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验快堆取得突破性进展
中国第四代核能技术重大突破 实验快堆首次临界

快 中子 反应堆 形成 的核燃 料闭合 式循环 , 可使 铀资 源利用 率提 高至 6 %以上 , 可使 核废 料产 生 0 也
量得 到最大 程度 的降低 , 实现放 射性废 物最 小化 。 国际社 会普遍 认为 , 发展 和推 广快堆 , 于解 决世 界 对 能源 的可持 续发展 和绿 色发展 问题具 有重 大价值 。 中 国实 验快堆 是 国家“ 6 ” 8 3 计划项 目, 也是 中核集 团第 四代核 能技 术研 发 的重要 一 步 。该 堆位 于 北京 中国原 子 能科学 研究 院 , 采用 已在 美 、 、 、 法 俄 日等 8个 国家有 多堆 运行 经 验 的钠冷 快 堆技 术 , 其 热功 率为 6 5兆 瓦 , 电功 率 2 O兆瓦 。 通过快 堆项 目实施 , 中核 集 团建 立 了快 堆工 程研发 中心 。 一 中心是 中 国唯一 的快堆技 术研 发基 这 地和 技术研 发 的重 要平 台 , 中 国快堆 发展 打下 了坚实 的基础 。 为 中核 集 团的快堆 发展 拟采取 三步走 战 略, : 即 实验 快堆一 示范快 堆一 大型商 用快 堆 。建造 中 国实验 快堆 是 中国快堆 发展第 一步 。 来 , 未 中核 集 团将加快 推进第 四代 核 电机 组—— 中国示范快 堆 的建 造 , 以此为 契机 , 动 中国铀钚 混合 燃 料制 并 推 造技 术等配 套技术 的发 展 , 步建立 中 国先 进核 能体 系。 逐
核电 工程与技 术 2 1 第 3期 0 0年
小 资 料
中国第四代核能技术重大突破 实验快堆首次临界
7月 2 1日, 中核 集 团 中国原子 能科 学研 究 院 自主研 发 的 中国第一 座 快 中子 反应 堆— — 中国实 由 验快 堆fE R 达 到首 次临界 。 是 中国核 能领域 的重大 自主创 新成 果 , 志着 中 国快 堆技术 实 现 了重 CF ) 这 标 大 突破 。由此 , 国成 为世界 上少数 几个 掌握快 堆技术 的 国家之 一 。 中
中国实验快堆MOX燃料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快堆MOX燃料研究进展
尹邦跃
【期刊名称】《核科学与工程》
【年(卷),期】2008(028)004
【摘要】介绍了国外MOX燃料的最新研究成果,讨论了MOX燃料研究对于推动我国快堆发展的作用,介绍了快堆MOX燃料的制造技术特点和难点、中国实验快堆MOX燃料研究进展以及下一步研究目标.虽然我国MOX燃料研究在过去20年中取得了较好的阶段成果,但与国际发达水平和我国快堆发展对MOX燃料的需求之间还存在明显差距.目前是开展中国实验快堆MOX燃料研究的良好机遇.
