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蚕桑丝绸文化
宋锦传承演绎下的地域文化研究
18绸之窗二)2019年第2期宋锦传承演绎下的地域文化研究文/李易安(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苏州215104)引言宋锦是中国传统丝织制品的一种,素有“锦绣 之冠”的美誉。
宋锦不仅色泽华贵、织样精美,而且 深受姑苏吴地审美文化影响,华而不炫、柔婉淡雅。
2014年“新中装”第一次走上了 APEC 会议的舞台,更是赋予了当代宋锦更深层的地域文化内涵。
作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的宋锦,是宋代发展起 来的以经线和彩纬同时显花具有宋代艺术风格的织锦,以宋代苏州特色的织锦而著称。
1它起源于 唐代的蜀锦,鼎盛于明清。
明清时期的宋锦已基本摆脱蜀锦风格的束缚,无论是织样花式、组织构造 还是工艺传承都在继承了以往宋锦的基础上有了全新的发展。
宋锦的美不仅体现在工艺纹样上,更传承展现 了吴地江南文化的诸多表征。
这种文化表征首先反映在传统织锦手工艺人对宋锦产生的影响。
其次苏州城市文化偏好与氛围也深深烙印在宋锦的发展轨迹中。
迈入21世纪,随着鼎盛丝绸将宋锦 “新中装”带入APEC,宋锦所呈现的文化表征又被 赋予了新内涵。
1历史上崎岖而行的宋锦宋锦起源于唐代的蜀锦,生于两宋之间。
宋朝 历代君王采用“重文轻武”的政策,“扶持农桑、奖励 蚕织”的诏令屡见不鲜。
文人治国是宋朝的一大政治特色,正是在这一社会背景下,江南丝织业得到 了发展的莫大机遇。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宋锦被赋予了新的定义:一种质地坚柔、色泽华丽、工艺独特 的新品种。
此时的宋锦不仅用于服饰衣物的生产, 还作为书画装裱的重要素材为社会文人衷爱。
随着战争来袭和朝代更迭,宋锦生产也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一度衰落萧条。
直至明末清初才稍有 复兴之色。
康乾时期,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社会日•”嫌直阔•2019年第2期绸之窗D19趋稳定,人民生活安逸富足。
宋锦也迎来了又一个发展黄金期。
由于不断猛增的社会需求量,清政府不得不在官府织造之余另雇民间机户完成织造任务。
因此当时的苏州官办、民办发展旺盛,各地商贾聚集于此,贸易兴旺,成为全国重要的丝织中心。
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
吴文化的特色和意义吴文化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泛称吴地文化、江南文化、吴越文化、苏州文化等。
其以先吴和吴国文化为根底,经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生长,及隋、唐、宋、元历代发育,至明代形成顶峰。
清代以降,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开场从传统文化定式向现代文化方向转型。
不同的区域文化,其间都蕴藏着一些生生不息的精神理念。
要充分了解并发挥区域特色文化的作用,首先就必须探本求源,深刻提醒其本质内涵,全面把握其开展演进脉络。
从吴文化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来看,吴地中心位于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这里山明水秀、水网密布、河道纵横,气候温润,降水充分,加之庞大的太湖水、长江水、运河水等水体,构成了吴人及其文化赖以生存的水乡泽国,成为吴地显著的地域特色。
水成了吴地居民不可缺少的物质与精神元素。
自然环境在文化的生成过程中,对文化特征的培育与影响是真实的。
吴文化以水为标识,是水的文化,其最直观的表象特征与水直接相关。
一是秀美的水乡特色。
谈起吴地,湖山、古镇、小桥、流水、园林、曲径、荷池等精致小巧、优美典雅的自然文化景观就会自然浮现眼前。
吴人的生活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
水,是吴地居民不可缺少的物质与精神因素,对吴人的生产、生活以至性格特征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影响。
吴文化就其主导性、根底性特征来说,是具有水的清新气息。
吴人衣食住行中的蚕桑丝绸、稻米鱼虾、城和村、桥和船等,莫不与水相关。
吴文化尽显江南水乡和谐秀美的特性。
二是婉约的吴语文化。
吴语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方言。
吴侬软语清秀斯文、谦逊温和。
吴语文化突显其了细腻、灵动的特点。
吴地居民用吴语交流,用吴语抒发感情,从事创作,产生了极富人文特色和情韵的吴语文化艺术。
如:纯朴清新、温柔敦厚的吴歌、吴乐,委婉清丽、悠扬动听的锡剧、昆曲、评弹等,倍受人们喜爱并代代相传。
三是温良的民风习性。
天然的湖光山色,和谐的水乡环境,加之吴人长期偏安一隅,得以修养生息、修身养性。
吴地蚕俗轶事辑录
・
《 日 诗中云 :三旬蚕忌闭门中, 曲都无步往 春 》 “ 邻
踪 。蚕事期间 , ” 隔壁邻居也是不相往来。 清 中叶 , 吴江诗人郭频伽 , 樗园消夏 录》 , 著《 j
亦述“ 三吴蚕 月 , 风景 殊佳 , 红贴 黏 门, 家禁 忌。 家 少妇治其事 者 , 往往独 宿。 由此 , ” 而引起文人 对此 颇有微词。《 清嘉录》 收辑许志进《 中, 蚕词》 一诗质
代, 长洲( 今苏州吴中区) , 人 通俗文学家 、 戏曲家冯 梦龙 , 在其《 醒世恒言》 一书里 , 记有吴地养蚕 民 也
谣二首 : 其一 ,东风二月暖洋洋 , “ 江南处处蚕桑忙。
蚕欲温和桑欲干 , 明如 良玉发奇光 ” 其二 ,做 天莫 ; “ 做 四月天, 蚕要温和麦要寒 。秧要 日时麻要雨 , 采桑
一
首以记 之 : 蚕家 多半太湖滨 , “ 浮店 收丝只趁新。
叶, 至村中煮茧 , 分箔缫丝 , 历一月, 而后弛诸禁 。俗 目育蚕者日蚕党, 或有畏护种 出火辛苦 , 往往于立夏
后, 买现成 的三眠蚕于湖以南之诸乡村。谚云 : 立 ‘
夏三朝开蚕党 ’ 开买蚕船也 。 蚕乡各家饲蚕 习惯 , ” 也各有不同 , 有的养蚕人家 自家留种 , 自家孵蚕 , 自
有一人敲锣打鼓 , 蚕妇” 作“ 打扮 , 头上梳成发髻 , 戴 上彩花。当船开到镇 中时, 做出各动作 , 预测本年蚕 丝的丰歉。首先是“ 翻叶仙诗 ” 来 卜 , 测桑叶价钱 的 高低 ; 接着作“ 把蚕” “ 、 称茧” “ 、 缫丝 ” 等状 , 测蚕 卜
月之 际 , 两者 必有 一 偏 ” 春 过夏 临 , 这 多变 的气 。 在
07317茅盾研究 主观题资料
一、名词解释1.太湖流域:太湖流域一般指狭义的江南,包括苏、常、镇、宁、松在内的苏南和杭嘉湖在内的浙西地区。
太湖流域是吴文化的核心区域,即是江南之地的核心区域。
