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讲解

合集下载

电路基础知识大讲解

电路基础知识大讲解

电路基础知识大讲解电路是电子学的基础,无论是在电子设备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电路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全面介绍电路基础知识,涵盖电路的定义、元件、电流和电压、电阻和导电性以及串联和并联等主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电路原理与应用。

一、电路的定义电路指的是由电子器件、导线和电源组成的路径,用于电流的流动。

电子器件可以是晶体管、二极管等,导线用于连接电子器件,电源则提供电流的能源。

二、电路元件1. 电源:电路的能量来源,可以是电池或者交流电源。

2. 电阻器:用于控制电流的大小,通常由导体材料制成。

3. 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在电路中起到储能的作用。

4. 电感器:通过磁场的作用存储能量,并抵抗电流的变化。

5. 稳压器:用于保持电路的稳定电压,防止电流过大而损坏其他器件。

6. 晶体管:一种半导体器件,用于放大电流或者控制电流的开关。

三、电流和电压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载体,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决定,从正极到负极为正向电流方向。

2. 电压:电压是电荷流动的推动力,单位是伏特(V)。

电压差指的是两个节点之间的电势差,也称为电压,用于推动电荷在电路中流动。

四、电阻和导电性1. 电阻: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单位是欧姆(Ω)。

导线、电阻器等电路元件都有一定的电阻,电阻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少。

2. 导电性:材料的导电性指的是电流在材料中流动的能力。

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绝缘体则几乎不导电。

五、串联和并联1. 串联:串联指的是多个电路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经过每个元件。

串联电路中总电流相等,电压按照元件的阻值分布。

2. 并联:并联指的是多个电路元件平行连接,电流分流通过每个元件。

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相等,电流按照元件的导纳值分布。

综上所述,电路基础知识包括了电路的定义、元件、电流和电压、电阻和导电性以及串联和并联等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学的原理和应用,并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用电路相关的知识。

简单讲解电路中的断路与短路

简单讲解电路中的断路与短路

简单讲解电路中的断路与短路
断路,很好理解,就是此路不通。

电流本应该从这里流过,但是却被阻断了。

要理解短路,首先要明白电流“流动”的特性:电流总是倾向于“走”阻力小的那条路。

电路中所有的用电设备都有电阻,会阻碍电流的流动,电阻越大,对电流的阻碍越大。

所以,两个电阻并联,电阻小的那一个流过的电流会大于电阻大的那一个。

短路,相当于在用电器的两端并联了一天导线,导线的电阻可近似于0,所以,电流会全部流过短路导线,而用电器则无电流通过。

断路和短路都会造成无电流通过用电器,但断路是因为切断了电流的通路,而短路则是“旁路”了本该流过用电器的电流。

实际应用中,断路一般只会造成用电器不能工作,而短路则要严重的多。

短路除了影响用电器正常工作外,它还会损坏电源,顶跳上一级空开,甚至放炮等。

如上图,这是正常的电路,按键控制电灯的亮灭。

像这个图就是打铁端开路也叫断路。

断路可以发生在电源端断路,开关与电灯之间断路!这样的电路不管如何去按动开关,灯都不会点亮,当然也不会消耗电能!
像上面这个电路,开关不闭合,两个灯串联,两个灯分电源电压。

如上图开关闭合,就等于把上面哪个灯短路掉了!电源直接为一个灯共电。

短路的方式有很多,短路的危害也挺大,一起看下面的图!
开关不闭合时,没事,但是一旦开关闭合,灯不但不会发光,而且电流不经用电器直接搭铁,电流非常大,电路薄弱出会大量发热烧断导线。

这种最容易引起火灾!。

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讲解

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讲解

简单直流电路的分析讲解先介绍一些基本概念:1.电流(I):单位时间内流过导体的电荷量,单位为安培(A)。

2.电压(V):两个点之间的电势差,单位为伏特(V)。

3.电阻(R):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单位为欧姆(Ω)。

4.电流方向:规定从正极到负极的方向为电流的流动方向。

5.电阻的欧姆定律:U=IR,其中U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串联电路的分析方法: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阻依次连在一起,电流沿着同一条路径依次通过每一个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电压之和,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电流之和。

