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 探究燃烧之谜教案 大象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探究燃烧之谜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探究燃烧之谜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探究燃烧之谜大象版《探究燃烧之谜》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的有关知识与灭火的原理,掌握火灾自救和逃生的方法。

2、引导学生尝试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设计简单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并做简单的分析。

3、学生能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激发学生探究生活中各种问题和现象的兴趣。

教学重点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教学难点乐于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悟、分析、讨论、总结燃烧条件和灭火方法,从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

教学准备酒精灯、三脚架、铁片、镊子、蜡烛、火柴、实验报告单等。

教学过程一、利用多媒体课件导入1、说到火,同学们都不陌生,火的发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如果稍不谨慎,也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和灾难。

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看一组火灾对比图片。

2、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观看)3、一幕幕触目惊心的景象,给我们带来的是深深地震撼,在这里,老师想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些火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4、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留意,大火之后森林中什么被烧毁了,留下的还有什么?建筑中什么被烧毁了,留下还有什么?为什么有这种结果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今天老师就来和大家一起探究一下燃烧的秘密。

板书课题:探究燃烧之谜二、猜想与实验刚才,同学们对起火的原因和燃烧需要的条件做了很多猜想,那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今天我们不可能到大火现场去研究,但可以用身边的材料做模拟实验来揭开有关燃烧的秘密。

我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做个实验。

小组讨论:(1)纸片、木条、布条、石头、玻璃、铁条等不同的物体,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对比,看看有什么发现。

(2)小组汇报。

像纸、木条、布条等可以燃烧的物体叫做可燃物。

可燃物(板书)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可燃物呢?在这些可燃物中那些物体更容易燃烧呢?我们得到一个结论,一个物体要能燃烧,这个物体首先必须是——可燃物。

2、可燃物又是怎样才能燃烧的呢?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的演示。

《探究燃烧之谜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探究燃烧之谜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探究燃烧之谜》导学案一、导入引言燃烧是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现象,无论是煮饭、点蜡烛还是开车,都会涉及到燃烧这一过程。

但你是否想过,燃烧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为什么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燃烧?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大家一起探究燃烧之谜,深入了解燃烧的原理和条件。

二、目标设定1. 了解燃烧的定义和基本过程;2. 掌握燃烧所需的三因素;3. 能够诠释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4. 能够分析燃烧过程中的变化和影响因素。

三、知识梳理1. 燃烧的定义和基本过程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在氧气或其他氧化剂的作用下放出热量并产生火焰、光和烟雾的过程。

燃烧的基本过程包括引燃、燃烧和燃尽三个阶段。

2. 燃烧的三因素燃烧所需的三因素是燃料、氧气和着火点。

缺一不可,只有三者齐全才能发生燃烧。

3. 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通常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表示。

例如,甲烷(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 2O2 → CO2 + 2H2O。

4. 燃烧过程中的变化和影响因素燃烧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光和烟雾,同时也会产生氧化物。

影响燃烧的因素包括燃料的种类、氧气浓度、温度和压力等。

四、实践探究1. 实验一:燃烧的观察准备一小块蜡烛和火柴,点燃蜡烛后观察火焰的形状和颜色,燃烧的过程中有无产生烟雾等现象。

2. 实验二:燃烧的条件分别在两个试管中放入相同量的氧气和氮气,然后加热试管中的燃料(如木屑),观察两者的燃烧情况有何不同。

五、拓展延伸1. 请尝试寻找更多关于燃烧的实验,深入探究燃烧的原理和条件;2. 钻研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燃烧带来的污染;3. 探讨燃烧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燃烧能源。

六、总结反思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我们对燃烧的定义、基本过程、三因素和化学反应方程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启发我们思考燃烧的影响因素和应用价值,希望大家能在实践中不息探索,加深对燃烧之谜的认识。

《探究燃烧之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探究燃烧之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探究燃烧之谜》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的基本观点和原理;2.精通燃烧的条件和过程;3.探究燃烧对环境的影响;4.培育同砚动手实践和团队合作的能力;5.激发同砚对科学的爱好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燃烧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燃烧的条件和过程;3.燃烧的种类和应用;4.燃烧对环境的影响;5.试验:探究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燃烧的基本观点和原理,燃烧的条件和过程;难点: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讲授相结合: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同砚了解燃烧的基本观点和原理;2.试验探究:设计简易的试验,让同砚亲自动手操作,探究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3.谈论沟通:组织小组谈论和展示效果,增进同砚之间的合作和沟通;4.激发沉思:提出问题和挑战,激发同砚沉思和探究的爱好。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燃烧的基本观点和原理1.引入:通过展示燃烧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同砚爱好,提出燃烧的问题;2.讲解:介绍燃烧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引导同砚理解燃烧的过程;3.试验:设计简易的燃烧试验,让同砚观察和记录试验现象;4.谈论:组织同砚谈论试验结果,总结燃烧的特点和条件。

