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银屑病

合集下载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王敏 东 刘 红燕。
1 5 g , 白茅 根 1 5 g , 大青叶 l O g , 连翘 l O g , 白鲜皮 1 5 g , 鸡 血藤 1 0 g , 栀子 6 g 。 上 方 服 7剂 ( 同 时 嘱 其 避 免 进 食
辛辣 刺 激性食 物 ) , 无 新 皮 疹 出现 , 瘙痒减轻 , 现 胃脘 部不 适 , 服 药后恶 心。原方去 紫草加 茜草 1 5 g , 玄 参 1 0 g , 白花 蛇舌 草 1 0 g , 继服 1 5剂 , 皮 疹全 部 消退 , 无 恶
临 床 表 现
皮损 初期 为红 色 丘 疹 或斑 丘疹 , 粟 粒 至 绿 豆大 小 ,
以后 可逐 渐扩 大融 合 成 红 色斑 片 , 境 界 清楚 , 基 底 浸 润
明显 , 皮损 表 面覆 有 多 层 银 白色 鳞 屑 , 易 刮 除 。去 除表 面鳞 屑可 见一 层淡 红 色 发 亮 薄 膜 , 再 刮 除 薄膜 , 出 现筛 状小 出血 点 , 称为 “ 点状 出血 现 象 ” 。 白色鳞 屑 、 发 亮 薄 膜 和点状 血是本 病 的临 床特 征 。
方 药 应 用 中国民间疗法
CH1 N A’ S N AT U R OP AT H  ̄ F e b 2 0] 4 .Vo 2 l 2 No 2
生槐 花 3 0 g , 生地 黄 1 0 g , 紫草 1 0 g , 牡丹皮 1 0 g , 赤 芍
寻 常 型银 屑病 的 中医辨证 治疗
全 区域 内 可 见 中 性 白 细 胞 构 成 的 小 脓 肿 , 称 Mu n r o 氏
治则 : 滋 阴润燥 , 养 血祛 风 。 方药 : 用 白疙 二 号 方 加 减 。鸡 血 藤 、 生 地黄、 土 茯 苓、 当归 、 丹参 、 蜂房 、 麦冬 、 天 冬 。进 行 期 红斑 明显 者 , 加生 石膏 、 知母 ; 皮损肥厚者 , 加丹参、 棱、 莪术 ; 红 斑 色淡 者 , 加 当归 、 何 首 鸟; 咽痛者 , 加玄参 、 板蓝根 ; 瘙 痒 明显 者 , 加苦参 、 白蒺藜 ; 便 秘者 , 加 大青 叶 。 例 2 .患者 , 女, 4 9岁 , 2 0 l 0年 1 O月 1 7日就诊 。躯 十、 四肢起 红 色 皮 疹 、 斑块 , 脱 大 量 银 白色 皮 屑 1 4年 。 患者 1 0年前 曾服 用迪 银 片治愈 , 半 年后 复发 用迪 银 片 、 郁金 银 屑片 等好转 , 一 直末 愈 。症 见 : 四肢 、 躯干 大小 不 等红 色斑 块 , 上 覆 银 白色 鳞 屑 , 皮 损肥 厚, 部 分 融 合 成 片, 搔抓 后大 片鳞 屑脱 落 , 强 行剥 离 基 底 色 红 且 有 筛 状 出血点 。指 甲薄 脆 , 大 便 秘 结 。脉 细 , 舌 苔 薄 白, 质淡 。 辨证 为 血虚 风燥 。宜 滋 阴润 燥 、 养 血润 肤 。方 药 : 生 地 黄 1 0 g , 麦冬 1 0 g , 天冬 1 0 g , 知母 1 0 g , 当归 1 0 g , 丹 参 1 5 g , 鸡血 藤 1 5 g , 郁金 1 0 g , 莪术 l o g , 土茯 苓 1 , 5 g 。 上 方连 服 l O剂 , 皮 损 明 显变 薄 , 瘙痒减 轻, 食 欲欠佳。 原 方加 炒 白术 1 0 g , 桑 白皮 1 0 g , 去土茯苓 后再服 1 0

《银屑病科普手册》寻常型银屑病临床上有什么表现

《银屑病科普手册》寻常型银屑病临床上有什么表现

《银屑病科普手册》寻常型银屑病临床上有什么表现
寻常型银屑病的三大特点是银白色鳞屑、发亮薄膜、点状出血。

以上内容引用自《银屑病科普手册第三章第二节》
寻常型银屑病的皮疹特点呢?银屑病医院专家指出,在临床上,银屑病初期的症状表现并不明显,其中同是寻常型银屑病,不同的患者,他们的皮损形态常可以有所不同。

就是同一个患者,他的皮损形态在病程中也常会表现出不同
银屑病医院专家关于寻常型银屑病的皮疹特点具体介绍:
1、点滴状:皮损较小,如同大小不等的雨滴散布于身体的各处。

