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基础)

合集下载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思路(图象法)

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思路(图象法)

2.匀变速直线运动解题思路(图象法)第一步:确定研究对象第二步:用轨迹图表示题中已知条件、所求量(写出对未知量的设,让阅卷老师看懂公式)第三步:画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找出题中所要求的物理量(草稿纸上的内容)第四步:计算(卷子上写的,物理主要是看公式给分)详解:1、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快速解决选择题2、使用解题助手前请认真学习基础概念实例:1、按照规定,汽车应慢速通过隧道。

某汽车在过隧道前将速度从25m/s减小到10m/s,然后匀速通过100m长的隧道,整个过程总共用了15s的时间。

求汽车减速时的加速度。

1、确定研究对象:运动物体是汽车2、用轨迹图表示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量3、画出物体运动的图像,加速度就是AB的斜率4、计算:由阴影面积为100,高为10可知,阴影部分的长BC为10.所以B点的横坐标为5.AB斜率为-3.所以加速度为-3m/s22、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

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

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 =13.5m 处作了标记,并以V=9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

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

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

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

思路一:(图象法)1、确定研究对象:甲乙两运动员2、用轨迹图表示题中已知条件和所求量3、画出物体运动的图像,所求的加速度即是斜线乙的斜率,要求CD的长度,只要求出BC的长度,在坐标图中,BC的长度就是斜线乙与时间轴围城的三角形面积。

4、计算:甲与坐标轴围城一个矩形,是三角形的2倍,而甲比乙多跑了S0=13.5m,所以乙跑了13.5m。

距离接力区末端6.5m,总面积为27,所以斜线乙的斜率为3.。

高三物理图像法高考物理实验方法大全(解析版)

高三物理图像法高考物理实验方法大全(解析版)

图像法—高中物理实验方法(解析版)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物理学所得出的定律,绝大多数是用实验探索得出来的,也就是通过大量实验来进行观察,实验是学生接受物理知识最符合认识规律的方法,由于物理现象研究是非常复杂的,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这就需要我们来简化实验。

在做物理实验时,仅仅记下一些物理量的大小和实验现象是不够的,还需要将测得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由表及里,去粗取精,运用数学工具,总结出物理规律,因此,学生经常被一些繁难的运算和大大小小的实验误差所难倒,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还有些数据在实验中无法直接测得,而图像法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

1.图像法简介物理规律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也可以函数式来表示,还可以用图像来描述。

利用图像描述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就称之为图像法。

图像法通过图像来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用图像法来描述物理过程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清晰地描述出其变化的动态特征,把物理量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线性关系、周期性等清晰地呈现出来,通过图像的比较,学生能够较容易的理解物理过程发现物理规律,这种直观印象有时能透过事物的本质,诱使人们做更深入的探讨,利用图像法思路清晰可以使得物理问题简化明了,还能起到一般计算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可以使物理概念得到进一步拓展,而且图像法能将物理学科和其它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物理实验中应用图像法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搞清楚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物理量,明确要描述的是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比如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②图线并不是表示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

如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是一条斜向上的直线或曲线,但物体实际运动的轨迹可能是水平的直线,并不是向上爬坡的或曲线运动。

③在利用图像法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问题灵活地建立坐标系,确定两个合适的物理量来作出图像。

如果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选择的不合理,反而不能够简化实验。

第一单元第三节、追及和相遇、图像法专题

第一单元第三节、追及和相遇、图像法专题

第一章、直线运动第三节、追及和相遇、图像法专题【知识要点回顾】一、直线运动的图像描述及图像法解题思路1、对于运动图像,需要了解哪些物理意义?2、如何利用运动图像解决实际问题?二、常见的追及和相遇模型及解题思路1、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常见模型有哪些?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来讲,追及和相遇问题的特点是什么?2、关于能否追上、是否碰撞及两者间距的极值问题的临界条件是什么?解题思路如何?【典型例题分析】一、用运动图像分析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际问题 例题1 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是斜面AB AC 。

已知AB 和AC 的长度相同。

两个小球p 、q 同时从A 点分别沿静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A 、p 小球先到 B 、q 小球先到 C 、两小球同时到 D 、无法确定解析:例题2 两支完全相同的光滑直角弯管(如图所示)现有两只相同小球a 和a / 同时从管口由静止滑下,问谁先从下端的出口掉出?(假设通过拐角处时无机械能损失)解析:v v 2例题3 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t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s时,甲车在乙车前7.5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10m解析:例题4 一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依次通过A、B、C三点,AB=BC。

