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治疗在主动脉外科的临床应用
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策略
.专家论坛•慢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策略李振江,张鸿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杭州310003)对于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目前指南已推荐腔内治疗作为治疗首选方案,但其具体的治疗决策受到时间分期、合并症(即是否为复杂性)和解剖形态(破口位置大小数目、真假腔形态、夹层累及范围、分支供血来源等)的影响。
其中,急性TBAD经过一定时间会演变至慢性B型主动脉夹层(chronic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cTBAD),病理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如夹层内膜片纤维化增厚僵硬,真假腔形态相对固化,部分病例假腔可瘤样扩张形成慢性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导致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及假腔血栓化与急性TBAD相比存在明显差异,进而影响中远期疗效。
慢性主动脉夹层在传统意义上是病程超过2周的主动脉夹层,急性与慢性的分界是根据尸检发现74%的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于最初14d内来确定。
但此种分期方法不利于描述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和判断患者预后。
近期的VIRTUE注册研究将主动脉夹层按时间分为急性期(病程<15d)、亚急性期(病程为15~92d)和慢性期(病程>92d),并发现急性期与亚急性期夹层患者主动脉重塑情况类似,这说明主动脉夹层在发病92d内采用TEAVR仍表现出较好的可塑性⑷。
最新的欧洲共识则推荐将主动脉夹层分为急性(W14d)、亚急性(15-90d)和慢性(>90d)三期,以便于指导治疗决策叫1腔内治疗指征目前,慢性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指征、手术方案选择、TEVAR治疗后的中远期疗效及主动脉重塑规律均存在争议,也一直是国际上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治疗指征方面,指南和共识推荐cTBAD的干DOI:10.3969/j.issn.1674-7429.2021.01.003基金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2000430);2.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C03013);3.浙江医药卫生重大科技计划一省部共建项目(2020380400,WKJ-ZJ-2003)通讯作者:张鸿坤,电子邮箱:**************预指征包括⑶:①夹层动脉瘤>5cm,每年增大速度>5mm;②内脏器官灌注不良;③难以控制的高血压或反复胸背痛和腹痛;④夹层动脉瘤濒临破裂或已破裂。
腔内人造血管内支撑术在血管外科中应用
() 1近端瘤颈长度大于 1 ~c . 2m。( ) 5 2 选用直形腔 内人
造血管时远端瘤颈长度大于 1 — c . 2m。( ) 5 3髂股动脉管腔必
须允许 支架 一人造血管 复合体通过 ( 必要时可 以采取手 术 ) 4 髂动脉不能过度扭 曲。( ) 。( ) 5 异常重的动脉如副肾动 脉必须不在病变的腹 主动脉 内。 6 肠系膜下动脉不是肠道 () 主要的供血来源。 7 主动脉与近端瘤颈之间角度不应超过 () 6 5 0 7 。本组 1 例病人由于髂动脉过度扭 曲, 造成 内支架 一 人造血管 一导鞘复合体通过十分 困难。
例左髂股动脉重度狭窄消失 , 动脉血管恢复正常 口径 , 造 人 血管通 畅。 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 , 8 体温波动在 3 — 78 7 3 .℃,
平均尿量 6 m/ ,创 口无渗血 ,足背动脉或桡动脉搏动 良 0l h 好 。病人术后 2 4小时进食 ,8小时下床活动 , 4 术后第 6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叉 处准备确定位置前用导丝测量 出肾动脉至髂 动脉分叉的 实际长度 , 来决 定腔内人造 血管 的规格 和类型 。 然后全 身用 肝素化后 , 横行 切开右股 动脉前壁 , 再导 丝将 内支架 一人造 血管 一导鞘 复合体送人腹 主动脉 ,至肾动脉开 口下方 固定 并准确释放 , 用低压球来逐渐扩张人造血管。
中国中医药咨讯
J u l f iaT a i o a hn s dcn fr to o ma n r dt n C ieeMe iieI omain o Ch i l n
21年 1 01 月上 第 3卷 第 1 期
J n ay 01 Vo. No1 a u r 2 1 1 3 .
