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主要建设内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主要建设内容 (城镇化战略的实质与意义

(一)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的标志、动力和必由之路

城镇化的基本涵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社会结构不断变化、城乡文明不断融合发展的过程。城镇化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也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产业聚集、人口聚集)。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城镇化的根本特征就是“以空间换财富、以空间换速度、以空间换资源、以空间换生态”。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着人均资源少、环境容量不足两大制约,城镇化可以从根本上促进生态脆弱区人口的梯度转移,为生态恢复和重建提供基础条件。城镇化还可以提高资源集约利用的程度和效果,特别是为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条件。

(二)我省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更具迫切性

其一,“双低”制约:城镇化率低,城镇现代化水平低。2007年全省城镇化率为40.2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69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20位。除了城镇化率比较低以外,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我省城镇现代化水平更低。我省城市建设起点低,由于受传统观念束缚、城市文化发育滞后,不论在城市规划、建设的理念还是管理上,离现代化城市的要求还有不少的差距,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表现为整体滞后。突出表现为城市功能战略定位不明确、规划水平低、基础设施滞后、城市管理弱化、违章建筑屡禁不止、城市形象较差。

其二,“双转”压力:产业转型、人口转移。我省面临的产业转型、人口转移的压力是巨大的。与先进省份比较,我省的钢铁产业大而不强,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除了个别产品外既不大、也不强,尽管信息产业这几年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但其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还非常低。我省的产业结构偏重,主要是服务业太弱,服务业的发展是与城市发展紧密相连的,因此,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推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过程,也是加快产业聚集、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

如果一个区域一半多的人口是农民,不可能实现区域的现代化,要实现现代化,需要有更多的农民转变成市民,实现人口的转移。据测算,未来10-15年,我省大致要有1500万农民转变成市民。可见,“双

转”对于城市发展的要求都很迫切,任务也十分巨大。

其三,“双环境”制约:软环境、硬环境制约。软环境、硬环境制约导致人才、资本等经济要素的严重流失。为什么河北的要素市场发育不足、人才流失严重、难以引进战略投资者?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城镇化水平滞后,城镇功能定位不明确、产业聚集度低导致发展平台不大、居住环境污染严重以及体制机制的制约应该是其主要原因。

(三)以“三年大变样”为总抓手,加快我省城镇化建设步伐,是符合河北省情的重大战略举措

其一,以“三年大变样”为总抓手,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是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对河北省情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河北实际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其本质绝不仅仅是城镇化建设的单项工程,而是推动河北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科学发展观在河北的深入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既是一个产业聚集升级和人口聚集转移的过程,也是一个突破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的过程;既是一个提高城市承载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居住条件的过程;既是一个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也是一个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过程;既是一个转变政府职能的过程,也是一个转变工作作风的过程。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对于加快河北又好又快发展步伐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

其二,以“三年大变样”为总抓手,加快我省城镇化建设步伐,其战略实质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应该说是抓住了发展的阶段特征、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

从战略的高度实施“三年大变样”的各项工作,一是突出了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统一。省委书记张云川提出了“三年有变化、三年上水平、三年出品位”的要求。可见,“三年大变样”,绝不仅仅是三年的工作,需要统筹三年目标和长远目标。二是突出了工作的重点性与协同性相统一。在推进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的同时,省委、省政府先后对解放思想、节能减排、新农村建设、培育市场主体、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重大项目、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等进行了部署,可以说,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环环相扣、针对性很强,其实质就是科学发展、富民强省。

其三,这一战略举措对于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更有其特殊的现实意义。投资、出口和内需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内需不足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我省的情况也

是这样。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本身就是一个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过程。城镇化建设可以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表现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项目建设对建材以及机械、电子等产品的巨大需求,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城市软硬环境好了,战略投资者就会来,新的投资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带来更多的消费。现代服务业会加速发展,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会不断增加。而且,“三年大变样”不仅在内容上突出了民生,在加快城镇化过程中也加大了财政对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大了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力度,应该说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惠民工程。

城镇化的本质是聚集(产业聚集、人口聚集)。通过聚集产生较高的经济、社会、文化要素的配置效率,从而不断推动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创新发展方式,使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综合体现。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在这样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应该说是抓住了发展的阶段特征、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

三个深层问题:城镇的聚集度不够,城镇体系不合理,规划建设管理粗放;城镇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不够;观念制约和体制制约依然严重。

三大机遇:加快城镇化发展是落实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最大工程;京津冀城市群以及环渤海城市带建设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省具有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后发优势。

(一)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

从空间分布看:城镇化呈现城市—城市群—城市带的发展趋势。城镇化初期,城市的规模小、数量少,呈点状分布;城镇化中期,城市由沿交通线线状分布到由线到面扩散,呈现出大城镇化趋势,并形成大中小城市并举的城市群。城镇化后期,城市呈密集的网状分布,城乡融合形成城镇化地区,称之为城市带。当前,我省处于城镇化的中前期,大城镇化趋势明显,并出现城市群的雏形。

从城市发展内在逻辑看:城镇化由过去的粗放型增长向数量质量并重转变。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存在着不完全性和不彻底性。一是城镇面积粗放型扩张,综合承载能力不强。二是由于行政区划的变更,虚化了城镇规模和城镇人口,入统的部分城镇人口仍处在农村人口或准城市人口的状态。三是忽视城镇发展的内涵,规划水平较低、开放无序、粗放型扩张,不仅浪费了宝贵的土地和空间资源,也阻碍了城市未来的发展。当前,全国各地在追求省市规模扩大的同时,更加注重城市的高质量规划和建设,进入了一个数量质量并重的发展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