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胺、抗组胺药物 ppt
合集下载
儿科常用H1抗组胺药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
![儿科常用H1抗组胺药处方审核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a0eed0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de.png)
药物相互作用
教育医生了解H1抗组胺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社会关注:加强儿童用药监管和保障
完善法律法规
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儿童用药监管法律法规,保障儿童用药权益。
加强药品监管
加大对儿童用药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药品质量 和安全。
倡导合理用药
联合媒体、专家和公益组织等力量,倡导社会关注儿童合理用药问 题,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策略
药物研发创新
01
预测未来将有更多针对儿童特点的H1抗组胺药物问世,满足临
床多样化需求。
个性化治疗探索
02
随着精准医学发展,将探索基于儿童基因、年龄、性别等特点
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药物安全性监测强化
03
加强药物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安全风险,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部分医生对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不 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儿童用药剂量把握不当
儿童用药剂量需要根据年龄、体重等 因素进行精确计算,但实际操作中可 能存在误差。处方Βιβλιοθήκη 核专家共识制定目的和意义01
02
03
提高处方审核水平
通过制定专家共识,明确 处方审核的标准和流程, 提高医生处方审核水平。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案例二
患儿因皮肤瘙痒就诊,医生开具H1抗组胺药处方。审核专家发现,医生未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等因素 调整药物剂量,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或不足。经讨论,审核专家建议医生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 量,确保治疗效果。
实践经验分享与启示
分享一
在处方审核过程中,审核专家需密切 关注患儿药物过敏史、年龄、体重等 因素,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同时,加 强与医生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处 方质量。
教育医生了解H1抗组胺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社会关注:加强儿童用药监管和保障
完善法律法规
推动相关部门完善儿童用药监管法律法规,保障儿童用药权益。
加强药品监管
加大对儿童用药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药品质量 和安全。
倡导合理用药
联合媒体、专家和公益组织等力量,倡导社会关注儿童合理用药问 题,提高公众安全意识。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与挑战应对策略
药物研发创新
01
预测未来将有更多针对儿童特点的H1抗组胺药物问世,满足临
床多样化需求。
个性化治疗探索
02
随着精准医学发展,将探索基于儿童基因、年龄、性别等特点
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药物安全性监测强化
03
加强药物上市后安全性监测,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安全风险,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部分医生对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不 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儿童用药剂量把握不当
儿童用药剂量需要根据年龄、体重等 因素进行精确计算,但实际操作中可 能存在误差。处方Βιβλιοθήκη 核专家共识制定目的和意义01
02
03
提高处方审核水平
通过制定专家共识,明确 处方审核的标准和流程, 提高医生处方审核水平。
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案例二
患儿因皮肤瘙痒就诊,医生开具H1抗组胺药处方。审核专家发现,医生未根据患儿年龄、体重等因素 调整药物剂量,可能导致药物过量或不足。经讨论,审核专家建议医生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 量,确保治疗效果。
实践经验分享与启示
分享一
在处方审核过程中,审核专家需密切 关注患儿药物过敏史、年龄、体重等 因素,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同时,加 强与医生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提高处 方质量。
组胺与抗组胺药课件-药理学基础课件
![组胺与抗组胺药课件-药理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1f3f76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cb.png)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②快激活延迟整流钾通道(Iks)在控制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时相上起到 重要作用,并易受到药物影响。两药均可阻断Iks,造成复极延长,在 心 电 图 上 表 现 为 Q - T 间 期 延 长 和 其 他 波 形 异 常 , 进 一 步 可 发 展 为 Td P 。
③未按医生指导下用药致给药剂量过大、患者原有心脏疾病或正在服用 抗心律失常药物、肝功能障碍等。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3.其他 某些具有镇静明显作用的H 1 受体阻断药如异丙嗪、苯海拉明 对中枢抑制作用较强,可用于失眠症。可与其他药物如平喘药氨茶碱配 伍使用以对抗氨茶碱中枢兴奋、失眠的副作用,同时也对气道炎症有一 定的治疗效果。异丙嗪常与哌替啶、氯丙嗪组成冬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 也用于镇咳祛痰药复方制剂中,发挥中枢镇静、抗组胺的作用。
