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及节能知识学习培训材料
合集下载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80f44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7.png)
申请与受理
申请人提交认证申请,认证机 构进行文件审核并决定是否受 理。
现场审核
认证机构对申请人的能源管理 体系进行现场审核。
监督与复审
认证机构对已认证的能源管理 体系进行监督和复审,确保持 续符合要求。
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机构
国际认证机构
如ISO、DIN EN ISO 50001等国 际知名认证机构,提供全球范围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
包括体系运行、体系监控等步 骤。
能源管理体系的审核
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等步 骤。
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
根据审核结果,对体系进行改 进和优化。
03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
培训与意识提升
组织员工进行能源管理 体系的培训,提高员工 的能源意识和节能意识
。
体系策划与设计
信息化协同管理
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协同管理。通过统一的数据平台和信息共 享机制,各部门可以紧密配合,共同推进能源管理体系的完善和发展。
能源管理体系与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能源管理体系将更加紧密地融入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中。企业将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 社会三个方面,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能源管理目标。
积极探索和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
制度完善与优化
定期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审查和修订,不断 完善和优化体系制度。
培训与交流
加强员工培训和交流,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 和技能水平。
04
能源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认证
能源管理体系的审核流程
审核准备
确定审核范围、目的、准则和方法,组建审核组,制定审核计划。
能源管理体系及节能知识培训
![能源管理体系及节能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83dc1a8a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e.png)
节能的案例与实际应用
案例1
某工厂采用高效电动机,替 换原有普通电动机,实现了 能源消耗的显著降低。
案例2
某商场采用智能空调系统, 根据室内外温度自动调节空 调运行状态,避免了不必要 的能源浪费。
案例3
某家庭使用LED照明,相比 传统白炽灯,减少了80%的 能源消耗。
实际应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 过采用节能产品、合理使用 电器设备、保持设备运行状 态良好等措施来实现节能。 同时,政府和社会组织也应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 的节能意识和技能。
管理要求。
对能源使用和消耗进行监测和测 量,以便对节能潜力进行评估和
改进。
定期进行能源管理绩效评估,总 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能源管理
体系。
CHAPTER 03
节能基础知识
节能的定义与重要性
节能定义
节能是指在能源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先进技术、优化设备配置、提高管理水 平等措施,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企业通过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了能 源利用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详细描述
该企业针对生产工艺中的能量转换和消耗环 节,结合先进技术和设备,实施了一系列节 能技术改造项目。通过优化工艺流程、提升 设备效率、加强生产管理等措施,企业实现 了能源利用效率的大幅提高和运营成本的降 低,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成功案例三
建立能源管理领导机 构,负责制定、审核 和监督能源管理政策 和计划。
能源管理策划与实施
制定能源管理计划,包括节能 措施、监测和测量方法等。
建立能源管理相关的制度和流 程,确保能源管理的规范化和 持续改进。
实施能源审计和管理评审,及 时发现并解决能源管理方面的 问题。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材料(PPT13)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材料(PPT13)](https://img.taocdn.com/s3/m/2183db13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e.png)
外部审核的流程
外部审核通常包括初步调查、文件审查、现场审 核、编制审核报告和跟踪整改等步骤。
3
外部审核的关键要素
外部审核应关注能源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如能 源管理策略、能源目标、能源管理职责、能源绩 效参数等。
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定义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持续改进是指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以
02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 施
能源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准备
确定培训需求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能源管理体 系要求,分析员工在能源管理方 面的知识、技能和意识差距,明
确培训目标和内容。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培训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 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方式、 师资力量和预算等。
准备培训材料
根据培训计划,准备相应的培训教 材、课件、案例、练习题等,确保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能源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整合
整合的益处
整合能源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其环境影响,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符合环保法规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整合的方法
组织可以通过制定共同的环境管理方针和目标,将两个管理体系的管理原则、管 理方法和管理要求进行整合。同时,组织应确保两个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和过程 相互协调,以实现共同的环境管理目标。