第二课时:燃烧的条件和过程1.复习: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同砚重新熟识燃烧的条件和过程;2.讲解:详尽介绍燃烧的条件和过程,引导同砚精通燃烧的基本知识;3.试验:设计更复杂的燃烧试验,让同砚进一步探究燃烧的特点;4.谈论:组织同砚分享试验心得,谈论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课时:燃烧的种类和应用1.讲解:介绍不同种类的燃烧和其应用领域,引导同砚了解燃烧的多样性;2.案例分析:分析燃烧在平时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同砚沉思燃烧的重要性;3.小组谈论:组织同砚分组谈论燃烧应用案例,展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同砚熟识燃烧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四课时: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讲解:介绍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引导同砚熟识燃烧对大气污染和举世变暖的影响;2.谈论:组织同砚谈论如何缩减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提出解决方案;3.实践:设计环保实践活动,让同砚动手实践,关注环境珍爱;4.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同砚关注环境问题,乐观参与环保活动。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揭开燃烧的秘密《蜡烛会熄灭吗》教学设计教案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揭开燃烧的秘密《蜡烛会熄灭吗》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揭开燃烧的秘密第二课时《蜡烛会熄灭吗》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空气的组成成分,知道氧气占21%,能支持燃烧,还能溶于水。

知道蜡烛熄灭的原因。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操作实践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现不同现象,把学生带入课堂境界。

从不同现象入手,进行实验探究,找出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引导学生发现:蜡烛燃烧与熄灭与氧气的多少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探究燃烧现象的科学性、趣味性,从而增强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蜡烛燃烧的原因。

自行设计对比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具准备:蜡烛、杯子、火柴、秒表、记录表教学过程:谜语导入,引入话题猜一猜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动物植物离不了。

2、、小实验(邀请两位同学与老师配合)。

实验过程:取两支高低一样的蜡烛,同时点燃。

将两支大小一样的杯子(其中一个杯有底,另一个杯没有底)倒扣在蜡烛上,让学生猜测结果会怎样?由两位同学配合老师演示变魔术过程;学生观察蜡烛燃烧的细节变化,并验证自己的猜想;探讨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最终发现蜡烛的燃烧可能与空气有关。

认识对比实验。

学生分析实验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解到在一个实验中,有许多个相同点,只有一个不同条件,这就是对比实验的要求。

猜想——实验,探究新知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有什么关系(实验1)判断在有底的玻璃杯下垫一枚棋子,蜡烛燃烧的情况。

先做出猜想并记录在实验表格内;动手操作实验,验证猜想。

(在老师的指引下同学以小组形式分工合作,注意安全,杯子要轻拿轻放,小心烫伤。

)实验1步骤:点燃蜡烛;将有底的玻璃杯倒扣在蜡烛上;将玻璃杯一侧用棋子支起;观察蜡烛燃烧现象并将实验结果填写在实验记录表上。

学生讨论、分析猜想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差异并得出结论。

对比魔术中有底杯下蜡烛燃烧熄灭可能需要空气,为什么支起一枚棋子,空气进去,但是蜡烛仍然熄灭了?(实验2)判断蜡烛燃烧与垫棋子个数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探究燃烧之谜教案教学设计

探究燃烧之谜教案教学设计

探究燃烧之谜教案教学设计教案名称:探究燃烧之谜教学设计教案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燃烧过程的理解;2.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体验和探究燃烧现象,理解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化学变化过程;3.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内容: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变化过程教学重点:燃烧的必要条件:燃料、氧气和着火点燃烧的过程:燃烧的化学变化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验中观察与推理,理解燃烧的化学变化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关于燃烧的基本概念和燃烧过程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步:实验引入(10分钟)实验一:铁丝着火实验将铁丝放在火焰中使其变红,观察结果。

实验二:蜡烛上的水在蜡烛火焰上面放一小块玻璃板,观察结果。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思考:燃烧需要哪些条件?为什么玻璃板上的水没有燃烧?第三步: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课件或教材简要介绍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变化过程,解答学生的问题。