治疗效果:患者报告用药后能够更容易入睡,夜里醒来的次数也显著减 少,但白天有轻微的嗜睡感。
5. 过敏性休克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案例简介:一名30岁男性因花粉过敏导致严重过敏反应,出现呼吸困难 和血压降低。
紧急处理:在急救过程中,医生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注射,并口服苯海拉 明(50毫克),同时进行氧气供给和静脉补液。
案例导入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患者,男,司机,因花粉过敏前来就诊,因急于开车执行任务,医生拟 予氯雷他定片口服。处方如下:氯雷他定片10mg×3片,用法:口服, 10mg/日。
请思考: 1.氯雷他定的用药依据是什么? 2.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
【药理作用】
药理千古事,学无止境心。
1.抗组胺作用 H 1 受体阻断药能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H 1 受体, 对抗组胺引起的胃肠道、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等效应。对组胺引起的毛细 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限性水肿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仅能部分对抗由组胺 引起的降压作用和对心脏的作用。
组胺及抗组胺药-药理学课件
![组胺及抗组胺药-药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dd33254852458fb770b5624.png)
药物相互作用
•西米替丁肝药酶抑制剂 硝苯地平、利多卡因、奎尼丁、普 鲁卡因胺、苯妥英钠、华法林、氨茶碱 •西米替丁与二甲双胍竞争分泌系统
大纲要求
掌握H1组胺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 应用
熟悉5-羟色胺阻断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熟悉常用前列腺素药物及临床应用
A型题
1. 属于自体活性物质的是
A.组胺, 去甲肾上腺素 B.5-羟色胺,肾上腺素 C.组胺,前列腺素 D.肾上腺素,乙酰胆碱 E.白三烯,甲状腺素
答案
答案
X型题
16. H1组胺受体阻断药的药理 作用包括 A. 对抗组胺引起的支气管、胃 肠道平滑肌的收缩 B. 抑制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 张和通透性增加 C. 部分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 张和血压降低 D. 镇静嗜睡,防晕止吐 E. 镇痛、麻醉、抗癫痫 17. H1组胺受体阻断药的临床 应用正确的是 A.可首选用于荨麻疹、枯草热、 过敏性鼻炎等局部变态反应性 疾病 B.对昆虫咬伤所致的皮肤瘙痒 和水肿有良效 C.用于晕动病、放射病等引 起的呕吐 D.对支气管哮喘和过敏性休 克效果好 E.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镇静 作用弱,不良反应少,是其优 点
第Hale Waihona Puke 十九章组胺及抗组胺药组胺(histamine)
组胺广泛存在于全身组织的肥大细胞及 循环的嗜碱性粒细胞中,而以心肌、皮肤、 胃肠道和肺脏的含量为多。
组织中的组胺则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 碱粒细胞的颗粒中。 组胺在生理功能调节、炎症和变态反应等 病理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是体内非常重要的 自体活性物质。
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心血管系统反应为主,
严重过敏性休克7例,心律失常5例,心律
失常者中4例为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
阿司咪唑有严重的药物相互作用:
组胺与组胺药课件
![组胺与组胺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96eae8c8d376eeaeaa31bd.png)
组胺与抗组胺药
什么是组胺? 组胺的受体有哪些?激动后有哪些反应? 抗组胺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抗组胺药的分类与比较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什么是组胺?
组氨酸脱羧而形成 在中枢系统,组胺是由特定的神经所合成 在外周,组胺主要储存在肥大细胞内 理化刺激 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脱颗粒
释放组胺
与组胺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不良反应
镇静,嗜睡, 乏力 口干、厌食、便秘 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 代谢受抑制时,可引 起尖端扭转性心律失 常。
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特点: (与第一代相比)
大多长效 无嗜睡作用 对喷嚏、清涕和鼻痒效果好,而对鼻塞效果 差
补充两句
在H1受体阻断剂中 苯海拉明:最早,中枢抑制作用最强,阻断持续时间最短 苯茚胺对中枢略有兴奋作用 在H2受体阻断剂中 西米替丁对肝药酶抑制强度最大 雷尼替丁在肝脏代谢的比例最大
区别:第一代可透 过血脑屏,有中 枢抑制作用。第一 代有抗胆碱作用
第二代无以上作用, 但部分药物有心脏 毒性
药理作用 阻断H1受体
中枢抑制作用 (第二代无) 抗胆碱样作用 (第二代无)
临床应用 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 病,如荨麻疹、过敏性 鼻炎 异丙嗪可与平喘药氨 茶碱配伍使用 晕动病、放射病引起 的呕吐
组胺的受体
H1 H2
胃酸分泌
H3
H4 正在研究
血管内皮:小动、静脉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脑:中枢兴奋,易化学习记忆过程
2-甲基组胺 英普咪定 α-甲基组胺
H1受体阻断药
第一代: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 · · · · · 第二代: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开瑞坦)· · · · · ·
什么是组胺? 组胺的受体有哪些?激动后有哪些反应? 抗组胺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
抗组胺药的分类与比较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什么是组胺?