【总页数】8页(P305-312)
【作者】尹邦跃
【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北京,1024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32
【相关文献】
1.大型MOX燃料快堆钠空泡反应性微扰理论研究 [J], 霍兴凯; 徐李; 曹攀; 胡赟
2.日将继续推进MOX燃料的使用 [J], 赵宏;伍浩松
3.日本MOX燃料制造厂推迟至2024年竣工 [J], 赵远;陆燕
4.从MOX燃料芯块烧结气氛谈工程设计安全 [J], 尚改彬
5.俄BN-800钠冷快堆1/3堆芯装填MOX燃料 [J], 伍浩松;赵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最近10年在原子物理领域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意义

中国最近10年在原子物理领域研究取得的成就以及意义摘要:一、引言二、中国原子物理领域近10年的主要成就1.核物理基础研究2.核能利用技术3.核物理应用研究4.国际合作与交流三、这些成就的意义1.提升我国在国际原子物理领域的地位2.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3.为国家能源战略和安全战略提供支撑4.促进青年科学家成长和人才培养四、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五、结论正文:在中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原子物理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
近10年来,我国在原子物理领域的研究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突破,而且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引言原子物理研究作为现代物理学的基础领域,关乎国家科技实力的提升。
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科研人员不懈努力,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原子物理领域近10年的主要成就及其意义。
二、中国原子物理领域近10年的主要成就1.核物理基础研究在核物理基础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在核结构、核反应、核聚变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例如,在核质量精确测量方面,我国的实验精度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2.核能利用技术在核能利用技术方面,我国自主研发了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并成功实现了cap1400示范工程的建设。
此外,高温气冷堆、钠冷快堆等先进核能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3.核物理应用研究核物理在医学、环境、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例如,放射性药物的研发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途径,核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为环境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4.国际合作与交流近10年来,我国在原子物理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
通过参与国际大科学工程,如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等,我国在国际原子物理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
三、这些成就的意义1.提升我国在国际原子物理领域的地位我国原子物理领域的突破性成果,使我国在国际原子物理领域的地位不断提高,为国际科技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
2.推动国内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原子物理研究的成果为国内核能、核技术应用等相关产业和技术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我国实现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材料(含答案)

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材料(含答案)1.中共中央政治局2012年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__ ___规定,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制定这方面的规定,指导思想就是从严要求,体现从严治党。
A.五项B.六项C.七项D.八项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0月2日在人民大会堂向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颁发______。
联合国粮农组织是联合国系统最大的、最有影响的国际粮农机构,设立于1977年的这项奖励,是该组织最高荣誉,旨在表彰在促进粮食生产、消除贫困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各国领导人。
A.“农村”奖章B.“农业”奖章C.“农民”奖章D.“粮食”奖章3.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的12月2日确定为______。
今年中央文明办、公安部、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管总局等多部门将围绕“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的主题,联合部署有关活动。
A.“全国安全出行日” B.“全国交通安全日”C.“全国文明交通日D.“全国文明出行日”4.2012年9月24日,四川省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原副市长、公安局原局长______徇私枉法、叛逃、滥用职权、受贿案作出一审宣判,对王立军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五年,剥夺政治权利一年。
