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血液学第五章血液成分制备

合集下载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精品医学课件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和保存-精品医学课件
❖ 血液成分制备:狭义、广义 ❖ 狭义的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成分制备,仅使用物理
方法提取并在临床使用的血液成分;血站 ❖ 广义的血液成分制备:精细物理和(或)化学,提
炼精制高度浓缩、纯化的,如白蛋白等
成分输血的优点
❖ 治疗效果好:浓度高、治疗好。 ❖ 成分血液保存质量好,保存时间长 ❖ 节约血液,一血多用 ❖ 更安全
分。
基本设备和器材
血液细胞成分手工制 备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制备浓缩血小板要求在采血后6h之内进行, ❖制备新鲜冰冻血浆保养液为ACD的血液应6h
内分离并速冻;保养液是CPD、CP2D、CPDA-1 的血液应在8h。 ❖血小板离心温度为22±2℃,冷沉淀离心温度为 2℃±2℃,其它血液成分在4-10℃条件下离心制备。
悬浮红细胞
存温度:2℃~6℃ 又称添加剂红细胞,将全血中的大部分(90%)
血浆在全封闭条件下分离后并向剩余物中加入 红细胞添加液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应用最广泛 多联袋制备
洗涤红细胞
定义:将血液用生理盐水洗涤,去除绝大部分非红
细胞成分,并将红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中所制成的 红细胞成分
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存储温度2~6 ℃,保存期24小时
年轻红细胞
❖ 年轻红细胞:具有较多网织红细胞、酶活性 相对增高、平均细胞年龄较小的红细胞成分 。
❖ 保存温度与全血相同 ❖ 含ACD-B、CPD保养液的年轻红细胞保存期
为21天;含CPDA-1保养液的年轻红细胞保存 期35天。
辐照红细胞
定义:用射线照射灭活残存在红细胞中的淋巴 细胞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但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Ⅷ和V,主要用于凝血因
子Ⅷ和V以外的因子缺乏症病人的治疗。有效期为 5年。

血液成分制备课件

血液成分制备课件

建立完善的储存与运输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血液成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03
CHAPTER
血液成分制备的方法
离心法是制备血液成分的常用方法之一,适用于分离各种血液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离心法的优点是分离效果好、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缺点是对血细胞的损伤较大,可能会影响血液成分的活性和功能。
无偿献血
在采集血液前,应向供体充分说明献血的意义、程序和潜在风险,并获得供体的知情同意。
知情同意
06
CHAPTER
血液成分制备的应用前景
1
2
3
血液成分制备是输血治疗的重要环节,通过制备不同血液成分,满足不同患者的治疗需求,提高输血效果。
输血治疗
血液成分制备可用于血液病患者的治疗,如血红蛋白病、血小板异常等,通过制备特定血液成分进行输注,改善患者病情。
04
CHAPTER
血液成分的质量控制
血液成分的纯度
确保血液成分的纯度,去除杂质和有害物质,保证血液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物理和化学检测方法,检测血液成分的物理性质(如颜色、透明度、粘度等)和化学性质(如pH值、渗透压、营养成分等),确保符合质量标准。
物理和化学检测
通过生物学检测方法,检测血液成分的生物学效应,如细胞增殖、炎症反应等,以评估血液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的高速旋转,使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受到不同的离心力而产生不同的沉降速度,从而实现分离。
膜分离法是利用半透膜或选择性膜,使血液中的不同成分通过膜孔或选择性透过膜而实现分离。
膜分离法主要用于分离血浆中的蛋白质、小分子物质等,如超滤法可以用于制备浓缩血小板。
膜分离法的优点是对血细胞损伤小、操作简便、可以连续分离,缺点是膜的孔径大小和选择性会影响分离效果,且成本较高。

血液成分的制备

血液成分的制备

血液成分的制备血液是人体中不可或缺的生命液体,它由多种成分组成,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等。

这些成分在人体内各自扮演着重要的生理角色,维持着人体的健康运转。

而在医疗领域中,血液成分的制备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血液成分的制备过程,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措施。

一、血液成分的种类和功能血液成分可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浆四类。

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身体的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分,负责抵御病原体侵入和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血小板则是血液止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在血管受损时聚集起来形成血栓,帮助止血。

而血浆则是血液中的液态部分,含有多种重要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为维持人体内环境平衡发挥关键作用。

二、血液成分的制备技术1.全血分离技术全血分离是最早被应用的血液成分制备技术之一。

它通过离心将血液分成红细胞层、白细胞层和血浆层,然后将这些成分分别收集。

该技术应用广泛,可以满足一般的临床需求。

2.血小板和红细胞的洗涤技术为了去除血液中的不需要的成分,获得更纯净的血小板和红细胞,洗涤技术被引入。

该技术利用洗涤剂将血细胞与血浆分离,并反复冲洗,去除血浆和不需要的成分。

洗涤后的红细胞和血小板可以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3.血浆的制备技术制备血浆的技术主要有冷冻沉淀和离心法。

冷冻沉淀法将血浆冷冻,然后通过离心将其中的冷冻沉淀层分离出来。

离心法则是通过离心将血液分离成红细胞层、白细胞层和血浆层,再将血浆收集出来。

这些技术可以获得高纯度的血浆用于输血、疗法和研究等用途。

三、血液成分制备的质量控制措施为了保证血液成分的制备质量和安全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的采血流程采血过程中需要确保操作规范,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采血设备和器械要清洁消毒,保持无菌状态。

同时,采血者需要根据相关规范和程序进行操作,避免病原体的污染。

2.合理的血液保存和运输血液样本在制备过程中需要根据特定要求进行保存和运输。

血液成分的制备.pptx

血液成分的制备.pptx
第8页/共33页
(二)贮存全血 适用于血容量丢失在25%(1500ml)以上者
• 急性大出血患者; • 手术出血; • 创伤出血; • 消化道出血; • 呼吸道出血; • 生殖泌尿道出血等。
第9页/共33页
二、红细胞制品输注 (一)“少浆血”
指红细胞比容(Hct)在53%~60%并剩有部 分血 血浆的血液。 适用于
血液成份(无形 )
血浆制品
备注
-----------------------------------------------------------------------------------------------
血浆
1、普通冷冻血浆
2、 新鲜冷冻血浆
白蛋白
1、白蛋白制品
球蛋白
1、静注丙种球蛋白
血液无形成份
血浆制品
备注
-----------------------------------------------------------------------------------------------
凝血因子II、VII、
1、凝血酶原复合物(PCC)
2、人因子IX浓缩剂 IX、X
3、重组人凝血因子IX
❖ 原发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缺陷。
普通可变性免疫
❖ 联合免疫缺陷
❖ 继发性免疫缺陷
恶性肿瘤、儿童爱滋病、肾病综合征、
第24页/共33页
•感染性疾病
❖ 病毒性感染
巨细胞病毒、艾滋病、水痘、带状疱疹、腮 腺炎、流感。
❖ 细菌性感染
革兰阴性和革兰阳性细菌感染,特别伴有内 毒素和败血症的严重感染。
第25页/共33页
4、转基因因子IX制剂