组氨酸脱羧而形成 在中枢系统,组胺是由特定的神经所合成 在外周,组胺主要储存在肥大细胞内 理化刺激 过敏反应 肥大细胞脱颗粒
释放组胺
与组胺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不良反应
镇静,嗜睡, 乏力 口干、厌食、便秘 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 代谢受抑制时,可引 起尖端扭转性心律失 常。
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特点: (与第一代相比)
大多长效 无嗜睡作用 对喷嚏、清涕和鼻痒效果好,而对鼻塞效果 差
补充两句
在H1受体阻断剂中 苯海拉明:最早,中枢抑制作用最强,阻断持续时间最短 苯茚胺对中枢略有兴奋作用 在H2受体阻断剂中 西米替丁对肝药酶抑制强度最大 雷尼替丁在肝脏代谢的比例最大
区别:第一代可透 过血脑屏,有中 枢抑制作用。第一 代有抗胆碱作用
第二代无以上作用, 但部分药物有心脏 毒性
药理作用 阻断H1受体
中枢抑制作用 (第二代无) 抗胆碱样作用 (第二代无)
临床应用 皮肤黏膜变态反应性疾 病,如荨麻疹、过敏性 鼻炎 异丙嗪可与平喘药氨 茶碱配伍使用 晕动病、放射病引起 的呕吐
组胺的受体
H1 H2
胃酸分泌
H3
H4 正在研究
血管内皮:小动、静脉扩张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脑:中枢兴奋,易化学习记忆过程
2-甲基组胺 英普咪定 α-甲基组胺
H1受体阻断药
第一代:苯海拉明、氯苯那敏(扑尔敏)· · · · · · 第二代:西替利嗪、氯雷他定(开瑞坦)· · · · · ·
抗皮肤过敏药ppt课件
![抗皮肤过敏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6ec305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09.png)
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等
小结
常用抗过敏药的药理作 用和临床应用
思考题
问答题: 1.H1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2.常用H1受体阻断药有哪些?在美容
方面的应用。
性皮炎、银屑病等
色甘酸钠(咽泰)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释放过敏介质 干粉吸入控制过敏性鼻炎 外用治疗皮肤瘙痒、慢性湿疹 滴眼液治疗结膜炎
酮替芬(噻喘酮)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阻断H1受体的作用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增强β2受体激动药的平喘作用 用于各型哮喘的防治、过敏性鼻炎、
【临床应用】
外用:荨麻疹、寻常痤疮、各种瘙 痒症、妇女多毛症、带状疱疹等
雷尼替丁(呋喃硝胺)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阻断H2受体作用是西咪替丁的
5~10倍 作用同西咪替丁 不良反应少
二、抗5-羟色胺药
赛庚啶 【药理作用】 阻断5-羟色胺受体 阻断组胺H1受体 抑制中枢、抗胆碱 抑制饱食中枢
赛庚啶
抗皮肤过敏药
第八章 抗过敏药和抗炎药
炎症的病理变化 抗过敏药的用药目的
掌握: 常用抗过敏药的药 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一节抗过敏药
一、抗组胺药 二、抗5-羟色胺药 三、抗激肽药 四、过敏介质阻释药 五、其他
一、抗组胺药
组 胺
一、抗组胺药
H1受体阻断药 H2受体阻断
药
氯雷他定(克敏能、开瑞坦)
【临床应用】 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超敏
反应性疾病的治疗 【不良反应】 口干、嗜睡、乏力、恶心、食欲亢
进、体重增加等
三、抗激肽药
激肽的作用 抑肽酶
四、过敏介质阻释药
肉桂氨茴酸(曲尼司特)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稳定肥大细胞膜 抑制局部过敏反应 抑制瘢痕 治疗痤疮、瘢痕疙瘩、荨麻疹、过敏
小结
常用抗过敏药的药理作 用和临床应用
思考题
问答题: 1.H1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2.常用H1受体阻断药有哪些?在美容
方面的应用。
性皮炎、银屑病等
色甘酸钠(咽泰)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释放过敏介质 干粉吸入控制过敏性鼻炎 外用治疗皮肤瘙痒、慢性湿疹 滴眼液治疗结膜炎
酮替芬(噻喘酮)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阻断H1受体的作用 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介质 增强β2受体激动药的平喘作用 用于各型哮喘的防治、过敏性鼻炎、
【临床应用】
外用:荨麻疹、寻常痤疮、各种瘙 痒症、妇女多毛症、带状疱疹等
