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义分析_戴耀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耀晶
@=6 A80 # B137
( 复旦大学, 上海 $CCDEE) ( !"#$% &%’()*+’,- ,./$%0/$’ 1/’%$ $CCDEE)
[ 摘 要]本文主要讨论四个问题: ( 疑问句的语义分类; ( 疑问句的预设和回答; ( 疑和问; ( !) $) E) D) “ 什么” 在疑问代词语义系统中的地位。 [ 关键词]疑问; 预设; 语义分析; 代词 [ 中图分类号]2CDE [ 文献标识码]3 [ 文章编号]!CC& # C%"F( $CC!) C$ # CC&F # CD G D
们这儿的负责人是谁? ” 中的代词“ 谁” ( 变量 !) 包含 多种可能性, 可以取多种值, 句子的回答可以是“ 老 陈” 、 “ 王喜贵” 、 “ 万厂长和耿书记” 等。 值得注意的是选择问从疑问形式上看似乎可以 今天的体育课打篮球还是跳 是二值 变 量, 如 例 "“ 远? ” 的回答可以是“ 打篮球” 或“ 跳远” 。但是这两个 回答之间不是 # 和 $ # 的正反关系, 二者不能涵盖 整个语义域。句子还存在第三种可能的回答, 如“ 练 双杠” 。因此, 从语义上看, 选择问的回答变量也是 ( ……) 】 。此外, 选择问在结 开放的, 即【 #, %, &, ’, 构形式上也可以由三个或者更多的选择项组成。如 三项选择式: “ 郑丽莹明天是上班还是去医院还是呆 在家里? ” 由上分析可知, 根据疑问句提供的可能世界数 目变量值来分析, 疑问句可以分为封闭性的【 #, $ #】 二值疑问句和开放性的【 ……】 多值疑问 #, %, &, ’, 句。二值疑问句包括传统语法中的是非问、 正反问, 多值疑问句包括特指问、 选择问。这种区分同疑问 句的预设有关。
()* +,%-#:632*,,07821M*;+,*-.//0-12103;:*;8321< 838>?-1-;+,030.3
不同的疑问句之间存在差别。试分析汉语语法文献 中经常提到的四种疑问句: 刘振兴去了内蒙古草原吗?( 是非问) ( $) 王海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正反问) ( E) ( 你们这儿的负责人是谁?( 特指问) D) 今天的体育课打球还是跳远?( 选择问) ( %) 这四种疑问句可以归为两类。 第一类是二 值 变 量 疑 问 句, 包 括 是 非 问、 正反 , 相互 问。这类疑问句提供了两个可能世界【 =, # =】 选择 之间是矛盾关系, = 和 # = 涵盖了整个语义域, 范围具有封闭性。回答时或者选择肯定的正值, 或 者选择否定的负值。如是非问例 $“ 刘振兴去了内蒙 古草原吗? ” 的回答只有“ 去了” 或“ 没去” 两个变量。 王海知道不知道这件事? ” 的回答也只有 正反问例 E“ “ 知道” 或“ 不知道” 两个变量。在语言表达形式上, 肯定形式) 或者反( 否定形 是非问只表现正( =, # =, 式) 一个方面, 正反问则把正和反两方面都表现出来 了。而从语义内容上看, 是非问和正反问提供的可 能世界都是封闭性的二值变量。 第二类是多 值 变 量 疑 问 句, 包 括 特 指 问、 选择 问。这类疑问句提供 了 多 个 可 能 世 界 【 =, P, 5, @, ……】, 语义域中的成员数量不定, 相互之间不构成 你 矛盾关系, 选择范围具有开放性。如特指问例 D“
Q0.,38> 04 R8910 S (T U31M*,-12?( +)1>0-0/)? S :0<18> :<1*3<*-)
V0G $, $CC!( :.; V0G !!F)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总第 !!F 期) $CC! 年第 $ 期(
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义分析
()* +,*-.//0-12103 04 5)13*-* 632*,,0782103 839 62- :*;8321< =38>?-1-