重点强调燃料、氧气和着火点对于燃烧的重要性。

第四步:合作实验(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适量的蜡烛、纸杯、火柴,并提供一些其他常见的物品,如木棍、纸张等。

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以下实验:1.实验三:蜡烛在玻璃罩内燃烧在玻璃罩内点燃蜡烛,观察蜡烛在封闭空间中的燃烧情况。

2.实验四:滤纸的燃烧将蜡烛火焰上方的玻璃罩替换为滤纸,点燃蜡烛,观察滤纸的变化。

3.实验五:纸张的燃烧将蜡烛放在纸片上点燃,观察纸张的燃烧情况。

通过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和实验结果中推理和总结:燃料、氧气和着火点是燃烧的必要条件,燃料发生化学变化才能燃烧。

第五步:讨论与总结(15分钟)让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和结果,分享观察和推理的过程和体会。

引导学生总结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变化过程,并探讨燃烧与化学变化之间的关系。

第六步:学生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和讲解的知识,画出蜡烛的燃烧图解,并写出自己对燃烧过程的理解。

第七步: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是否引导学生成为实验探究的主体?是否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扩展活动:1.火焰的颜色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物质燃烧时火焰的颜色,并与温度变化进行对比,探究颜色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探究燃烧之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探究燃烧之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探究燃烧之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背景分析燃烧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现象,燃烧的原理和规律一直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之一。

通过探究燃烧之谜,可以引发学生对化学变化的探究和思考,培养其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燃烧的定义、条件和特点,掌握常见物质的燃烧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验设计能力。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其科学探究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燃烧的定义和条件2. 燃烧的过程和特点3. 常见物质的燃烧规律四、教学方法1. 实验探究法: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燃烧的过程,加深对燃烧现象的理解。

2. 观察比较法:通过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特点,让学生比较分析,总结规律。

3. 讨论交流法:组织讨论小组,在学生间展开自由交流,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燃烧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燃烧之谜的好奇心。

2. 实验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质的燃烧过程,记录实验现象和总结规律。

3. 观察比较:让学生对比燃烧物质的颜色、气味等特点,分析规律并展示实验结果。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燃烧过程中可能涉及的化学变化和能量变化。

5.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思考燃烧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和应用。

六、教学评估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结果验证和结论等内容。

2. 小组讨论:评估小组讨论的质量和学生表现,注重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合作能力。

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参与讨论、观察实验现象和提出问题等能力。

七、教学资源准备1. 实验器材:包括点火器、试管、燃烧装置等。

2. 实验材料:包括纸、木柴、蜡烛等常见燃烧物质。

3. PPT 资料:用于教学导入和实验展示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探究燃烧之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探究燃烧之谜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探究燃烧之谜》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背景分析燃烧是我们平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但很多学生对燃烧的原理和过程并不了解。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燃烧的机制,本次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探讨燃烧的本质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燃烧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2. 掌握燃烧所需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平时生活中的燃烧现象。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燃烧的定义和基本过程。

2. 燃烧的条件和影响因素。

3. 燃烧与空气中氧气的干系。

4. 燃烧的热量和能量变化。

5. 燃烧在平时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教学:通过设计简单的燃烧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燃烧现象,探讨燃烧的规律。

2. 讨论交流: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享实验结果和思考,增进互动交流。

3.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实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燃烧过程。

4. 图表分析:引导学生将实验数据整理成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五、作业设计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设计并完成一个简单的燃烧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标、方法、结果、结论等内容。

2. 知识梳理:要求学生整理燃烧相关知识,包括定义、条件、影响因素等,形成知识框架。

3. 燃烧案例分析:要求学生选择一个平时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分析其中的燃烧规律和原理。

4. 实践应用: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燃烧应用实践方案,如燃烧引擎的工作原理等。

六、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评分:评分标准包括实验设计、数据准确性、结论合理性等。

2. 知识梳理考核:通过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燃烧知识的掌握水平。

3. 燃烧案例分析评判:评估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

4. 实践应用评估:评估学生设计实践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械:如酒精灯、燃烧器具等。

2. 视频资源:相关燃烧实验和案例分析视频。

3. 图书资料:燃烧相关知识的教材和参考书籍。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揭开燃烧的秘密教案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揭开燃烧的秘密教案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揭开燃烧的秘密教案第六单元揭开燃烧的秘密《揭开燃烧的秘密》属于综合探讨活动单元。