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a1,在BC段加速度为a2,且物体在B点的速度为2CA B vv v +=,则a1> a2 B.a1= a2 C .a1< a2 D.不能确定解析:例题5 如图,A球做自由落体运动,B球沿光滑斜面下滑,则能正确表示两球运动到地面的速率-时间图像是()解析:例题6 蚂蚁离开巢沿直线爬行,它的速度与到蚁巢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当蚂蚁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L1=1m的A点处时,速度是v1=2cm/s。

试问蚂蚁从A点爬到距巢中心的距离L2=2m 的B点所需的时间为多少?解析:二、追及、避撞与距离极值问题例题7 甲乙两质点同时开始在同一水平面上同方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相距s。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专题强化一 运动图像问题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专题强化一 运动图像问题
平均速度为 v2=745 m/s=18.75 m/s,
s1-s2=15 m,故A错误,C正确;
从 t=1 s 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 v1′=
30 2
m/s=15
m/s,汽车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 v2′=
30 2
m/s=15 m/s,故 B 错误;
从 t=1 s 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大小 a1=340 m/s2=7.5 m/s2,
例2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s-t图像,对于0~t1时间内 两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B.乙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
C.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D.乙物体位移变小,速度变大
s-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0~t1时间内甲物体速度 减小,做减速运动,所以甲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 方向相反,故A错误; 0~t1时间内乙物体速度减小,做减速运动,所以乙 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故B正确,D错误; 由于在0~t1时间内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所以它们的平均 速度大小相等,故C错误.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x-t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则可知t1时刻乙车速度 大于甲车速度,A项错误; 由两图线的纵截距知,出发时甲在乙前面,t1时刻 图线相交表示两车相遇,可得0到t1时间内乙车比 甲车多走了一段距离,B项错误; t1和t2时刻两图线都相交,表明两车在两个时刻均在同一位置,从t1 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在t1到t2时间内,两图线有斜率 相等的一个时刻,该时刻两车速度相等,C、D项正确.
当该物体速度大小为12v0 时,v2=14v02,可得 s=34s0,选项 C 正确;

知识讲解_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基础)

知识讲解_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基础)

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编稿:周军审稿:吴楠楠【学习目标】1、掌握x-t、v -t图象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2、会应用x-t图象和v -t图象解决质点运动的有关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x-t图象1、图象的物理意义在x-t图象中,横坐标表示从计时开始的各个时刻,纵坐标表示从计时开始的任一时刻的位置,即从运动开始的这一段时时间内,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整个图象反映了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要点诠释:物体做直线运动,如果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等,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如图1:图象上的一个点对应着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

如图中P点表示在第2s末,物体的位置为距参考点正方向2m,Q点表示在第3s末,物体的位置为距参考点正方向3m。

从图中也可确定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

如图中第3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正方向的1m。

图上各点切线斜率k=tanxtα∆=∆表示速度v,即图线的倾斜程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斜率的大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即为速度的正负。

从图1可知,物体的速度为v=1m/s。

几点说明:(1)物体的x-t图象和物体的运动轨迹不同。

(2)若图象不过原点,有两种情况:①图象在纵轴上截距表示开始计时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②图象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过一段时间再从参考点出发。

如图2,图线①开始时相对参考点的位移为x0,图线②经过t0才从参考点出发。

(3)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其交点A的横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纵坐标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如图2中,图线①和图线②相交于A 点,表示两物体在t 1时刻相遇,其中x 1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4)图象是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象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如图3中的②、③图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①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直线运动的图象问题

直线运动的图象问题
3、一般图象:根据斜率大小定性确定运动快慢、斜率正负确定运动方向变化
x-t图象中的几个要素
交点与拐点
方向
典型例题
1. (多选)如图 1-4-2 所示是一辆汽车做
直线运动的 x-t 图像,对线段 OA、AB、
BC、CD 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OA 段运动最快
B.AB 段静止
C.CD 段表示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除 t0 外,t=2 s 时,两车速率也相等,C 错。t=8 s 时,甲返 回到出发点。乙在负方向 40 m,故未相遇,D 错。
[答案] B
[针对训练]
1.(2014·姜堰二中模拟)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
上行驶,t=0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
们在四次比赛中的v-t图像如图1-4-8所示。哪些图对应的
专题:直线运动的图象及图象间的相互转换
1、直线运动的x-t图象 2、直线运动的v-t图象 3、v-t图象和x-t图象的综合 4、其他图象 5、追及与相遇
数学思维:图象与函数表达式(物理公式)
一、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物理意义:
位置坐标
反映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几个特殊图象
(1)若x-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若x-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若x-t图象是一条抛物线,说明物体处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状态
度是多大?汽车运动的位移又是多大?v汽 aT 12m / s
v自T