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pptx

第五节 成分血制备.pptx

保存方法
保存温度低于-18℃,保存期为自采血之日起1 年,解冻后2~6℃保存,应24小时内输注。
保存温度低于-18℃。保存期为自血液采集之日 起4年,解冻后2~6℃保存,应24小时内输注。
同“新鲜冰冻血浆”。
六、成分血制备
(五)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和保存 制备: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2~6℃融化后,分离
出大部分血浆,剩余的白色冷不溶解物,在1小时内速冻 呈固态的成分血,称为冷沉淀凝血因子,俗称冷沉淀。
保存:温度低于-18℃,保存期为自血液采集之日起1 年。解冻后2~6℃保存,应24小时内输注,解冻并在开放 系统混合后应4小时内输注。
六、成分血制备
(六)辐照血液 使用照射强度为25~30Gy的γ射线对血液制剂进行照射, 使血液制剂中的T淋巴细胞失去活性所制成的成分血。经 辐照后的血液制剂,其质量控制要求与原血液制剂的要求
同“浓缩血小板”。
六、成分血制备
(三)单采粒细胞制备和保存
使用血液单采机在全封闭的条件下自动将符合要求的献血 者血液中的粒细胞分离出并悬浮于一定量的血浆内的单采 成分血。保存温度为20~24℃,保存期24小时,应辐照后 尽早使用。
六、成分血制备
(四)血浆制备和保存
血浆制品 新鲜冰冻血浆
冰冻血浆
单采血浆
五、血液检验
项目 ABO血型
Rh(D)血型 ALT HBsAg、HBV-DNA
标准及方法
正确(正、反定型,大样本的血型筛查 常用平板或微板法) 正确(正定型) ≤25单位(赖氏法) 阴性(ELISA、PCR法)
HCV抗体 HIV抗体 梅毒抗体
阴性(ELISA法) 阴性(ELISA法) 阴性(PRP法或TRUST法)
献血场所

(仅供参考)血液成分的制备

(仅供参考)血液成分的制备

血液成分的制备•••••••一、血液成分制备的概述•••二、血液成分制备的原理表1 各种血液保存液配方成分ACD-A 24.5 22.0 8.0150 21ACD-B 14.7 13.2 4.4 250 21CPD 25.5 26.3 3.27 2.22 140 21CPD-1 25.5 26.3 3.272.22 173 140 35血*:指1升保存液可以保存的血液。

即ml/L.保存液无水葡萄糖g/L 枸橼酸钠g/L 枸橼酸磷酸二氢钠g/L 腺嘌呤mg/L 血* 天表2 血液成分的比重(g/ml)全血 1.05 网织红细胞 1.078血浆 1.027 血小板 1.040红细胞(平均)1.096 淋巴细胞 1.055老年红细胞 1.110 中性粒细胞1.090成分比重成分比重三、手工法血液成分的制备••摘自中国输血杂志22(2)132页2009年:表3血制品中白细胞数量与输血副作用的相关性NHFTR 粒细胞、单核细胞≥10*9HLA 免疫反应单核细胞、B 淋巴细胞≥10*7HTLV-1感染CD+ ≥10*8CMV 感染淋巴细胞粒细胞单核细胞≥10*7TA-GVHD CD4+ CD8+ ≥10*7副作用作用细胞白细胞数量表4 去除红细胞中白细胞的方法离心70-80 80 开始简单去除率低RBC ↓洗涤RBC 70-95 86 24h 去血小板和血浆时限短生产严冷旋转滤过82-92 92 开始价贵需要离心床边滤过99-99.9 90 开始无特殊掌握过滤器较贵存放前滤过99.7-99.9 90 开始去白细胞和微聚体滤器贵8h 完成冰冻/洗涤95-99 90 24h 需稀有血价贵效期短方法白细胞去除率% 红细胞回收率时限优点缺点。

临床输血学与检验简单题集.

临床输血学与检验简单题集.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输血安全,第三章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第四章免疫血液学,第五章血液成分制备,第六章临床输血,第七章输血不良反应,第八章输血相关传染病,第九章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第一章绪论输血学输血学围绕将供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研究、开发和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技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患者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代用品和人造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医用高分子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

输血学的发展为这些学科的进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使输血学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这方面突出的例子是在zO世纪80年代初病毒学的重要发展——HIV病毒的发现。

此重要发现使病毒学开辟了一个新的重要领域,同时,由于确认输血是HIV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使输血的安全性成为临床医学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大量的研究推动了输血学这方面的重大进展,显著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同时也使输血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第二章输血安全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世界卫生组织血液安全战略为了全面推动和加强全球的安全输血工作,WHO制定了如下血液安全的战略,此应成为我们加强输血安全工作的指导原则。

(1)建立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系统并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2)只从低危人群中的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

(3)严格检测血液。

对每单位血液检测输血相关传染病,包括HIV、肝炎病毒、梅毒和其他传染病病原体。

在采供血梭有方面,包括血型定型、配合性试验、血液成分制备和血液制品的保存和运输中实施规范管理和操作(GLD)。

(4)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并尽可能应用简单的血液代用制品。

临床输血学与检验习题集

临床输血学与检验习题集

目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输血安全,第三章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第四章免疫血液学,第五章血液成分制备,第六章临床输血,第七章输血不良反应,第八章输血相关传染病,第九章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输血学二、选择题1.1930 年下列哪个重要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A.ABO血型系统的发现B.血液抗凝剂枸橼酸钠的发现C.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D.1667年第一次实施给患者输(异种)血E.1818年第一次实施人T人输血2.现代输血主要包括以下领域A.无偿献血,输血质量管理,免疫血液学,输血计算机管理B:免疫血液学,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C.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血液代用品,输血安全D.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造血干细胞E.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输血厌量管理,输血不良反应3.下列哪项为输血发展的趋势之一A.血液成分输血B.有偿献血C.采供血质量管理 D,采供血集中化 E.自体输血4.下列哪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疾病/病原体可威胁我们的血液安全A.疟原虫(疟疾),梅毒B.甲肝,丙肝C.HIV,乙肝D.禽流感,巨细胞病毒E.西尼罗河病毒,新克-雅病(prion)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输血学输血学围绕将供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研究、开发和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技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患者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代用品和人造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二、选择题 1.A 2.B 3.D 4.E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医用高分子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