本单元承担的二级目标是“能做操纵变量的简单探讨性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由《火与生活》、《蜡烛会熄灭吗?》和《探讨燃烧之谜》三组综合性探讨活动组成。

(见表6—1)科学探讨注重观看实验,注重事实证据。

利用简单的实验工具做操纵变量的探讨性实验,能帮学生获取事实证据,提高探讨能力。

为了有效地实施此项二级目标,教材在设计和编写时,既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循序渐进地指导与训练,又考虑到各个探讨活动之间的有机衔接。

三个探讨活动之间有着整体感知,具体引导,进行训练,巩固提高的逻辑关系。

以一个大的探讨活动为主线,辅之以拓展活动、科学自助餐等环节,使学生在亲历探讨活动的同时,学会操纵变量的实验设计。

同时,渗透了“尊重证据,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火与生活》由联想热身引入,从学生们熟悉的火提及,在整体认知的基础上交流“火与咱们生活有着如何的关系?”并讨论“中断燃烧该如何办?”从而引出对燃烧秘密的探讨。

本起到统领全局、贯穿始终的作用。

《蜡烛会熄灭吗?》是本单元探讨的重点,以猜想与实验(两个杯中的蜡烛会熄灭吗?蜡烛燃烧时刻的长短可能与什么有关?)作为探讨活动的开始,然后安排了实验与记录(蜡烛燃烧时刻的长短与杯口下垫棋子数量即间隙大小的关系,揭露了对如实验的实质)、设计实验(蜡烛高度的不同与燃烧时刻长短的关系)、讨论(蜡烛熄灭的缘故,引出燃烧与空气的关系)、补充阅读(空气的成份,按比例涂画)。

《蜡烛会熄灭吗》这一活动力图引导学生学习做操纵变量的简单探讨性实验,并学习用表格、柱形统计图等方式进行记录,最后达到初步设计操纵变量实验的目的。

由于学生对操纵变量探讨实验有了大体了解,并初步作了尝试,《探讨燃烧之谜》在教材呈现上对探讨环节作了简化。

第一创设情境,介绍两起真实的火灾事,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行探讨燃烧的秘密,在猜想的前提下(两起真实的火灾,什么缘故烧毁了成片的树木、花草和野生动物,却留下了山石?燃烧的起因可能是什么?燃烧需要什么条?),设计操纵变量的实验(如何利用纸片、煤、石头等设计对如实验?如何灭火?)。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3 探究燃烧之谜》 大象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六单元《3 探究燃烧之谜》 大象版
[板书] 一定的温度
3、探究实验2 :验证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1)实验提示:
(2)学生探究实验
(3)得出结论
4、总结: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了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氧气,可燃物,一定的温度。
【问】如果这三个条件少了一个,燃烧还会继续吗?
5、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1)通过上面的讲解,能否根据燃烧的条件说一说灭火的原理?
猜想并完成实验记录表
学生探究实验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思考并回答
设计对比实验
探究实验
汇报结果
思考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阅读
课后反思: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本课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实验器材准备不充分,学生实验时产生的垃圾无处可放,实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关于灭火和防火原理的练习太少。学生对对比实验的设计没有掌握。
隔绝氧气 隔离可燃物 降低温度
(2)为什么电器插头和电线发烫就要立即拔掉?
(3)发生森林火灾时,如果你指挥灭火,你会怎么办?
(4)森林防火法制渗透
3、科学自助餐
师:同学们,如果真的遇到了火灾,作为小学生的你们应该怎么办呢?请大家翻到课本75页。
4、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知道了燃烧需要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也明白了灭火的原理。我们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但是,如遇火灾,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小学生是不能参与到灭火救灾行动中去的。
课 题
3 探究燃烧之谜
日期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燃烧需要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究燃烧的条件。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3探究燃烧之谜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3探究燃烧之谜大象版

探究燃烧之谜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2、知道灭火的原理。

3、通过独立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并做简单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善与反思的科学态度2、通过学习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激发学生关爱社会的情感。

3、通过对燃烧和灭火的利弊分析,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明白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才能更好地应用它,使其造福于人类。

教学准备: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镊子、燃烧匙、蜡烛、火柴、蒸发皿、小石子、纸屑、木棒、实验记录卡等教学过程:1、谜语引入——猜猜“它”是谁?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个谜语,谁能猜出来?红红黄黄一枝花,家家户户不离它,温驯可爱让人亲,狂暴怒放让人怕。

