(一)、计算参数 (7)(二)、模板面板计算 (8)(三)、支撑木方的计算 (9)(四)、托梁的计算 (10)(五)、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12)(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荷载标准值 (12)(七)、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3)二、500MM*3100MM梁模板及支撑架验算 (14)(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14)(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4)(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15)(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17)(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18)(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20)(七)、支撑架计算参数 (20)(八)、模板面板计算 (21)(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22)(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26)(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26)三、900*1500梁模板及支撑架验算 (27)(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28)(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28)(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29)(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30)(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32)(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33)(七)模板支架计算参数 (34)(八)、模板面板计算 (35)(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36)(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40)(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40)四、500*1300梁模板及支撑架验算 (41)(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41)(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42)(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42)(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44)(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46)(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47)(七)、模板支撑架计算参数 (48)(八)、模板面板计算 (49)(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50)(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53)(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53)五、500MM*800MM梁模板及支架验算 (54)(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54)(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55)(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56)(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57)(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59)(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60)(七)、模板支撑架计算参数 (61)(八)、模板面板计算 (62)(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63)(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66)(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66)六、500*2200梁模板及支撑架验算 (68)(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68)(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68)(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69)(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71)(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72)(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74)(七)、模板支撑架计算参数 (74)(八)、模板面板计算 (75)(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76)(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80)(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80)七、700MM*1200MM梁模板及支架验算 (81)(一)、梁侧模板基本参数 (81)(二)、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82)(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83)(四)、梁侧模板内龙骨的计算 (84)(五)、梁侧模板外龙骨的计算 (86)(六)、对拉螺栓的计算 (87)(七)模板支架计算参数 (88)(八)、模板面板计算 (89)(九)、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90)(十)、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94)(十一)、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94)第八节高支模模板的拆除 (95)第九节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措施 (96)第十节质量保证措施 (96)第十一节应急预案 (97)第十二节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对方案的补充和完善 (100)俱乐部项目高支模方案第一节概况工程名称:***************俱乐部项目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监理有限公司工程地点:***************************本工程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约37168.31平方米,地下一层(含一层夹层),地上三层,建筑总高度17.0m ,高大支模主要位于1-1~1-9×1-D~K轴间和2-6~2-8×2-A~2-G轴间, 1-1~1-9×1-D~K轴间高支模为地下室底板至底层大堂板面,高度为8.15~11.1m,最大跨度为16.8m,梁的最大截面为500×3100和900*1500(每米线荷载为37.9和33.0KN),其它梁截面的线荷载均基本上都在20KN/m以下。
高支模施工方案电子版
![高支模施工方案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60d7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4d.png)
高支模施工方案电子版1. 引言高支模是一种常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模板,它具有安装方便、拆卸简单、重复使用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高支模的施工方案,并提供其电子版。
2. 设备和材料在进行高支模施工前,需要准备以下设备和材料:•高支模板•支模立杆•支撑杆•涨紧杆•扣件•钢管•模板支撑座•手动螺丝刀3. 施工步骤3.1 高支模板的安装1.将支撑杆与涨紧杆相连接,使用扣件固定。
2.将支模立杆安装在涨紧杆上,使用扣件固定。
3.根据需要的高度和长度,调整支模立杆和涨紧杆的长度。
4.将高支模板安装在支模立杆上,使用扣件固定。
3.2 模板支撑座的安装1.将模板支撑座安装在地面上,保证平稳。
2.将钢管插入模板支撑座中,调整高度并固定。
3.3 模板支撑座与高支模板的连接1.将调整好高度的模板支撑座与高支模板连接,使用扣件固定。
4. 使用注意事项•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材料的质量和设备的稳定性,确保施工安全。
•在拆卸高支模板时,应注意操作的顺序,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高支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如有变形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避免杂物滑倒或碰伤。
5. 施工案例以下为某建筑工程项目中使用高支模的施工案例:•施工地点:XX市XX区XX街道XX号楼•施工时间: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施工内容:使用高支模搭建二楼混凝土楼板模板支架6. 结论高支模施工方案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施工方法,其具有安装方便、拆卸简单、重复使用等优点。
本文介绍了高支模的施工步骤和使用注意事项,并提供了一个施工案例。
通过合理使用高支模,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人力和材料的浪费,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
5~8米来宾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最终)
![5~8米来宾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最终)](https://img.taocdn.com/s3/m/ef2afa7d6529647d2628521d.png)
来宾市消防支队训练基地(模板工程)施工方案江西建工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10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3三、工程各部位结构尺寸------------------------------------------------------------------------- 4四、施工部署 5五、模板工程高支模施工工艺 6六、施工组织13七、支撑体系选择及细化--------------------------------------------------------------------- 1- 13 -八、施工工艺------------------------------------------------------------------------------------ 1- 15 -九、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 1- 18 -十、应急措施------------------------------------------------------------------------------------------ 20附件:模板支撑体系计算书-------------------------------------------------------------------------- 20一、编制依据:1、广州建筑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提供的来宾市消防支队训练基地工程设计图纸2、宾市消防支队训练基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来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4、建筑施工手册(缩微版第二版)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7、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8、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9、安全计算软件。
高支模施工方案
![高支模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9478c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b.png)
高支模施工方案本工程首层层高4.5米、梁板施工均属高支模施工,最大梁为300×2250,必须采取高大梁施工技术。
7.1梁模板1、梁底模和侧模采用25厚夹板,支撑系统采用80X100的木杨、门式脚手架。
2、支撑系统采用门式脚手架@800,两层木杨,上层木杨为80X100@300,底层为80X100@600木杨。
3、设Φ48钢管纵横扫地杆一道。
第二、三层门式脚手架设Φ48钢管纵横水平拉杆一道。