雷尼替丁(呋喃硝胺)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阻断H2受体作用是西咪替丁的
5~10倍 作用同西咪替丁 不良反应少
二、抗5-羟色胺药
赛庚啶 【药理作用】 阻断5-羟色胺受体 阻断组胺H1受体 抑制中枢、抗胆碱 抑制饱食中枢
赛庚啶
抗皮肤过敏药
第八章 抗过敏药和抗炎药
炎症的病理变化 抗过敏药的用药目的
掌握: 常用抗过敏药的药 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一节抗过敏药
一、抗组胺药 二、抗5-羟色胺药 三、抗激肽药 四、过敏介质阻释药 五、其他
一、抗组胺药
组 胺
一、抗组胺药
H1受体阻断药 H2受体阻断
药
氯雷他定(克敏能、开瑞坦)
【临床应用】 湿疹、荨麻疹、接触性皮炎等超敏
反应性疾病的治疗 【不良反应】 口干、嗜睡、乏力、恶心、食欲亢
进、体重增加等
三、抗激肽药
激肽的作用 抑肽酶
四、过敏介质阻释药
肉桂氨茴酸(曲尼司特)
【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稳定肥大细胞膜 抑制局部过敏反应 抑制瘢痕 治疗痤疮、瘢痕疙瘩、荨麻疹、过敏
第二十五章 组胺药和抗组胺药
![第二十五章 组胺药和抗组胺药](https://img.taocdn.com/s3/m/2cebc1aeb0717fd5360cdc20.png)
• 【不良反应】
有口干、胃部不适、恶心、头痛等,加重消
化性溃疡。支气管哮喘、孕妇慎用,小儿禁用。
第二节 抗组胺药 • 抗组胺药在体内与相应组胺受体结合而起 抗组胺作用。根据药物选择性不同,抗组 胺药可分为:H1受体阻断药、H2受体阻断 药、H3受体阻断药,本节仅介绍H1受体阻 断药。
第二节 抗组胺药 • 一、H1受体阻断药 常用H1 受体阻断药特点比较: 第一代药物:苯海拉明、异丙嗪、氯苯那敏 (扑尔敏)等,具有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 作用 第二代药物:西替利嗪(仙特敏)、阿司咪唑 (息斯敏)、氯雷他定等,具有长效、无 明显的镇静和抗胆碱作用等特点。
培他司汀 • 【药理作用】
1.扩张脑血管,尤其对椎动脉系统有较明显的扩张
作用,显著增加脑及周围循环血流量。
2.松弛内耳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减轻内耳淋巴性水
肿,消除内耳性眩晕耳鸣。
3.对抗儿茶酚胺的缩血管作用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 用。
培他司汀 •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内耳眩晕症、耳鸣、血管性头 痛及脑动脉硬化。也可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 管疾病,如脑血栓、脑栓塞、一过性脑供血不足 等。
一、H1受体阻断药
• 【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中枢抑制,嗜睡、乏力、 反应迟钝等。 2.消化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泻或便 秘等。 3.其他:烦躁、失眠、头痛等,阿司咪唑与特 非那定可引起心律失常。
二、H2受体阻断药
• 常用药物: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乙 溴替丁、尼扎替丁等 • 【药理作用】 阻断胃粘膜H2受体,抑制各种原因(组胺、 胆碱受体、五肽胃泌素、食物等)刺激的胃酸分 泌,促溃疡愈合。乙溴替丁尚增加表皮生长因子、 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的表达,促进上皮细胞增生。 •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
药理学课件第二十章组胺与抗组胺药
![药理学课件第二十章组胺与抗组胺药](https://img.taocdn.com/s3/m/c3c5f1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2.png)
【不良反应】
1. CNS反应:镇静、嗜睡、乏力等。用药期避免驾车、船及高空作业。阿司咪唑无此反应。 2. 消化道反应及头痛、口干。
阿司咪唑的不良反应 1.心律失常。大剂量可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2.过敏性反应。可出现药疹/过敏性休克,使用前应询问过敏史; 3.体重增加。避免长期使用; 4.转氨酶升高。肝功能不良的少数患者可出现AST、ALT升高,一旦出现需要停药。
第二十章 组胺与抗组胺药
组胺受体的分类及其生理效应:
H1:舒张血管,兴奋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 H2:促进胃酸分泌,胃蛋白酶↑;心脏↑ H3:负反馈调节组胺合成与释放
【药理作用】
