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7课《长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7《长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7《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e0ceabe73968011ca20091d0.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7《长ch áng 城ch éng》远yuǎn 看kàn 长城chángchéng ,它t ā像xiàng 一y ī条tiáo 长龙chánglóng ,在zài崇山峻岭chóngshānjùnlǐng 之间zhījiān 蜿蜒wānyán 盘旋pánxuán 。
从cóng 东头dōngtóu 的de 山海关shānhǎiguān 到dào 西头xītóu 的de 嘉峪关jiāyùguān ,有yǒu 一万三千yīwànsānqiān 多duō里l i。
从cóng 北京běijīng 出发chūfā,不过bùguò一百yībǎi 多duō里l i 就jiù来到láidào 长城chángchéng 脚下jiǎoxià。
这zhè一段yíduàn 长城chángchéng 修筑xiūzhù在zài 八达岭bādálǐng 上shàng ,高大gāodà坚固jiāngù,是shì用yòng 巨大jùdà的de 条石tiáoshí和hé城chéng 砖zhuān 筑zhù成chéng 的de。
城墙chéngqiáng 顶dǐng 上铺shàngpū着zháo 方砖fāngzhuān ,十分shífēn 平整píngzhěng ,像xiàng 很hěn 宽kuān 的de 马路mǎlù,五六wǔliù匹p ǐ马mǎ可以kěyǐ并行bìngháng 。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长城》ppt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17课《长城》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875e87284ac850ad024263.png)
读课文第二段,仔细观察图 片 ,介绍了长城的哪些建筑?
小结:
远看长城,先整体 后部分,构造科学, 利于防守。
综合远景图、近景图,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默读第三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画出来,再反复读一读。 2、小组讨论交流活动: 假如你登上了长城,面对这高大的城墙绵延起伏 起伏,延起伏,触摸着巨大的条石,脚踩着平整的 方砖,领略那巧妙的设计时,你会想到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指导。
•
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 上是罕见的。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 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之间,施工坏境艰难; 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之多;它建筑于两千 多年前的秦朝,凝结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 智慧,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1、再次看两幅长城图,结合下列提示语复述 长城远景、近景: 长龙 崇山峻岭 蜿蜒盘旋 条石 城砖 垛口 瞭望口 射口 城台 2、同学们可以画一画、读一读、写一写, 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收获。
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
• 1、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 2、延伸性作业:长城到底给我们中华民族带来了什么 呢?请大家课外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以《长城为中华 民族带来了什么》问题写一篇介绍稿,准备参加语文活 动课——我心中的长城。
17《长城》
欣赏了上面的图 片,你有什么感受?
•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华夏儿 女的骄傲。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 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这节课 我们继续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以 及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学习第一自然段
远景怎样?
(像一条龙)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 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1)远看图中的用什么方法来描写长城? 来突出了长城什么特点? (比喻;长、大、弯。) (3)作者为什么列举了 “一万三千多里”这个数据? (表达更准确,让人更信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989339d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81.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点整理第17课长城二、多音字看:①kān 看守、看管;②kàn 远看、看待、看茶。
铺:①pū 铺垫、铺床;②pù店铺、当铺。
应:①yīng 应当、应届、应许;②yìng 呼应、响应、应付、应承。
膀:①bǎng 肩膀、翅膀、臂膀;②páng 膀胱;③bàng 吊膀子。
行:①xíng 行人、举行、发行;②háng 行列、行市。
血:①xuè鲜血、贫血、心血;②xiě 口语常用,血淋淋、鸡血,流了点血。
长:①zhǎng 长大、成长;②cháng 长城。
旋:①xuán 旋转、旋绕;②xuàn 旋风。
一、生字崇 chóng 崇高、崇敬、崇山峻岭、姓崇。
旋 xuán 旋转、旋律、天旋地转。
嘉jiā 嘉宾、嘉奖、嘉年华、勇气可嘉。
砖zhuān 城砖、砖头、地砖、砖瓦。
隔 gé隔离、隔开、隔断、间隔。
屯 tún 屯兵、屯守、屯粮、屯集。
堡bǎo 堡垒、地堡、碉堡、城堡。
垒lěi 堡垒、垒墙、壁垒、垒窝。
仗 zhàng 打仗、依仗、仪仗、仗势欺人。
扶 fú扶手、扶贫、扶持、扶摇直上。
智 zhì智慧、智力、才智、机智。
慧 huì智慧、聪慧、慧眼、秀外慧中。
魄 pò气魄、魄力、魂魄、惊心动魄。