4、设剪刀撑,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7.2楼板模板1、楼板底板采用18厚夹板,支撑系统采用80X100的木彷、门式脚手架。
2、支撑体系采用门式脚手架@1200,两层木彷,上层木松为80×IoomnI@300,底层木彷为IooXlOo@600。
3、设648钢管纵横扫地杆一道。
第二、三层门式脚手架设Φ48钢管纵横水平拉杆一道。
4、设剪刀撑,保证整个支撑体系的稳定性。
7.3超高大梁模板验算采用双立管架支顶。
立杆底部先按上述方法处理后再加垫木板以分散荷载。
1)支撑体系计算三维立体钢管格构是空间结构,为简化计算,并基本接近实际受力桩台,按平面构件体系作为力学计算,计算中未考虑横向杆件的作用,但为加强横向杆件联结,确保整个支架的横向稳定,在空间体系设斜撑,大大提高了单管承载力的安全储备。
①采用外径为48mm,壁厚3.5mm的钢管,钢管正截面An=489mmmm2,立杆长细比人二0.634μlh°式中μl为计算长度系数h为立杆步距②钢管所能承受的压力计算N r=K4*K a*f*Φ*A c式中Nw:钢管所能承受的压力Ka:与立杆截面有关的调整系数,立杆为单杆时取0.85Kh:高度调整系数,取0.8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取210∕F三2格构式压杆整体稳定系数An:钢管截面积(mm2)③单根立杆承压能力N<=K**K6*f*φ*A o=0.85×0.8×189×0.812×210=56.7kn④梁板模板支架计算本工程高支模梁截面尺寸为300×2250o校自重:qι=0.3×2.25×2.7=1.825(t)钢结构及钢筋自重q2=l.1[14.7*0.02*1+2*0.04*0.3*1]*7.8=2.73(t)模板及方木自重:q3=0.65(t)施工荷载:qι=0.3(t)则设计总荷载:q=l.4x(q j+q2+q3÷qD=1.4x(1.825+2.73+0.65+0.3)=6.79(t)设立杆间距d,那幺每根立杆受力qd≤5.67t则dW0.813,取d=0.8米。
高支模施工方案最终版
![高支模施工方案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cbb3f108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8127d41.png)
高支模施工方案最终版简介高支模是目前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支撑模板,通常用于高层建筑和桥梁等重型工程。
本文将介绍高支模施工的最终方案,详细介绍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支撑模板的搭建、安装和拆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本方案可适用于多种工程类型和规模。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以下是需要考虑和完成的任务:1.确定建筑结构在进行高支模施工之前,必须对建筑结构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设计。
这项工作由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共同完成。
在确定建筑结构的同时,必须也要确定支撑模板的尺寸和形状。
支撑模板的尺寸必须能够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建筑结构的要求,可以选择使用钢筋混凝土、桥面板、或者其他类型的材料来制作支撑模板。
2.选择支撑模板根据建筑结构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撑模板。
支撑模板的材料、尺寸和形状必须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
如果需要在建筑结构中安装钢筋和混凝土,则需要使用具有高度强度和刚性的支撑模板。
如果需要在建筑结构中安装大型机械设备,则需要使用经过特别设计的支撑模板。
3.制定施工计划在开始施工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以下内容:•施工阶段:确定每个施工阶段所需的支撑模板、人员和设备。
•安全要求:确定每个施工阶段的安全要求,包括安全措施和培训要求。
•售后维护:确定施工后的维护和检查措施,确保支撑模板的安全和稳定性。
4.准备支撑模板材料在施工前,必须从供应商处购买所需的支撑模板材料。
材料应该经过质量检查,并且能够满足建筑结构的要求。
同时,还要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电钻、螺丝刀、升降机等。
支撑模板的搭建在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后,现在可以开始搭建支撑模板了。
以下是搭建支撑模板的详细步骤:1.安装基础框架在开始搭建支撑模板之前,必须先安装基础框架。
基础框架是支撑模板的基础,通过基础框架可以确保支撑模板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基础框架最好使用钢管作为支架,这样可以确保其强度和稳定性。
2.安装支撑杆和接头在安装基础框架后,下一步是安装支撑杆和接头。
高支模专项方案
![高支模专项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7dd8ee19e8b8f67d1cb904.png)
大沙东保障住房A1,A2,A3,A4,A5,G-9栋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主要根据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和规程。
2. 工程概况大沙东保障住房A1,A2,A3,A4,A5,G--9栋首层层高为5.2m,顶部架空层局部层高9.4M,模板工程属高支模,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3. 施工安排3.1施工部位及工期安排:详见《模板工程施工方案》3.2 劳动组织及职责分工:详见《模板工程施工方案》4.施工准备4.1 技术准备项目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的疑点做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建设、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做为施工图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熟悉各部位截面尺寸、标高,制定模板初步设计方案。
4.2 机具准备:主要机具及工具准备同《模板工程施工方案》4.3 材料准备模板采用18mm厚胶合板,50×100木枋,支撑采用门式脚手架,特殊部位采用碗扣式脚手架。
其中模板及50×100木枋为新购,脚手架材料为原有。
隔离剂选用水性脱模剂。
5.主要施工方法及措施5.1 模板设计5.1.1 墙模板:墙模采用1.22×2.44m,18mm厚胶合板,50×100mm方木作竖楞(方木均经压刨找平),Φ48×3.5mm架子管作横楞,Φ14mm@600mm对拉止水螺栓和钢管斜支撑加固。