从唐代开始,太湖流域就是我国文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2.“浙东”:以钱塘江为界,浙江一分为二,江之西为“浙西”,江之东为“浙东”。
自然环境上,浙东除绍兴多水,甬、台、温临海,其他各洲均山峦连绵;浙东远离政治和商业中心,政治上显得较为宽松,经济上务农者多。
3.“浙西”:以钱塘江为界,浙江一分为二,江之东为“浙东”,江之西为“浙西”,包括当今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
自然环境上,浙西河道纵横,一马平川;浙西近于政治和商业中心,政治控制较严,商人习气较重。
4.江南:广义的江南,区域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核心区域为“两浙路”——镇江以东的江苏南部和浙江全境。
狭义的江南,则是太湖流域,即包括苏、常、镇、宁、松在内的苏南和杭嘉湖在内的浙西地区。
5.吴文化:吴文化是孕育在长江下游杭、嘉、湖、苏平原上以太湖流域为密集区的良渚文化及其前承和后延的总称,由东下的周文化与太湖流域的无锡、姑苏地区的鱼图腾部族文化相结合,交融而成。
吴文化受中原礼仪影响很大,吸收了深受周文化传承的精髓——中和之美、中庸之道,强调“温柔敦厚”等等。
6.“越文化”:一般而言,以会稽(绍兴)为中心的“浙东”为“越文化”范畴,由南下的夏文化与会稽地区的鸟图腾部族文化相结合孕育而成。
越文化保留了更多的原始野性,对土著色彩更为浓厚。
7.吴越:吴越,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又是一个地理的概念,它还曾是一个民族的概念。
历史上看,吴和越是两个同宗的民族,但因地理位置不同和自然环境的差异,二者文化上存在差异。
8.江南的“水性”:诞生于水乡泽国的吴文化与水关系密切,因此吴文化有“水文化”之称。
发祥于太湖流域的吴文化,具有水的气息、水的风格、水的灵性。
所谓“许浑千首湿”,江南区域河流湖泊交织,许多现代作家谈到自己的作品,水总是离不开的话题。
体验丝绸之路感悟蚕桑文化
体验丝绸之路感悟蚕桑文化——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创新校外教育思路开展“丝绸之路”公益体验活动为了弘扬、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给孩子开辟一块丝绸文化的认知土壤,营造一个吴地文化的记忆家园,苏州市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今年推出了“丝绸之路”公益体验活动。
孩子们通过动手栽桑、养蚕、缫丝、织绸,踏上“丝绸之路”体验之旅,感受到了吴文化奇特魅力。
一、开展“丝绸之路”公益活动的背景。
1.蚕桑文化的神奇魅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中国的丝绸织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技艺高超,充分展示了我们先人的智慧和创造力,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苏州历来是我国丝绸生产的重要基地,明清两代与江宁(南京)、杭州并列为丝绸生产三大中心,其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生产和技艺在全国负有盛名,是吴地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文化传承的时代需要。
随着时间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达,全球现代化、工业化、城市的高速推进,蚕桑民俗、丝绸文化、丝织技艺也与较多的非物质文化一样面濒危。
传承蚕桑丝绸文化成为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3.校外场馆的特色发展。
苏州市工业园区作为全国著名的经济开发区,倡导借鉴创新,圆融共赢,追求世界多元文化与苏州吴地文化的交汇交融。
而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作为工业园区唯一一所综合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馆,于2009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
围绕着“打造最具特色的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这一目标,中心发挥场馆公益功能,坚持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巧妙融合,创造性地在中心场馆内开辟了国粹艺术馆,馆内的国学堂、国韵苑、国艺坊让青少年感受到四书五经、昆曲、评弹、木刻年画、苏绣等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开展“丝绸之路”公益活动的做法。
1.立足公益,精心准备。
本着公益性原则,活动策划一开始,就将“丝绸之路”蚕桑文化体验活动定位于公益普及。
中心投入2万余元,购置了缫丝机、丝织机、调丝车、摇纡车等专业丝绸器具,并引入了养蚕用的蚕匾、蚕缸,结茧用的稻草簇,在国粹馆国粹大厅内布置了蚕房,建成了华东地区首个未成年人蚕桑教育实践基地。
18吴江蚕业文化略考doc
吴江蚕业文化略考冯月根吴江是全国著名的蚕丝之乡,是我国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发源地之一。
吴江地处太湖东南岸,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湖河港汊纵横密布,土质丰腴,物产丰富,劳动力资源富余,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称。
其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蚕业文化源远流长。
1960年,吴江县梅堰袁家埭遗址考古发掘,出土刻有蚕形图纹的陶器和纺轮等,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产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这表明,吴江的先民们早已从事种桑、养蚕、缫丝、织绸。
吴江悠久的蚕桑历史,孕育了博大的蚕业文化。
历代文人墨客赋诗、联句、作文、书画留下了许多与蚕桑丝绸有关的诗文,也产生了谚语俗句、民情风俗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
历史上太湖流域是江南最富庶之地。
两宋以来,太湖南岸逐渐形成我国蚕桑业的一大产区,太湖蚕丝曾列为皇家贡品。
明清时期,朝廷鼓励农桑,吴江西南部俱以蚕桑为业,植桑遍地,“乡村间殆无旷土,春夏之交,绿荫弥望,通计一邑,无虑数万株云”(乾隆,《吴江县志》卷五《物产》)。
栽桑养蚕是农家的主要副业,呈现出“无不桑之地,无不蚕之家”的兴盛景象。
明代吴江已产绢、罗、绸、绫、纱等,尤其是明代后期,以产地得名的“七里丝”(后雅化为“辑里湖丝”)名扬海内外。