下 动脉瘤采用臂丛 N阻滞麻 醉 ; 例左髂 股动脉重 度硬化 1
腔内修复术治疗钝性主动脉损伤临床分析
腔内修复术治疗钝性主动脉损伤临床分析孙磊; 秦涛; 吴海卫; 张雷; 王常田; 李德闽; 王康【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9(021)012【总页数】4页(P885-888)【关键词】钝性主动脉损伤; 夹层; 腔内修复【作者】孙磊; 秦涛; 吴海卫; 张雷; 王常田; 李德闽; 王康【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心胸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2钝性主动脉损伤(blunt thoracic aortic injury,BTAI)少见但病死率高,常由交通事故或高处坠落导致,是钝性创伤死亡的常见原因[1]。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的提高,BTAI检出率逐步上升。
其外科治疗包括开放手术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
近年来报道TEVAR因其较低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已取代开放手术成为治疗BTAI的主要手段[2]。
笔者医院5年前就腔内隔绝治疗创伤性主动脉夹层作了病例报告[3],现进一步总结TEVAR治疗BTAI的临床经验和近中期随访结果。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本组BTAI患者23例,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8~76岁,平均49.1岁。
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17例,高处坠落伤3例,其他伤3例。
合并高血压患者4例(17.3%)。
合并胸腔积液21例(91.3%),肋骨骨折16例(69.6%),胸腰椎骨折7例(30.4%),四肢骨折12例(52.2%),颅脑损伤8例(34.8%)。
患者均经主动脉CT 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确诊,主要明确BTAI分级、破口及位置、夹层累及范围、内脏分支血管情况等。
根据CTA及血管外科学会(society for vascular surgery,SVS)分级,Ⅱ级2例(8.7%),Ⅲ级21例(91.3%),无Ⅰ级和Ⅳ级患者。
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型腹主动脉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Abstract:Keywords:To observe the short-term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repair in complicated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AAA).Clinical data of 11complicated AAA cases underwent endovascular repair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between January 2009and June 2012.Endovascular repair and bifurcation stent implantation were performed successfully on all cases.Type I endoleak was sealed by simple balloon dilatation and cuffing in two patients during operation.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12months.Only on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type I endoleak treated by balloon dilatation and cuffing 3months postoperation,the others had no endoleak,stent displacement and thrombosis.Endovascular repair can achieve a good short-term efficacy in complicatedAAApatients.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endovascular repair;balloon dilatationObjective Methods Results Conclusion 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型腹主动脉瘤的近期疗效观察黄水传,黎思毅,张 智,张远起,黄胜超,李建文,陈小东(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广东湛江)524001Short-termresultsofendovascularrepairincomplicatedabdominalaorticaneurysmHUANG Shui-chuan,LI Si-yi,ZHANG Zhi,ZHANG Yuan-qi,HUANG Sheng-chao,LI Jian-wen,CHEN Xiao-dong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dong Medical College,Zhanjiang 524001,China)收稿日期:修订日期:作者简介:通讯作者:2012-08-302012-10-19(1979)E-mail gdyfywjk@ ;黄水传-,男,硕士,主治医师。
主动脉夹层路径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临床路径(2011年版)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ICD-10:I71.0-I71.2)行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ICD-9-CM-3:38.44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症状:可有乏力、胸闷、胸痛等症状,也可无明显症状。
2.体征:多无明显的阳性体征,可予胸腹部闻及收缩期杂音。
3.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CT 或MRI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心脏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四)标准住院日通常≤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71.0-I71.2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疾病编码。
2.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夹层瘤样扩张,直径大于5cm。
3.主动脉窦部正常,主动脉弓部正常,主动脉瓣无明显病变。
4.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评估)≤14天工作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3)心电图、胸部X线平片、超声心动图、CT或MRI。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如心肌酶、大便常规、冠状动脉影像学检查(CT或造影)(有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及年龄≥50岁患者)、血气分析和肺功能检查(高龄或既往有肺部病史者)、腹部及外周血管超声检查等。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选择用药。
可以考虑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总预防性用药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腔内修复联合远端限制性支架术中及远期临床效果评价
DOI:10.3969/j.issn.l007-5062.2021.04.011•临床论著•B型主动脉夹层的主动脉腔内修复联合远端限制性支架术中及远期临床效果评价李昊锟姜维良李宪伟陈哲[摘要]目的:研究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联合远端限制性支架(RS)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的中、远期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8年1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接受TEVAR或TEVAR+RS治疗的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共239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185例,女性54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4.2±10.7)岁。
