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差异量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找到该分组区间精确下限值Lb和此值以下的 累加频数Fb;
4.代入公式即可算出Pp值。
例4-1 用下面的次数分布表计算该分布的百分位差
P90-P10。
组别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合计
f 1 4 6 8 16 24 34 21 16 11 9
常用的差异量数主要有:全距、四分位差、百 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与方差等。
第一节 全距与百分位差
一、全距 全距(Range, R):两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
最小值之差。 R=Xmax-Xmin
全距是说明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的统计量。 如果两极端值有偶然性或属于异常值时,全距不稳
定、不可靠、也不灵敏;受抽样变动影响。
(二)百分位数与百分等级
利用百分位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任意分数在整 个分数分布中所处的百分位置,称为该分数的百分 等级(percentile rank, PR)。
百分等级是一种相对位置量数,是百分位数的逆运 算。
当分数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用百分等级就可以表 示任何一个分数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7
157
向上累加次数 157 156 152 146 138 122 98 64 43 27 16
7
解: 157×10/100=15.70 157×90/100=141.30
p10
=14.5
15.70 9
7
5=19.33
p90
=49.5
. 8
5=51.56
P90-P10=51.56-19.33=32.23
四分位差反映了数据分布中中间50%数据的散布情况。
P25、P75与中位数一起把整个数据的次数等分为四部 分,因此称它们为四分值,或四分位数(quartile)。
四分位距是第三个四分位数与第一个四分位数 之差的一半,计算公式为
Q1 =Lb
+
1 4
N f
Fb
i
Q3 =Lb
+
3 4
N f
Fb
i
Q Q3 Q1 2
百分等级的计算公式
100 PR = N [Fb +
f
(X Lb ) ] i
PR:百分等级; X:给定的原始分数;
f:该分数所在组的频数; Lb:该分数所在组的精确下限; Fb:小于Lb的各组次数的和; N:总次数;
i:组距。
三、四分位差
四分位差(quartile deviation, Q):百分位差的一 种,指在一个次数分布中,中间50%的次数的距离的 一半。
第四章 差异量数
有如下三组数据: A: 7, 7, 8, 8, 8, 9, 9 B: 4, 5, 7, 8, 9, 11, 12 C: 1, 4, 7, 8, 9, 12, 15
M=8 M=8 M=8
图4-1 平均数相同的三组数据分布图
这三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8,但它们的整齐程度显然不 一样。可见,对于一组数据只用集中量数来代表还不 能全面反映情况,还须有反映其变异性(整齐程度, 或离中趋势)的度量,变异性实质上刻化了集中量数 的代表性程度。
四分位差通常与中位数联系起来共同应用。
第二节 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
一、动差体系
中心动差:以平均数为原点的动差。
常见的中心动差:
一级动差
1
=
f
(Xi N
X)
=0
二级动差
2
=
f
(Xi N
X)2
=2
三级动差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f
(Xi N
X)3
四级动差
4
=
f
(Xi N
X)4
平均差(average deviation, A.D.; mean deviation, M.D.):次数分布中所有原始数据与 平均数绝对离差的平均值。
Pp
=Lb
+
P 100
N f
Fb
i
Pp:所求的第P个百分位数; Lb:百分位数所在组的精确下限; f:百分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Fb:小于Lb的各组次数的和; N:总次数;
i:组距。
向上累加频数分布表,求百分位数的步骤:
1.找到P百分位数所对应的名次,即nP%;
2.从累加频数中找到该名次所在的分组,以及 该组的频数f和组距i;
N
次数分布表计算公式
f X X A.D.
N
三、方差与标准差 (一)定义公式
s2 = (Xi X)2 N
s= s2 = (Xi X)2 N
方差与标准差是最常用的描述次数分布离散程 度的差异量数。
例4-3
计算6,5,7,4,6,8这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 准差。
解:
平均数:
X = Xi = 6 5 +8 = 36 =6
A.D.= Xi X N
例4-2 有5名受试的错觉实验数据如下,求其平均差。
被试
1
2
3
4
5
错觉量 16
18
20
22
17
(ms)
解:
已知N=5,X =18.6
A.D.= Xi X N
16 18.6 + 18 18.6 + + 17 18.6 =
5 =1.92
原始数据计算公式
XX A.D.