输血学的发展为这些学科的进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而这些学科的发展又使输血学不断拓展新的领域。

3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3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

3 血液成分制备操作规程血液成分制备是用离心分离、照射、过滤及光化学等方法制备各种血液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品等。

3.1血液成分制备的一般要求:3.1.1血液成分制备的环境要求3.1.1.1 血液成分制备的环境应整洁卫生,定期有效消毒。

3.1.1.2 密闭系统制备血液成分,可在洁净的环境中进行。

3.1.1.3 开放系统制备血液成分,整体须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Ⅱ类环境、局部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Ⅰ类环境中进行。

3.1.1.4 辐照室的环境,须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

3.1.1.5 血液成分制备环境温度应满足冷链的要求。

血液成分制备应尽可能缩短室温条件下的制备时间,以确保血液成分制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1.2 血液成分制备的设备要求3.1.2.1 血液成分制备所涉及的设备应与相应工作匹配,其数量及功能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要求。

3.1.2.2 血液成分制备的关键设备,必须建立设备档案;应建立和实施设备的确认、维护、校准和持续监控等管理制度,实施惟一性标签及状态标记,以确保设备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3.1.3 血液成分制备的物料要求3.1.3.1 成分制备所涉及的物料应能满足制备工作的需要。

3.1.3.2 成分制备所涉及的物料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经确认。

3.1.3.3 使用物料前,必须检查物料的有效期、外观质量等,确认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使用。

对不合格物料,进行有效标识、隔离,防止误用。

3.1.4 血液制备程序和方法的审核确认开展新的血液成分制品制备前或原血液成分制品制备条件发生改变时,血液制备程序和方法需进行确认。

3.1.5 血液成分制备前的血液要求3.1.5.1 血液接收时,须核对血液数量,检查血液外观、血袋标签及血液运输过程中的温度记录等内容,确认符合符合质量要求后方可进行成分制备。

3.1.5.2 用于制备手工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及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血液应采集顺利、无凝血。

成分血是如何制备的?

成分血是如何制备的?

成分血是如何制备的?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之中,输血治疗是重要程度较高的一种手段,而在输血治疗的环节之中,要想更好地保证患者的安全,同时保证输血治疗的有效性,成分血的输注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前提条件,而在实际进行成分血制备的过程之中,也需要相关人员掌握相应的技术以及技巧,进而更好地保证所制备的成分血的质量。

文章就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一、全血分离的操作方法(一)离机分离血液成分在采用此种方法进行分离处理的过程之中,其具体的操作主要包含两种:第一种是自动的分离方法,第二种方法是手动的分离方法。

从手工的分离方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献血者全血采集至无菌的多联袋内部,在离心处理的基础之上,借助分浆夹采用手工的方式将其分离成不同类型的成分,经济以及操作简单是这种方法最为重要的优点。

而从自动的分离方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献血者全血采集至无菌的多联袋中对于血液进行保存,在离心处理的基础之上,借助全自动全血成分分离机的方式进行分离处理,并且分别装在不同的无菌袋内部进行保存。

在采用此种方法的过程之中,能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传递、条码的识别以及数据的记录。

(二)联机分离血液成分在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血液成分分离的过程之中,其方式主要是指在分离血液的过程之中,献血者献血的过程中需要连接血细胞分离机,机器在收集到相应的血液之后,在离心处理的前提之下,对于所需要的血液成分进行提取,进而在无菌的血袋内部进行保存。

除此之外,对于一些不需要的血液成分直接向献血者回输。

在采用此种方式的情况之下,能更好地收集血小板和血浆,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血液成分的质量。

二、成分血制备的具体方法在实际制备血液成分的过程中,经常选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先过滤采集到的血液,在重度离心的基础之上,获得白细胞数量低于一定数值的红细胞成分血以及新鲜冰冻血浆或冰冻血浆,此为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及血浆的制备工艺。

在获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基础之上,根据临床需要实施进一步的处理,如血液分装,最终制成小规格血的血液制品。

临床输血学与检验习题集

临床输血学与检验习题集

——、名词解释3二、选择题3三、简答题3参考答案3第二章输血安全4——、名词解释4二、选择题4三、简答题5参考答案5第三章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6一、名词解释6二、选择题7三、简答题13参考答案13第四章免疫血液学17一、名词解释17二、选择题17三、简答题24参考答案24第五章血液成分制备27一、名词解释27二、选择题27三、简答题29参考答案29第六章临床输血31一、名词解释31二、选择题31三、简答题42参考答案43第七章输血不良反应51一、名词解释51三、简答题55参考答案56第八章输血相关传染病57一、名词解释57二、选择题57三、简答题60参考答案60第九章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62一、名词解释62二、选择题62三、简答题64参考答案64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输血学二、选择题【A 型题】1.1930年下列哪个重要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A.ABO 血型系统的发现B.血液抗凝剂枸檬酸钠的发现C.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D.1667年第一次实施给患者输(异种)血E.1818年第一次实施人T 人输血2.现代输血主要包括以下领域A.无偿献血,输血质量管理,免疫血液学,输血计算机管理B:免疫血液学,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C.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血液代用品,输血安全D.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造血干细胞E.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输血厌量管理,输血不良反应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输血学输血学围绕将供血者血液输给患者进行救治这一中心,研究、开发和应用一切可采用的科技手段及管理措施,提高供患者输注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包括血液代 用品和人造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

二、选择题【A 型题】1 .A2.B3.D4.E 3 .下列哪项为输血发展的趋势之一A.血液成分输血B.C.采供血质量管理D,E.自体输血4 .下列哪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疾病A.疟原虫(疟疾),梅毒B.C.HIV,乙肝D.有偿献血 采供血集中化/病原体可威胁我们的血液安全 甲肝,丙肝 禽流感,巨细胞病毒 E.西尼罗河病毒,新克-雅病(prion )三、简答题三、简答题输血学和哪些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输血学不仅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且和相关的生物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科如生物化学、低温生物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生物工程学、病毒学、医用高分子学和卫生管理学等相互交叉和渗透。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ppt课件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ppt课件

