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骨折课件

合集下载

讲课股骨颈骨折课件-图文

讲课股骨颈骨折课件-图文
• 增强了颈、干连接部对应力的承受能力, 明显加强了抗压力和抗张力骨梁的最大 受力处的连接。
• 在股骨颈发病机制及治疗、假体置换术 方面, 有重要意义。
股骨颈骨折
骨折病理分型

• 按骨折线部位分

头下型骨折

坏 颈中型骨折 大,




合,
基底部骨折
预 后
血供破坏少, 骨折

易愈合, 预后好
股骨颈骨折 • 按骨折线走向
股骨颈骨折
抗压力骨小梁
Ward三角
抗张力骨小
老年人骨质疏松时, 该区 只有脂肪填充, 非常脆弱
股骨上端骨小梁系统
股骨颈骨折
• 股骨距(femoral calcar )是位于小 转子深部股骨颈、体连接部的内后方的 致密骨板, 是股骨体后内侧皮质向松质 内的延伸。被描述为“真正的股骨颈”。 是股骨上端偏心性受载的着力点, 相当 与起重机基梁的基础。
股骨颈骨折
治疗上的二大难题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占20~40%) 骨折不愈合率高
• 并发症(年老体弱, 伤前高BP、心脏病、糖 尿病 ……骨折卧床后, 引起肺炎、心衰、中 风、肾炎、泌 感、褥疮……等)
股骨颈骨折
影响骨折不愈合的因素: 年龄 骨折错位(复位)程度 骨折线的倾斜度 手术时间(<1~2周) 开始负重时间(骨性愈合后)
骨折病理分型
内收型 外展型
移位少, 骨折稳定, 血运破坏少, 愈合率高
移位大, 骨折不稳定, 血运破坏大, 愈合率低
股骨颈骨折
按骨折移位程度分类( Garden 分型) Ⅰ型 不全骨折 Ⅱ型 完全骨折, 不移位 Ⅲ型 完全骨折部位移位 Ⅳ型 完全骨折完全移位

骨折AO分型幻灯片PPT课件

骨折AO分型幻灯片PPT课件
21
Ⅴ型—双髁骨折。
● 两侧胫骨平台劈裂。 鉴别特征是干骺端 和骨干仍保持连续 性。双髁用支撑钢 板及松质骨螺丝钉 固定。最好避免用 体积较大的内置物 固定两髁。
22
Ⅵ型—伴有干骺端和骨干分离的平台骨折,除单髁或双
髁及关节面骨折外,还存在胫骨近端横形或斜形骨折。
● 由于骨干和干骺端 分离,使该型骨折 不适合牵引治疗, 大部分应用支撑钢 板及松质骨螺丝钉 治疗。如果双髁均 有骨折,每一侧均 应上钢板固定。
17
SCHATZKER分型
Ⅰ型—单纯外侧平台劈裂骨折。
● 典型的楔形非粉碎性 骨折块向外下劈裂移 位,此型骨折常见于 无骨质疏松的年轻患 者。如有移位,可用 两枚横形松质骨螺丝 钉固定。
18
Ⅱ型—外侧平台劈裂合并压缩骨折。
●侧方楔形骨块劈裂分离, 并有关节面向下压缩陷入 干骺端。此型骨折最常见 于老年患者,如果压缩超 过5~8mm或存在膝关节不 稳时,应切开复位,在干 骺端植骨“整块”垫高压缩的 平台,用松质骨螺丝钉和 外侧皮质支撑钢板固定。
塌陷 劈裂
B3 劈裂塌陷骨折,即 内外髁额状面骨 劈裂和塌陷复合存 折 在,关节骨块通常 是分离的
13
分组―C型
股骨下端,胫骨上下端C分型
C1― 关节和干骺端的简 单骨折;
C2― 关节简单骨折,干 骺端粉碎骨折;
C3― 关节粉碎骨折,干 骺端简单或粉碎骨折。
14
胫骨平台骨折分型
15
外科解剖
■ 内侧平台大而凹陷 ■ 外侧平台小而凸起
5
分组--- A型
A1---简单螺旋骨折; A2---简单斜行骨折,即骨折面与长骨垂线的交 角>30°; A3---简单横行骨折,即骨折面与长骨垂线的交 角<30°。 若骨皮质碎片小于10%则忽略不计。

