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官能团手性硫脲催化剂的制备
一种叔胺-硫脲类双功能手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叔胺-硫脲类双功能手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史兰香,张宝华
申请号:CN201811140989.0
申请日:20180928
公开号:CN109046449A
公开日:
201812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叔胺‑硫脲类双功能手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以(,)‑环己二胺为原料,经酰化、‑甲基化、肼解制备(,)‑‑二甲基环己二胺,再与硫光气反应制备(,)‑‑二甲氨基环己基异硫氰酸酯,最后与四氨基金刚烷反应制备式I。
本发明的叔胺‑硫脲类双功能手性催化剂具有高效、环境友好的特征。
申请人:石家庄学院
地址:050035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长江大道6号石家庄学院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基于Isosteviol的双功能手性硫脲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2 0 1 5年 5月
郑 州 牧 业 工程 高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Z h e n g z h o u C o l l e g e o f An i ma l Hu s b a n d r y En g i n e e r i n g
究工作 , 并 对 其 前 景 及 发 展 趋 势 作 了展 望 。
关键词 : 有机不对称催化 ; 双 功 能 手性 催 化 剂 ; Mi c h a e l 加成反应 ; 异 斯 特 维醇 ; 硫 脲 中 图分 类 号 : TQ 4 2 6 . 8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8 —3 1 1 1 ( 2 0 1 5 ) 0 2 —0 0 2 8 —0 5
S y nt he s i s a nd a p pl i c a t i o n o f no v e l i s o s t e v i f u nc t i o na l t h i o u r e a 0 r g a n O c a t a l y s t s
M A Z h i — we i , SHU Yo u— q i n
( De p a r t me n t o f Qu a l i t y De t e c t i o n a n d Ma n a g e me n t , He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l y s t s f o r a v a r i e t y of r e a c t i o ns . Ba s e on t he ne w c o nc e pt o f o r ga n i c a s y mme t r i c c at a l y s i s“ bi f un c t i o na l or ga n oc a t a l ys t ” a nd i s o s t i vi ol , an i n ex pe ns i ve a n d r e a di l y a va i l ab l e n a t ur a l pr od uc t p os s e s s i ng a h yd r o ph ob i c s k e l e t o n, de s i g n a nd s y n — t h e s i s o f no ve l or g a no c a t a l y s t s a n d t he i r c a t a l yt i c a c t i v i t i e s i n a s y mme t r i c C— C bo nd f o r mi ng r e a c t i ons we r e i nv e s t i g a —
有机双中心仲胺硫脲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
有机双中心仲胺硫脲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有机双中心仲胺硫脲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1. 引言有机双中心仲胺硫脲催化剂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展现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中的生力军 , 有机催化的黄金时代 已经到来 , 有机催化 的研 究得到前所未有 的发展.但是研究 者发现 , 单功能有机催化剂 由于
受 自身 催 化 活 性 的 限制 , 化 醛 、 的不 对 称 反 应 的结 果往 往 不 太 令 人 满 意 , 此 需 要 设 计 多 功 能 化 的 催 化 剂 , 过 引 入 新 的 催 酮 因 通
化 剂 的概 念 在 不 对 称 反 应 中得 到发 展 , 类 催 化 剂 能 将 亲 核 活性 的 L ws 与 亲 电 活 性 的 酸 通 过 一 个 手 性 骨 架 连 起 来 , 时 这 ei碱 同
活化亲核试剂和亲 电试剂 , 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活性 , 获得高 的对映选择 性和 反应收率 . 文拟就 近几年来 双官能 团有机催 化 本
1 0年来在 Ls , c l n2, hl Jcbed5等 的开创性 工作 的启 发下 , i … MaMia [ s i “ 和 aosn l t l ] 3 手性 有机小分 子催化 的不对称 合成反应 逐
渐 受 到 国 内外 化 学 工 作 者 的关 注 . 手 性 金 属 催 化 剂 和 酶 催 化 剂 比较 , 机 小 分 子 催 化 剂 具 有 以下 优 点 : 1 与 有 ( )不 需 要 金 属 引
