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要求规范及指导原则
肺癌治疗中的化疗和靶向治疗选择
![肺癌治疗中的化疗和靶向治疗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057494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b0.png)
肺癌治疗中的化疗和靶向治疗选择在肺癌治疗中,化疗和靶向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式。
化疗是指通过药物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而靶向治疗则是利用靶向特定分子的药物来抑制肿瘤的生长。
本文将就肺癌治疗中的化疗和靶向治疗选择进行探讨。
肺癌是一种致命性的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造成了很大的健康负担。
根据统计数据,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化疗是肺癌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化疗通过使用药物来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给予患者。
化疗的好处是可以通过全身性的作用来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因此适用于肺癌的不同阶段和转移情况。
然而,化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脱发等。
这些副作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化疗对正常细胞也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感染等。
相比之下,靶向治疗是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式。
靶向治疗是通过针对肿瘤细胞中特定的分子或信号通路来选择性地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靶向治疗的好处是可以更为精确地攻击癌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癌,靶向治疗选择也有所不同。
其中最常见的是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引起的非小细胞肺癌。
针对这种情况,已经开发出了一些靶向特定EGFR突变靶点的药物,如吉非替尼、埃克替尼等。
靶向治疗相比化疗的副作用较少,但在临床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肿瘤细胞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变异,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在进行靶向治疗时,需要密切监测疗效,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化疗和靶向治疗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治疗方式,而是可以结合应用的。
有些患者可能会在初诊时选择进行化疗,以缓解症状和控制肿瘤的生长。
而对于一些已经确定了靶向突变的患者,则可以选择进行靶向治疗。
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免疫治疗也逐渐成为肺癌治疗的新选项。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肿瘤化疗药物使用指南和规范
![肿瘤化疗药物使用指南和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9abbed2d0d233d4b14e699c.png)
肿瘤化疗药物使用指南和规范目录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1)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 (1)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 (1)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 (1)四、治疗适度,规范合理 (1)五、熟知病情,因人而异 (2)六、不良反应,谨慎处理 (2)七、临床试验,积极鼓励 (2)第二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3)一、抗肿瘤药物的管理 (3)二、监督检查 (6)一、细胞毒类药物 (6)二、激素类药物 (19)三、肿瘤分子靶向和生物治疗 (28)四、肿瘤治疗辅助药物 (39)第三章各类肿瘤的治疗原则 (57)一、头颈部恶性肿瘤 (57)二、胸部肿瘤 (63)三、消化系统肿瘤 (71)四、乳腺癌 (81)五、泌尿系统、男生殖系统肿瘤 (85)六、妇科肿瘤 (96)七、血液淋巴系统肿瘤 (109)八、颅脑肿瘤 (135)九、原发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 (151)第四章呕吐的分级和治疗 (160)第一章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应用抗肿瘤药物是提高肿瘤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复发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鉴于部分抗肿瘤药物有明显毒副作用,可给人体造成伤害,对抗肿瘤药物的应用要谨慎合理,需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权衡利弊,最大获益力求患者从抗癌治疗中最大获益,是使用抗肿瘤药物的根本目的。
用药前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进行严格的风险评估,权衡患者对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接受能力、对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的耐受力和经济承受力,尽量规避风险,客观评估疗效。
即使毒副作用不危及生命,并能被患者接受,也要避免所谓“无效但安全”的不当用药行为。
二、目的明确,治疗有序抗肿瘤药物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应针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和身体耐受情况,进行有序治疗,并明确每个阶段的治疗目标。
三、医患沟通,知情同意用药前务必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说明治疗目的、疗效、给药方法以及可能引起的毒副作用等,医患双方尽量达成共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肿瘤诊疗原则
![肿瘤诊疗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2cad1f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4.png)
肿瘤诊疗原则恶性肿瘤治疗原则与注意事项一、制定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选择肿瘤敏感药物;(2)选用毒副作用不同的药物;(3)联合应用时相特异性和非特异性药物;(4)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差异。
二、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部分化疗药物引起的特殊毒副反应及处理三、患者教育(1)抗肿瘤药物须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2)抗肿瘤药物可能会降低机体的抗感染能力。
当出现任何感染信号(如发热、寒战或咽痛)应立即就诊。