A.王立军B.李春城C.刘志军D.杨达才5.2012年9月8日,中央电视台和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________大型公益活动正式揭晓。
经过三个月的寻找和推选,徐德光、邓丽等10位教师获得活动组委会授予的殊荣。
安徽省肥东县陈集镇的陈万霞榜上有名。
A.“寻找最美乡村教师”B.“寻找最美乡村医生”C.“我的父亲母亲”D.“中国好人榜”6.2012年11月2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在_____开幕。
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学者及非政府组织代表出席。
会议12月8日通过决议,2013年开始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我国实验快堆技术及存在的关键问题

我国实验快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陈俊豪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摘要:随着核能发展和应用,核反应堆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等不断改进和提高。
为迎接21世纪核能的发展,美国于2000年提出了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包括六种有应用前景的核反应堆系统,其中有三种是快堆。
我国已经开始工程技术发展的钠冷快堆就是其中一种。
我国快堆技术历经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起的基础研究,纳入国家八六三高技术计划后的应用基础研究,正在建造65MW中国实验快堆,该堆计划于2009年首次临界。
我国钠冷快堆的技术路线和发展目标与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钠冷快堆是当今唯一现实的核燃料增殖的堆型,发展快堆利相关的燃料循环可将铀资源的利用率从单单发展压水堆的1%左右提高到60~70%。
快堆是我国核能可持续人规模安全供应和替代化石燃料、减少C02排放的关键堆型。
关键词:中国实验快堆发展现状存在问题1 引言我国的核电虽刚进入起步阶段, 但随着核电的发展, 铀资源的要求将不断增加。
然而铀资源是有限的, 天然铀中235U 只占0. 71 %左右, 必须要在发展压水堆核电站的同时将快中子增殖堆(快堆) 技术发展起来, 用这种堆型快速增殖核燃料, 使核电容量增长无燃料匮乏之忧。
核电站的发展将逐渐积累起长寿命稀有锕系核素, 这些放射性物质要衰变三、四百万年才能达到天然铀的水平, 绝非常规包装、埋藏所能安全处置的, 较现实的方法是放在快堆中当作燃料烧掉, 使之变成一般裂变产物。
因此把快堆技术发展起来可以消除发展核能的环境影响之虑。
上述快堆的两大用途, 决定了快堆在闭式钚2铀燃料循环中的重要地位。
现在, 我国快堆技术正在国家高技术‘863’计划的领导下进行开发, 作为快堆工程发展的第一步。
在第四代核能国际论坛提出的6种堆型中,有3种是快堆。
快堆是未来核电站的发展方向。
我国目前正在建设实验快堆,示范快堆电站建设也在积极准备,技术路线为钠冷快堆。
我国钠冷快堆的技术选择和战略目标与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目标要求总体上是一致的,而高增殖能力更符合我国需要。
国家主席胡锦涛2012年6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国家主席胡锦涛(2012年6月11日)各位院士,同志们: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
首先,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两院院士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2010年6月,我们召开了中国科学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会。
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战略基点,把科技进步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构建完整的创新体系,下大气力解决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重大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大力发展与民生相关的科学技术,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先机。
两年来,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围绕我国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奋勇拼搏,我国科技工作取得一系列新成就新进展。
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创下5188米的下潜记录,实现了我国空间海洋技术新跨越。
首座实验快堆成功并网运行,“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煤制乙二醇和甲醇制烯烃实现工业化应用,风能、光伏发电、储能电池等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宽带无线移动互联网、量子通信实用化取得新进展。
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技术、重大药物创制和低成本医疗设备研发等提高了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
基础前沿领域取得了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拓扑绝缘体等一批世界领先的科学成果,量子信息、纳米科技、干细胞和再生医学、生命起源和进化等若干重要和新兴领域的前沿探索进入世界前列。
两院作为科学技术思想库,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为国家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两院院士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当前,世界主要国家为了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和推动经济复苏增长,克服全球共同面临的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纷纷加大科技投入,抢占科技制高点,争取发展主动权。
