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MMA高吸油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合集下载

高吸油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高吸油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Cole fChe ity a d Ch m ia gi e i lge o m s r n e c 1En ne rng, o Ch ngq n nie st i g U v r iy
o ce c & Te h o o y C o g i g 4 1 3 , i a fS in e c n l g , h n qn 0 3 1 Ch n )
t la r l ea on y c yat sm om e s, , - e h e d c y a i e a r si i g a n,b nz lpe ox d si ta o r N N m t ylne ia r lm d sc os lnk n ge e oy r i e a nii t r,g l tn a ipe s nt e a i s d s r a
分 散 剂 用 量 2 8 , 油 体 积 比 8: , 度 8 . 水 i温 0℃ , 应 时 间 5h时 , 成 的 树 脂 吸 油性 能 最 好 , 甲 苯 的 反 生 对 吸 油 率 达 1 . / , 甲苯 和 四氯 化 碳 的 吸 附 量 也 在 1 / 6 5g g 对 0 g以上 。在 3h内 , 脂 基 本 达 到 饱 和 吸 油 状 g 树
高 吸油树 脂 的 制备 及 性 能研 究
原金 海 , 有 房 , 孙 曾广 鹏
( 庆科技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 庆 重 重 413) 0 3 1
摘 要 : 用 丙烯 酸 和 十二 ( ) 直 接 酯 化 法 制 备 丙 烯 酸十 二 酯 , 后 以 丙烯 酸 十 二 酯 和 丙 烯 酸 丁 酯 采 烷 醇 然 为单体 , , N N 亚 甲基 双 丙 烯 酰 胺 为 交 联 剂 , 氧 化 苯 甲 酰 为 引 发 剂 , 胶 为 分 散 剂 , 为 分 散 介 质 , 过 明 水 采

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

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

高吸油树脂材料的研究进展班级:姓名:学号:成绩:摘要介绍了高吸油树脂的分类和性能。

系统阐述了高吸油树脂的合成方法,讨论了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和分散剂对高吸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高吸油树脂,功能高分子材料,合成前言高吸油树脂作为一种新型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吸油种类多、吸油速率快、吸油倍率高、吸油而不吸水等特点,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开发与研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1 吸油材料的分类吸油材料根据其材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而根据吸油机理的不同又可分为吸藏型、凝固型(凝胶化型) 和自溶胀型[1 ]。

高吸油性树脂又可根据合成单体分为两大类[2 ]:一是丙烯酸酯类树脂。

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是常见合成单体,原料易得且聚合工艺较为成熟,可选用的酯以8个碳以上的烷基酯[3~5 ]为主,还有壬基酚酯以及2-萘基酯[6 ]等。

为了改进材料的内部结构,也常用丙烯酸乙酯或丁酯作为共聚单体。

另一类是烯烃类树脂。

烯烃分子内不含极性基团,该类树脂对各种油品的亲和性能更加优越。

尤其是长碳链烯烃对各种油品均有很好的吸收能力,成为国外研究的新热点。

吸油材料的分类及特性见表1 。

吸油速率与保油能力是高吸油树脂重要性能指标。

其吸油速率一般较慢,且依赖于油的粘度、单位重量树脂的表面积、树脂的形态、温度等因素。

例如,粒径数百微米的粒状树脂吸收高黏度油时约需10h才能饱和,而吸低黏度油10min就可以了。

温度对吸油速度影响很大,温度升高,油的扩散速度增加,吸油速度加快,反之亦然。

表1 高吸油树脂的分类及特性2 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研究进展高吸油树脂是以亲油类单体通过交联剂经适度交联而合成的低交联聚合物,常见的高吸油树脂主要有丙烯酸酯类树脂和烯烃类树脂两大类。

丙烯酸酯类树脂是以丙烯酸酯类单体聚合得到的高吸油树脂,亲油基(酯基) 和油分子的相互亲合作用而吸油是该类吸油树脂的设计依据。

酯基链越长则亲油能力越强。

快速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吸油性能研究

快速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吸油性能研究

品发粘现象更加严重 , 因此反应时间确定为 6 h.
2. 5 交联剂与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不仅交联剂种类影响树脂的空间结构 , 交联
剂用量也对树脂的空间结构有影响 , 从而影响其 图 3 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粒径与吸油率的影响
吸油性能. 从图 4 可见 , 在交联剂用量小于 1 % Fig. 3 The influence of react time on reaction ra2
项 目
温度/ ℃
பைடு நூலகம்
65
75
80
85
95
分散稳定性
稳定
稳定
稳定
易分层
要强搅拌
树脂外观
颗粒小/ 发粘 小颗粒/ 粘性 颗粒均匀/ 较硬 小块/ 较粘
粘接成块
吸油倍数
不能测
7. 5
21. 3
15. 8
不能测
树脂收率/ %
68. 1
85. 2
92. 3
93. 5
96. 0
注 : 实验条件同图 1 , 2 及表 1 , PVA - 1788 为 0. 2 %
的吸收实验中 , 混合碳原子单体合成的树脂 , 可以将饱和吸油时间减少至 20 min 以下 , 这为
吸油树脂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充分的保证. 实验结果见图 2. 图 2 表明 , 当树脂单体中 , 甲基丙
烯酸丁酯比例 ( w , 下同) 为 5 % , 十二脂至十四脂为 50 % , 十四脂至十六脂为 45 % , 树脂吸
时 , 树脂的吸油能力随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
tio , diameter of resin and oil absorption
当其用量大于 1 %时 , 树脂的吸油倍数随交联剂用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方法及性能研究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方法及性能研究

b o b n e i ’ r p r e s many t de b h n i g t r p t n a e gh o r o i fd a s r i g rsn S p o e t sWa i l su i y c a gn ep o r o d ln t f a b n l e o i d h o i n c n ak n . e u t s o e o l s r t n p w ro sn i 1 0 / o ou n . l e e R s l h w t i a o p i e fr i s 5. g g frtl e e s h b o o e
酸 甲酯 为单 体所 得 的树脂 对 甲苯 的吸 油率 只有 12/ ; 甲基 丙烯 酸 丁 酯 为单 体 所 得 的 树 脂 相 应 的 吸 油 率 .gg 以
张 王 陈 2 昀 , 先友 , 霞
( .河 南 大 学 药 学 院 , 封 45 0 ; 2 1 开 70 1 .泉 州 市 城 东 中 学 , 州 32 1) 泉 60 1