TEVAR组111例,TEVAR+RBS组128例。
手术成功率100%。
TEVAR+RS组较TEVAR组支架远端新发破口(dSINE)发生率明显降低[14/111(12.6%)"s.2/128(1.6%),P=0.0007],同时主动脉假腔重构也明显优于TEVAR组。
结论:应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联合RS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dSINE发生,并且有利于主动脉夹层假腔重构,具有良好的中-长期疗效。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支架源性新发破口;限制性支架[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062(2021)04-354-07prevention of distal stent graft-induced new entry after endovascular repair for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plus restrictive stent LI Haokun,JIANG Weiliang CHEN Zhe,LlXian-wEI 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150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with a distal restrictive stent(RS)in the treatment of B type aortic dissection in Medium and long-term clinical effects.Methods:The data of patients with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who received TEVAR or TEVAR+RS treatment in the VascularSurgery Department of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une2010to December2018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A total of239patients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including185males(185/239,77.4%)and54females(54/239,22.6%),aged from24to80years old,with an averageage of(54.2±10.7).There were111cases in the TEVAR group and128cases in the TEVAR+RBS group.Technical success rate100%.The incidence of distal induced New entry(dSINE)of TEVAR+RS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TEVAR group[14/111(12.6%)vs.2/128(1.6%),P=0.0007],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false aortic cavity was also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EVAR group.Conclusions:Theapplication of thoracic aortic endovascular repair combined with restrictive stent(RS)in the treatment of B-typeaortic dissection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reduce dSINE occurrence,but also be beneficial to the reconstruction ofthe false cavity of aortic dissection,with good median-long-term efficacy.[Keywords]Aortic dissection;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Distal stent graft-induced newentry;Restrictive stent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极为凶险的致死性疾病。
介入技术在血管外科应用的进展-争议与共识
介入技术在血管外科应用的进展-争议与共识前言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手术相关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
近30年来,得益于介入材料和器械的发展,腔内治疗已经成为血管外科的重要治疗手段。
然而,在其突飞猛进的发展的同时,也凸显了不少的问题,值得去思索。
本文就介入技术在血管外科主要疾病中的进展情况进行概述,并着重评述其发展过程中所达成的共识以及尚存在的争议。
主动脉疾病1.胸主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Aneurysm, TAA)和胸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对于瘤体两端具有足够锚定长度的TAAA,腔内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能够显著降低了传统TAAA开放手术治疗的死亡率[1]。
AD 腔内治疗的优势同样体现在复杂型急性,非复杂型亚急性和慢性Stanford B型AD的修复。
其修复的目的在于:封堵近端原发撕裂口,恢复真腔血供,减小假腔压力。
目前,用于TAA的支架也用于亚急性Standford B型AD的治疗。
常用的支架包括Medtronic公司的Talent、Aneurx和Valiant支架,Cook 公司的Zenith TX2支架,Bolton Medial公司的Vanguard和RelayTM 支架,Gore公司的TAG支架,中国先健公司的Ankura,上海微创公司的Hercules-T等。
支架型号的选择,通常需要参考术前影像学资料和术中主动脉造影测量的结果。
一般来说,TAA支架选择的直径应该大于近端锚定区主动脉直径的20%-30%。
对于急性和亚急性AD者,支架的直径应该不超过破口近端主动脉的直径的10%为宜,以减少支架径向力对于内膜的损伤[2,3];对于慢性AD形成夹层动脉瘤者,支架的直径应该大于破口近端主动脉直径10%-20%为宜,以减少移位和内漏的发生[4]。
1.1锚定区不足的处理介入治疗TAAA和AD时,覆膜支架近端需有大于1.5cm的锚定长度,对于缺乏足够锚定区的患者,可以采用烟囱支架、开窗技术以及分支支架技术保证主动脉弓分支动脉供血,并增加近端锚定区的长度。
外科主动脉疾病杂交手术临床诊疗精要
外科主动脉疾病杂交手术临床诊疗精要主动脉病变尤其是主动脉夹层是极其凶险的疾病,发病急,病情危重,病程短,病死率高,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必须尽快手术治疗。
所谓的杂交手术是传统开放式手术和腔内隔绝手术的结合,极大地扩展了腔内隔绝手术的适应范围,既简化了手术方法,又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适应证1.非主动脉置换式杂交手术主要是针对夹层逆行累及弓部血管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破口位于主动脉弓且未逆行侵犯升主动脉、冠状动脉的弓部夹层和极少数破口位于升主动脉远端且夹层尚未侵犯升主动脉近端的DeBakeyI 型夹层。
术中先对夹层累及的弓部分支血管头臂干、左颈总、左锁骨下动脉进行不同方法的人工血管旁路重建,再对主动脉进行腔内修复。
因不涉及升主动脉的置换,称为非主动脉置换式“杂交”手术。
2.主动脉置换式杂交手术如DeBakeyI型夹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内膜撕裂口位于升主动脉,夹层累及左、右冠状动脉开口,或头臂血管严重受损的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马方综合征合并DeBakeyI型主动脉夹层,称为主动脉置换式“杂交”手术。