你知道“它” 是谁吗?(猜一个字)生:火师:我们都知道火是一种燃烧现象,为什么说火“温驯可爱让人亲”呢?(学生回答。

)师:在人类的进化史中,学会了用火烤熟食物,驱赶野兽,还用火照明、防寒。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使用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步,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

师:又为什么说火“狂暴怒放让人怕”呢?(学生回答。

)师:是的,在另一面火灾对人类的施孽也是非常严酷的。

据中国消防网盘点,2014年全国全年接报火灾39.5万起,死亡1817人,受伤1493人,直接财产损失43.9亿元。

师:下面看图片(课件展示森林火灾的情况及火灾后的情景)2、课题展开(课件出示问题)森林火灾为什么烧毁了成片的树木、花草,烧死了各种野生动物,却留下了山石?想一下,燃烧是否需要一定的条件?根据已学的知识,猜想都有哪些条件呢?学生进行猜想。

(氧气、一定的温度、可燃物,教师展示)师:怎么才能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对的?怎样来做实验?(学生回答。

)师:像这样其他实验条件相同,控制变量对照着进行的实验就是我们对比试验。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课件探究燃烧之谜大象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课件探究燃烧之谜大象版

燃烧才会发生, 缺少了三个条件
中的任何一个,
都要具备 燃烧就不会发生,
正在可

氧气
燃 物

温度 氧气 物
温度
都要具备
任意一种
说 一 说
小明家着大火,同学们快想办法帮一帮他吧!
你能举出生活中 的燃烧吗?老师相信你 能行。
观察思考
炉中有火燃得正 旺,等一会儿, 炭烧光了,它还 会燃吗?
不会,因为没有炭,也就是没有 可以燃烧的东西(可燃物),从 而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
1.请找出哪些是可燃物? 2.找一找身边的可燃物 ?
只有这三个

条件同时具备时,
氧气
燃 物
温度

《探究燃烧之谜》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探究燃烧之谜》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大象版2001

《探究燃烧之谜》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燃烧的定义和燃烧的条件;2. 掌握燃烧的种类和燃烧的产物;3. 理解燃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燃烧带来的污染;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燃烧现象。

二、导学重点:1. 燃烧的定义和条件;2. 燃烧的种类和产物;3. 燃烧对环境的影响;4. 减少燃烧带来的污染。

三、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老师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老师准备一只蜡烛和一根火柴,点燃蜡烛后让学生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并引导学生提出关于燃烧的问题。

第二步:学习燃烧的定义和条件1. 让学生自由讨论燃烧的定义和什么是燃烧。

2. 引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包括燃料、氧气和着火点。

第三步:探究燃烧的种类和产物1. 让学生了解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区别。

2. 引导学生理解燃烧的产物,包括二氧化碳、水和氧气。

第四步:讨论燃烧对环境的影响1. 引导学生思考燃烧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

2. 讨论如何减少燃烧带来的污染,如使用清洁能源和提倡节能减排。

第五步:实践探究老师安排学生进行一个小组实验,观察不同燃烧条件下的火焰颜色和燃烧产物,并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

四、导学案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对燃烧的定义和条件有了清晰的认识,了解了燃烧的种类和产物,以及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学生也应该意识到如何减少燃烧带来的污染,保护环境。

在实践探究环节中,学生通过实验加深了对燃烧现象的理解,并培养了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燃烧的相关概念。

第二课时一、导入燃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但你知道燃烧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吗?为什么燃烧会产生火焰?本节课将带领大家一起探究燃烧的原理,解开燃烧之谜。

二、目标1. 了解燃烧的定义,掌握燃烧的基本过程;2. 掌握燃烧时所需的三要素;3. 探究为什么燃烧会产生火焰。

三、导学过程1. 燃烧的定义及基本过程- 讲解:燃烧是指物质在氧气的存在下放出热量的过程。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探究燃烧之谜》教学课件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探究燃烧之谜》教学课件

