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性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正式)
融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融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融资,听起来就像是个大人物的专利,但其实,咱们每个人都离不开它。
无论是创业的小伙伴,还是希望投资的朋友,融资就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助你一臂之力,又能让你陷入泥潭。
今天,我们就聊聊融资风险那些事儿,顺便说说怎么避免踩到这些地雷。
1. 融资风险的种类融资风险,简单来说,就是在借钱或吸引投资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麻烦。
这些麻烦有不少,咱们逐个捋一捋。
1.1 资金链断裂首先,资金链断裂可是个大问题。
想象一下,你正忙着发展事业,结果突然发现账户里的钱像沙子一样流走了,真是心疼得捶胸顿足。
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收入不稳定,或者经营不善。
对了,天有不测风云,谁能保证每个月都能赚钱呢?1.2 信用风险再来说说信用风险。
这个词儿听上去挺专业,但其实就是借钱的人不还款。
你把钱借给朋友,结果他消失得无影无踪,心里那叫一个郁闷。
这种情况在融资中同样存在,尤其是对新兴企业来说,信用记录不够,银行和投资者可不想冒这个险。
1.3 法律风险还有法律风险。
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融资也一样。
如果不遵守相关法规,可能会惹上官司,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
小心翼翼签合同,可不能马虎。
2. 如何防范融资风险说了这么多风险,咱们接下来聊聊怎么才能把这些风险扼杀在摇篮里。
毕竟,预防胜于治疗嘛!2.1 制定详细的财务计划首先,制定详细的财务计划。
听起来有点枯燥,但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你得清楚知道每一分钱从哪里来,去哪里。
就像做饭前得先准备好食材,否则半路上怎么也凑不齐。
这计划得实在,不要空口无凭,投资者可不是吃素的,能看透你的把戏。
2.2 增强信用意识其次,增强信用意识。
好信誉就像是你的一张“金名片”,别人看了都会心动。
你可以定期还款,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这样融资时就能更顺利。
记住,“树大招风”,信用好的人总会吸引到更多的机会。
2.3 法律咨询再者,别忘了法律咨询。
融资的时候,合约、条款,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千万别忽视。
有条件的话,找专业律师帮忙审查合约,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融资行为的六大风险及对策

融资行为的六大风险及对策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融资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融资行为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系列风险。
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分析融资行为中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借款方无力或不愿意按时归还借款,从而导致贷方的资金损失。
为应对信用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评估借款方的信用状况:在与借款方洽谈融资之前,对借款方的信用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了解借款方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以及过往的信用记录等,确保借款方具备足够的信用可靠性。
2. 设定合理的还款条件:在融资合同中明确借款方的还款义务,并设定合理的还款期限和还款方式。
确保借款方清楚明确并能够按时履约。
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融资方所处市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市场风险可能包括市场竞争、供需变化等。
为降低市场风险,企业需采取以下措施:1. 市场调研:在决定融资方案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
确保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具备市场竞争力。
2. 多元化投资:将投资分散到不同的市场或行业,降低特定市场的风险。
这样,即使某个市场发生波动,整体风险也能得到缓解。
三、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贷款利率的变动会对企业还款造成影响的风险。
为应对利率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固定利率贷款:选择固定利率贷款,以稳定企业的还款压力。
这样可以避免利率上升时企业还款额的增加。
2. 利率对冲工具:使用利率互换、利率期货等金融工具进行利率对冲,降低贷款利率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四、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在需要资金时无法及时获得足够的资金的风险。
为应对流动性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规划现金流:制定合理的现金管理策略,确保企业拥有足够的现金储备以满足日常运营和还款需求。
2. 建立备用信贷来源: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关系,保持与不同渠道的融资渠道畅通,并为应对突发状况做好准备。
五、监管风险监管风险是指融资行为受到政府和监管机构政策变动的风险。
融资性贸易的风险与内部控制研究

融资性贸易的风险与内部控制研究融资性贸易是指企业为了获取融资或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进行的一种贸易形式。
融资性贸易通常是利用进口贸易来获取融资,或者是利用进出口贸易来进行资金周转,以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融资性贸易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快速的资金周转特点,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企业建立起有效的内部控制来规避风险。
本文将对融资性贸易的风险与内部控制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融资性贸易中的风险。
一、融资性贸易的风险1. 风险来源融资性贸易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信用风险。
在融资性贸易中,企业往往需要与海外供应商或合作方进行合作,而海外合作方的信用状况和资信情况难以确定,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
第二,汇率风险。
融资性贸易涉及跨境交易,因此存在着汇率波动带来的价格变动风险。
交付风险。
由于交付货物的时间和数量不确定,导致企业在融资性贸易中面临着交付风险。
第四,合规风险。
融资性贸易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守相关的贸易法规和管理制度,存在着合规风险。
2. 风险影响融资性贸易的风险一旦发生,将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产生不利影响。
信用风险的发生会导致企业无法如期取得所需的货物或资金,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
汇率风险的变动将导致企业的资金成本增加,进而影响企业的利润状况。
交付风险的出现会导致企业无法按期履约,损害企业与合作方的信誉和关系。
合规风险的出现将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
1. 审慎的合作选择面对融资性贸易的风险,企业首先应该审慎选择合作伙伴,对合作伙伴的资信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了解其经营状况、信用记录、财务状况等信息,确保合作伙伴有足够的信用和实力来履行合同义务。
2. 健全的合同管理企业在开展融资性贸易时,应该建立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交付时间、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严肃性,防范合同纠纷的发生。
3. 资金管理与风险防范企业在融资性贸易中,应建立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和周转,防范资金风险。
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产生的原因、特点及风险防范措施