能源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
整合的益处
整合能源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其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和安全操作技能,降低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率,从而符合国家和国际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整合的方法
组织可以通过制定共同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将两个管理体系的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管理要求进行整合 。同时,组织应确保两个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和过程相互协调,以实现共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外部审核通常包括初步调查、文件审查、现场审 核、编制审核报告和跟踪整改等步骤。
3
外部审核的关键要素
外部审核应关注能源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如能 源管理策略、能源目标、能源管理职责、能源绩 效参数等。
能源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的定义
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持续改进是指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以
02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 施
能源管理体系的策划与准备
确定培训需求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能源管理体 系要求,分析员工在能源管理方 面的知识、技能和意识差距,明
确培训目标和内容。
制定培训计划
根据培训需求,制定详细的培训计 划,包括培训时间、地点、方式、 师资力量和预算等。
准备培训材料
根据培训计划,准备相应的培训教 材、课件、案例、练习题等,确保 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能源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整合
整合的益处
整合能源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其环境影响,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从而符合环保法规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整合的方法
组织可以通过制定共同的环境管理方针和目标,将两个管理体系的管理原则、管 理方法和管理要求进行整合。同时,组织应确保两个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和过程 相互协调,以实现共同的环境管理目标。
能源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整合
整合的益处
整合能源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管理其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提高员工的安全意 识和安全操作技能,降低工伤和职业病的发生率,从而符合国家和国际的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整合的方法
组织可以通过制定共同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将两个管理体系的管理原则、管理方法和管理要求进行整合 。同时,组织应确保两个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和过程相互协调,以实现共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能源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能源管理知识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705590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6.png)
02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将在能源管理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智能
电网、智能储能、智能加油站等,这些都将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安全
性。
03
绿色低碳发展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未来能源管理将更加注重绿色低碳发展
,鼓励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全
球气候变化问题的解决。
新能源应用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城市通过建设太阳能发电站和风力发电站,实现了城市能源的多元化供应, 提高了城市的能源安全性和稳定性。
案例二
某企业通过采用生物质能源,实现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自给自足,降低了对传 统能源的依赖。
智能化技术应用实践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工厂通过采用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能源的实时监测和调度,提高了 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
加强能源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 场竞争力。
能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01
02
03
智能化发展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物 联网技术等手段,实现能 源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
绿色低碳发展
推动清洁能源、可再生能 源的发展,减少化石能源 的消耗,降低碳排放,实 现绿色低碳发展。
国际化合作
加强国际间的能源合作, 共同应对全球能源挑战, 推动全球能源治理体系的 完善。
能源管理流程优化
优化能源采购流程
1.A 选择优质供应商,确保能源质量和价格的合理 。
优化能源使用流程
1.B 通过技术改造和管理手段,降低能源消耗
和浪费。
优化能源回收和再利用流程
1.C 对余热、余压等能源进行回收和再利用,提 高能源利用效率。
优化能源应急处理流程
2024年能源管理技术培训资料
![2024年能源管理技术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248268f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6.png)
2024年能源管 理技术培训资料
汇报人:XX 2024-02-05
目录
• 能源管理概述 •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 节能技术与设备应用推广 • 企业能源监测与评估方法论述 • 企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路径规划 • 企业绿色转型战略制定与实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能源管理概述