这种形态多见于刚发生不久的进展期寻常型银屑病。

2、环状或轮状: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便从中央开始消退,逐渐地红斑就变成了几环状或车轮状。

3、地图状: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发展扩大后,往往形成不规则的地图状外观。

许多皮损相互融合以后,也会形成地图状外观。

4、回状: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从中央消退的同时,周边又不断向周围发展扩大。

当许多环状皮损的边缘相宜融合时,就形成了弯曲迂绕、极不规则的回状外观。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一、概述:银屑病是一种以皮肤斑,表面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

本病属中医“白疕”范畴,古代文献又有“干廯”之称。

二、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94)。

(1)皮损初为针尖至扁豆大的炎性红色丘疹,常呈点滴状分布,迅速增大,表面覆盖银白色多层性鳞屑,状如云母。

鳞屑剥离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筛状出血,基底浸润,可有同形反应。

陈旧皮疹可呈钱币状、盘状、地图状等。

(2)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以肘关节面多见,常泛发全身。

(3)部分病人可见指甲病变,轻者呈点状凹陷,重者甲板增厚,光泽消失。

或可见于口腔、阴部粘膜。

发于头皮者可见束状毛发。

(4)起病缓慢,易于复发。

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5)可有家族史。

(6)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

角层内有中性多形核白细胞堆积棘层增厚。

表皮突呈规则性向下延伸,真皮乳头水肿呈棒状,乳头内血管扩张,}血管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一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多青壮年发病。

部分发病或加重常由扁桃体炎或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2)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对称分布,亦有仅局限与某一部位者。

(3)典型皮疹为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斑丘疹或斑块,可融合成片,边界清楚周围有炎性红晕,浸润显著,表面覆盖厚积的银白色鳞屑。

轻轻刮除鳞屑,可见一层淡红色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刮除薄膜后出现点状出血(Auspitz 征)。

白色鳞屑、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是本病的临床特征。

皮疹形态多样,可为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

(4)发生于头皮者,发成束状。

可有指(趾)甲受累,黏膜损害。

(5)临床分为三期:进行期、静止期、消退期。

(6)慢性病程,甚至终生迁延不愈。

常冬季复发或加重,春夏减轻或消失,亦有与此相反者。

2022年版白疕病(寻常性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

2022年版白疕病(寻常性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2022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的住院患者。

一、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白疕(TCD编码:BWP1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寻常性银屑病(ICD-10编码:L40.00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寻常性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病性病诊疗指南》第3版(李慎秋、陈兴平、周礼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简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2019年)1.原发损害为粟粒至绿豆大小淡红色丘疹,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后可见薄膜和点状出血现象。

病程中皮损形态可有点滴状到钱币状再到地图状演变。

边界清,常伴程度不等的瘙痒。

2.皮损好发于头皮和四肢伸侧。

头发上损害常致毛发成簇状外观,但不伴脱发。

3.少数病例可累及睑缘、口唇、颊黏膜、龟头及包皮。

4.甲板常呈点状凹陷,亦可变黄、增厚及指甲剥离。

5.一般为冬重夏轻,常反复发作。

2.证候诊断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临床常见证候: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寻常性银屑病(白疕)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出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白疕(寻常性银屑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与《皮肤病性病诊疗指南》第3版(李慎秋、陈兴平、周礼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3年)、《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简版)》(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2019年)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白疕(寻常性银屑病)和寻常性银屑病(ICD-10编码:L40.000)。

皮肤科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诊治常规

皮肤科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诊治常规

皮肤科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诊治常规【临床提要】1.基本损害丘疹或斑块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

初期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针头至绿豆大小,边界清楚,上覆分层的银白色或云母样鳞屑,扩大或融合成棕红色斑块,瘙痒。

皮损好发于肘、膝、头皮、耳后、腰部及脐部。

头皮损害使毛发呈束状。

病程长,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

2.皮损的特征①薄膜现象,鳞屑容易刮除,刮除后在其下方显露一层发亮的淡红色薄膜;②点状出血,即Auspitz 征,轻刮薄膜,数秒钟内红斑表面出现小出血点。

3.甲病变甲凹陷点“顶针样凹陷”、甲变色、甲床肥厚、甲油滴、甲剥离、裂片型出血和其他甲板病变。

4.本病可分为三期①进行期;②稳定期;③退行期。

5.寻常型银屑病形态①地图状银屑病;②回状银屑病;③环状银屑病;④钱币状银屑病;⑤泛发性银屑病;⑥疣状银屑病;⑦点滴状银屑病。

6.组织病理①寻常型银屑病:角化不全,角质层内发生微脓疡,棘层肥厚,皮突延长,乳头水肿,呈杵状,内有迂曲扩张的毛细血管。

②脓疱型银屑病:表皮内考古价海绵状脓疱,内主要为中性粒细胞。

7.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好发部位,红斑上银白色多层鳞屑,容易刮除,有薄膜现象,Auspitz征阳性,慢性经过及组织病理特征,不难诊断。