三、形近字组词崇(崇高)─祟(作祟);慧(智慧)─彗(彗星);堤(堤岸)─提(提议);阁(楼阁)─问(问题);筑(建筑)─巩(巩固);廊(走廊)─郎(新郎);瞰(鸟瞰)─憨(憨厚);率(率领)─萃(集萃);靡(风靡)─糜(糜烂);魁(魁梧)─魄(魄力);砖(砖头)─传(传递);栽(栽树)─裁(裁剪);浩(浩荡)─告(告诉);陵(丘陵)─凌(凌空);慕(羡慕)─幕(银幕);唯(唯一)─准(准备);洪(洪水)─哄(哄笑);暴(暴雨)─爆(爆炸);稳(稳当)─隐(隐私);惰(懒惰)─随(随便);俗(俗话)─裕(富裕);峡(峡谷)─侠(侠客);桂(桂花)─挂(挂历);湾(海湾)─弯(弯曲);彼(彼此)─披(披风);旷(旷课)─矿(矿石);暂(短暂)─堑(天堑);胞(同胞)─炮(礼炮);脉(脉搏)─泳(游泳)。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7《长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7《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fbbb73bdb307e87100f69696.png)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拼音课文17《长ch áng 城ch éng》远yuǎn 看kàn 长城chángchéng ,它tā像xiàng 一yī条tiáo 长龙chánglóng ,在zài崇山峻岭chóngshānjùnlǐng 之间zhījiān 蜿蜒wānyán 盘旋pánxuán。
从cóng 东头dōngtóu 的de 山海关shānhǎiguān 到dào 西头xītóu 的de 嘉峪关jiāyùguān ,有yǒu 一万三千yīwànsānqiān 多duō里li。
从cóng 北京běijīng 出发chūfā,不过bùguò一百yībǎi 多duō里li 就jiù来到láidào 长城chángchéng脚下jiǎoxià。
这zhè一段yíduàn 长城chángchéng 修筑xiūzhù在zài 八达岭bādálǐng 上shàng ,高大gāodà坚固jiāngù,是shì用yòng 巨大jùdà的de 条石tiáoshí和hé城chéng 砖zhuān 筑zhù成chéng 的de .城墙chéngqiáng 顶dǐng 上铺shàngpū着zháo 方砖fāngzhuān ,十分shífēn 平整píngzhěng ,像xiàng 很hěn 宽kuān 的de 马路mǎlù,五六wǔliù匹pǐ马mǎ可以kěyǐ并行bìngháng .城墙chéngqiáng 外沿wàiyán 有yǒu 两liǎng 米mǐ多duō高gāo 的de 成chéng 排pái 的de 垛子duǒzi,垛子duǒzi 上shàng 有yǒu 方形fāngxíng 的de 瞭望liàowàng 口kǒu 和hé射shè口kǒu ,供gòng 瞭望liàowàng 和hé射击shèjī用yòng。
长城 课文
![长城 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8c223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f5.png)
长城课文《长城》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一篇看图学文的课文,由两幅长城的图片和一篇短文组成。
作品描写了长城的雄伟壮观和高大坚固,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现整理分享原文、段落大意及长城资料。
长城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
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
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
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段落大意】《长城》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长城的概貌。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长城的构造。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由长城展开的联想,指出长城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写长城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
【长城资料】长城(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且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
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今陕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长 城》教案及反思
![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长 城》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e495c07ed630b1c59eeb5c8.png)
第17课《长城》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祟、峻”等8个生字,会写“崇、旋”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崇山峻岭、盘旋”“智慧、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长城的气势和自豪感。
3.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感悟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4.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相关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了解长城的结构,体会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的特点。
课前准备1.提前入文,搜集整合资料;提前2~3天,让学生感知课文,粗知内容。
a.结合课文内容,引发学生广泛搜集长城的图片、文字及影像资料。
b.学生自主与学习伙伴研究资料,归类整理资料。
2.自学生字,初写生字,并大致读顺课文。
3.老师了解学生资料搜集及相关学情。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教学过程:一、展示资料,交流信息1.分小组展阅和简介搜集到的有关长城的资料与信息,并确定在全班交流的小组最感兴趣的内容。
2.全班交流,分享信息。
可用多种方式交流与展示。
对学生的资料和信息老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其来源作适当的追问。
(鼓励学生将图片和资料整理好办展览或专刊)对于已去过长城的学生,鼓励他们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印象。
老师再概述长城的特点、影响与魅力(顺势引入书中的长城)。
二、感知课文,识写生字1.、板书课题。
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背景图或插图再读课文,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再抓住课文景奇文美情浓的特点,从激发学生当解说员人手,引发学生与课文形成真情互动。
2.引入识字(要当好解说员,必须从正确、流利读课文起步)。
a.识:如易读错字:“峻”不能读成jn,“峪”不能读成y,“屯”不能读成tn;能巧记字:“嘉”用形声法,“嘹”可用意合法组成“嘹望”来识记等。
老师用多种形式对生字特别是难记难识字进行强化。