EDTA·2Na
Ca
实验室检测血液标本的抗凝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
⑵提供红细胞的能量代谢葡萄糖
枸橼酸 + 枸橼酸钠 + 葡萄糖
葡萄糖用于维持红细胞代谢,氧化功能,延长红细胞的 保存时间。
枸橼酸可防止高压灭菌葡萄糖的氧化反应 葡萄糖的在血液中浓度应为0.5%~l%,以0.5%为宜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
⑶提供红细胞的能量代谢--腺嘌呤
提高ATP水平和活性的另一办法就是在保存液中加入 少量腺嘌呤,可以促进ATP的生物合成,有利于红细 胞活
ATP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
⑷抗溶血剂
蔗糖 山梨醇 甘露醇
具有缓解红细胞溶血的功能和 加固细胞膜的作用,而不影响 红细胞代谢
2.中性粒细胞4℃保存4--8小时丧失大部 分功能,24小时丧失全部功能; 3.Ⅷ因子4℃保存24小时活性丧失50%。因子
Ⅴ保存3天丧失活性可达50% 全血并不全,因此国内外把全血作为制备各种 血液成分的原料。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
三、血液成分的分离制备
㈠原理
血液成分制备的原则是采用手工或血细胞 分离机方法将全血中的各种血液成分制备成 体积小,浓度高,纯度好的统一规格的有效 治疗成分。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
㈡制备
⒈封闭式三联盐水袋洗涤法 三联盐水袋为三个容积350-400ml 单袋 用塑料管道相连的密闭无菌、无热源系统。 每袋内装有200ml 注射用生理盐水,主袋连 接穿刺针头一个。三个袋子之间用塑料夹子 夹住,彼此不相连。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
㈡制备方法
从全血和浓缩红细胞内去除白细胞的方法很 多,其效果依据方法不同而异。
血液及血液成分的制备保存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课件

血液成分的制备和应用课件
输血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如贫血、失血性休克、凝血障碍等,对 于危重患者的救治具有重要意义。
药物输送
01
药物输送是指利用血液成分作为 载体,将药物输送到患者体内特 定部位,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02
药物输送具有靶向性强、副作用 小等优点,可有效提高药物的疗 效并降低不良反应。
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是指利用细胞和生物材料构 建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技术。
随着血液成分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血液成分的获取和捐献问题将越来越突出,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 法规和伦理标准。
血液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血液成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未来需要加强监管和评估,以确保血液成分的质量和安全。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分层,再分别提取各层。
过滤法
通过过滤介质,将血液中的特 定成分滤出,如过滤血小板。
浓缩和去脂
浓缩
去脂
减少血液成分的体积, 提高浓度,如浓缩血小板。
去除血液中的脂肪,如 去除血浆中的脂肪。
离心法
通过高速旋转离心,使 脂肪上浮并去除。
膜过滤法
利用半透膜,使水和小 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 子物质被截留,达到浓
缩效果。
灭活和除菌
灭活
消除或降低血液中病毒、细菌 等微生物的活性。
除菌
去除血液中的细菌。
加热法
通过加热血液至一定温度,杀 灭微生物。
紫外线照射法
利用紫外线照射血液,破坏微 生物的DNA结构,使其失去活
性。
储存和运
储存
将制备好的血液成分保存在适当的温 度和环境下,保持其稳定性和活性。
运输
将血液成分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 地方。
化学和毒素检测

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

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

血液成分制备的基本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一、血液采集1. 筛选献血者:对献血者进行的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和体检,确保其符合献血要求。

血液成分制备98927

血液成分制备98927
密闭系统:保存期无变化。
2021/9/8
6
六、辐照的血液细胞制品 (一)辐照红细胞、辐照全血 中心:25Gy,任意点:15Gy。 保存期:原保存期OR照射日起28天,两者较短者。 保存温度:1-6℃,运输温度:1-10 ℃。 (二)辐照血小板: 保存期:原保存期。 保存温度:20-24℃,运输温度:20-24 ℃。 无震荡最多24小时。
四、造血干细胞 五、去除白细胞的血液细胞制品 (一)少白细胞的红细胞:预防巨细胞病毒感染或人白
细胞抗原同种免疫:≤2.5×106/200ml全血制备。 预防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 ≤2.5×108/200ml全血制 备。 少白悬浮:HCT:0.45-0.6 少白浓缩: HCT: 0.6-0.75 (二)少白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残余量:小于5.0×106。 保存期:开放系统:4小时
血液成分制备
2021/9/8
第一节:血液成分制备及保存原理
一、血液成分制备原理
各血液成分的相对密度:
血浆:1.025-1.03
血小板:1.03-1.06
淋巴细胞:1.05-1.078 粒细胞:1.08-1.095
红细胞:1.09-1.111
各种血细胞的体积:
血小板:16*10-15L
红细胞:87*10-15L
2021/9/8
8
200ml血浆制备的冷沉淀中含有不低于150mg纤维蛋白原 ,不低于80 IUFⅧ。
保存温度:不高于-18 ℃,保存期:自采集日起12个月。 三、血浆蛋白制品 (一)白蛋白:保存运输:2-8 ℃,有效期5年。 (二)免疫球蛋白 (三)凝血因子FⅧ浓缩制剂 (四)凝血酶原复合物FⅡ、FⅦ、FⅨ、FⅩ。
(2)用作制备血小板:采血后2小时内快速冷冻到-20~ -24 ℃,并运输。

血液成分制备及输血

血液成分制备及输血

血站常供应的血液制品
有效期
贮存条件
单采血小板
5天 22℃(±2)血小板摇摆
箱,60次/分震荡保存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35天 4℃(±2)贮血冰箱
冰冻血浆、
新鲜冰冻血浆 冷沉淀
4年/1年 -18℃以下低温保存
洗涤红细胞
35天 4℃(±2)贮血冰箱 需要二次制备
血液贮存要求的原则 :
每种血液成分都有规定的贮存温度,临床科室没有配备专用的贮血冰箱,只 在室温保存。而且血液成分有不同的特性,不适宜的贮放温度会导致有效成 分的损失或者细菌繁殖。因此,血液发到临床科室尽快使用,超过规定的时 间不能使用。
需要同时输入多种成分血和血液制品时,应先输血小板、冷沉淀、再输红细胞 或血浆
悬浮红细 胞
离心后全血
新鲜冰冻血浆
60分钟内,温 度降到-30度
二、常用血液成分的制备
1、洗涤红细胞制备过程
去白悬浮红细胞
无菌接驳
接驳后的联袋 情况
离心
洗涤红细胞
一、常用血液成分的制备
1、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过程
新鲜冰冻血浆
水浴融解
离心
去上清
冷沉淀凝血因 子
一、常用血液成分的制备
1、单采血小板采集制备过程
血液成分制备及输血ຫໍສະໝຸດ 供血服务科-张三一、血液成分基本知识
血液组成: 血浆 占血液比积的55-60% 其中 90%为水 10%固体成分:包括血浆蛋白、无机盐、有机物。 血细胞 占血液比积的40-45%(男 45%;女 40%) 主要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
一、血液成分基本知识
基本理化性质: 颜色: 动脉血----鲜红 静脉血----暗红 酸碱度:7.35-7.45 比重: 全血 1.050-1.060(男 1.0566; 女 1.0533) 血浆 1.025-1.035(平均:1.027) 血小板 1.040 淋巴细胞 1.055 粒细胞 1.090 红细胞 1.096