腺体: 激动胃壁细胞膜上H2受体,使胃酸分泌增加,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通过激活AC,使CAMP增加,激活胃壁细胞膜上H+-K+-ATP酶(质子泵),泵出H+,使胃酸分泌。 平滑肌: 组胺激动平滑肌细胞膜上的H1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道平滑肌兴奋。
常用 H1受体阻断药作用的比较
H2受体阻滞药
【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约为75%,t1/2 为2 h,作用维持4 h。主要经肾排泄。西咪替丁可透过胎盘屏障和脑屏障。 药物: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等。
西咪替丁(cimetidine)
[药理作用]
抑制胃酸分泌:选择性阻断胃壁细胞H2 受体,拮抗胃酸分泌。也能抑制五肽胃泌素、M-R激动剂所引起的胃酸分泌及基础胃酸、食物和其他因素所致夜间胃酸分泌。
增强免疫:西米替丁阻断T细胞上的H2受体,减少组胺透生的抑制因子 (HSF) 生成,使淋巴细胞增殖,促进淋巴因子和抗体生成。
心血管系统 大剂量可拮抗组胺所致的心脏抑制和血管扩张。但抑制胃酸分泌的剂量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
抗组胺ppt课件
![抗组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69f2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1.png)
镇咳药按其作用机制分为
1 中枢性镇咳药 依赖性: 如可待因 非依赖性:右美沙芬,喷妥维林
2 外周性镇咳药 如苯唑那酯
外周性镇咳药
感受器 (化学、牵张)
(咽喉、气管、支气管、
效应器-咳嗽
肺、胸膜)受刺激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迷走神经)
咳嗽中枢
镇咳强度 成瘾性 其他作用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慎用
可待因
+++ +
药理作用 1.抑制多种参与哮喘发生的炎性细胞因 2.诱导炎症抑制蛋白和某些基因
20
一、抗炎性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GCS)
3.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和抗过敏作用 4.抑制气道高反应性 5.增强支气管及血管平滑肌对儿茶酚
胺的敏感性
21
一、抗炎性平喘药
糖皮质激素(GCS)
临床应用 慢性哮喘病人 优势 长期应用可减少或中止发作 不足 不能缓解急性症状 不能用于哮喘持续状态
镇痛 轻度收缩支气管 各种原因引起的 剧烈干咳 抑制呼吸中枢
中枢兴奋 哮喘性咳嗽 痰多、粘稠
喷托维林 右美沙芬
+
++
无
无
阿托品样作用 无
局部麻醉作用
上呼吸道炎症 干咳
引起的干咳
头昏、口干
便秘
青光眼
青光眼
痰多、粘稠 痰多、粘稠
可待因(codeine)
药理作用:镇痛,镇咳,呼吸抑制 1.镇痛作用是吗啡的1/7---1/10,而
5.对急性发作者与ß2受体激动剂合用, 作用增强
三、抗过敏平喘药
色甘酸二钠(Sodium Cromoglycate) 药理作用 1.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致敏介质
2.抑制非特异性刺激引起的支气管痉挛
30:组胺和抗组胺药
![30:组胺和抗组胺药](https://img.taocdn.com/s3/m/d501810c581b6bd97f19eaf4.png)
1. 心血管 对心肌收缩性的影响
─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 加强
对血管的影响
─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 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 扩张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加,引起水肿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渗出增加, 增加、 ─严重时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严重时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组胺
作用机制
H1受体兴奋 激活PLC 激活PLC 膜磷脂 DG IP3 内质网 Ca2+快 速释放
H1受体阻断药 激活PLA 激活PLA2 PGI2 EDRF 释放
激活PKC 激活PKC 平滑肌收缩
小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
2. 中枢抑制作用 乙基胺类能阻断中枢的 受体, 乙基胺类能阻断中枢的H1受体,拮抗组胺的 能阻断中枢的H 觉醒反应,产生镇静催眠作用。 觉醒反应,产生镇静催眠作用。 非乙基胺类无中枢镇静及抗胆碱作用 无中枢镇静及抗胆碱作用。 非乙基胺类无中枢镇静及抗胆碱作用。 3.其它作用 3.其它作用 苯海拉明、异丙嗪具抗胆碱作用,表现为镇 苯海拉明、异丙嗪具抗胆碱作用,表现为镇 静、镇吐。 镇吐。 ---镇吐作用 与抑制CTZ有关。 ---镇吐作用 与抑制CTZ有关 有关。 ---抗晕动病作用 可能与减少前庭兴奋和抑制 ---抗晕动病作用 迷路冲动有关。 迷路冲动有关。 ---外周抗胆碱作用 可引起阿托品样副作用。 ---外周抗胆碱作用 可引起阿托品样副作用。