要 : 用 悬 浮 聚 合 法 , 水 为分 散 相 , V 采 以 D B为 交 联 剂 , P B O为 引发 剂 , 以价 格 低 廉 的 苯 乙 烯 、 基 丙 烯 酸 甲 酯 、 甲
me o i ae sds r d p a e D scos n iga e t n P siiao . f cino ihol h t d w t w tr i s h s , VB a rsl kn g n d B O a t tr Af t n hg i h a e p e i a ni e o
Ab ta t y t s fhg . b o bn e i a e n su id i i at l , s g s s e so oy r ain sr c :S n h i o i a sr ig r s h sb e td e t s ri e u i u p n in p lmei t s h n n h c n z o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聚合物

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烯丙酯聚合物,又称MMA-BA,是一种重要的合成树脂。

它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主要原料制成,具有很高的透明度,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各类塑料制品和涂料中。

MMA和BA是两种通过聚合反应合成聚合物的单体。

MMA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有极好的化学稳定性,易于聚合,制成的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BA是一种具有相似性质的化学品,用于加强MMA聚合物的韧性和耐热性。

MMA-BA聚合物的制备包括无溶剂反应和溶剂反应两种方式。

无溶剂反应通常采用自由基聚合反应,将MMA和BA 混合并加入合适的引发剂,通过高温、高压等条件下的聚合反应,制得MMA-BA聚合物。

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成品率高、反应温度低的优点,但其缺点为反应的选择性和工艺控制性能不能得到保证。

溶剂反应则先将MMA和BA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如甲苯、二甲苯等,再加入引发剂和调节剂,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该方法具有更加可控的化学反应过程,反应速度和反应控制性能都更高,是目前最常用的制备MMA-BA聚合物的方法之一。

MMA-BA聚合物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塑料制品、涂料、光学玻璃、医疗器械等。

其优良的物理性质让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需要高透明度、高强度、高稳定性的领域。

在塑料制品方面,MMA-BA聚合物可以制成各种规格、各种形状的制品,如工业保护眼镜、防护环境面罩、烟雾罩等。

它在制程中的高透明度让制品更具有沉淀感和大气感,让生产企业的产品更高端、更具美观度。

涂料中的应用,可以制成颜色透明的彩色涂料,亦可制成透明的涂料,具备较好的表面光洁度,广泛应用于大型外墙装饰、广告标识牌、标志装饰等。

光学玻璃方面,MMA-BA聚合物制成的透明玻璃是具备优良的光学性质,随着生产技术和原材料的不断改进,目前MMA-BA聚合物制成的透明玻璃已经可以取代传统的玻璃制品,用于各种光学器具和仪器中。

医疗器械方面,MMA-BA聚合物的生物相容性高、透明度好、表面平滑、稳定性较强等特点,促使人们在生产医疗器械中广泛使用该材料。

一种高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高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名称:一种高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荣敏杰,李振,许永升,于庆华,荣帅帅申请号:CN202111390512.X
申请日:20211123
公开号:CN113968942A
公开日:
20220125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吸油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于高分子聚合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将第一共聚单体加入至去离子水中混合均匀得到预聚水溶液,然后向所述预聚水溶液中加入复合引发剂,并通入氮气进行聚合反应,得到互穿聚合体;将所述互穿聚合体加入去离子水中,配制得到互穿聚合体水溶液;将所述互穿聚合体水溶液、第二共聚单体、白油、乳化剂、交联剂和过氧化物引发剂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向所述混合物中通入氮气并加入还原引发剂进行聚合反应,得到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高吸油树脂。

本发明制备的高吸油树脂具备优异的吸油效果、凝胶强度。

申请人:山东诺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港西六路以东、海港路以南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谭辉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吸油树脂合成方法

吸油树脂合成方法

吸油树脂合成方法
吸油树脂主要是指能够吸附油脂、有机溶液中的有机化合物、重金属
离子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一种聚合物。

其基本结构为交联聚合物,具有很
强的吸附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食品、制药等领域。

下面
介绍一种吸油树脂的合成方法。

合成步骤如下:
1. 材料准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二甲苯(Xylene)、十二
烷基硫酸钠(SDS)、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

2. 制备吸油树脂的前驱体:将MMA和Xylene混合,在加热的条件下
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加入SDS作为乳化剂,得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二甲苯)共聚物。

3.交联:将EGDMA添加到聚合物中,加入引发剂进行交联反应,将单
体与聚合物交联形成三维网络结构,生成吸油树脂。

4.脱水:将得到的吸油树脂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对水稳定的吸油树脂。

5.粉碎:将吸油树脂进行打磨、筛分处理,得到细小均匀的粉末状吸
油树脂。

6.包装:将吸油树脂粉末装入密封包装中。

以上吸油树脂合成方法中,如有需要,请在实验室或专业人员指导下
进行。

MMA-BA自由基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

MMA-BA自由基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

MMA-BA自由基共聚物的结构及性能罗通;王志东;徐若愚;龚方红【摘要】In this paper, random copolymer of methyl methacrylate and butyl acrylate was prepared via bulk polymerization. The influences of concentration of initiator, monomer ratio on the mechanical, optical, and other propertie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copolymers were characterized using ^1H NMR, DMA, and SEM. With the increasing content of butyl acrylate, the loss modulus decreased. When the content of butyl acrylate was 25%, the impact strength increased by 43 %, while light transmission remained at 92 %.%采用本体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MMA-BA)无规共聚物。

