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与爱国主义
关于古代爱国的古诗集锦优秀8篇

关于古代爱国的古诗集锦优秀8篇遣遇唐代:杜甫篇一磐折辞主人,开帆驾洪涛。
春水满南国,朱崖云日高。
舟子废寝食,飘风争所操。
我行匪利涉,谢尔从者劳。
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
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
闻见事略同,刻剥及锥刀。
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
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自喜遂生理,花时甘缊袍。
登大伾山诗明代:王守仁篇二晓披烟雾入青峦,山寺疏钟万木寒。
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
水穿石甲龙鳞动,日绕峰头佛顶宽。
宫阙五云天北极,高秋更上九霄看。
古代爱国的诗句篇三1、平生铁面心,忘家思报国。
——陆游2、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岳飞3、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4、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杜审言5、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
——丘迟6、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7、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9、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陆游10、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11、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12、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13、武皇去金阁,英威长寂寞。
——江淹《铜爵妓》14、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15、胸中有誓深如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16、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17、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
——田锡《塞上曲》18、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毛泽东19、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崔道融《西施滩》20、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永王东巡歌·其一唐代:李白篇四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
楼船一举风波静,江汉翻为燕鹜池。
咏霍将军北伐南北朝:虞羲篇五拥旄为汉将,汗马出长城。
长城地势险,万里与云平。
凉秋八九月,虏骑入幽并。
飞狐白日晚,瀚海愁云生。
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古诗词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古诗词
1.《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诗中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风大、天高、猿猴哀鸣,水清沙白、鸟儿飞翔。
但是,作者却感到无尽的悲伤和孤独,因为他看到了国家的困境和人民的疾苦。
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万里悲秋常作客”的人,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已经年老体弱,白发苍苍。
最后,他停止了饮酒,表示自己已经无法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了。
2.《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解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表达了他对离别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诗中描绘了草原上的草木,一年四季都有生长和枯萎的变化。
即使被野火烧过,春风依然能够让它重新生长。
这种生命力让作者感到敬畏和感慨。
最后,他又送别了一个王孙,心中充满了离别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和离别的思考和感悟。
关于爱国的诗 古诗

关于爱国的诗古诗一、原文:《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衍生注释:1. “遭逢”在这里指的是遭遇、遇到的意思,说的是诗人因为科举入仕而遭遇的种种经历。
2. “干戈”代表战争。
当时宋朝面临着元朝的大规模入侵,战争使得国家局势动荡不安。
3. “汗青”是史册的意思。
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用火烤竹子,让竹子流出水分(像出汗一样),这样方便书写且易于保存,所以称史册为汗青。
三、赏析:1. 主题:这首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气节。
以兵败被俘后经过零丁洋时的感受为引子,抒发了对山河破碎的痛心疾首以及自己身世的悲叹。
2. 情感:字里行间充满了悲愤、激昂之情。
前几句把国家命运比作风中飘絮,自己的身世如同雨中打萍,写出了自身和国家命运的飘摇之感。
“惶恐滩”“零丁洋”等词更深入地表达出诗人的忧虑与孤寂。
但最后一句则显得慷慨激昂,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愿意为国家为民族视死如归,只愿自己的爱国丹心能被史册所记载的崇高情怀。
3. 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喻手法,像“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生动地描绘出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凄苦。
同时,触景生情再到直抒胸臆,从眼前之景到表达内心的坚定意志,层层递进。
四、作者介绍:文天祥,南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他本该在科举入仕后大展宏图,辅助南宋复兴。
奈何当时元朝入侵,南宋朝廷风雨飘摇。
文天祥以其坚定的爱国信念,积极组织抵抗力量,与元军作战。
兵败被俘后,宁死不屈,用他的诗歌和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
五、运用片段:1. 在学校举办的爱国主义演讲比赛中。
小明上台时激动地说:“大家都知道南宋文天祥吧,他在国家危亡之际坚守大义。
就像他诗中所写‘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在那个山河破碎的时候,他依然不肯屈服,今天,我们生活在安稳的时代,也要像他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把这种爱国情怀融入到日常的行动中。
关于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古诗

关于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古诗
1.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就像陆游在跟子孙们殷切叮嘱,一定要把恢复中原的好消息告诉他呀!想想看,这是多么深沉的爱国之情啊!
2.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哇塞,曹植这话说得好豪迈呀,这不就像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义无反顾地冲向战场,为了国家连死都不怕吗?
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这句简直太霸气了!这不就是在说,哪怕面临死亡,也要让自己的爱国之心永照史册嘛!
4.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描述的战士们多有决心啊,就好像不打败敌人就绝不回家一样,这种爱国的坚定信念真让人敬佩!
5.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要是有像飞将军那样的英雄在,怎么能让敌人侵犯我们的国土呢?这爱国的守护之情多强烈啊!
6.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战士们在沙场上那股子洒脱和为国而战的勇气,不就跟我们现在为了国家努力奋斗一样吗?
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这话多有担当呀,只要对国家有利,管它是生是死,哪会因为祸福就躲避呢,这爱国情怀杠杠的!
8.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就算自己地位低微,也时刻不忘爱国呀,这是多么难能可贵,我们不也应该这样吗?
9.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即使躺在孤村里也还想着为国效力,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10.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都知道人死后什么都没了,但就是痛心看不到国家统一啊,这爱国之情真是深入骨髓!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古诗里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太震撼人心了,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表现爱国主义的古诗句精选