股骨骨折ppt课件

股骨骨折ppt课件
注意事项
术后需注意保护患肢,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及时发现 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05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骨密度和骨强度与骨折风险密切相关,骨密度和 01 骨强度下降会增加骨折风险。
股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数情 02 况下是由于外伤或骨质疏松引起的。
骨折后及时进行手术和康复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 03 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
股骨骨折ppt课件
目录
• 股骨骨折概述 • 骨折原因与预防措施 • 病例分享与讨论 • 手术治疗与药物治疗 • 结论与展望
01
股骨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股骨骨折是指股骨(大腿骨)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导 致骨质的断裂或碎裂。
分类
股骨骨折可以根据受伤部位、受伤原因、骨折类型等进 行分类。
症状与诊断
股骨颈骨折是最常见的股骨骨折类型之一,通常由外伤导致,表现为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详细描述
股骨颈骨折是指股骨头与股骨颈连接处的骨折,通常是由于外伤导致的。这种骨折可能会影响 患者的活动能力,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病例二: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结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发生在股骨转 子间的骨折,通常由外伤导致, 表现为疼痛、肿胀和活动受限。
药物治疗
镇痛药物
股骨骨折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疼痛,需要 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
抗凝药物
为了防止血栓形成,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 物。
抗生素
根据医生建议,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预防 感染。
其他药物
如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等,具体需根据患 者情况和医生建议确定。
术后康复与注意事项
康复锻炼
术后需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包括肌肉收缩、关节活动等,以促 进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

股骨骨折护理ppt课件

股骨骨折护理ppt课件
(一)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同情理解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治疗的大致过程及可能 出现的情况,介绍相同的成功病例经验,稳定患者情绪;做好家属思想工作, 给患者以亲情的支持,使患者增强信心,愉快的接受手术。 2、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适当鱼类、肉类、海产品及新 鲜蔬菜水果。 3、体位: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翻身时注意保护患肢。保持外固定 松紧适度,防止因伤后肢体肿胀使外固定过紧,造成压迫而引起血液循环障 碍。 ●股骨干骨折体位(用低软枕抬高患肢,维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患足可穿防旋 鞋,卧床期间可坐起,但不能盘腿、患侧卧位及负重) ●粗隆骨折体位(保持正确体位是防止发生髋内翻畸形最根本的措施,因此应保 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如患肢内收可发生髋内翻畸形。为防止患肢内收,应将 骨盆放平,两下肢同时外展中立位牵引。去除牵引后仍要保持患肢外展,因 此平卧时两大腿间应放一枕头,侧卧时不能卧于健侧)
效果评价:患者及家属掌握饮食及功能锻炼的 方法并能主动进行康复训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出院指导
1、继续服用药物以利于骨折愈合。 2、继续加强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以利下床抬腿行
走。 3、继续加强膝关节的功能锻炼,活动范围应由小到
大,循序渐进,且不可超之过急。同时可结合中 药熏洗,促进关节功能尽早恢复。 4、3个月后拍X线片复查,根据骨折情况弃拐行走。
治疗原则
❖切开复位和内固定 适用于复位不理想或断端间有 软组织嵌夹,或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可作切开复位。 固定方法可用髓内钉或钢板螺丝钉,同时,适当 考虑应用外固定,达到固定确实可靠。
常用的手术方法
❖ 股骨上1/3或中上1/3骨折多采用髓内针固定。此 法具有术后不用外固定及早期下床活动的优点。