设有三个串联电阻R1、R2和R3,其电源电压为U。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R1+R2+R3)同时,根据电压分压定律可知,各个电阻上的电压分别为:U1=IR1,U2=IR2,U3=IR3另外,根据电流分配定律,电源电流等于各个电阻电流之和,即:I=I1+I2+I3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方程组进行串联电路的计算。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并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同电压的情况下,并联到一起。

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之间的电压相等,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

设有三个并联电阻R1、R2和R3,其电源电压为U。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U=I1R1=I2R2=I3R3同时,根据电流合成定律可知,电源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即:I=I1+I2+I3另外,根据电阻合并定律,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1/R1+1/R2+1/R3我们可以通过以上方程组进行并联电路的计算。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功率的计算:功率(P)是指单位时间内转化或消耗的能量,单位为瓦特(W)。

在直流电路中,电源所提供的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即:P=UI同时,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即:I=U/R将上述两个公式合并,可以得到:P=UI=U(U/R)=U²/R可以看出,功率与电压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

教案: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第一章:认识电路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概念,知道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用电器组成的。

2. 能够正确识别电路中的各个部分。

3. 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概念: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用电器组成的,电流在其中流动的路径。

2. 电路的各个部分: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等。

3. 电路的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

三、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路的概念。

2. 讲解电路的各个部分:通过实物展示,讲解电路中各个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3. 演示电路的连接方法:用导线、灯泡等器材,演示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法。

4.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灯泡的亮灭。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识别电路中的各个部分。

2. 学生能够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并能正确连接简单的电路。

第二章:电路的组成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组成,知道电路中各个部分的作用。

2. 能够正确连接电路,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等。

2. 各个部分的作用: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递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开关控制电能的流动。

三、教学活动1. 回顾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电路概念。

2. 讲解电路的组成:通过实物展示,讲解电路中各个部分的作用。

3. 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自己动手连接简单的电路,观察用电器的工作情况。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理解电路的组成,知道各个部分的作用。

2. 学生能够正确连接电路,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第三章:电路的连接一、教学目标1. 掌握电路的连接方法,能够正确连接简单的电路。

2. 能够分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连接方法:串联和并联。

2.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用电器相互影响。

3.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多条路径,用电器互不影响。

三、教学活动1. 回顾电路的组成: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电路组成。

简单电路图讲解PPT

简单电路图讲解PPT
简单的电路图
三、电路图:
断开 状态
我们用符号来表示物体将电路画 出来的就是电路图。

两节电池不画成
电灯泡
相交不相连的导线
相交并且相连的导线
一、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的要求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这样画好吗
实物连线图
电路图
画电路图的要求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Leabharlann 这样画怎么样画电路图的要求
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 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
这样呢
画电路图的要求
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 件不要画在拐角处。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 形,有棱有角,导线要横平竖直。
电路图各元件的连接顺序要与实物图中 的顺序一一对应
二、根据电路图连实物图
• 导线不要交叉,用弧线连接。 • 串联电路:顺次连接各元件 • 并联电路:找到分叉点与汇总点
活动9.7—2
结论:开关S1是 总 (总/分)开关。 控制灯泡 L1、L2 (L1/L2/L1、L2)。 开关S2是 分 (总/分)开关。

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电路》教学教案(北师大版)

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简单电路》教学教案(北师大版)

一、认识电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路的组成。

2.知道并能够识别通路、断路、短路三种电路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

3.记住并会画一些电路元件的电路符号,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认识电路,了解电源和用电器中能量的转化。

2.通过观察实验电路、规范作图,培养学生读图及作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知道电的应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2.通过让学生讨论废旧电池的收集和处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电路的组成及作用、电路的三种状态、电路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对通路的理解和掌握及电路图的正确画法。

教具准备电源、导线、开关、灯泡等。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类比引入。

飞机在空中飞行,火车在铁轨上行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

那么,用电器在工作时“电的流动”有没有自己的道路呢?知识点一认识电路的组成教师提问:什么是电路?1.请每一小组利用所给的实验器材,同组员一起动手组装电路,并使它们能正常工作。

(提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先断开)2.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归纳出简单电路的基本组成。

讨论后回答: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四部分组成。

3.指导学生看教材P34~35图11-2、11-3、11-4,认识电源的实质,认识常见开关的类型,并说出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