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2010年中国十大科技创新成果作者:任媛来源:《高中生·青春励志》2011年第07期“上还光源”通过验收中国迄今最大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上海同步辐射光源,2010年1月19日在上海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此举标志着中国这一性能指标达到世界一流的中能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历经10年立项和52个月的紧张建设,已全面、优质、按期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即将正式对中外各学科领域的科研用户开放。
“上海光源”在国际上同类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中性价比最高,其中我国自主研制的设备超过70%,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储备。
AC313首飞成功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自主研制的我国首架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于2010年3月18日在江西景德镇首飞成功。
该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为13.8吨,可一次性搭载27名乘客或运送15名伤员,最大航程为900公里,可广泛用于人员和货物运输、搜索营救、抢险救灾、反恐维稳、医疗救护等航空领域。
作为我国第一架大型民用直升机,AC313完全按照适航条例研制,整机性能达到国际第三代直升机水平,填补了我国大型民用直升机研制的空白,表明中国和欧、美、俄一样具备自主研制大型直升机的能力,在中国直升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首辆高速磁悬浮样车交付2010年4月8日,由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制造的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在成都实现交付。
此举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磁浮车辆国产化设计、整车集成和制造能力。
高速磁浮列车可以达到时速500公里,车体具有与飞机相似的特性。
2008年7月,该公司与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承担两节高速磁浮工程样车的研制任务。
从合同签订到车辆交付,历时仅20个月。
科技让世博更糟彩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本届世博会弘扬了绿色、环保、低碳等发展的新理念,集中展示了人类最新的科技成就,彰显了人类无尽的智慧和创造力。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科技,让世博更美好。
中国首座核电快堆成功并网发电

: ! 竺 ▲电动汽车 : 传导式充电接口 上 成 , 可 和 先 的 力 宽 B ) 准 i 标 最 熟 最 靠 最 进 电 线 带(L标 。 P
SE l 综 解 方 推出 不 EE 准 l A 7 合 决 案的 离 开I 标 协 J7 E
; 标 式 成 合 。 样, 论 传 个 准 集 耦 装置 这 无 是 统的1 交 5 流电 A
参考文献 :
【 冯 国柱, 1 】 李超 , 吴翊. S R A公钥密码 的信息论分析【. J 计算 】
机 工 程 与 科学 ,0 7 2 ) 2 — . 2 0 ( 9 ,: 6 4
[】 陈 琳 .E 2 D S算 法 的 安 全 性 及 其 应 用 【. 电 技 术 , 5卷
21 年 01
第6 期
度 ,简 化 了密 钥 的分 配 与管 理 过程 , 在一 定 程度 上
保证 了信 息传 输 的机 密性 , 一旦 临时会 话 密 钥 产 生 完毕 , 通信 双方 即 可进 行 安 全 的信 息 传 递 , 信结 通
束后 删 除临 时会话 密钥 , 正做 到 了“ 真 一次 一 密” 。 随着 我 国 电 网企 业 信 息 化 发 展 水 平 的 不 断 提 升 . 面 临 的来 自境 内外敌 对 势 力 的信 息安 全 威 胁 所 也 越来 越大 。以国家 电 网公 司信 息安 全等级 防 护为
规划前沿技术的快堆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 也标志着我国向 i
;混合动力c a 动车制造商们在全 市场。 球的 这项标准旨 在令 ;直流和 交流L 、 源通过 12 Lc a 一个车辆端充电插座对所 有车 i辆进 行充电。 制造商们可以 汽车 在所有市场上, 在所有电动 2汽车以 及插入式混合动力c a 动车使 个充电器, 用一 不必考 i虑国家地 域间的电网 参数差异。统一不同的 充电 也将使此
一体化快堆燃料发展现状

一体化快堆燃料发展现状一、快堆燃料的概念及特点快堆燃料是指在快中子反应堆中使用的核燃料。
与传统的热中子反应堆相比,快堆燃料具有以下特点:1. 高效能:快中子在快堆燃料中传播速度快,能量高,利用效率更高。
2. 资源丰富:快堆燃料可使用天然铀、钚等资源,资源储备丰富。
3. 废弃物减少:快堆燃料的废弃物产生量较少,对环境污染较小。
4. 安全可靠:快堆燃料具有良好的自稳定性和安全性能,事故发生概率低。
二、国内快堆燃料的发展现状我国在快堆燃料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燃料元件制备技术的突破我国燃料元件的制备技术在快堆燃料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燃料元件是快堆燃料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燃料的性能和寿命。
我国在燃料元件制备技术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开发出了高质量的燃料元件,为快堆燃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2. 快堆燃料循环技术的研究快堆燃料循环技术是快堆燃料利用的重要环节,包括燃料元件的加工、再利用和废弃物处理等。