1 aT 2 2
t

2v自 a
4s
s汽

1 2

高中物理相遇和追及问题专题讲解

高中物理相遇和追及问题专题讲解

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类型一】(2015 山西忻州一中期末考)a 、b 、c 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右图所示,图象c 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 .a 、b 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C .在0~5 s 的时间内,t =5 s 时,a 、b 两个物体相距最远D .物体c 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0.2 m/s 2【答案】a 、b 两物体位移时间图像斜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二者做方向相反的匀速直线运动,在0-5s 的时间内,t=5s 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代入位移时间公式,可解得20.2/a m s类型二、运动图象描述相遇问题例2、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 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 1B 、当 t = t 2 时,两物体相遇C 、当t = t 2 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 、 当t = t 3 时,两物体相距x 1 【思路点拨】要理解位移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答案】ABD【解析】由x-t 图象可知甲物体是在计时起点从坐标原点x 1处开始沿x 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是在t 1时刻开始从坐标原点沿x 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在t 2 时刻相遇,然后远离,t 3时刻两物体相距x 1,因此选项ABD 正确。

【变式1】如图所示,折线a 是表示物体甲从A 地向B 地运动的位移图线,直线b 是表示物体乙从B 地向A 地运动的位移图线,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两物体是相向运动B 、甲物体是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7.5m/sC 、甲、乙两物体运动8s 后,在距甲的出发点60m 处相遇D 、甲在运动中停了4s【解析】由图象知,甲、乙两物体在开始运动时相距100m ,后来距离越来越小,甲向乙的出发点运动,乙向甲的出发点运动,因而它们是相向运动,选项A 正确。

物理解题方法:图像法习题专项复习附答案

物理解题方法:图像法习题专项复习附答案

物理解题方法:图像法习题专项复习附答案一、题方法:图像法1.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OPQ和△OQT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1<s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若s0=s1+s2,两车不会相遇B.若s0<s1,两车相遇2次C.若s0=s1,两车相遇1次D.若s0=s2,两车相遇1次【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线可知:在T时间内,甲车前进了s2,乙车前进了s1+s2;在t=T时,两车速度相同,若s0=s1+s2,则s0>s1,两车不会相遇,故A正确;若s0+s2<s1+s2,即s0<s1,在T时刻之前,乙车会超过甲车,但甲车速度增加的快,所以甲车还会超过乙车,则两车会相遇2次,故B正确;若s0=s1,则s0+s2=s1+s2,即两车只能相遇一次,故C正确.若s0=s2,由于s1<s2,则s1<s0,两车不会相遇,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2.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同向出发,甲、乙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设0时刻出发,t1时刻二者速度相等,t2时刻二者相遇且速度相等。

下列关于甲、乙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0〜t2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B.t1〜t2在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C.t1〜t2在时间内乙在甲的前面D.在t1时刻甲和乙的加速度相等【答案】A【解析】【详解】A.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同向出发,0时刻出发,t2时刻二者相遇,则0〜t2时间内二者的位移相同,0〜t2时间内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故A项正确;B.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面积表对应时间内的位移,则t1〜t2时间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t1〜t2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故B项错误;C.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同向出发,0时刻出发,0〜t1时间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则t1时刻甲在乙的前面;t2时刻二者相遇,则在t1〜t2时间内甲在乙的前面,两者间距逐渐变小。

第三节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第三节   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
A.两车在 t1 时刻也并排行驶 B.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增大后减小 D.乙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
【典例印证 1】 BD 解析:可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 大小判断位移大小,在 t1~t2 时间内,甲车位移大于乙车位移,又知 t2 时刻 两车相遇,因此 t1 时刻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故 B 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 甲、乙的斜率均先减小后增大,因此甲、乙的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 C 项 错误,D 项正确.
=04- -23 m/s2=-2m/s2,选项 B 正确;设 b 车的初速度为 vb ,对 b 车有:v′b=vb+at1,得 vb =8 m/s,选项 C 错误;相遇时 a 车的位移 xa=va t1=6 m ,b 车的位移 xb=vb+2 v′bt1=15 m,则 t=0 时两车的距 离为 x0=xb-xa=9 m,选项 D 错误.
思维总结 (1)不同的图像,其斜率、“面积”的含义不同,例如在 x-t 图像中斜率表 示速度,在 v-t 图像中斜率表示加速度. (2)速度图像中,图线斜率为正,物体不一定做加速运动,图线斜率为负, 物体也不一定做减速运动.
1.[x-t 图像] (原创)如图所示,直线 a 和一段抛物线 b 分别表示在同一平直公路上 行驶的 a 车和 b 车运动的 x-t 图像.已知在 t1= 3 s 时,直线 a 和抛物线 b 刚好相切, t2= 4 s 时对应抛物线的最高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考点一 两类常规运动图像
1.比较
x-t 图像
v-t 图像
图像
其中④为抛物线
其中④为抛物线
① 表示从位置坐标为正处开始一直做反

