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期末考察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中国哲学史》期末考查复习
(本课程期末考试方式为考查,拟出四道题,每题25分,每题答300字左右,开卷考试。复习范围主要掌握下列四个人物的思想:孟子、张载、朱熹、王阳明。
参考内容如下:
1、孟子的仁政学说。
2、孟子的性善论。
3、孟子的良知说。
1.孟子的仁政学说
(1)孟子反对严刑峻法,主张通过“井田制”的形式来推行封建制度。即国家把土地分给各级官僚地主,然后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这种“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的主张,称之为“制民之产”分配给农民固定的土地,使他们“使徙无出产,固定在土地上。孟子认为“无恒产者无恒心”,并把这种“制民之产”的“仁政”描绘成一种最美好,最理想的社会制度。
(2)在政治上,主张采用“以德服人“的颁发,把仁义放在第一位,反对功利。使人们从思想上自愿地为统治者效力,企图以宗法观念,维护封建的统治秩序。
(3)反对墨子的“兼爱”思想和杨朱的“为我”思想,认为,讲“兼爱”会破坏以孝、悌为基础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而讲“为我”则会无视君主,破坏整个地主阶级的利益。既不仁,且不义。
(4)在一定程度上也看到了人民的力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要求统治者给人民一定生活上的满足,重视人民。
(5)“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2.孟子的性善论
(1)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即“不忍人之心,或说“恻隐之心”,它是从人天生的本性中发出来的。除此之外,人生来就有的天赋本性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即是说人最基本的四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是从这四种天赋的“心”发端的,也可以说就是这四种心。这些都是人生来就有的,并非外部强加于人的。因此,任性是善的,人而不善,那是由于他舍弃了这些本性。
(2)人要达到这些道德的标准,根本在于“反求诸己”。注意主观的反省,保存天赋的那四种“心”。若违背了封建道德,就应闭门思过,努力吧这些“心”找回来,恢复人的本性,谓之“求其放心”。同时,还要培养一种由“义”的道德观念和行为积累起来的,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以使人的所思所行皆符合封建道德准则的要求。
(3)孟子是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系统的阐述了“人性”问题,提出了“性善论”。虽说“性善”是人皆有之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但在实践中,有严格区分了“君子”和“小人”,认为这些善性,只有“君子”能保存,而“小人”是不会保存的,页不可能恢复的。这使得孟子的“性善论”沦为一种抽象的人性论。
3.孟子的“良知”说
(1)孟子认为,道德观念都在人“心”中,是人生来在本性中就固有的,而不是后天获得的,这种不同学习,不用思虑就具有的知识和才能为“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2)孟子认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即是说求知识,才能没有别的途径,只要把放弃或丢掉的天赋本性找回就行了,无须时间学习。主张“尽心”,“知性”,“知天”。“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即只要充分发挥天赋的那四种“心”,就可认识自己的本性,进而了解“天”之意。“尽心”也就是“思诚”,“诚”心中的内容是“善”,思诚就是要明乎善,恢复和保持“良知”“良能”。只要主观上做到“诚”,就可达到“万物皆备于我”的境界。一切不必依赖于客观存在,而只要主观上做到“诚”即“明乎善”,则万物皆备于我心“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3)孟子十分轻视感性认识,特别强调神秘的理性认识。认为只要用“心”去思想,运用天赋的这种能力,就能了解事物的本性,这才是“大人”,“大人”即圣人,最伟大的地方,在于“正己而物正者也”即他能端正自己的心,从而使别人也随之而端正。而用感官去认识外物只能受其蒙蔽,因此,就是“小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对人的划分:“君子”和“小人”;“劳心者”和“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4)孟子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理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宣扬了宿命论。在他看来,人的理性思维能力是天赋的,理性的任务是认识天的意志,一切都是命定的,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不违“天命”,进而得到一个恰如其分的结果,即“正命”。“莫非命也,顺受其正”。
4、张载气一元论的自然观。
5、张载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
6、张载的认识论。
7、张载的人性论。
8、张载的“民胞物与”思想。
4.张载“气一元论”的自然观
(1)张载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唯物主义自然观,把“气”作为世界的实体。他认为,有形有象可见的万物以及看来空虚无物的太虚,都是气所构成的。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气,空若无物的太虚亦不是空无所有,只是气散而未聚的本来状态。气聚结则成万物,气散开则化为太虚。“知太虚即气,则无无”。(2)张载依据“太虚即气”说,批判了两种观点:一是认为气是太虚所产生的,即道家“有生于无”的观点;一是认为万物是空无的太虚中出现的幻象,即佛教认为山河大地都是假象的观点。认为二者都割裂了本体与现象的联系。坚持太虚即是气,气是万物统一的唯一实体,有力地批驳了佛、老宣扬的唯心主义。(3)张载对气的概念作了明确的解释。认为,凡有刚柔、动静的、广大深远的现象都是气,气无形而有象,气的基本特点是有运动,有静止,有广度,有深度,同一般的气区别开来。(4)气是经常运动永恒变化,气内部含有正反两方面,阴和阳,这统一的气成为“太和”,含有运动变化的本性。气的运动变化是非常复杂、微妙而不可预测的。“阴阳不测之谓神”。张载肯定了物质的自己运动,物质具有运动变化的内在根源,运动变化是物质世界的内在本性。(5)张载还讨论了物质世界变化的规律性问题。认为气的变化是有理的,天地之气,虽时聚时散,或相斥或相吸,变化多样,但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即是“理”。肯定了“万物皆有理”,理不能脱离事物而独立存在。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理从属于气。
5.张载的一物两体的辩证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