二、手术要点、难点及对策1.非主动脉置换式杂交手术此类“杂交”手术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若撕裂口位于右头臂动脉开口区或其附近,则需开胸行升主动脉一左右颈总动脉一左一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再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②若撕裂口位于左颈总动脉开口区,可开胸行升主动脉一左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动脉“Y”形人工血管旁路术,或经颈部切口左一右颈总动脉及左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再行腔内隔绝术。
③若撕裂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区或其附近,则先行左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
上述情况若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环血供代偿良好,则可不必重建而直接封闭左锁骨下动脉。
A.升主动脉一左右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B.左一右颈总动脉及左颈总动脉一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主动脉腔内隔绝术2.主动脉置换式杂交手术主要方法为在常温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并使用人工血管重建升主动脉一弓部分支血管旁路,再行腔内隔绝治疗。
经皮桡动脉穿刺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治疗上的临床应用
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现状及进展
、
胸 主动脉 腔 内修 复术
或全部弓上分支血管开 口。以往人们认为直接覆盖
左 锁骨下 动 脉安全可 靠 , 但 随着 临床病 例 的增 加 , 直
接 覆盖左 锁 骨下动脉 所带来 的并 发症 逐渐 引起人 们
胸 主动脉腔 内修 复术 ( t h o r a c i c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a o r — t i c r e p a i r , T E V A R) 治疗 范 围包 括 主 动 脉 夹 层 、 主 动 脉穿 通性 溃疡 、 主动脉 壁 问血肿 、 胸主动 脉瘤及 假性
治疗 主动脉 夹层 , 已经 显示 出其 巨大 的优越 性 , 取得 了比较令 人 满 意 的近 中期 疗 效 。国 内熊 江 等 对 腔 内修复术 治疗 S t a n d f o r d B型 主 动脉 夹 层 的 1 3 0 4 例 患者进 行 了 Me t a分 析 , 结 果 显 示 技 术 成 功 率 达 9 9 %, 3 0 d病死 率 为 2 . 6 %, 假 腔 血 栓 化率 9 2 . 9 %。 国外 P a r k e r 等 分 析 了腔 内修复 术治疗 9 4 2例复 杂 S t a n d f o r d B型主 动脉 夹层 的结 果 , 结 果 显 示 院 内病 死 率为 9 %, 急诊 中转外 科 手 术 率 为 0 6 %, 在 随访
・
主 动 脉 腔 内修 复 术 专 栏 ・
( 述评 )
主 动脉 疾 病 腔 内治 疗 现状 及 进 展
黄连 军
[ 关键词 ]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腔 内修复术 ; 介入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1 1 5 4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7 - 5 0 6 2 ( 2 0 1 3 ) 0 6 - 6 9 8 - 0 2
动脉旁路辅助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动脉瘤的术后监护
N U- J Chn PLA ? i S
A
‘
r 2 l 2 ( B) O 2, 9 4
动脉旁路辅助腔 内修复术治疗 主动脉 弓部夹层 动脉瘤 的术后 监护
梁瑜 , 可 翠 , 晓 宁 向 杨
( 都 军 区总 医 院 心 胸 外 科 I U, 川 成 都 6 0 8 ) 成 C 四 1 0 3
2 3 抗 凝 治疗 人 工带 膜支 架置 入 后 , 防止 血栓 . 为 形成 , 后 3个 月 内 需 抗 凝 治 疗 。术 中 肝 素 化 术 (. ~ 1mg k ) 术 后第 1天 开 始 口服 肠 溶 阿 司 匹 08 /g ,
林, 根据 凝血 酶原 时 间 ( r tr mbnt , T) 活 p oh o i i P 及 me
术 时间 长 、 中操作 多 , 易 发 生感 染 , 旦 感 染 后 术 极 一 果严 重 。术 中术 后 均 严 格 执 行 无 菌操 作 , 时应 用 同 有效 抗 生素 , 一般 3d即停 用 , 严密 监测 体温变 化 。
2 5 并 发 症 的监 测 及 护 理 .
颈 总动 脉及 左锁 骨 下 动 脉 开 口 , 主 动脉 血 流 全 部 使
根据 患 者血压 及 时 调 整 药物 剂量 , 步过 渡 到完 全 逐 口服替代 静 脉用药 。
者 , 得 良好 效果 , 取 现将 术 后监 护体 会报 告如 下 。
1 临 床 资 料
1 1 一般 资 料 所 有 病 例 均 为男 性 , 龄 4 ~ 6 . 年 9 7 岁, 中位 年 龄 5 7岁 。术 前 均 接 受 电 子 束 断 层 扫 描
应 用 。但 由于 主动 脉 弓生 理 弯 曲和 弓上 三支 头 臂 动 脉所供靶 器官 的特 殊性 , 瘤体 或夹 层破 口上 缘距 左 锁 骨下动 脉 开 口< 1 5mm 曾被 认 为 是 E R 的 手术 禁 V
腔内隔绝术在主动脉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附10例报告)
3 6・
J un lfMiial vs e dc eF b 20 ,o 4, o 1 o ra o nm lI ai in ,e ,0 9 V1 N . y n v Me i .
腔 内隔绝术 在 主 动脉 瘤 治 疗 中 的临床 应用 ( l 报告 ) 附 0例
刘永春
( 西柳 州市人 民 医院心胸 外科 , 州市 5 50 ) 广 柳 4 0 1
1 资料 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 本组 1 0例患者 , 为男性 , 龄 4 8 均 年 9~ 3岁 ,
症处理对 策 , 满意后退 出所有导 管 、 丝 , 复动脉切 口, 导 修 按层
次缝合手术切 口。 12 2 胸 主动脉覆膜支架 置入 .. 在介入室 , 采用硬膜外麻醉 , 患者平 卧于 D A检查 台, S 留置导尿管 , 以右腹股 沟区为 中心常
全组 1 O例 病人 均 痊愈 出院 , 术后 1—6个 月复查 U G、 C
C 显示移植人 工支架形态 良好 , T, 血流通 畅, 无脑部并发症 、 无 2s 注人造影剂 , 行腹主动脉 D A, S 于工作站 回放图像观察 动脉 截瘫 , 术后住 院时间最少 6d 最长 4 , , 0d 平均 1 . , 86d 术后随访 瘤 的整体形态 , 定位双侧 肾动脉 , 了解 腰动脉 、 系膜 下动脉 、 肠 至今 , 病人恢复情况 良好 。 双侧髂内动脉 通畅 情况。选 择适 宜尺 寸的 覆膜 支架 , 切开 右 侧股动脉置人导管 , 于导管 内送 入 0 0 5Cl 2 0c .3 r × 6 m超硬 导 3 讨 f
主动脉腔 内隔绝术其原 理是在 主动脉瘤 腔 内植人 带膜支 架, 使瘤腔与血管腔 隔绝 , 重建 主动脉 血流 , 证重 要脏 器 的 保
真假双腔腔内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瘤样扩张的早期结果研究
Candy-plug“糖果夹”技术⑺。对于胸腹主动脉或腹 主动脉段的夹层远端扩张而言,内脏动脉的受累使 腔内治疗更具挑战。狭窄的真腔、发自假腔的内脏 动脉以及散在多发、口径不等的内膜破裂口等因素 使从真腔途径进行腔内治疗变得更加困难。海军军 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在实践中发现对于一些具有 特定解剖结构的夹层患者,可采用真假腔途径进行 干预,即在内脏动脉段从假腔侧隔绝破口,肾下主
【摘要】目的 评估真假腔途径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瘤样扩张的早期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 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8年4月至2019年12月10例接受真假腔干预治疗的主动脉夹层 术后远端瘤样扩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手术平均时间(126.0±38.5)min,围术期无 死亡和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7.1±&1)个月,患者内脏分支动脉均通畅,无狭窄或闭 塞。1例患者因骼动脉支架闭塞再干预治疗,无主动脉相关死亡。干预后真腔直径在腹腔干、肠系膜上 动脉、肾动脉和腹主动脉分叉处四个测量平面均显著升高(P<0.05);未见假腔进行性扩大,假腔直径不 同程度地减少。3例患者假腔完全血栓化,1例患者胸降主动脉段假腔完全血栓化,5例患者腹主动脉 假腔完全血栓化。结论真假腔干预治疗主动脉夹层术后远端瘤样扩张的早期结果满意,提供了一种 新的治疗策略。