《股骨近端骨折》课件

《股骨近端骨折》课件

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患者的疼痛、肿胀、活 动受限等症状,及时发现并处理
异常情况。
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关节活
动、肌肉锻炼等。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1 2
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 发生。
预防血栓形成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定期进行下肢静脉超声 检查,发现血栓及时治疗。
详细描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 线、CT或MRI。这些检查能够清晰地显示骨骼的结构和损伤 情况,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股骨近端骨折及骨折的类 型。
03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石膏固定
对于轻度骨折或稳定性骨 折,可以采用石膏固定, 使骨折部位保持稳定,促 进愈合。
性别差异
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和种族的发病率存在差异,可能与生活 方式、环境因素等有关。
02
股骨近端骨折的诊断
病史采集
总结词
通过询问患者受伤情况、疼痛部位和程度、既往病史等信息,初步判断是否可 能为股骨近端骨折。
详细描述
医生会询问患者受伤时的状况,如受伤原因、力度、方向等,以及疼痛的部位 和程度。同时,医生还会了解患者是否有既往骨折史或其他相关病史,以辅助 判断。
3
预防关节僵硬
早期进行关节活动训练,保持关节灵活性和正常 功能。
05
股骨近端骨折的研究进展
基础研究进展
骨愈合机制研究
01
深入探讨了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组织的再生和修复机制,为骨折
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生物材料研究
02
研发了新型生物材料用于促进骨折愈合,如钛合金、生物活性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

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例
粗隆部骨折
• • 手术策略选择不当可造成畸形愈合、髋内翻、 下肢短缩、关节周围挛缩等并发症
股骨粗隆部骨折的分类
• • • 按骨折线走行方向:稳定型和不稳定型 AO分为A1、A2、A3型 Evans分型: Ⅰ型:无移位骨折,稳定 Ⅱ型:移位,内侧皮质骨对位,稳定 Ⅲ型:移位,内侧皮质骨无对位,不稳定 Ⅳ型:粉碎性,内侧皮质骨无对位,不稳定 Ⅴ型:反粗隆间骨折,不稳定,有移位倾向
手术基本原理
手术要点
• 硬膜外或全身麻醉,侧卧位,髋外侧切口 • 术中按术前假体设计截除骨折下缘股骨干 平面,保留部分附有臀中肌和臀小肌的大转 子以及小转子 • 测定设计假体的合适度 • 手术必须应用外套桶和长柄的骨水泥技术 • 大小转子固定于假体的侧环上,缝合关节 囊,内置引流管
术后治疗
•术后前3天行下肢静脉循环泵治疗 •术后第4天起下肢进行等长肌肉收缩训练 •术后3周开始床上肌肉及关节功能训练(因老 年病人主动练习能力差,故配合下肢活动器) • 4周后床边活动和站立及靠习步架行走练习。
股骨近端骨折在没有明确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应 尽可能采取手术治疗
股骨头骨折
• 所有的股骨头骨折需要手术治疗
股骨头骨折
股骨头骨折
股骨颈骨折的分类
• 按部位分为头下型、经颈型、基底型
• AO分为B1、B2、B3型 • 按骨折愈后及稳定性分为Garden四型
按骨折部位分
按X-ray分类
• 外展骨折 • 内收骨折
空心钉的手术适应症
• • • • 骨质较好 基底和经颈型骨折 头下型骨折中Garden分型ⅠⅡⅢ型 患者配合治疗
术后治疗
• 围手术期防静脉血栓治疗及下肢CPM被动活动 • 每月复查X线平片,1-3个月内行非负重肢体功能 训练 • 视骨折线消失及骨痂形成情况,患肢从20KG开始 部分负重。

股骨骨折 ppt课件

股骨骨折 ppt课件
股骨干骨折
1
定义
股骨干骨折:股骨小转子下 2~5 cm至股骨髁上2~
4cm之间的骨折。
股骨:是体内最长、最大的骨骼, 而且是下肢主要负
重骨, 如果治疗不当, 将引起下肢畸形及功能障碍。
其髓腔呈圆形,上、中1/3的内径大体一致,下1/3的
内径较膨大。
2
解剖
重要血管及神经解剖图
3
致伤原因及病理
48
49
50
病例1
51
钢板内固定Fra bibliotek横行骨折--------术后一月-------术后三月 52
53
54
外固定支架
55
术后并发症
内固定失效及松动 感染 下肢深静脉血栓 骨折的延迟愈合和不愈合 畸形愈合 膝关节功能障碍
56
功能锻炼
初期可作踝、跖趾关节屈伸和股四头肌舒缩活动。 中后期逐渐做髋、膝活动待骨痂丰富时方可患肢负重。
皮质接触。 Ⅲ型:较大骨碎片,但骨折的近、远端少于50%接触。 Ⅳ型:节段性粉碎骨折,骨折的近、远端无接触。
10
股骨干骨折Winquist分型
11
股骨干骨折并发症
1.失血性休克一侧闭合的股骨干 骨折,其失 血量可达500~1500毫升,故失血性休克 最常见。
2.此外还可并发挤压综合征、脂肪栓塞综合征。 3.血管、神经损伤(下1/3骨折)等并发症。
57
谢谢!!!
58
29
髓内钉
1.顺行髓内钉的进针点 因主钉的不同而异,可 在与髓腔走向一致的梨 状窝或大转子顶点。