但应与下列疾病鉴别:①脂溢性皮炎,损害边缘不清,鳞屑细薄油腻,无束状发,无Auspitz 征。

②玫瑰糠疹,为向心性分布的椭圆形红斑,长轴与皮纹一致,有自限性;③扁平苔藓,为紫红色多角形扁平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可见Wickham纹,鳞屑细薄,组织病理有特征。

【治疗处理】(一)治疗原则1.依轻、中、重三级治疗将病程的发展分为轻、中、重三级进行治疗。

①轻:数年复发一次,皮疹稀少。

②中:皮疹虽然也终年持续或每年复发,但较稀少;或缓解期长,隔数年复发一次,但皮疹较多。

③重:皮疹终年持续存在,或每年复发,且皮损为全身性,较密集。

轻、中症者以外用药治疗为主,重症者可根据病情选用全身治疗。

2.避免诱因银屑病的治疗必须避免各种可能的诱因。

银屑病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银屑病的分型与临床表现

银屑病的分型与临床表现作者:邹先彪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18期银屑病根据特征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炎型、脓疱型及红皮病型。

寻常型最多见,其他类型多由寻常型银屑病外用刺激性药物,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过程中突然停药以及感染、精神压力等诱發。

寻常型银屑病皮损一般干燥多屑,除發生于皱襞部的反向性银屑病外,一般不易發生于湿润部位或继發水疱或脓疱皮损,亦不会累及内脏。

95%以上是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现本型大多急性發病,逐渐扩散至全身。

患者自觉有不同程度瘙痒。

原發疹为针帽头至扁豆大小的炎性丘疹或斑丘疹,呈特有的淡红色,境界明显,表面被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周围有轻度红晕。

皮疹可不断地扩大和增多。

薄膜现象与点状出血剥除鳞屑可露出半透明薄膜(薄膜现象),剥除此膜则出现小的出血点,称为Auspitz征,相当于刮破的真皮乳头顶,此种薄膜现象与Auspitz征具有特征性。

皮损形态呈多种形式银屑病皮损形态可表现为多种形式,其命名也是形象化的。

①损害呈点滴状散布身体各处时称为点滴状银屑病,本型较常见于儿童,特别是扁桃体炎后發病者。

②如皮损扩大,成圆形扁平斑片状,形如钱币,称为钱币状银屑病。

③若皮损继续扩大,邻近的相互融合,形成大片不规则地图状的损害,叫地图状银屑病。

④当损害中央消退或痊愈则呈环状叫环状(或回状)银屑病;偶尔亦可排列呈带状叫带状银屑病。

少数患者皮损为局限性,长期局限于某一部位,如头皮、外阴、小腿等处。

⑤少数患者皮损有糜烂、渗出,干燥后成污褐色鳞屑和结痂,并重叠堆积,状如蛎壳状,称之为蛎壳状。

⑥其他还有脂溢性皮炎样银屑病、扁平苔藓样银屑病、肥厚性银屑病、湿疹样银屑病、光敏性银屑病、尿布银屑病、疣状银屑病等,亦可融合扩延甚广以至全身者。

好發部位可發于全身各处,但好發于头皮、四肢伸侧,特别是肘、膝部位,对称發生。

其次亦常见于腰骶部,少数亦可见于腋窝、腹股沟等皱襞部,掌跖、指(趾)甲及黏膜亦可被累。

①發于头皮者,常在疾病早期出现,皮损处界限清楚,鳞屑厚积,發成束状,但不脱發。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专题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专题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专题报告寻常型银屑病杂癌皮肤科比较常见,该病皮损首先发生在头皮部位,随之头发呈束状,指甲变现为点状凹陷、甲板浑浊与变形等。

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并没有根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降低疾病的复发率[1]。

外用药物以糖皮质激素类软膏为主,针对患者不同的发病面积与部位,来选择不同的软膏治疗。

口服药物主要以阿维A胶囊、甲氨蝶呤等为主,很大一部分患者经过西医治疗后都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很大的影响[2]。

随着临床中医对该病的逐渐深入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效果更好。

为此,本文对中西医治疗效果进行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选取2015年1月到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共30例为本次报告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

对照组:男女比例8:7,平均年龄(40.29±5.27)岁。

联合组:男女比例7:8,平均年龄(40.37±5.31)岁。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阿维A胶囊每次1片,每天1次口服;芝芝冰黄肤乐软膏每天三次涂抹患处。

联合组:在上述基础上应用中药治疗,选用中药凉血五根汤,药方为:20g 青黛、30g板蓝根与60g白茅根,15g当归、丹皮、生地、茜草、赤芍;10g乌梢蛇,3g甘草与全虫,12g紫草。