表现爱国主义的古诗句精选爱国即热爱祖国,而祖国的直接体现是同胞,国家的直接体现是政权,祖国与国家不是一回事。
公民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国家应该效忠自己的公民。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爱国主义的诗句,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爱国主义的诗句1、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司马迁2、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史.卢产伦传》4、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5、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陆游6、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陆游7、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8、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李白《西施》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10、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陆游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12、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杜甫《为农》13、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1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15、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1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17、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范云《效古诗》18、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李绅《悯农》19、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李商隐《陈后宫》20、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
——明·于谦表现爱国主义的诗句1、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2、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
——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简长《送僧南归》5、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6、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
——陆游7、匈奴未灭,何以家为?——霍去病8、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10、归来报明主,恢复旧神州。
关于热爱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的古诗词

关于热爱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的古诗词关于热爱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的古诗词导读:努力,跟你的性别无关,跟你单身与否无关,努力,是为了让自己更独立。
你只有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只有生活独立,才能思想独立。
下面是本店铺为你精选的关于热爱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的古诗词。
1.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
——夏完淳《一剪梅·咏柳》2.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汪遵《咏昭君》3. 国破山河落照红。
——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4.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5.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蒿里行》6.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7.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8.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元结《贼退示官吏》9.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10.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11. 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12. 朝市不足问,君臣随草根。
——高適《登百丈峰二首》13.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于谦《岳忠武王祠》14. 天厌虏,臣离德。
——史达祖《满江红·九月二十一日出京怀古》15.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崔道融《西施滩》16.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陈与义《咏牡丹》17.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高蟾《金陵晚望》18.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郑思肖《二砺》19.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20.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
——孔绍安《侍宴咏石榴》21. 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
——詹玉《醉蓬莱·归故山》22.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
——李纲《病牛》23.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爱国主义情怀的古诗

爱国主义情怀的古诗1、《示儿》
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毋忘告乃翁。
2、《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己亥杂诗》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5、《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爱国主义古诗及其诗句精选_中国古代九大爱国诗词