我国在快堆燃料循环技术的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发展了一系列高效、安全的循环技术,为快堆燃料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3. 快堆燃料安全性能的研究快堆燃料的安全性能是核能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
我国对快堆燃料的安全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安全评价体系,通过实验和模拟研究,对快堆燃料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评估,为快堆燃料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
4. 快堆燃料的商业化应用我国在快堆燃料的商业化应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多个快堆燃料实验堆,为快堆燃料的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经验支持。
同时,我国还积极与国际合作,加强快堆燃料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快堆燃料的全球化发展。
三、快堆燃料的前景与挑战虽然快堆燃料在核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技术难题快堆燃料的制备、循环和安全性能等方面仍存在一些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攻克。
核聚变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核聚变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核聚变技术是人类追求清洁、永久、高效能源的梦想。
近年来,全球各大实验室和研究机构持续推进着核聚变技术的研究。
今天,让我们来看看核聚变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
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ITER是世界上最大的聚变实验,由欧盟、美国、中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组成的国际联合体建造。
ITER采用“托卡马克”型聚变反应器,目标是实现人工控制的核聚变反应,以获取清洁、持久、高效的能源。
近年来,ITER项目进展迅速。
2019年底,ITER的大型模块化结构开始完工,在2020年完成了现场砌筑工程,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和管理系统的构建。
二、中科院等国内机构的核聚变实验国内也在积极推进核聚变技术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近期在实际实验中成功压缩了等离子体,这是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也在多项实验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在国内外多个机构的努力下,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商用化的聚变反应堆投入使用,为世界提供更多的清洁能源。
三、自由电子激光谱仪的应用除生产等离子体外,自由电子激光谱仪(FALC)也在核聚变中发挥着作用。
FALC可以产生强烈的电磁场,用于研究等离子的行为,对聚变领域的理论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FALC组合其他实验技术可以研究等离子体的物理性质,确定聚变反应的条件和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些技术的提升都将为核聚变技术的实际应用带来帮助。
四、宇宙聚变的启示聚变技术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应用。
比如,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聚变反应堆,宇宙中的恒星、行星和卫星也都是基于聚变技术的运作。
通过研究宇宙聚变过程,人类可以更好地理解聚变技术的本质和运作规律,这对聚变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核聚变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涉及众多领域,包括工程应用、理论研究和宇宙探索等。
我们相信在全球各大实验室和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核聚变技术必将实现商业化应用,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清洁、可持续、高效能源。
十项近几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

十项近几年我国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1、京津城际铁路。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通车,时速350公里。
这是中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
2、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
——2010年7月11日,由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脊柱微创手术机器人在新桥医院投入前期临床试验。
这是世界上首台专门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机器人系统。
3、中国实验快堆。
——2010年7月21日,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首次临界,意味着我国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技术实现突破,成为继美、英、法等国之后,世界上第8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
4、“嫦娥二号”。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序幕。
“嫦娥二号”一步步靠近月球,给月面虹湾拍下了特写靓照。
5、京沪高速铁路。