【2019年整理】1临床输血与检验

【2019年整理】1临床输血与检验

第1章绪论1.1930年下列哪个重要成果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A.1667年第一次实施给患者输(异种)血B.ABO血型系统的发现C.血液循环系统的发现D.血液抗凝剂枸橼酸钠的发现E.1818年第一次实施人-人输血【答案】B2.现代输血主要包括以下领域A.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造血干细胞B.无偿献血,输血质量管理,免疫血液学,输血计算机管理 C.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血液代用品,输血安全D.免疫血液学,输血安全,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E.免疫血液学,血液成分输血,输血质量管理,输血不良反应【答案】D3.下列哪项为输血发展的趋势之一A.采供血集中化B.血液成分输血C.采供血质量管理D.有偿献血E.自体输血【答案】A4.下列哪种新的可经输血传播疾病/病原体可威胁我们的血液安全 A.禽流感,巨细胞病毒B.疟原虫(疟疾),梅毒C.HIV,乙肝D.甲肝,丙肝E.西尼罗河病毒,新克—雅病(prion)【答案】E第2章输血安全1.乙型肝炎病毒是威胁输血安全的主要病毒之一,原因是A.乙肝病毒抵抗力强B.感染后造成肝脏损伤C.普通人群中乙肝感染率很高D.乙肝可以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E.乙肝病毒为DNA病毒【答案】C2.无偿献血是为了从低危险人群挑选安全的献血者,因此献血者 A.应该都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B.应该都是重复献血者C.应该都具有稳定的经济收人D.病毒标志物阳性率应该明显低于普通人群E.应该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答案】D3.对病原体进行常规筛检必要性的前提条件是A.检测该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灵敏性高B.经血液传播是该病原体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感染将导致临床后果(发病)C.病原体献血者中的感染率高D.病原体人群中感染率高E.检测该病原体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特异性高【答案】B4.巨细胞病毒(CMV)可以经输血传播,目前未进行血液常规检测的原因主要是A.血站检测的管理上存在困难B.人群对CMV免疫水平高,感染后大多数人不发病C.检测试剂质量达不到要求D.没有适合于大规模血液检测的试剂和方法E.可以通过除白细胞过滤等其他方法预防CMV经血传播【答案】B5.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品是安全的,但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制品却可以传播输血相关病毒,其主要原因是A.两种制品的丙球浓度不同B.肌注丙球没有病毒污染,但静注丙球有病毒污染C.肌注丙球中含防腐剂D.两种制品的制备工艺流程不同E.两种制品的注射途径(肌注/静注)和用药剂量不同(静注一次用量大)【答案】E6.建立和不断改进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构体系是保证血液安全的A.组织基础B.物质保证C.人员保证D.法律保证E.最重要措施【答案】A7.保证血液检测质量和可靠性从而保证血液安全的主要措施是A.多次检测B.建设高标准的检测实验室C.加强血液检测的质量管理和改进检测试剂/方法并引进新的检测技术D.聘用高学历的技术人员E.采用价格高的试剂【答案】C8.临床合理输血的主要目的是A.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B.节约血液C.减轻患者经济负担D.进一步提高输血安全E.降低全社会的医疗开支【答案】D9.临床合理输血的主要原则是A.避免一切不必要的输血,只给确实需要输血的患者输血 B.配合性输血C.优先保证急症抢救用血D.选择低成本的血液制品E.保证重大手术用血【答案】A第3章安全献血和输血管理1.对采血人员的主要危险因素是A.针尖意外刺伤引起的感染B.有个别献血员有呼吸道疾病C.有的献血员有皮疹D.有个别献血员有肝炎E.有的献血员有真菌感染【答案】A2.血液从采血车(点)运至血库最佳温度为A.2~8℃B.0℃C.-30℃D.0~4℃E.-20℃【答案】A3.装有病理标本的包装只能A.在实验室中由指定人员打开B.在邮差和工作人员共同监督下打开C.由实验室人员打开D.由工作人员打开E.由实验室的主任打开【答案】A4.血站血液检验的原始记录应保持A.10年B.11年C.12年D.13年E.20年【答案】A5.温度计应放在冰箱的什么位置A.不断变换位置B.上层C.下层D.中层E.上中层【答案】A6.血浆一旦融化,应保存在A.2~8℃B.-20℃C.4℃D.0℃E.-10℃【答案】A7.血浆融化后,保存最多不超过A.1小时B.2小时C.24小时D.32小时E.36小时【答案】C8.生理盐水的浓度是A.0.5%B.5%C.0.9%D.2%E.0.99%【答案】C9.使用最广泛的消毒溶液A.甲醛B.碘酒C.次氯酸钠溶液D.酒精E.丙酮【答案】C10.低危献血者指A.输血传播传染病危险性低B.经常献血C.定期献血D.不要报酬E.无偿献血【答案】A11.吸引新献血者的最有效的方法是 A.组织旅游B.给予献血者报酬C.通过广播电视D.有献血者现身说法E.给献血者发营养品【答案】D12.下列哪种来源提供的血液最安全 A.有偿献血者B.职业献血者C.家庭成员献血D.定期无偿献血者E.义务献血者【答案】D13.目前认为HIV血液流行性比例较高的年龄段为A.60~70岁B.20岁以下C.45~60岁D.20~45岁以下E.70~80岁【答案】D14.下列哪个不属于危险行为A.多个性伙伴B.注射毒品C.嗜酒D.同性恋E.卖淫【答案】C15.有疟疾病史者接受治疗后无症状者应推迟献血A.4年以上B.6~12个月C.3年以上D.2~3年E.5年以上【答案】B16.流动采血时的冷藏箱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A.4~8℃B.2~10℃C.4~6℃D.2~8℃E.2~10℃【答案】D17.献血时鼓励以下哪些人群做自我排除特别重要A.个体人员B.国家工作人员C.吸毒人员D.高校学生E.税务人员【答案】C18.取得献血者病史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是A.献血者每次献血时填写一张标准的病史调查表B.献血者每次献血时填写自己的病历号码,然后向医院咨询 C.献血者每次献血时由宣传人员替代填写一份调查表D.献血者每次献血时拿每次的病例证明E.献血者每次献血时提供病例本【答案】A19.以下哪个方面不属于献血者登记记录的内容A.献血者的个人登记表(卡)B.临床医院用血计划C.献血者临时延期记录D.献血者健康征询表E.同意书【答案】B20.当确认某人不可能被接受作为献血者时应注意以下哪些方面A.结果在网上公布,献血员自己查B.用明了和系统的方法向他们解释原因C.不通知本人具体原因,而与家属直接联系D.不需要进行跟踪了解E.结果需要献血者自己到医院咨询【答案】B21.以下哪个措施可以加强献血者资料的保密A.提供一定的地方保证献血者与工作人员的谈话不被第三者听到 B.血站工作人员可以向他人提供献血者资料C.采血员允许对献血者血液进行检测和献血者名字出现在样本管上 D.血站工作人员可以把资料提供给患者E.患者可以到血站来查献血者的档案【答案】A22.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A.献血者过度紧张B.针头太钝C.采血者的技术不够娴熟D.静脉太细E.新的献血者【答案】E23.关于静脉穿刺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A.静脉穿刺应选择粗大、充盈饱满、弹性好、不易滑动的静脉B.最清晰可见的静脉不一定是最合适的C.皮肤通过消毒可以做到无菌D.皮肤上有许多种类型的微生物可导致污染E.静脉穿刺针尖入静脉后须沿静脉方向前进1cm左右【答案】C24.静脉穿刺时,刚进针时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角度为A.20°B.30°C.60°D.45°E.35°【答案】D25.静脉穿刺偶尔不成功时,以下哪种处理方式是不正确的A.继续在同一手臂再进针B.让献血员适当休息一段时间C.取出针头,弃去血袋D.向献血者解释采血不成功的原因E.让献血员摁住针眼处直到不出血【答案】A26.穿刺过程误刺动脉,经处理待出血停止后绑上绷带,应告诉献血者绷带至少维持的时间为A.3小时B.4~6小时C.2小时D.30分钟E.3.5小时【答案】B27.