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产生的原因、特点及风险防范措施作者:郭伟来源:《新财经》2019年第06期摘要:文章对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产生的原因、特点等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目的是保障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的安全性,提升国有资产的安全性,降低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文章基于实践经验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风险防范;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中图分类号:F83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金融行业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趋于完善,就企业融资而言,其资本来源主要是资本市场提供的社会资本及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资本。
和民营中小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强,社会信誉好,管理规范性强、抗风险性高,所以金融机构更加愿意将信贷发放给国有企業,而不太愿意与民营中小企业合作,导致其融资较为困难,而融资性贸易能使得国企和民营中小企业双方获利,但在融资性贸易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风险。
本文阐述如下。
一、形成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的因素融资的形式分为两种,即直接和间接融资,在我国经济转型中出现了融资性贸易,国有企业贸易性融资的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1)直接融资,所谓直接融资就是指资本的供需方直接交易,企业能够得到金融机构的信贷进行融资,该方式的准入门槛高,中小民营企业一般难以进行直接融资,而国有企业由于其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所以金融机构更愿意与之合作。
(2)间接融资,所谓间接融资指的是资本供需双方进行间接交易,通过一些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比如商业银行贷款等,而金融中介机构在对国企和中小民企进行评估后,也更愿意将信贷发放给国有企业[1]。
二、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的特点1、灵活性强在融资贸易中,资金供应方计算收益是按照其提供的资金总数以及时间、约定利率进行计算的。
民营中小企业的融资时间紧迫,报道数据显示,小微型企业的新增加的银行流动资金贷款办理时间约至少需要两个月,而需要花两周到四周的时间准备存量贷款,所以融资性贸易的灵活性较强,在时间、期限以及额度等方面都比较灵活。
银行办理贸易融资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银行办理贸易融资业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对策建议一、目前贸易融资真实性审核手段(一)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全面性审核一是要求客户尽可能提供全面的资料。
在办理贸易融资时,银行要求客户提供合同、发票、报关单、提单等单据原件,审查单证是否存在伪造变造痕迹。
并要求客户提供第一次打印的关单加盖公章,以确保融资关单的唯一性。
二是加强对单证要素的审核。
审验合同重点要素(如交易商品、总价及单价、付款及结算方式等)是否齐全、约定清晰,交易商品是否属于融资申请人主营范围,交易价格、结算模式是否符合行业惯例,交易合同与其他单据信息相互匹配等。
(二)借助现有系统进行真实性审核一是通过对外贸易单证公示平台,确认关单真实性。
对客户提供的关单进行批量查询,看公示系统中是否存在关单信息,并核实关单是否重复融资,同时进行公示,防止企业日后利用同一批关单重复融资。
二是通过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报关信息核验”模块,掌握进口关单的收汇情况,防止企业利用已付汇的进口关单重复融资。
三是通过客户海关系统截图核实。
为保证货物保管真实性,银行要求客户对部分关单在报关系统进行截图并留存。
四是通过税局网站联网核查,查询增值税发票票面关键要素是否与税务机关录入信息一致,查询票面信息是否与基础交易匹配,查询是否存在发票注销或作废等情况,侧面核实报关真实性。
五是通过中登网进行查询,查询关单、发票信息、有关应收账款是否已转让或质押于第三方等重复融资情况,确保客户未用同一贸易背景进行重复融资。
六是通过查询船讯网、劳氏情报海事信息服务平台及船公司网站等核查提单,核实提单号、船名、集装箱号等信息真实性,审查船只的航行记录是否与业务背景相符。
(三)评估业务真实性,控制业务风险一是筛选重点客户,控制业务风险。
对于出口订单融资,出于真实性把控,银行仅对总行级国际贸易融资重点客户开放该融资品种,主要原因是总行对客户交易背景、偿债能力等评估得更为全面、细致。
二是校验历史交易,评估业务风险。
融资性贸易风险分析与应对

融资性贸易风险分析与应对韩喜焕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摘要:为有效防范融资性贸易风险,及时清理、停止和退出融资性贸易业务,促进公司健康稳定发展,国资委2013年以来多次发文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并多次组织融资性贸易风险排查工作,但是从实际调查看仍有一些央企存在融资性贸易风险。
本文对融资性贸易的实质、主要形式进行阐述,详细分析了融资性贸易存在的风险,同时提出了风险应对措施以及一旦发生纠纷的处理建议。
本文所指融资性贸易包含融资性贸易及“空转”“走单”类贸易。
关键词:融资性贸易风险;控制一、融资性贸易的概念及主要形式融资性贸易是指企业缺乏足够资信,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时,以第三方名义与贸易相对人签订贸易合同,从第三方取得融资,企业销售货物返还本金和一定手续费给第三方的融资方式。
融资性贸易的主要形式:托盘贸易:由买方(甲)委托第三方(丙)向卖方(乙)以预付款结算方式购入合同商品,并赊销给甲,货物按合约直接运到甲,货款最终由甲支付给丙。
贸易中,甲购买了所需货物,又融通了资金,需支付给丙一笔委托费(相当于资金占用费),丙(非金融机构)充当出资人角色也叫托盘方。
委托采购:提供资金方(国企较多)接受融资方委托,代其购买物资,并将采购、保管、出售三环节全部交给融资方完成,或将其中两个环节交给融资方的关联方完成,企业不直接有效控制货权。
循环贸易:三方或三方以上主体间签订三份或三份以上标的物相同,价格和履行期间不同的买卖合同。
合同履行中,各方均只出具确认收货的单据并开具增值税发票,不对货物进行实际交付。
通常表现为“走单走票不走货”。
二、融资性贸易的特征及实质参考国资财管[2017]652号文件,融资性贸易的判断标准如下:(一)虚构交易背景,或人为增加交易环节。
(二)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均为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或上下游之间存在特定利益关系。
(三)贸易标的由对方实质控制。
(四)直接提供资金或通过结算票据、办理保理、增信支持等方式变相提供资金。
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防范