老师演示实物,让学生说出它们的作用。

(1)电源:提供电压的装置。

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等都是电源。

(2)用电器:指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

如电铃、电风扇、电视机等。

(3)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器件。

有拉线开关、拨动开关、按钮开关等。

(4)导线:传送电流。

知识点二 演示通路、断路和短路1.按教材P36图11-5的实验装置演示断路和短路。

(1)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此时电路是闭合的,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2)断路:断开的电路,也叫开路。

此时电路不闭合,电路中无电流。

(3)短路: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用导线把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在一起或用导线把某一用电器的两个接线柱连接在一起。

常见的电路分析讲解

常见的电路分析讲解

常见的电路分析讲解电路中常用电路分析方法主要有支路电流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电源等效变换法、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等,每种电路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范围是不同的,本文主要对几种常用电路分析方法的原理、解题步骤和适用范围进行总结与分析。

一支路电流法1、什么是支路电流法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应用基尔霍夫定律(KCL、KVL)列方程组进行求解。

2、支路电流法的解题步骤(1)确定电路中支路、节点、网孔的数目。

其中,支路个数用b表示、节点个数用n表示、网孔个数用m表示;(2)在图中标出各支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对选定的回路标出回路循行方向;(3)应用KCL对结点列出(n-1)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4)应用KVL对回路列出b-(n-1)个独立的回路电压方程(通常可取网孔列出);(5)联立求解b个方程,求出各支路电流。

3、支路电流法的适用范围如果用手工进行计算时,一般适用于支路个数不大于3的情况下,用手工计算方程组比较方便,如果支路个数大于3的情况下用手工计算就比较麻烦了。

支路个数较多的情况下可以用矩阵结合matlab进行计算。

二节点电压法采用回路电流法。

对于b个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只需列出[b-(n-1)]个方程,即网孔m个数方程,就可以解出各个支路电流,比支路电流法要方便的多。

但是有时存在这样的电路,即支路较多而节点较少的电路。

如下图电路中,有5条支路,2个节点,若用回路电流法求解,也需列出4个独立方程式,如果采用节点电压法则更加方便求解。

1、什么是节点电压法以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为基础,先求出各节点与参考点之间的电压,然后运用欧姆定律求出各支路电流的方法。

2、节点电压法计算步骤本文主要讨论两节点电路,节点电压法计算步骤如下。

(1)选定电路中一个节点为参考节点用接地符号表示,另一个节点的节点电位作为电路变量。

(2)列写关于节点电位的节点电压方程,如下式所示。

式中,分子表示电源的电流的代数和,电源电流有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电压源的输出的电流等于电压源的数值除以其串联的电阻;另一部分电流源输出的电流。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2. 使学生能够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 培养学生合作实验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

2. 电路的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 电流的方向: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的负极。

4. 电压的概念:电压是电流流动的动力,电源提供电压。

5.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电路的组成、状态和电流的方向。

难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电路的奥秘。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电路的原理和实验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发学生对电路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电路图,了解电路的组成和状态。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探讨电路的原理。

4. 成果分享: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学习心得。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电路的知识点,强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掌握电路知识的情况。

2. 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合作态度、操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七、教学资源:1. 电路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电流表、电压表。

2. 电路图示和实验现象的多媒体资料。

3. 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电路的组成和状态,引导学生观察电路实验现象。

2. 第3-4课时:讲解电流的方向,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电流的流动。

《简单电路》的说课稿(通用3篇)

《简单电路》的说课稿(通用3篇)

《简单电路》的说课稿(通用3篇)《简单电路》的说课稿(通用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单电路》的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单电路》的说课稿1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师:同学们,看,这是一个手电筒,我们先通过一条新闻重新认识一下手电筒吧。

(电子白板展示手电筒,在从资源库中插入新闻视频)师:你对手电筒有了什么样新的认识呢?生:能求救。

师:对了。

在危险的情况下我们都要学会自救。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手电筒里小电珠发亮的秘密。

二、认识电池、灯泡、导线(电子白板展示手电筒的剖面图)师:你知道手电筒有哪些部件组成的吗?生:电池,小灯泡,电线等。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找到对应的资源拖出放在白板上)师:我们再一起来仔细观察一下,电池有哪些特征?(用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聚焦在电池上。