称 催 化 的关 键 在 于 手 性催 化 剂 . 期 催 化 剂 主 要 分 为 两 大类 : 性 过 渡 金 属 配 合 物 和 生 物 酶 . 然 手 性 金 属 催 化 剂 在 许 多 反 早 手 虽
应中都取得 了很 好的效果 , 但是 昂贵 的金属 、 金属的残 留毒性 以及金属催化剂对水 和空气 的敏感 性在很 大程 度上 限制 了它们 的广泛应用 . 酶是人们熟悉 的另一类手性催 化剂 , 化活性 高 为其一 大显著 特点. 催 由于酶 的专一性 太强 , 化的底 物非 常有 催 限, 稳定性差 , 产物 的分 离与纯化也存在 一定 的困难 , 之某些 酶需要 辅酶或 培养基 , 加 这些都 使酶 的应用受 到很大 的限制. 近
手性伯胺-硫脲的合成与应用
第 22期
马志伟,等:手性伯胺 -硫脲的合成与应用
·19·
溶剂,向蒸馏残余物中加入水和乙酸乙酯,分出有机相,水相再 用乙酸乙酯萃取 2次后,合并有机相,干燥、过滤、浓缩后得化 合物 3为白色固体,产率 96%。
将 3.61g化合物 3、2.19g三氧化钼加入 30mL甲醇中,随 后在冰浴、搅拌条件下,向反应体系中分批加入 1.90g硼氢化 钠。加毕,将反应 体 系 转 至 室 温 条 件 下,搅 拌 反 应 过 夜。 反 应 结束后,过滤,滤液 加 水 并 用 二 氯 甲 烷 萃 取,有 机 相 经 干 燥、过 滤、浓缩后得白色固体化合物 4,产率 77%。
鉴于此,我们计划将伯氨基通过硫脲与异斯特维醇骨架连 接起来,一方面利 用 氨 基 和 硫 脲 分 别 活 化 两 个 反 应 底 物,另 一 方面,借助异斯特 维 醇 骨 架 优 异 的 手 性 空 腔 环 境,从 而 影 响 产 物的立体选择性。
1 手性伯胺 -硫脲的结构
2 手性伯胺 -硫脲的合成路线
将 1.53g化合物 4加入 5mL乙醇中,待化合物 4溶解完 全后,向体系中加入 3.34g二硫化碳和 0.44g三乙胺,室温搅 拌反应 0.5h。而后将体系转至冰浴条件下,依次向其中快速加 入 0.95g二碳酸二叔丁酯和 2mol% 4-二甲氨基吡啶,搅拌反 应 5分钟后转至室温反应。TLC监测反应完全后,将体系浓缩 得粗品,再 经 柱 层 析 分 离 后 得 白 色 固 体 纯 品 化 合 物 5,产 率 89%。
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双功能氨基 -硫脲类有机催化剂由于 其优越的不对称催化性能,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叔 胺硫脲和仲胺硫脲开始研究使用较早,并取得了较大的研究进 展。起步较晚的伯胺硫脲有机催化剂也取得了重大研究进展, Tsogoeva课题组和 Jacobsen课题组于 2006年首次报道了此类 催化剂。手性伯胺作为有机催化剂具有特殊的吸引力,因为它 们存在于多种酶的催化位点中,如 I型醛缩酶、脱水酶和脱羧 酶。伯胺硫脲作为一种有强大发展潜力的有机催化剂,激发了 不同研究小组利用此类催化剂开发新的不对称反应。特别是 近年来,手性氨基硫脲类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在各类不对称反 应中的应用探索已成为催化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
苯丙氨酸硫脲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合成研究
( S c h o o l o f C h e m i s t r y a n d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e n t r a l S o u t h U n i v e r s i t y , H u n a n C h a n g s h a 4 1 0 0 8 3 , C h i n a )
t e n s i v e r e s e a r c h .T h e d o u b l e h y d r o g e n —b o n d i n g i n t e r a c t i o n o f N —H o f t h i o u r e a a n d r e a c t a n t w a s g e n e r a l l y r e a l i z e d t o
梁 珊, 郑海星 ,阳 华 ,唐瑞仁
( 中南大 学化 学化 工学 院 , 湖 南 长沙 4 1 0 0 8 3 )
摘 要 : 近年来通过氢键活化来促进不对称有机催化的反应引起了化学家们的广泛兴趣,而结构 中含有硫脲基团的手性有
机催化剂可通过其独特的双 N—H基 团与多种反应试剂形成双氢键从而 实现 良好 的催 化活性 以及手性 控制 。本文 以廉价 的 L一苯 丙氨酸为起始物 ,设计并合成 了一种新型手性有机小分子双功能硫脲类催化剂 。
A b s t r a c t : O v e r t h e p a s t y e a r s , o r g a n o c a t a l y s t s b e a i t n g h y d r o g e n—b o n d i n g a c t i v a t i n g g r o u p w e r e t h e s u b j e c t s o f i n —
双功能化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亚胺加成反应中的应用
双功能化手性有机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在不对称亚胺加成反应中的应用手性含氮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并且也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些化合物中,含氮结构片段对其生物活性起重要作用。
使用亚胺作为亲电试剂与不同亲核试剂进行不对称催化加成是合成各种手性含氮化合物最高效和方便的途径之一。
因此,发展适用的新型催化剂以及拓展新的亚胺不对称加成反应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合成了金鸡纳碱以及氨基酸骨架的新型多氢键双功能相转移催化剂,并将这些催化剂和文献已知的具有优异催化性能的双功能催化剂成功应用于亚胺和碳亲核试剂以及氮亲核试剂的不对称加成反应中。