发生轻度献血反应进行处理的措施以下哪个是错误的A.向献血者解释原因B.继续献血C.抬高双脚,降低头部以增加供血D.提供冷饮料E.安慰献血者,消除他们的担心【答案】B28.以下哪个不属于重度献血反应的症状A.大小便失禁B.重度晕厥C.献血者有知觉D.惊厥E.面色苍白【答案】C29.有关献血反应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A.200ml血液可以导致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B.献血反应加强管理后可以杜绝C.友好愉快的气氛可以减少献血者的焦虑,甚至可以防止副反应D.献血反应的严重程度与性别有关E.献血环境和献血反应没有关系【答案】C30.献血者献血后身体调整必须有一段多长的休息时间A.8分钟B.5分钟C.20分钟D.10分钟E.12分钟【答案】C31.关于献血后护理的指导以下哪种描述正确A.献血当天晚上可以熬夜B.建议6小时后可以从事剧烈活动C.用餐时过量饮酒D.静脉针口贴上胶布12小时后才能取走E.献血当天晚上要大量补充营养【答案】D32.身体基本检查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身体检查包括体格检查B.身体检查可以不测量身高和体重C.身体检查需在每次献血时都进行一次D.对献血者皮疹应评估E.身体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答案】B33.建立固定献血队伍的重要性体现在A.固定献血可以预防输血传染病B.提供安全的血液来源C.有献血经历,不容易配合D.紧急情况下不愿意献血E.固定献血可以不进行血液的检测【答案】B34.检测和供血的原始记录应当至少保存多少年A.3年B.5年C.8年D.9年E.10年【答案】E35.根据《血站管理办法》,献血者血清(浆)标本的保存期应当是多长 A.全血有效保存期满后半年B.与全血有效保存期相同C.是全血有效保存期的一倍D.是全血有效保存期的一半E.全血有效保存期满后一年【答案】A36.血站对献血者两次采集间隔期不能少于几个月A.6个月B.3个月C.5个月D.4个月E.1年【答案】A37.国家提倡哪个年龄段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A.16~60岁B.16~45岁C.18~55岁D.18~45岁E.18~60岁【答案】C38.血站对献血者每次采集血液量最多不得超过多少A.350mlB.200mlC.300mlD.450mlE.400ml【答案】E39.PDCA循环以质量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质量监督以及质量改进为核心的质量管理遵循的基本原则,其中PDCA分别为哪一组英文的缩写A.plan,direct,check和actB.plan,do,check和actC.purpose,do,cheek和actD.plan,do,check和approveE.plan,do,change和act【答案】B40.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质量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个A.血液的标识及可追溯性B.血液检测C.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D.质量体系文件E.质量鉴定【答案】E4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血液监测的范围A.从业人员的资质B.献血者C.血液制品输注D.血液制品加工E.受血者【答案】A42.下列哪一项对血液标准和标准化的描述是不正确A.血液标准是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但血液的标准化工作与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无直接关系B.血液标准化作为一个动态过程,其核心是血液标准C.血液标准的修订不属于血液标准化的工作D.血液标准的制定、发布和贯彻实施标准是标准化的主要内容E.血液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协会标准、地区标准和机构标准不同的级别【答案】C4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输血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内容A.质量体系的持续改进B.质量体系种类识别C.质量体系的监督、审核和评审D.质量体系的策划与建立E.质量体系的实施【答案】B44.质量体系的贯彻实施不包括A.过程质量控制B.人员培训与质量意识教育C.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制定D.实验室质量控制E.环境和环节卫生的质量控制【答案】C45.下列哪一种血液成分制品在国家强制标准GB18469-2001《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没有质量规定A.单采血小板B.全血C.新鲜冰冻血浆D.浓缩红细胞E.冷冻血小板【答案】E第4章免疫血液学1.以下哪一种Rh抗原是不存在的A.e抗原B.D抗原C.E抗原D.d抗原E.C抗原【答案】D2.一个人的Rh表现型为CcDEe其遗传型不可能是什么A.CDE/CDEB.CDE/cDeC.CDe/cDED.CDe/cDEE.CDE/cde【答案】A3.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一般是什么A.IgGB.IgAC.IgMD.IgDE.IgE【答案】A4.与ABO抗原不同,Rh抗原在什么时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育A.成年期B.胎儿早期C.幼儿期D.新生儿期E.老年期【答案】B5.在下面的叙述中哪种说法不正确A.Rh血型是继ABO血型发现后临床意义最大的血型B.Rh血型不合的输血,可产生危及生命的溶血性输血反应C.Rh血型系统抗原性最弱D.母子Rh血型不合可致新生儿溶血病E.中国汉族人群中大多数是Rh阳性【答案】C6.下列哪一种基因型不是纯合子A.基因型为ddB.基因型为DDC.基因型为EeD.基因型为EEE.基因型为CC【答案】C7.AB型的红细胞和下列哪一种血型的全血混合不会发生凝集反应A.AB型B.A型C.O型D.B型E.A2型【答案】A8.一位A2型并含有抗A1的患者需要输血,你认为该患者可输用下列哪种红细胞 A.AB型红细胞B.A型红细胞C.O型红细胞D.B型红细胞E.以上都可以【答案】C9.母亲是AB型,父亲是O型,其子女可能的血型是A.A型、B型、O、AB型均可能B.只能是A型、B型C.只能是AB型D.只能是A型、B型、AB型E.以上都不可能【答案】B10.不规则抗体是指A.是指那些在反应特性上和正常抗体不同的特殊抗体B.抗A和抗B以外的抗体C.仅仅和O型红细胞反应的抗体D.抗A和抗B以及Rh抗体以外的抗体E.抗A和抗B抗体【答案】B11.某人基因型为BO,其父母的表型可以是 A.A型、A型B.A型、AB型C.AB型、AB型D.A型、O型E.O型、0型【答案】B12.与O型红细胞反应的抗体是A.免疫性抗ABB.免疫性抗A1C.ABO以外抗体D.免疫性抗AE.以上都不反应【答案】C13.A亚型红细胞中,与抗A1不反应的是 A.以上都不反应B.A1型红细胞C.A2型红细胞D.A1B型红细胞E.以上都反应【答案】C14.与抗A血清凝集的细胞是A.A1B细胞B.A1细胞C.A2B细胞D.A2细胞E.以上都是【答案】E15.血型为B型的人,其基因型有几种A.4种B.1种C.3种D.2种E.5种【答案】D16.按照安全输血的原则,O型全血A.仅可输给AB型的人B.仅可输给O型人C.可输给O型、A型、B型和AB型的人 D.仅可输给O型、A型和B型的人E.可输给除AB型外的任何人【答案】B17.按照安全输血的原则,AB型全血A.仅可输给AB型的人B.仅可输给O型人C.可输给O型、A型、B型和AB型的人D.仅可输给O型、A型和B型的人E.可输给任何人【答案】A18.人类ABO血型是由谁首先发现的A.BernsteinB.Karl LandsteinerC.ThomsenD.CoombsE.Okamoto【答案】B19.B型成人血清中必定含有A.抗M体B.抗A抗体C.抗AB抗体D.抗B抗体E.抗H抗体【答案】B20.通常ABO血型系统的IgM性质的血型抗体属于A.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B.免疫性抗体C.天然抗体D.37℃为最佳反应温度E.自身抗体【答案】C21.1999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将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编码基因全部解密,约占人类基因组基因碱基数的0.1%。