遇到火灾怎么办
楼房发生火灾时,要保持沉着冷静。千万不要盲目乱跑、 跳楼。不要钻入床底或躲进顶棚,否则可能会窒息。要明确 自己所在的位置和走向,如果火势尚不太猛,可以穿上浸湿 的不易燃烧的衣服或裹上浸湿的毯子, 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降低姿势或爬行 逃生。如果火是从门外进来的,或者 无路可逃时,就趴在窗户旁边或远离 着火的地方,等待消防员到来。
2003年1月6日下午,某地发生一起山林火灾,火势迅猛, 短时内已有400多棵杉树及数百千克稻草被烧毁,幸亏扑救 及时,火很快被扑灭。火灾过后,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大 片漆黑的山石和根根焦糊的树桩。
火灾发生的原因
这两起火灾发生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森林火灾为什么烧毁了成片的树木、花草,烧死了各种 野生动物,却留下了山石? 根据已学知识,结合对起火原因的猜想, 说一说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满足其一
遇到火灾怎么办
在我国,国家明令禁止学校、机关和其他社会团体组织 中小学生参加扑灭火灾的行动。作为一名小学生,遇到火灾 应该怎么办呢?
遇到火灾怎么办
一旦发生火灾,就要立即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打 电话时要沉着。电话接通后,要向火警中心讲清失火地点、 火势大小,以及失火的范围,同时还要准确回答对方提出的 问题。
探究燃烧的条件
燃烧需要高温吗?
1号 2号
不同位置的温度高低: 1号
3号
2号 由高到低 3号
物质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着火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知道,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发生火灾 时应该怎样灭火?
燃烧的条件 易燃物 氧气(或空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缺一不可
灭火的原理 清除或隔离易燃物。 隔绝氧气(或空气)。 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探究燃烧之谜_大象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探究燃烧之谜_大象版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探究燃烧之谜_大象版3 探究燃烧之谜【要点】利用变量的控制,设计实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目标】(1)独立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并做简单的分析。

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燃烧需要的条件,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2)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怎样进行】(1)阅读与思考引入:文中两起火灾事件的真实材料,创设了真实情境,为后面学生模拟实验的自行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条件。

虽然,燃烧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本课燃烧条件的研究就是从两起火灾事件的时间、地点及过火面积、给国家造成危害的负面切入,真实数字的后面出示了对起因猜想的一组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结合这两起火灾事件的阅读,引起学生对火因的猜想,也可利用其他方式、其他内容进行切入,如:本单元第一课学生自己补充的有关火灾的事例。

注意:火灾的起因可能是不一样的。

(2)猜想和实验设计与研究:火灾为什么烧毁树木、花草、房屋和各种动物,却留下漆黑的山石?猜想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本文的重要环节,旨在让学生根据真实情境独立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在模拟中熟练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要领。

文中只提供了两个问题及实验的材料与要求,利用卡通人物的语言稍做了温度方面的提示,至于具体怎样设计,没有细致说明。

同样,怎样灭火,也是开放研究的内容。

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控制变量实验的掌握情况而进行,必要时先做组内的讨论。

注意:1、由于学生已有了此类实验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原则上不要过多干预,只需在全班学生汇报时加以点拨。

2、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法有很多,教师对各种方法应注意引导和肯定。

3、对燃烧需要三个条件(需要氧气、可燃物和一定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理解可用讨论的方法进行。

4、灭火方法的研究也不是唯一的,只要破坏了燃烧中三个条件之一即可达到目的。

教学时应让学生大量列举方法。

不可能到大火现场去研究,但可以用身边的物体做模拟实验来揭开有关燃烧的秘密。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原创】《探究燃烧之谜》教案

大象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原创】《探究燃烧之谜》教案

《探究燃烧之谜》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2、培养实验能力和综合能力。

能设计简单的实验,学会记录并做简单的分析。

3、体会到只有了解自然,才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激发学生探求自然知识的兴趣。

4、接受防火安全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分析、综合,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难点:运用燃烧的条件,理解灭火的方法。

教学准备:1、分组试验材料:酒精灯、三角架、纸杯、火柴、蜡烛、石块、棉布、纸片、铁钉、粉笔等。

2、实验表格3、演示材料:自制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过程:课前:1、欣赏音乐,说明要求2、适时发放礼物,促进学生主动举手发言。

3、注意要求开始学生再动手一、导入1观看人类发现火的视频。

(在观看中板书:火)师:正是因为发现了火,使我们的祖先能坐下来静静的思考,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文明社会。