药理作用
1. H1受体阻断作用
─ ─
─ ─
对抗组胺引起的平滑肌痉挛性收缩 对抗组胺引起的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的作用 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的作用 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 血管扩张, 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 性增加,局限性水肿作用 作用。 性增加,局限性水肿作用。 受体兴奋所致的胃酸分泌无影响 无影响。 对H2受体兴奋所致的胃酸分泌无影响。 仅部分对抗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仅部分对抗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等全身作 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等全身作 用
─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 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 加强
对血管的影响
─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 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 扩张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渗出增加,引起水肿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渗出增加, 增加、 ─严重时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严重时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
组胺
作用机制
H1受体兴奋 激活PLC 激活PLC 膜磷脂 DG IP3 内质网 Ca2+快 速释放
H1受体阻断药 激活PLA 激活PLA2 PGI2 EDRF 释放
激活PKC 激活PKC 平滑肌收缩
小血管扩张 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
2. 中枢抑制作用 乙基胺类能阻断中枢的 受体, 乙基胺类能阻断中枢的H1受体,拮抗组胺的 能阻断中枢的H 觉醒反应,产生镇静催眠作用。 觉醒反应,产生镇静催眠作用。 非乙基胺类无中枢镇静及抗胆碱作用 无中枢镇静及抗胆碱作用。 非乙基胺类无中枢镇静及抗胆碱作用。 3.其它作用 3.其它作用 苯海拉明、异丙嗪具抗胆碱作用,表现为镇 苯海拉明、异丙嗪具抗胆碱作用,表现为镇 静、镇吐。 镇吐。 ---镇吐作用 与抑制CTZ有关。 ---镇吐作用 与抑制CTZ有关 有关。 ---抗晕动病作用 可能与减少前庭兴奋和抑制 ---抗晕动病作用 迷路冲动有关。 迷路冲动有关。 ---外周抗胆碱作用 可引起阿托品样副作用。 ---外周抗胆碱作用 可引起阿托品样副作用。
药理作用
1. H1受体阻断作用
─ ─
─ ─
对抗组胺引起的平滑肌痉挛性收缩 对抗组胺引起的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的作用 平滑肌痉挛性收缩的作用 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 血管扩张, 对抗组胺引起的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 性增加,局限性水肿作用 作用。 性增加,局限性水肿作用。 受体兴奋所致的胃酸分泌无影响 无影响。 对H2受体兴奋所致的胃酸分泌无影响。 仅部分对抗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仅部分对抗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等全身作 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等全身作 用
组胺、抗组胺药物知识分享
![组胺、抗组胺药物知识分享](https://img.taocdn.com/s3/m/7829298b0c22590102029d77.png)
西咪替丁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约为75%,