建立企业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确保企业 碳排放符合政策要求。
碳交易策略制定
碳交易风险管理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碳交易策略,包括 买入、卖出和套期保值等操作。
加强碳交易风险管理,防范市场风险和信用 风险等。
06
CATALOGUE
企业绿色转型战略制定与实施
绿色转型背景及意义阐述
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需求
制定具体措施与政策保障
针对每项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出台相 关政策和制度保障实施。
07
CATALOGUE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能源管理基本概念与原则
包括能源管理的定义、目标、原则等,为学员打 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节能技术与应用案例
详细讲解各类节能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案例 ,使学员了解节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ABCD
能源审计与评估方法
重点介绍能源审计的流程、评估方法以及数据分 析技巧,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系统介绍能源管理体系的框架、要素及建设方法 ,分享成功企业的实践经验。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能 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掌握了一系列实用的能源
能源管理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挑战
02
汇报人:XX 2024-02-05
目录
• 能源管理概述 • 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 • 节能技术与设备应用推广 • 企业能源监测与评估方法论述 • 企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路径规划 • 企业绿色转型战略制定与实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CATALOGUE
能源管理概述
建立企业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确保企业 碳排放符合政策要求。
碳交易策略制定
碳交易风险管理
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碳交易策略,包括 买入、卖出和套期保值等操作。
加强碳交易风险管理,防范市场风险和信用 风险等。
06
CATALOGUE
企业绿色转型战略制定与实施
绿色转型背景及意义阐述
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需求
制定具体措施与政策保障
针对每项任务制定具体措施,出台相 关政策和制度保障实施。
07
CATALOGUE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能源管理基本概念与原则
包括能源管理的定义、目标、原则等,为学员打 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节能技术与应用案例
详细讲解各类节能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应用案例 ,使学员了解节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
ABCD
能源审计与评估方法
重点介绍能源审计的流程、评估方法以及数据分 析技巧,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系统介绍能源管理体系的框架、要素及建设方法 ,分享成功企业的实践经验。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能 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掌握了一系列实用的能源
能源管理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挑战
02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材料(PPT138页)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材料(PPT1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5e567020a0116c175e0e483f.png)
Energy Performance:
measurable results related to energy efficiency (3.8), energy use (3.18) and energy consumption (3.7)
Note 1 to entry: In the context of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s, results can be measured against the organization's energy policy, objectives, targets and other energy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记录是一种信息或者数据,主要用于通过 对其的分析,来发现改进的机会,或者总 结成功的经验。
3.14 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
最高管理者发布的、有关能源绩效的宗 旨和方向。
注:能源方针为设定能源目标、指标及采取 的措施提供框架。
举例: 遵章守法,节能减排, 优化用能,持续改进
理解与实施
能
二次能源
源
耗能工质
压缩空气 导热油
3.9 能源管理体系(EnMS)
用以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目标、过程和 程序以实现能源绩效目标的一系列相互 关联或相互作用的要素的集合。
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2012概览
4.1 总要求
●4.5.2 能力、培训与意识
4.2 管理职责
4.5.3 信息交流
——检查:对运行的关键特性和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对照能源方针和目标评估确定实现的能源绩效,并报告 结果。
——改进:采取措施,持续改进能源绩效和能源管理 体系。
第十一章 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件
![第十一章 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与节能管理基础 能源管理师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f7f0e331126edb6e1a10d5.png)
▲加强节能意识措施:宣传、培养节能习惯、 考核、表彰
▲岗位能力评价: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 ▲培训:分阶段分层次,并验证培训的效果
(五)职责分配与资源管理
(2)设施设备管理:
11
对基础设施进行管理;计量器具管理;用能 设施设备管理。
(3)资金管理: 资金需求分析;资金管理。
(六)能源管理体 ▲全面、系统并具有针对性; ▲按程序、按步骤分类确定重要能源因素; ▲重要能源因素排序应符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
(三)识别和评价能源因素
5、优11先控制重要能源因素 对识别出的重要能源因素,企业应从自身实 际出发,充分考虑人力、财力、物力等情况, 选取部分重要能源因素进行优先控制。
(一)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基本步骤