具体工作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以廉价易得的α-氨基酸出发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具有多氢键供体的双功能相转移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α-氨基砜与硝基烷烃的不对称nitro-Mannich反应。
其中,以L-苯甘氨醇或L-苯丙氨醇为多氢键供体的催化剂均展现了优异的催化性能。
经过催化剂、溶剂、碱的当量的优化筛选得到了最优条件:5 mol%的催化剂,氯仿为溶剂,加入5 equiv氢氧化钾,在-20°C下反应12小时。
实验结果表明,该反应底物范围广、产率高、对映和非对映选择性优异(90->99.9%ee,90:10-92:8 dr)。
尤其,与之前的报道相比,脂肪族α-氨基砜的对映选择性已经提高到很高水平(91-93%ee)。
机理控制实验支持催化剂的双功能协同催化,并表明催化剂的多氢键供体苯甘氨醇部分上的羟基和催化剂的季铵中心对于在该不对称nitro-Mannich反应中实现优异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通过衍生化合成了相应光学纯的邻二胺。
2.设计合成了一系列金鸡纳碱衍生的具有多氢键供体的双功能相转移催化剂,并成功应用于靛红衍生的N-Boc酮亚胺的不对称nitro-Mannich反应。
其中具有3,5-二叔丁基苄基结构的催化剂展现了最优的催化性能。
硫脲催化剂的合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硫脲催化剂的合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硫脲催化剂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催化剂,其在有机合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前景。
硫脲催化剂可以促进各种碳-碳键和碳-氮键的形成和断裂反应,催化剂本身具有高效、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因此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
在有机合成中,硫脲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不对称合成、环状化合物的构建、碳-氮键的形成等重要有机转化反应中。
通过合理选择催化剂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可以有效地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和高效性能,实现高收率和高选择性的目标。
硫脲催化剂的合成方法有多种途径,常见的包括传统的有机合成方法和金属有机化学方法。
在传统的有机合成方法中,常用的合成策略包括催化剂的直接合成、多步合成和衍生反应等。
而金属有机化学方法则是利用金属作为催化剂的衍生物进行催化反应。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总的来说,硫脲催化剂的合成是有机合成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通过合理选择催化剂的结构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有机转化反应,为有机化学合成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对硫脲催化剂的合成方法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将为有机合成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创新。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第一部分是引言,分为三个小节。
首先是概述,简要介绍硫脲催化剂的背景和意义。
其次是文章结构,说明本文的组织框架和各部分的内容。
最后是目的,明确本文旨在阐述硫脲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其重要性。
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两个小节。
首先是硫脲催化剂的定义和应用,详细介绍硫脲催化剂的基本概念和广泛应用领域。
其次是硫脲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具体介绍目前已知的合成硫脲催化剂的多种方法及其原理、优缺点。
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硫脲催化剂的合成过程和相关技术。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分为两个小节。
首先是硫脲催化剂的重要性和前景,总结硫脲催化剂在化学合成中的重要作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硫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硫脲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吉玮;景苏;刘建兰;张东明;俞斌
【期刊名称】《化工时刊》
【年(卷),期】2004(18)5
【摘要】总结了硫脲的传统工业合成方法以及最新的合成方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原料,硫脲在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在工业制备重要的有机基本化工原料、精细化工产品--富马酸的过程中,硫脲作为催化剂可以大大的降低异构化反应的活化能,易于得到高产高纯的富马酸成品;硫脲固相合成得到的胍类衍生物是生物、医药和制药行业中常用的活性体,在超分子化学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总页数】6页(P10-15)