考察了引发剂、单体配比对聚合物材料力学、光学及其他性能的影响。

借助氢谱核磁共振、动态力学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

结果表明,随着BA含量的增加,共聚物的损耗模量降低,链段的内摩擦阻力减小,链段运动能力加强;当MMA/BA配比为75/25(质量比,下同)时,材料的冲击强度提高了43%,同时透光率保持在92%以上。

【期刊名称】《中国塑料》【年(卷),期】2011(025)012【总页数】5页(P26-30)【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自由基共聚;力学性能;结构【作者】罗通;王志东;徐若愚;龚方红【作者单位】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常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5.7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是刚性硬质无色透明材料,透光率达92%,雾度低于2%,是优质有机透明材料。

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第23卷 第2期2004年4月天 津 工 业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TIANJIN POLYTEC HNIC UNIVERSITYV ol.23 N o.2April 2004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收稿日期:2003-10-09 作者简介:封 严(1975)),女,河南省新乡市人,博士研究生;肖长发(1953)),男,天津市人,教授,导师.封 严,肖长发(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160)摘 要: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甲基丙烯酸酯类高吸油树脂,研究了交联剂、引发剂用量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合成高吸油树脂对氯仿、甲苯、二甲苯和煤油的饱和吸收率分别为40g/g 、26.5g/g 、25.5g/g 和5g /g ,且具有良好的保油率及浮油回收能力.关键词:高吸油树脂;交联剂;引发剂中图分类号:T Q342.86;T S102.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24X(2004)02-0004-03S 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high oil absorptive methacrylate resinFENG Yan,XIAO Chang -fa(School of M ater ial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 ineering,T ianjin Polytechnic U niversit y,T ianjin 300160,China)Abstract :A high oil absorptive r esin was synthesized by suspensio n polymerization using methy lacr ylate as monomer.T heeffects of amount of crosslinker,initiator on the oil absorpt ion capacity are studied.T he r esults show the oil ab -sorpt ion capacity of synthesized resins to chloroform,to luene,x ylene and kerosene can reach 40g /g ,26.5g /g,25.5g/g and 5g/g,respectively.A nd the resin has ex cellent abso rptiv e abilities of o il o n water surface and high oil retent ion.Key words :hig h oil absorpt ive resin;crosslinking agent;initiator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含油污水、废弃液以及油船、油罐泄漏等事故造成的河流、海洋等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传统的吸藏型和胶化型吸油材料,如粘土、木棉、纸浆等,无论是性能还是产量都不能满足废油回收和环境治理的要求,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性能吸油材料势在必行.日、美等许多国家的科学工作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1~9].高吸油树脂是近期得到广泛关注的一类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利用聚合物中的亲油基和油分子的相互亲和作用吸油,其吸油和保油能力都远远优于传统的吸油材料,可广泛应用于环保、工业、农业等各领域及日常生活中.这类高吸油树脂多以甲基丙烯酸酯为亲油单体,经适度交联制得,国外已可工业化生产[2].国内在此领域的研究与国外相比尚有较大差距,所合成树脂存在吸油速率慢、吸收倍率低等缺点,且目前对高吸油材料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粒状树脂方面,由于其形状的局限性,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发展具有吸油功能的纤维成为高吸油树脂研究领域中一个新的方向.本文以甲基丙烯酸酯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乙烯苯等为交联剂制备高吸油树脂并对其吸油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为进一步开发吸油性纤维奠定基础[10].1 实验部分1.1 实验试剂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化学纯,减压蒸馏,低温保存;过氧化苯甲酰,化学纯,重结晶提纯,低温保存;二乙烯基苯,化学纯,减压蒸馏提纯;聚乙烯醇、对二甲苯、甲苯,均为化学纯试剂;煤油,工业级,分装.1.2 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将去离子水及聚乙烯醇(PVA)加入四口瓶中,于40~70e 溶解分散均匀,在氮气保护下,加入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交联剂和引发剂的混合溶液,于60~80e 间加热搅拌,反应8~10h,用热水清洗残留的未反应单体,放入真空烘箱中于80e 左右干燥5~7h,得微带黄色的高吸油树脂.为获得疏松结构的树脂,转化率一般控制在85%以下[11].因此,在本研究中,通过控制聚合反应的温度、时间等因素,将单体转化率控制在75%~85%之间,使所合成的高吸油树脂保有一定的孔隙率,以利于油品在树脂中的扩散.1.3高吸油树脂性能测试饱和吸油率测试方法:准确称取1g高吸油树脂,装入聚酯无纺布袋浸入待测油品中,常温浸泡24h,每经1h过滤去除未被吸收的油后称取吸油凝胶质量,同时对空袋进行同样的测定,以扣除空袋的吸油重量.饱和吸油率=(吸油凝胶质量-树脂质量-空袋质量)/树脂质量保油率测试方法: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饱和吸油凝胶,在转速为1000r/m in的离心机中离心旋转5 min后取出称重.保油率=(离心后质量/离心前质量)@100%水面浮油回收试验方法:在水浴锅(直径20cm)中加入1500mL水,水中加入甲苯8g及树脂2g,附着吸收2h,考察甲苯的残留情况.2结果与讨论高吸油树脂是由亲油性单体构成的低交联度聚合物,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内部有一定的微孔[12].这种结构使得树脂不会溶于被吸油品中.通过树脂分子内亲油基和油分子的溶剂化作用,使树脂发生膨润,依靠范德华力使油品被吸收到树脂内部的网络结构中,达到吸油的目的.因此,凡影响树脂网络结构的因素都将直接影响树脂的吸油性能.2.1交联剂对树脂吸油性的影响图1、图2为交联剂用量对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高吸油树脂性能的影响情况,其中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5%.由图1及图2可知,高吸油树脂的饱和吸油率和吸油速率均随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减少.由高吸油树脂的吸油机理可知,高吸油树脂是一种由亲油性单体聚合而成的低交联度聚合物,具有三维网状结构,油品吸收靠的是高吸油树脂的网状结构和树脂内亲油链段与油分子间的溶剂化作用.而交联剂含量决定了树脂的交联度和交联密度,直接影响树脂的网络空间大小,对其饱和吸油率影响较大.实验发现,不加交联剂的树脂在油品中呈无强度的糊状,无法使用.当交联剂含量较少时,树脂的交联度较低,树脂内部的网络结构不完善,使树脂中可溶部分增加,吸油量较少;但此时树脂分子与油分子的溶剂化作用较强,吸油速率较快;反之交联剂含量较高时,树脂的交联度及交联密度增大,抑制了三维分子网络的伸展,加强了网络的弹性收缩力而使树脂吸油率下降,同时树脂内部分子与分子间结合紧密,油分子的扩散变得困难,吸油速度减慢.因此,要有合适的交联剂用量才能使树脂具有高的吸油率.由实验可知,当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1%时,树脂的饱和吸油率最高.