一、 疑问句的语义分类
疑问是一种意义类型。按照言语行为理论, 言 、 询 语行为类型主要的可分为三种: 表述( -282*;*32) 问( 、 要求( 。相应的句子功能结构 H.*-2103) <0;;839) 、 疑问句( 类型也可分为三类: 陈述句( 9*<>8,821M*) 13J ) 、 祈 使 句 ( ) 。( 参 见 2*,,07821M* 1;/*,821M* N?03- !"FF: 可见, 询问是非常重要的言语行为, 疑问句是 FD% 页) 非常重要的句类。 从说话人的角度来分析, 陈述句的主要功能是 表达已知, 疑问句的主要功能是探索未知。已知的 东西可以根据现实世界的情况来确定真假, 未知的 东西则不能确定真假。试比较: ( >) 8G 林心眉去年买了一套房子。 疑问句) OG 林心眉去年买了一套房子吗?( 表达说话人已知的事件, 可以判断句 例 8 是陈述句, 子的真假: 符合现实世界的实际情况为真, 不符合现 实世界的实际情况为假。例 O 是疑问句, 说话人探 , 也 索未知的事件, 没有对事件作肯定断言( 8--*,2103) 没有对事件作否定断言, 因此, 不能用现实世界的情 况来确定句子的真假, 疑问句只是提出了可能的选 择范围。 从提出选择的可能世界的数目变量方面来看,
( ( ( !"#$%&’$:()1- /8/*, <032813- 40., /8,2-: !) ()* <>8--141<82103 04 H.*-2103 -*32*3<*; $) +,*-.//0-12103 839 83-I*,-; E) :.-J ( ( /*<2137 839 8-K137; D) ()* -*3-* 04 “ :)*37L0” I)82) G
二、 疑问句的预设和回答
预设( 是句子成立( 有意义) 的前提 ()*+,((-+./.-0) 条件。通常认为, 一个命题的肯定式与它的否定式 。 具有相同的预设( 参见 12342) 5676,8*9.0+-0 56:;) 例如: 徐不凡上星期参观了水上乐园。 ( <) 徐不凡上星期没参观水上乐园。 ( 7) 上述两个句子都作出了断定, 例 < 是肯定式, 例7是 否定式, 它们有相同的预设。预设可以有多个, 如上 述句于预设“ 徐不凡” 的存在; 预设“ 水上乐园” 的存 在( 存在预设) ; 预设主体有“ 参观” 的行为能力( 能力 预设) 等等。如果预设不成立( 例如不存在“ 徐不凡” 这个人) , 那么, 整个句子就是无意义的, 是个 意 义 “ 空句” 。 疑问句的功能是探索未知, 要保证疑问句是有 意义的, 就要保证它的预设义。例如与例 < 或例 7 相对应的疑问句是“ 徐不凡上星期参观了 = 没参观 水上乐园吗? ” 如果这个疑问句的存在预设或能力预 设得不到保证, 句于就成了无意义的“ 空问” 。 二值变量疑问句( 是非问、 正反问) 的预设是相 。例如: 应陈述句命题的正反选言, 即: 【 # 或者 $ #】 ( 章海平那年考上了研究生吗? :) 2、 >? 章海平那年考没考上研究生? 与例 : 相应的陈述句命题的正反选言是“ ( : 章海 #)
[ 收稿日期] !""" # !$ # !% [ 作者简介] 戴耀晶( , 男, 江西省泰和人,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文学博士。 !"%& ’ )
— &F —
来自百度文库
戴耀晶
汉语疑问句的预设及其语义分析
语言文字学研究 平那年考上了研究生” 或者“ ( : 章海平那年没考 $ #) 。回答 上研究生” , 即疑问句的预设是“ # 或者 $ #” 是二者选一, 即回答其中一个选言支。简略回答的 肯定式是“ 考上了” , 否定回答是“ 没考上” 。如果对 例 : 的回答不是“ , 而是其他内容, 如: # 或者 $ #” 章海平小时候去了东北。 ( 6) ( 江菊岚那年考上了研究生。 5@) 这一类的回答超出了疑问句的预设范围, 也就是说, 答话人拒绝了问话人的预设, 改变了答话范围。这 在言语交际中是一种不合作的言语行为, 因为答话 人没有提供问话人所需要的信息。( 当然, 有些看上 去“ 答非所问” 的答句, 问话人可以通过推理过程得 需 出言外之意, 即会话含义 A-09*)+2/.-02B .C(B.A2/,)*, 另外讨论。 ) 多值变量疑问句( 特指问、 选择问) 的预设是相 应陈述句命题的开放性选言, 即: 【 # 或者 % 或者 & 或者 ’……】 。特指问以疑问代词的所指对象存在 为预设。例如: 谁送来了艺术节的入场券? ( 55) 句子的预设是疑问代词“ 谁” 存在所指对象, 即“ 有人 送来了艺术 节 的 入 场 券” 。这 个 对 象 可 以 是 “ 张导 演” , 也可以是“ 方先生” , 或者是“ 马大叔” , 等等。即 或 特指问的预设是: 【 “ !5 送来了艺术节的人场券” 者“ 或者“ , 由答 !D 送来了艺术节的入场券” !;……】 张导演送 话人作出断言。因此例 55 的答句可以是“ 来了艺术节的入场券” , 或者用简略回答“ 张导演” 。 疑问代词的所指对象就是疑问点, 是特指问得以成 立的语义基础。 如果在回答时直接说出预设或 者 直 接 否 认 预 设, 都不是对特指问句的回答。如: 某人送来了艺术节的入场券。( 说出预设) ( 5D) ( 没人送来艺术节的入场券。( 否认预设) 5;) 没有 提 供 问 话 人 需 要 的 新 信 例 5D 直接说出预设, 息, 是一句“ 废话” , 因为预设义可以从疑问句推出; 等于拒绝了问题本身, 是言语 例 5; 直接否认预设, 行为上的不合作, 不承认疑问句的预设。 如果答句也用疑问代词“ 谁” 作直接否认预设的 回答, 则“ 谁” 的语义内容在问句和答句中发生了变 化。试比较: 问: 谁看见了许寒洁的笔记本?( 疑问句) ( 5E) 答: 谁 也 没 看 见 许 寒 洁 的 笔 记 本。( 陈述 句) 问句中的“ 谁” 负载疑问信息, 含义是“ 有人” , 表示特 称: 答句中的“ 谁” 不负载疑问信息, 用在否定句中,
— ::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含义是“ 任何人” , 表示全称。前者是疑问句, 后者是 陈述句。 选择问的预设也是相应陈述句命题的开放性选 言, 但选择项不限于疑问句中明白说出的选言支。 例如: 刘远程去了东北还是出国了? ( !") 句子的预设是: 【 “ 刘远程 #!” 或者“ 刘远程 #$” 或者 或者“ ……” 】 。由于句子的预设是开放 “ 刘远程 #%” 性的选言, 所以对例 !" 可以有多种回答。如: ( !&) ’( 刘远程去了东北。 )( 刘远程出国了。 *( 刘远程留在了上海。 也没出国。( 刘远程回 +( 刘远程没去东北, 故乡了) ,( 这儿没有刘远程。 前四个答句( 都保持了问句的预设, 提供了 ’,), *, +) 问话人需要的信息, 因而都是例 !" 的合适回答。最 后一个句子( 否定了问句的预设, 因而不是问话人 ,) 期待的回答。 在实际言语生活中, 有些特指问句很难回答, 是 因为在问句中包含着预设套叠, 答话人不能接受。 从语义上来分析, 这属于“ 套问” 现象。例如: ( !-) ’( 上个月他们夫妻俩吵了几次架? 预设 !: 吵了架。 预设 $: 吵了多次架。 邓运鹏前天晚上同谁看电影? )( 预设 !: 看了电影。 预设 $: 同某人看了 电影。 上述问句在预设方面存在套叠。特指问句的疑问点 , 但是预设 $ 必须以预设 !( 是 在疑问代词上( 预设 $) 非问的肯定回答) 为前提条件。答话人如果不承认 当然也就无法回答这个特指问。可见, 特指 预设 !, 问在语义上包含着一个得到确认的是非问, 换句话 说, 特指问可以看作是在是非问基础上的进一步询 套 问。从语义上来分析, 例 !- 中的两个问句都是“ 问” , 是在预设“ 吵了架” 或“ 看了电影” 情况下的发 问。以下是对这两个句子中的预设 ! 的否定: ( !.) ’( 上个月他们夫妻俩没吵架。 )( 邓远鹏前天晚上没看电影。 从逻辑上说也就蕴 例 !. 否定了例 !- 问句的预设 ! , 含着对预设 $ 的否定。因为在对相应句子的是非问 作了否定回答后, 特指问也就失去了存在预设。 在言语交际中, 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语言现象 是“ 答非所问” , 这种现象反映的也是听话人对问句 “ 预设” 的拒绝。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