【作者】吉玮;景苏;刘建兰;张东明;俞斌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南京工业大学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N,N′-二苯硫脲的新型制备方法 [J],
2.季鏻盐支载伯胺-硫脲双功能手性催化剂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J], 金小红; 章佳安; 张玉霖
3.硫脲在电镀和化学镀中的应用 [J], 刘贺
4.硫脲复配缓蚀剂对碳钢缓蚀性能的研究及应用 [J], 杨勇;张俊山;赵迎涛;陈小刚;
杜洋洋;董日新
5.一种用于蛋白质C端序列测定的脯氨酸乙内酰硫脲(TH-Pro)新制备方法 [J], 莫碧兰;李江;梁宋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官能团手性硫脲催化剂的制备王华英化学化工学院化学教育专业07级指导教师:刘全忠摘要:有机小分子催化的有机不对称反应在现代催化反应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手性硫脲催化剂由于能和某些反应物形成氢键而得以活化,在一系列有机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目前手性硫脲主要由手性二胺1,2 - 二苯基乙二胺和生物碱衍生的手性胺为原料衍生而来。
这限制了手性硫脲催化剂在有机不对称反应中的进一步应用。
本文利用光学纯的联二萘酚﹑氨基酸和异硫氰酸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新型的双官能团硫脲催化剂。
关键词:硫脲,联二萘酚,氨基酸,异硫氰酸酯Preparation of Bifunctional group chiral ThioureaWang Hua-Ying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Grade 2007Directed by: Liu Quan-ZhongAbstract:Organocatalysis has received great attentions from chemical society for the facile preparation of catalyst, mild conditions for the rea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benign aspects. Chiral urea or thiourea have wildely been employed in a wide array of transformations such as Henry reaction, aza-Henry reaction, Mannich, Strecher, and Friedel-Crafts reactions or Michael and nito- Michael additions with high enantioselectivities attributed to their strong activation of carbonyl or nitro groups through efficient double hydrogen bonding interactions. The present thioureas mostly derived from cyclohexane diamine, 1,2-diphenylethane-1,2-diamine and cinchona alkaloids, and this limits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So development of highly efficient ureas or thioureas is still highly desired. In this thesis, new thioureas derived from optically pure binaphthol and amino acids were synthesized.Key words:thiourea, 1, 1'-binphthol, amino acid, isothiocyanate第一章文献综述1.1前言近年来,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引起了国内外化学家的广泛兴趣。
与手性金属催化剂相比,有机小分子催化的不对称合成反应操作简便,对环境污染小,对水汽和空气相对不敏感,原料来源便宜,广泛且便于回收循环使用,有利于实现规模化合成。
从催化机制的角度看,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可被视为人工的酶制剂。
由于近来来在这个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科学家们发现许多酶催化反应获得的对应选择性和化学收率都可以由有机小分子催化剂来同等实现。
在各种不同的配体与底物的相互作用中,脲/硫脲衍生物作为酸催化剂在对Lewis碱底物的活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脲/硫脲衍生物已被许多研究小组成功地应用在有机不对称反应中[1]。
本章对近年来不同类型的脲/硫脲类催化剂所催化的不对称反应作一综合概述。
1.2单功能的脲﹑硫脲催化剂Jacobsen 小组在脲﹑硫脲催化剂的领域做了许多开创性并极具价值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他们发展了一系列新的含schiff-base的脲﹑硫脲催化剂并用它们成功催化了不对称Strecker,Mannich,nitro-Mannich以及pictet-Spengler等反应。