表示先正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反
向匀速直线运动并越过位置坐标为零

直线运动图像

直线运动图像

o
tc/2 tc t o A
tc/2 tc t o 乙 B
tc/2 tc t o
C
tc/2 tc t D
(单)一个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物块,其左侧面
是斜面AB,右侧面是曲面AC。已知AB和AC的长度 相同。两个小球p、q同时从A点分别沿AB和AC由静 止开始下滑,比较它们到达水平面所用的时间 p q A.p小球先到 B.q小球先到 A C.两小球同时到 D.无法确定
(单)有两个光滑固定斜面AB和BC,A和C两点在同
一水平面上,斜面BC比斜面AB长,如图甲所示, 一个滑块自A点以速度vA上滑,到达B点时速度减小 为零,紧接着沿BC滑下,没滑块从A点到C点的总 B 时间是tC,那么图乙,正确表示滑块速度的大小v 随时间t变化规律的是( ) B
vA
A v v v C 甲 v
B
p tq t p t
(单)
(2009年全国卷Ⅱ)两物体甲和乙在同 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 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 时间t1分别为
A.1/3和0.30s B.3和0.30s C.1/3和0.28s D.3和0.28s
• • • •
直线运动的图像
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研究物 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在力 学中,在电磁学中、热学中也是经 常用到的,图象的优点是能够形象、 直观地反映出函数关系。
一、基本概念 1、位移-时间图像(x-t图像) a:静止 b:匀速直线 c:匀加速直线 d:匀减速直线
由x-t 图像可以判定: ①对应t时刻的位移 ②对应某段位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的时间 ③物体的运动性质 ④对应t时刻的速度 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 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 与位移正向相同还是相反

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1 直线运动专题——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轴—— 物理量、单位、刻度、横纵轴起点线——直线、曲线、所反映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关系点——(截距、交点、拐点)对应状态、物理意义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根据图线作出的以下几个判断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 .在t =2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2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D .在t =2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2.某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则物体做:A .往复运动B .匀变速直线运动C .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3.有四个运动的物体A 、B 、C 、D ,物体A 、B 运动的s-t 图像如图甲所示,物体C 、D 运动的v-t 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以判断出物体A 做的是____________运动;物体C 做的是_____________运动。

在0-3s 的时间内,物体B 运动的位移为____m ,物体D 运动的位移为_______m 。

4.如图所示是某汽车的速度图像。

由图像可知,在0-4秒内汽车做 运动,平均速度是 m/s 。

4—7s 内汽车做 运动,平均速度是 m/s 。

7—10s 内汽车做 运动,平均速度是 m/s 。

5、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A .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 和6sB .4s 后甲在乙前面C .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 末D .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 ,随后向后运动小结:(1)位移-时间图像:图线是直线----_______运动;图线是曲线----_______运动;s 轴截距是某特殊时刻的_______;直线的斜率为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的大小;2)速度-时间图像:图线是直线----_______运动;图像是曲线----______________直线运动;v 轴截距是_______,图像某点的斜率为该时刻_______;图像关于时间轴所围得的面积为这段时间的_______。