爱国主义古诗及其诗句精选_中国古代九大爱国诗词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那么有哪些比较好的爱国古诗句?小编整理了爱国主义古诗及其诗句精选_中国古代九大爱国诗词,欢迎借鉴。
中国古代九大爱国诗词一满江红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二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四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辛弃疾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算未抵、人间离别。
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
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
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
正壮士、悲歌未彻。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谁共我,醉明月?五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六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七金错刀行陆游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八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古诗文与爱国主义
【摘要】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历史留下的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十分丰富。
充分发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使之成为鲜活的教育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真挚情感,实现培养学生国家意识、民族情感的“育人”目标。
本文主要对古诗文中包含的爱国主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材;古诗文;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
在和平年代,爱国主义精神没有那么多血与火式的壮烈牺牲作载体,这种精神似乎在慢慢被大家遗忘。
当今社会处于急剧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中充满浮躁的心态,爱国主义教育的不足,导致部分国人道德出现急剧滑坡的现象。
我国文学发展历史悠久、成就辉煌。
优秀的爱国文人像灿烂群星,众多的体裁、风格和流派又如群芳斗艳,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不少反映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资源。
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和继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一、热爱祖国的秀美山河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们看到:在苍苍茫茫的天地之间,风吹拂着辽
阔的草原。
时而在这里,时而在那里,露出遍地散布的牛群和羊群。
画面开阔无比,而又充满动感,弥漫着活力。
这首语言朴素的北朝民歌《敕勒歌》描述无比壮阔雄浑的自然风光,反映了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生活的面貌,同时表现了对游牧生活的赞美之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描绘碣石山下深秋时节雄伟的海景,这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所作。
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建安时代描写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出现较早的名作之一。
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使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触摸到了作为一个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曹操,在一种典型环境下思想感情的流露。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为历代读者所激赏。
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边塞地区的雄奇景色,“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将北国冬天的雪花比作南方春天的梨花,使严寒之中透露出盎然春意,别有一番情趣。
读此句诗,使人仿佛虽置身于冰天雪地,但眼前却好像出现了一幅春风送暖,千树万树梨花怒放的壮观景象。
它以梨花喻雪,以春暖显奇寒,通过这种描写方式表达了诗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抒发忧国忧民爱国情怀,表达报国之志
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掷地有声的警句表达了我们中华
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在的这块土地上一直战火不断,也留下了无数或慷慨激昂或忧国忧民的词句。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的《离骚》可谓脍炙人口。
战国时代,纵横家如苏秦、张仪、甘茂、公孙衍等,或合纵,或连横,往来奔走于七雄之间,以谋取卿相之位,更是朝秦暮楚,成为时尚。
但屈原却至死也不肯离开其故国。
当楚国灭亡之际,屈原自沉汨罗江中,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悲歌。
屈原希望怀王能够以史为鉴,任人唯贤,以政为德,并表示“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他的感情是真挚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就在被放逐之际,依然苦心规劝怀王,“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寥寥数语道出了诗人的用心良苦。
时光易逝,草木零落,迟暮将至。
屈原担心君王如不及时修德任贤,治理美政,则年华老大,无所成就。
屈原在政治主张得不到采纳,而自己处境又极为险恶的情况下,依然惦念着祖国和人民,他“怨灵休之好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与怀才不遇,遭人嫉妒的屈原相比,《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可谓幸运。
先主刘备能三顾茅庐,后主刘禅在世时,又“皆取决于丞相”。
不过面对强敌,其“出师未捷身先死”也让人唏嘘不已。
《出师表》前部是出师北伐之际,给后主的奏章,处处表明了对国家的报效之心。
表首先以“今天下三分”,点明天下大势,逐鹿中原,尚不知鹿死谁手;复直言“益州疲敝”,自身条件很差,地少将寡,民穷地荒;进而大声疾呼:“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大有危在旦夕
之势,如不救亡存国,将会出现国破身亡的惨局,后又提出“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的建议,规劝不可“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
可惜生前其最后马革裹尸,也没能看到结束战争、兴复汉室的那一天。
三、描写优秀的文化、科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创造了无数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这在语文教材里都有体现。
只要适当引导,就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其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论语六则》“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等简明体现了孔子倡导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窥一斑而见全豹,可对孔子教育思想有一些认识。
《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在告诫统治者要勤政爱民,不可骄奢淫逸。
孔孟思想不仅对我国,对整个东方文明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
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活板》,以其文字简洁精练而著称。
仅仅三百余字,便将我国版印书籍的历史,活字版的创造发明、用法、功效以及胶泥活字的优点解说得清楚明白。
北宋的平民毕昇发明的这套“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比欧洲活字印刷要早400年。
魏学伊的《核舟记》介绍了民间艺人王叔远的精巧技艺,使我们由此认识到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取得的巨大成就。
从文章开头至“盖大苏泛赤壁云”为第一段,简练概括地告诉读者,王叔远有着不同凡响的雕刻技艺,他能在“径寸之木”上,随意雕刻出不同形状的
艺术品。
然而更绝的是,他能利用木头的天然图纹、形状表现各种形态。
“罔不因势象形”,强调了“形似”;“各具情态”,则突出了“神似”。
这样,也就突出了王叔远是个“奇巧人”。
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拼搏。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心浮气躁是社会普遍现象。
在此时大力推行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令人欣慰的是,很多地方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并开展了如“唱红歌”等形式的爱国主义教育。
不过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青少年时期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而且我们的先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让处于青少年期的学生学习语文教材中爱国志士的思想、品格,了解历史,懂得教材课文所阐发的哲理可使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并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
这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长远意义,也是摆在我们教育人员面前的重要命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唐翀.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德育渗透[j]. 成功(教育版),2009(10): 142-143
[2]安俊巧. 让爱国情感扎根学生心田——谈初中课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j]. 考试周刊,2011(17): 58
[3]张德民.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文化意韵(一)爱国之情[j]. 大连干部学刊,2006(3): 49
[4]杨倩. 浅谈爱国主义与语文教学[j]. 商情,2010(20): 35
[5]罗昌奎. 一曲气吞宇宙的乐章——曹操《观沧海》赏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0(1): 43-45
[6]徐秋玲. 论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从《离骚》的忠怨之情谈起[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4): 57-60
[7]扶平凡. 文天祥《指南录》诗序——一篇现代意义上的自传体小说[j].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65-67
[8]胡丽萍. 丹心永垂,回肠荡气——《指南录后序》赏析[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3): 223
[9]方春荣. 出师一表真名世——诸葛亮《出师表》赏析[j]. 秘书工作,2006(1): 39-41
[10]李淑彦. 古诗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 才智,2011(13): 158
[11]贾小华. 吟古诗弘扬民族魂,诵格言抒发爱国情——谈古诗文及格言的德育作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10): 160 (责任编辑: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