统一思想,领导决策;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宣传培训;制定工作计划;初始能源评审;识别评价 能源因素;建立能源方针、目标和指标;职责分配与 资源管理;编制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能源管理体系的 运行、监视和测量;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二)初始能源评审
1、前11期准备:最高管理者确定边界,成立评 审组。
1、能源管理体系内审
11
(1)前期策划:确定内审范围;组建内审小 组;收集并审阅相关文件。
(2)现场审核准备:编制现场审核计划;编 制检查表和现场内审记录表。
(六)能源管理体系的检查改进
(3)实施现场内部审核(六个过程):
11
通知被审核部门;召开首次会议;信息收集 与验证;形成并评审审核发现;准备审核结论; 举行末次会议。
(2)原则(六个原则):
11
具有企业特点;方向明确、政策有利;严肃负 责、相对稳定;先进合理、可行可信;措辞精炼、 言简意赅;与其他方针不冲突。
▲岗位能力评价: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 ▲培训:分阶段分层次,并验证培训的效果
(五)职责分配与资源管理
(2)设施设备管理:
11
对基础设施进行管理;计量器具管理;用能 设施设备管理。
(3)资金管理: 资金需求分析;资金管理。
(六)能源管理体 ▲全面、系统并具有针对性; ▲按程序、按步骤分类确定重要能源因素; ▲重要能源因素排序应符合自身实际、切实可行
(三)识别和评价能源因素
5、优11先控制重要能源因素 对识别出的重要能源因素,企业应从自身实 际出发,充分考虑人力、财力、物力等情况, 选取部分重要能源因素进行优先控制。
(一)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基本步骤
统一思想,领导决策;组建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宣传培训;制定工作计划;初始能源评审;识别评价 能源因素;建立能源方针、目标和指标;职责分配与 资源管理;编制能源管理体系文件;能源管理体系的 运行、监视和测量;内部审核;管理评审。
(二)初始能源评审
1、前11期准备:最高管理者确定边界,成立评 审组。
1、能源管理体系内审
11
(1)前期策划:确定内审范围;组建内审小 组;收集并审阅相关文件。
(2)现场审核准备:编制现场审核计划;编 制检查表和现场内审记录表。
(六)能源管理体系的检查改进
(3)实施现场内部审核(六个过程):
11
通知被审核部门;召开首次会议;信息收集 与验证;形成并评审审核发现;准备审核结论; 举行末次会议。
(2)原则(六个原则):
11
具有企业特点;方向明确、政策有利;严肃负 责、相对稳定;先进合理、可行可信;措辞精炼、 言简意赅;与其他方针不冲突。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材料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2308ca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4.png)
、热能等。
可再生能源
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 续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
、水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
指在短期内无法再生或资源有限 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
等。
能源效率与节能
1 2
3
能源效率
指能源利用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与所消耗的能源量之比,提 高能源效率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节能
指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措施 ,来减少能源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设定能源管理目标
结合企业发展规划,设定可量化的 能源管理目标,并分解到各部门和 岗位。
能源管理流程与制度建设
制定能源管理流程
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流程,包括能源使用、监测、统计、审计等 方面。
制定能源管理制度
制定具体的能源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节能措施的执行程序和方法。
建立能源管理考核机制
建立能源管理考核机制,对各部门和岗位的节能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和激励。
在实践中,企业应注重能源管 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优化,以 适应不断变化的能源市场和政 策环境。
对未来能源管理体系发展的展望
01
0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紧张问题日益严 重,未来能源管理体系将更加注重清洁能源的
开发和利用。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将在能源管理体系中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更精准的能源监测和
01
02
03
能源管理
指通过合理利用和节约能 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环境,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保护措施
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治 理废弃物、推广清洁能源 等。
03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可再生能源
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 续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
、水能等。
不可再生能源
指在短期内无法再生或资源有限 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
等。
能源效率与节能
1 2
3
能源效率
指能源利用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与所消耗的能源量之比,提 高能源效率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节能
指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受的措施 ,来减少能源的损失和浪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设定能源管理目标
结合企业发展规划,设定可量化的 能源管理目标,并分解到各部门和 岗位。
能源管理流程与制度建设
制定能源管理流程
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流程,包括能源使用、监测、统计、审计等 方面。
制定能源管理制度
制定具体的能源管理制度,明确各项节能措施的执行程序和方法。
建立能源管理考核机制
建立能源管理考核机制,对各部门和岗位的节能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和激励。
在实践中,企业应注重能源管 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优化,以 适应不断变化的能源市场和政 策环境。
对未来能源管理体系发展的展望
01
0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紧张问题日益严 重,未来能源管理体系将更加注重清洁能源的
