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地理课堂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中地理课堂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学校:天津市第十一中学
区县:和平
学科:地理
姓名:王珊珊
新课程改革中地理课堂活动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地理课堂活动旨在教学活动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生主体活动。是以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作为切入点,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实践,从“我不学”到“我想学”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兴趣、研究能力得到培养。教师要注意地理课堂活动设计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创造性与主导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参与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地理课堂活动学生能力
正文:新课程改革是体现21世纪中国发展进步的一个方面,同时也是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必然趋势。自2005年天津市开始全面实施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至今,使用新教材已是第三个年头。新教材与老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活动”,“活动”成为新教材中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新课改基本理念下,以下我结合两年的探索、学习、以及教学中的亲自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地理课堂活动的几点思考与认识。
一、开展地理课堂活动的意义和重要性
“活动”是新教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如果对“活动”运用得当,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初中地理新教材中的文字部分所占比例很少,所给的文字往往是结论性的内容,教材以大量的图片和活动构成。地理现象、问题、规律的总结需要教师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学生主动参与才能得出书中的文字结论。我统计了一
下,仅七年级上册教材,其中的活动就有88个(以阿拉伯数字1、2、3……为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实践的占了85%左右,因此活动几乎成了每节地理课必不可少的内容。地理课堂活动旨在教学活动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体验性、自主性、探究性的学生主体活动。是以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以教学实践作为切入点,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实践,[1]从“我不学”到“我想学”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兴趣、研究能力得到培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意志与毅力,广泛的兴趣与爱好。
二、地理课堂活动存在的问题
地理课堂活动能否有效地开展,实际是对教师能力的测试与考察。文字少了,活动多了,知识体系不明显了。有些老师开始苦恼,不知道现在的地理课应该怎样讲了。还有人没有完全理解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在处理地理课堂活动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1、活动缺乏目的性
有些教师对课堂活动没有很好的设计和有效安排,没有活动的程序和步骤,按照课本将教材“活动”中的问题①②③……的问一遍,学生回答了,却不知道和所学的知识有什么关系。出现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现象。
2、活动缺乏可操作性
作为地理教师,“因地制宜”是我们在课堂上讲授问题时常常说的地理术语。但真正处理课堂活动时,往往很多人忽视它。
一些过高,过深的活动在课堂中出现,有时甚至一些问题连老师自己也无法回答,出现了设计“活动”却无法进行的现象。
3、活动形式单一,缺乏趣味性。
目前的地理课堂活动居多还是以问答式为主,而且问题的学术性和专业性强,缺乏趣味性,学生坐在下面永远是“被动者”,七年级刚开学课堂上可能还有人呼应,两个月后,课堂活动便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
4、活动缺乏参与性和实效性。
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是整体,课堂活动的开展要求全体师生的互助,使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活动学习中来。但常常我们的课堂活动参与度不足,包括一些研讨课,学生的参与最多占到55%左右,学得好、爱学的孩子可能一节课被喊到3、4次,而“默默无闻”的孩子,只是干干巴巴的坐在那里。除此之外,有些地理课堂活动的实效性不强。目前,新课改课堂普遍出现活跃、多问多答、多表扬、多活动等现象,课堂颇为热闹,这首先应该说是新课改给地理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可喜的。但是经过冷静地思考,这种形式到底是不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呢?甚至有些课堂活动像是“作秀”!我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感到单凭这些表面现象还不能表明学生是主动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表面功夫及教学水平上,与新课改理念相差还有较大距离。
三、地理课堂活动的有效处理与开展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学习课程;构建给予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2]在这一标准指导下,我认为地理课堂活动应注意以下问题:
1、注重地理课堂活动设计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讲,有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行为。落实课堂教学的素质化,必须从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入手。设计学生课堂活动的原则应是:简单、实用和目的明确。课堂活动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如;教材的取舍和整合,课件的处理和可操作性,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地理课堂活动的收获……地理课堂活动设计是教师创新能力的最好体现,活动的过程是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中国地理部分,学习有关“黄河的治理”问题时我将教材整合,把该部分设计成四大活动:①黄河知多少②黄河的功过③我为黄河把把脉④我为黄河绘蓝图。利用多媒体教学,把学生不了解的“断流、地上河、凌汛”等资料和图片展现给他们,可操作性强。学生通过图片、资料自己总结出黄河的功过。在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我为黄河把把脉”,讨论黄河各河段存在哪些问题?其中最大问题是什么?这一问题是如何造成的?给学生一幅知识树(如下图),要求学生自己去填充内容,最后得出结论。过
程中互助、合作学习得以体现,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然后小组分别以“政府官员、水利专家、农民、工厂老板、执法者、环保者”分角色谈如何治理黄河。最后每人画一幅简单的漫画“我心目中的黄河”从而为黄河绘制出未来的蓝图。整堂课进行得非常顺利,达到预期效果。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精心设计好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是我们每一位地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所要考虑的。
2、注重地理课堂活动的创造性与主导性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扶孩子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能是希望学生达到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