2、火到底是什么呢?火是燃烧时产生的一种现象。

(板书:燃烧)3、火柴的使用。

出示火柴问学生:这是什么?虽然火柴现在已经很少见了,但无论从安全还是环保的角度来说,火柴都比一次性打火机要好。

知道火柴怎么使用吗?教师示范4、请学生上台展示使用火柴的方法。

师说:很好,当我们使火柴燃烧起来时,你看到了什么?(光)用手放在火焰的周围你会感觉到什么?(热)5、其实我们所看到的火,其实就是火柴燃烧所释放出的光和热。

(板书:光和热)。

6、到底有多热?人们通常用温度(板书)来表示热的程度。

沸腾的水有多热?100度,而火柴燃烧时火焰的平均温度是沸水的好几倍,能达到4、5百度。

尤其在燃烧最剧烈的一瞬间甚至能达到上千度的高温!火柴燃烧发出的光微不足道,但释放出的热却能达到几百度的高温。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同学们,想要了解更多的燃烧秘密吗?今天,我们就来探究燃烧之谜。

(板书),出示课件。

二、新授探究燃烧的条件(一)可燃物1、师:火柴是用来做什么的?(点燃其他物质或是使其他物质燃烧)2、请大家观察杯子里的物品,你能使他们燃烧吗?个别同学回答。

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下册《3.探究燃烧之谜》教学教案(2022年)

小学科学大象版四年级下册《3.探究燃烧之谜》教学教案(2022年)

3探究燃烧之谜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独立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并做简单的分析。

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燃烧需要的条件,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2)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2学情分析发生在我市的“12.25”特大火灾震惊了全国,再次敲响了火险的警钟。

小学生年龄小,防火意识不强,因此在科学教育中一定要加强学生的防火灭火安全教育,烧不坏的手帕触发了我的灵感,我以此设计了魔术激疑——假想推测——制定计划实验验证———研讨交流——联系生活拓展延伸——魔术揭秘的教学思路,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去解开燃烧的秘密,也对学生进行了生动的、具体的防火安全教育,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3重点难点《探究燃烧之谜》属于综合探究活动单元中的一课。

《探究燃烧之谜》的二级目标训练是在《蜡烛会熄灭吗》一课引导学生学习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课教学重点是进一步放开让学生独立设计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并对数据进行记录、分析和归纳,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自己探究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1、(魔术激疑)教师手拿手帕,浸在2:1比例酒精和水配成的清水中,用火柴点燃,手帕完好无损,激起学生好奇心。

2、讨论: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手帕燃烧后会完好无损?(对学生发表的看法,教师可采用延迟评价法,激疑存疑,引导学生转入研究课题)。

3、过渡问:要想揭开手帕烧不坏的秘密,我们就要知道燃烧是怎样产生的?(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好的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否则学生的探究兴趣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不妨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强的心理特点,寓问题于科学魔术中,烧不坏的手帕又很好地运用了燃烧条件相关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主动自愿地参与到问题中去,掀起探究的高潮。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6.3 探究燃烧之谜》

大象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6.3 探究燃烧之谜》

火焰颜 是否有 是否变 是否产 是否有
物体 色
气味 形
生热量 灰
小结:
不同物体燃烧的相同点: 都有气味、都变形了、都能产生热量 都有灰烬
不同物体燃烧的不同点: 颜色、气 味、燃烧速度、灰烬不同
蜡烛燃烧实验的步骤
• 1、手拿一只干燥的烧杯底部,罩在火 苗的正上方上,约15秒钟,同时观察 杯壁上的现象。
部编版
6/3/2020
大象社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探究燃烧之谜
燃烧是一种常见的 现象,你见过哪 些燃烧的现象?
Hale Waihona Puke 燃烧的变化实验要求1、实验时用镊子夹住可燃物,分别在水槽上方点 燃。 2、观察物体燃烧时的火焰颜色、气味、灰烬或其 他现象,并把观察到的现象填写到实验记录单上。
注意事项:
不认识的物体不要随便 燃烧。
燃烧的变化实验记录单
• 2、将石灰水倒入烧杯,晃一晃倒出, 再罩在火苗的正上方,同时观察杯壁 上的现象。
• 3、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到表格中。
注意:罩在火苗上的烧杯时间不要过长, 以免烧杯破裂!
蜡烛燃烧实验记录单
干燥的杯子
杯壁上的现象 生成了什么
有石灰水的杯子
防火安全儿歌
• 小朋友,不玩火,不让父母吃苦果。 • 不乱动用火和电,自我保护是关键。 • 火警电话‘119’,发生火灾不乱走。 • 心不慌,意不乱,按照顺序慢疏散。 • 湿毛巾,捂口鼻,身体前屈头邻地。 • 防火逃生要记清,老师家长都放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燃烧之谜
【要点】利用变量的控制,设计实验,探究燃烧需要的条件。