件如下:①腹主动脉假腔最大平均
直径小于4 cm;②假腔供血的内 脏动脉直径与该动脉同平面的内
膜破口相差小于2 mm0 患者术前评估腹腔干动脉上
方1 cm处的假腔直径,并以此选 择假腔内支架尺寸,控制放大率在
10%左右。患者全身麻醉,采用 Seidinger技术分别穿刺双侧股动 脉。导入6F猪尾导管,分别于真假 腔内造影明确远端破口大小和分
主动脉弓部血管分支重建技术在复杂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主动脉弓部血管分支重建技术在复杂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杨继武; 王辉; 廖向群; 孙乐灿【期刊名称】《《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9(008)003【总页数】2页(P107-108)【关键词】主动脉弓部分支;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辅助技术【作者】杨继武; 王辉; 廖向群; 孙乐灿【作者单位】徐州市中心医院江苏徐州 221009【正文语种】中文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病例共40例,男3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8±5)岁,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及主动脉弓部的主动脉夹层28例,胸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及溃疡6例,升主动脉靠近无名处夹层2例,胸腹部动脉瘤4例。
合并高血压病35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14例,高脂血症8例,陈旧性脑梗死5例,肾功能不全4例。
其中4例外伤致夹层破口位于接近主动脉弓部小弯侧。
术前均经主动脉CTA检查明确诊断,部分病例在专业软件模拟重建获得更精确数据。
大部分病例都以急性胸背部疼痛,血压高急诊入院,入院后均入ICU予以控制血压心率镇痛等治疗。
一般不需急诊处理的病例常规按发病后2周-3周待急性期过后予以腔内修复。
1.2 手术方法麻醉:6例局部麻醉,其余均全麻。
手术情况:入路根据情况选择右股动脉或左股动脉,开窗的辅助左肘部切口显露肱动脉,左颈部切口显露左颈动脉,右颈部切口显露右颈动脉。
大支架选择的要求在夹层中基本OVERSIZE在0%-5%左右,动脉瘤或溃疡病变在10%左右。
胸主动脉支架主要选取MEDTRONIC和先健ANKURA。
19例选取烟囱支架技术:如左锁骨下单烟囱自左肱动脉入路,先预留鞘管待大支架放置完毕后放置裸支架或覆膜支架,保留左椎动脉。
左颈动脉双烟囱支架植入前需解剖左颈动脉,置入预留鞘管,同锁骨下动脉分支支架放置方法超出大支架5 mm-10 mm,放置时血压提高一般不需转流。
单双开窗技术。
体外开窗:所选覆膜支架在手术台体外上部分释放导入3D打印1:1无菌模型中。
微穿刺技术建立股动脉入路在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
微穿刺技术建立股动脉入路在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的应用效果何楠;王晓娜;陈忠;刘博文;唐小斌;寇镭;王盛;吴章敏;刘晖;张腾飞【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腹主动脉瘤腔内治疗(EVAR)时采用微穿刺技术建立股动脉入路与传统穿刺技术建立入路的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种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治疗的49例EVAR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7例(50条肢体)采用微穿刺技术建立股动脉动脉入路;22例(34条肢体)采用传统18G穿刺针穿刺建立入路,术后采用Perclose ProGlide血管闭合器止血.初期评价终点包括穿刺点局部血肿形成(≥2 cm)、假性动脉瘤形成、以及血管闭合器使用数量和术后CTA股动脉直径以及局部穿刺点组织厚度.结果:微穿刺组较传统穿刺组入路相关总并发症率低(P <0.005).血管闭合器使用数量相比传统穿刺法更少.结论:经皮穿刺EVAR修复术使用微穿刺技术建立动脉入路是安全有效的,其成功率较高,并发症率较低.【期刊名称】《心肺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8(037)007【总页数】4页(P663-665,669)【关键词】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微穿刺技术【作者】何楠;王晓娜;陈忠;刘博文;唐小斌;寇镭;王盛;吴章敏;刘晖;张腾飞【作者单位】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血管外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血管外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血管外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血管外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血管外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血管外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血管外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血管外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血管外科;10002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血管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随着血管外科疾病腔内治疗迅速发展,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的治疗在主动脉瘤治疗领域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但相关并发症日趋增多,临床上穿刺点的并发症较为常见。
主髂动脉闭塞的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
脉重度狭窄的近远期疗效.中华外科杂志,2001,39(7):5142 51614 Moore WS,K empczinski RF,Nelson JJ,et al.Recurrent carotid stenosis:results of the asymptomatic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study.Stroke,1998,29(10):20182202515 Sundt TM,Whisnant J P,Houser OW,et al.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effectiveness and durability of carotid endarterectomy.Mayo Clin Proc,1990,65(5):625263516 Moore WS,Barnett H J,Beebe HG,et al.Guidelines for carotid en2 darterectomy.A multidisciplinary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Ad Hoc Committee,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Circulation, 1995,91(2):566257917 符伟国,韩伟,王玉琦,等.转流管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1例报告).