b.写:老师对学生已写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点拨即可,如“嘉”字的“吉”下不能少两点,“隔”中门字里的部分两点一横一竖不能多写一横;其次要强调把字写的工整好看;更正写字本上的错别字。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https://img.taocdn.com/s3/m/c4611cdcaaea998fcd220ebe.png)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与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标.1、请同学们看老师写两个字——长城.一起来读.2、你对长城有哪些了解?师小结: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课文,去了解作者笔下的长城.用心去感受长城的独特魅力.〔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1、初读理层次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长城?〔师生交流,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小结:课文读了一遍就有这么多的收获.刚才我们了解的内容都在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②接下来老师请几位同学接读课文,其它同学注意倾听,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描写的顺序,层次.第一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是作者在哪儿观看长城时,所看到的景象?第二段:这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第四段:这是作者面对长城时发出的——赞叹.过渡: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设计意图:体会奇迹和伟大的奇迹.③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和作者有相同的感受.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远看我们的长城.〔三〕深入品读,感受长城.1.远看长城〔1〕课件出示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①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这四个字都带有山字旁,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设计意图:联系字的字形,让学生联想画面,了解长城修筑的位置,体会其气魄雄伟.〕带着感受读词语②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是一种怎样的形态?所以作者把弯弯曲曲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句话.〔设计意图:通过理解蜿蜒盘旋,想象长城的壮美雄姿.〕③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播放录像.〔设计意图:让学生真切感受长城〕④能说说你现在的感受吗?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小结:欣赏了远处的长城,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体会奇迹.〕2.近看长城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现在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对长城又有了怎样的印象?〔1〕高大坚固①生汇报,画的相关语句.高大坚固②理解宽:同学们,五六匹马并排有多宽?〔在情景中感悟,相当于现在三辆小轿车那么宽.相比现在的马路并不太宽,当我们想到长城是修筑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的封顶之上,是多么的令人惊叹!〕③齐读描写高大坚固的语句.〔2〕感受其构思巧妙①刚才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坚固,你还有什么感受?②汇报名称,这几个字是我们所学的生字,谁来读一读?③你能在图中找出它的相应位置吗?出示近景图,指出相应位置,并说作用.④城台场面录像.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想不想看看古人是怎样利用长城来作战的?〕⑤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通过对长城进一步的了解,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⑥小结:所以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构造巧妙来体会长城是一个奇迹.〕过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方砖,扶着巨大的条石,他想到的又是什么?3.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2〕凝结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你觉得哪一种更合适?①由气体变成液体②集中,聚集.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凝结的含义,从而深刻体会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3〕就是说长城不仅聚集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而且集中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4〕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5〕幻灯片第三段2句,单看……陡峭的山岭.〔6〕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人民会想出什么样的办法来修筑长城呢?大屏幕出示:①没有火车、汽车,想要把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从远处运到长城脚下,它们会用————.教师适时补充:据老师了解,他们还发明了滚木、手推小车、马车牛车来运条石.冬天在地面泼水成冰,利用冰将条石滑送到长城脚下.②但山太高,路太陡,没有起重机,想要把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从山脚下运到山顶,他们会用————.当时,劳动人民还想到了在山顶安装木质滑轮将巨石拉到山顶,在两山之间架起绳索,将条石从山的这一端,滑送到山的另一端,省时省力.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教师适时补充,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小结:从你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你们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是啊!他们想出了一个个巧妙的办法,依山势修筑长城,抵御外敌,并且设计的如此巧妙,易守难攻.〔7〕但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①这是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第一层〕②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他们每天承受着难以负担的重量,他们的肩膀和手会是社么么样子的?第二层③这数不清的条石就靠肩扛、手抬,一天天,一年年,旧伤未好,又添新疤.疾病随时会夺走他们的生命啊!