30
2逆行髓内钉进针点在正位片与髓腔 一致,侧位片应位于Blumensaat前方
31

外科学PPT课件 下肢骨关节损伤 下肢骨折

外科学PPT课件 下肢骨关节损伤 下肢骨折

股骨头上外侧 超越髋臼后缘
病因
股骨头穿破 关节囊后壁 脱出髋臼
暴力撞击膝前方
股骨干传导
后脱位
髋关节后脱位
临床表现及诊断
暴力外伤史 患部疼痛、 髋关节功能障碍、 患肢缩短、髋关节屈曲、 内收、 内旋畸形 弹性固定、 臀部触及股骨头、 大转子上移 少数可有坐骨神经损伤表现 • 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情况及有无并发骨折 • CT
❖ 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时内固定物紧贴股骨距可 增加固定效果
❖ 人工股骨头置换时,股骨颈可减少人工假体的 松动或下陷的机会和程度。
病因
股骨转子间骨折
➢好发于中老年骨质疏松病人。 ➢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间接暴力多见。 ➢也可为骨囊性病变引起的病理性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分类
Tronzo-Evans分类
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 (Pauwells角)大于50° 外展骨折————远端骨折 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 (Pauwells角)小于30°
股骨颈骨折
3.按移位程度分类(Garden分型) Ⅰ型:不完全骨折,骨完整性部分中断,占2.7%。 Ⅱ型:完全骨折但不移位,占32.8%。 Ⅲ型:完全骨折,部分移位且股骨头与股骨颈有接触,占62.8%。 Ⅳ型:完全移位的骨折,占1.7%。
下肢骨关节损伤
下肢骨、关节损伤
髋关节脱位 股骨颈骨折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干骨折 股骨远端骨折 髌骨骨折 膝关节韧带损伤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
胫腓骨干骨折 踝部骨折 踝部扭伤 跟腱断裂
足部骨折
下肢骨、关节损伤
(大纲要求)
掌握股骨颈骨折的分类和诊断 熟悉髋关节脱位的分类、诊断与治疗原则 了解股骨干骨折的分类 了解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

PFNA(股骨近端方旋髓内钉)医学PPT课件

PFNA(股骨近端方旋髓内钉)医学PPT课件
44
45
• TFN,和PFNA很类似。主要的差别有两点: 1、螺旋刀片的尾部是斜行的,与股骨外侧皮质 向一致,以免突起于皮质外; 2、其锁定机制与PFNA也有差异,PFNA通过螺 旋刀片尾端的螺纹锁定,而TFN的螺旋刀片是一 个整体,尾端部分有一凹槽,通过髓内钉近端的 插销结构锁定螺旋刀片。
46
PFNA的使用
1
1
2
2
3
3
4
பைடு நூலகம்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外的文献中还可 见到一种股骨近端髓内钉——Trochanteric Fixation Nail (TFN),髓内钉的设计与 PFNA并无不同,仅旋转刀片的锁定设计稍 有差异。因此本课件中部分内容直接应用 了TFN相关的资料。
40
41
• PFNA和PFN 系统的区别: PFNA是新改进的 PFN 系统 , 一方面继承了原 PFN 的优点 , 生 物力学特点相同 , 另一方面在具体设计上有所创新 , 令固定更有 效、操作更简单。相对于 PFN , PFNA用螺旋刀片锁定技术取代 了传统的 2 枚螺钉固定 , 未锁定的螺旋刀片敲入时自旋转进入骨 质 , 对骨质起填压作用 , 刀片具有宽大的表面积和逐渐增加的芯 直径 (415~9 mm) , 确保最大 程度的骨质填压以及理想的锚合力 , 打入刀片时可明显感觉到填 压的过程 , 在骨质疏松严重的患者也是如此。当刀片打入锁定后 , 刀片不能旋转 , 与骨质锚合紧密 , 不易松动退出 , PFNA依靠螺旋 刀片一个部件实现抗旋转和稳定支撑 ,其抗切出稳定性比传统的 螺钉系统高 , 抗旋转稳定性和抗内翻畸形能力强。PFNA的螺旋 刀片技术使其对骨质的锚合力 得到提高 , 更适用于骨质疏松、不稳定性骨折患者 , 对于股骨外 侧螺旋刀片打入处的骨折也适用 , 更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负重。其 次 PFNA仅需打入 1 枚螺旋刀片 , 适用于股骨颈细的患者 , 操作 简单易行。

