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论文 民族精神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主义论文民族精神论文
民族危机下邵元冲的民族精神
[摘要]邵元冲作为国民党元老,继承了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精华,主张振奋民族精神,修养个人人格。强调民族文学与民族读物在培养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邵元冲积极推动并参与黄帝祭祀,以加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精神,影响深远,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关键词]邵元冲民族主义民族精神黄帝祭祀
邵元冲(1890—1936),本名骥,字翼如,浙江绍兴人。曾追随孙中山并担任秘书,孙中山逝世后,是国民党内部主张反共的右派之一。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邵元冲为蒋介石倚重,成为训政时期蒋介石的重要幕僚,历任国民党青年部部长、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任等要职,“西安事变”中遇难。
邵元冲以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继承者自居,其政治思想集中体现了对三民主义的阐释与解读。既是对三民主义的继承和阐发,也源于其成长和求学的环境,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内容,体现了他爱国忧民的情怀,主要反映在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态度上。他主张振奋民族精神,修养个人人格,加强民众心理建设,教育救亡,充实民族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在这方面,邵氏特别重视民族文学、民族读物、历史人物在培养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特别是提出恢复黄帝祭祀以加强民族团结,影响深远,丰富了民族主义的内涵。
邵元冲认为,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寻求民族出路,要纠正过去的错误,“中国过去和现在失败的基点,在乎缺乏民族精神的训练。”目前和以后困难的解救,“还须以恢复与发扬民族精神为前提”。如果每一个人都能认识个人和国家民族的关系,都能“牺牲个人的利益来求整个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整个民族才不致散漫薄脆,即使遇到外来的祸患,也可以万众一心,在整个组织和方针之下,表现出很坚强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表现在多个方面,在外敌当前的时局之下,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即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一致、共御外侮。“人人公尔忘私,国尔忘家,积全民族之力以抗外侮,始终不懈,百折不挠,以知耻而立志,以明耻而教战,以洗雪国耻之决心,争民族生存,扶国家之基础,以恢复中华民族历史之光,以立国于大地。”邵元冲号召国民党内部必须团结一致树立表率作用。
邵元冲认为个人人格的修养与民族生死存亡紧密相关。邵元冲主张个人之人格应该有最低之生命线,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一致的,“整个民族生命发生动摇,则个人绝对不能获得安全之生存,而一切所谓人民利益亦无不失其保障。”中华民族为勤劳的民族,是民族精神的体现之一,也是救亡方式的一种。邵元冲指出,救亡的要义“则在使人人各能有所致力,其致力能均平而普遍,切实而有效,蓋救亡之业,为国民人人共有之事,共有之责,则必须人人能尽其责,及砥身砺行,以从事于勤劳,以劳其身,劳其心,劳其志,劳其行始。”
邵元冲也认识到民族文学与民族读物在培养民族精神方面的作
用。“故民族之精神,必以民族之文学表显之,民族文学之中心,必存于古今来忠烈志士之文字,其辞则至壮,其意则至诚,其志则至哀,其生气凛凛,使读者如受耳提面命,奋发而不能自已,白刃可蹈,威武不屈,虽有雷霆万钧之力,刀锯斧钺之威,孰能动我方寸之毫末,则人孰得而侮之,则人孰得而亡之。”邵氏专门编辑出版了《民族正气文钞》,辑录了岳飞、文天祥、史可法等数十人的文章,以期起到培养民族精神的作用。同时,邵氏也非常重视学校精神教育的作用。他认为,近数年来民气消沉,思想混乱,民族意识有淡漠而归于泯灭之危险,“精神之训育,实较之物质之充实为急,而培养一般国民之中心思想,以发挥民族主义,铸造民族人格,养成民族知耻与奋发之精神者,实为推进民族复兴之总动力也。”所以,他认为学校教育中应该致力于精神之训育。精神训育包含“训练其齐整严肃之精神,守纪律之习惯,及团体生活与组织力以外,则宜倾其全力于数种培养民族性之学科之中。”并提出“至基本之教材,则以历史教育涵养其国民性,举文学、地理、伦理、公民诸科目,皆为辅助历史教育以养成其坚强健全之性者也。”
邵氏认为,智仁勇是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的时代背景之下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民族主义在消极方面,表现牺牲奋斗的精神,就是“勇”的精神的表现。……民族主义在积极方面,就是要发挥建设的精神,建设需要知识,就是‘智’的精神;民族主义能为民族争生存,就是爱自己的民族,这种爱人的精神,也就是‘仁’的精神,这样民族精
神在消极与积极两方面的表现,就是整个智仁勇的表现。”邵氏特别强调积极的民族精神,积极的民族精神的表现就是民族主义建设性的表现。邵氏认为,民族主义建设性的表现,就是平时在基本方面的努力,“使民族基础能够稳固,民族文化能够发展,民族生活能够圆满,政治、社会一切事业能够改善与进步。”为此,就要引导大家求知,因为要建设,一定需要各种高等的专门的智识人才,这样民族的建设才有独立与发展的可能。
为激发民族精神,邵元冲积极推动和参与黄帝祭祀。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民族危机日益严峻的形势之下,黄帝祭祀无疑对凝聚民心,巩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认同具有重要的意义。1933年,国民政府决定修筑陕西中部县(今黄陵县)至西安的黄帝陵道,使全国人民得以瞻仰民族的始祖黄帝,以巩固民族团结。1935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监察委员会推举张继、邵元冲,国民政府邓家彦等致祭黄帝陵,并确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岁岁举行仪式。致祭当天,共有5000多人参加祭祀活动。此后,国民党以及国民政府每年均派代表致祭黄帝陵墓,拜谒轩辕庙宇。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国共两党也曾共同致祭黄帝陵墓,对推动统一战线的建立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邵元冲认为要挽救民族危机首先在于重塑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主要表现为公而忘私、团结一致,勤劳勇敢等诸多方面,集中体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重要关头,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邵
氏对民族精神的发扬,继承了传统民族精神的特质也蕴含着现代民族观念的特点,迎合了不同社会阶层对民族主义的阐释与理解,更具有可宣传性和接受性。
参考文献:
[1]孙中山.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全集,1986.
[2]王仰清,许映湖校注.邵元冲日记(1924-193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3]《建国月刊》第8卷,第1期.
[4]董修荣.国民革命史.重庆人民出版社,1992.
[5]邵元冲.毁灭与生存.《邵元冲先生文集》上,193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