图1树脂饱和吸油率与交联剂含量关系曲线Fig.1Relation betw een cross linkercontent and oil absorbency图2树脂的氯仿吸收速率与交联剂含量关系曲线Fig.2Effect of amount of cross linker content onchloroform absorbency由图1还可看出,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高吸油树脂对不同种类油品的吸收能力有一定差别,树脂对氯仿的吸收率最高,其次为甲苯和二甲苯,对煤油的吸收能力最差.这一方面是因为树脂对与其含相近碳原子的油品吸收率高,另一方面,煤油的粘度较氯仿、甲苯等大,所以不易渗透进入高分子的网络中,因此吸收倍数较低.2.2引发剂对树脂吸油性的影响图3、图4为引发剂用量对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高吸油树脂性能的影响情况,其中交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3%.)5)第2期封严等:甲基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图3 树脂饱和吸油率与引发剂含量关系曲线Fig.3 Relation between initiator and oilabsorbency图4 树脂的氯仿吸收速率与引发剂含量关系曲线Fig.4 Effect of amount of initiator onchloroform absorbency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高吸油树脂的饱和吸油率和吸油速率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引发剂的用量直接影响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交联度.引发剂的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有显著的影响,当引发剂用量过大时,聚合反应速率大,导致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交联度增加,使树脂的吸油率和吸油速率下降;引发剂用量降低,则反应速度较慢,交联度减小,吸油率及吸油速率较高.但交联度过小,树脂内可溶部分大大增加,使吸油树脂在所吸油品中部分溶解,吸油后呈无强度的粘稠状,无法使用.因此,适宜的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5%.2.3 环境温度对树脂吸油性能的影响高吸油树脂在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对其吸油速率及饱和吸油率(测试油品为甲苯)的影响如图5所示.由图可知,环境温度越高,高吸油树脂的吸油速率越快,但其饱和吸油率的变化并不大.这一点可由分子扩散理论来说明,随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油分子向树脂内部的扩散运动加剧,使吸油速度加快;同时,温度的升高有利于大分子链段的伸展,有利于吸油过程的进行.但是,根据大分子时温等效原理,即使在较低温度下,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油分子也可充分扩散,大分子链段完全伸展,因此其饱和吸油率的差别并不大,这说明高吸油树脂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图5 树脂饱和吸油率与温度关系曲线Fig.5 Effect of temperatures on oil absorbency2.4 高吸油树脂的保油率表1为饱和吸油率不同的几种高吸油树脂样品对油品(甲苯)的保油率.表1 树脂的保油率Tab.1 Oil retention of resins树脂编号1#2#3#4#5#饱和吸油率/(g #g -1)10.213.27.911.829.0保油率/(%)9590858097吸油树脂是通过亲油基对油的亲和力,将油吸收到树脂内部后使自身发生溶胀,这种吸收接近于化学吸收,因此其保油率大大优于一般吸油材料,可以满足实际使用要求.2.5 高吸油树脂的浮油回收能力取5种不同的树脂按浮油回收能力测试的方法对浮着的甲苯进行回收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表2 树脂对水面浮油的回收性能Tab.2 Ability of oil absorption on water surface树脂编号1#2#3#4#5#饱和吸油率/(g #g -1)7.910.211.813.229.0浮油残留情况部分很少几乎没有无无由表2可知,浮油回收规律与吸油规律基本一致,吸油性较好的树脂对浮油的回收能力也较好,这意味着合成的树脂可直接用于回收河面及海面的浮油.3 结 论通过上述实验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1)用悬浮聚合法合成高吸油树脂,体系中交联(下转第10页)融化.这种可逆的结晶结构对提高弹性体的物理机械性能是十分有益的[5].因此,笔者认为,造成表3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PTM G 中混入部分TDL/E 以后,破坏了软链段的规整性,从而影响了试样在室温下受高度拉伸时,可逆的结晶结构迅速形成,降低了材料的强度和弹性回复率.当然,也可以说甲基支链的引入形成的空间位阻降低了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从而造成试样的强度和弹性形变降低,而塑性形变增加.另外,随着TDL/E 混入比例的增加,聚氨酯溶液的粘度急剧下降,大大改善了聚氨酯溶液的流变性,更易于后期的成型加工[5].在一定范围内,随着TDL/E 混入比例的增加,聚氨酯软链段玻璃化温度T gs 明显降低,当TDL/E 的混入比例达到10%时,聚氨酯的微相分离最完全,具有最好的低温效果[5].3 结 论(1)在聚醚中加入5%~15%TDUE 时,其加入量对聚醚与MDI 的聚合反应速率影响很小.但未经环氧乙烷封端的TDL 与M DI 的反应活性则不能满足聚氨酯的合成要求.(2)半预聚体法制备聚氨酯,需要熟化过程.熟化12h 以后,聚合物溶液粘度增加趋于平缓,实验中熟化时间控制在20h 左右为佳.(3)加入TDL/E 更有利于聚氨酯弹性体的后期成型加工,且能提供更优异的低温效果.(4)随着TDL/E 加入比例的提高,聚氨酯弹性体的强度、弹性模量和弹性回复率均有所降低,这与文献[5]相一致.参考文献:[1] 傅明源.聚氨酯弹性及其应用[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289-294.[2] 山西省化工研究所编.聚氨酯弹性体手册[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05-167.[3] 姜 扬.聚醚羟值测定的新方法[J].聚氨酯工业,1996,(3):43-44.[4] 李邵雄.聚氨酯胶粘剂[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83-86.[5] 安树林.共混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结构与性能[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3,22(1):43-46.(上接第6页)剂和引发剂的含量对树脂的吸油率等各项性能有较大影响;(2)所合成高吸油树脂具有较好的保油率和水面浮油回收能力;(3)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高吸油树脂对氯仿、甲苯、二甲苯和煤油的吸收率分别可达40g/g 、26.5g/g 、25.5g /g 和5g /g.参考文献:[1] 张高奇,周美华,梁伯润.高吸油树脂的研究与发展趋势[J].化工新型材料,2002,30(1):29-31.[5] Inaokai T oru.Oi-l absorbent composition,part iculate oil ab -sorber,oi-l absorbent mater ial,and oi -l absorbent pack[P].U SP:5688843,1997-11-18.[6] Blaney Caro l Ann.Oi-l sorbing article and methods for mak -ing and using same[P].U SP:5834385,1998-11-10.[7] Ber rigan M ickael R.O il absorbent fibrous g ranules [P ].U SP:5763083,1998-06-09.[8] M ei Hua Zhou,Chang -Sik Ha,Won -Jei Cho.High oi-l ab -sorptive co mposites based on 4-ter t -buty lstyr ene -EPDM -d-i vinylbenzene gr aft polymer[J].J of Appl Poly m Sci,2001,81:1277-1285.[9] T oshiki Shimizu,Satoru Koshiro,Yoshiro Ysmsda,et al .Effect of cell st ructure on oil absoption o f highly oil absor p -tiv e po lyur ethane foam for on -site use[J].J of Appl Poly m Sci,1997,65:179-186.[10] 蒋必彪,朱 亮,陈小严.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和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6,12(6):25-28.[11] 潘祖仁,翁志学,黄志明.悬浮聚合[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88-198.[12] Jyongsik Jang,Beom -Seok K im.Studies of crosslinkedstyrene -alkyl acrylate copolymers for oil absorbency appl-i cation(I)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J].J A ppl Poly m Sci,2000,77(4):903-913.。