管理观察 >>184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存在的问题及风险防范张定龙贵州民族大学摘要:我国有融资能力的多为大中型国有企业,而有融资需求的多为一些中小型企业。
融资能力与融资需求的分离使得融资性贸易应运而生。
在融资性贸易中,一旦中小型企业发生不能如期归还“所融资金”的情势时,大量的法律纠纷一涌而出。
此时,国有企业很可能会因为之前的“任性”而钱货两空,并且还要面对繁杂的一系列诉讼。
融资性贸易给中小型企业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给国有企业的资产安全带来了许多风险和挑战。
因此,国有企业在开展融资性贸易过程中,应加强自身的风险防范和责任意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关键词:融资性贸易;国有企业;风险防范一、融资性贸易产生的背景及贸易的本质特征融资性贸易是指企业之间以融资和扩大自身规模为目的,通过特殊的贸易手段进行的一种新型的贸易经营模式。
其主要发生在中小型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间,是双方为了实现“共赢”而产生的一种新型贸易经营模式。
(一)经济发展促使融资性贸易的产生在我国市场主体中,中小型企业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市场份额,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也存在着许多不足,这些不足之处最终产生了一系列的企业发展难题。
其中,“融资难”成了首要的发展难题,并且成为限制中小型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反观国有企业,由于其天生血统高贵,能享受许多中小型企业无法企及的福利待遇,融资能力便是最好的证明。
国有企业能够轻松获取银行的资金支持,但中小型企业无法轻易在银行获得贷款,只能夹缝求生,最终导致融资能力与融资需求严重分离。
为了合理利用资源,使融资能力与融资需求相统一,融资性贸易得以产生。
(二)国家政策对融资性贸易的影响融资性贸易的产生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影响。
我国具有贷款资质的主要是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国家货币政策及银行信贷规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中小型企业从银行获取贷款难度大。
为了解决资金供求关系不平衡的问题,中小型企业只好另辟蹊径,从而加速融资性贸易产生。
浅谈国有企业开展融资性贸易的风险及规避措施

浅谈国有企业开展融资性贸易的风险及规避措施作者:张言秀来源:《理财·财经版》2019年第07期摘要:融资性贸易常见于大宗商品贸易领域,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融资性贸易已成为企业经营与发展活动中的重要融资方式。
从企业管理学角度来看,开展融资性贸易能够在短时间内扩大企业经营规模,解决企业资金投入问题。
国有企业开展融资性贸易因内控机制不健全、偏离主业、专业性不强、监管力度不足以及合规意识欠缺等问题,导致国企在融资性贸易中面临各种风险,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经营运转,给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本文主要分析国有企业开展融资性贸易面临的风险,并且提出了规避风险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风险;规避一、国有企业开展融资性贸易的背景融资性贸易又称供应链金融或贸易性融资,《巴塞尔协议》中定义是指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运用短期性结构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以及应收款等资产的融资。
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有较强的融资能力,容易成为融资对象;融资方以国有企业的名义签订贸易合同,最终获取银行融资,本质是以贸易为手段、以融资为目的。
国企在业务中获取资金使用费或手续费,同时扩大企业经营规模。
自2008年以来,经济危机波及全球,使世界经济至今尚未完全恢复,经济增长速度一度处于迟缓状态;受此影响,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收入和利润增速不高;再加上人民币对外处于升值、对内却处于贬值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资金紧缩,部分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能力偏弱。
因此,不少企业为了更容易地获取资金,会通过寻找代理实现融资目的。
这时国有企业自身的优势便吸引了融资能力弱企业关注,一方面,国有企业代表国家形象,信用有保障、筹集资金有优势;另一方面,国有企业为实现经营收入快速增长、完成上级下达的经营目標,多方因素促使国有企业主动或被动地参与融资性贸易活动中。
国有企业参与融资性贸易业务给企业带来较高的营业收入,短期内实现经营渠道和规模扩张,增加盈利能力。
融资性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