“湖地宜蚕,新丝妙天下,又湖丝唯七里尤佳”,所产蚕丝,“颜色纯白,光泽艳丽,质地坚韧,弹性丰富,条纹匀整,均非世界各类生丝所可比拟”。
又有“旧以七里丝佳,今则处处皆佳,而以北乡为上”。
(汪日桢,《湖蚕述》,中华书局1965年)北乡则指今吴江震泽、七都等地。
蚕桑独盛,带来丝市繁荣。
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这样描写盛泽:“镇上居民稠广,土俗淳朴,俱以蚕桑为业,那市上两岸丝绸牙行,约有千百余家,远近村坊织成绸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来收买的,蜂攒蚁集”。
清乾隆时震泽丝市“栋宇鳞次,百货俱集。
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乾隆,《震泽县志》卷一《疆土》)。
道光年间吴江所产蚕丝经上海口岸外销高丽、印度及欧美等国家。
试论吴文化对“吴中四士”的影响
第28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11月 Vol. 28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6──────────收稿日期:2005-09-08 作者简介:雷宁(1981-),男,河北卢龙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 34 -试论吴文化对“吴中四士”的影响雷 宁(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摘 要:“吴中四士”因籍贯俱为吴地而得名。
吴地由“尚武”转向“崇文”的民风和奢侈的的社会风气铸就了“吴中四士”潇洒放旷的性格,多水的环境与山水明瑟的自然风光成就了其丰富细腻的审美感觉和形象生动、意境清远的诗风。
关键词:吴中四士;吴文化;自然风光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6)06-0034-04盛唐前期诗坛上活跃着四位“文词俊秀,名扬于上京”的诗人,他们就是被称为“吴中四士”的贺知章、张旭、包融和张若虚。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后又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少以文词知名,证圣初,登进士第,后累迁太常博士、丽正殿修书史,开元十三年(725)任礼部侍郎、集贤院学士,后又任太子宾客、秘书监。
天宝二年(743)冬,辞官为道士,归隐镜湖,卒年八十六岁,死后赠礼部尚书。
张旭(生卒年不详),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曾为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
工书,草书最为知名,被誉为“草圣”,相传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时称“张颠”,存诗六首。
包融(生卒年不详),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
开元间仕大理司直,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
工为诗,其诗“情幽语奇,颇多剪刻”,与二子何、佶齐名当时,号“三包”,有诗一卷行世。
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今江苏扬州)人。
官兖州兵曹,存诗二首,其中《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是“宫体之巨澜”[1]。
吴地的社会生活和科技..
蚕桑业的繁盛
中唐以后 进入繁盛期 宋代时期 逐渐成为我国最有影响的蚕桑业 中心
柑桔地位的上升
唐代时期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5、元明清时期
吴地的农业经济走向更为成熟繁荣
是农业经济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型的重 要阶段
商品化趋势
一、粮食
二、棉纺织业 三、蚕桑
吴地稻作蚕桑与当地民间生产习俗
1、稻作生产过程:
数学领域
西方数学:《几何原本》 《同文算指》 《天学会通》
康熙帝下令编写《数理精蕴》,它系 统地总结了几何、三角对数等内容,对整 个清代的数学界有重要影响
天文学领域
明代天文学在长期停滞后到万历年间出 现了一些新气象 王锡阐 : “以天求天” 计算日、月食初亏及复圆的方位角 计算金星、水星凌日
物理领域
6、吴地农耕社会的四次大开发
吴地农业经济的第一次 大发展出现在太伯奔吴 吴地农业经济的第二次大发 展出现在黄歇封于吴地时 吴地农业经济的第三次 大发展出现在三国东吴时 吴地农业经济的第四次大发展 出现在明代宣德年间
7、吴地农耕社会的大发展的启示: 水乡的吴地要与水和谐相处 巨大的工程需要勇气、智慧和科学 (太伯领导民众开凿太伯渎、黄歇治理芙蓉 湖 等等) 造福于人民的人,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梅村的泰伯庙、惠山的春申君祠、周忱祠、 君山的春申君衣冠冢、黄公涧、黄埠墩、 黄山、君山、黄田港、申港、黄浦江 等等)
1 远古时期 2 西周至春秋时期 3 魏晋六朝时期 4 唐宋时期 5 元明清时期
1、远古时期(起源)
稻作经济所用的耕作方式: 一是耜耕 二是踏耕(蹄耕或牛踩田)
2、西周至春秋时期(进一步发展)
主要体现在稻作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不 仅水稻面积扩大,并且产量也有很大的提 高。 主要的耕作方式:火耕水耨 三大特点: 以火烧田,不用农耕 直播水稻,不用插秧 以水灭火,不用中耕
地域文化差异
有学者提出,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的文化。
有专家主张,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的人民在特定历史阶段创造的具有鲜明特征的考古学文化。
一些学者则将地域文化划分为广义和狭义,认为狭义的地域文化专指先秦时期中华大地不同区域范围内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广义的地域文化特指中华大地不同区域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时间上是指从古至今一切文化遗产。
经过再三研究、反复探讨,多数与会专家学者认同“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
吴文化即吴地、吴人的传承文化。
吴地,一般说来即是以太湖流域为核心,包含西至南京,北至扬州、淮阴一线以南地区,东合上海,南括浙西地区。
若以吴语来说,则南可至浙江温州、永嘉之地,东至上海,北含南通至扬州以东沿江一百里宽的狭长带,西至镇江丹阳的交界处。