免疫血液学2、第五讲血液成分制备

免疫血液学2、第五讲血液成分制备

三、血清学检查
1、测母子(父)ABO血型,确定ABO相合/不相合 2、患儿标本检查: (1)直接抗球蛋白试验:ABO溶血病患儿红细胞上抗体结合得很少,常得到阴性结果 (2)释放试验:阳性,红细胞上有IgG抗体 (3)游离抗体:阳性,就证明新生儿病情会继续加重
新生儿血清中游离抗体检查
与指示红细胞反应
结果判定
Ac
Bc
Oc



有游离的抗A抗体



有游离的抗B抗体



ABO系统以外抗体
有游离的抗A、抗B或抗A,B抗体+/- +/- +



无游离的抗体
有游离的
患儿红细胞抗体释放试验
与指示红细胞反应 结果判定
Ac Bc Oc +-- -+- ++- --- +++
释放出IgG抗A抗体 释放出IgG抗B抗体 释放出IgG抗A、抗B或抗A,B抗体 未释放出抗体 释放出ABO血型系统以外的抗体
化为异物体(E)后者不能进入脑组织,为无毒水溶性,双吡咯,易从尿内排出,使血清胆红素浓 度降低。 (三)换血:换出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纠正贫血,防心衰,换血清胆红素,防核黄疸。 ABO系HDN :O型洗涤细胞加AB血浆/同型浆 Rh系HDN :ABO血型同患儿, Rh血型同母亲 如子B型 母Accdee血清含有抗D选B型D阴性血。
预防Rh阴性妇女发生同种免疫。
第五章 血液成份制备
第一节 血液的生理功能 输送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肺脏和人体组织间进行气体交换。 输送养分到组织,从组织带走代谢产物。 输送激素,维生素和各种药物。 维持渗透压、酸碱度以及电解质平衡 保持体温恒定 防御微生物或异物入侵 有效的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机制

血液成分制备及保存(ppt文档)

血液成分制备及保存(ppt文档)