依据患者的实际病症对药物的种类与剂量为进行加减,用水煎服,分为早中晚三次服用,2日1剂。

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6周的治疗。

1.3观察指标(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数据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将纳入数据,t值检验通过(x±s)表示;x2值检验通过率(%)表示,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结果2.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联合组1510(66.67)4(26.67)1(6.67)14(93.33)对照组155(33.33)4(26.67)6(40.00)9(60.00)X2---- 4.6584 P----0.0309 2.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联合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有哪些

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有哪些

寻常型银屑病的病因
常见的具有特征性皮损的慢性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寻常型银屑病,病因尚未明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

2、免疫因素
近年来多已认为银屑病是免疫或炎症介导的疾病。

3、感染因素
研究证实链球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真菌感染与银屑病的发病有关,病毒感染与银屑病发病是否相关尚未明确。

我得病12年也治了12年,花的钱至
少十几万,但效果好安全、抗复发性能最好的还要数金肤盾汤药,因为它是需要
自己煮的汤药,可以看到里边的中草药成份,我没用之前几乎全身都是,大概四
五个月吧就治得混身上下一个红点也没有,而且我也停药有二年多了一直也没再
复发过。

4、内分泌因素
妊娠可使皮损消失或减轻,也可使皮损加重。

甲状腺疾病、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对该病的影响不明显。

5、精神因素
患者可以出现神经精神改变,且这些改变可以加重已有皮损。

6、生活习惯、药物因素、环境因素
研究发现受潮、感染、饮酒、服药及精神紧张是诱发银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可能诱发或加重银屑病的药物有β1受体阻滞剂、非甾体抗炎药、锂盐、抗疟药、
四环素、钙通道阻滞剂、二甲双胍、干扰素α等。

环境因素与发病年龄有关,且
季节、气候在银屑病的发病和复发方面有影响。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w 。

银屑灵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银屑灵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银屑灵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前言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多表现出扩散性、对称性、非感染性红斑和银白色鳞屑。

寻常型银屑病是其最为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银屑病的80%。

银屑病患者会因为病发部位、形态和严重程度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和心理负担。

目前,银屑病的治疗尚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延缓病程进展等方式来进行控制。

在治疗银屑病过程中,银屑灵片作为一种中药治疗方案,已经被广泛使用。

本文将围绕银屑灵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

背景银屑灵片是一种针对中医理论而研制出来的中药制剂,用于治疗银屑病、乾癣和胆壶管炎等疾病。

它的制剂方法是将5种临床常用中药制剂混合,再经过蒸馏、浓缩、干燥等工艺完成的。

银屑灵片在针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并且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临床应用。

它具有药效较为稳定、用药简便、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

方法对象本次临床观察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们医院就诊的118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

其中,男性70例,女性48例,年龄在18岁至65岁之间。

组别所有患者在招募后被随机分为针对银屑病治疗的两个组别:•银屑灵片治疗组(60例):每日口服银屑灵片1包,每包0.6g,每日3次。

•对照组(58例):患者在接受标准治疗的同时包括外用治疗和口服治疗,但未包括银屑灵片。

测量指标所有患者在入组前和治疗后的4、8、12、16、20周时,记录以下治疗指标:•对于临床评分,使用皮肤病临床评分量表(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

•对于患者生活质量评价,使用疾病诊断及生活质量研究组(Medical Outcomes Study 36-Item Short Form Survey, SF-36)的疾病特定模块。

结果治疗组在治疗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长期服用银屑灵片,所有患者的症状均有很大程度的缓解。

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

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

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理临床表现根据银屑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一般可分为寻常型、关节炎型、脓疱型、掌跖脓疱病、红皮病型、及连续性肢端皮炎六种炎型。

1.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lgaris)临床上最为常见,大多急性发病,迅速扩延全身。

初起损害往往是红色或棕红色的丘疹、或斑丘疹。

以后逐渐扩展,成为棕红色的斑块。

皮损上覆盖干燥的鳞屑。

边界清楚,相邻的损害可以互相融合。

本病的鳞屑呈银白色,逐渐增厚,刮去鳞屑可出现半透明的薄膜,有人称为薄膜现象。

剥去薄膜出现点状出血,称为Auspitz氏征。

薄膜现象与Auspitz征对银屑病的诊断有特异性。

有些病人的鳞屑又厚又硬,呈蛎壳状,可以影响皮肤的伸缩。

在关节面上的厚硬的鳞屑很容易破裂,使皮肤发生皲裂而感到疼痛。

寻常型银屑病的损害变化较多,有的皮疹呈为鳞屑性水滴状称为点滴状银屑病;细小鳞屑性损害位于毛囊皮脂腺开口,称为毛囊性银屑病;如果鳞屑呈蛎壳状称为蛎壳状银屑病;有的损害不规则呈地图状,称为图状银屑病;临床上最常见的损害是盘状或钱币状,称为盘状或钱币状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可泛发全身各处,但以四肢伸侧最为常见,特别是肘部,膝部,可对称发生,和骶尾部。

