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评价,在小学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适应新课改要求,必须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在结合现有的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经验的基础上,现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提出如下方案: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指导思想及目标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及《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教育、诊断、反馈、导向功能,通过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励和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原则

1、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也是整体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估,不仅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不但关注终结性评价,而且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关注学习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发展。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估在不同阶段呈现出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在同—阶段层面,不同个体的发展水平也有差别,评估要注意这些发展变化。评估目标在保持基础性、稳定性的同时,要体现素质发展的阶段性、梯度性、独特性,不仅要关注个体的横向比较,更要注重纵向比较,为不同的学生提供相对的激励性评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多元性原则

多元性原则,是指小学生评价主体与评价方法应该是多元的,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既有定量评价,更注重定性评价;既有课内评价,又有课外评价。有教师、家长、学生多个评价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得反馈信息的机会,形成促进学生发展的合力。

4、过程性原则

过程性原则,是指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在评价过程中通过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反馈、自我教育,及时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以便顺利达到预期目标。在操作过程中,坚持周评、月评、学期总评的连续评价方法,形成一个动态的评价过程。

5、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是指评价有利于调动被评价对象的积极性,达到促进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评价指标的制定要适合被评价的对象,评价内容要合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蹦—蹦,够得着”,过高或过低的指标都不利于激励。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双方都要提高对教学评价的认识,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评价必须做到全面、公正,区分优劣,表彰先进,使被评者既看到成绩,又看到差距,心悦诚服。在评价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评价者要捕捉评价时机,用满怀希望的目光、善爱学生的动作、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即时、即地的评价。让学生发展特长,张扬个性。

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组织与实施

(一)、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的制定与操作: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方面。对学科学习目标可以以阶段性考试与考查成绩为依据。学校在对学生学科学习进行评价时,可以参考“方法与措施”中的要求进行。综合素质评价表中提出的目标内容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一、二级目标内容适应于各年级参照。三级目标属于具体操作层面的目标内容,仅列举了各年段目标内容,在具体实施中,学校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期的具体目标要求进行细化和量化。

(二)、综合素质评价的程序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方法由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但要采用多样的、开放的评价方法,诸如自评、家评、组评、班评以及行为观察、情景检测、问卷调查、教师评语、个案分析、成长记录等,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组织学生自评;

(2)组织小组同学进行互评;

(3)家长评价;

(4)班级综合素质评价。

(三)、综合素质评价方法与措施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以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为主。

1、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对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评价,并通过评价来影响学习过程。它是建立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评价,因而它具有评价的差异性、针对性和即时性,它能及时地给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发展方向。主要采用几种形式:(1)、单元学习效果测试评价

单元测试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本单元学习内容,主要考察对本单元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试形式要多种多样,富有趣味性。可以用书面方式检测,也可以用实践活动检测。测试形式可开卷也可闭卷。

(2)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包括对课题或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组织实施的评价;对实验操作的评价;对艺术、科技作品的设计及活动展示的评价等。这一评价形式可比较好地反映出学生的活动设计能力,活动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观察中的即时评价

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积极反馈,给学生以鼓励、指导和调整。教师可根据需要,关注学生突出的—、二个方面作出相应的评价记录。这种评价可根据需要一周一次或—月—次。评价次数因人而异,不要求整齐划一。课堂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学习兴趣,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方法的独特性,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想象的丰富性;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4)成长档案记录

通过收集反映学生发展变化的资料来表现学生成长的轨迹,学生、教师、家长对成长档案记录的内容取舍都有参与权,但以学生的意见为主。

一般来讲学习评价中成长档案记录内容如下:①一年级新生学前情况调查表;②语文学科评价报告;③数学学科评价报告;④学生兴趣特长发展表;⑤考试试卷;⑤其它(如同学赠言,家长、教师寄语、作业评语、自己愿意保留的作业、获奖证书等等)。其中①至④项为保留资料;③至⑥项为定期更换资料。

(5)作业情况评价

在作业过程中,可实施由学生“自定目标、自我评价”的“双自”评价方法,也可实施小组互评、教师建议、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以评星和鼓励性语言结合起来)。这种评价对学生有一种自我约束和对作业正确与否的自我判断,这也可以让教师比较好地观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理解程度和学生看待自我的客观性与自信度。

2、阶段性评价

阶段性评价一般在学期或学年进行,对学生的学期或学年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核评价,是一种注重学生自我发展的评价。阶段性评价—般由期末考试和实践检测两部分构成。

(1)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些:基础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复杂的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求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策略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想象力丰富程度。命题应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应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以增加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实践检测

实践检测的内容和形式,根据学科的不同可以有所区别,但是应力求丰富多彩而又切合学生实际,主要有:探究性学习,调查访问,生产劳动,实际操作,信息收集和整理,社区服务等。通过演讲比赛、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学生的特长,张扬学生的个性,培养学习兴趣,促进全面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均属于实践检测,可以通过过程、情景观察、档案袋评定和协商研讨评定等形式进行。

(四)、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呈现

主要以“等级+评语+特长”呈现。

1、综合评语:主要对品德、态度、日常表现以及学习情况等进行定性描述,尤其要突出学生特长、发展潜能以及各发面的成就。综合性评语应是一个充满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