)生:电池一头突出来了,另一头是平的;两头分别有”+”“—”号师:”+”表示电池的正极,”—”号表示电池的负极,这两极都是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

电池是提供电能的,所以我们也把它叫做电源。

(最好能实现3D的翻转效果)(白板聚关灯功能展示小灯泡)师:同学们再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小灯泡,有什么特点?生:上面有个玻璃做的玻璃泡。

有两根竖着的金属架,中间有灯丝,当有电通过它的时候,它就会发光、发热了,还有一个金属外壳,底部还一个突出的金属触点。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它有两个金属部位裸露在外面:一个是侧面的金属外壳,一个是底部的金属触点。

还有一样很重要的部件:导线。

(白板聚关灯功能展示导线)生:它是外层裹着一层橡胶的金属线。

师:导线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需要用各种材料做成,有铁的,有铜的,有铝的等等。

导线的作用就是让电通过。

三、连接简单电路师:同学们能不能点亮这个小灯泡呢?可以移动小灯泡和电池的位置,用笔划线代替导线,有哪位同学想来挑战一下?生:(移动灯泡和电池,画连接方式。

最简单的电路图讲解

最简单的电路图讲解

最简单的电路图讲解
最简单的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

初学看电路图,先从最基本的学起,其实电路图也就像一个房子,无论盖成什么样子,始终是由一些基础部件组合而成。

同理无论多么复杂的电路也是有许许多多基础电路组成。

首先你要认识一些基础元件如:电阻,电感,电容,变压器等等一些元件的作用。

电子知识不可能一下就懂的,好多工程师也只是在专业门口转悠。

如果你想大致懂一些的话顺着一个信号线路走,看看沿途都是什么电路。

然后逐个去慢慢理解,弄懂各个信号的作用。

六款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设计,内附原理图详解

六款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设计,内附原理图详解

六款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设计,内附原理图详解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图(一)简单实用的开关电源电路图调整C3和R5使振荡频率在30KHz-45KHz。

输出电压需要稳压。

输出电流可以达到500mA.有效功率8W、效率87%。

其他没有要求就可以正常工作。

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图(二)24V开关电源,是高频逆变开关电源中的一个种类。

通过电路控制开关管进行高速的道通与截止,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率的交流电提供给变压器进行变压,从而产生所需要的一组或多组电压!24V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是:1.交流电源输入经整流滤波成直流;2.通过高频PWM(脉冲宽度调制)信号控制开关管,将那个直流加到开关变压器初级上;3.开关变压器次级感应出高频电压,经整流滤波供给负载;4.输出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控制PWM占空比,以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

24v开关电源电路图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图(三)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下图所示。

这种电路在形式上与单端反激式电路相似,但工作情形不同。

当开关管VT1导通时,VD2也导通,这时电网向负载传送能量,滤波电感L储存能量;当开关管VT1截止时,电感L通过续流二极管VD3 继续向负载释放能量。

在电路中还设有钳位线圈与二极管VD2,它可以将开关管VT1的最高电压限制在两倍电源电压之间。

为满足磁芯复位条件,即磁通建立和复位时间应相等,所以电路中脉冲的占空比不能大于50%。

由于这种电路在开关管VT1导通时,通过变压器向负载传送能量,所以输出功率范围大,可输出50-200 W的功率。

电路使用的变压器结构复杂,体积也较大,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种电路的实际应用较少。

简单的开关电源电路图(四)推挽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六所示。

它属于双端式变换电路,高频变压器的磁芯工作在磁滞回线的两侧。

电路使用两个开关管VT1和VT2,两个开关管在外激励方波信号的控制下交替的导通与截止,在变压器T次级统组得到方波电压,经整流滤波变为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电路分析电路原理

电路分析电路原理

电路分析电路原理电路分析是电子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能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为电路设计以及故障排除提供理论基础。

本文将从电路原理、电路分析方法以及实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路分析。

一、电路原理电路是由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以及电源组成的闭合路径。

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I=V/R,其中I表示电路中的电流,V表示电路中的电压,R表示电阻的阻值。