头皮损害也常见,可单独发生,也可以和全身损害并存。

头部损害界限清楚,头发呈束状,但不脱发。

指(趾)甲也可以受累,甲表面呈“顶针状”或凹陷不平。

甲表面失去光泽,也可以变厚,呈灰黄色,甲板与甲床分离,其游离缘可破碎或翘起,少数病人损害可发生在口唇、等处。

寻常型银屑病按皮损表现分为三期:(1)进行期旧的皮损不见消退而新的皮损不断出现。

皮损浸润明显,炎症明显,损害周围可有红晕,鳞屑较厚。

这一期如针刺,刺伤,烧伤,外科手术等机械性刺激皮肤,一般在7~14天以后,刺激周围皮肤出现典型银屑病损害,称为人工银屑病(Psoriasis factitia)亦称为同型反应(isomorphism),或称K?ebne现象。

(2)静止期皮损长期没有多大变化,基本无新皮疹出现,炎症减轻,病情稳定。

银屑病疾病

银屑病疾病

银屑病疾病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易于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特征性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块上覆有多层银白色鳞屑。

青壮年发病最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北方多于南方,春冬季易发或加重,夏秋季多缓解。

病因和发病机理未完全明确,讨论发觉,本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感染链球菌、免疫功能特别,代谢障碍及内分泌变化等有关。

临床上有四种类型:寻常型、脓胞型,红皮病型和关节病型。

寻常型银屑病最常见,病情较轻,本病呈慢性经过,治愈后简单复发。

病因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确,近年来大多数学者认为与遗传,感染,代谢的障碍,免疫功能障碍,内分泌障碍,精神创伤,外伤或手术等有关。

诱发因素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可以诱发或加重银屑病。

45%的银屑病患者中可以找到诱发感染。

链球菌感染,尤其是咽炎是最常见的诱因。

牙周脓肿、肛周蜂窝织炎和脓疱疮等均可分别到链球菌。

链球菌感染可以引起点滴状银屑病发病,特殊是在儿童及青少年中。

也可引起脓疱型银屑病或加重斑块型银屑病。

有时,鼻窦、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也可以引起银屑病加重。

HIV感染也可以加重银屑病。

内分泌:低血钙是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的一个诱因。

尽管维生素D3衍生物可以改善银屑病,但维生素D3缺乏并不引起银屑病。

50%的怀孕患者银屑病会改善。

但部分怀孕的患者会发生发疹性脓疱病(有认为这也是一种脓疱型银屑病)。

神经精神压力:精神压力和银屑病的关系已经特别明确,它既可以诱使银屑病发病,也可以加重已有的银屑病。

加重往往在精神刺激后几周到几个月内发生。

药物:锂制剂、干扰素、β-受体阻滞剂和抗疟药可以使银屑病加重。

激素快速减量可以造成银屑病泛发或导致脓疱型银屑病。

饮酒、抽烟和肥胖:肥胖、饮酒过度和吸烟均被报道和银屑病相关。

但一些讨论显示肥胖及饮酒过度也可能是银屑病引起的一个结果。

还有学者发觉受潮也是银屑病的发病因素之一,而食鱼虾是否是银屑病的诱发因素还需要进一步讨论。

发病机制银屑病最初被认为是一种角质形成细胞的生化或细胞缺陷造成的表皮疾病。

银屑病分型(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银屑病分型(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

银屑病分型(专业知识值得参考借鉴)一概述有些患者看见身上起了几处红斑、丘疹、脱屑、伴有瘙痒,即认为自己得了“牛皮癣”(银屑病)。

其实医学上的银屑病并不仅仅只有前述那些表现,还可出现脓疱、关节痛、全身弥漫性红肿和脱屑等症状。

二银屑病的分型根据银屑病不同的表现特征,常可以把银屑病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和红皮病型四型,并且各型有时共存或互相转化,其治疗和愈后也不尽相同。

1.寻常型银屑病为临床上最常见的一型,其特征为鳞屑性红斑、红斑块、丘疹,轻轻刮除鳞屑,则露出淡红透亮的一层薄膜,这称为薄膜现象,再刮则有点状出血现象,这就是所谓Auspitz征,为本病的特点之一。

皮疹好发于躯干、四肢伸侧以及头皮,但身体的任何部位均可出现。

常伴不同程度的瘙痒,皮疹形态可呈点滴状、地图状、环状等不同形状。

约半数患者还有指(趾)甲损害,甲板出现凹点、灰黄变形等。

大部分患者,病情反复反作,冬春季加重,夏秋则明显缓解;但也有夏、秋季加重的病例。

患者若治疗不当,则可转变为红皮病型或脓疱型银屑病。

2.脓疱型银屑病临床较为少见。

一般可分为泛发型及掌跖脓疱型银屑病二型,但前者又可分为急性或VonZumbusch 型、环型、幼年型、妊娠型和局限型。

(1)泛发型脓疱型银屑病大多起病急,在几天或数周出现泛发全身的密集的大小不等脓疱,部分脓疱可融合大片“脓湖”,患者可伴有高热、关节疼、全身不适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多有白细胞计数增高。