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9(1):2422618 Endovascular versus surgic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arotid stenosis in the Carotid and Vertebral Artery Transluminal Angio2 plasty Study(CAVATAS):a randomised ncet,2001,357 (9270):17292173719 Brooks WH,McClure RR,Jones MR,et al.Carot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versus carotid endarterectomy:randomized trial in a community hospital.J Am Coll Cardiol,2001,38(6):158921595 20 Alberts MJ,McCann R,Smith TP,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carotid stenting vs.endarterectomy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arotid stenosis:study design.J Neurovasc Dis,1997,2(2):2282 23421 Alberts MJ for the Publications Committee of the Wallstent Trial.Results of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vs carotid endarterectomy(abstr).Stroke,2001, 32(1):32522 Regarding“Carotid endarterectomy in SAPPHIRE2eligible high2 risk patients:implications for selecting patients for carotid angio2 plasty and stenting”.J Vasc Surg,2004,40(3):595259623 Roubin GS,Hobson RW,White R,et al.CREST and CARESS to evaluate carotid stenting:time to get to work!J Endovasc Thera2 py,2001,8(2):107211024 Roubin GS,Y adav S,Iyer SS,et al.Carotid stent2supported angio2 plasty:a neurovascular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stroke.Am J Cardiol,1996,78(3A):821225 K achel R.Results of balloon angioplasty in the carotid arteries.J Endovasc Surg,1996,3(2):2223026 Diethrich EB,Ndiaye M,Reid DB,et al.Stenting in the carotid artery:initial experience in110patients.J Endovasc Surg,1996,3(1):4226227 Wholey MH,Wholey M,Bergeron P,et al.Current global status of carotid artery stent placement.Catheter Cardiovas Diagn,1998, 44(1):12628 Wholey MH,Wholey M,Mathias K,et al.G lobal experience in cervical carotid artery stent placement.Catheter Cardiovasc In2 terv,2000,50(2):160216729 Veith FJ,Amor M,Ohki T,et al.Current status of carotid bifur2 cation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based on a consensus of opinionleaders.J Vasc Surg,2001,33(suppl2):S1112S116(2005-01-09收稿)作者单位: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100730)E2mail:liucw@文章编号:1005-2208(2005)04-0200-03主髂动脉闭塞的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刘昌伟 管 珩 叶 伟 刘 暴中图分类号:R6 文献标识码:A主髂动脉闭塞是指腹主动脉和髂动脉同时存在严重狭窄和(或)闭塞的血管病变,是血管外科常见而严重的疾病之一。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的临床疗效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0年1月 第6卷 第1期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6, No.1, Jan 20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机械牵张诱导主动脉夹层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的机制研究》(81670438)[作者简介]江德斌,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临床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心脏中心[通信作者]陈良万(Chen Liangwan ,corresponding author ),E-mail :chenliangwan@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覆盖左锁骨下动脉的临床疗效江德斌 陈良万 谢先标 戴小福 卢 衡 邱罕凡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福建省心脏中心,福建 福州 350001摘要: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 )中覆盖左锁骨下动脉(LSA )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283例因支架近端锚定区不足而选择性覆盖LSA 的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其中部分覆盖159例(A 组)、完全覆盖124例(B 组)。
随访及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
结果 28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围术期中两组患者各出现2例死亡。
两组患者在左上肢缺血发生率分别为3.77%和41.13%,头晕发生率分别为1.26%和37.10。
结论 TEV AR 术中选择性覆盖LSA 有一定的安全性及可行性,部分覆盖LSA 更为安全可靠,但要严格把握其适应证,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应选择重建LSA 血运。
关键词:左锁骨下动脉;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锚定区中图分类号:R654.3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9418/ki.issn2096-0646.2020.01.003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vering the left subclavian artery in the endovascularrepair of thoracic aortaJiang Debin Chen Liangwan Xie Xianbiao Dai Xiaofu Lu Heng Qiu HanfanDepartment of Cardiovascular Surgery, Xiehe Hospital,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Heart Center of Fujian Province, Fuzhou 350001, Fujian,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eft subclavian artery (LSA) in thoracic aortic endovascularrepair (TEV AR). Method From January 2007 to December 2017, 283 patients with selective coverage of LSA due to lack of proximal anchorage area of the stent were selected from the Unio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including 159 patients with partial coverage (group A) and 124 patients with complete coverage (group B). Follow up and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after treatment. Result The stent graft was successfully