在电路中,电阻对电流的限制作用,电源提供电压驱动力。

二、电路分析方法1. 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它包括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电路中流入某节点的电流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指出,电路中任意闭合回路中所有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2. 等效电路方法等效电路方法是将复杂的电路简化为等效电路,以便更方便地进行分析和计算。

常见的等效电路方法包括电阻并联和串联的简化、电容与电感的等效等。

3. 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直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恒定不变,而交流电路中电流和电压随时间变化。

对于直流电路,通过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可以方便地进行分析。

而交流电路则需要结合复数分析和频率响应等方法进行分析,例如用复数和相量表示电流和电压。

三、电路分析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电路分析的方法和应用,以下以一个简单的电路实例进行分析。

假设有一个由一个电压源和两个电阻串联而成的电路。

电压源的电压为V1,第一个电阻的阻值为R1,第二个电阻的阻值为R2。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得到以下方程:V1 = I * R1 + I * R2其中I为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可以表示为:I = V1 / (R1 + R2)将上述电流I代入方程中,可以得到:V1 = (V1 / (R1 + R2)) * R1 + (V1 / (R1 + R2)) * R2整理方程可以得到最终结果:V1 = V1通过此实例分析可知,该电路中的电压V1等于供电电压V1,即电压没有发生变化。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简单电路》教案第一章:认识电路教学目标:1. 了解电路的定义和组成。

2. 掌握电路的基本元件及其作用。

教学内容:1. 电路的定义: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路径。

2. 电路的组成: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

3. 电路的基本元件:电源(提供电能)、导线(传输电能)、开关(控制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电路例子,如照明电路、充电器等。

2. 讲解电路的定义和组成,展示图片或实物进行说明。

3. 示范电路的搭建,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

4. 小组讨论:探讨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第二章:电路的连接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连接电路元件。

2. 理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

教学内容:1. 串联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2. 并联电路:元件并列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

教学活动:1. 复习电路的组成,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连接电路元件。

2. 讲解串联和并联的概念,展示图片或实物进行说明。

3. 示范串联和并联电路的搭建,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

4. 小组讨论:探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第三章:电路的通断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通断现象。

2. 学会使用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教学内容:1. 电路的通断:电流能否顺利通过电路。

2. 开关的作用:控制电路的通断。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电路通断的原因。

2. 讲解电路的通断现象,展示图片或实物进行说明。

3. 示范使用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

4. 小组讨论:探讨开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电路的短路教学目标:1. 了解短路的定义和危害。

2. 学会预防短路的方法。

教学内容:1. 短路的定义:电路中出现低电阻路径,导致电流过大。

2. 短路的危害:过大的电流可能导致电路损坏、火灾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讨论短路的原因和危害。

2. 讲解短路的定义和危害,展示图片或实物进行说明。

3. 示范短路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并观察现象。

20个基本电路图讲解

20个基本电路图讲解

20个基本电路图讲解一、桥式整流电路注意要点: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伏安特性曲线,理想开关模型和恒压降;2、桥式整流电流流向过程,输入输出波形;3、计算:Vo,Io,二极管反向电压。

二、电源滤波器注意要点:1、电源滤波的过程,波形形成过程;2、计算:滤波电容的容量和耐压值选择。

三、信号滤波器注意要点:1、信号滤波器的作用,与电源滤波器的区别和相同点;2、LC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阻抗计算,幅频关系和相频关系曲线;3、画出通频带曲线,计算谐振频率。

四、微分和积分电路注意要点:1、电路的作用,与滤波器的区别和相同点;2、微分和积分电路电压变化过程分析,画出电压变化波形图;3、计算:时间常数,电压变化方程,电阻和电容参数的选择。

1电路的作用:积分电路:五、共射极放大电路注意要点:1、三极管的结构、三极管各极电流关系、特性曲线、放大条件;2、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电压相位关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3、静态工作点的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六、分压偏置式共射极放大电路分压偏置式共射极放大电路注意要点:1、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电压相位关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2、电流串联负反馈过程的分析,负反馈对电路参数的影响;3、静态工作点的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4、受控源等效电路分析。

七、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射极跟随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注意要点:1、元器件的作用、电路的用途、电压放大倍数、输入和输出的信号电压相位关系、交流和直流等效电路图。