【物理】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练习题及答案

【物理】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练习题及答案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线可知:在 T 时间内,甲车前进了 s2,乙车前进了 s1+s2;在 t=T 时,两车速度相同,
若 s0=s1+s2,则 s0>s1,两车不会相遇,故 A 正确;若 s0+s2<s1+s2,即 s0<s1,在 T 时刻之
前,乙车会超过甲车,但甲车速度增加的快,所以甲车还会超过乙车,则两车会相遇 2
,故 A 错误;在 v-t 图象中,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
等于位移:
,故 B 错误;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则知 0~1s
内的运动方向与 2~4s 内的运动方向相同,故 C 错误;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知
0~1s 内的加速度大于 2~4s 内的加速度,故 D 正确。所以 D 正确,ABC 错误。
据 v-t 图像的斜率能得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由面积求解位移。
5.甲、乙两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相同的方向行驶,两车的速度 v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 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分别为 S1、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S1=S2,则甲、乙两车一定在 t2 时刻相遇 B.若 S1>S2,则甲、乙两车在 0-t2 时间内不会相遇 C.在 t1 时刻,甲、乙两车加速度相等
A.由图像可知,木板 B 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
a v 1m/s2 t
对 B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B
解得 μ=0.1,故 A 正确; B.从图可以看出,A 先做匀减速运动,B 做匀加速运动,最后一起做匀速运动,共同速度 v=1 m/s,取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
解得 M=m=2kg,故 B 错误; C.由图像可知前 1s 内 B 的位移
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 v0 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在传送带的右侧固定一弹性档杆,在 t=0 时刻,将工件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左端,当工件运动到弹性档杆所在的位置时与档杆发生 碰撞,已知碰撞时间极短,不计碰撞过程的能量损失.则从工件开始运动到与挡杆第二次碰 撞前的运动过程中,工件运动的 v-t 图象下列可能的是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图像法习题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图像法习题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物理解题方法:图像法习题知识归纳总结及答案解析一、题方法:图像法1.一个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时刻t =8s 时,物体的速度为( )A .2m/sB .8m/sC .16m/sD .42m/s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F t -图像的面积表示冲量,在上方为正,在下方为负,故根据动量定理可得11122212222210222mv ⨯+⨯⨯-⨯⨯+⨯+⨯⨯=-,解得第8s 末的速度为16/v m s =,C 正确.【点睛】F-t 图像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物理中,从图像角度研究问题,需要注意图像的斜率,截图,面积等表示的含义.2.从1907 年起,密立根就开始测量金属的遏止电压C U (即图1 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G的读数减小到零时加在电极K 、A 之间的反向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ν,由此算出普朗克常量h ,并与普朗克根据黑体辐射得出的h 相比较,以检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正确性.按照密立根的方法我们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了某金属的 C U ν-图像如图2 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4.27× 1014 HzB .该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5.50× 1014 HzC .该图线的斜率为普朗克常量D .该图线的斜率为这种金属的逸出功【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设金属的逸出功为0W ,截止频率为c ν,因此0W h ν=;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 与遏止电压UC 的关系是k c E eU =,光电效应方程为0k E h W ν=-;联立两式可得:0C W h U e eν=-,因此图像的斜率为h e ,CD错误;当C 0U =可解得144.310c Hz νν==⨯,即金属的截止频率约为Hz ,在误差允许范围内,可以认为A 正确;B 错误.考点:光电效应.3.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静止在水平桌而上,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运动2s 后撒去外力,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6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2mB .在2~6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5m/s 2C .在0﹣6s 内,摩擦力做的功为﹣8JD .在0~6s 内,摩擦力做的功为﹣4J【答案】B【解析】【详解】A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在0~6s 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126m 6m 2x =⨯⨯=,故选项A 错误; B 、在2~6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Δ0.5m/s Δv a t==,故选项B 正确; CD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阻力为20.5N 1N f ma ==⨯=,在0~6s 内,摩擦力做功为16J 6J f W fx =-=-⨯=-,故选项C 、D 错误.4.下列给出的四组(每组两个图象)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A.B.C.D.【答案】C【解析】【详解】AB.A图中v-t图像表示先匀速后匀加速,所以x-t图像错误,A错误;同理B也错误;C.C图中x-t图像表示物体先静止,后匀速,匀速速度为2m/s,因此v-t图像正确,故C 正确;D.D图中没有匀加速所以v-t图像不对,D错误。

巩固练习_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基础)

巩固练习_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基础)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关于物体运动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t图象表示的是质点的位置随时间而变化的函数关系B、x-t图象就是质点运动的轨迹C、x-t图象上各点的坐标表示对应的各时刻质点相对参考点的位移的大小D、x-t图象上各点的坐标表示对应的各时刻质点通过路程的大小2、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

由图象可知( )A、物体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物体以某一速率做往复运动D、物体有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如图所示为某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A、0一2s内的加速度为2m/s2B、0—6s内的位移为12mC、第1 s末与第5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 s末与第5s末的加速度方向相同4、在图所示的x-t图象中,表示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间为计时起点,则( )A、甲、乙同时出发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前面x0处D、甲、乙从同一地点出发E、甲在中途停止了一段时间,而乙没有停止6、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知( )A、0-2s内的加速度为1m/s2B、0-5s内的位移为10mC、第1s末与第3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D、第1s末与第5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7、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一t图象。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0一ls内甲和乙的位移相等C、甲和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D、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小8、一遥控玩具小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15 s末汽车的位移为300 mB、20 s末汽车的速度为-1 m/sC、前10 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 m/s2D、前25 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9、某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B、物体运动的时间为8 s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D、在t=4 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二、解答题:1、已知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它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1)根据图象在图(乙)所示的位置坐标轴上标出A、B、C、D、E各点代表的汽车的位置。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像(解析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像(解析版)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图像目录题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题型二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题型三x-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题型四非常规的运动学图像问题题型五追击相遇问题题型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解题指导】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v-t关系、x-t关系、x-v关系)原则上可以解决任何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因为那些导出公式是由它们推导出来的,在不能准确判断用哪些公式时可选用基本公式.(2)未知量较多时,可以对同一起点的不同过程列运动学方程.(3)运动学公式中所含x、v、a等物理量是矢量,应用公式时要先选定正方向,明确已知量的正负,再由结果的正负判断未知量的方向.1(2023上·河南鹤壁·高三校考期中)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从开始刹车起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单位:m)与时间(单位:s)的关系式为x=30t-2.5t2(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刹车过程中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是5mB.刹车过程中在相邻1s内的位移差的绝对值为10mC.从刹车开始计时,8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80mD.从刹车开始计时,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9【答案】D【详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x=v0t+12at2,可得初速度v0=30m/s加速度a=-5m/s2 B.刹车过程中在相邻T=1s内的位移差的绝对值|Δx|=|aT2|=5m 故B错误;C.从刹车开始计时到停下的时间t m=0-v0a=6s8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x m=0-v202a=90m故C错误;A.把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逆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刹车过程中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为x0=12at20=2.5m故A错误;D.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从刹车开始计时,每秒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9:7:5:3:1。