开发和利用。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将在能源管理体系中发挥 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实现更精准的能源监测和
01
02
03
能源管理
指通过合理利用和节约能 源,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 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
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环境, 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环境保护措施
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治 理废弃物、推广清洁能源 等。
03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能源管理体系及节能知识培训ppt课件
![能源管理体系及节能知识培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ac24e88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f.png)
节能定义
节能是指在满足同样能源服务水平条件下,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实现同样的能源服务目标。
节能意义
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压力、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节能的方法与途径
节能方法
节能的方法包括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两种。技术节能主要依靠改进设备、工艺和 采用高效节能产品来实现;管理节能则通过优化能源管理、加强能源计量和统计 等手段实现。
智能交通系统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流,提 高交通运行效率并降低能耗。
绿色出行方式
鼓励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04
能源管理与节能案例分析
企业能源管理案例
某钢铁企业
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 力。
某化工企业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强化能源计 量、统计和监测,实施能源审计 和能效对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降低核能的安全风险。
节能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高效储能技术
电池储能、超级电容等技术的突破,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和稳定性。
智能电网
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电网的高效、安 全和可靠运行。
节能建筑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建筑设计,降低建筑 能耗。
应对能源挑战的策略与措施
政策引导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发展,限制高耗能 产业。
建筑节能案例
某政府办公楼
采用节能建筑设计,使用高效保温材 料和节能门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 地源热泵系统,实现节能减排。
某高校图书馆
通过优化建筑布局、采用自然采光和 通风设计、使用LED照明等措施,降 低建筑能耗,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节能是指在满足同样能源服务水平条件下,通过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实现同样的能源服务目标。
节能意义
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有助于缓解能源供应压力、降低环境污染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节能的方法与途径
节能方法
节能的方法包括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两种。技术节能主要依靠改进设备、工艺和 采用高效节能产品来实现;管理节能则通过优化能源管理、加强能源计量和统计 等手段实现。
智能交通系统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优化交通流,提 高交通运行效率并降低能耗。
绿色出行方式
鼓励步行、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04
能源管理与节能案例分析
企业能源管理案例
某钢铁企业
通过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能源消耗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 力。
某化工企业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强化能源计 量、统计和监测,实施能源审计 和能效对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降低核能的安全风险。
节能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高效储能技术
电池储能、超级电容等技术的突破,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和稳定性。
智能电网
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实现电网的高效、安 全和可靠运行。
节能建筑
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和节能建筑设计,降低建筑 能耗。
应对能源挑战的策略与措施
政策引导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新能源和节能技术的发展,限制高耗能 产业。
建筑节能案例
某政府办公楼
采用节能建筑设计,使用高效保温材 料和节能门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和 地源热泵系统,实现节能减排。
某高校图书馆
通过优化建筑布局、采用自然采光和 通风设计、使用LED照明等措施,降 低建筑能耗,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能源管理体系及节能知识培训.pptx
![能源管理体系及节能知识培训.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cc25016f121dd36a22d8295.png)
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 个方面, 应用系统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管理和行为节能,成为能源管 理的关键。
价格 供应
法规/政策/标准/制度 行为节能
设备/产品 技术
投资 意识/宣传
顾客要求
社会责任
经济运行方法
困惑
公司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 为玻璃贴了膜,但发现公司 的空调用能依然达不到社会 先进水平。
节能可以降低成本,创造纯利润, 为企业竞争缔造核心竞争力。
能源成本是一个用能单位成 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尤 其对于一些高耗能行业,能源 成本甚至占到了总成本的 50%以上。
节约能源对于用能单位来说, 就等于降低成本,创造纯利润
4、节能方法
管理 管理往往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看到成果。 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应用,往往可以比较直观的测定其效果。