(3)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如碰伤后异常出血、呼吸急促、排尿灼痛等)也应报告医生。
(4)抗肿瘤药物可能会导致男性和女性的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也有致畸作用。
(5)血小板降低时在生活中应注意:卧床,停止刷牙、每天用漱口水漱口,不吃硬食,加强通便,不宜给患者洗头。
肿瘤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外科治疗、化疗、放疗、免疫治疗、心理治疗等。
肿瘤综合治疗不是各种治疗简单累加,而是通过病理、临床分期、预后情况等综合判断,最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包括早期外科手术尽量切除癌肿,配合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不能手术者可予以姑息治疗,全程心理治疗,让病人心理得到疏导。
肿瘤综合治疗的目标不是“病”而是“病人”,是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的体现,通过综合治疗最大程度寻找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的最佳平衡点。
一、肿瘤内科治疗原则包括: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把握治疗时机,肿瘤、机体、药物三方面的平衡及综合治疗,全面评估患者病情。
1.选择合适的方案:根据不同类型和分期的肿瘤选择放化疗、靶向药物、免疫药物等,以尽可能杀灭肿瘤细胞,延缓疾病进展。
2.把握治疗时机:治疗效果与体内肿瘤细胞的负荷成反比, 应在肿瘤负荷较低的情况下尽早行内科治疗, 还可用手术等手段降低肿瘤负荷。
3.肿瘤、机体、药物三方面的平衡及综合治疗:药物对肿瘤有杀伤作用, 但同时也伤及机体的免疫功能,而肿瘤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也有抑制作用。
肿瘤内科治疗应在掌握好药物强度和密度的同时, 能最小地伤及患者免疫功能。
老年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案
![老年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182b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3d.png)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肺癌患者数量逐年增加。
肺癌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老年患者通常伴随多种慢性疾病,治疗难度较大。
靶向治疗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肺癌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老年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案。
一、老年肺癌的靶向治疗概述1. 靶向治疗的概念靶向治疗是指利用分子靶向药物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和转移,从而实现抗肿瘤治疗的一种方法。
与传统的化疗相比,靶向治疗具有靶向性强、副作用小、疗效确切等优点。
2. 老年肺癌靶向治疗的优势老年肺癌患者由于器官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下降等因素,对传统化疗的耐受性较差。
靶向治疗具有以下优势:(1)针对性强:靶向治疗药物针对肿瘤细胞特异性分子靶点,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
(2)副作用小:靶向治疗药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较小,降低患者的副作用。
(3)疗效确切:靶向治疗药物对部分肺癌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二、老年肺癌的靶向治疗方案1. EGFR抑制剂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分子,EGFR抑制剂是针对EGFR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
老年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型较为常见,因此EGFR抑制剂在老年肺癌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1)吉非替尼:吉非替尼是第一个上市的EGFR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老年患者在使用吉非替尼治疗时,需注意剂量调整和监测药物副作用。
(2)厄洛替尼:厄洛替尼是一种口服的EGFR抑制剂,适用于EGFR突变型晚期NSCLC患者。
老年患者在使用厄洛替尼治疗时,需注意剂量调整和监测药物副作用。
2. ALK抑制剂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是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另一个关键分子,ALK抑制剂是针对ALK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
老年肺癌患者中,ALK重排型较为常见,因此ALK抑制剂在老年肺癌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原则
![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a81361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5.png)
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原则
靶向治疗药物是一种针对癌症等疾病的药物,它们通过与特定的分子靶点结合,抑制或促进某些细胞信号通路,从而起到治疗作用。
使用靶向治疗药物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个体化治疗:靶向治疗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分子表达和基因变异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2.定期监测:使用靶向治疗药物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以及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及时进行调整。
3.配合其他治疗:靶向治疗药物通常需要与其他治疗方法配合使用,如放疗、化疗等,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4.副作用管理:靶向治疗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如皮肤瘙痒、口干等,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5.合理用药:靶向治疗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特征,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总之,使用靶向治疗药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并定期监测和管理副作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1 -。
肺癌的分子标志物与靶向治疗研究
![肺癌的分子标志物与靶向治疗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78e24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c.png)