电路的输入和输出阻抗特点;2、电流串联负反馈过程的分析,负反馈对电路参数的影响;3、静态工作点的计算、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

八、电路反馈框图电路反馈图注意要点:1、反馈的概念,正负反馈及其判断方法、并联反馈和串联反馈及其判断方法、电流反馈和电压反馈及其判断方法;2、带负反馈电路的放大增益;3、负反馈对电路的放大增益、通频带、增益的稳定性、失真、输入和输出电阻的影响;九、二极管稳压电路二极管稳压电路注意要点:1、稳压二极管的特性曲线;2、稳压二极管应用注意事项;3、稳压的过程分析。

教科版科学四下1.3《简单电路》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下1.3《简单电路》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四下1.3《简单电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简单电路》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的一个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验活动,认识电路的基本组成,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以及掌握用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

在教材的编写中,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电路的奥秘。

二. 学情分析在四年级的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对电路有所接触,如家中的开关、灯泡等。

但学生对电路的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实验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电路的知识。

三. 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三:1.让学生认识电路的基本组成,了解电路的连接方式。

2.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掌握用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用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实验和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实验法和讲授法。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电路的奥秘。

同时,教师还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电路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家中的开关和灯泡等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电路的认识,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基本概念:教师通过PPT展示电路的基本组成,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讲解。

3.实验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自己发现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用电器的作用。

4.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布置一些课后小实验,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电路的奥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的连接方式和用电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3 简易电路 课件(49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

3 简易电路 课件(49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

3 简易电路课件(49张)+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素材科学第二单元电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2.3简易电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电从能够持续提供电能的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2.可以在电路中安装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科学思维1.观察电池盒、灯座和开关的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能画出简易电路图。

探究实践1.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激发对电探究的兴趣,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态度责任科技在不断的需求中去创新、发展。

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新知导入现代化的生活要是没有电,那是不可想象的。

偶尔一停电,现代化的城市就会寸步难行。

新知导入我们是怎样点亮小灯泡的?只有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通过灯丝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新知导入小灯泡和电池的连接点在哪里?只有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通过灯丝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新知导入电流是如何通过小灯泡的?只有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向负极,通过灯丝形成完整的闭合回路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新知导入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电路是由什么组成的。

我们能组装一个电路吗用电器电池导线通过是否连接,控制电路。

(相当于是开关)新知讲解这个电路有哪些缺点或不方便的地方?一松手小灯泡还会亮吗?新知讲解电池盒给大家介绍两个好工具!小灯座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观察电池盒和小灯座,并讨论:这两个工具有什么作用?应该怎样使用?新知讲解塑料金属触点“+"正极“-”正极电池盒:用来放干电池小灯座:用来固定小灯泡电池的正负极要分别和金属片、弹簧接触,根据电池盒正负极指示放置电池。