确定能源因素,制定能源管理方案,实施能源改进项目; 哪里识别: “活动、产品和服务中”; 识别什么: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 如何识别:能源诊断、能耗分析等。
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能源管理的 宗旨和方向。
经验; 解决职责不清、结果不明、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和完善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结构; 采用低成本无成本系统管理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中国能源管理体系产生
2005年--2007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开 展了节约型组织课题研究,并组织专家制 定了CQC能源资源管理体系系列技术规 范6项,涉及能源资源管理体系要求、实 施指南、管理工具、节约型组织评价等内 容。
管理承诺
能源方针
持续改进
策划
价格 供应
法规/政策/标准/制度 行为节能
设备/产品 技术
投资 意识/宣传
顾客要求
社会责任
经济运行方法
困惑
公司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 为玻璃贴了膜,但发现公司 的空调用能依然达不到社会 先进水平。
节能可以降低成本,创造纯利润, 为企业竞争缔造核心竞争力。
能源成本是一个用能单位成 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尤 其对于一些高耗能行业,能源 成本甚至占到了总成本的 50%以上。
节约能源对于用能单位来说, 就等于降低成本,创造纯利润
4、节能方法
管理 管理往往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看到成果。 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应用,往往可以比较直观的测定其效果。
确定能源因素,制定能源管理方案,实施能源改进项目; 哪里识别: “活动、产品和服务中”; 识别什么: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 如何识别:能源诊断、能耗分析等。
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能源管理的 宗旨和方向。
经验; 解决职责不清、结果不明、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和完善相互
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结构; 采用低成本无成本系统管理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中国能源管理体系产生
2005年--2007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开 展了节约型组织课题研究,并组织专家制 定了CQC能源资源管理体系系列技术规 范6项,涉及能源资源管理体系要求、实 施指南、管理工具、节约型组织评价等内 容。
管理承诺
能源方针
持续改进
策划
能源管理体系及节能知识培训材料课件
![能源管理体系及节能知识培训材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c00e9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b.png)
某钢铁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和能源 管理,实现了能效提升和成本降
低。
案例二
某化工企业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 统,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 消耗。
案例三
某电力企业通过优化调度和运行方 式,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
企业能源管理改进建议
01
02
03
04
建议一
加强能源审计和监测,及时发 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对企业或组织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全 面审查,找出节能潜力,为制定节能 措施提供依据。
制定节能措施和方案
根据能源审计的结果,制定具体的节 能措施和方案,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 方面。
实施节能措施和方案
将制定的节能措施和方案付诸实施, 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实施效果。
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与审核
认证机构
审核过程
CHAPTER 02
节能基础知识
节能的定义与意义
总结词
节能是指在满足同等需求或达到同等目标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和改进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 耗的一种方法。节能对于缓解能源供应压力、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节能是指在满足同等需求或达到同等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 受的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建议二
推广节能技术和装备,提高企 业能效水平。
建议三
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和考 核体系,强化能源管理的执行
力。
建议四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能 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水平。
CHAPTER 05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与挑战
低。
案例二
某化工企业采用先进的能源管理系 统,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 消耗。
案例三
某电力企业通过优化调度和运行方 式,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
企业能源管理改进建议
01
02
03
04
建议一
加强能源审计和监测,及时发 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
对企业或组织的能源使用情况进行全 面审查,找出节能潜力,为制定节能 措施提供依据。
制定节能措施和方案
根据能源审计的结果,制定具体的节 能措施和方案,包括技术和管理两个 方面。
实施节能措施和方案
将制定的节能措施和方案付诸实施, 并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实施效果。
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与审核
认证机构
审核过程
CHAPTER 02
节能基础知识
节能的定义与意义
总结词
节能是指在满足同等需求或达到同等目标的前提下,通过优化设备运行和改进工艺流程,降低能源消 耗的一种方法。节能对于缓解能源供应压力、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描述
节能是指在满足同等需求或达到同等目标的前提下,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环境和社会可接 受的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能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建议二