肺癌的分子标志物与靶向治疗研究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恶性肿瘤,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化学药物治疗,但这些方法并不总是有效,且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研究人员逐渐发现了一些肺癌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并通过靶向治疗来对这些分子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一、肺癌的分子标志物研究肺癌的分子标志物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预测患者的疗效。
通过对肺癌组织或体液中的分子进行检测,可以筛查出一些与肺癌相关的特异性分子。
例如,肺癌特异性抗原(LCAM)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肺癌标志物,其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可以通过血液检测来判断肺癌的存在与否。
除了肿瘤细胞自身的分子标志物外,一些影响肺癌进展和转移的分子,如血管生成因子、转移相关蛋白等,也成为研究热点。
二、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靶向治疗是一种利用针对癌细胞的特异性分子标志物的药物来干预肿瘤的治疗方法。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特异性靶向作用,选择性地杀灭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和转移。
在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中,EGFR靶向药物是最广泛研究的一类。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是一种与肺癌高度相关的膜受体,其激活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靶向EGFR 的药物,如吉非替尼和埃洛替尼,可以选择性地与EGFR结合,抑制其信号传导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蔓延。
三、分子标志物与靶向治疗的关系肺癌的分子标志物与靶向治疗存在密切的联系。
分子标志物的研究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肺癌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并指导靶向治疗方案的选择。
例如,采用能够识别EGFR突变的分子检测方法可以帮助医生明确患者是否对EGFR靶向药物敏感,从而合理地制定治疗方案。
此外,一些研究还发现,通过检测肿瘤组织中的一些耐药相关基因,如KRAS、BRAF等,可以帮助预测患者对靶向治疗的耐药性,以及可能出现的治疗反应不良。
四、肺癌的挑战与前景尽管通过分子标志物和靶向治疗获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
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原则
![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b1dea215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a.png)
靶向治疗药物的使用原则
靶向治疗药物是一种专门针对特定分子或细胞靶点的药物,可减少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同时提供更有效的治疗作用。
以下是靶向治疗药物使用的一些原则:
1. 确定治疗靶点:在选择靶向治疗药物时,需要明确确切的治疗靶点。
这通常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和组织样本分析等检查,以确保药物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最大化。
2. 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靶向治疗药物的作用机制通常是通过阻断癌细胞分裂、抑制癌细胞生长、促进自凋亡等方式来治疗癌症。
因此,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对治疗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
3. 个体化治疗:每个人的肿瘤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靶向治疗药物需要根据患者的基因组、病理学和临床表现等因素进行个体化治疗,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4. 确定治疗方案:在选择靶向治疗药物时,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癌症类型和药物剂量等因素确定治疗方案。
这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病情。
5. 注意副作用:与其他化疗药物相比,靶向治疗药物通常具有更少的毒性和副作用。
但是,治疗期间仍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皮肤炎症、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
因此,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靶向治疗药物是一种越来越受欢迎的治疗癌症的方式,但要确保患者获得最大程度的治疗效果,必须基于科学的原则和细
致的个体化治疗计划。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3b479d63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58.png)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分子标志物和基因突变等个体化信息,为患者选择适合的抗肿瘤药物。
个体化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 多靶点治疗:肿瘤细胞具有多种异常信号通路,因此采用单一目标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
多靶点治疗可以同时抑制多个异常信号通路,提高疗效。
3. 药物联合应用:多种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可以通过不同的靶点和机制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4. 根据不同阶段使用不同药物:肿瘤发展过程中,细胞状态和免疫状态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抗肿瘤药物。
早期肿瘤可以选择较为温和的治疗,中晚期肿瘤则需要更加强效的药物。
5. 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的优化: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的选择对于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具有重要影响。
合理调整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可以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总的来说,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的核心是个体化治疗和多靶点治疗。
根据患者个体化信息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同时通过多种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和优化药物剂量和给药途径来提高治疗效果。