血浆t1/2为2h。单次剂量作用约维持4小 时。主要经肾排泄,其中一半以上为原 形药,15%经肝脏代谢。西咪替丁可透 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亦可透过血脑屏 障。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能减轻疼痛, 促进愈合。对于胃肠道出血,特别是胃肠粘膜 糜烂引起的出血,西咪替丁对此有效,多采用 静脉滴注给药。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抗Hl受体作用 可完全对抗组胺引起
的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2.中枢抑制作用
可通过血脑屏障,有不同程度的中枢 抑制作用,表现有镇静、嗜睡。苯海拉 明和异丙嗪抑制作用最强,氯苯吡胺作 用最弱
止吐和防晕作用较强, 可能与中枢抗胆碱作用有关;
中枢抑制作用的产生: 可能是由于中枢H1受体被阻断,拮抗
组胺与抗组胺药
组胺和组胺受体激动药
组胺 (histamine)
•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以心肌、肥大 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皮肤、胃肠道和 肺脏含量为多,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是组胺能神经元的递质。
• 在生理功能调节、炎症和变态反应等 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体内重要 的自体活性物质。
• 组胺是速发型变态反应及局部炎症反 应的重要介质。组胺本身无治疗用途, 但其阻断药却广泛用于临床。
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 (cimetidine)、雷尼替丁 (rani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和尼扎 替丁(nizatidine)。它们均可选择性地阻断 H2受体,不影响H1受体。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1. 抑制胃酸分泌 2.心血管系统 西咪替丁能拮抗组胺对 离体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和正性频率作 用。
• 小剂量组胺皮内注射,可出现“三重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9
倍他司汀(betahistine,抗眩啶)
是组胺Hl受体激动药,能导致血管扩 张,但不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本品可 促进脑干和迷路的血液循环,纠正内耳 血管痉挛,减轻膜迷路积水。尚有抗血 小板聚集及抗血栓形成作用。
-
10
临床上用于: 1.内耳眩晕病,能消除眩晕、耳鸣、恶
心及头痛等症状,近期治愈率较高; 2.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3.多种原因引起的头痛。
• 引起人的胃蛋白酶分泌增加。
• 促进唾液腺、胰腺和支气管腺体的分泌, 但作用较弱。
-
5
2.兴奋平滑肌
•
激动平滑肌细胞Hl受体,使支气管
平滑肌收缩,引起呼吸困难,支气管哮
喘患者敏感。
• 组胺对动物胃肠道平滑肌有兴奋作用, 豚鼠回肠最敏感,可作为组胺生物鉴定 的标本。
-
6
3.扩张血管
•
激动Hl受体可使毛细血管扩张,毛细血管
也可治疗胃酸分泌过多症(卓—艾综合征, ZES)和食道炎。还能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免疫功 能低下的治疗和肿瘤的辅助治疗。
-
25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少,可有恶心、呕吐、腹泻和便秘等胃 肠道反应,还有头痛、眩晕、语言不清和 幻觉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有肾功能不 良的老年患者应用较大剂量时,可出现精 神紊乱,甚至昏迷。少数病人有粒细胞缺 乏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 最后,通过轴索反射致小动脉扩张,丘疹周围形 成红晕。
• 麻风病人由于皮肤神经受损,“三重反应”常 不完全,可作为麻风病的辅助诊断。
-
8
临床应用:
用于鉴别真假胃酸缺乏症。晨起空 腹皮下注射磷酸组胺0.25-0.5mg,无胃 酸分泌,即为真性胃酸缺乏症,见于胃 癌病人和恶性贫血。由于五肽促胃液素 的应用,组胺应用日趋减少。
-
11
组胺受体阻断药 (histamine antagonists)
指在组胺受体水平竞争性拮抗组胺作 用的药物。
-
12
根据药物对组胺受体的选择性不同:
分为Hl、H2和H3受体阻断药三类,Hl和 H2受体阻断药已广泛用于临床
H3受体阻断药目前仅作为实验研究的 工具药。
-
13
常用的Hl受体阻断药:
1.乙醇胺类:苯海拉明、茶苯海明 2.吩噻嗪类:异丙嗪、阿利马嗪 3.乙二胺类:曲吡那敏、美吡拉敏 4.烷基胺类:氯苯那敏、溴苯那敏 5.哌嗪类:布可利嗪、美克洛嗪 6.其他类:阿伐斯汀、阿司咪唑、赛庚啶
-
14
药理作用及机制
1. 抗Hl受体作用 可完全对抗组胺引起 的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作用。