脓疱干涸结痂后,其下面或身体其他处又可出现新脓疱,但所有这些脓疱都是无菌性的,故对常用的抗生素等药物无反应。

该病可在寻常型银屑病基础上发病,也可出现在正常皮肤上,并易复发。

伴发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或继发感染、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生命。

上呼吸道感染,不规则使用糖皮质激素,进展期的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不当等,是该病诱发或加重的常见原因。

(2)掌跖脓疱型银屑病脓疱大多只局限于手掌、足底,有时也扩展到手、足背侧,常对称出现,为红斑基础上的小脓疱,1~2周后可自行干涸结痂,伴有疼痛或瘙痒,极易反复发作,指(趾)甲常被侵犯。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1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1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ICD-10:L40.001)。

寻常型银屑病(psoriasis vugaris,PV)是一种常见的容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一型银屑病。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中华皮肤科学分会银屑病学组,2008年)。

1.原发损害为粟粒至绿豆大小淡红色丘疹,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后可见薄膜和点状出血现象。

病程中皮损形态可有点滴状到钱币状再到地图状演变。

边界清,常伴程度不等的瘙痒。

2.皮损好发于头皮和四肢伸侧。

头发上损害常致毛发成簇状外观,但不伴脱发。

3.少数病例可累及睑缘、口唇、颊粘膜、龟头及包皮。

4.甲板常呈点状凹陷,亦可变黄、增厚及指甲剥离。

5.一般为冬重夏轻,常反复发作。

释义■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皮损特点、好发部位、发病和季节的关系等。

■病程发展过程中皮损可表现为多种形态:点滴状银屑病、钱币状银屑病、地图状银屑病、环状银屑病、湿疹样银屑病、牡蛎样银屑病等。

■损害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各有特点:头皮银屑病、颜面银屑病、皱褶银屑病、反向银屑病、掌跖银屑病、指(趾)甲银屑病、粘膜银屑病等。

■皮肤病理主要用于不典型病例的鉴别诊断。

■严重程度的分类:在给银屑病患者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前,临床医师需要对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一个简单界定银屑病严重程度的方法称为十分规则:即体表受累面积(BSA)>10%(10个手掌的面积)或银屑病皮损面积>10%即为重度银屑病。

BSA<3%为轻度,3%-10%为中度。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中国银屑病治疗指南》(中华皮肤科学分会银屑病学组,2008年)。

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

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

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标准银屑病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的皮肤疾病,其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皮肤病理学改变。

对于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临床表现。

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皮损、关节症状和指(趾)甲改变。

皮损呈对称性分布,常见于头皮、躯干、四肢伸侧、臀部和腰部等部位,呈现为银白色鳞屑覆盖的红色斑块,边界清楚,表面光滑。

关节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功能障碍,常见于手、足、膝、踝和腕关节。

指(趾)甲改变表现为沟槽、凹陷、色素沉着和甲板增厚等。

二、皮肤病理学改变。

寻常型银屑病的皮肤病理学改变主要包括表皮增生、角化过度和炎症细胞浸润。

表皮增生表现为表皮增厚,角化过度表现为角质细胞层增厚和角质层过度角化,炎症细胞浸润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三、实验室检查。

寻常型银屑病的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皮肤病理学检查、皮肤镜检查、甲床镜检查和血清学检查。

皮肤病理学检查可显示表皮增生、角化过度和炎症细胞浸润。

皮肤镜检查可显示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扭曲和白色鳞屑。

甲床镜检查可显示甲板增厚、沟槽和凹陷。

血清学检查可显示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水平升高。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皮肤病理学改变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

诊断时需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银屑病性关节炎、牛皮癣、湿疹和荨麻疹等。

同时,还应注意与寻常型银屑病相似的其他疾病,如银屑病性关节炎、牛皮癣、湿疹和荨麻疹等。

总之,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皮肤病理学改变,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类似疾病,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

对于患者来说,及早发现并进行治疗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对于医生来说,准确诊断可以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对寻常型银屑病的诊断有所帮助。

银屑病

银屑病

1症状体征根据皮损的特点,临床上银屑病分为四种类型,即寻常型、关节病型、红皮病型和脓疱型。

1.寻常型银屑病是最常见的临床类型。

初期典型损害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针头至绿豆大小,边界清楚,上覆多层银白色或云母样鳞屑,鳞屑容易刮除,刮除后基底可见一层发亮的淡红色薄膜即薄膜现象,继续下刮红斑表面出现小出血点,即点状出血,又称为Auspitz 征(图1,2)。