——2011年6月30日,京沪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这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是我国高速铁路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6、“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中国第一台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深海载人潜水器。
2011年7月,“蛟龙号”进行5000米级海试,分别于7月21日、26日和28日完成了三次下潜试验,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188米,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载人深潜技术的全球先进国家之列。
7、“瓦良格”号航空母舰。
——“瓦良格”号航空母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第一艘可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
2011年8月14日,中国首艘航母平台早上10时许从海试海域回到大连。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
8、“天宫一号”。
——2011年9月29日21 时25分45秒,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我国空间实验室的“处女航”。
改革开放科学技术的变化素材

改革开放科学技术的变化素材科技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程,也正是一部波澜壮阔的科技发展史。四十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从弱到强,不断创新进取,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一九七八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12月28日国务院通知,决定在全国恢复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以逐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一九八零年5月18日我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是继我国进行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研究和发射人造卫星成功后,在尖端科学技术领域里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就。9月26日中国独立自主研发第一架大型远程喷射客机运-10首次在上海大场机场试飞成功,实现了一次深远的攀登。一九八二年10月5日中国第一次在国内进行的卫星通信和电视传播试验取得成功,为以后建立卫星通信网奠定了技术物质基础。10月12日我国首次以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上目标区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5个拥有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一九八三年4月1日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组装成功,打开了中国汽车工业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加速发展的全新格局,并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与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振兴。5月27日我国首批博士诞生,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弥足珍贵,他们的诞生从根本上改变了100多年来我国培养博士主要靠外国的局面。12月22日我国第一台每秒钟运算达1亿次以上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由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在长沙研制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世界研制巨型计算机的行列。一九八四年1月1日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成员国。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并入铁道部,集体转业。至此在中国军界里,只留下铁道兵永久的历史与美好的回忆。3月12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4月8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通信卫星“东方红2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掌握卫星通信能力的国家。4月30日华罗庚被授予美国全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称号。5月20日彤辉机械厂(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生产的“运八”飞机,由驻陕空军试飞西藏成功。12月28日天津首条地铁建成通车,天津成为中国第2个开通地铁的城市。一九八五年1月1日中国正式成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成员国。2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在南极乔治王岛建成。此后,我国又陆续建成南极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2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进行奶牛冷冻胚胎移植在中国首次获得成功。3月1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实施旨在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星火计划”,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经济振兴。12月25日云南天文台成功地拍摄到哈雷彗星光谱照片。哈雷彗星是英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哈雷观测到并预报它的再次回归,故而得名。它是预报出回归年份的第一颗彗星,从而证明了有些彗星是太阳系的成员。一九八六年1月8日中国第二大汽车工业基地——第二汽车制造厂建成,验收合格。2月1日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