MMA/IBA树脂的合成及吸油性能

MMA/IBA树脂的合成及吸油性能
d k ’ i l 1 v l b e n z e n e a s c r o s s l i n k i n g a g e n t T h e s t r t l c l u l ’ c o f t h e r e s i n、 、 a s c h a r a c t e i r z e d b y F TI P , Th e l _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s a t u r a t e d o i l a b s o r p t i o n F a t e i n c r e a s e s wi t h t h e
随 竹我 济 的技 ,油 I I 仃4 " J l 物 J : 、仳 仃 f l I 边输 过 t f l ’…现 也 外 ‘ J f 做l 『 I f 仃技 卜,污 染 J 惫』 1 、 地 ,影 响 人[ 甜 众 的 盘 ¨2 0 0 5' 1 - 。 ’ f l f h 公刊 双 举J 一。 1 i 技 牛爆 炸 ,约 l O 0 I 1 ,  ̄ 1 炎物顷 流 入俭化 ,造 r 水严 } j 『 , 一 迎。 遗 术 汽 油泄 漏 仃技 处 返 洲 I l l 制,需 盟 人 最的 l I 』 乏 汕 忖料 .吸 汕卡 寸 腑的 亢f t L 4  ̄ U 』 。 队j 坐 的 f 歧油树 脂 足迎 过 囊 汕 ・ 制备 刮 的低 l 戊J 耍埭合物 ,址 ‘ 种 溶帐 的功 能I 分 r忖 1 1 ,J C , ' t i - , J 播彩 求J I J 体 聚合或 天然l ’ h 分 九 性 * 方 。 i 幢婶 曾 l 介成 j - i f i J 『 j 、 J 烯 【 1 i 酯L j l J 、 j 烯 睃 : 等 ,洲 J 暇 汕 ¨: 能 黄 岐 等 I 以l J 、 j 胺 丁醮 、 I } i 转J 烯胲 技} f 1 I 5 J 、 j 烯酸 i I i 瞄 为 _ 1 水, 研亢 J ’ 暇 荆分 予 f ; : J 对 附脂l l J 支 汕性 能 的 响. 9 砭州 宋} I J 乳 液 } 土 成J I 1 i I } 、 j 煦1 I i 惜( MMA) 』 l J 、 j 陡 J ( B A ) 等卡 对 脂 ,氍 川 亢J 一 体种 炎 、 比, 支 破乳 方法 刈 l 『 J 王 汕 能{ I " J 响 采J I J i i I q 烯酸f i ]  ̄ h ( MMA) J l J 、 j 烯 酸异 F ̄ i h ( I BA) 进 怂浮 聚 合,测 川 刈‘ i ( ' T r l l 干 ¨ i 1 1 n 吸油件 能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刘玉贵;张瑾;朱忠其;刘强;柳清菊【摘要】The acrylic acid and acrylamide (PAA-AM) superabsorbent copolymer was synthesized by inverse-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with cyclohexane as dispersant, Span80 as suspension stabilizer, acrylic acid (AA) and acrylamide (AM) as comonomer, potassium persulfate as initiator, N,N'-methylene-bis-acrylamide as crosslinking agent. The influence of neutralization degree of AA, mass ratio of acrylic acid (AA) to acrylamide (AM), the amount of crosslinking agent and initiator,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the absorption capability of water and salt s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absorbency of the superabsorbent polymer prepared at the optimum condition in deionized water and in 0. 9%NaCl solution is about 1282 and 109g/g, respectively, an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the sample has more excellent water absorption and salt-resistance, which compares with the similar productsof the SNF (French) production.%以环己烷为溶剂,Span80为悬浮稳定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单体配比、交联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吸去离子水和0.9%NaCl水溶液的倍率分别为1282和109g/g.并且在同等条件下,该树脂样品与法国爱森(SNF)产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优异的吸水性能和耐盐性.【期刊名称】《功能材料》【年(卷),期】2013(044)002【总页数】4页(P157-160)【关键词】丙烯酸;丙烯酰胺;保水剂;反相悬浮聚合法;吸水倍率【作者】刘玉贵;张瑾;朱忠其;刘强;柳清菊【作者单位】云南大学云南省高校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云南省高校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云南省高校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云南省高校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云南大学云南省高校纳米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云南昆明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311 引言高吸水树脂是经交联剂适度交联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通常又称为“保水剂”、“高吸水性聚合物(super absorbent polymer,简称SAP)”、“超强吸水剂”等[1]。