太湖中的吴县三山岛发现了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晚期遗址,表明至少从那时起吴先民已在本区域生息繁衍。
五千多年前的吴兴钱三漾遗址出土的绢片丝带表明:家蚕首先是吴地吴人养育的;缓丝织丝的技术,不仅发祥于本区,而且遥遥领先于全国和世界。
这遗址还出土有五千年前的农具——省河泥的干部,这表明本区的农技水平早居全国最先进的地位。
又如吴江海堰、团结村等遗址中出上有彩漆绘的陶器,时距今五、六千年间。
更使全世界叹为观止的是良港文化的玉器(钱塘江流域有大量的发现),无一不被列为精美绝伦的珍品。
这一“玉文化”不仅表明了吴越先民的智慧才能、生产水平,而且对我中华民族从思想、观念、社会制度、民族性格乃至建筑风格、审美情趣等许多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在周代,宁镇、太湖两区域的先民组合一体——即春秋时代赫赫有名的吴国。
它在传承良清文化的基础上,交融进了一定程度的北方中原文化、西面的楚文化与南面的越文化,创造出了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有重大意义的吴国文化,即吴文化中极重要的一个历史阶段吴中古典园林曲折幽遵,小巧玲球,变化有致,在构思、布局、造型上深蕴诗情画意,艺术与自然之美和谐地统一。
关于江苏苏州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关于江苏苏州文化的了解和认识2013053641 范晓能苏州历史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这相对于后来的吴文化来说,可称之为“先吴文化”。
在此基础上,随着泰伯奔吴带来了当时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并与之相融合,才产生了吴文化。
苏州文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并由此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多年以来,文化积淀十分深厚。
在这块得天独厚而又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的苏州人在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吴地文化,并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而在华夏文化史上占有着重要的位置。
苏州全市面积848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650平方公里。
苏州市下辖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吴中区、相城区、平江区、沧浪区、金阊区,以及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虎丘区。
苏州文化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与其他许多地方的区域文化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其内含的人文精神也很有特色,在吴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颇有影响。
苏州文化的丰厚性体现在古城名镇、园林胜迹、街坊民居以至丝绸、刺绣、工艺珍品等丰富多彩的物化形态,体现在昆曲、苏剧、评弹、吴门画派等门类齐全的艺术形态,还体现在文化心理的成熟、文化氛围的浓重,等等。
苏州文化特色十足,所谓特色,是比较出来的。
与其他地方的文化相比,苏州文化的特色应当说是比较明显的。
对此人们曾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过概括。
有的论者指出,苏州文化是“水文化”,其特点是如水般的“灵动”“轻柔”和“飘逸”;有的论者指出,苏州文化是一个“富矿”,其内涵非常丰富,涵盖的面相当广泛,而且在文化的几乎各个领域里都具有相当的深度,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还有的论者指出,苏州文化“文脉悠久,源远流长”,其人才辈出,浩若繁星,等等。
在《吴地文化通史》这部著作中,作者明确指出,吴地文化具有三个特征:第一,具有“连续性与断裂点相结合的特征”;第二,具有“政治、军事弱,经济、文化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第三,在文化内涵上具有“集江河湖海水文化之大成”的特征。
物尽其“才” 造化自然
物尽其“才”造化自然摘要:通过挖掘地方传统美术文化资源,开发地方特色教材,在编排构想上融地方文化、铸特色理念,寻生活之源、造自然之化,以及在实践中的开发运用上谈了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地方特色生活之源编排构想实践运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伴随着全球化的浪潮,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已经成为近年来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如何使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变成振兴民族文化、提高民族审美情趣的教育资源,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课题。
作为一名校外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开发、挖掘中华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并且科学、合理、灵活、有效地运用到自己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中。
一、编排构想1.融地方文化,铸特色理念美术教育要走向世界,不是崇洋求奇,而应靠我们的努力,去建设具有民族精神、地方魂魄的现代美术体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李约瑟曾预言:未来世界的拯救,将依靠中国文化。
因此,我们不必俯就西方人的审美需求,而应本着继承民族精神、深蕴民间文化内涵的意识,开发和挖掘地方性教材,创出自己的特色。
2.寻生活之源,造自然之化苏州历史源远流长,2500多年积淀而起的秀丽的自然景观、深厚的人文传统及浓厚的民俗意蕴使之成为传统文化的摇篮和中心。
苏绣、桃花坞木刻、丝绸文化……这些丰富的地方特色资源使我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在实践中笔者根据教学具体需要,因地制宜有选择地编制美术地方特色教材。