融资性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融资性贸易是一种金融商业模式,企业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融资,进而开展贸易活动。
相较于自有资金或者传统的银行授信贸易,融资性贸易可以快速提高企业的库存和营收,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风险,但同时也存在着潜在的风险。
本文将从融资性贸易风险和防范措施两方面进行讨论。
一、融资性贸易风险1.贸易风险:运输、采购、销售环节存在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贸易合同无法履行或者出现坏账。
2.金融风险:银行授信额度不足、融资成本上升、贷款期限不足等问题可能会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
3.操作风险:企业无法如期完成贸易业务、无法及时还款或请求展期、重大事故或诉讼等事件可能对企业造成损失。
4.市场风险:原材料或产品价格波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等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的市场风险。
5.信用风险:合作伙伴或客户信用状况和资信等级的转变可能会对企业造成拖欠或违约风险。
二、融资性贸易防范措施1.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包括风险评估、预警机制、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等在内的完整风险管理体系,做到有预警、有控制、有应对,以规避风险。
2.选择可靠的金融机构:企业在选择金融机构合作时,应该充分了解其信用等级、资质和服务记录等,并谨慎选择合作伙伴。
3.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企业在与供应商、采购商和合作伙伴开展合作前,应该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了解其信誉度和经营状况,规避合作风险。
4.选择适合的融资模式: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行业特点和市场趋势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融资模式,如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保理融资等,并做好风险控制。
5.制定合理的合同约定:企业在与供应商、代理商等开展贸易时,应充分明确贸易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合理约定违约责任和赔偿方式,以减少合同纠纷。
6.关注市场变化和政策变化:企业应关注国内外市场变化和贸易政策变化,积极应对风险。
7.加强内部管理和合规性管理: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确保贸易合规性和透明度,避免非法和违规操作导致的风险。
货押贸易融资风险分析及对策

货押贸易融资风险分析及对策货押贸易融资是一种常见的融资手段,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库存货物押给金融机构,以获取资金支持。
这种融资方式相对简单、灵活,能够满足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对货押贸易融资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帮助企业有效化解风险。
1. 市场风险货物市场价格波动是货押贸易融资面临的首要风险。
由于市场行情变化,货物价格可能出现大幅波动,导致押品价值下降,进而影响贷款的还款能力。
2. 押品质量风险货押贸易融资的押品是企业的库存货物,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贷款的安全性。
如果库存货物质量不过关,可能会导致贷款无法顺利发放或者贷款利率提高。
3. 欺诈风险企业可能通过虚构库存货物等手段进行欺诈,或者与金融机构勾结骗取贷款。
这种情况发生后,金融机构将面临无法收回贷款的风险。
4. 政策法规风险政策法规的变化可能对货押贸易融资产生重大影响。
贸易政策的调整、金融监管的加强等都会对融资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5. 经营风险货押贸易融资的本质是以库存货物作为抵押,而企业经营中可能出现各种风险,如供应商关系紧张、市场需求下降等,这些都将影响企业的库存货物价值,从而影响融资的可行性。
二、货押贸易融资风险对策1.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在进行货押贸易融资时,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市场风险管理、押品质量控制、内部审计等机制,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岗位。
通过严格的风险管理,可以及时识别和化解风险,保障贷款的安全性。
2. 提高押品质量企业应加强对库存货物的质量管理,确保押品的品质符合相关标准。
可以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加强采购管控、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等手段,提高押品质量。
3. 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加强对内部业务流程的管控,规范库存管理、仓储管理等环节,防范内部欺诈风险。
制定健全的内部审核制度,加强内部控制,提高对贷款业务的监管和控制。
4. 提高信息透明度企业应积极配合金融机构的审计工作,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和库存情况,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融资性贸易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金融经济FINANCIAL AND ECONOMIC204融资性贸易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文/程坦摘要:融资性贸易属于变通的融资手段,根据某种意义来分析,能够在较短的时间上不断扩大企业的经营规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资金来源问题。
但是因为系统不健全,监管不到位,导致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与经营风险。
文章主要分析了融资性贸易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融资性;贸易;风险;防范措施融资性贸易是指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信用,无法通过银行融资贸易的自偿性来解决资金紧缺的问题。
企业通过他人对上下游客户进行控制,同时和信用良好的国有企业合作,以国有企业的名义签订融资性贸易合同,获得银行融资,货物销售以后还应该支付相关的手续费,从而实现融资的目的,以贸易为形式,加大企业自身规模的贸易,俗称代理贸易,其实是融资性贸易。
一、融资性贸易的例子近些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市场上资金整体偏紧,资金供求不平衡,例如银行信贷规模缩小和国内货币供应趋紧的政策等。
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较,民营企业在取得银行贷款的能力上相对较弱,这种情况导致资金实力不稳定逐渐形成了融资性贸易。
在扩展国有企业的资金收入、拓展业务的途径和增加盈利上融资性贸易发挥了最大的作用,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风险隐患。
例如某国有企业为了扩大经营规模,与其他民营企业合作不断投入十几亿以上的资金开展了大型商品贸易活动。
主要方式为首先由国有企业先支付资金向供应商购买产品,根据购买价格的上浮比例作为销售价格,然后以走票的模式卖给下游,即是融资贸易中的“资金流”。
事实上,通常这些融资贸易的上游供应商都是下游融资合作方指定的,最后利用融资贸易的手段,实现贸易合作方融资的预期效果,即是融资性贸易。
国有企业在进行融资贸易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相应的信用担保对策,但是贸易合作方和提供信用担保的单位信用较强,同时也是关联方。
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带来的影响,有些贸易合作方的经营已经出现亏损,资金来源被垄断,合同到期以后,不能按时还贷,国企在经过多次商议以后只能诉诸法律,但是受担保人能力的制约,信用担保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最后亏损贸易资金。
石油销售行业融资性贸易风险及防范措施