直段墙模板内竖楞50×100mm方木间距200mm,外横楞用2×Φ48×3.5mm架子管间距600mm布置,外墙采用Φ14mm对拉止水螺栓布置间距600mm,内墙采用Φ14mm 穿墙螺栓布置间距600mm,与“3”型扣件配套使用,在其上、中、下部各加一排Φ48×3.5mm钢管斜撑,间距600mm,上下排交错布置,斜撑将力传至预埋在底板中25锚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编制依据1、法律、法规、施工规范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6、《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9、《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28-2000)10、《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二、工程概况1、建筑概况工程名称:山语世家B-8#楼建设单位:江苏华商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江苏华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苏建发建设项目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正太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地点:徐州市三环南路南侧、泉兴路东侧本工程为主体十六层高层综合楼,一层为商业,二层为社区服务,三~十六层为办公,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高度84米,层高5.2m.本工程设计耐久类别3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类别丙类,设防烈度7度。
地下室耐火等级一级,地上耐火等级二级。
2、高支模结构概况梁截面有200×450mm、300×600mm、300×450mm、250×550mm、200×350mm(等。
首层板厚板厚为120、100mm、90mm。
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楼层标高为5.2m。
3、支承层设计和施工情况首层楼面混凝土施工时,首层面楼板的模板支撑体系将楼面的施工荷载传至负一层楼面再传递至地下室底板上,支承系统和底板受力满足设计要求。
楼面混凝土施工时,楼板的模板支撑体系将楼面的施工荷载传至下层梁板砼面。
外围脚手架及上人施工梯与支撑系统同步进行施工。
三、模板体系设计1、模板支撑系统材质梁、楼板模板面板均采用18mm厚多层夹板,上愣和底托采用100mm×100mm 马尾杉木方,长2000mm ;支撑体系中的立杆、水平纵横拉杆、扫地杆、剪刀撑均选用48×3.5mm钢管,采用14穿梁螺栓。
2、梁模板体系设计梁底、梁侧模板均采用18mm厚夹板,梁底设18mm压脚板,侧板设压楞枋,间距为300mm;梁底板下设两层支承枋,均为100mm×100mm马尾杉木枋,上层枋间距150mm,下层枋间距450mm;在梁侧模板设4排穿梁螺栓14;支撑体系立柱间距是450mm(垂直梁方向)×500mm(平行梁方向)3、楼板模板体系设计1)模板面板采用18mm厚夹板;面板下设两层枋支承,上层枋间距350mm,下层枋间距900mm,木枋采用100mm×100mm马尾杉;支撑体系立柱间距是900mm(垂直梁方向)×900mm(平行梁方向)。
4、水平拉杆设计模板系统立杆在距地面200mm处设一道纵横水平扫地杆,立杆在扫地杆以上每隔1500mm加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立杆间距700mm;立杆在距楼板模板下层支承枋约200mm处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
5、剪刀撑设计模板系统周边与中间10m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于4m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四、模板体系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工作⑴、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项目部技术人员审查,符合要求后,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方可实施。
⑵、支架搭设前,工程技术、安全负责人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对其进行技术和安全作业的书面交底,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⑶、对钢管、杆件、构件、配件、加固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钢管及构配件。
2、放线测量⑴、模板放线时,应先清理好现场。
⑵、首先用经纬仪根据施工图测出每条轴线,然后用墨线弹出梁模板的内边线和中心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⑶、用水准仪把建筑物水平标高引到模板安装位置,定好水平控制标高。
⑷、用墨线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垫板、底座安放位置应准确。
3、模板制作⑴、模板按配模图在模板加工场统一加工制作或者配制。
⑵、模板制作好后,标记模板位置、型号尺寸和数量,经验收合格刷隔离剂(脱模剂)后,按规定要求分类堆放在施工平面布置图指定的场地内。
4、高支模支撑体系安装施工顺序放线→垫脚板(或底托)→立杆→水平拉杆→接驳立杆→水平拉杆至顶托→剪刀斜撑→纵向底枋→横向面枋→梁底模板→梁钢筋安装→梁侧板安装→楼板底模板安装。
5、高支模支撑体系安装⑴、安装前,先在楼板上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
安装时,按照墨线准确放置垫板、底座,垫板尺寸不应小于100×100×8毫米。
⑵、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⑶、支架安装时每搭完一步架后,应立即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杆件的步距、纵距和横距。
⑷、梁的支架立杆必须设置剪刀撑;楼板模板应在两端立柱及每隔10米支架立杆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剪刀撑的两头应靠近钢支顶的顶部和底部,并应连接牢固。
⑸、剪刀撑必须与钢管立杆、水平杆同步搭设。
水平杆设于钢管立杆内侧,剪刀撑设于钢管立杆外侧,并用扣件与立杆连牢。
⑹、连接钢管立杆的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连接扣件必须处于锁紧状态,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为40~65N·m,并不得小于40N·m。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小于100mm。
⑺、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⑻、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6、梁模板安装⑴、先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然后才钉柱头模板。
⑵、按设计标高调整支顶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