在编排挑选材料过程中还特别提倡让学生自己从身边、周围环境中寻找感兴趣的素材,充分让每一位学生从生活中、大自然中自主地吸取营养,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造化自然”,切实地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与实践精神。
另外就素材本身,注意根据其特性最大地发挥其功能,让学生有“做头”。
二、具体选材实践(一)工艺类项目1.扬蚕桑文化,掘地方教材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而苏州历来是我国丝绸生产的重要基地,其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生产和技艺在全国负有盛名,是吴地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茅盾研究历年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茅盾研究试题课程代码:0731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划分“两浙”或“吴、越”的大江,指的是A.长江B.钱塘江C.楠溪江D.黄埔江2.茅盾的故乡是A.海宁B.绍兴C.海盐D.桐乡3.1932年中国现代诗派形成的标志是哪个杂志的创刊?A.《新月》B.《语丝》C.《现代》D.《菜花》4.早年被认为“在现代派诗人中最富超前意识”的是A.穆旦B.徐迟C.戴望舒D.邵洵美5.“五四”时期,谁曾翻译过比利时戏剧大师梅特林克的象征主义戏剧《丁泰奇之死》A.宋春舫B.施蛰存C.茅盾D.郁达夫6.朱自清在《新诗年选》中称之为“具备新诗美德”的“第一首散文诗”是A.沈尹默的《月夜》B.沈尹默的《三弦》C.施蛰存的《桥洞》D.俞平伯的《春水》7.叶圣陶赞誉“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是A.沈尹默《月夜》B.徐志摩《再别康桥》C.戴望舒《雨巷》D.施蛰存《桥洞》8.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是由谁作序的A.胡适B.徐志摩C.钱玄同D.沈尹默9.戴望舒的《雨巷》受到了哪位外国诗人的影响?A.拜伦B.魏尔伦C.写莱D.波德菜尔10.可以看作是《茫茫夜》的续篇的小说是A.《秋柳》B.《怀乡病者》C.《秋河》D.《清冷的午后》11.与徐志摩并称“诗坛双璧”,唯美色彩浓厚的浙西现代诗人是A.邵洵美B.俞平伯C.穆口D.徐迟12.最早提倡新鲜写实的“爱美剧”的剧作家是A.李叔同B.陈大悲C.欧阳予倩D.夏衍13.茅盾《腐蚀》中的女主角是A.章秋柳B.静女十C.赵惠明D.林佩瑶14.以下徐志摩创作的作品中,哪一篇是写景散文A.《雪花的快乐》B.《再别康桥》C.《想飞》D.《我所知道的康桥》15.以下属于丰子恺的作品的是A.《缘缘堂续笔》B.《善女人的品行》C.《悲冷翠的一夜》D.《茑萝行》16.《子夜》最后,吴荪甫的结局是A.得胜还朝B.东山再起C.卷款而逃D.彻底破产17.现代派色彩较为浓厚的《野兽》一诗的作者是A.徐志摩B.邵洵美C.穆旦D.戴望舒18.谁的诗作曾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镜子”A.徐迟B.戴望舒C.徐志摩D.俞平伯19.“或老练,或深沉,或活泼,或娇柔,姚黄魏紫,各尽其妙”,这形容哪位作家笔下的女性A.夏衍B.茅盾C.郁达夫D.施蛰存20.《石秀》这篇小说的作者是浙西作家A.郁达夫B.施蛰存C.茅盾D.宋春舫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天一博物馆介绍
天一博物馆介绍
天一博物馆是由中国著名企业家、收藏家——吴应骑先生创建,以收藏、研究、展示江南文化为宗旨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石门镇。
天一博物馆建筑面积为13000多平方米,共分四层。
一层是《吴中风华》和《桐乡市历史文化陈列》两个基本陈列,二层是《“江南丝绸”——桐乡市的历史和文化》专题展览,三层是《“江南文化”——吴中地域的人文精神》专题展览,四
层是《吴中名人》专题展览。
展厅内,陈列着大量珍贵文物,内
容涉及历史、文学、艺术、科技、民俗等众多方面。
走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恢弘的钟表台。
它
高16.5米,宽18米,深15米。
站在钟表台上向下望去,只见
四周皆是明清建筑风格的建筑群,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整个博
物馆仿佛就像一座古建筑迷宫。
走进博物馆二层展厅的“江南丝绸”主题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长50米、高9米的大型
丝绸浮雕壁画。
画面中以展示蚕桑文化为主,全面展现了吴地蚕
桑业发展状况。
—— 1 —1 —。
苏州历史文化专题报告
吴文化源流、内容与开发(专题报告)提纲1 吴文化的源流1.1 吴文化的远古渊源1.2吴国的灿烂文化1.3 后吴时期的吴文化1.3.1吴地称谓的演变与地域范围的变化1.3.2唐宋时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1.3.3明清时期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繁荣1.3.4近现代工业与文化1.4 吴文化的嬗变和发展1.5 吴文化的特点2 吴文化的主要内容2.1水文化2.2 稻作文化2.3蚕桑丝绸文化2.4 园艺文化2.5 绘画雕刻与工艺美术2.6 建筑文化2.7 音乐舞蹈戏剧曲艺2.8 宗教文化2.9 民俗文化2.10 饮食文化2.11 名人文化2.12度假区范围内重要历史文化实体2.12.1 古镇2.12.2 明代店铺2.12.3 园林2.12.4寺庙、亭轩、古码头及塔阁2.12.5 古墓2.13度假区毗邻地域重要历史文化实体3 历史文化的开发与保护3.1 指导思想3.2 建造吴文化渊源博物馆3.3 开发古吴国文化,再现古吴国风采,探索古吴国之谜A兴建古吴国成就展示馆B 建造馆娃宫,营造浓厚古吴国文化氛围a重建香山馆娃宫与琴台,展示吴地歌舞音乐b 恢复姑苏台c 恢复子胥祠C 兴建消夏湾吴王行宫D 神秘古吴墓葬探谜a虎丘阖闾墓探谜b 石室土墩墓探谜E 兴建马术运动场3.4举办祭祀嫘祖活动,宣扬丝绸文化A举办祭嫘祖活动B 举办育蚕观赏活动C 刺绣工艺品制作过程观赏3.5 兴建吴文化娱乐城或苏州乐园3.6 举办四季应时节庆文化活动,让全年充满浓郁地域文化氛围3.7 将度假区建成大花园和大果园3.8宗教文化的开发3.9调整行政地域3.10 古村镇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吴文化源流、发展演变与开发保护(专题报告)前言吴文化主要是指以苏州为中心或苏锡常为核心的太湖流域及毗邻的沪杭地区及宁绍平原的地域文化。
太湖流域在春秋时期是吴国的核心地区。
这一地区历史上一直是我国东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最富庶地区之一。