第三层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层层感悟劳动人民为修筑长城所付出的血汗甚至生命的代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吧!过渡: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劳动人民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的代价,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是这样一个故事,老师在课前布置大家了解了这个故事,现在老师用古文为大家朗诵.〔8〕补充孟姜女寻夫听了这个故事,当你再次面对长城,你想说点什么?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血汗.〔9〕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个奇迹,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设计意图:增强民族自豪感,加深对长城的印象.〔10〕长城不但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迹,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创造的伟大的奇迹!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对全世界——〔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同学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然而强大国力的本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希望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希望和平之花永远盛开,也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时代的长城.作业: 老师希望你们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写到小练笔上.设计理念:1、凸显语文的"人文性",把《长城》上成"文化的课堂".2、契合语文的"工具性",扎扎实实训练语言能力.3、践行"想象阅读"思想,声像言再现文字背后的真切场景.4、贯彻"拓展阅读"理念,多角度把文章读厚、读广、读深.《长城》教学反思《长城》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课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现在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上.课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来理解长城是一个奇迹.从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理解感悟长城因劳动人民的付出而伟大.从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抓住崇山峻岭的字形来想象画面,了解长城修建的位置,理解蜿蜒盘旋来想象长城的形态,结合录像资料的介绍〔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经过的省份,感受长城之长〕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想象与现实相结合,对长城的长有了具体的感知.体会它是一个建筑史的奇迹.这个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体会长城的高大坚固,着重体会长城的宽,让学生想象并不算宽的长城是修筑在崇山峻岭之上,体会这一奇迹.结合近景图,让学生找出相应位置,图文结合结合,学生在读课文时,边读边看,让学生理解文本有了一个依托,在这个依托上又加深了学生对长城的理解.裂解了长城的构造,再读作用体会其构造巧妙,为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做好铺垫.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感悟设计巧妙并不深刻,如让学生想象敌人入侵时,应该怎样利用长城来作战?可能体会更深刻.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画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凝结这个词语,来体会劳动人民的付出.在体验智慧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劳动人民搬运巨大的条石想到的办法.老师适时补充,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象较为单一,因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想象.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说一说他们的感受.在体会血汗时,抓住怎样的肩膀,怎样的手,层层体验来体会劳动人民付出的代价,教案设计完美,但我在引导深层次的体验时引导不与时,不到位.导致学生的体验较浅,老是停留在一个层面上,应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引导提升,发挥想象,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虽然学生的情感有了,但总感觉读和悟没有深入,没有层次性,感悟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学生情感的高潮没有迸发.语文课离不开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在课堂中总感觉语言点有了,如何有层次的训练,让学生的语言与情感在一次次地提升中达到高潮,让教材在解构中在不断的重组与建构,这是每一堂课要思考的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课堂实践中继续摸索、发现、进步.。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7 长城 第一课时PPT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17 长城 第一课时PPT课件(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f8fa3ab7360b4c2e3f6437.png)
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 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
列数字:一万三千多里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 蜒盘旋 。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 千多里。
相当于绕400米的操场16250圈,20多年前, 有个青年人徒步走完长城用了508天。
蜿蜒盘旋
蜿蜒,像蛇爬行的样子。 盘旋,回绕屈曲。 蜿蜒盘旋:长而曲折地延伸。
西至嘉峪关,像一条长龙。
分
第二自然段: 近看,长城高大坚固。 第三自然段: 联想到长城凝结了多少
总
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第四自然段: 赞叹长城在世界历史上
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这两幅
图的观察 点有什么
不同?