219405449_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其吸燃油性能

219405449_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其吸燃油性能

研究与开发CHINA SYNTHETIC RESIN AND PLASTICS合 成 树 脂 及 塑 料 , 2022, 39(5): 17有机溶剂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经常发生泄漏、遗洒等事故,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会导致恶性事故,对人身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1-3]。

采用具有吸附功能的无机材料和天然有机多孔材料是防止漏油的有效手段[4],但是这类材料存在吸附率低、保油性差、有机溶剂污染处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4-5]。

因此,新型高吸油树脂的研发和应用成为热点。

高吸油树脂由亲脂单体(如烯烃和丙烯酸酯)共聚而成,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聚合物,不但具有吸油速率快、吸附倍率高的特点,而且吸油后强度保持率高[6]。

高吸油树脂具有较强的溶胀性、抗冷耐热性、油水选择性及吸附能力;对油品的保油性能良好,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不漏油以丙烯酸酯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其吸燃油性能吴喜娜1,王国军1,周 帅1,魏 浩1,李万利2*(1. 教育部超轻材料和表面技术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工程大学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2. 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军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北京 102300)摘 要: 以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丙烯酸丁酯和苯乙烯为共聚单体,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三元丙烯酸酯类交联型高吸油树脂,对高吸油树脂进行了分子结构及微观形貌表征,并研究了树脂在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等常用燃油中的吸附倍率(3 min吸附)和饱和吸附倍率。

结果表明:所制高吸油树脂颗粒均为规则的球形;对柴油、汽油、航空煤油的吸附倍率分别达5.35,7.28,6.69 g/g;饱和吸附倍率分别为15.41,12.97,13.04 g/g;高吸油树脂去除水面柴油的效果高达99.8%,具有优异的吸燃油性能。

关键词: 高吸油树脂 悬浮聚合 吸附倍率 饱和吸附倍率中图分类号: TQ 32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002-1396(2022)05-0017-04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high fuel adsorption acrylic resinWu Xina 1,Wang Guojun 1,Zhou Shuai 1,Wei Hao 1,Li Wanli 2(1. Key Laboratory of Superlight Material and Surface 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01,China ;2. Institute of Military New Energy Technology ,Institute of SystemsEngineering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s ,Beijing 102300,China )Abstract : A ternary acrylate cross-linking high fuel adsorption resin was prepared via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using hexadecyl methacrylate,butyl acrylate and styrene as monomers,whos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microscopic morphology was characterized. The adsorption rate (in 3 min adsorption) and saturated adsorption rate of the resin to various fuel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articles of the high adsorption resin prepared is regular sphere,whose adsorption rates to diesel,gasoline,kerosene are 5.35,7.28,6.69 g/g and whose saturated fuel adsorption rates are 15.41,12.97,13.04 g/g,respectively.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high fuel adsorption acrylic resin to diesel on water surface can reach 99.8%. The adsorption resin exhibits excellently in fuel adsorption.Keywords : high fuel-adsorbing resin; 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 fuel adsorption rate; saturated fuel adsorption rate收稿日期: 2022-03-27;修回日期: 2022-06-26。

对MMA、BA溶液聚合工艺影响因素的探讨

对MMA、BA溶液聚合工艺影响因素的探讨

对MMA 、BA溶液聚合工艺影响因素的探讨X李飞跃(黑龙江中盟龙新化工有限公司,黑龙江安达 141500) 摘 要:本文主要从影响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与丙烯酸丁酯(BA )溶液聚合的助剂及工艺条件进行简要论述,用以指导生产。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溶液聚合 中图分类号:T Q3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06—0038—0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 )俗称有机玻璃,是热塑性塑料的一种,是丙烯酸塑料家族中量最大、迄今为止合成透明材料中质地最优异、用途最广的品种之一。