快堆金属燃料中的元素重分布现象的研究进展

快堆金属燃料中的元素重分布现象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快堆金属燃料中元素重分布现象的研究进展。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接着从概念、影响因素、实验研究、数值模拟、以及材料辐照效应对元素重分布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和方向。
研究表明,快堆金属燃料中元素重分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文旨在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快堆金属燃料,元素重分布,实验研究,数值模拟,材料辐照效应,研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快堆金属燃料是核能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其中元素重分布现象一直备受关注。
在快堆核反应堆中,金属燃料中的元素重分布现象是指在燃料使用过程中,原子核发生迁移、扩散和重新排列的过程。
元素重分布的发生不仅会影响燃料的结构和性能,还可能导致燃料的寿命缩短和安全性降低。
对快堆金属燃料中元素重分布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背景主要包括快堆金属燃料的发展历史、燃料元素重分布机制的探索、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等方面。
随着核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快堆金属燃料中元素重分布现象的认识逐渐加深,但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了解元素重分布现象的机制,可以为提高燃料的性能和延长其使用寿命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
对快堆金属燃料中元素重分布现象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快堆金属燃料中元素重分布现象的深入研究,探讨其机理和规律,为提高燃料利用率、延长燃料使用寿命、改善燃料性能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分析影响元素重分布的因素,可以为调控元素在燃料中的分布提供理论指导,进一步优化燃料设计。
实验研究可以直接观测元素在燃料中的迁移和聚集情况,为验证理论模型提供数据支持,深化对元素重分布机制的认识。
数值模拟研究可以通过计算方法模拟元素在燃料中的扩散和迁移过程,为实验结果的解释和预测提供理论支持。
中国实验快堆核岛安装技术创新

金 属 钠 作 为 冷 却 剂 , /二 回 路 主 热 装过 程 中予 以补偿 消化 和 解决 ,解 要保 证热 态 工况 下 操 作 的位 移 、 作 一 动
三、 快堆 核 岛安装 技术 创新
1 涉 钠 设 备 安 装 调 试 技 术 .
在 建 的快 中子 增 殖 实 验 性 反 应 堆 工 中 国 “ 重 ” 现 场组 焊 , 余 的燃 料 举 措 一 在 其
要 满 足 涉 钠 关 键 设 备 之 间 的 功
新 的反 应 堆 型 。 E R 堆 本 体 和 一 回 护 装置均 由我 公 司承 担 安装 施 工 .因 能 必 须 保 证 他 们相 互 间 的安 装 配 合 C F的
堆 主 工艺 系 统 的主 要 设计 单 位 .主要
项 针 对 上 述 技 术 难题 , 目部 成 立 方面 , 目部 也 进 行 了积 极 探 索驱动 机 构 、钠 循环 了焊 接 、 艺 管 道 、 备 安 装 和 泄 漏 成功攻克相 关技术难题。 工 设
但 俄 方不 提供 安装 技术 ,因此 钠 系统 技 能 , 合 工程 技 术 特点 , 结 开展 全 面 的 新 战 略联 盟 成 立 大会 ”上 所作 的 “ 中
) 设 备 和 管路 的 安装 在 国 内无 可借 鉴 的 施 工 工艺 技 术 研 究 、 计 验 证 、 艺 国实验 快堆 自主 创 新 成 果 汇报 ” 设 工
发 展
中国 实验 快堆 ( 热功 率 6 5 5.MW t , 容 器双 层 壳体 组 成 )体积 庞 大 、安装 和 操 作 规 程 。 试 验 发 电功 率 2 Mwe 是 我 国 第 一座 空 间狭小 由制造 堆 容器 的 单位 —— 0 ) 程. 简称 C F 其 结 构 形 式 和 运 行 原 操 作 系统 设 备 、停 堆 系统 设 备 、一 回 E R。 理 都 不 同 于 以往 建 造 的 热 堆 , 一种 路 设 备 、测 量 和监 测 装置 屏 蔽 和 防 是
中国快中子反应堆首次成功临界 成为第8个拥有快堆技术国家

[6 杨 成 炎, 迅 . 经 济 时 代 企 业 业 绩 评 价 核 心指 标 的 选择 [ 电力 1] 阳 新 技 术 经 济,0 51 () 62 . 2 0 ,71: —9 2 [7 张 彩 庆 , 永 乐 . 电 企 业 战 略 经 营 业 绩 综 合 评 价 【J 力技 术 经 1] 解 发 J. 电
平衡 计 分卡 的企 业绩 效评价 体 .[ l 系 J 电力技 术经 济, 0 , ( : ] 2 41 2 0 6)
4 — 0. 95
[] 葛培红. 2 财务业绩考核: 总公司对下属公 司考核 的一种 可行方 法[ J J
电力 技 术 经 济 , 0 .53:75 . 2 31 () -9 0 5
循环 ,可使铀资源利用率提高至 6 %以上 , 0 也可使核废料产生量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实现放射性废 物最小化 。国际社会
普遍认为 ,发展和推广快堆 ,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和绿色发展问题 。 中国快堆研究 于 2 0世纪 6 O年代中期 开始起 步 ,主要在物理 、热工 、结 构材料和钠工艺等方面开展 了一些基础研究 , 并建成 了一批小型实验装 置。其 中 ,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是 16 9 9年建成的 “ 东风 一 号 ”零功率实验装置 ,实现了中 6
第9 期
崔 洁: 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计