推广节能技术和装备,提高企 业能效水平。
建议三
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制度和考 核体系,强化能源管理的执行
力。
建议四
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能 源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水平。
CHAPTER 05
未来能源发展趋势与挑战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82ab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4.png)
能源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整合
整合的必要性
环境管理体系关注企业的环境影 响和合规性,能源管理体系关注 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两者具有很
强的关联性。
整合的方法
将能源管理纳入环境管理体系中 ,制定统一的能源和环境目标、 指标和管理方案,实现两者的协
同管理。
整合的益处
整合后可以更好地协调企业的能 源和环境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 碳排放,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满足
目的
确保企业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 和保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 源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效益。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过程和要求
过程
申请认证、文件审核、现场审核、认证决定、监督审核等。
要求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机构、职责权限 、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并确保体系的有效运行。同时 ,企业应积极配合认证机构的工作,提供必要的资料和信息 。
风险与机遇
分析能源管理体系面临的风险 和机遇,制定应对措施,确保
体系的稳定运行。
绩效评价
对能源管理体系的运行绩效进 行评价,总结经验教训,为持
续改进提供依据。
培训与交流
加强员工培训和交流活动,提 高员工的能源意识和技能水平
,促进体系持续改进。
05
能源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 体系的整合
能源管理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整合
能源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制定
方针制定
制定组织的能源管理方针,明确能源管理的指导原则和方向。
目标设定
根据组织实际情况,设定可行的能源管理目标,包括能效提升、碳 排放减少等。
目标分解与实施计划
将总体目标分解为部门或岗位的具体目标,制定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
能源管理过程的识别与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承诺
能源方针
持续改进
策划
管理评审
实施与运行
检查与纠正
三、GB/T23331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规定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建立系统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规范内部管
理; 开展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评价或认证等。
四、基本术语及其定义
能源 Energy 可以直接或通过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有用
能源管理标杆 energy management benchmark
组织参照同类可比活动所确定的能源消耗、 能源利用效率的先进水平。
标杆主要用于横向比较; 组织可参照同类可比活动选定的先进水平作为比较
标杆; 选定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先进水平可能是:
− 国内同行业先进(行业标杆)水平; − 国际同行业先进(追求卓越)水平。
运行控制:组织应根据能源方针、目标、指标,识别并确保能源 因素在受控状态下运行:
− 产品和过程设计控制:应考虑产品实现过程能耗、设备设施 能耗及系统匹配、能源类型选择、节能技术实践应用等;
− 设备、设施配置与控制:选型、监控能耗、维护、淘汰高耗 能设备以及操作人员资质鉴定等;
− 能源采购控制:供应商评价、计量与验证、输配和贮存等;
评审输入包括内审结果、相关方信息反馈、管理承诺与管理 绩效、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改进建议等;
评审输出包括持续改进措施、基准和标杆/方针/目标/指标 变更的重大决策、资源需求等。
能源方针:最高管理者应制定组织的能源方针,并确 保贯彻实施;
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对组织内的职责和权 限做出规定,形成文件,并进行沟通。最高管理者应 指定管理者代表。
3、策划
能源因素:识别能够控制或能够施加影响的能源因素;对其 进行评价,确定优先控制的能源因素并进行有效控制;
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识别、获取、遵守;
能源管理基准 energy management baseline
组织针对自身能源管理情况,确定作为比较 基础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
基准主要用于纵向比较; 建立基准应首先进行初始能源管理状况评审; 在初始能源管理状况评审的基础上,组织选择一个
基准年的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的水平,作为比 较基准,确定、评价和比较能源目标和指标,评估 改进的有效性和能源管理绩效。
能源管理绩效energy management performance
组织对其能源因素进行管理所取得的可测量 的结果。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的效果;即对能源因素实施全过 程控制而取得的结果,就是能源管理绩效;
能源管理绩效可通过能源指标的实现程度来具体体 现;
可通过节能量评价、能源审计等具体评价能源管理 绩效。
能源目标是一个组织在能源管理方面要实现的总要求, 主要依据基准、标杆、法律法规、标准及相关技术要求 而制定的;
能源目标通常是针对某一具体的能源因素提出总体要求;
一个组织除了制定总的能源目标以外,还可以把总能源 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和层次,形成有总目标和分目标构成 的目标体系。
能源指标 energy target
−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过程控制:淘汰高耗能工艺、识别良好操 作规范、检测过程能耗、余热余压利用、计量检测装置维护 等。
应急准备和响应:识别潜在紧急情况和事故并制定应急预案。
5、检查与纠正
监视、测量与评价:对象包括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日常 运行情况、绩效评价、关键特性的变化、法律法规/标准及 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评价等;
2005年--2007年,中标认证中心(其认 证业务现已并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承担 国家“十五”课题——“能源管理体系” 研究。