肝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
![肝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53f0da063968011ca30091f3.png)
肝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范及指导原则治疗规范原发性肝癌按细胞分型可分为肝细胞型肝癌、胆管细胞型肝癌及混合型肝癌。
肝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肝切除、肝移植、介入治疗、射频消融、转基因病毒及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等各种技术。
系统治疗(全身治疗)HCC治疗棘手的重要原因在于同一位患者、同一脏器、同时存在着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种疾病:恶性肿瘤和慢性肝病,往往相互影响,恶性循环。
在我国HCC常见高发,而大多数患者具有乙肝和肝硬化背景,起病隐袭、进展迅速,确诊时往往已达晚期,不能手术、消融或TACE治疗的患者较多,生存期较短和预后极差;即使可以手术,术后复发率也较高,长期生存率低,因此,十分有必要去积极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包括系统治疗(systemictherapy,全身治疗)。
多数情况下,在肝癌确诊时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
对于严重肝功能不全(Child-PughC级)的患者,仅采取支持对症治疗是最常用和唯一的选择;肝功能基本正常或接近正常(Child-PughA级或B级),而无手术、消融或TACE治疗指征者,可以进行系统治疗。
现有证据表明,对于没有禁忌症的晚期HCC患者,系统治疗优于支持对症治疗;可以减轻肿瘤负荷,改善肿瘤相关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还可延长生存时间和有其他获益。
一般认为,系统治疗主要适用于:已经发生肝外转移的晚期患者;虽为局部病变,但不适合手术切除、射频或微波消融和TACE治疗,或者局部治疗失败进展者;弥漫型肝癌;合并门静脉主干癌栓和/或下腔静脉者。
(一)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知肝癌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其发生、发展和转移与多种基因的突变、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和新生血管增生异常等密切相关,其中存在着多个关键性环节,正是进行分子靶向治疗的理论基础和重要的潜在靶点。
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在控制HCC的肿瘤增殖、预防和延缓复发转移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近年来,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HCC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受到高度的关注和重视。
完整版版肺癌治疗方案总结诊疗规范CSCO指南NCCN指南
![完整版版肺癌治疗方案总结诊疗规范CSCO指南NCCN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5335ae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9.png)
完整版版肺癌治疗方案总结诊疗规范CSCO指南NCCN指南肺癌治疗方案总结一、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__年版)1、放化疗同步治疗方案:适用范围:mA、HIB期患者建议同步放化疗方案为E(足叶乙甘+顺粕)方案或T(多西他赛+顺粕)方案。
女n果患者不能耐受,可以行序贯放化疗,培美曲塞联合顺钳或卡钳作为同步或序贯用药的方案之o2、晚期NSCLC的药物治疗(1)一线药物治疗:含钳两药方案是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血管内皮抑素;于晚期无驱动基因,非鳞NSCLC患者,还可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癌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如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可选择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包括吉XX、厄XX、埃XX、阿XX尼治疗,一线给予吉XX治疗时还可考虑联合培美曲塞和卡粕。
ALK或ROS1融合基因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择克n坐替尼治疗表1非小细胞常用的一线化疗方案化疗方案剂量用药时间时间及周期N方案长春瑞滨225mg/m1、8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T方案紫杉醇2135-175mg/m1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G方案吉西他滨21000-1250mg/m、18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方案D多西他赛275mg/m1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奈达钳(仅限鳞癌)2100mg/m1方案培美曲塞2500mg/m21天为1个周期46个周期顺钳275mg/m1或卡粕AUC=561表2非小细胞肺癌常用的抗血管新生药物和靶向治疗药物药物剂量用药时间抗血管生成药物血管生成内皮抑素27.5mg/m1-14,21天为1周期贝伐珠单抗27.5-15mg/m 周期1天为21,1靶向治疗药物吉非替尼2250mg/mQd厄洛替你2150mg/mQd埃克替尼2125mg/mTid阿法替尼240mg/mQd克嘎替尼2250mg/mBid对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的患者,可选择维持治疗。
2022中国原发性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完整版)精选全文
![2022中国原发性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完整版)精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121a7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7b.png)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2022中国原发性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完整版)前言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肺癌是我国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于首位的恶性肿瘤。
获益于病因预防意识的提高、筛查工作的推广和综合诊治水平的持续提高,我国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已大幅提升,但全国不同地区肺癌诊治水平仍存在明显差异,这也是制约我国肺癌患者生存进一步改善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于2012年成立,其目的为推进肿瘤诊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规范肿瘤诊疗行为。
2020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624号),将恶性肿瘤纳入单病种质控范围。