石油销售行业融资性贸易风险及防范措施石油销售行业是一个资金流动性较强、行业风险较高的行业,融资性贸易风险也相对较大。
以下是石油销售行业融资性贸易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分析:一、融资性贸易风险1. 信用风险:石油销售行业通常采取赊销的方式进行交易,存在买方违约的风险,即货物交付后买方无法或拖延支付货款。
2. 价格风险:石油价格波动较大,短期内价格有可能出现大幅度变动。
如果销售合同中价格没有进行有效的锁定或风险分担,则销售方面临价格下跌的风险。
3. 汇率风险:石油销售行业通常进行跨国贸易,支付货款时涉及汇率变动风险。
当本币贬值时,销售方收到的外币货款兑换成本币金额会减少,导致收益损失。
4. 市场风险:石油销售行业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和供应波动大,销售方面临市场规模变小、市场份额下降等风险。
二、防范措施1.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石油销售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监测和识别各项风险,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应对策略。
2. 加强信用管理:对潜在客户进行严格的信用审核,选择有良好信誉的合作伙伴,确保合作双方都遵守合同规定,对风险较大的交易采取更加严格的信用控制措施。
3. 锁定价格和汇率:对于长期交易或高价值交易,可通过期货市场或已锁定价格的交易合同来锁定石油价格。
对于跨国贸易,可以通过远期汇率协议或外汇衍生产品对汇率进行锁定,降低汇率风险。
4. 多元化交易渠道:石油销售企业应该努力开发多个销售渠道,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降低市场风险。
可以通过建立多个销售合作伙伴、拓展新市场等方式实现。
5. 资金融通工具的运用:石油销售企业可以通过使用保理、信用证、票据业务等融资工具,提高现金流量,缓解融资性贸易风险。
6. 保险的运用:石油销售企业可以购买相应的贸易信用保险或汇率风险保险等来降低一定的经营风险。
保险公司能够为企业提供风险评估、风险分散等服务,减轻企业的财务压力。
石油销售行业融资性贸易风险较大,但通过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加强信用管理、锁定价格和汇率、多元化交易渠道、运用资金融通工具和保险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风险,保护企业的利益。
国企在大宗商品融资贸易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国企在大宗商品融资贸易业务中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作者:孙小波来源:《消费导刊》2016年第02期摘要:由于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银行认可的资信,很难通过融资性贸易获取来自银行的资金授信支持。
为解决自身资金需求,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往往会通过与大中型国有企业合作方式,让国有企业加入供销贸易链中,由民企实际控制上下游客户,民企委托国企与上下游客户分别签订采购销售合同,并由国有企业预付货款,一定期限内货物销售回款后再向国有企业方支付。
关键词:大宗商品融资贸易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来源于银行业的术语,就是根据企业真实贸易背景和上下游客户资信状况,以单笔或者额度授信方式,提供银行短期金融产品和封闭贷款,以企业销售收入或者贸易所产生的确定的未来现金流作为直接还款来源的融资业务。
大宗商品贸易融资是国际商业银行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原则和基本框架指引下,进行的融资方法创新,它在满足大宗商品交易商多元化需求的同时,又可使银行能够及时对整个商品和贸易流程进行有效监管,从而实现了银企双方的共赢。
但在现实情况下,由于多数中小型民营企业缺乏银行认可的资信,很难通过融资性贸易获取来自银行的资金授信支持。
为解决自身资金需求,这些中小型民营企业往往会通过与大中型国有企业合作方式,让国有企业加入供销贸易链中,由民企实际控制上下游客户,民企委托国企与上下游客户分别签订采购销售合同,并由国有企业预付货款,一定期限内货物销售回款后再向国有企业方支付。
此类业务与民企通过银行融资类似,国有企业参与此类贸易主要是提供资金,由此通常将此类贸易称为融资性贸易。
贸易融资业务正成为国内企业融资的发展趋势,逐步替代流动资金贷款等一些传统金融产品。
据世界银行估计,全球几乎80%的贸易均有融资需求,当前全球贸易融资缺口达3000亿美元,而全球14万亿美元的贸易总额约11万亿美元使用了贸易融资手段。
一、大宗商品贸易国内外行情分析目前,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大宗商品整体处于供给过剩状态,三季度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大宗商品疲软和经济增长乏力相互作用使得情况更为复杂。
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的风险分析及防范

《经济师》2019年第9期摘要:近年来,国有企业参与开展融资性贸易引发了大量的法律纠纷和风险事件,给国有企业带来较大经营风险和资产安全风险,国务院国资委已多次印发文件,明确中央企业严禁违规开展融资性贸易,要求进一步加强贸易业务管控及关键环节的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不断提高贸易业务的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
文章从国有企业如何识别和防范融资性贸易风险,加强贸易业务的管控,提出风险防范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融资性贸易风险防范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9)09-272-03自2013年以来,钢贸联保爆雷、青岛港大宗商品融资诈骗事件发生、多家中央企业因融资性贸易被查处,国务院国资委已连续下发监管文件:201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大宗商品经营业务风险防范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明确:严禁开展无商品实物、无货权流转或原地转库的融资性业务,将仓单(货物)质押融资业务纳入高风险业务管理。
2015年《关于6家中央企业所属子企业违规开展融资性贸易等业务有关问题的通报》,严格禁止无商业实质的融资性贸易业务。
2017年《关于进一步排查中央企业融资性贸易业务风险的通知》,明确了融资性贸易的特征,要求彻底排查融资性贸易,一经发现要立即停止退出,并严禁开展“空转”“走单”等各类虚假贸易业务。
要求进一步加强物资采购和产品销售管控,对涉及的授信额度、客户信用、合同签订、仓储商选择、存货监控、资金支付等关键环节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不断提高贸易业务风险防范和管控能力。
现实中,仍存在部分国有企业对融资性贸易风险认识不足,监管不到位,引发了法律纠纷和资金风险,对融资性贸易风险的管控应引起国有企业的高度重视。
一、融资性贸易的概念及特征融资性贸易是指参与贸易的各方主体在商品及服务的价值交换过程中,依托货权、应收帐款等财产性权益,综合运用各种贸易手段、金融工具,实现短期融资或增加信用目的,增加贸易主体的现金流量。
融资性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