故从刹车开始计时,第1s内和第2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9。

故D正确。

故选D。

物理解题方法:图像法压轴难题综合题及答案

物理解题方法:图像法压轴难题综合题及答案

物理解题方法:图像法压轴难题综合题及答案一、题方法:图像法1.一个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时刻t =8s 时,物体的速度为( )A .2m/sB .8m/sC .16m/sD .42m/s 【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F t -图像的面积表示冲量,在上方为正,在下方为负,故根据动量定理可得11122212222210222mv ⨯+⨯⨯-⨯⨯+⨯+⨯⨯=-,解得第8s 末的速度为16/v m s =,C 正确.【点睛】F-t 图像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物理中,从图像角度研究问题,需要注意图像的斜率,截图,面积等表示的含义.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减小B .前1 s 内和前3 s 内质点运动的路程相同C .物体在1 s ,3 s 时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 .第2秒末和第4秒末质点的位置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速度图象能直接读出速度的变化,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分析加速度的变化.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分析位移,从而确定出路程关系.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根据位移关系分析质点位置关系.【详解】A 项:第1 s 内质点的速度不断增大,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加速度不断减小.第3 s 内质点的速度沿负方向不断增大,加速度不断减小,故A 正确.B 项:只要质点在运动,其运动的路程就在增大,所以前1 s 内的路程小于前3 s 内的路程,故B 错误.C 项:根据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知物体在1 s ,3 s 时质点的运动方向均没有发生变化,故C 错误.D 项: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知0﹣2s 内的位移大于0,0﹣4s 内的位移为0,所以第2秒末和第4秒末质点的位置不同,故D 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的关键要理解速度图象的物理意义,知道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面积表示位移,要注意位移的正负.3.如图,光滑水平面上放着长木板B ,质量m =2kg 的木块A 以速度v 0=2m/s 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B 的上表面,由于A 、B 之间存在有摩擦,之后,A 、B 的速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重力加速度g =10m/s 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之间动摩擦因数为0.1B .长木板的质量为1 kgC .长木板长度至少为2mD .A 、B 组成系统损失机械能为4J【答案】A【解析】【分析】A 在B 的表面上滑行时,根据v -t 图像的斜率可得到A 的加速度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动摩擦因数。

高中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

高中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

高中物理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解题技巧及经典题型及练习题一、图像法解决物理试题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t :时间内乙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甲物体通过的路程B .1t 时刻,两者相距最远C .20t :时间内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D .2t 时刻,乙物体追上甲物体【答案】C【解析】【详解】AC.20t ~时间内甲物体的速度一直比乙物体的速度大,乙物体通过的路程小于甲物体通过的路程.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乙的平均速度小于甲的平均速度,故A 错误,C 正确; BD.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在0∼t 2时间内,甲的速度一直比乙的大,甲在乙的前方,两者间距逐渐增大.t 2时刻后,乙的速度比乙的大,两者间距逐渐减小,所以t 2时刻,两者相距最远.故B 错误,D 错误.2.一个质量为0.5kg 的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时刻t =8s 时,物体的速度为( )A .2m/sB .8m/sC .16m/sD .2m/s【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 F t -图像的面积表示冲量,在上方为正,在下方为负,故根据动量定理可得11122212222210222mv ⨯+⨯⨯-⨯⨯+⨯+⨯⨯=-,解得第8s 末的速度为16/v m s =,C 正确.【点睛】F-t 图像的面积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物理中,从图像角度研究问题,需要注意图像的斜率,截图,面积等表示的含义.3.甲、乙两个物体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关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s 时,甲在乙前方B .t =2s 时,甲、乙相遇C .t =4s 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开始改变D .0-6s 内,甲、乙平均速度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 .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当位移相等时,两者相遇,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 =1s 时,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说明乙在甲的前方,故A 错误;B .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表示位移可知,在t =2s 时,乙的位移等于甲的位移,说明两者相遇,故B 正确;C .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数学知识得知,在t =2s ~t =6s 内,乙的加速度方向一直沿负方向,没有改变,故C 错误.D .由图可知,0~6s 内,甲的位移一定大于乙的位移,而时间相等,因此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故D 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学习目标】1、掌握x-t、v -t图象的特点并理解其意义2、会应用x-t图象和v -t图象解决质点运动的有关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x-t图象1、图象的物理意义在x-t图象中,横坐标表示从计时开始的各个时刻,纵坐标表示从计时开始的任一时刻的位置,即从运动开始的这一段时时间内,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整个图象反映了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要点诠释:物体做直线运动,如果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等,即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都相等,则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如图1:图象上的一个点对应着物体在某时刻的位置。