2021年2月《2021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国卫办医函〔2021〕76号)对恶性肿瘤规范化诊疗质控指标提出改进要求,2021年9月《关于印发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1〕513号)进一步规范肿瘤诊疗行为,促进诊疗质量提升。
为进一步推动肺癌诊疗的质控工作,促进全国范围内肺癌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均质化,提高基层诊治水平,最终提高我国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委托肺癌质控专家委员会依据《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8年版)》《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等国家级肺癌诊疗指南规范,结合循证医学证据、专家推荐、临床经验及我国国情,在符合科学性、规范性、普适性、可操作性指导原则下,起草并制定了《中国原发性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具体如下。
肺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一、肺癌患者首次抗肿瘤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评估率(一)肺癌患者首次抗肿瘤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率1.指标代码:LC-01-01。
2.指标名称:肺癌患者首次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率。
3.定义:肺癌患者首次抗肿瘤治疗前完成临床TNM分期诊断的病例数占接受首次抗肿瘤治疗的肺癌患者病例数的比例。
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副作用患教【14页】
![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副作用患教【14页】](https://img.taocdn.com/s3/m/df0cae7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cf.png)
肺癌化疗和靶向治疗的副作用
主要内容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化疗
➢ 常用化疗药物/方案 ➢ 常见副反应及处理 ➢ 患者的护理
靶向治疗的副作用
非小细胞肺癌常用化疗药物/方案
• 含铂两药化疗方案为非小细胞肺癌最常用的化疗方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
化疗方案
NP:长春瑞滨+ 顺铂
TP:紫杉醇+顺铂/卡铂 GP:吉西他滨+
肝脏毒性
舒常红.医药前沿.2015,5(25):290-291.
含紫杉醇化疗方案副反应可以预防
• 紫杉醇是非小细胞肺癌常用化疗药物,但由于其辅料中的聚氧乙基蓖麻 油在体内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所以临床使用时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
用紫杉醇前 12小时 6小时 1小时 30分钟
口服地塞米松片20mg 口服地塞米松片20mg 西咪替丁静脉注射300mg 苯海拉明肌肉注射50mg
同时予以保肝治疗,常用药物如下, 抗炎药物:异甘草酸镁、甘草酸二铵等; 解毒抗氧化药物:S-腺苷蛋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等; 肝细胞膜保护剂:多烯磷脂酰胆碱; 利肝药物:熊去氧胆酸、茴三硫; 降酶药物:联苯双酯、双环醇; 糖皮质激素:泼尼松龙、甲基强的松龙。
此外,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合用可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和食物,如对乙酰氨基酚 和乙醇等。
口腔黏膜炎
• 口腔黏膜炎的处理方法 :
口腔黏膜炎 保持口腔清洁,早晚用软毛刷牙,餐后0.9%生理盐水漱口,有条件可用 Benzydamine ( Difflam )消炎灵漱口液;口服Vc+b2;谷氨酰胺颗粒漱 口 其他药物:康复新液、锡类散、北京同仁堂的口腔溃散等
腹泻反应
腹泻是靶向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但程度轻微,多为Ⅰ-Ⅱ级,病人能 耐受,无须停药。 个别程度达Ⅲ、Ⅳ级的腹泻患者,也可采取对症治疗的方法予以解决,只须 短期停药,不必长期停药。 常规处理方法: ①进低纤维、高蛋白食物和补充足够液体; ②避免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食物; ③多休息; ④用止泻药物,严重者用洛哌丁胺(易蒙停); ⑤需要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规范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dea9f40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f.png)
非小细胞肺癌诊疗规范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指除了小细胞癌以外的所有类型的肺癌,治疗多采用以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
大约30%~40%的NSCLC病人在诊断时已经出现远处转移病灶,对晚期病人如不做抗肿瘤治疗(BSC)平均生存期为4~5个月。
【临床表现】1.肿瘤所引起的局部和全身症状如:咳嗽、血痰、胸闷胸痛、气促、发热、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晚期出现恶病质等。
2.肿瘤外侵与转移的症状: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贺纳氏综合征、潘寇氏综合征、累及喉返神经引起声嘶、脑转移出现头痛、呕吐、偏瘫;骨转移引起相应部位的持续性疼痛等。
3.肺癌的伴随症状:肺性肥大性骨关节病类癌综合征、男性乳房发育。
【诊断要点】1.X线检查:目前仍然是发现、诊断肺癌和提供治疗参考的重要基本方法。
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包括X线胸部透视、胸部正侧位片、体层照片(病灶体层、肺门体层和斜位体层)。
2.CT检查:胸部CT检查目前已成为估计肺癌胸内侵犯程度及范围的常规方法,尤其在肺癌的分期上,更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3.MRI检查:胸部MRI检查的最大特点是较CT更容易鉴别实质性肿块与血管的关系,而且能显示气管支气管和血管的受压、移位与阻塞。
但对肺部小结节的检查效果不如CT好。
4.PET检查: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检查技术,其机制是利用正常细胞和肺癌细胞对荧光去氧葡萄糖的代谢不同而有不同的显像。
主要用于排除胸内淋巴结和远处转移。
但该检查相当昂贵,目前还不能广泛应用。
其他的影像学检查还有B超和ECT 检查。
前者用于疑有肝脏转移,后者用于排除骨转移。
5.肺癌的组织学或细胞学检查:(1)痰找癌细胞。
(2)纤支镜检查。
(3)骨穿和骨活检。
(4)淋巴结:增大变硬的外周淋巴结,如在出现其他明显远处转移时,可进行活检。
(5)经皮肺穿刺细针活检。
6.鉴别诊断(1)肺结核:结核球需与周围型肺癌相鉴别。
肺癌的化疗标准方案
![肺癌的化疗标准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ca7505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d.png)
肺癌的化疗标准方案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化疗是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化疗标准方案通常由医疗专家根据病情、分期和患者的身体状态来确定。
本文将介绍肺癌化疗的标准方案及相关注意事项。