近景
这两幅图的观察 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 点有什麽不同? 崇山峻岭之间
远景
长
高大
请在课文 从画面上 中找出与画 看长城有什麽 面对应的段。 特点?
3、楹联:(1)居庸关联:辽海吞边月,长城锁乱山。
(2)嘉峪关联:二崤xiá o虎口夸天险,九折羊肠确地难。 (3)玉门关联:无边晴雪天山出,不断风云地极来。
4、诗词:《古意》[宋]陆游、《登长城》[唐]李益 等,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
5、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定城砖的传说》等 。 6、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长城长》等。
标题
单元导读
• (1)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 • (2)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的表 达方法。 • (3)搜集与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关的资 料。
长城是古代华夏民 长 族战略防御的屏障,是 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勤劳 城 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 民族创造伟力的里程碑, 是中华民族文明与进步 的丰碑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第17课《长城》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第17课《长城》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8908cea300a6c30d229fb6.png)
近看你能看出长城又有何特点?
体会词句
*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 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 城的劳动人民来。
三个动词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 “很自然地想起”说明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 震撼,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 生。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
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
秦始皇 秦始皇像
嘉峪关
山海关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 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列数字
长城图
这两幅 图的观察 点有什么 不同?
图中的长城像什么?用打比方的句式说一说。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 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
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 里。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 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方形城台 瞭望口
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 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 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 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 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 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 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 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 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 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比喻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 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列数字
试一试
▪ 远看( 在( 头的( (
),它像(
),
)之间( ) 。从东
)到西头的( ),有
)里。
读一读,注意红色的词。
▪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 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 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 里。
嘉峪关
山海关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奇迹。
?
远看
近看
的角度,默读相关自然 段,把你认为最能表现长城“气魄雄伟”的 句子划下来。
远看
近看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度,默读相关自然 段,把你认为最能表现长城“气魄雄伟”的 句子划下来。
远看长城, 它像一条长龙, 在崇山峻岭之间 蜿蜒盘旋。从东 头的山海关到西 头的嘉峪关,有 一万三千多里。
——美国总统尼克松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程,在其它地方我从 未见过类似的杰作。”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设计者太伟大了,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作 业:
1、读一读:有感情地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写一写:学文后的感受或夸一夸长城。 3、找一找:搜集关于长城的故事、图片等资料。 4、练一练:当小导游,向别人介绍长城。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 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 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 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 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 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 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 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 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 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 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 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
万里长城。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就有
他们中间可能有……可能有……还可能有……
为了修建长城, 在雷电交加的风雨中,他们……; 在天寒地冻的雪地里,他们……; ……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 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
的万里长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 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
伟大的长城。”
chónɡ jùn wān yán jiā yù
崇山 峻岭 蜿 蜒盘旋 嘉峪关
zhuān duŏ
城砖 垛子
tún
屯兵
lĕi
堡垒
qiào nínɡ liào
pò
陡峭 凝成 瞭望 气魄雄伟
我会写
崇旋嘉砖隔 屯堡垒仗扶 智 慧魄
认真听同学读课文!
17 长 城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
两两三三千千斤斤重。那时侯没没有有火车、汽车、 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 的手,一一步步一一步步地抬抬上这陡陡峭峭的山岭。
公元555年,北齐王朝修筑从居庸关到大同 一段约450千米的长城,就征调民工180万;
秦时修筑长城,除动用几十万军队外,还征 用了民夫五十万;
隋大业三年,修筑在今蒙古境内的一段长城 时,征调男丁一百多万……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 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 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 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 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 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 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 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 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
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 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 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 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 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 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 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 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 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 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
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 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城台
垛子 城墙外延 两米多高 成排的
瞭望口 射口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 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 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 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 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 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 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 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 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
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 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长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两千 一百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 后,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下令 修筑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长 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蜿蜒一万两千余里。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 在世界历史是一个伟大的奇
? 迹。
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的 读音,读通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