要想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必须同时使用集中量数和 差异量数。因为集中量数描述数据的典型性特点,差 异量数描述数据的变异性特点。
差异量数:离散量数,是指对一组数据的变异 性,即离中趋势特点进行度量和描述的统计量。
差异量数越大,表明数据分布越分散、越不集 中;差异量数越小,表明数据分布越集中,变 动范围越小。
N
6
6
方差 s2 = (Xi X)2
N (6 6)2 +(5 6)2 + +(8 6)2 =
6 = 10 =1.67
6
标准差
s= s2 = 1.67=1.29
(二)原始分数计算公式
s2 X 2 ( X )2 NN
s X 2 ( X )2 NN
例4-3
计算6,5,7,4,6,8这一组数据的方差和 标准差。
二、百分位差(百分位距) 百分位数(Percentile):百分位点,是指量尺上的一
个点,在此点以下,包括数据分布中全部数据个数的 一定百分比。
百分位差是指两个百分位数之差。 常用的百分位距有两种:P90-P10和 P93-P7。 用几个百分位距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
(一)百分位数的计算公式
解:
s2 X 2 ( X )2 NN
= 62 +52 + +62 ( 6+5+ +6 )2
5
5
= 226 ( 36 )2 =1.67 56
(三)计算分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
4.代入公式即可算出Pp值。
例4-1 用下面的次数分布表计算该分布的百分位差
P90-P10。
组别 65~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合计
f 1 4 6 8 16 24 34 21 16 11 9
常用的差异量数主要有:全距、四分位差、百 分位差、平均差、标准差与方差等。
第一节 全距与百分位差
一、全距 全距(Range, R):两极差,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
最小值之差。 R=Xmax-Xmin
全距是说明数据离散程度的最简单的统计量。 如果两极端值有偶然性或属于异常值时,全距不稳
定、不可靠、也不灵敏;受抽样变动影响。
(二)百分位数与百分等级
利用百分位数的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任意分数在整 个分数分布中所处的百分位置,称为该分数的百分 等级(percentile rank, PR)。
百分等级是一种相对位置量数,是百分位数的逆运 算。
当分数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后,用百分等级就可以表 示任何一个分数在该团体中的相对位置。
7
157
向上累加次数 157 156 152 146 138 122 98 64 43 27 16
7
解: 157×10/100=15.70 157×90/100=141.30
p10
=14.5
15.70 9
7
5=19.33
p90
=49.5
. 8
5=51.56
P90-P10=51.56-19.33=32.23
四分位差反映了数据分布中中间50%数据的散布情况。
P25、P75与中位数一起把整个数据的次数等分为四部 分,因此称它们为四分值,或四分位数(quartile)。
四分位距是第三个四分位数与第一个四分位数 之差的一半,计算公式为
Q1 =Lb
+
1 4
N f
Fb
i
Q3 =Lb
+
3 4
N f
Fb
i
Q Q3 Q1 2
百分等级的计算公式
100 PR = N [Fb +
f
(X Lb ) ] i
PR:百分等级; X:给定的原始分数;
f:该分数所在组的频数; Lb:该分数所在组的精确下限; Fb:小于Lb的各组次数的和; N:总次数;
i:组距。
三、四分位差
四分位差(quartile deviation, Q):百分位差的一 种,指在一个次数分布中,中间50%的次数的距离的 一半。
第四章 差异量数
有如下三组数据: A: 7, 7, 8, 8, 8, 9, 9 B: 4, 5, 7, 8, 9, 11, 12 C: 1, 4, 7, 8, 9, 12, 15
M=8 M=8 M=8
图4-1 平均数相同的三组数据分布图
这三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8,但它们的整齐程度显然不 一样。可见,对于一组数据只用集中量数来代表还不 能全面反映情况,还须有反映其变异性(整齐程度, 或离中趋势)的度量,变异性实质上刻化了集中量数 的代表性程度。
四分位差通常与中位数联系起来共同应用。
第二节 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
一、动差体系
中心动差:以平均数为原点的动差。
常见的中心动差:
一级动差
1
=
f
(Xi N
X)
=0
二级动差
2
=
f
(Xi N
X)2
=2
三级动差
3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f
(Xi N
X)3
四级动差
4
=
f
(Xi N
X)4
平均差(average deviation, A.D.; mean deviation, M.D.):次数分布中所有原始数据与 平均数绝对离差的平均值。
Pp
=Lb
+
P 100
N f
Fb
i
Pp:所求的第P个百分位数; Lb:百分位数所在组的精确下限; f:百分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Fb:小于Lb的各组次数的和; N:总次数;
i:组距。
向上累加频数分布表,求百分位数的步骤:
1.找到P百分位数所对应的名次,即nP%;
2.从累加频数中找到该名次所在的分组,以及 该组的频数f和组距i;
N
次数分布表计算公式
f X X A.D.
N
三、方差与标准差 (一)定义公式
s2 = (Xi X)2 N
s= s2 = (Xi X)2 N
方差与标准差是最常用的描述次数分布离散程 度的差异量数。
例4-3
计算6,5,7,4,6,8这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 准差。
解:
平均数:
X = Xi = 6 5 +8 = 36 =6
A.D.= Xi X N
例4-2 有5名受试的错觉实验数据如下,求其平均差。
被试
1
2
3
4
5
错觉量 16
18
20
22
17
(ms)
解:
已知N=5,X =18.6
A.D.= Xi X N
16 18.6 + 18 18.6 + + 17 18.6 =
5 =1.92
原始数据计算公式
XX A.D.
要想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必须同时使用集中量数和 差异量数。因为集中量数描述数据的典型性特点,差 异量数描述数据的变异性特点。
差异量数:离散量数,是指对一组数据的变异 性,即离中趋势特点进行度量和描述的统计量。
差异量数越大,表明数据分布越分散、越不集 中;差异量数越小,表明数据分布越集中,变 动范围越小。
N
6
6
方差 s2 = (Xi X)2
N (6 6)2 +(5 6)2 + +(8 6)2 =
6 = 10 =1.67
6
标准差
s= s2 = 1.67=1.29
(二)原始分数计算公式
s2 X 2 ( X )2 NN
s X 2 ( X )2 NN
例4-3
计算6,5,7,4,6,8这一组数据的方差和 标准差。
二、百分位差(百分位距) 百分位数(Percentile):百分位点,是指量尺上的一
个点,在此点以下,包括数据分布中全部数据个数的 一定百分比。
百分位差是指两个百分位数之差。 常用的百分位距有两种:P90-P10和 P93-P7。 用几个百分位距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差异程度。
(一)百分位数的计算公式
解:
s2 X 2 ( X )2 NN
= 62 +52 + +62 ( 6+5+ +6 )2
5
5
= 226 ( 36 )2 =1.67 56
(三)计算分组数据的方差与标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