1. 标准化疗方案肺癌的标准化疗方案有多种,其中包括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案:1.1. 二线化疗方案二线化疗方案适用于晚期肺癌患者或化疗失败的患者。
以下是常见的二线化疗方案:•艾顿方案(Atezolizumab):该方案常用于非鳞状细胞肺癌患者,联合替莫唑胺或贝伐珠单抗进行化疗。
•奥沙利铂(Oxaliplatin)方案:适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常与依维莫司(Erlotinib)联合使用。
1.2. 三线化疗方案三线化疗方案适用于肺癌化疗失败的患者。
以下是常见的三线化疗方案:•帕妥珠单抗(Pembrolizumab)方案:适用于晚期非鳞状细胞肺癌患者。
•依维莫司方案:可作为三线治疗方案,常与贝伐珠单抗联合使用。
1.3. 新辅助化疗方案新辅助化疗方案适用于早期肺癌患者,目的是在手术前减小肿瘤体积。
以下是常见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广谱铂类联合方案:常使用顺铂或卡铂联合其他化疗药物进行化疗,如依托泊苷(Etoposide)或吉西他滨(Gemcitabine)。
•单药铂类方案:常使用顺铂或卡铂进行化疗。
2. 化疗的注意事项化疗过程中,患者和医护人员需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2.1. 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的监测。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接受CT或MRI等检查,以评估肿瘤的缩小情况。
2.2. 准确计算化疗药物剂量化疗药物的剂量需准确计算,以确保患者接受到足够的治疗剂量并避免过度给药导致不良反应。
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肝功能以及其他身体状况来确定适当的药物剂量。
2.3. 预防感染由于化疗会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因此患者容易感染。
医护人员需要加强手卫生措施,并定期监测患者的体温和血常规指标。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规范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fb34959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2a.png)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指导原则一、基本原则1.抗肿瘤药物分类⑴细胞毒类药物(cytotoxic agent):包括干扰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抑制拓扑异构酶及作用于微管系统的药物等;(2)生物反应调节剂(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3)肿瘤耐药逆转剂(resistance reersal agent);(4)肿瘤治疗增敏剂(oncotherapy sensitizer);(5)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分化诱导剂(differentiation inducing agent);⑺ 生长因子抑制剂(growth factor inhibitor);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
2.抗肿瘤药物药效学需研究内容2.1包括体外抗肿瘤试验,体内抗肿瘤试验。
2.2评价药物的抗癌活性时,以体内试验结果为主,同时参考体外试验结果以做出正确的结论。
2.3I类抗肿瘤新药应进行药物作用机制初步研究。
二、体外抗肿瘤活性试验1.试验目的1.1对候选化合物进行初步筛选;1.2了解候选化合物的抗瘤谱;1.3为随后进行的体内抗肿瘤试验提供参考,如剂量范围、肿瘤类别等。
2.试验方法选用10-15株人癌细胞株,根据试验目的选择相应细胞系及适量的细胞接种浓度,按常规细胞培养法进行培养;推荐使用四氮唑盐MTT还原法、XTT还原法、磺酰罗丹明B(SR染色法、或51Cr释放试验、集落形成法等测定药物的抗癌作用。
药物与细胞共培养时间一般为48-72小时,贴壁细胞需先贴壁24 小时后再给药。
试验应设阳性及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用一定浓度的标准抗肿瘤药,阴性对照为溶媒对照。
3.评价标准以同一样品不同浓度对肿瘤细胞抑制率作图可得到剂量效应曲线,然后采用Logit法计算半数有效浓度(IC50值或EC50值)。
体外试验至少重复一次。
附注:评价药物抗癌活性的方法:1. MTT还原法1.1基本原理:四氮唑[MTT,3-(4,5-dimethylib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酎。
呼吸系统肿瘤用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呼吸系统肿瘤用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973a26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0.png)
呼吸系统肿瘤用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呼吸系统肿瘤是指发生在肺部、支气管、食管和气管等呼吸道器官的恶性肿瘤。
目前,对于呼吸系统肿瘤的药物治疗有着不断的进展,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以下是对呼吸系统肿瘤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介绍。
1.个体化治疗:呼吸系统肿瘤的患者存在临床上的异质性,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病理类型、基因变异和临床表现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制定药物治疗方案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结合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的检测结果,选择最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2.化疗药物的选择:常用的化疗药物包括顺铂、紫杉醇、吉非替尼、长春新碱等。
在选择化疗药物时,应考虑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不良反应以及患者的耐受性。
根据肿瘤的分子及基因组特征,选择针对特定靶点的药物,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埃克替尼)、ALK 抑制剂(克唑替尼、罗法替尼)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结合多种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3.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近年来,针对呼吸系统肿瘤特定信号通路和分子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EGFR抑制剂和ALK抑制剂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选择。
具体应用上,对于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是首选药物;对于ALK阳性的患者,克唑替尼是首选药物。
另外,也应根据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药物。
4.免疫治疗的应用:免疫治疗通过激活和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PD-1和PD-L1抑制剂已经成为肺癌治疗的重要药物。
应根据患者肿瘤的PD-L1表达情况和体内皮质醇含量选择合适的免疫治疗药物。