公 司 运 营
中 ,也 应结 合 自身 特点 ,及 时诊 断 出所 制 订 的绩 效 考核 指标体 系是 否全 面 完整 、科 学合 理 、切 实 可行 , 有 哪些 指 标 和标 准 需要 修 改 调 整 ,进 而 促 进 企业 的
20 ,45:83 . 0 21() —0 2
方法[] J. 电力技术经济, 0 ,83:45 . 2 61() —8 0 5 [9 1 ]王改现. 电力行业经营业绩评价管见 . 电力技术经济, 0 ,44: 2 21()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 电 设 计 建 设 方 面 的优 势 与 特 长 . 在 门组 织 召开 了产 业 技 术 创新 战 略联 盟
推 动产 业 技 术 创新 战略联 盟 的发展 发
中 国实 验 快 堆 的 研 发 、 计 和 建 技 术 咨 询 、人 员培 训 、项 目管 理 等 多 试 点 工 作 座 谈 会 , 学 勇 书记 就 深 入 设 李 设 , 为一 个 综 合 性 核 科 学 工 程 ,它 方 面 发 挥 了作 用 。 作 的建 成 是 一 个 产 学 研 结 合 、 单 位 联 多 在快 堆 下 ~ 步 发 展 问 题 上 , 团 表 了重 要 讲 话 , 集 明确 提 出 了联 盟 构 建
了 技 术 上 的 突 破 。形 成 了 一 系 列 自 新 工 程 的 重 要 载 体 之 一 , 到 了 科 技 得 推 主 知 识 产 权 成 果 、专 利 、技 术 诀 窍 . 部 等 有 关 部 委 的 高 度 重 视 。 动 产 业
这 些 都 为 后 续 商 业 示 范 快 堆 电 站 的 技 术 创 新 战 略 联 盟 构 思 和 发 展 , 整 是
国产 化 率 达 到 7 % 。掌 握 了堆 容 器 、 核 电 站 工 程 技 术 研 发 中心 , 将 进 一 O 这
( 文 为作 者 在 “ 此 快堆 技 术 自主
堆 内构 件 、 阀 、旋 塞 、转 运 机 、换 步 加 强今 年 国 家能 源 局在 原 子 能 院挂 创 新 研 讨 会 暨 快 堆 产 业 化 技 术 创 新 战 钠
产 业 战 略
■ 中核集团科技与国际合作部主任 罗长森
量 和 调 节 系统 、安 全 参 数检 测 系 统 、 计 算 机 监 控 系 统 等 设 备 和 系 统 的 设 ( 验 ) 中心 ” 的 建 设 和 管理 。 实 总结 、 回顾 我 国快 堆 技 术 自主 创
的 里程 碑 成 果 , 志 着我 国在 第 四代 组 在 座 的 集 团老 领 导 黄 国 俊 同 志 就 业 发 展 的瓶 颈 , 标 形成 相 关行 业 和 国 家
核 电技 术 方面 进 入 国 际前 列 。 是 国 曾担 任 快 堆 领 导 小 组 组 长 多年 , 这 负责 的技 术 标 准 , 速科 技 成 果 的 商 业化 加
发 体 系 和 标 准 规 范 体 系 也 较 全 面 方 案 . 以此 向国 家 提 请 申报 快 堆 重 求 ,建好 联 盟 运 行 好 联 盟 ,产 学研 拟
掌 握 了 快 堆 物 理 、 工 、力 学 以及 总 大 科 技 专 项 , 热 争取 国 家 在快 堆 产 业 发 用 紧 密 合 作 . 快 在 快 堆 产 业 领域 取 尽 体 、结 构 、回路 、仪 控 、电 气 设 计 技 展 方 面 的 进 一 步 支 持 。 年 , 团公 得 更 大 的成 绩 。 今 集 中核 集 团及 其 所 属 成 术 ,还 形 成 了在 堆 物 理 、安全 、钠 工 司 启 动 了 中 核 集 团 的 重 点 科 研 项 目 , 员单 位 , 积 极 努 力 和大 家一 起 , 将 在
合 攻 关 、 自主 创 新 和 团 结 协 作 的 结 公 司也 已经 组织 多次 的 有关 快 堆及 与 的 主 要 方 向 、重 点 任 务 、主 要 突 破 口 果 。中 国 实 验 快 堆 的 建 设 , 不仅 自主 之配 套 的先 进核 燃 料 闭式 循 环 发展 战 等 方 面 的要 求 。 望 快 堆 联 盟 按 照 李 希 完 成 了概 念 设 计 、初 步 设 计 、 工设 略规 划 的探 讨 , 向 有 关 政 府 部 门做 学 勇 书 记 所提 出的 要 求 . 照 科 技 部 施 并 按 计 及 建 筑 、安 装 、调 试 等 工 作 , 建 过 专 题 汇报 。目前 ,正 在 组 织 编 制 百 等 六部 门 “ 于 推 动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战 还 关 立 起 了较 为 完 善 的 钠 冷 快 堆 技 术 研 万千 瓦 级 商用 示 范 快堆 核 电站 的技 术 略 联盟 构 建 与 发展 的 实施 方 法 ” 要 的
家 “ 6 计 划 实施 取 得 的重 大进 展 . 快 堆 建 设 过 程 中重 大 问题 的研 究 、 83 协 速 度 提 高 产 业 整体 竞 争 力 。 堆 联 快 也 是 在重 大 科 学 工程 研 究建 设 上 产学 调 和 指 导;同 t  ̄ 用 中核 集 团公 司在 盟 恰 逢 其 时 , 在 本 月 初 . 技 部 专 -1 , J 就 科 研 结 合 取 得 的 巨大 成 绩 。
料 系统 、核 级 金 属 钠 、反应 堆 功 率 测 牌 设 立 的 “ 家 能 源 快 堆 工 程 研 发 略 联 盟 成 立 大 会 ” 上 的 致 辞 ) 国
t
t
“ 、
s“ 、 n
川 、
l田科 繁囫 牛 技座
设 计 和 制 造 奠 定 了 良好 基 础 。 合 产 业 技 术 创 新 资 源 , 进 产 业 技 术 促 中核 集 团公 司 一直 高 度 重视 快 堆 集 成 创 新 ,提 高 产 业 技 术创 新 能 力 , 2 01 0年 7月 2 1日 .中 国 实验 快 技 术 研 发 投 入 6 0 多 万 元 支 持 中 国 提 升产 业 核心 竞 争 力 的 有效 途 径 。 00 通 堆 实 现 了首 次 临 界 。 标 志 着 我 国 实 实验 快 堆 的 建 设 。 指 导 工 程 的 顺 利 过快 堆 产 业化 技 术 创 新 战略 联盟 这 一 这 为 施 的 核 能 压 水 堆 一快 堆 ~聚 变堆 ” 实施 , 团公 司 还 专 门 成 立 了 由集 团 平 台 , 将 打 造 出 一 批 掌 握 快 堆 产 业 集 必 技 共 三步 走 战 略取 得 了 突破 性进 展 和 重要 主 管 副 总经 理 担任 组 长 的快 堆 领 导 小 化 核 I 术 的 骨 干企 业 , 同 突破 产
计 制 造 技 术 ,也 实 现 了 全 部 的 建 筑 新 成 果 , 时探 讨 快 堆 技 术 产 业 化 发 同 和 安 装 施 工 的 自 主 化 ,特 别 是 在 堆 展 问 题 ,具 有 重 要 的 历 史 意 义 。产 业
0 容 器 安 装 和 钠 管 道 焊 接 等 方 面 取 得 技 术创 新 战 略联 盟 是 实施 国家技 术 1
艺 等 方 面 技 术 的 实 验 研 究 能 力 。通 其 中就 包 括 快 堆 关 键 技 术 的研 发 . 同 国家 有 关部 门 的 领 导 下 .携 手 共 进 . 过 大 家 共 同 努 力 , 实 验 快 堆 的设 备 时 也在 原 子 能 院设 立 了 中核 集 团快 堆 再创辉煌 !鲡