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数字引发的思考”作文讲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素材“数字引发的思考”作文讲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单个的数字,看上去是非常简单的,但某些简单的数字里却往往蕴含着某种事理,如“0”这个数字,就可以含这样的道理:
1.任何数+0= 白加;
2.放在任何数后面,都会变成原来的10倍;
3.任何数× 0 = 0 ;
4.虽然0不是万能的,但没有0是万万不能的——因为一切从“0”开始!
一个或一种不经意的数字,在善思者的眼光里理趣盎然。请你就某个或某种数字,进行思考,分析出其蕴含的事理,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可脱离材料的内容作文,立意自定,文题自选,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写作点拨】
这是一道非常独特的材料作文题。
从材料的阐述上看,着重要抓住“一个或一种不经意的数字,在善思者的眼光里理趣盎然……请你就某个或某种数字,进行思考,分析出其蕴含的事理”这句话进行理解、审核。“某个或某种数字”当然是指那些蕴含某些道理的数字,而不是一个光溜溜的数字本身。在理解上,我们还要注意,不能局限于指某单个的数字、孤立的数字,完全可以指一则数字运算、一组数字、一些数字的表示等等。
在标题的拟写上,就可以显示出该数字,并直接就以该数字为文章的标题。比如,有人写了一篇标题为“400-200=800”的文章:两枚绝版邮票被一个邮票收藏家以每枚200万元,总共400万元从民间购得,他当着众人的面烧掉了其中一枚,仅存的那一枚价格立即涨价为800万元,真正的绝版应该是唯一的,是不可再生的,物以稀为贵……这样一阐述、生发,就自圆了“400-200=800”这个等式所包含的道理了。
再如,有篇题为“101-102=1”的文章。作者这样写道:
请挪动“101-102=1”其中一个数字(0、1或者2),使这个等式成立。注意:只是挪动其中一个数字,只能挪动一次,而不是数字对调。出题者试着让许多人来做,其中有他的朋友,有记者,有逻辑思维比东方人强的西方人……尽管他们都左挪右挪,前挪后挪,苦思冥想,结果都没有做出来。出题者说,其实此题很简单,你只需将“102”中的“2”上移,变成平方便大功告成了:“101-102=1”。
这似乎是一道数学题,其实,它并不是数学题,而是涉及到我们人的思考、思索、思维方式的。
为什么这道题让许多人最终想不出来而放弃呢?想来还是因为思维定式吧。一说到“挪动”,首先与最后想到的都是左右挪动。而如果你能不受制于这种约束,让这里每个数字都东奔西突,活跃在你的眼前跳舞,你就会很快找到答案。
其实,有关这道题的分析何尝不能适用于我们的社会与人生。不得不承认,我们常常陷于一种横向的思维,一种左右思维之中,而很
少有一种向上的维度、个体的维度、神性的维度和时间的维度。
于个人而言,有些人受困于单位文化,人为物役,直至彻底被体制化。他们很少超拔于单位之上,为谋理想选择出走。他们的所谓成功,也不过是落得个左右逢源,而他们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却遭流放。
世界就像是一个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站在高处张望,是很难找到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之上,人群之上,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人生,才可能是自由的。
这样一解释,道理就十分明显了。
【名家示范】
90%×90%×90%×90%×90%=59%
李丹崖
如果满分100分,那么90分是一个怎样的成绩?
从单科成绩来说,也许您觉得还不错,对于一张特别难的试卷,这也许是一个出奇的高的分数,但是,如果换算成这样一个等式,一定会吓你一跳:90%×90%×90%×90%×90%=59%。
5个差一点相乘,得出的结果竟然是不及格!
这个等式让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看似差不多,其实差很多。做任何事情不能仅仅做到“差不多”就算了,如果做事处在“差不多”这样一个标准上,整体看下来,你会发觉自己要做的还远远不够。
从哲学角度上考虑,5个90%都只是量的积累而已,但每个积累都没有做到100%,说明量的积累还不够,还要重视量的积累。另外,
这个等式还告诉我们要重视每个部分的完美,以优化系统的内部结构。
同时,我觉得量的积累和每个部分的完美又是相互统一相互完善的一个整体。
量的积累要求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逐渐臻于完美。每个部分的完美讲求的又是各自做好本职工作。这两个方面要求我们,不管是在纵向上,还是在横向上,都要把事情和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如果把这个等式类比到奥运会的射箭项目比赛上,一个运动员每一靶都是9环的话,那么,整体算下来,这个运动员可能一块奖牌也拿不到。做事如射箭,要想拿到褒奖的金牌,就需要我们每一箭都要尽量射出10环。
如果把这个等式类比到广播电视新闻的采编上,一个记者采访的深入程度只有90%,写稿子只拿出90%的劲头,音视频编辑只完成了90%的工作,播音员只进行90%的口播,可想而知,这条新闻就乱成了什么样子?
俗语有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何况这样下来,差的还不是毫厘,而是10%。
正所谓处处较真,生活才不会失真;时时追求完美,才不会被失败拖住大腿。我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请你拿出100%的激情和使命感;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中,请你拿出100%的真诚和亲和力,这样才有益于我们打造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生!
——摘自《做人与处世》
【技法赏析】
作者把道理巧妙地藏在5个90%相乘里。5个90%相乘,竟然得出59%不及格的结果,真是让人吃惊。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每次每次的量差累积,一点一点地在蚕食着“果实”,而这种蚕食往往让人很难察觉。有了这些认识,自然就可得出:“做任何事情都要逐渐臻于完美……处处较真,生活才不会失真;时时追求完美,才不会被失败拖住大腿”的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还举了射箭比赛和新闻采编两个事例加以论述,增强说服力,十分令人信服。这种感悟于某个数字而写出美文的写作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同学们学习和借鉴的。(李弗不)
【学生佳作】
7+1>8
洪柳杉
在我们学校,有一位班主任向同行介绍其管理班级的经验,他谈话的题目为“7+1>8”。
他的所谓7+1>8,就是每天7小时内认真学习;坚持1小时体育锻炼,其效果大于8小时的学习效果。这也是那位班主任所带的班已经证明了的,全班同学都“达了标”,皆为品学兼优的学生。
的的确确,尽人皆知,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倘若一天到晚关在教室里死学则会搞得头脑晕沉,记忆恍忽。听起课来也是六神无主,糊里糊涂,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不仅会下降,而且有损于身体健康。
那位班主任所在班的同学,每当学习疲倦时,就到室外呼吸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