如图中P点表示在第2s末,物体的位置为距参考点正方向2m,Q点表示在第3s末,物体的位置为距参考点正方向3m。

从图中也可确定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

如图中第3s内物体发生的位移为正方向的1m。

图上各点切线斜率k=tanxtα∆=∆表示速度v,即图线的倾斜程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其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快。

斜率的大小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即为速度的正负。

从图1可知,物体的速度为v=1m/s。

几点说明:(1)物体的x-t图象和物体的运动轨迹不同。

(2)若图象不过原点,有两种情况:①图象在纵轴上截距表示开始计时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位移;②图象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物体过一段时间再从参考点出发。

如图2,图线①开始时相对参考点的位移为x0,图线②经过t0才从参考点出发。

(3)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其交点A的横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纵坐标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如图2中,图线①和图线②相交于A 点,表示两物体在t 1时刻相遇,其中x 1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4)图象是倾斜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图象是曲线则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如图3中的②、③图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①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5)图象平行于t 轴,即斜率为零,说明物体的速度为零,表示物体静止如图3中④图线;图象斜率为正值,表示物体沿与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如图3中图线②;图象斜率为负值,表示物体沿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如图3中图线③。

(6)图象与横轴交叉,表示物体从参考点的一边运动到另一边,如图3中的图线③表示相距参考点x 0一边运动到参考点。

要点二、速度-时间图象(v-t 图象) 要点诠释: 1、图象的物理意义在v-t 图象中,横坐标表示从计时开始的各个时刻,纵坐标表示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整个图象反映了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由于t v a ∆∆=,而v-t 图象中的斜率k=tv ∆∆=αtan ,所以αtan =a ,斜率的大小即为加速度的大小,斜率的正负即为加速度的正负。

2、匀速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是恒定的,不随时间发生变化,所以v -t 图象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如图所示。

图中,A 的速度为正值表示其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B 的速度为负值,表示它的速度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在比较A 、B 速度的大小时,应该有:A B v v <。

3、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都相等,这种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它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如图所示,A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B表示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图象。

4、v-t图象的应用(1)可求出任一时刻的速度。

(2)可求出达到某一速度所需的时间。

(3)可求出某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运动质点在某段时间t内发生位移的大小是v-t图象与坐标轴及t的始、末时刻线段所围面积的数值,如图:要点三、x-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要点诠释:要点四、运用图象时的注意问题要点诠释:1.首先明确所给的图象是什么图象,即认清图中横、纵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及它们的函数关系。

特别是那些图形相似,容易混淆的图象,更要注意区分。

2.要清楚地理解图象中的“点”、“线”、“斜率”、“截距”、“面积”的物理意义。

(1)点:图线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研究对象的一个状态,特别注意“起点”、“终点”、“拐点”,它们往往对应一个特殊状态。

(2)线: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如v t-图象中图线若为倾斜直线,则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3)斜率:表示横、纵坐标轴上两物理量的比值,常有一个重要的物理量与之对应。

用于定量计算对应物理量的大小和定性分析变化的快慢问题。

如x 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大小,v 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

(4)面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常与某一表示过程的物理量相对应。

如v t-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表示位移大小。

(5)截距:表示横、纵坐标两物理量在“边界”条件下的物理量的大小。

由此往往能得到一个很有意义的物理量。

【典型例题】类型一、关于位移图象的理解例1、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若规定向东为位移的正方向,试求;物体在OA、AB、BC、CD、DE各阶段的速度。