(一)悬浮红细胞
1.概述:
悬浮红细胞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红细胞 制品。悬浮红细胞是用离心的方法分出全血中大部分 (90%)血浆后,加入各种晶体盐红细胞保存液。
各种晶体盐红细胞保存液:
保存液
枸橼酸 枸橼酸 葡萄糖 磷酸二
比率
钠 2H2O H2O 无水 氢钠 H2O 腺嘌呤 保养液 ml:血 ml
1.5:10 2.5:10 1.4:10 1.4:10 1.4:10 1.4:10
红细胞添加液(additive solution) (mg/100ml)
AS-1(Adsol®) AS-3(Nutriel®) AS-5 (Optisol®)
葡萄糖
2200
1100
900
腺嘌呤
27
30
30
磷酸二氢钠
0
不能有红细胞混入。 (3).悬浮红细胞肉眼观察应无黄疸、气泡、重度乳糜。 (4).悬浮红细胞所贴标签的条码、血型、献血者、采
血者、采血时间应与原采血袋一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质量标准
(1).含有全血中全部的红细胞、一定量白细 胞、血小板和少量血浆。
(2).血细胞比容为0.50~0.65。 (3).容量应为200ml±10%或400ml±10%。 (4).血红蛋白不低于45g/单位。 (5).200ml全血分离出的红细胞为1单位
血液采集注意事项
(1)无菌操作,有效消毒,避免污染和感染 (2)无凝块、无溶血、无乳糜,采血量符合标准 (3)采血速度:200ml采集时间小于3min,400ml采集时间小
于6min (4)采集过程中出现血流不畅,则不应用于制备浓缩血小板。
血液细胞成分的制备
一、制备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血液学第五章 血液成分制备
输血前检查的目的和要求
选择与患者血型配合的各种血液成分,使之 能在患者体内有效地存活,无不良反应。
即输入的红细胞在患者体内必须不溶血, 输入的血浆成份不导致患者红细胞破坏, 也就是供者与患者之间的血液在免疫血液学
方面“相溶”从而达到安全、有效输血的目 的。
二、输血前检查的内容
/Rs+Oc>Rs+Rc 自免溶贫血清中的温型自身抗体,直抗阳性/37℃≥室温 ③血清中的不规则凝集素
三、常规和紧急情况下的发血程序
血液的申请:医生填写输血申请单 护士抽取血样,送至血库 检验师进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 选择血液,交叉配血 填写输血记录单 发血给护士
第七节 新生儿溶血病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的病史和标本等的检查、核对及处理。 2、受血者、献血者ABO和Rh血型鉴定。 3、不规则抗体的筛选和鉴定。 4、交叉配血试验 5、标签和发血。
(一)标本的要求
1、标本必须经鉴定和标记,确实来自患者和献血 者。
2、符合患者体内状态,能代表患者当前的免疫学 情况,
漏加或错加定型血清
定型血清使用方法错误
抗血清保存不当,导致失效
关于弱D(传统称Du型)
弱D型( Du型)是D的弱抗原,这种抗原与大 部分盐水抗D试剂不产生直接凝集反应,而与 部分的IgG抗D血清用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反应阳 性
弱D ( Du型)鉴定:三种不同批号的IgG抗D 定型—如果全部阴性方可认定患者为RhD阴性, 否则为弱D
见表
ABO血型常规定型
正定型(检查红细胞抗原) 反定型(检查血清中抗体)
血型 红细胞标本+抗体试剂 血清标本+标准红细胞试剂
抗A 抗B
A细胞 B细胞 O细胞
Hale Waihona Puke 型+--+
-
B型
-+
+
-
-
O型
--
++
-
AB型 + +
-
-
-
2、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符及其原因
可能因为操作技术,管理上问题 也可能是红细胞和血清标本问题
(1)技术操作、管理错误
假阴性结果:试管中未加入抗体试剂或血清
未能认识溶血也是阳性反应
血清或试剂与红细胞比例太小
离心速度时间不够
使用了失效的抗体和红 细胞试剂
没能正确地记录和解释试验结果。
假阳性结果:离心速度过大和离心时间过长
使用了受到细菌污染的试剂
使用了不干净的试管、器皿
错误记录、解释试验结果
抗体筛选阳性的,则须做鉴定试验,以确定 其特异性
(五)交叉配血试验
1、要求及内容 主侧:受血者血清+供者红细胞——检
测对供者红细胞起反应的抗体。 次侧:供者血清+受者红细胞——检测
对受者红细胞起反应的抗体。 自身对照:Rs+Rc——显示自身抗体、
直抗阳性。
2、方法
盐水交叉配血试验:检出IgM类抗体。 检测不完全抗体的交叉配血试验 蛋白酶(木瓜酶、波萝酶) 传统抗人球蛋白试验 新方法: 促凝剂(凝聚胺) 微柱凝胶试验
3、防止血样的稀释和溶血的产生。(输液患者对 侧抽血)
4、最好用血清(血浆有纤维蛋白原的干扰)配血 5、输血后所有标本(患者及供者)保存2-8℃一周。
(二)ABO血型鉴定
用抗A和抗B试剂检测红细胞抗原,称之正定型,
用A型和B型、O型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抗体称之反定型
人ABO血型由红细胞抗原和血清抗体所决定 ,其正、反定 型相符。
(2)红细胞标本相关问题 ①某些ABO亚型、白血病或其它恶性疾病病人红细
胞ABO抗原太弱(或缺乏),抗A抗B试剂未能出现 预期的凝集反应。 ②红细胞获得性或遗传性的异常,如获得性B抗原 红细胞或T n/T多凝集红细胞,试剂可与这些异常的 红细胞反应 ③悬浮红细胞的血清或血浆中含的型物质浓度高, 中和了抗体试剂,出现假阴性,如卵巢囊肿病例。 ④病人红细胞自凝,病人血清中高活性,高浓度自 身凝集严重致敏(包被)自身红细胞,以至在稀释 液存在下,自发地发生凝集,而不是抗体试剂的特 异性作用。 ⑤近期输血:输入过与自身血型不一致的血液,使 标本成为“混合外观凝集”
3、配血中异常原因与处理
①缗线状假凝集 特点:显微镜下红细胞膜完整,细胞界限清晰地成线串聚集
37℃、室温结果一样,不受温度影响,但加盐水即可散开。 解决方法:被检细胞用盐水洗涤后再配血。 ②自身抗体造成配血不合,共同特点是患者血清能凝集自身
红细胞 天然自身冷凝激素 获得性病理性自身冷抗体:直抗阳性/室温较37℃强
(3)血清标本的问题
①异常的血浆蛋白:受检查血浆中异常的白蛋白, 球蛋白比例(某些肝病、传染病如结核、多发性骨 髓瘤等疾病患者球蛋白增加)
高浓度的纤维蛋白原(心梗、感染、外伤、肿瘤患 者)均易使红细胞发生缗钱状凝集现象。
②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血清中ABO 抗体减少或消失。
③年龄:老年人随年龄增高,ABO抗体减弱,婴儿 血清抗体是阴性或很弱(0-6月不做反定型)
④不规则抗体的存在:反复多次输血者妊娠者血清 中有ABO血型以外的同种异型抗体,如盐水抗M、 高效价冷凝集素抗I。
(三)Rh(D)定型和定型中应 注意的问题
假阳性结果:受检细胞已被免疫球蛋白致敏,
受检细胞与血清孵育的时间过长
多凝集细胞造成定型的假阳性
器材或抗血清被污染,造成的假阳性
假阴性结果:受检细胞浓度太高,与抗血清比例失调
弱D 临床意义:作为供血者Du→RhD阳性
作为受血者Du→RhD阴性
(四)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
1对受血者的血清做抗体筛选,以发现有临床 意义的不规则抗体,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 以外的血型抗体
抗体筛选的原则让受检血清与已知的试剂红 细胞起反应,以发现在37 ℃中有反应的抗体
方法:盐水法、凝胶法、聚凝胺法、抗球蛋 白试验等
一、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 二、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症状 三、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学检查 四、新生儿溶血病治疗与预防 五、新生儿换血和输血
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简称HDN。指母婴血型不合,孕 母体内存在着与胎儿红细胞不配合的IgG性质 的血型抗体,该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 作用于胎儿红细胞使之产生不同程度溶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