1998年,Jacobsen 小组首次报道了用含schiff-base硫脲催化剂1a 催化N-烯丙基取代的醛亚胺2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Scheme 1-1,reaction a)[2a] 得到了较好的对映选择性(up to 91% ee)。
优化条件下的大量合成实验数据证实,1a 中所含的L-tert-leucine结构,(R,R)-1,2-diamino-cyclohexane结构和3-tert-butyl-5-methoxysalicylaldehyde结构是得到高对映选择性反应产物4的必要因素。
随后的研究发现催化剂1c对N-苄基取代的脂肪醛亚胺5a的不对称Strecker 反应有很好的对应选择性(up to 92%ee)和反应收率(up to 97%yield)(Scheme 1-1,reaction b)[2b],硫脲1c在N-苄基取代的脂肪醛亚胺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中能循环使用10次而不损失催化活性。
经过大量的筛选,Jacobsen 小组在2002年报道了硫脲催化剂1e催化N-苄基取代的醛﹑酮亚胺5的不对称Strecker反应,在对底物进行扩展时发现,不论是芳香族还是脂肪族的醛﹑酮亚胺,都能得到非常高的对应选择性(up to 99.3%ee)和收率(up to 96%yield)(Scheme 1-1,reaction c)[2e]。
Scheme 1-12002年,Jacobsen 小组报道了含Schiff-base的硫脲1f催化的N-Boc亚胺8和烯醇硅醚9的不对称Mannich反应(Scheme 1-2,reaction a)[3],取得了很好的对映选择性(up to 98% ee)和收率(up to 99% yield)。
经由该反应能够实现一类β-芳基-β-氨基酸的不对称合成。
2004年,该小组报道了硫脲1e催化的N-苄基亚胺5对亚磷酸酯11的不对称磷酰化反应(Scheme 1-2,reaction b)[4],取得了很好的对映选择性(up to 99% ee)和收率(up to 93% yield)。
该反应为手性α-氨基磷酸的合成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
Scheme 1-22004年,Jacobsen 小组发现结构中不含Schiff-base组分的硫脲催化剂13虽然不能催化亚胺的直接Pictet-Spengler反应,但能够催化acyl- Pictet - Spengler 反应,得到很好的对映选择性(up to 95% ee)和较好的收率(up to 81% yield,Scheme 1-3)[5],而相同条件下,催化剂1e只能得到59% ee。
研究发现该反应对映选择性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化剂的结构,酰化试剂和反应的溶剂。
Scheme 1-32004年,Nagasawa小组报道了再DMAP或者咪唑的存在下利用具有C2轴的硫脲17催化环己烯酮和醛的Morita-Baylis-Hillman(MBH)反应(Scheme 1-4)[6],在反应底物为脂肪醛时,所得产物具有中等的对应选择性。
但催化剂的投入量相对较大并且当把反应中的脂肪醛换为芳香醛时产物的对应选择性明显降低。
作者提出了反应过渡态模型催化剂17的硫脲组分同时与作为反应底物的醛15和烯酮18形成氢键作用,这样可以解释产物的立体选择性。
Scheme 1-42005年,Jacobsen 小组发现硫脲催化剂21在二异丙基乙基胺作为碱的条件下能很好的催化nitro-Mannich反应,得到高的对映选择性(up to 97%ee)和非对映选择性(up to 16/1 dr,Scheme 1-5)[7]。
另外,分子筛的加入能提高产物的非对映选择性。
Scheme 1-52006年,Berkesel等人合成了硫脲催化剂24(Scheme 1-5)[8],利用硫脲24催化环己烯酮和环己基甲醛的Morita-Baylis-Hillman反应,在最优的反应条件下,即催化剂为24(20 mol%),20%的DABCO,不加溶剂,得到产物的对映选择性高达96%。
Scheme 1-6从这一部分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Jacobsen等合成的脲﹑硫脲催化剂是利用单官能团来活化亲核试剂从而起催化作用。
1.3手性环己二胺衍生的双官能团硫脲催化剂在一些不对称催化体系中,只含有一个催化中心,在这个催化中心上,底物和试剂发生取向和活化并实现不对称诱导而最终发生不对称转化。
自然界中,不少酶含有两个催化中心,这两个催化中心相互协调而发生高效催化作用。
化学工作者受到启发,提出了双中心协调催化作用(two-center catalysis)的概念[9]。
所谓双中心协调催化作用是指一个催化体系中含有两个催化中心,这两个中心相互协同发挥催化作用,例如一个中心活化底物或试剂,另一个中心则引导诱发试剂进攻方向[10]。
有机合成化学家依据多官能团的协同催化作用合成了双官能团有机催化剂。
这些催化剂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双官能团的酸﹑碱位于手性轴,氢键供体(路易斯酸)被用来活化亲核试剂。
典型的例子是:Takemoto小组利用反式1,2-二胺作为手性骨架设计合成了新型双官能团硫脲25( Scheme 1-7,reaction a)[11]并把25用于丙二酸酯与硝基烯烃的Michael加成反应取得较高的对映选择性(up to 93% ee)。
25中的硫脲部分与邻近的三级胺作为双官能团来活化Michael受体,通过硝基和亲核试剂的烯醇化来同时起作用。
随后Takemoto小组还报道了催化剂25催化的γ,δ-不饱和β-酮酯与硝基烯烃的double-Michael加成反应(Scheme 1-7,reaction b) [12a],能够高对映选择性地生产含三个连续手性中心的环己烷衍生物。
Takemoto将该手性化合物作为中间体经七步反应实现了天然产物(-)- epibatidine 的不对称全合成。
此外,硫脲催化剂25在aza-Henry [12b] 和Mannich [12c] 等反应中也有应用。
Scheme 1-71.4金鸡纳生物衍生的双官能团硫脲催化剂金鸡纳碱及其衍生物已作为重要的手性试剂而广泛应用于不对称的有机金属催化,近年来金鸡纳碱及其衍生物在不对称有机催化反应中也取得了极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