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民增收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农民增收问题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民收入的现状,论述了增加农民收入对于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进而提出了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对策。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农村能否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各项任务,对全国来说至关重要。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中国农村小康社会的三大任务。而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如何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中国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一)增加农民收入是改变农民收入现状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1978-198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5%,之后则呈缓慢增长:1985-1996年年均增长4.11%,1997-2000年各年增幅却逐年下降,分别为4.6%、4.3%、3.8%和1.9%。此外,城乡居民收入悬殊,农民收入过低,城乡居民收入大体是3∶1。特别是农村居民的金融资产很少,购买力很低。2000年在中国城乡居民总存款63500亿元中,农户存款仅为11500亿元。经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存款为16473.94元,而农村居民仅为1177.26元,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的14倍,①国家统计局,国国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而且这些农村存款又多分布在沿海地区,实际上内地农民的存款更少。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它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关联到整个农村经济体制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必须及早解决。
(二)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从总体上看,中国已经初步实现了小康,但还是较低水平的、很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这种低水平和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广大农村,表现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高,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滞后,农民收入水平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进程。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表明,全面小康社会的16项指标中,广大农村还有3条没有达到:人均收入、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医疗卫生条件,这其中农民收入是个关键。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收入水平连续6年处于徘徊和缓慢增长状态。②彭俊如何奔小康问计小城镇[N].人民日报,2002-12-15
从衡量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标准看,农村小康指标体系包括收入分配、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人口素质、生活环境、保障安全六个方面。③国家统计局,农业部,全国农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在这当中,收入水平是实现小康的决定因素,收入差异则体现了小康社会共同富裕的程度,物质生活宽裕是小康的核心内容,精神生活充实是实现小康的重要标志,人口素质提高是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活环境改善是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社会保障系统完善及良好社会治安状况是居民安居乐业、安康度日的重要保证。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小康的六个方面指标,哪一项都与收入水平密切相关。可见,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
(三)增加农民收入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迫切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当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内需不足,而扩大内需又与农民增收密切相关。农民长期不增收,农民生产积极性就受影响,农产品供求形势就可能发生逆转;农民收入和农村购买力上不去,不仅工业品的市场需求将受到制约,也会影响农民对农产品的消费支出,加剧卖出农产品的难度,令扩大内需方针难以真正落实。从资料来看,城市居民收入近几年在大幅上升的同时,其边际消费倾向却逐年下降:1995年每增加100元,消费率为82.6%,1998年下降到79.8%,2000年又下降到79.6%。这表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传统日用消费品的需求增幅下降,在没有新的消费热点出现之前,消费倾向不会太强烈。而在农村,1999年农村消费增幅为9%,2000年只有1%,2001年也
仅有4%。①叶剑.扩大内需重点在农村.
增幅下降并不是农民没有消费欲望,实际上农民的购买欲望非常强烈,只是各种因素制约了其消费行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滞后,存在较大的消费潜力。可见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而不在城市,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扩大农民购买力,有助于真正扩大内需,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
(四)增加农民收入是缩小城乡差别的迫切需要。解放以来,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有所改善。但其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农业生产力水平仍很低下,靠天吃饭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教育、医疗等基本社会事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农民在社会结构中的实际地位处于最低层,鄙视农民、看不起农民职业的社会心理却根深蒂固,人们常常讥笑他们的贫穷,连进城打工也备受歧视,被称为“盲流”。事实上,是农民靠自己的劳作和辛勤耕耘,为人类生存提供必需的消费资料,在奠定工业化基础的过程中,国家以价格剪刀差的形式从农民那里取走了大量资金,农民为国家做出的真实贡献长期被掩盖了。到头来,农民反而成了困难户,成了贫困一族,被“救济”的对象。农民在财产关系上的这种不平等地位,是其社会地位整体低下的重要根源。农民收入得不到提高,农民生活就得不到持续改善,农民的社会地位就得不到提高,城乡差别也就消灭不了。因此,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消灭城乡差别,有助于农村的繁荣和稳定。
二、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对策
农民收入问题涉及到收入的形成、实现、分配和再分配等方面,涵盖了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产业演进等诸多内容,是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际、农业与非农业、经济与社会等密切相关的系统工程。因此,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采取远近结合、突出重点的对策。
(一)近期抓好见效快的增收工作,解决农民的燃眉之急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无论是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机,还是从事农副产品销售都需要钱,否则就要误了农时。为解燃眉之急,增加农民收入首先应从见效快的工作抓起。
1、抓订单农业,带动农民增收。由于农民居住的分散性、生产方式的封闭性、组织程度的松散性、社会交往与联系的局限性、思想观念上的保守性,使他们难以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集团。使农民在走向市场过程中,尤其是在应对“入世”挑战,表现出无奈和困惑,习惯于充当社会利益分配结果的被动接受者。而抓订单农业,则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这就要充分发挥各类农业公司、经营大户和其它中介组织的作用。为此,应采取如下对策:一是按照先找市场,再抓生产的思路,重点加快培育和扶持市场中介组织,使其成为找订单、签订单的主体,以便确立供需之间稳定的契约关系,降低农民生产的风险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尤其要为农村各类所谓“贩子”正名,鼓励他们理直气壮搞营销,充分肯定他们为当地脱贫致富所作的贡献。二是通过农业公司,使松散的农户组成生产主体,从本地特殊资源条件出发,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一乡一品”或“一县一品”,把特色产品做大做强。三是在公平竞争前提下,对经营大户进行扶持,使其尽快发展成为规范的农业公司、产业龙头。四是各地要培育自己的品牌,加强商标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把优势产品推出去,提高市场占有率,带动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抓好“打工经济”和劳务出口,增加非农收入。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对全国6.8万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2001年农民从非农业获得的收入为1066.4元,增长6.2%,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5%,仍是全年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而农民从非农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66%。
②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2001年农村经济形势分析[J].统计报告,2002,(5).
发展“打工经济”和劳务出口,是及早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应采取如下对策:一是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劳动等各职能部门,自上而下,逐步建立县(市、区)、镇、村三级劳务输出服务网络,为外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变单个外出为集体组织,尽量帮助农民减少外出的盲目性,以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二是城市的劳动监察部门要把进城农民工纳入管理范围,切实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三是利用入世后的契机,由县、乡政府出面协调各类劳务出口公司,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开展风险小的劳务输出工作。四是结合农村实际和劳务需求特点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