吴国的都城姑苏城在很长的历史中是长江三角洲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吴江丝绸之路探秘
吴江丝绸之路探秘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之间的一条重要商业通道,而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吴江在古代就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吴江丝绸之路的探秘,不仅能够让我们了解到古代丝绸之路的兴衰历程,还能够带领我们一起领略吴江的丰富历史和独特魅力。
吴江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丝绸产地,自古就因其丝绸业而闻名于世。
早在公元前202年,中国的丝绸就开始出口到西方国家,而吴江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自然成为丝绸贸易的中心之地。
据史书记载,从汉代开始,吴江丝绸就被广泛流传到亚洲、欧洲等地,成为贸易往来的重要商品之一。
吴江丝绸之路的兴盛,也带动了吴江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古代的吴江城建在太湖之畔,交通便利,环境宜人,成为丝绸贸易的理想之地。
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吴江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市民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古代吴江城市的繁荣景象曾被诗人们吟唱,文人墨客们也常常选择吴江作为写作的背景。
吴江丝绸之路的重要性也体现在文化交流方面。
由于丝绸之路的贸易,吴江成为了文化交融的中心,各种宗教、艺术和科学知识在这里传播。
众多外来文化汇聚于此,与吴江本土文化进行了融合与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吴江文化。
比如,吴江特有的婚嫁习俗、建筑风格和舞蹈曲调等,都带有浓厚的丝绸之路文化的烙印。
另外,吴江丝绸之路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商人和民间工艺家。
这些商人通过丝绸贸易积累了丰厚的财富,同时也传承和发展了丝绸制造工艺。
吴江的丝绸制造工艺以手工织造为主,技术娴熟,精细程度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吴江的丝绸制品被广泛出口到世界各地,成为了中国制造业的一张名片。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科技的进步,丝绸之路逐渐式微,吴江丝绸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现代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使得丝绸制造更加高效和便捷,但同时也使得传统的手工织造工艺逐渐被淘汰。
吴江的丝绸企业不得不转型升级,采用新的技术和材料进行生产,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
如今,吴江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了历史的一页,但吴江的丝绸文化却依然存在并绽放着独特的魅力。
苏州丝绸产业有何历史渊源
苏州丝绸产业有何历史渊源苏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以其精湛的丝绸工艺和深厚的丝绸文化底蕴,在中国丝绸产业的发展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苏州丝绸产业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不断传承与发展,成为了苏州的一张璀璨名片。
早在新石器时代,苏州地区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纺织活动。
当时的人们使用简单的工具,将野生的蚕丝加工成粗糙的织物,用于遮体保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州的丝绸生产技术逐渐提高。
春秋战国时期,苏州地区的丝绸业开始崭露头角。
吴国的统治者重视农桑,积极推广丝绸生产,使得苏州的丝绸产量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这一时期的苏州丝绸已经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在国内进行流通。
到了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为苏州丝绸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苏州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远销西域和中亚地区,受到了当地人们的喜爱。
同时,苏州的丝绸工匠们不断创新,改进了纺织工具和工艺,使得丝绸的品种和花色更加丰富多样。
隋唐时期是苏州丝绸产业发展的鼎盛时期之一。
当时的苏州成为了全国重要的丝绸产地之一,其生产的丝绸以质地优良、色彩鲜艳、图案精美而著称。
政府在苏州设立了专门的丝绸管理机构,加强了对丝绸生产和贸易的管理。
苏州的丝绸不仅在国内畅销,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到东南亚、日本等地,进一步扩大了苏州丝绸的影响力。
宋元时期,苏州丝绸业在继承前代传统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繁荣的发展态势。
随着棉纺织业的兴起,丝绸业面临着一定的竞争压力,但苏州的丝绸工匠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创新精神,不断开发出新品种,如宋锦、缂丝等,使得苏州丝绸在市场上依然保持着独特的竞争力。
明清时期,苏州丝绸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苏州成为了全国丝绸生产和贸易的中心,有着“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美誉。
当时的苏州丝绸不仅品种繁多,而且工艺精湛,其中的苏绣更是名闻天下。
苏州的丝绸商人云集,丝绸作坊遍布大街小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丝绸产业集群。
在这一时期,苏州的丝绸还出口到欧洲等地,受到了西方人的追捧。
太湖流域的蚕桑丝绸文化