薄膜现象和Auspitz征为寻常型银屑病特征性表现。

可缓慢扩大或融合成棕红色斑块,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皮损好发于四肢伸侧、肘、膝、头皮和腰背部。

本病病程长,可持续数年至数十年,期间可反复发作。

根据病情的发展,本病可分为进行期、稳定期和退行期。

(1)进行期:为急性发作阶段,新皮损不断出现,旧皮损持续扩大,炎症明显,可有同形反应,即Koebner现象,是指正常外观皮肤在创伤、抓伤、注射或针刺等刺激后发生与原发性疾病性质相同的皮损,一般在受伤3~18天出现皮损,因此抓痕或手术切口出现条状鳞屑性损害应考虑到银屑病的可能。

(2)稳定期:病变停止发展,炎症减轻,不发生新皮损。

(3)退行期:炎症消退,鳞屑减少,皮损缩小、变平、消失,遗留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除皮肤病变以外,甲病变亦是银屑病的常见表现,银屑病可能是最常伴有甲病变的疾病,银屑病患者一生中80%~90%有甲受累,指甲病变高于趾甲病变(图3,4)。

银屑病甲病依病理学变化的部位不同而不同,常见表现为甲点状凹陷、纵嵴、沟、增厚、油滴现象、变色、剥离、裂片型出血、脆裂、脱落以及甲下角化过度、甲床肥厚等。

甲点状凹陷、纵嵴和沟是由于银屑病累及甲母质所致,油滴现象、变色、剥离、甲下角化过度等是由于甲床病变所致。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寻常型银屑病皮损可有多种表现。