以丙烯酸甲酯为主的共聚物,有很好的性能,并且可以注塑成型,挤出成型。

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船舶、照明、电子、光学仪器、仪表、建材、文化用品等领域。

目前的有机玻璃模塑料中常用的有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但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的共聚物,国内还很少。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聚合制得的产品可提高最终产品的可塑性,有利地改善产品的发脆问题,以便后期更适于加工,而且市场价格低于丙烯酸甲酯的价格,所以可降低生产成本,拓宽市场需求,为企业带来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1 甲基丙烯酸甲酯与丙烯酸丁酯溶液聚合生产PMMA 是通过自由基聚合机理完成的,经历了引发,增长,终止三个阶段:1.1 链引发本反应所用的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首先把MMA 和BA 混合物料与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一起升温,当温度达到40~60℃时,引发剂开始分解,产生活泼的异丁腈自由基,然后由异丁腈自由基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产生活泼的单体自由基。

1.2 链增长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单体与异丁腈自由基反应生成原始增长自由基后,假定有游离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单体存在的情况下速率增长。

1.3 链终止时,按电力预防性试验规程对外委单位、电厂内部的所有电动工器具进行普查、试验合格后进行使用,确保安全使用电动工器具。

新型高吸油性树脂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高吸油性树脂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新型高吸油性树脂的设计、合成及其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高吸油性树脂广泛应用于油水分离、废水处理、油污环境治理等领域。

传统的高吸油性树脂存在吸附速度慢、吸附容量低、重复使用性差等问题。

因此,设计合成新型高吸油性树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目标本研究旨在设计、合成一种新型高吸油性树脂,通过调控结构、控制微观形态以及增强材料吸附性能等方法,提高该树脂吸附速度和吸附容量,从而实现高效油水分离和废水处理。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树脂基体材料的选择和开发;2.根据吸收性能的要求,设计合成表面亲油性的功能单体;3.根据预定合成方案合成高吸油性树脂;4.对新型高吸油性树脂进行吸附容量、吸附速度、重复使用性等性能测试。

三、研究方法1.树脂基体材料的选择和开发:通过文献调研,了解不同树脂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应用特点,选择适合本研究的基体材料进行研究和开发。

2.设计合成表面亲油性的功能单体:通过分析常用的表面亲油性单体的化学结构及其亲油性机理,设计合成适合本研究的功能单体。

3.根据预定合成方案合成高吸油性树脂:将功能单体引入树脂基体中,并通过合适的合成工艺,制备新型高吸油性树脂。

4.对新型高吸油性树脂进行性能测试: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动态吸附实验、重复使用实验等测试方法,评价新型高吸油性树脂的吸附容量、吸附速度和重复使用性能等性能特点。

四、预期成果通过本研究,预期开发出一种高吸油性、吸附速度快、吸附容量大和重复使用性能好的新型高吸油性树脂。

并提供了一种更为经济、高效的废水处理、油水分离和油污环境治理方法。

五、研究进度安排1.文献调研(完成时间:第1周);2.树脂基体材料的选择和开发(完成时间:第2-4周);3.功能单体的设计、合成(完成时间:第4-8周);4.新型高吸油性树脂的制备(完成时间:第8-12周);5.新型高吸油性树脂的性能测试(完成时间:第12-16周);6.文章撰写及论文答辩准备(完成时间:第16-18周)。

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研究・开发弹性体,2006210225,16(5):34~39CHINA ELASTOMERICS收稿日期:2006-02-18作者简介:蔺海兰(1980-),女,山西介休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分子复合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3通讯联系人。

丙烯酸酯系共聚物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蔺海兰1,廖建和1,23,廖双泉1,张桂梅1,潭惠民2(1.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海南儋州5717372;2.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摘 要:以甲基丙烯酸十八酯(SMA )、丙烯酸丁酯(BA )和苯乙烯(St )为单体,二乙烯苯(DVB )为交联剂,过氧化苯甲酰(BPO )作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高吸油性树脂。

以吸油率作为性能指标,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各种反应因素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得出最佳工艺条件,并系统研究了体系中单体组成及配比、交联剂、引发剂、分散剂及致孔剂用量等因素对吸油树脂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m (SMA )∶m (BA )∶m (St )=42∶58∶8,w (BPO )=1.0%,w (DVB )=1.2%,w (PVA )=0.2%,w (CHCl 3)=10%时,树脂吸油率达到最大,可吸收四氯化碳23.61g/g ,甲苯22.58g/g ,苯18.85g/g ,柴油14.8g/g 。

树脂的保油率在90%以上。

经过热重分析可知,树脂的稳定性比较好,分解温度在333.7℃。

关键词:吸油性树脂;悬浮聚合;吸油率中图分类号:TQ 32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174(2006)0520034206 高吸油性树脂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吸油能力强和保油性好、可吸油种类多、热稳定性好、回收方便、体积小等特点,可用于治理环境污染、香精、杀虫剂等释放性基材及油、烟雾过滤材料、橡胶改性剂、合成树脂的改性添加剂等[1~4]环保、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各领域,因此高吸油树脂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查 对象 , 以吸油倍 率 为评 价指 标进 行 正交 实验 设计 , 果 见表 1 。 结 ~3

表 l 正 交 表 的 因素 水 平 设 计 . . .