【目标】
(1)独立设计简单的控制变量的探究性实验,学会记录并做简单的分析。

利用控制变量的实验设计认识燃烧需要的条件,进行防火安全教育。

(2)培养学生尊重证据,善于反思的科学态度。

【怎样进行】
(1)阅读与思考引入:文中两起火灾事件的真实材料,创设了真实情境,为后面学生模拟实验的自行设计与研究提供了条件。

虽然,燃烧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但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

本课燃烧条件的研究就是从两起火灾事件的时间、地点及过火面积、给国家造成危害的负面切入,真实数字的后面出示了对起因猜想的一组问题。

教学时,教师可结合这两起火灾事件的阅读,引起学生对火因的猜想,也可利用其他方式、其他内容进行切入,如:本单元第一课学生自己补充的有关火灾的事例。

注意:火灾的起因可能是不一样的。

(2)猜想和实验设计与研究:火灾为什么烧毁树木、花草、房屋和各种动物,却留下漆黑的山石?猜想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是本文的重要环节,旨在让学生根据真实情境独立进行控制变量的实验,在模拟中熟练掌握控制变量实验的要领。

文中只提供了两个问题及实验的材料与要求,利用卡通人物的语言稍做了温度方面的提示,至于具体怎样设计,没有细致说明。

同样,怎样灭火,也是开放研究的内容。

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控制变量实验的掌握情况而进行,必要时先做组内的讨论。

注意:1、由于学生已有了此类实验的基础,所以教师在原则上不要过多干预,只需在全班学生汇报时加以点拨。

2、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法有很多,教师对各种方法应注意引导和肯定。

3、对燃烧需要三个条件(需要氧气、可燃物和一定的温度)同时具备、缺一不可的理解可用讨论的方法进行。

4、灭火方法的研究也不是唯一的,只要破坏了燃烧中三个条件之一即可达到目的。

教学时应让学生大量列举方法。

(3)交流:遇到火灾怎么办?学生的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发生火灾的情况。

“遇到火灾怎么办”这项内容虽然被安排在本单元科学自助餐里,但为引起学生的注意,从学生安全意识的角度出发,教学时应有意将此环节提到重要的位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模拟表演如何拨打“119”火警、如何自救与逃生,以提高学生实际生活的能力。

(4)拓展活动:学生见过一些常见的灭火器,但亲自制作“灭火器”也许是第一次。

文中的拓展活动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补充了灭火的方法,还对二氧化碳能灭火的知识介绍做了验证。

教学时,应亲自让学生动手尝试,验证二氧化碳灭火的作用。

应注意的是:因教学时间有限,需教师另做安排。

无论怎样,都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另外,产生二氧化碳的方法很多,教师可以适当补充。

【应变参考】学生设计控制自变量实验的方法会有很多,教师对各种方法应给予关注。

例如,关于需要一定温度的研究,最简单的研究方法是在一张铁片上放一根火柴,不用酒精灯加热也不在火柴盒上擦燃,无论放置多长时间火柴也不会自己燃烧,然后用酒精灯加热这块铁片,一会儿,这根火柴就会燃烧,这个实验操作简单且极易说明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

另外,也可将几根火柴(或同样物体)摆放在与焰火中心不同距离处,即书中铁片上不同的位置,观察处在哪个位置上的火柴先燃烧;也可将纸片、火柴、石头等不同物体放在与焰火中心等距处,观察哪些物体先燃烧。

上述实验,说明燃烧需要一定的温度,不同物体的燃烧需要的温度也不同。

【参考询问要点】
(1)在阅读火灾事件,猜想起火原因后,要求学生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研究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因这个实验是模拟实验,需教师引导过渡:“同学们对起火的原因和燃烧需要的条件做了大量的猜想,那么怎样验证你们的猜想呢?今天我们不可能到大火现场去研究,但可以用身边的物体做模拟实验来揭开有关燃烧的秘密。

看一看,实验桌上的材料有哪些?这些材料和火灾事件中的哪些材料有相象之处?你们将怎样设计对比实验?讨论分工后进行验证。

”(2)在研究燃烧需要一定温度时,教师也可以这样引导设计:“在一般情况下,纸片会自行燃烧吗?点火后会怎样?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还可以这样引导:“人们在点燃煤炉时,常常是先点燃废纸或毛草,引燃木柴,最后引燃煤炭,这是为什么?”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