①地图状银屑病:邻近小的损害互相融合,形成边缘呈地图状的斑块。

②回状银屑病:损害向两侧扩展或数个斑块融合,形成迂回弯曲的斑块。

③环状银屑病:损害中央消退或痊愈而呈环状(图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uspitz 征 病程:慢性,多为冬重夏轻 病理改变
(二)关节病型银屑病
银屑病皮损 关节损害 类风湿因子常阴性
(三)红皮病型银屑病
全身皮肤弥漫潮红干燥,伴有大量脱屑 有银屑病史或消退后出现寻常型皮损
(四)脓疱型银屑病
出现多数无菌性小脓疱,病情反复发作 泛发或局限掌跖、手指
鉴别诊断
(一)遗传因素
➢ 20%左右有家族史 ➢ 同卵双生子共患银屑病约占70% ➢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
(二)环境因素
➢ 感染
寻常型 (点滴状)
➢ 精神紧张和应激事件
➢ 外伤、手术、妊娠
➢ 饮酒、吸烟和某些药物等
银屑病的发病因素
遗传因素
银屑病
免疫因素
环境因素
治疗
目前对银屑病的各种治疗只能达到近期疗 效,不能防止复发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银屑病
(Psoriasis)
概述
银屑病(Psorias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 症性皮肤病。典型损害为鳞屑性丘疹及斑块,多发 生于青壮年,冬春易复发加重。
教学目的与要求
银屑病的临床表现?
理解 掌握 重点
银屑病的诊断和鉴别? 了 解
银屑病的发病机制? 银屑病的治疗原则?
了解 理解 应用 难点
角质促成剂局部外用 维A酸类软膏局部外用 阿维A系统治疗
局部治疗-局限性皮损的主要疗法
➢ 角质促成剂:如硫软膏、松馏油等 ➢ 糖皮质激素类:如曲安奈德、卤米松等 ➢ 维A酸类软膏:如他扎罗汀凝胶 ➢ 维生素D3衍生物:如他卡西醇 ➢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
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红皮病型银屑病及脓疱型银屑病应避 免外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小结
➢ 皮疹部位 可发全身,四肢伸侧多见,常对称 头面部:脂溢性皮炎样 皱折部:反向银屑病
➢体征 Auspitz征
小结
➢分期 进行期:同形反应(Kobner现象) 静止期 退行期
二、关节病型银屑病
(psoriasis arthropathica)
表现:银屑病皮损+关节症状 关节损害: ➢ 任何关节均可受累 ➢ 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畸形 辅助检查: ➢ 类风湿因子阴性, ➢ X线示软骨消失、骨质疏松、关节腔狭窄伴不同
系统治疗-中重度银屑病
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适用于关节病型、红皮病 型、脓疱型银屑病及泛发性寻常型银屑病
维A酸类适用于红皮病型、脓疱型等严重类型银屑病
糖皮质激素一般不主张用于寻常型银屑病,主要用于 红皮病型银屑病、急性关节病型银屑病和泛发性脓疱 型银屑病等,与免疫抑制剂、维A酸类联用可减少剂 量
表皮:棘层肥厚、表皮突延长(规则增生、钉突状)
真皮:真皮乳头呈杵状,上方棘层变薄,毛细血管扩张,炎细胞浸润
病理改变
炎细胞浸润、血管扩张
角化不全、角化过度
表皮增生
真皮乳头顶端变薄 毛细血管扩张
临床表现
红斑 鳞屑 斑片、斑块 奥氏征点状出血
诊断
(一)寻常型银屑病
好发部位:头皮、四肢伸侧、膝肘对称发生 皮疹特点:银白色鳞屑性红斑丘疹、束状发和
在银屑病的发展 过程中,皮损形态 可表现为多种形式, 并根据其形态命名。
局限型:钱币状皮损
多种形式表现的银屑病皮损
在银屑病的发展 过程中,皮损形态 可表现为多种形式, 并根据其形态命名。
局限型:地图状皮损
亚型
•斑块型银屑病 * •点滴状银屑病 * •慢性肥厚性银屑病 * •环状银屑病 * •钱币状银屑病 * •地图状银屑病 * •蛎壳样银屑病 •带状银屑病
程度的关节侵蚀
远端指间关节有破坏
三、红皮病型银屑病
(erythroderma psoriaticum)
皮疹: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并伴大量 糠状鳞屑,其间可有正常皮岛
部位:全身 症状:可伴发热、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病程:较长,有银屑病史或消退后出现
寻常型皮损
弥漫性潮红,其间可有正常皮岛
四、脓疱型银屑病
临床表现-皮疹形态及分布
基本皮肤损害:鳞屑性丘疹和斑块 皮损分布:
可局限、可全身; 头皮、躯干、四肢等常见
银屑病基本皮损
银白色鳞屑性丘疹和斑块
皮肤损害分布
Psoriasis vulgaris: 四肢伸侧常见,常对称
银屑病头发改变
束状发
银屑病甲损害
顶针状甲或类似甲真菌病损害
多种形式表现的银屑病皮损
•反向银屑病
寻常型银屑病的病期
进行期 稳定期 退行期
进行期
静止期
退行期
奥氏征(Auspitz征)
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色鳞屑
(蜡滴现象)
薄膜现象
点状出血
进行期同形反应
Kobner phenomenon: 进行期患者皮肤受摩擦、注射等机械刺激后,产生银 屑病皮疹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现
➢ 临床表现 基本皮损:鳞屑性丘疹和斑块 束状发、“顶针状”甲 皮损形态可以有多种变化 不同程度瘙痒
紫外线光疗
主要机理: 抑制表皮DNA合成;诱导T细胞凋亡
UVB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311nm)
光化学疗法(PUVA):补骨脂素+ UVA
NB-UVB治疗仪(311nm)
心理治疗
➢ 患者教育: 正确认识疾病,解除心理负担,增强信心
➢ 行为疗法: 克服不良习惯,培养良好行为
小结
银屑病的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或
斑块上有多层银白色鳞屑
奥氏征具有诊断价值 病程慢性、易复发 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
多基因遗传病
思考题
1. 银屑病临床表现特征有哪些? 2. 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原则?
寻常型银屑病对身体健康危害不大,切不 可盲目追求彻底治疗而采用可导致严重不良 反应的药物,以免使病情加重或向其他类型 转化。
治疗策略
糖皮质激素局部外用 维生素D3衍生物外用 甲氨蝶呤(MTX) 环孢菌素 生物制剂(TNFα单抗) 光疗
局部治疗 系统治疗 物理治疗
★ 针对异常免疫反应 ★ 针对表皮细胞过度增殖
银屑病一般情况
➢ 发病率为0.1~3%,我国0.123%,世界各 地差异大
➢ 患者多为青壮年,病程慢性 ➢ 易复发
临床表现
临床分型:
➢ 寻常型银屑病 ➢ 关节病型银屑病 ➢ 脓疱型银屑病 ➢ 红皮病型银屑病
一、寻常型银屑病
临床表现-症状
最常见的一型,占95%以上 不同程度的瘙痒 全身情况一般不受影响
(psoriasis pustulosa)
皮疹:针尖至粟粒大淡黄色浅在无菌性小 脓疱,常密集分布,可融合成脓湖
部位:泛发性(全身);局限性(掌跖) 症状:泛发型常有全身症状,出现高热和
寒战,可继发感染,全身衰竭而死亡 病程:反复发作
连续性肢端皮炎
组织病理
正常
银屑病
角层:角化过度、角化不全、Munro微脓肿
(一)脂溢性皮炎
➢ 部位:皮脂溢出部位 ➢ 皮损:鳞屑细小油腻呈黄色,皮损境界不清;头发不
成束状
(二)头癣
➢ 皮损: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 有断发及脱发
➢ 真菌学检查:阳性 ➢ 多见于儿童
(三)二期梅毒疹
➢ 有不洁性交及硬下疳史 ➢ 皮疹广泛分布,掌跖有角
化性脱屑斑丘疹 ➢ 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病因及发病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