序 号
单 体 质 量 比 交 联 剂 用 量 / % 反 应 温 度 / ℃ 引 发 剂 用 量 / % 吸油 率/ gg ) ( ・
Q 1 m2 =( 一m1/ ) m1
式 中 : 干燥 树脂 质量 ; 为吸 油达到溶 (B 压 片 ) 2 Kr 样 品充 分干燥 , K r 片后测 试其红外 光谱 图 。 经 B压
收稿 日期 :0 81 一1 2 0 — O 2
第2 7卷第 1 期 2 1 年 2月 00
文章 编 号 :0502 (00 0 —08 —0 10 . 32 1) 1 0 2 4 5








V0 . 7 N . 12 o 1 F b .0 0 e .21
Junlo atC iaJ oogUnvri ora fE s hn i tn iesy a t
3 1 交联 剂 1 , 发 剂 1 , :, % 引 % 温度 8 5℃ 。此 条 件 下制 得 的树 脂 吸 油 倍 率 2 -_ 。 1gg 。
关 键 词 : 吸 油性 树 脂 ; 高 丙烯 酸 丁 酯 ; 甲基 丙烯 酸 甲酯 ; 液 聚 合 溶 中 图分 类 号 :6 1 0 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引发剂 用量 , 温度 。
由表 3 合成 树脂 的最佳条 件 : 联 剂 用 量 1 ( 得 交 % 占单 体 总 质 量 ) /B: M ,7A mMA=3 1引 发 剂 用 量 1 / , :, % ( 占单体 总质 量 )温 度 8 , 5℃。在此 条 件下 制得 的树 脂 吸 甲苯 的倍 率 为 2 ・~。 1gg
B/ A MMA 高 吸 油 树 脂 的 合 成 与 性 能研 究
杨 小敏 , 建 平 , 刘 刘 强 , 夏 坚
( 东 交 通 大 学 基 础科 学学 院 , 西 南 昌 30 1 ) 华 江 30 3
摘要 : 以丙烯酸丁酯( A 和 甲基 丙烯酸 甲酯( A 为单体 , B) MM ) 过氧 苯甲酰 (P ) 引发 剂, N一亚甲基双 丙烯酰胺 为交联 BO 为 N, 剂 , 用 溶 液 聚合 法制 得 丙烯 酸 丁酯 与 甲基 丙烯 酸 甲 酯 共 聚 吸 油 性 树 脂 。 正 交 实验 结 果 表 明 最 佳 合 成 条件 : B: MA= 采 u tAmM
1 实 验
1 1 试剂 与仪器 .
丙烯酸 丁酯 : 化学纯 , 中国五联 化工厂 ; 甲基 丙烯酸 甲酯 : 化学 纯 , 汕头 市 西陇化 工 厂 ; N一亚 甲基双 N, 丙烯 酰胺 : 学纯 , 化 国药集 团化 学试剂 有 限公 司 ; 过氧苯 甲酰 : 学纯 , 化 上海 中利化 工厂 ; 己烷 : 环 分析 纯 , 上
酸 丁酯和环 己烷 ,4 干燥 至恒 重 。 10o C
13 性能测试 .
()树脂 吸油倍 率 的测定 1 准确 称取一 定量 树脂放 人装有 足 够 甲苯 的烧杯 中 , 温下待 树脂达 到溶胀 平 衡后 , 10目(4 m 室 在 0 17 ) 不 锈钢 网筛上 静置 5mn 量 , 下式计 算 吸油 率 : i称 按
其 中 , , : 一 因素 的三 个 水 平 吸油 率 总 和 。 某
, , 3某 一 因 素 的 三个 水 平 吸油 率 的平 均 K:
值。[ : ] 极差 。它 的大小 反应 各 因素对 树脂 吸 油倍 率 的影 响程度 。 由表 3的极差 分析 得 到各 因素 对树 脂 吸油倍 率 的影 响 程 度 由强 到 弱 依 次为 : 联 剂 用 量 , 体 配 比 , 交 单
作者简介 : 杨小敏 (9 3 , , 17 一) 女 硕士 , 讲师 , 主要从事功能材料合成研 究。
第 l 期
杨小敏 , :A M A高吸油树脂 的合 成与性能研究 等 B/M
8 3
2 结果 与讨 论
2 1 正交 实验 设计 .
以单体质量 比( B: MA , m m M )交联剂用量 ( 占单体总质量)反应温度 , , 引发剂用量( 占单体总质量) 为考
近年来 , 油类对 环境 的污染 日趋 严重 。高 吸油性树 脂不 但 可 以吸 收脂 肪 烃 、 香 烃类 油 , 芳 而且 还 能 吸
收 卤代 烃 以及 醚类 、 酮类 、 胺类 等 多种物质 l , 论是粒 状 固体 型 、 】无 J 水浆 型 还是 包 覆 型 , 可用 来 吸收 海 面 都 浮油和 处理工 业含 油废水 【 。吸油树 脂依单 体 的不 同分丙 烯酯 类 和烯 烃类 , 中丙烯 酸酯 和 甲基 丙 烯酸 2 J 其 酯类是 常见 的聚合单 体 , 是 国内研究 的 主要 方 向 。烯烃 分子 内因不含极性 基 团 , 油品亲合 性能更 加优 也 对 越, 尤其 是长碳 链烯烃 成 为国 内外 研究 的新热 点 , 因高碳 烯烃 来 源少 , 处在 研 究 开发 阶段 J 但 还 。本 文 以 丙 烯酸 丁酯和 甲基丙 烯酸 甲酯为 单体 , 采用溶 液 聚合法制 得 了吸油性 好 的树 脂 。
海 试 四赫维化 工有 限公 司 ; 甲苯 : 分析纯 。
傅里 叶变 换红外 光谱 仪 : 号 Setm n , 型 pc J e生产厂 商 Pri Em r n O ek le。 n
1 2 吸油性树脂 的 合成 .
在装有 搅拌 器 的三 口烧瓶 中依 次加 入一定 量单体 、 联剂 和溶 剂 , 热使 交联 剂 溶 解完 全 , 加 用溶 交 加 滴 剂溶 解好 的引发剂 , 在一 定温 度下 , 应 5~6h得无 色块状 吸油性 树脂 。抽 滤 洗去 甲基 丙烯 酸 甲酯 、 反 丙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