融资性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受国家稳健货币政策及银行信贷规模收紧等多种因素影响,社会资金呈现整体偏紧状况,资金供需矛盾促进了银行业机构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
这对优化银行授信结构和增加盈利、拓宽企业融资和结算渠道、支持进出口企业大宗商品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甚至发生虚假贸易套取银行资金等现象。
一、融资性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分析(一)贸易商面临的诸多风险不容忽视。
一是自身抗风险能力不强,大部份贸易经销商自有资金偏少,资产规模不大,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二是贸易商面临着市场供需矛盾及价格波动风险。
三是政策风险。
目前,我国宏观政策已从最初“保增长”的短期被动调控逐步过渡到强调“增长与民生协同”的长期主动调控,再加上我国进出口关税政策和外汇政策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上述各类政策调整和实施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进而影响贸易商的经营和发展。
(二)信用风险仍是贸易融资的主要风险。
首先,贸易融资业务具有自偿性,贸易融资申请人的还款能力、资金实力和还款意愿对融资风险起着关键性作用,也就是说贸易融资申请人的信用风险更为重要。
其次,贸易融资申请人的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也不容忽视。
如果交易双方任何一方不履行合约,就会使另一方遭受损失,从而导致为贸易商提供融资的银行面临风险。
再次,存在着融资申请人利用假合同、假单据、假信用证等方式伪造贸易背景,骗取银行融资资金,从而出现信贷风险的可能。
最后,企业间相互担保风险。
这种形式虽然可降低银行的授信风险,但如果发生系统性突发事件,就会由于关联关系使信贷风险增大。
(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风险尤为突出。
受国际市场行情影响,某种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季度性因素发生变化、出现廉价优质的替代品、商品过时滞销以及消费习惯改变等种种因素均可导致交易受阻。
贸易融资业务是以进出口交易为基础,当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对外贸易中所遇到的风险都有可能影响融资还款,贸易融资风险也就显现出来。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应对措施概述

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风险及应对措施概述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贸易融资规模逐年扩大,但该业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风险。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贸易融资业务风险1. 信用风险贸易融资大多是指在国际贸易中提供融资支持,银行为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信用担保,但其最大的风险就是信用风险。
若进口商或出口商无法按时还款,银行将难以收回贷款本金和利息。
2. 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在进行贸易融资业务时,需要与进出口商、保险公司等多个交易对手进行操作,如操作不当就会引发操作风险。
例如:银行认为进口商的信用状况良好,故为其提供贷款;但后来进口商因某种原因无法还款,银行就会因提供贷款而损失资金。
3. 市场风险贸易融资业务的市场风险主要源于汇率变化和商品价格波动。
如果银行在贸易融资业务中未能做好风险控制,一旦货币贬值或商品价格波动较大,银行就可能面临重大损失。
二、贸易融资应对措施1.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商业银行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风险管理政策和流程,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要加强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评估和监测、严格实施授信管控,避免因单一客户信用风险而引发的大面积风险。
在操作风险方面,要加强操作规范、制定风险控制措施,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2. 多渠道筹措资金银行在国际贸易融资中要采取多种策略,多渠道筹措资金,例如:拓展国内外市场、开展海外证券发行和向外借贷等。
这些策略有助于银行降低风险,并帮助客户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
3. 合理使用金融衍生品通过合理使用金融衍生品,银行可以规避市场风险。
例如: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外汇远期合约、货币掉期等金融衍生品,锁定预期收入,从而降低市场风险。
4. 建立客户风险分析体系加强客户风险分析,建立客户风险分析体系,对信用状况偏差较大的客户进行风险限额和信用额度管理,避免因过度依赖单一客户而产生的风险。
总之,商业银行在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时应严格控制风险,加强风险管理能力,并在应对措施上采取多种手段。
石油销售行业融资性贸易风险及防范措施

石油销售行业融资性贸易风险及防范措施1. 引言1.1 石油销售行业融资性贸易风险及防范措施石油销售行业是一个具有高风险性质的行业,其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就是融资性贸易风险。
融资性贸易风险指的是在石油销售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资金链断裂或者资金无法迅速回笼,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特别是在市场行情波动大、资金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融资难、资金紧张等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为了有效防范石油销售行业的融资性贸易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企业应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建立稳固的融资渠道,确保资金的及时到账和回笼。
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方式,降低融资风险,如通过银行授信、发行债券等方式来获取资金支持。
企业还应加强内部控制,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财务稳健。
石油销售行业的融资性贸易风险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企业应重视并加以有效防范,以确保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通过合理的融资结构和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降低融资性贸易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风险来源分析石油销售行业融资性贸易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风险:石油行业市场波动较大,国际油价受全球政治、经济和地缘等多种因素影响,市场价格波动频繁,进而影响到石油销售公司的盈利状况和融资能力。
2. 供应链风险:石油销售过程中,各类供应商、承运商等环节繁多,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导致交货延误、质量问题等风险,进而影响到融资环节的顺利进行。
3. 政治风险:石油销售行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较大,政策变动、国际关系紧张等因素可能导致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企业的销售和融资活动。
4. 汇率风险:石油销售公司可能涉及跨境交易,涉及不同货币的结算,汇率波动可能导致企业的融资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5. 信用风险:石油销售行业存在大量的交易对象,如客户、合作伙伴等,信用风险可能导致交易对手无法履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融资和盈利状况。
论述金融性贸易的风险和预防措施【精编版】