implanted in 83 patients, and 2 patients died in each group. The incidence of left upper limb ischemia was 3.77% and 41.13% i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incidence of dizziness was 1.26% and 37.10%,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Selective coverage of LSA in TEV AR has certain safety and feasibility, and partial coverage of LSA is more safe and reliable, but the indications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factors should choose to reconstruct LSA blood supply.Key words: left subclavian artery; thoracic aorta; endovascular repair; landing zone•论著•11 Journal of Vascular and Endovascular Surgery Vol.6, No.1, Jan 2020胸主动脉夹层和胸主动脉瘤多数以急性胸痛为首发症状,病情发展迅速,是临床上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临床应用研究:
在临床应用方面,腔内修复术在B型主动脉夹层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术前评估包括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和胸腹CTA等检查,以明确夹层的位 置、范围和程度。手术时机一般选择在急性期尽早进行,以降低夹层破裂的风险。
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完全腔内修复术和部分腔内修复术,具体取决于患者的病 情和术者经验。术后管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抗凝治疗、控制血压和疼痛等。
感谢观看
腔内治疗的基础研究:
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主要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术,通过股动脉或腋 动脉途径将覆膜支架送至夹层部位,封堵撕裂口,重建主动脉管腔。手术适应证 包括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慢性主动脉夹层及伴有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手术禁忌证包括夹层破裂、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外周血管疾病及凝血功能障 碍等。手术流程包括术前CTA检查、覆膜支架选择和植入、术后抗凝治疗等。手 术成功率高,但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主要包括支架移位、内漏、出血和感染等。
3、指导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 和药物治疗
细化分型对于指导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手术 治疗方面,医生需要根据病变部位和范围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如开胸手术、介 入治疗等。在药物治疗方面,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 案,例如抗凝、降压、降心率等药物治疗。
4、预测主动脉夹层的预后
手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严密的监护和护理。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控制疼痛、 预防感染、促进康复等。同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指导。
1、手术风险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手术风险包括:术中大出血、血管损 伤、栓塞等。医生需在手术前对患者的手术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并做好相应的预 防措施。
参考内容
基本内容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疾病,其治疗方式一直备受。近年来, 随着血管腔内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 段。本次演示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指南,以帮助医生更好地 处理此类疾病。
应用导丝环辅助技术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原位弓顶开窗1例报道
应用导丝环辅助技术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原位弓顶开窗1例报道于姝婷;陈少博;刘志丽;吴志远;李拥军【摘要】主动脉弓的解剖特异性是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限制因素。
主动脉弓走形不规则、弯曲角度大,难以保证覆膜支架充分的密封。
虽然覆盖主动脉弓上血管可以获得更好的近端锚定区,但这一步骤通常需要额外的搭桥手术,以保证锁骨下动脉或颈动脉的供血。
搭桥手术需要切开胸骨,无疑增加了手术的侵袭性。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预开窗和原位开窗技术,同时分支支架技术也正在研发中,国产的单一分支支架已在临床应用。
【期刊名称】《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03)001【总页数】3页(P641-643)【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原位开窗;主动脉弓重建【作者】于姝婷;陈少博;刘志丽;吴志远;李拥军【作者单位】[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10003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100032;;[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100032;;[2]北京医院血管外科,北京100730;;[2]北京医院血管外科,北京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1主动脉弓的解剖特异性是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限制因素。
主动脉弓走形不规则、弯曲角度大,难以保证覆膜支架充分的密封。
虽然覆盖主动脉弓上血管可以获得更好的近端锚定区,但这一步骤通常需要额外的搭桥手术,以保证锁骨下动脉或颈动脉的供血[1-2]。
搭桥手术需要切开胸骨,无疑增加了手术的侵袭性。
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预开窗和原位开窗技术,同时分支支架技术也正在研发中,国产的单一分支支架已在临床应用。
逆行原位开窗是腔内隔绝时重建被覆盖的主动脉弓分支的一个选择。
在这项技术中,覆膜支架首先被置入主动脉,然后通过被重建的血管逆行到主动脉弓,在支架上进行破膜穿刺。
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诊治分析
