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节水工程田间灌水新技术体系的研究
[摘要]本课题从生产实际出发,在总结喷灌、管灌灌水技术优缺点、适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喷—管结合,扬长避短,择优施灌”的田问灌水新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在主要部件与配套技术研究的同时,进行了田间应用考核,经受了1993年大旱的考验,试验地两茬作物夺得每亩l165.9kg的高产。田间灌水新技术体系集喷灌与管灌优点于一体,可抗拒弄常的天气变化,提高各种农作物的灌溉保证率,既省水节能,又保证稳产高产,优于任何单一灌溉方式。对于北京及类似地区满足作物需水要求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华北地区稳定农田水利工程布局,进一步提高节水效果,推动节水型农业建设意义重大。
[关健词] 田间灌水新技术体系农业节水研究
当前国内外农业节水工程主要有:渠道衬砌地面灌溉(简称渠灌)。低压管道输水地面灌溉(简称管灌),喷灌,微灌等。这些不同的灌溉方式均有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所以从技术经济角度来看,农业节水灌溉技术至今未臻完善,有待深人研究。在以地下水为灌溉水源的我国北方广大农田,多以管灌和喷灌两种节水工程为主要措施。
管灌是国际上发展最普遍的农业灌溉技术,早在80年代中期,当时的苏联和美国已分别有63%和47.5%的灌溉面积实现了管道化。我国起步较晚,但近10年来发展迅速。现在已成为华北地区主要的节水工程,到1993年已有5000万亩。管灌作为一个节水灌溉系统,有投资较少,能耗较低,适应性强。管理方便等优点,但由于其配套技术尚不完善,也
存在如下缺点:给水栓(出水口)种类繁多,铸铁材料易锈蚀.操作欠灵活,与田间移动式软管连接不便;目前使用的田间移动式管道多用改性聚乙烯管,性脆易折裂,寿命短,不经济.同时因长度较大(一般长50m 左右)。移动困难.操作不便等。在配套不佳的情况下.很多地区田间仍保留土渠灌水.致使田间渗漏蒸发损失大.降低系统水利用率。
喷灌作为一种先进的节水工程技术具有灌水及时,节水明显,土地利用率高等优点。但由于其投资较高,能耗较大,致使其发展受到了地方财力和电网承受能力的制约,除北京近郊已形成规模外,在广大华北地区粮田喷灌面积较少。
管灌与喷灌各有其优缺点,以小麦和玉米为例分析如下:
喷灌在小麦和玉米的苗期,能及时喷洒,抗旱保苗,出苗率高是最大的优点。但在小麦生长后期虽需水量大,但常为防止倒伏而灌水不足,影响千粒重提高,使水的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在玉米后期则因株高群密,喷洒困难,甚至无法施灌,使产量降低。1992年北京郊区遭大旱(全年降雨平均不足450mm),小麦和玉米两茬作物均遭干旱影响,致使喷灌粮田受到损失,而尤以玉米减产严重。
管灌在小麦和玉米苗期,难于迅速大面积施灌,对抗旱保苗不利,是其最大的缺点。但在小麦和玉米的后期,可充分供应作物需水,对提高小麦、玉米产量能发挥水的最大效益。
鉴于以上分析,认为在完善管灌配套技术的基础上,在给水栓处增设小系加压喷灌的设施,将喷灌与管灌结合起来,扬长避短,既能抗旱保苗,又能充分供水促产,从而开发一种新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体系,
对于华北地区稳定农田水利工程布局,进一步提高节水效果,推动节水型农业建设,保障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目标的实现,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田间灌水新技术体系的组成
在管灌工程基础上,完善其配套设施,并利用给水栓接小泵加压喷灌,组成一个“喷—管结合.扬长避短,择优施灌”的技术体系,集喷灌、管灌优点于一体,使农田灌溉提高保证率,不再受异常气候变化的制约。这种田间灌水新技术体系适合我国国情.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有农业节水综合配套购新技术。其组装如图l所示。图 l新技术体系组装示意图(A端示意喷灌体B端示络管地面灌状况),新技术体系由下述
几部分组成:
1.井 2.潜水泵 3.配电设备(漏电保护器) 4.安全阀 S.给水栓 6.活络管7.低压输水管道8.给水栓9.水泵加压装置10.支管11.竖管12.喷头状况.意活
水源——井灌区农用机井满足低压输水管道要求,一般使用现有水泵。低压输水管道——满足低压输水要求的各种管道。如薄壁 PVC管、水泥土管、现浇混
凝土管、波纹塑料管等。已有的可以应用,新建区可因地制宜发展。给水栓——已有的给水栓加以改造,新建的宜采用工程塑料配套型给水
栓。
活络管——即一种新型带有快速接口的短型软管。用以替代灌水毛渠。小泵加压喷灌装置——由与水源并泵同步运行的水泵及电机组成,喷头选用低压远射程大流量型;喷灌支管采用铝合金管或 PVC塑料管;铝合金管作竖管。
安全保护设施——包括首部安全阀及漏电保护器。
这种新技术体系可根据需要灵活操作,适宜喷灌时则喷灌,适宜地面灌时则用活络管灌,它既可抗旱保苗,又能保证作物需水高峰充分供水,真正做到在任何恶劣气候条件下,对各种需水规律不同的作物提供水分需要,保证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
二、新技术体系组成部件与配套技术
2.1 新型给水拴
新型给水栓是在“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75—04—01一15)“管灌”部分专题出水口考评基础上,经过对各种给水栓优缺点的分析,扬长避短,并考虑与下级部件能快速连接进行设计研制的(见图2)。
个完整的技术体系。为了使管灌与喷灌相结合,以形成一个“择优组合、完善配套、并可分步实施”的新技术体系,对管灌给水栓接小泵加压喷灌进行了研究。这项措施需满足喷灌系统与低压管道系统配套应用,连接方便,工作同步,且必需喷洒及时、均匀,而投资相对低廉的技术经济要求。
2.3.1 给水栓接小泵加压喷灌系统组成
如图5所示,
1.给水拴2.快接给水栓软管3.加
压装置4.小泵出水口快速接头
5.喷灌连接软管6.喷灌支管 7.低
压喷头 8.喷灌立管
该系统由低压输水管道、给水栓、加压装置、喷灌管道、低压喷头以及连接附件等组成。
低压喷头选择时,考虑到喷灌只用于苗期快速轮灌.因此只要求喷洒射程较长,强度较大并喷洒均匀,对雾化程度要求不高,故选用了ZY-2型低压大流量远射程喷头。其性能如下:喷咀直径8/3.1mm,喷头压力2kg/cm2,射程1.8m,当喷头间距为18×18m时,喷洒强度为12.1mm/h,已能满足灌溉要求。
加压装置,根据与水源井泵能同步工作的原理,选配BQl10—76一150A型小型水泵,配套动力4kW,对进出水口加工改造便于用软管及快速接头连接,其规格性能如表3所示。
表3 加压装置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