论述金融性贸易的风险和预防措施【精编版】金融性贸易是指通过金融工具进行的贸易活动,它涉及到大量的金融机构和涉及方,因此存在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讨论金融性贸易的风险,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
金融性贸易的风险1. 法律和监管风险:金融性贸易的各项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国际的法律法规,涉及到的监管要求也很严格。
如果未能遵守相关规定,交易可能面临被制止或处罚的风险。
2. 信用风险:金融性贸易中的各方存在信用风险,特别是在担保和借贷等环节。
一旦某一方无法履行合同义务,其他方可能遭受损失。
3. 利率和汇率风险:金融性贸易往往涉及到利率和汇率的变动。
若利率或汇率不利变动,交易可能导致损失。
4. 市场风险: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可能对金融性贸易产生负面影响。
市场价格的波动可能导致交易执行时的损失或差价。
5. 技术风险:金融性贸易离不开信息技术,如电子支付和电子交易平台。
技术故障、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等问题可能导致交易中断、损失或不安全。
金融性贸易的预防措施1. 合规管理:金融性贸易参与方应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建立内部合规和风险控制机制,确保所有活动符合规定并得到监管机构的认可。
2. 风险评估和管理:在进行金融性贸易之前,各方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并采取适当的风险管理措施。
这包括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建立担保和保证机制,并进行相关风险教育培训。
3. 多元化投资:金融性贸易参与方可以通过多元化投资降低风险。
分散投资组合,可以减少对某一特定资产或市场的依赖性,从而降低整体风险。
4. 监测和应对市场波动:密切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动和趋势,及时调整交易策略和投资组合。
采取必要的风险对冲手段,如期货合约和期权等,来抵消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
5. 加强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金融性贸易参与方应加强网络安全措施,并采取必要的技术手段保护交易数据的安全。
定期更新防火墙、加密通信和数据备份等措施,以防范技术风险。
综上所述,金融性贸易存在着法律和监管风险、信用风险、利率和汇率风险、市场风险以及技术风险。
融资性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

编号:SM-ZD-94409融资性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融资性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
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受国家稳健货币政策及银行信贷规模收紧等多种因素影响,社会资金呈现整体偏紧状况,资金供需矛盾促进了银行业机构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
这对优化银行授信结构和增加盈利、拓宽企业融资和结算渠道、支持进出口企业大宗商品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甚至发生虚假贸易套取银行资金等现象。
一、融资性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分析(一)贸易商面临的诸多风险不容忽视。
一是自身抗风险能力不强,大部份贸易经销商自有资金偏少,资产规模不大,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二是贸易商面临着市场供需矛盾及价格波动风险。
三是政策风险。
目前,我国宏观政策已从最初“保增长”的短期被动调控逐步过渡到强调“增长与民生协同”的长期主动调控,再加上我国进出口关税政策和外汇政策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上述各类政策调整和实施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进而影响贸易商的经营和发展。
(二)信用风险仍是贸易融资的主要风险。
首先,贸易融资业务具有自偿性,贸易融资申请人的还款能力、资金实力和还款意愿对融资风险起着关键性作用,也就是说贸易融资申请人的信用风险更为重要。
融资性贸易法律后果(3篇)