1.多见镇静、嗜睡、乏力等中枢抑 制现象,以苯海拉明和异丙嗪为明显, 但不严重。驾驶员或高空作业者工作期 间不宜用。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无中枢 抑制作用。
-
20
2.消化道反应 口干、厌食.、恶心、 呕吐、便秘或腹泻等。
3.其他反应 偶见粒细胞减少及溶血 性贫血。美克洛嗪及布克力嗪可致动物 畸胎,孕妇不宜用。过量阿司咪唑还可 引起心律失常。
组胺与抗组胺药
-
1
组胺和组胺受体激动药
组胺 (histamine)
• 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以心肌、肥大 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皮肤、胃肠道和 肺脏含量为多,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 是组胺能神经元的递质。
-
2
• 在生理功能调节、炎症和变态反应等 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体内重要 的自体活性物质。
• 组胺是速发型变态反应及局部炎症反 应的重要介质。组胺本身无治疗用途, 但其阻断药却广泛用于临床。
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水肿和全身血液浓缩。
注射大剂量组胺,可发生强而持久的血压 下降,甚至休克。组胺引起的心率加快是由于 反射和组胺对心脏的直接作用引起的,后者主 要是通过H2受体介导的。
-
7
• 小剂量组胺皮内注射,可出现“三重反应”:
• 毛细血管扩张出现红斑;
•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在红斑上形成丘疹;
-
3
组胺受体有Hl、H2和H3三种亚型。
• 组胺激活Hl受体,通过IP3、DAG介导产 生支气管及胃肠道平滑肌兴奋,毛细血 管通透性增加和部分血管扩张作用。
2-甲基组胺(2-methylhistamine)是特异的Hl受 体激动药。
-
4
组胺的药理作用
1.促进腺体分泌
• 激动胃壁细胞H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 酶,使细胞内cAMP水平增加,激活壁细 胞顶端囊泡膜上H+-K+-ATP酶,泵出H+, 具有强大的刺激胃酸分泌作用。
-
15
2.中枢抑制作用
可通过血脑屏障,有不同程度的中枢 抑制作用,表现有镇静、嗜睡。苯海拉 明和异丙嗪抑制作用最强,氯苯吡胺作 用最弱
-
16
止吐和防晕作用较强, 可能与中枢抗胆碱作用有关;
中枢抑制作用的产生: 可能是由于中枢H1受体被阻断,拮抗
脑的内源性组胺介导的觉醒反应。
-
17
临床应用
1.变态反应性疾病 对寻麻疹、花粉症、过敏性鼻炎等疗
-
21
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 (cimetidine)、雷尼替丁 (rani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和尼扎 替丁(nizatidine)。它们均可选择性地阻断 H2受体,不影响H1受体。
-
22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
1. 抑制胃酸分泌 2.心血管系统 西咪替丁能拮抗组胺对 离体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和正性频率作 用。
-
23
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替丁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生物利用度约为75%,
血浆t1/2为2h。单次剂量作用约维持4小 时。主要经肾排泄,其中一半以上为原 形药,15%经肝脏代谢。西咪替丁可透 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亦可透过血脑屏 障。
-
24
临床应用
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能减轻疼痛, 促进愈合。对于胃肠道出血,特别是胃肠粘膜 糜烂引起的出血,西咪替丁对此有效,多采用 静脉滴注给药。
西咪替丁有抗雄性激素作用,所以男性 病人可有乳腺增生,女性病人可发生溢乳 症。
-
26
5-羟色胺和抗5-羟色胺药
作为自体活性物质,合成和分布于肠嗜铬 细胞内,与ATP等物质一起贮存于颗粒内;
作为神经递质,主要存在于松果体和下丘 脑。可能参与睡眠、体温、痛觉和血压等多种 生理功能的调节。
效较好,可作为首选药物,常选用镇静 作用弱的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对昆虫 咬伤所致的皮肤瘙痒和水肿亦有良效。
-
18
2.防晕止吐
用于晕动病、放射病等引起的呕吐, 最有效的药物是茶苯海明;苯海拉明和 异丙嗪。
3.镇静催眠 某些具有明显镇静作用的H1 受体阻断药可短期用于治疗失眠。
-
19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