吴地清明轧蚕花庙会在明清时最为鼎盛,各种府志、县志、镇志都有记载。清道光初诗人沈焯的诗就描述了含山清明轧蚕花庙会盛况:“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谁家好儿学哨船,旌旗忽闪恣轻快。”
含山西侧宽阔的含山塘是上演各种水嬉项目的理想场所。其民间文体节目主要有抬阁船、标竿船、船拳、踏白船等。踏白船,俗谓“快船”,是由农用木船临时改装的,一般用八支木桨,对称排在两边。农船平时为单橹,快船为双橹,得在另一边再装上一橹。船艄上两边各自伸出一块木板,扯绑者就站在宽为尺许的木板上。两边各有两人摇橹。另有一人擂鼓或敲锣为号,协调行动。摇快船者为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只有扯绑者有时为亮丽的“假小子”。含山水嬉最多的是“快船”,大家在含山塘里竞渡赛快,以宜田蚕。
“无丝不成镇”,丝绸业的兴盛,带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南浔、菱湖、双林、乌镇、盛泽等市镇成为重要的丝绸集散地,发展成“烟火十万人家”的江南雄镇。江南丝绸业小城镇上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明清时期,吴地的蚕桑业、缫丝业和丝织业均十分发达。双林的“倪绫”是明代朝廷大臣“奏本”的专用绫。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秀。沈寿便是近代苏绣名家中的佼佼者。
沈寿(1872—1921),原名云芝,字雪君、雪宦,别号天香阁主人,菱湖竹墩人。她从小随父寓居江苏吴县,学习刺绣,十五六岁已名满姑苏。1904年,沈寿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进献清廷为慈禧太后祝寿。慈禧极为满意,赐“寿”字,她遂易名为“沈寿”。同年,沈寿受清朝政府委派赴日本进行考察,交流和研究日本的刺绣和绘画艺术。回国后被任命为清宫绣工科总教习,自创“仿真绣”,在中国近代刺绣史上开拓了一代新风。
1914年,近代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沈寿应聘来到南通,担任了所长兼教习。在教学中,她主张“外师造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表现人事物景的能力。7年内,传习所培养了众多刺绣能手,使南通成为名播江浙的刺绣之乡。南通的绣品也逐步形成了“细”“薄”“匀”“净”的风格,畅销海内外。
皇家藏品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皇家藏品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六十多年前,考古学家们打开了明万历皇帝定陵,众多灿若云霞的丝织品出现了。
正当他们惊叹古代织造技艺的高超时,转瞬间那些珍贵文物在自然环境下立即发生了风化,让文物专家们痛心疾首,尤其是那件万历皇帝的缂丝龙袍。
为了重现龙袍昔日芳容,专家们努力寻找一位工匠来复制龙袍,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苏州缂丝老艺人王嘉良。
由此这个曾辉煌一时的皇家工艺,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在2006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在2009年9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次会议上,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说到苏州的工艺品,人们大多想到的是苏绣,但要问苏州手工艺品中的巅峰之作,那非缂丝莫属了。
缂丝在历朝都是用来制作龙袍、复制名贵书画和宫廷装饰品,因此缂丝和皇家用品联系在一起,具有“织中圣品”之美誉。
这种集美术欣赏、织锦技术及绘画艺术于一身的手工艺品,向世人展示着它高雅而清纯的艺术风格。
因其“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被古代文人赞誉为“雕刻了的丝绸”。
由于缂丝能自由变换色彩,织成的用品具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因而成为历代宫廷皇室的藏品,而民间一般不允许越制收藏,因此现在缂丝的传世品十分稀少。
加上缂丝的工艺十分繁复,一件作品往往要经过一年半载才能完成,民间就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说,因而现在每一件缂丝作品的价值都在百万元以上。
著名学者朱启钤在《清内府藏缂丝书画录》中收入的113件缂丝作品,在中国内地保存完好的仅30件。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的历史渊源苏州缂丝高雅、细腻、精美、富丽。
苏州缂丝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凝结了诸多艺术元素,与苏绣、宋锦等姐妹艺术互为营养,相互借鉴、启迪、发展,展示着内蕴深厚的吴地文化。
缂丝本是北方工艺,苏州不是缂丝的发源地,但苏州却是缂丝的成熟地、丰富地、发展地。
缂丝传到苏州是因为宋朝南迁的同时,把缂丝在内的很多名工巧匠也带到了苏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地蚕桑丝绸文化
在世界上,中国人最早把一种野生昆虫驯化成服从人类意志的“蚕宝宝”,让其吐出缕缕雪白的蚕丝,美化人类的生活。
丝绸也赢得了“东方艺术之花”的美誉。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吴地就有蚕桑丝织活动。
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州南郊钱山漾新石器遗址的下文化层中,出土了一批丝线、丝带和一小片没有碳化的绢片。
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确定绢片的年代为47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
中国是丝绸文化的发祥地,而吴地则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魏晋时期南北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太湖流域吴文化的发展。
太湖流域土地肥沃,但由于地势低洼,降雨量充沛,历史上水患频繁。
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镠派8千士兵屯驻太湖流域,负责修治、疏浚水利工程。
吴地军民同心协力,挖深河道,用淤泥筑起堤坝,形成了少则数十亩、多则上百亩的圩田。
挖深的河道便于排洪、引水,加高的圩埂又能护田,大大加强了太湖流域的防洪抗洪能力。
圩田种稻,圩埂植桑,田蚕相得益彰。
旱涝保收的“圩田”,大大促进了吴地稻作文化和蚕桑丝绸文化的发展。