此外,还需要监测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5.支持治疗的应用:呼吸系统肿瘤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支持治疗,包括抗生素治疗、贫血纠正、止痛和抗恶心等。
肺癌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策略
![肺癌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f7532eb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9a.png)
肺癌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策略引言:肺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
虽然近年来靶向治疗在肺癌治疗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单一的靶向治疗手段存在局限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具有不同突变类型的患者而言。
因此,将肺癌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
一、肺癌靶向治疗的优点(1)个体化治疗:通过检测患者的基因突变或蛋白异常表达,可以确定特定患者是否适合靶向治疗,并选择最合适的靶向药物。
(2)高效抑制:靶向药物能直接作用于致癌基因或相关信号通路,在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方面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3)减少毒副作用:相对于传统化学药物,靶向药物针对特定分子机制,能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伤,减少毒副作用并提高生活质量。
二、靶向治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依据(1)突变复杂性:肺癌中存在多种致癌基因的突变类型,单一靶向药物难以覆盖所有情况。
联合化疗可以通过多个靶点间的协同作用来防止耐药性的发生。
(2)化疗增加细胞敏感性:某些化疗药物能够影响细胞对靶向治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使得靶向治疗更加有效。
(3)适应证拓宽: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患者的靶向治疗可能具有限制性,而联合应用则可以扩大患者受益范围。
三、联合应用策略(1)序贯联合应用:首先进行靶向治疗后再进行化疗。
这种策略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靶向治疗的效果,然后通过化疗来消灭残存癌细胞和减轻抵抗。
(2)同时应用:在开始治疗时同时进行靶向治疗和化疗。
这种策略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协同作用,并减少不必要的时间耗费。
(3)交替应用:周期性地交替使用靶向治疗和化疗。
通过交替应用,可以减少耐药性的发生,并提高治疗效果。
四、联合应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1)毒副作用增加:化疗药物本身具有一定副作用,与靶向药物联合使用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不良反应。
解决方法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药物剂量调整,以降低副作用。
(2)耐药性问题:部分肺癌患者对靶向治疗产生耐药性,限制了长期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化疗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规及指导原则药物治疗规肺癌的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EGFR-TKI治疗)。
化疗分为姑息化疗、辅助化疗和新辅助化疗化疗的适应证为:PS评分w 2,重要脏器功能可耐受化疗,对于SCLC的化疗PS评分可放宽到3。
鼓励患者参加临床试验。
1. 晚期NSCLC勺药物治疗:(1)一线药物治疗:含铂两药方案为标准的一线治疗;EGFR突变患者,可选择靶向药物的治疗;有条件者,在化疗基础上可联合抗肿瘤血管药物。
目前可选用的化疗药物见后。
对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CR+PR+SD的患者,有条件者可选择维持治疗。
(2)二线药物治疗:二线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多西紫杉醇、培美曲塞以及靶向药物EGFR-TK(I 特罗凯)。
(3)三线药物治疗:可选择EGFR-TK或进入临床试验。
2. 不能手术切除的NSCLC勺药物治疗:推荐放疗、化疗联合,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同步或序贯放化疗。
同步治疗推荐化疗药物为足叶乙甙/顺铂或卡铂(EP/EC与紫杉醇或多西紫杉醇/铂类。
序贯治疗化疗药物见一线治疗。
3. NSCLC 的围手术期辅助治疗:完全切除的II-III 期NSCLC推荐含铂两药方案术后辅助化疗3-4个周期。
辅助化疗始于患者术后体力状况基本恢复正常,一般在术后3-4 周开始。
新辅助化疗:对可切除的山期NSCL(可选择含铂两药、2个周期的术前新辅助化疗。
手术一般在化疗结束后2-4 周进行。
术后辅助治疗应当根据术前分期及新辅助化疗疗效,有效者延续原方案或根据患者耐受性酌情调整,无效者则应当更换方案。
4. 小细胞肺癌(SCLC的药物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 II-III 期)推荐放、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化疗方案推荐EP或EC方案。
广泛期小细胞肺癌( IV 期)推荐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化疗方案推荐EP、EC或顺铂加拓扑替康(IP)或加伊立替康(IC)。
二线方案推荐拓扑替康。
鼓励患者参加新药临床研究。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期治疗模式:1. 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1)完全切除的IA 期肺癌患者不适宜行术后辅助化疗。
(2)完全切除的IB 期患者,不推荐常规应用术后辅助化疗。
(3)切缘阳性的I期肺癌推荐再次手术。
其他任何原因无法再次手术的患者,推荐术后化疗加放疗。
2. U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1)完全性切除的U期非小细胞肺癌推荐术后辅助化疗。
(2)切缘阳性的U期肺癌推荐再次手术,其他任何原因无法再次手术的患者,推荐术后化疗加放疗。
3. 川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
(1)T s N的NSCLC患者,首选手术治疗,术后行辅助化疗。
(2)N2 期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是有争议的。
影像学检查发现单组纵隔淋巴结肿大、或两组纵隔淋巴结肿大但没有融合估计能完全切除的病例,推荐行术前纵隔镜检查,明确诊断后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然后行手术治疗。
(3)一些T4N3-1的患者:a)相同肺叶的卫星结节:在新的分期中,此类肺癌为T3期,首选治疗为手术切除,也可选择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
b) 其他可切除之T4N0-1 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酌情首选新辅助化疗,也可选择手术切除。
如为完全性切除,考虑术后辅助化疗。
如切缘阳性,术后行放疗和含铂方案化疗。
(4)肺上沟瘤的治疗:部分可手术患者,建议先行同步放化疗,然后再手术+辅助化疗。
对于不能手术的肺上沟瘤,行放疗加化疗。