第1篇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融资性贸易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融资方式,越来越受到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青睐。
融资性贸易是指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通过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一种贸易形式。
然而,融资性贸易在给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法律风险和后果。
本文将从融资性贸易的概念、特点、法律风险以及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融资性贸易的概念及特点1. 概念融资性贸易是指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通过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以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的一种贸易形式。
其主要特点包括:(1)融资与贸易相结合:融资性贸易将融资与贸易融为一体,既满足了企业的资金需求,又促进了贸易的顺利进行。
(2)金融机构参与:在融资性贸易中,金融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企业和贸易双方提供融资、担保、结算等服务。
(3)风险共担:融资性贸易中,企业和金融机构共同承担贸易风险,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2. 特点(1)融资额度大:融资性贸易通常涉及较大金额的融资,有助于企业扩大贸易规模。
(2)融资期限长:融资性贸易的融资期限通常较长,有利于企业进行长期经营。
(3)融资成本较低:由于风险共担,融资性贸易的融资成本相对较低。
(4)融资方式多样:融资性贸易可采用多种融资方式,如信用证、保函、押汇等。
二、融资性贸易的法律风险1. 合同风险(1)合同条款不明确:融资性贸易合同中,部分条款可能存在模糊不清或表述不准确的情况,容易引发争议。
(2)合同违约:融资性贸易合同中,企业和金融机构可能因各种原因违约,导致合同纠纷。
2. 贸易风险(1)货物质量风险:融资性贸易中,货物质量问题是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2)汇率风险:汇率波动可能导致融资性贸易中的融资成本增加,影响企业利润。
(3)政策风险: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可能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3. 金融机构风险(1)信用风险:金融机构在为企业和贸易双方提供融资时,可能面临信用风险。
(2)操作风险:金融机构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因失误导致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融资性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230-42 融资性贸易面临的潜在风险及防范
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受国家稳健货币政策及银行信贷规模收紧等多种因素影响,社会资金呈现整体偏紧状况,资金供需矛盾促进了银行业机构贸易融资业务的快速发展。
这对优化银行授信结构和增加盈利、拓宽企业融资和结算渠道、支持进出口企业大宗商品贸易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与此同时,也给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隐患,甚至发生虚假贸易套取银行资金等现象。
一、融资性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风险分析
(一)贸易商面临的诸多风险不容忽视。
一是自身抗风险能力不强,大部份贸易经销商自有资金偏少,资产规模不大,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二是贸易商面临着市场供需矛盾及价格波动风险。
三是政策风险。
目前,我国宏观政策已从最初“保增长”的短期被动调
控逐步过渡到强调“增长与民生协同”的长期主动调控,再加上我国进出口关税政策和外汇政策也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上述各类政策调整和实施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国内外大宗商品市场,进而影响贸易商的经营和发展。
(二)信用风险仍是贸易融资的主要风险。
首先,贸易融资业务具有自偿性,贸易融资申请人的还款能力、资金实力和还款意愿对融资风险起着关键性作用,也就是说贸易融资申请人的信用风险更为重要。
其次,贸易融资申请人的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也不容忽视。
如果交易双方任何一方不履行合约,就会使另一方遭受损失,从而导致为贸易商提供融资的银行面临风险。
再次,存在着融资申请人利用假合同、假单据、假信用证等方式伪造贸易背景,骗取银行融资资金,从而出现信贷风险的可能。
最后,企业间相互担保风险。
这种形式虽然可降低银行的授信风险,但如果发生系统性突发事件,就会由于关联关系使信贷风险增大。
(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较大,市场风险尤为突
出。
受国际市场行情影响,某种商品价格大幅下跌、季度性因素发生变化、出现廉价优质的替代品、商品过时滞销以及消费习惯改变等种种因素均可导致交易受阻。
贸易融资业务是以进出口交易为基础,当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对外贸易中所遇到的风险都有可能影响融资还款,贸易融资风险也就显现出来。
以进口美豆到港成本情况为例,由20xx年7月份的每吨3352元人民币一路攀升到20xx年1月份的每吨4713人民币,涨幅高达40.6%,然后略有回落,截至20xx年8月1日,进口美豆到港成本也达到每吨4360元人民币,比20xx年同期价格每吨上涨773元人民币,涨幅达21.19%。
(四)违规行为时有发生,操作风险应引起高度关注。
调查发现,在办理票据贴现时,个别银行机构在企业对其票据真伪及由此导致的风险进行书面承诺后便为其办理贴现,随后再进行查询,使查询流于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票据操作风险。
有的从业人员素质和风险意识不高,对贸易融资业务相关的物
流环节认识不清、跟踪不及时。
贸易融资各环节和要件审查不够严格,资金流向和回笼周期监管不到位,“三查”制度未真正落实。
另外,也不排除银行个别业务人员勾结企业共同制造虚假贸易合同、骗取银行授信资金的可能。
以上贸易融资业务环节管理和监测等操作不当问题,会使操作风险不断增加。
二、加强融资性贸易风险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对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核。
一是通过审核相关交易单据、关联交易情况、交易过程等,审查交易的真实性。
二是加强同海关、外管、税务、同业及媒体的沟通,全面了解企业资信状况。
三是监测贸易融资资金流向以及还款资金流入,并对供应链上优质客户进行系统开发,加强贸易企业的流程全链条控制。
(二)加强贸易融资业务的期限管理。
对销售端的贸易融资产品,企业要在银行开立应收账款回款专户,确保应收账款提前回笼。
对采购端贸易融资产品,业务期限须根据企业生产和贸易周期合理匡算。
对订
单融资业务,销货方要在申请授信银行开立订单项下货款回款专户。
对企业在到货和完成生产后办理的贸易融资产品,要控制融资期限,严防质押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三)强化贷款“三查”。
一是加强贷前调查。
银行营销单位或客户经理要做到了解你的客户(KYC),要熟知客户的集团情况、关联企业情况及集团内是否有从事房地产、证券、担保类的企业等。
二是要做好贷中审查。
严格审查企业提供的各项资料及单据,充分利用可控的贸易融资产品,促使银行融资运用于贸易项目中,并对必要的客户或业务要实施封闭管理,以确保对贸易融资资金流的监控。
三是要做实贷后检查。
各行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企业检查,定期核查企业报表,定期开展质押物检查,加强日常资金往来的检查。
(四)加强商品价格波动分析。
一是建立大宗商品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反映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及趋势。
二是加强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大宗商品的风险
控制,应适当考虑通过降低质押率、提高保证金比例等方式控制风险。
三是银行在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时,可适当考虑引入保险公司对贸易融资业务中的货物进行承保。
四是对大宗商品执行盯市和核库。
(五)加强从业人员队伍建设。
多方培养和引进国际业务专业人才,加强国际金融形势分析和风险分析,做好典型案例交流,进一步熟知业务特点和实质,强化风险意识。
建立从业人员资质认证制度,完善贸易融资制度建设,加强内控制度培训,强化职业道德及案件警示教育,全面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提高操作风险防范能力。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