灯座下面的连接片和小灯泡的连接点相互接触。

新知讲解用1个小灯泡、1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组成电路。

电池盒小灯座电池小灯泡2根导线探索一连接比赛为了发现电路更多的秘密,我们使用电池盒和灯座把电池和小灯泡固定下来,再进行观察。

电路原理图讲解

电路原理图讲解
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1)看重原理,活学活用 (2)化整为零
5/30/2020
电路扩展
(1)增加灯的个数 走出并联的思维局限 (2)不要局限于灯,可以用其他的元件 (3)控制方式的改变 不要局限于红外 (4)流水灯的速度和呼吸的频率的可控 (5)更换其他芯片 (6)不要局限于上述扩展方法
5/30/2020
(2)与非门
5/30/2020
NE555内部结构—分压电阻
3个电阻分压,使得 A,B两点的电压固定
5/30/2020
NE555内部结构—整体电路分析
(1)一开始,UC=0 A点电压高于C点电压 输出0,B点电压低于C 电压,输出1,T截止
5/30/2020
(2)逐渐充电,直到C点电压大于1/3VCC 保持不变
NE555引脚图
利用NE555输出方波信号
NE555的3脚 输出端可以输 出如图所示的 方波信号
多谐振荡器的放电时间常数分别为
Th≈0.693×(R1+R3)×C1 Tl≈0.693×R3×C1
红外发射接收电路
• (一)基本知识 • (1)特性 • (2)如何识别正负极 • 注意:接收管要反接
(二)电路分析 (1)发射电路 (2)接收电路
呼吸灯的实现
观察电路图 思考一下:
当开关闭合, 有什么样的 现象???
当开关断开 时,又会有 什么样的现 象呢???
R4、R5的阻值都 很大,故流过他 们的电流I比较小
电容储能并 在合适的时 间放电
那么问题来了:一直接通、断开开关会很累, 该怎么办呢?
NE555的简单认识
NE555外观
参数功能特性: •供应电压4.5-18V •供应电流3-6 mA •输出电流225mA (max) •上升/下降时间100 n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问题的呈现及解决
1.电路的组成的讲解: 电 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的
装置——供电。 用电器——把电能转换成其它形式的能的
装置——耗电。 导 线——传输电能。 开 关——控制电能的传输。
2.电路的状态的讲解: 通路、断路的概念学生易接受,对短路的理
解相对较难。需向学生明确:不以距离论长短, 而以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的有无论长短。此时,学 生对“电流”、“对电流的阻碍”可理解接受。 3.电路图的画法的讲解:
1.从能量转化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了解串并联电路特 点;能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 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电路的实例。
3.知道电流的形成,会使用电流表,知道串并联 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4.知道电压的作用,会使用电压表,知道串并联 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电压:210V~240V 电流:1.2A 功率:300W
电压:3.6V 电流:580mA 功率:2W
液晶显示电子计 算器130A左右
半导体收音机 10mA~100mA
彩色电视机100mA~300mA
台灯约150mA 家用电风扇约300mA
家用电冰箱约1A
高压输电线路200A左右
对电流的测量仪器——电流表的认识:
近五年中考 涉及的细目
了解 理解 05 06 07 08 09

√ √√ √




√√√√√

√√


√√



试 内
知识点

分项细目
考试水平
近五年中考 涉及的细目
了解 理解 05 06 07 08 09
1.电压的作用


2.电压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1.电阻的概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S
图 18
(1)在右侧虚线框中,画出小欢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现象简要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的。
第四节 电压 一、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 1.知道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形成电 流的原因。 2.知道电压的符号、国际单位及符号,会进行 单位换算。 3.了解常见的电压值,记住人体安全电压值、 家庭电路电压值。 4.知道电压表的作用、符号及使用。 5.知道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09中考39).图2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U保持不变。当
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1,电流表的示数I1为1A,电阻
R1消耗的电功率P1为4W,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当开关S1、
S2都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2,电流表的示数为I2,电阻R2消耗
的电功率为P2′。已知P2 :P2′=1:4,U1:U2=2:1。求:

2.电阻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4.滑动变阻器的原理



路 电阻的 1.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
串、并联 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
√√ √√
√√ √√ √
第二部分 本章的难点及突破
对电压概念的理解有两个层次:
一、直接初步的理解: 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
5.通过观察、阅读材料,比较导体、半导体、 绝缘体的不同
6.通过实验,探究影响金属导体电阻的因素 7.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超导体
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 8.有安全用电意识
教学建议:
本章共分7节,建议用8课时 :
第一节 认识电路 第二节 组装电路 第三节 电流 第四节 电压 第五节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六节 不同物质的导电性 第七节 变阻器 复习总结
表测谁。
L2
S S1 S2
电路图转化成实物图:
先去掉其
它支路,只留 一条支路。暂 时视为局部串 联。连好后再 把原来的其它 支路接在正确 的位置上。
最后检验。
S
L1
A
S1 L2
_
A
- 0.6 3
第2题图
+ S
L1
S1
L2
第三部分 各节内容教学建议
第一节 认识电路
一、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 1.电路的组成——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2.电路的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电路图的画法——记住常用元件的符号 二、课题的引入 现代的文明社会离不开电
十字路口,交叉连接的导线加点强化;丁字 路口,可加点,也可不加。因为不会引起歧义。
第二节 组装电路
一、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 1.串联电路的概念、形式、特点 2.并联电路的概念、形式、特点 3.按一般要求设计常规的串、并联电路 4.进行实物图与电路图的转换 二、课题的引入 给你一个电源、开关、两个小灯泡、导线若干, 设计电路,让开关控制两盏灯,有几种连接方法?
、课题的引入
三、问题的呈现及解决 1.在鉴别导体和绝缘体的实验中,对鉴别对象导 电性能的判断最好用小灯泡的亮与不亮;而不 要用电流表,因为有些绝缘体也可能让电流表 发生偏转,使学生的认识发生混乱。 2.在做酸碱盐导电性能的实验中,可稍加挖掘, 顺便增加两个操作:一是演示两个电极远近的 变化导致小灯泡亮暗的变化;二是演示两个电 极深浅的变化导致小灯泡亮暗的变化。为下一 节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埋下伏笔。
串联在被测电路中
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
绝对步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直 在不超过其量程的条件
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下,可以直接接电源的
两极上.
使用前要调零,弄清分度值,量程.使用时都要使电流 从正接线柱流进,从负接线柱流出,都要选择适合的量 程,都要等指针稳定后再读数,不能估计出电流值和电 压值时,都可以用试触法判断是否超过量程.
类比水压讲解电压。
对电压的测量仪器——电压表的认识:
-
+
接在谁的两端,它就测谁的
V
电压——电源与用电器混合除外。
S L2
电压表≈断路(大电阻)。
L1
连接电路时,最后连电压表。
2.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异同比较
比较
电流表
用 途 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
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
符号
连接 方法
能否与 电源直 接相连
相 同 点
关后,发现灯 L1 较亮,灯 L2 较暗。他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电流从电
源正极出发,经过灯 L1、灯 L2,电流逐渐变小, L1
L2
所以灯 L1 较亮,灯 L2 较暗。小欢认为小林的解
释是错误的,她只.利.用.图. 1.8.中.的.器.材.设计了一
个实验,并根据实验现象说明小林的解释是错误 的。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只小灯泡,一只开关,一只电铃,若干细 导线,请设计了一个自动养奶牛的电路图。 要求用细导线将牛群围 住,合上开关后,当牛 在圈内吃草时,小屋内 灯亮而铃不响;当有牛 碰断了圈牛的细导线跑 到圈外时,电铃便会响 起来使放牛的人及时发现。
五、表决器电路设计 : 吴丽同学要设计一个家庭表决器,
器材有一个电铃、三只单刀单掷开关、 两节干电池和一个小灯泡。每人控制 一个开关。 要求:只有吴丽 同意,灯亮;父 母中只要一人同 意,铃响。
涉及到具体的学习过程主要有:
(1)电流、电压、电阻概念的建立过程。 (2)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影响电阻大小 因素;
涉及的主要方法有:
(1)类比方法建立概念:电流、电压 (2)控制变量法的认识:物质的导电性;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3)等效方法的认识:串、并联电路的 等效电阻。
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
电荷的含义有两种: 一是指带电的微粒:正负电荷、同种电 荷电荷的定向移动等。 一是指带电的多少:电流的定义中——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电荷的多少。 电流单位的换算: 向学生明确——毫、微都是千进位。
三、问题的呈现及解决 相对来讲,串联电路电流关系学生易猜想和
接受,通过类比水流的特点,通俗直观地接受。 对并联电路,有的学生易猜想两支路电流相
第十一
章 简单电路
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本章概述
第二部分
本章的难点及突破
第三部分
各节内容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本章概述
涉及到的主要物理概念有:
(1)电流 (2)电压 (3)电阻
涉及到的主要规律:
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串、 并联电路电压、电流关系。
涉及到的主要技能有:
(1)电路图与实物图的转换
(2)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 等器材的使用
点 并 I=I1+I2
U=U1=U2
联 分流:I1/I2 =R2/R1
第五节 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 一、本节需要解决的问题 1.了解周围的物质哪些属于导体,哪些属于绝 缘体。 2.了解导体和绝缘体是相对而言的,绝缘体在 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导电。 3.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 物理量,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1课时

试 内
知识点

分项细目
导体和 绝缘体
1.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1.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基本作用
2.通路、断路、短路及短路的危害


3.常见电路元件符号

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电流的形成 路

2.电流的方向
3.电流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考试水平
(1)电流表的示数I2为多少安?
(2)电源两端的电压U为多少伏? (3)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