南宋时,临安(杭州)成为经济文化中心,吴地成为中国丝绸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明清之际,吴地的丝绸文化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影响东亚,乃至全世界。
太湖流域原先的桑树称“荆桑”,也叫野桑。
宋时,太湖流域的蚕农从黄淮流域引进了经嫁接的鲁桑,学会了桑树嫁接技术。
荆桑根须发达,能从土壤中充分吸收养分,但桑叶既小又薄,出叶率不高;鲁桑的桑叶既宽大又厚泽,但根须不够发达,吸收养分的能力逊于荆桑。
太湖流域的蚕农通过荆桑与鲁桑的嫁接,培育出了一种新的品种――湖桑。
湖桑,吴地俗称“家桑”,兼具荆桑与鲁桑的优点,成为一种优良的桑树品种。
明清之际,湖州菱湖一带的养鱼业十分发达。
清代诗人厉鹗在《菱湖诗》中写道:“鱼多论斗卖,菱好及时栽”。
当地农民在鱼塘堤埂上“播谷种蔬,树植蚕巢”,让鱼与桑形成良性的食物链,即桑叶喂蚕,蚕沙(蚕屎)喂鱼,鱼塘淤泥作为桑林肥料,这便是颇具特色的“桑基鱼塘”。
元朝,太湖流域的蚕农改良了北丝车,用南丝车缫出了比北丝车缫出来的“肥丝”要精细得多的细丝。
明代,湖丝声誉鹊起,赢得了“湖丝甲天下”的美称。
其中“辑里丝”更是细丝中的翘楚,它质地细匀白韧,随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享誉海外。
辑里村,又名七里村,是位于南浔与乌镇之间的一个小村镇。
该地“穿珠湾,水澄清,取以缫丝,光泽可爱”。
到了近代,“辑里丝”名声与日俱增,以细、圆、匀、坚和白、净、柔、韧为特色,曾在南洋劝业会、巴拿马博览会、国货展览会上频频获奖。
连清室的龙袍、凤衣也指定用“辑里丝”织造的丝织品裁制。
太湖流域的蚕农纷纷效仿辑里人的方法,缫出细丝,也称辑里湖丝。
“无丝不成镇”,丝绸业的兴盛,带动了工商业的繁荣,南浔、菱湖、双林、乌镇、盛泽等市镇成为重要的丝绸集散地,发展成“烟火十万人家”的江南雄镇。
江南丝绸业小城镇上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时期,吴地的蚕桑业、缫丝业和丝织业均十分发达。
双林的“倪绫”是明代朝廷大臣“奏本”的专用绫。
“机杼之有,相沿此业,巧变百出”。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沈寿便是近代苏绣名家中的佼佼者。
沈寿(1872~1921),原名云芝,字雪君,雪宦,别号天香阁主人,菱湖竹墩人。
从小随父寓居江苏吴县,学习刺绣,十五、六岁已名满姑苏。
1904年沈寿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进献清廷为慈禧太后祝寿。
慈禧极为满意,赐“寿”字,遂易名为“沈寿”。
同年,沈寿受清朝政府委派赴日本进行考察,交流和研究日本的刺绣和绘画艺术。
回国后被任命为清宫绣工科总教习,自创“仿真绣”,在中国近代刺绣史上开拓了一代新风。
1914年,近代实业家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女红传习所。
沈寿应聘来到南通,担任了所长兼教习。
在教学中,她主张“外师造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表现人事物景的能力。
7年内,传习所培养了众多刺绣能手,使南通成为名播江浙的刺绣之乡。
南通的绣品也逐步形成了“细”“薄”“匀”“净”的风格,畅销海内外。
蚕桑丝绸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消化吸收太湖流域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让劳动力转化成财富。
南宋陈旉《农书》所述,吴地蚕乡,不少蚕农“唯藉蚕办
生事”。
十口之家养蚕十箔,可获茧120斤,收丝156两,可织小绢30匹。
以1匹绢换米一石4斗的市场价换算,养蚕十箔的收入相当于43石4斗米。
以每亩谷5石计,折合米3石,需14亩4分7厘优质稻田才可抵得上养蚕十箔的收益。
经过测算蚕桑丝绸生产的收益,陈旉指出:“中小之家,只此一项,自可了纳赋税,充足布帛也。
”明末清初的张履祥在《补农书》中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同样一块地,用于栽桑养蚕比用于种稻麦,收益要高出四五倍乃至十几倍。
蚕桑生产周期短,收效大,俗谓“四十五天见茧白”,“上半年靠蚕茧,下半年靠种田”,“养蚕用白银,种田吃白米”。
然而,旧时蚕宝宝特别难养,据《吴兴蚕书》载:“蚕自小至老,须刻刻防其疾病。
俗称蚕为忧虫,受一分病则歉收一分。
”蚕农们认为冥冥之中有神灵在掌管蚕事,便虔诚地崇拜蚕神。
蚕神崇拜是中国丝绸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卜辞中,就有“蚕示三牛”的记载。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农桑是国家之本,史书上都有皇后亲蚕、祭祀先蚕的记载。
菀窳妇人,寓氏公主、伏羲、嫘祖、蚕丛氏都充当过蚕神。
晋代干宝《搜神记》中的《太古蚕马》是一则“白马化蚕”的蚕神神话。
一千多年来,“白马化蚕”这一远古神话传说仍在吴地广为流传。
在1980年代进行的民间故事、歌谣、谚语全国普查中,仅嘉兴和湖州两市就搜集到近10则“白马化蚕”的民间故事,“扫蚕花地”等歌谣也唱“白马化蚕”等内容。
“白马化蚕”这一古老的神话作为中国蚕神崇拜的文化记忆,仍在吴地口传身授,成为一种活态的文化记忆。
这一民间传说还演化成了一种“轧蚕花”的民俗事象。
吴地清明轧蚕花庙会在明清时达到鼎盛时期,各种府志、县志、镇志都有记载。
清道光初诗人沈焯的诗就描述了含山清明轧蚕花庙会盛况:“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
谁家好儿学哨船,旌旗忽闪恣轻快。
”
含山西侧宽阔的含山塘是上演各种水嬉项目的理想场所。
其民间文体节目主要有抬阁船、标竿船、船拳、踏白船等。
踏白船,俗谓“快船”,是由农用木船临时改装的。
一般是八支木桨,对称排在两边。
农船平时为单橹,快船为双橹,得在另一边再装上一橹。
船艄上两边各自伸出一块木板,扯绑者就站在宽为尺许的木板上。
两边各有两人摇橹。
另有一人擂鼓或敲锣为号,协调行动。
摇快船者为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只有扯绑者有时为亮丽的“假小子”。
含山水嬉最多的是“快船”,大家在含山塘里竞渡赛快,以宜田蚕。
岸上围观者“轧”在一起,就形成了“轧蚕花”的热闹场景。
“轧蚕花”时,蚕妇们都争相购买蚕花来插在头上。
相传,西施去越适吴时,途经吴地蚕乡,把一种蚕花分送给蚕妇,预祝蚕花丰收。
那一年,果然家家蚕花大熟。
相沿成习,吴地湖蚕乡的广大蚕妇就有了簪戴蚕花的习俗。
所谓蚕花,是一种用纸或绢剪扎而成的彩花。
蚕花形如月季或玉兰,插在竹制的花箪上出售。
簪戴蚕花成了一种蚕妇的特殊服饰习俗。
朱恒《武原竹枝词》写道:“小年朝过便焚香,礼拜观音渡海航。
剪得纸花双鬓插,满头春色压蚕娘。
”作者原注:“纸花,号蚕花。
”
(余连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