【思路点拨】要理解位移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解析】物体在t =0开始从原点出发向东行做匀速直线运动,历时2s ;接着在第3s ~5s 内静止;第6s 内继续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第7s ~8s 内匀速反向西行,至第8s 末回到出发点;在第9s ~12s 内从原点向西行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x -t 图得各阶段的速度如下: OA 段:1116/3/2===x v m s m s t ,向东 AB 段:物体静止,速度为0 BC 段:333126/6/1-===x v m s m s t ,向东 CD 段:444012/6/2-===-x v m s m s t ,负号说明方向向西 DE 段:55540/1/4--===-x v m s m s t ,向西 【点评】位移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

图象平行于t 轴,说明物体的速度为零,表示物体静止;图象斜率为正值,表示物体沿与规定方向相同的方向运动;图象斜率为负值,表示物体沿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从O 点开始运动,从A 、B 两物体的位移图象可知,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B 、A 物体2s 内发生的位移是l0m C 、B 物体发生l0m 的位移的时间是2sD 、A 物体的速度大小是5m/s ,B 的速度大小是2.5m/s【答案】ABD类型二、位移图象描述相遇问题例2、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图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 t1B、当 t = 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 = 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 = t3时,两物体相距x1【思路点拨】要理解位移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答案】ABD【解析】由x-t图象可知甲物体是在计时起点从坐标原点x1处开始沿x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乙物体是在t1时刻开始从坐标原点沿x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物体在t2时刻相遇,然后远离,t3时刻两物体相距x1,因此选项ABD正确。

【点评】x-t图象中两图线相交说明两物体相遇,其交点A的横坐标表示相遇的时刻,纵坐标表示相遇处对参考点的位移。

举一反三【变式1】如图所示,折线a是表示物体甲从A地向B地运动的位移图线,直线b是表示物体乙从B地向A地运动的位移图线,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物体是相向运动B、甲物体是匀速运动,速度大小是7.5m/sC、甲、乙两物体运动8s后,在距甲的出发点60m处相遇D、甲在运动中停了4s【答案】ACD【解析】由图象知,甲、乙两物体在开始运动时相距100m,后来距离越来越小,甲向乙的出发点运动,乙向甲的出发点运动,因而它们是相向运动,选项A正确。

两图线相交点表示了甲、乙同一时刻同一位置,即相遇的时刻与位置,故选项C正确。

甲在运动中有一段图线与时间轴平行,这表示甲在4s内位置始终没变,因而是静止的,选项D正确。

甲在全过程中并不是匀速运动,故选项B是错的。

【高清课程: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14页例6】【变式2】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两物体两次相遇的时刻是2s和6sB、4s后甲在乙前面C、两物体相距最远的时刻是2s末D、乙物体先向前运动2s,随后向后运动【答案】A类型三、关于速度图象的理解例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前5s内的平均速度为8.4m/sB、前8s内的位移为84mC、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了5sD、全程的位移为零【思路点拨】要理解速度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答案】A【解析】由图象可知:物体在前3s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s ~8s 做速度为12m/s 的匀速直线运动;最后2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没有静止,运动了10s ,所以C 不对。

物体前5s 的平均速度等于前5s 内的速度图线和t 轴所围起梯形的面积与时间之比:1(52)1228.4m /s 5⨯+⨯==8.4m/s ,故A 正确。

物体前8s 的位移可由梯形面积,求得为78m ,全程位移为整个梯形面积,不为零,因此B 、D 选项不对,应选A 。

【点评】在v-t 图象中,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和时间轴重合的直线表示静止;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表示变加速直线运动。

速度图象和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且t 轴上方取正值,t 轴下方取负值,总位移为其代数和。

举一反三【变式1】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线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在0~6s 内,物体离出发点最远为30mB 、在0~6s 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 、在0~4s 内,物体的平均速率为7.5m/sD 、在5~6s 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 【答案】BC【解析】对A ,0—5s,物体向正向运动,5—6s 向负向运动,故5s 末离出发点最远,A 错;对B ,由面积法求出0—5s 的位移s 1=35m, 5—6s 的位移s 2=-5m,总路程为40m,B 对 ; 对C ,由面积法求出0—4s 的位移s=30m ,平度速度为v=s/t=7.5m/s ,C 对; 对D ,由图像知5~6s 过程物体加速,合力和位移同向,合力做正功,D 错。

【高清课程:图像法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9页例4】【变式2】如图所示是某汽车的速度图像。

由图像可知,在0-4秒内汽车做 运动,平均速度是 m/s 。

4—7s 内汽车做 运动,平均速度是 m/s 。

7—10s 内汽车做 运动,平均速度是 m/s 。

【答案】匀加速直线 1.25 匀速直线 2 匀减速直线 1类型四、关于位移与速度图象的区别例4、如图中的甲、乙分别表示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试比较两形状完全相同图象的物理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