4. W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在开始治疗前,建议先获取肿瘤组织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是否突变的检测,根据EGFR突变状况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W期NSCLC以全身治疗为主要手段(1)孤立性转移W期NSCLC勺治疗。
①孤立性脑转移而肺部病变又为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脑部病变可手术切除或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胸部原发病变则按分期治疗原则进行。
②孤立性肾上腺转移而肺部病变又为可切除勺非小细胞肺癌,肾上腺病变可考虑手术切除,胸部原发病变则按分期治疗原则进行。
③对侧肺或同侧肺其他肺叶勺孤立结节,可分别按两个原发瘤各自勺分期进行治疗。
(2)W期NSCLC勺全身治疗。
①EGFR敏感突变的W期非小细胞肺癌,推荐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一线治疗。
②对EGFR野生型或突变状况未知的W期非小细胞肺癌,如果功能状态评分为PS=(P 1,应当尽早开始含铂两药的全身化疗。
对不适合铂类治疗的患者,可考虑非铂类两药联合化疗。
③PS=2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接受单药化疗,但没有证据支持对PS>2的患者使用细胞毒类药化疗。
④目前的证据不支持将年龄因素作为选择化疗方案的依据。
⑤一线化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推荐多西紫杉醇、培美曲赛二线化疗,以及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厄二线或三线口服治疗。
⑥评分为PS>2的W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酌情仅采用最佳支持治疗。
小细胞肺癌分期治疗模式:1.1 期SCLC手术+辅助化疗(EP/EC 4-6周期)。
2. II-III 期SCLC放、化疗联合。
( 1 )可选择序贯或同步。
( 2)序贯治疗推荐 2 周期诱导化疗后同步化、放疗。
(3)经过规治疗达到疾病控制者,推荐行预防性脑照射( PCI)。
3. IV 期SCLC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以期改善生活质量。
一线推荐EP/EC IP、IC。
规治疗3个月疾病复发进展患者推荐进入临床试验。
3-6 个月复发者推荐拓扑替康、伊立替康、吉西他滨或紫杉醇治疗。
6 个月后疾病进展可选择初始治疗方案。
常用的NSCL(一线化疗方案化疗方案剂量(mg/m)用药时间时间及周期NP瑞滨25d1,d8顺铂80d1q21d x 4 TP:紫杉醇-175d1顺铂75d1或卡铂AUC=5-6d1q21d x 4 GP吉西他滨1250d1,d8顺铂75d1或卡铂AUC=5-6d1q21d x 4 DP多烯紫杉醇75d1顺铂75d1或卡铂AUC=5-6d1q21d x 4临床实践指南一、辅助化疗方案:(一)已发表的化疗方案:1. 顺铂+瑞滨2. 顺铂+ 依托泊苷(DDP 100mg/m d1+VP-16 IOOmg/吊,d1-3,每28 天重复,共化疗4周期)3. 顺铂+ 花碱(DDP 80mg/m di、22、43、64+VLB 4mg/rn,di、8、15、22,每21天重复,共化疗4周期)(二)其他可接受的含顺铂的化疗方案:1. 顺铂+吉西他滨2. 顺铂+多西他赛3. 培美曲塞+ 顺铂(Alimta 500mg/m2, d1+DDP 75mg/rg di,每21 天重复,共化疗4周期)【用于腺癌、大细胞癌和NSCLC NOS组织学类型不明确)】(三)存在合并症或不能耐受顺铂的患者的化疗方案: 紫杉醇+卡铂(四)同步化放疗方案:221. DDP50mg/m, d1、8、29、36+VP-16 50mg/m , d1-5, d29-33;同期胸部放疗(首选)2. DDP 100mg/m, d1、29+VLB5mg/ni,每周1 次x 5,同期胸部放疗(首选)3. 紫杉醇45-50mg/m2,输注1小时,每周1次;卡铂AUC=2mg/mLmin, 输注半小时,每周1次,同期胸部放疗(2B类)(研究资料支持含顺铂的方案优于含卡铂的方案,并且顺铂应予全量。
)(五)序贯化放疗方案:1. DDP 100mg/n2,d1、29+VLB 5mg/m,每周 1 次x 5, d1、8、15、22、29 序贯放疗2. 紫杉醇200mg/m2输注3小时,每3周1次,2个周期;卡铂AUC=6mg/mLmin,2个周期,序贯胸部放疗(六)同步化放疗序贯化疗:1. DDP 50mg/m 2, d1、8、29、36+VP-16 50mg/m2, d1-5, d29-33;同期胸部放疗,化放疗后再序贯2个周期的顺铂50 mg/卅和VP-16 50mg/m2(2B类)2. 紫杉醇45-50mg/m,每周1次;卡铂AUC=2mg/mLmin,同期胸部放疗,序贯2个周期的紫杉醇200mg/m和卡铂AUC=6mg/mLmin (2B类)二、晚期或转移性NSCLC勺全身治疗:(一)、下列药物用于治疗NSCLC患者,多为联合应用,有些为单药使用(如维持治疗或二线治疗)顺铂吉西他滨异环磷酰胺西妥昔单抗卡铂依托泊苷培美曲塞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紫杉醇伊立替康厄洛替尼多西他赛花碱吉非替尼瑞滨丝裂霉素贝伐珠单抗(二)、晚期NSCLC:1. 通过包括分期、体重下降、PS性别等在的基线预后因素可预测生存。
2. 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含铂类的化疗方案可以延长生存期,改善症状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3. 在PS较好的患者中,新药联合铂类化疗的疗效达到较稳定的水平:总有效率(ORR为〜25%-35%至疾病进展时间(TTP为4-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1年生存率为30-40%, 2年生存率为10-15%。
4. 没有哪一种含铂类的联合化疗方案明显优于其他含铂方案。
5. PS较差(PS3-4)的任何年龄的患者都不能从化疗(细胞毒药物治疗)中获益,这类患者如EGFR突变阳性可使用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1类)一线治疗:1. 贝伐珠单抗+化疗或单用化疗适用于PS 0-1的晚期或复发的NSCLC& 者,贝伐珠单抗应用药至疾病进展。
2. 西妥昔单抗+瑞滨/顺铂适用于PS 0-2晚期或复发NSCLC&者。
3. 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1类)适用于EGF啖变阳性的患者。
4. 有证据表明,顺铂/培美曲塞用于非鳞癌较顺铂/吉西他滨疗效更优且毒性更低。
5. 首选两药联合方案;第3个细胞毒药物并没有进一步延长生存期,但贝伐珠单抗和西妥昔单抗例外,在未接受过治疗且PS 0-1的NSCLC患者中可以加用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
6. 对于PS为2或老年患者,单药治疗或含铂的联合治疗是合理的选择。
7. 全身化疗不适于PS为3或4的患者。
8. 对于局部晚期NSCLC化放疗优于单用放疗,且同步化放疗似乎优于序贯化放疗。
9. 对于晚期、不可治愈性疾病,含顺铂的化疗方案优于最佳支持治疗:可延长中位生存6-12周,1年生存率提高1倍(提高的绝对值约10-15个百分点)。
10. 顺铂或卡铂与以下任何一种药物联合都是有效的: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瑞滨、伊立替康、依托泊苷、花碱、培美曲塞。
11. 新药/非铂类联合方案在现有数据显示有效和毒性可耐受的情况下,可视为替代方案(如吉西他滨/多西他赛)。
12. 如患者明确存在KRAS突变,应首先考虑厄洛替尼以外的治疗方法。
维持治疗(包括继续维持治疗和换药维持治疗)1. 继续维持治疗:与传统化疗联合使用的生物制剂应当持续使用至疾病进展或者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用药方案应按照使该药物获得批准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进行。
目前尚无随机试验数据支持传统细胞毒药物能够在4-6个周期之后用于继续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