2007年--2008年,全国能标委(TC20) 组织包括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标认证中 心、清华大学、首钢、中国石油等在内的 多名能源和管理体系方面的专家,制定 “能源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
4、实施与运行
资源:提供适宜的资源,包括人员、产品/设备和设施、计量 器具与监测装置;节能管理实践和经验以及节能技术和方法、 资金;
能力、培训和意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能力(教育、培训、 技能和经验)、确定培训需求并提供培训、意识教育;
信息交流:建立内、外部信息沟通与交流机制; 文件和文件控制:包括审批、标识、有效性、分发、废止等; 记录控制:包括标识、存放、保护、检索和处置等;
五、主要内容介绍
1、总要求
组织应确定能源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并按本标准的 要求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能源管理体系,形 成文件,以确保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范围应包括生产运营过程、管理运营过程和生活运营 过程。
2、管理职责
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 改进能源管理体系作出承诺,并提供证据;
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建立基准,可行时建立标杆;
能源目标和指标:建立、更新和评审;应考虑法律法规、标 准及其他要求,基准和(或)标杆,以及优先控制的能源因 素,还应考虑技术、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相关方的 要求等;
能源管理方案:应针对目标和指标制定能源管理方案,内容 包括:职责和权限、技术方案、实施方法、财务措施和时间 进度安排等。
节能可以降低成本,创造纯利润, 为企业竞争缔造核心竞争力。
能源成本是一个用能单位成 本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尤 其对于一些高耗能行业,能源 成本甚至占到了总成本的 50%以上。
节约能源对于用能单位来说, 就等于降低成本,创造纯利润
4、节能方法
管理 管理往往看不见,摸不着,很难直接看到成果。 节能技术 节能技术应用,往往可以比较直观的测定其效果。
源目标,这些具体的能源管理政策、法规、标准和能源目标是 对能源方针的细化; 能源方针是组织经营管理总方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国际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能效对于组织的生存往往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应重视能源方针的制定与实施。
能源目标 energy objective
组织所要实现的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的总体要求。
我们人类目前使用的一次能源绝大 多数属于化石能源。当化石能源燃 烧时,会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和二 氧化硫等有害气体。
全球变暖目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全 球的极端天气也越来越频繁。比如 冰雪灾害,飓风,干旱,洪灾等等。
如果我们不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我们的地球将不堪重负。最总带来 的将是人类自己的灭亡。
开发和应用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 个方面, 应用系统的管理方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推动管理和行为节能,成为能源管 理的关键。
价格 供应
法规/政策/标准/制度 行为节能
设备/产品 技术
投资 意识/宣传
顾客要求
社会责任
经济运行方法
困惑
公司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 为玻璃贴了膜,但发现公司 的空调用能依然达不到社会 先进水平。
确定能源因素,制定能源管理方案,实施能源改进项目; 哪里识别: “活动、产品和服务中”; 识别什么:影响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 如何识别:能源诊断、能耗分析等。
能源方针 energy policy
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能源管理的 宗旨和方向。
最高管理者是指管理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能源方针必须以文件的形式由最高管理者正式签署批准发布; 能源方针通常应体现一系列的能源管理政策、法规、标准和能
石油
天然气
水
2、节能减排:
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 议定书》成为较少、保护地球的家园共同措施;
消耗煤炭和矿石燃料不仅污染环境,还将诱发温室 效应、酸雨、疾病、农业减产等问题;
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降低排放、 减少危害、促进可持续发展。
3、企业发展需要
不符合、纠正、纠正取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内部审核:定期开展内审,确定体系是否有效运行、确定体 系运行绩效(设备和系统的运行效率、综合能耗和节能量 等)、报告审核结果并采取纠正措施。
6、管理评审
最高管理者应定期对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 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基本原则:
(四) (三) (二) (一)
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 基于管理理念和方法 注重节能技术和方法的应用 实施全员全过程控制原则
3、体系模式:
在管理承诺的基础 上,采用“PDCA” 过程方法和管理的 系统方法,为兑现 管理承诺、实现能 源方针和目标而进 行策划、实施与运 行、检查与纠正、 管理评审,对能源 管理的全过程进行 有效控制并实现持 续改进。
由能源目标产生的,为实现能源目标所需规 定的具体要求,可适用于整个组织或其局部。
根据能源目标制定的,是为实现能源目标而规定的具 体要求;
而能源指标通常是定量的并且是可测量的,如综合能 耗指标、节能量指标、设备经济运行指标等;
能源指标可以对整个组织制定,也可以对于局部组织 制定,总指标也可分解为若干分指标。
二、能源管理体系理论基础
1、基本理论: 运用系统的管理理论:发挥能源管理体系的整体
优势,达到系统节能的目标; 采用PDCA(策划-实施-检查-处置)运行模
式:持续改进的循环模式有助于改进组织的管理 业绩; 应用过程方法:使所有过程有机地结合,发挥更 显著的管理效率; 实现融合与协调: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相融 合,以达到管理体系的相互兼容、相互协调。
1、我国能源状况:
我国人均淡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 平,能源和水资源消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2007年能源消费 增长率为7.7%,占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一半。万元GDP能耗和 水耗高于发达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
60%
55%
50%
40%
30%
25%
20%
11%
10%
4%
0%
煤炭
经验; 解决职责不清、结果不明、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建立和完善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