《股骨近端骨折》课件

《股骨近端骨折》课件
《股骨近端骨折》PPT课 件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股骨近端骨折的各个方面,包括定义、病因、 分类、症状与诊断、治疗方法、康复与护理以及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
股骨近端骨折的定义
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位于股骨头或颈部附近的骨折,通常是由于老年人骨质 疏松或外伤引起。
股骨近端骨折的病因
1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股骨近端骨折的主要病因,使骨骼更易受伤。
2 外伤
高能外伤,如跌倒或交通事故,也可能导致股骨近端骨折。
股骨近端骨折的分类
股骨头骨折
股骨头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股骨近端骨折分 类。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骨折是股骨近端骨折中的另一种常见分 类。
股骨近端骨折的症状与诊断
1 剧烈疼痛
患者通常会感到剧烈的疼痛,尤其是在受伤部位。
2 肿胀和淤血
股骨近端骨折会导致局部肿胀和淤血。
股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对于较轻、稳定的骨折,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包括 卧床休息、石膏固定和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
对于较重、不稳定的骨折,手术治疗可能是必要的, 例如内固定术或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近端骨折的康复与护理
1
康复锻炼
康复锻炼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促进患者的康复过程。
2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促进骨骼的愈合和恢复。
3
定期复查
定期复查有助于监测骨折的愈合情况,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股骨特别是增强肌肉强度和平衡能力, 可以减少骨折的风险。
饮食均衡
保持均衡的饮食有助于维持健康的骨骼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Frandsen等的研究中,8个观察者能对100
例股骨颈骨折的Garden分型达成完全一致 意见的仅占病例的22%
• 有移位的和无移位的骨折之间的区别非常
一致
back
AO
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急诊手术!!!
• Marsie统计
– 12小时内手术,头坏死率25% – 13-24小时,30% – 24-48小时,40%
股骨近端骨折
• 粗隆间骨折和股骨颈骨折 • 占美国住院总人数的30% • 每年的预计医疗费用约为80亿美元。
髋关节
正面
背面
• 股骨近端骨折较为常见
•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近几十年里,随着人
类平均寿命的增加,股骨近端骨折的发病 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 男女比例1∶3
• 致残率和死亡率高
• 大约15%—20%的病人在骨折后一年内死
•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 分子量约62000D • 在体内半衰期>3h • 主要经肾脏排泄 • 纤维蛋白溶解的标志 • 可定量检测
多数学者认为:
术前牵引?
• 术前牵引价值不大 • 中立位,轻度内旋位有利于改善血运
治疗
• 复位,内固定:空心钉
– 解剖复位 – 骨折端获得加压 – 坚强内固定
• 人工关节置换
复位的评价:Garden指数
预后
• 内固定失效 • 感染 • 股骨头缺血坏死
股骨头的血运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分期
(宾西法尼亚大学系统)
• 0期:影像学正常 • Ⅰ期:MRI或骨扫描异常 • Ⅱ期:股骨头出现透亮区,硬化区 • Ⅲ期:软骨下塌陷(新月征) • Ⅳ期:股骨头变扁平 • Ⅴ期:关节间隙变窄和/或髋臼病变 • Ⅵ期:进行性退行性变
静脉血栓栓塞(VTE)包括深静 脉血栓形成(DVT)与肺栓塞
(PE)
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
• 局限性
– 作为有创检查,有并发症,5%的过敏反应,12%的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
– 费用较高
– 需要一定的设备和技术条件
VTE的诊断是困难而昂贵的
D-Dimer在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 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 1971年Wi栓塞
D-Dimer (D-二聚体)
股骨头斜向后外侧
• GardenⅡ型:完全的无移位骨折
• GardenⅢ型:为完全骨折并有部分移位,
可通过股骨头内骨小梁方向作出判断,但 两骨折块尚保持相互间的接触
• GardenⅣ型:骨折块完全移位,股骨头骨
小梁与髋臼骨小梁重新对线
• Garden的分型系统应用最为广泛
• 应用中使观察者之间无明显的差别是困难
经12—24小时的内科检查和治疗是必要的
• 不能耐受过长时间的耽搁 • Zuckennan等发现推迟固定超过3天,术后
一年内死亡率增加一倍
• 一般建议对患肢采用5磅(2.3kg)左右的皮
牵引
• 有些研究表明股骨颈骨折牵引可减少股骨
头的血运
• 尽早手术固定骨折 • 股骨颈骨折应急诊手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美国每年大约发生200000例以上粗隆间骨