当梁跨度≥4m时,在梁底模板的跨中处要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2‰~3‰。
施工时,起拱高度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
⑶、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
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确定。
7、楼面模板安装⑴、通线调节支顶的高度,将大龙骨拉平,架设小龙骨。
⑵、铺模板时可从四周铺起,在中间收口。
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⑶、楼面模板铺完后,应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不得漏设并应位置准确。
支模顶架必须稳定、牢固。
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
8、模板体系拆除⑴、高支模支架拆除必须提供混凝土的强度报告,以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报告为依据。
在梁板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模板支撑体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验证确认不再需要,并监理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拆除。
⑵、拆除多层梁楼板支撑时,应确认上部施工荷载不需要传递的情况下方可拆除下部支撑。
⑶、拆除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进行拆除安全技术交底。
⑷、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地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⑸、拆除顺序:先松开顶托、然后按照先支的后拆,先拆次承重模板后拆主承重模板顺序拆除模板和支撑体系。
同一层的构配件和加固件应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顺序进行。
⑹、在拆除过程中,支架的自由悬臂高度不得超过两步,当必须超过两步时,应加设临时拉结。
严禁站在悬臂结构上面巧拆底模,严禁在同一垂直平面上操作。
⑺、通长水平杆和剪刀撑等,必须在支架拆卸到相关的立杆时方可拆除。
⑻、拆卸连接部件时,应先将锁座上的锁板与卡钩上的锁片旋转至开启位置,不得硬拉,严禁敲击。
⑼、模板拆除应按规定逐次进行,不得采用大面积撬落方法,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
各拆除的模板、支撑、连接件等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应用槽滑下或用绳系下。
不得留有悬空模板。
9、高支模工程的模板支架体系的检查与验收⑴、模板支架体系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A、基础完工后模板支架体系搭设前;B、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C、整体或分段达到设计高度后;D、设计要求预压的模板支架体系的预压过程中及预压加载完成后;E、遇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F、停用超过一个月。
⑵、模板支架体系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A、承载杆件,加固杆件,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孔洞通道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B、场地地表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立柱是否悬空,外侧立杆立柱是否被车辆冲撞过;C、立杆立柱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D、扣件、连接件是否松动;F、是否超载。
⑶、模板支架体系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A、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文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评审或咨询意见;B、构配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C、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D、模板支架体系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F、模板支架体系的验收申请报告。
⑷、支架现场检查:序号检查内容检查部位检查结果1 立杆(立柱)的纵距、横距的步距(步距为重点检测项目)是否符合要求;2 立杆(立柱)的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3 扫地杆、水平纵横拉杆的步距是否符合要求;4 剪刀撑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5 基础是否平整坚实,支垫、底座是否符合规定;6 纵横向剪力撑和横向斜撑的设置和支架系统整体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7 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8 立杆与水平杆同一截面上相邻杆件的对接或搭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9 杆件的受力是否在同一轴线上。
⑸、支架验收主要项目的允许偏差A、底座的沉降量不大于5mm;B、支架搭设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项目允许偏差(mm) 垂直度每步架h/1000及±2.0支架整体H/600及±50 水平度一跨距内水平架两端高差±1/600及+3.0支架整体±L/600及±50注:h—步距;H—支架高度;l—跨距;L—支架长度。
C、立杆间距的允许偏差步距:±20mm;横距:±50mm;纵距:±20mm;D、扣件螺栓拧紧力矩用扭力扳手检查,要求在40~65N·m;E、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F、可调托座调切螺杆伸出长度不宜大于200mm,可调托座的螺栓伸出长度超过200mm时采取的固定措施必须可靠。
五、混凝土浇注方法1、输送方法本工程预拌混凝土由大型搅拌站用搅拌车运送到场,场内设置固定砼泵,由泵机输送至操作工作面,并利用1台塔吊、作为混凝土辅助运输工具。
2、混凝土浇注方法⑴、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浇注,商品砼用砼泵进行输送,并配以串筒下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