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诊治分析陈立国;陈海英【摘要】目的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疗效.方法通过对自2013年5月~ 2014年5月期间就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34例,进行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手段,即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治疗模式,治疗组采用腔内治疗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临床表现及康复情况,判断有利于患者康复的治疗模式.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一段时间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小于对照组,康复情况治疗组好于对照组.结论在保证整体数据统计符合统计学的前提下,采用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效果较好.%Objectiv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bserved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Method34 cases of tumor patients since May 2013 to May 2014 during the medical treatment of the abdominal aort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and treatment groups, using different treatment groups, namely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open treatment modalities,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endovascular treatment modalities, were observed in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recovery from surgery, the judgment in favor of patient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modalities. Results Two groups of patients treated with surgery, after a period of time after surger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in patients treated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In ensuring compliance with the overal premise of statistical data statistics, the use of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 is better.【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6)018【总页数】2页(P89-90)【关键词】腹主动脉瘤;临床;疗效【作者】陈立国;陈海英【作者单位】130700 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中心卫生院;130119 长春市净月区新立城镇卫生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2.2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临床诊治分析陈立国1 陈海英2【摘要】目的通过患者的临床表现,观察腔内治疗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腔内治疗在主动脉外科的临床应用
作者:丁伟董承伟郭玉林
李春友杜福田李加起丁维宝李森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和主动脉夹层(aqortic dissection,AD)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
手术切除同时重建腹主动脉血流是行之有效的传统治疗方法,目前择期手术死亡率低于5%,但对于合并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的高龄患者,其手术死亡率可高达40%;AD的传统手术风险更高,预后更差,手术死亡率可高达30%~50%[1]。
1991年阿根廷血管外科医生Parodi首先将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用于AAA治疗并获得成功,该技术使高危患者的救治成为可能。
2005年2月—2006年2月我院对5例患者实施腔内治疗,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5年2月—2006年2月共实施腔内治疗主动脉疾病5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7~79岁,平均年龄67岁。
其中AAA患者3例,AD(stanford B型)2例。
1例AAA造影发现远端瘤径1 cm,无法植入分支支架,遂行一短腹膜支架植入(cuff)封闭支架分支开口,同时行下肢股—股动脉转流(by-pass),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随访1年,未出现内漏,隔绝的瘤腔内血栓形成。
另1例AAA术后3 d 体温升高达38.2°C,考虑为移植后炎性反应,口服吲哚美辛后缓解,7 d出院;第3例AAA术后也恢复正常。
3例AAA患者瘤体均位于肾动
脉水平以下,属于肾下型。
1例AD术中见破裂口紧邻左锁骨下动脉,经造影证实双侧椎动脉供血良好,遂将左锁骨下动脉封堵,手术顺利,术后无脑缺血及左上肢缺血症状;另1例AD患者恢复正常。
2例AD 患者原发破口均位于胸降主动脉,未累及升主动脉,属于Stanford B 型。
2 结果
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内漏及脏器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
1例出现移植后炎性反应综合征,对症处理后缓解。
随访3~18月,无移植物移位及器官缺血,假腔内有血栓形成。
平均手术时间为110 min,平均失血量为10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7 d。
3 讨论AAA和AD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
AAA发病率约为:36.2/10万,男女比例为10:1,常见于老年人。
90%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直径>5 cm常见,瘤体破裂是极其凶险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63%[2]。
AD也称主动脉夹层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从而使主动脉分成真、假两个腔的一种病理改变。
未经治疗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约有65%~70%于发病3周内死亡。
AAA通常以肾动脉平面为界分为:肾上型和肾下型。
约95%为肾下型。
传统AD分型方法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Stanford 分型和Debakey分型[3]。
使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AD时,要确保移植物经夹层动脉瘤真腔导入,释放后完全封闭内膜破口,使主动脉血流只能经人工血管
流入夹层远端真腔,而夹层假腔内血液形成血栓,机化后增强主动脉壁结构。
操作过程首先将标记测量导管经左上肢动脉插入近心端造影,明确真、假腔。
测量瘤颈部近端管径,选备支架的大小型号。
凡是不累及升主动脉的夹层都可以经左锁骨下动脉进入主动脉真腔,随后,在股动脉插管锚定靶位,将支架推送器送至标定区释放支架封闭夹层漏口。
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完全可以达到胸主动脉重建术的治疗效果。
AAA腔内隔绝术的设计思想是将人工血管经远端浅表动脉导入,利用支架的弹性扩张力将人工血管无缝合固定于病变动脉两端的正常动脉壁,使高速、高压的动脉血流与扩张薄弱的动脉瘤壁隔绝,从而达到预防动脉瘤破裂的目的。
由于腹主动脉远端是分叉的髂动脉,可以采用在主干动脉送入支架主干至髂动脉连接部,再从对侧股动脉插入髂动脉连接短臂,使双侧髂动脉都有支架支撑。
在有一侧髂动脉狭窄或闭塞者可采用腹主动脉-髂动脉单臂型支架植入加股-股动脉转流的方法加以解决。
夹层往往发病凶险,在明确重要脏器无明显影响的情况下应果断处理,腹主动脉瘤术中灵活运用人工血管转流,可扩大手术指征,有助于顺利完成手术。
【参考文献】
[1] 汪忠镐,李鸣,张小明,等.血管腔内移植物治疗大动脉疾病的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2004,42(18):1116-1120.
[2] Uflacker R,Robison J. Endovascular treatment of
abdominal aorticaneurysms :a review[J]. European Radiol, 2001, 1l:739-753.
[3] Franco KL, Verrier ED. Advanced therapy in cardiac surgery[M].4th London : W B Saunders,1999,296-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