• 死亡率为15%-20%
• 大多数发生于70岁以上的病人
骨折分型
• Boyd and Griffin (1949) • Evans • AO
Boyd and Griffin
Evans
AO
• 非手术治疗
治疗
•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非手术治疗基本已放弃使用 • 20世纪60年代,Homw比报告粗隆骨折采用牵引治

• 一年后病人的死亡率恢复至同年龄组的相
同水平
• 大多数股骨近端骨折发生在老年人中,仅
由中等或较小创伤所致
• 年轻人中这类骨折的发生多由高能创伤
预后
• 截然不同
粗隆间骨折
• 粗隆间骨折受累范围较大
• 大多为松质骨,骨折两端血运丰富
• 复位满意、固定适当,一般均能愈合且很
少有晚期并发症。
股骨颈骨折
• 发病率高 • 易漏诊及误诊 • 肺栓塞不经治疗死亡率高 • 肺栓塞诊断明确并经过积极治疗者死亡率明显下
降 ,可降至2-8%
• DVT:
– 尸检 :1961年,Sevitt通过尸检报道创伤病人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为65%
– 下肢静脉造影 :1994年,Geerts通过下肢静脉 造影,报道创伤病人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为48.7%
内固定
• 闭合复位:注意内,后侧骨皮质的接触 • 切开复位:闭合复位难以复位时
• 固定物
– 髓内:重建髓内针(Recon),PFN,伽玛钉等 – 髓外: DHS,DCS,角钢板等
• 人工关节置换
术后处理
• 术后第一天:助步器内或扶拐行走 • 骨折愈合:3-5个月
股骨颈骨折
• 股骨颈骨折对骨科医师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疗死亡率达34.6%,而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死亡率 仅为17.5%
• 粗隆间骨折的坚固内固定和病人的早期活动被认为是标准
的治疗方法
• 内固定治疗后的内科并发症比非手术治疗少且轻 • 极少的例外是病人一般状况太差,难以耐受麻醉和手术打
击,不能接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目的:达到骨折端坚固和稳定的固定
• 病人的全身情况一旦得到控制,就应进行
• 1996年,Dhillon报道,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病率
– 股骨干骨折术后(50%) –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64.3%) –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76.5%)
诊断
B超
• B超对于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敏感度低,
特异度高
• Agnelli报道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
99%。
静脉造影是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金标准
• 股骨颈骨折属关节囊内骨折 • 受累部分松质骨较少,骨膜薄甚至没有 • 远端血运丰富,但近端血运受损甚至没有
血运
• 骨折后易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和晚期的
股骨头退行性变
• 骨折不愈合
• 诊断不能仅依靠X线,漏诊 • 老年人主诉膝关节疼痛 • CT,MRI
手术时机
• 手术时机与死亡率的关系尚有争议 • 大多数老年病人常有多种内科疾病,术前
– 骨折不愈合 –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 随着人均寿命的逐年增长,社会越来越老龄化,
大量股骨颈骨折及其后遗症病人需要住院和家庭 护理
• 骨折部位 • pauwels • Garden • AO
骨折分型
基底型
X ray
经颈型
头下型
• back
Back
• GardenⅠ型:骨折为不完全性的嵌插骨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